药动学优秀PPT课件
合集下载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PPT课件

药物通过肾脏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这是药物排泄的主要途径。
肾脏排泄
部分药物经肝脏代谢后,随胆汁排入肠道,最终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
胆汁排泄
部分药物可通过皮肤排泄,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但这种方式排泄的药物量相对较少。
皮肤排泄
药物排泄的途径
肝功能障碍
胆汁排泄主要依赖肝脏,肝功能障碍会影响药物的胆汁排泄。
胞饮和胞吐作用
药物分布的机制
如脂溶性、解离常数、分子大小等。
药物的理化性质
血流量影响药物在组织器官中的分布。
组织器官血流量
细胞膜通透性影响药物进入细胞的速度和程度。
细胞膜通透性
药物与组织成分的结合力影响其在组织中的浓度。
药物与组织的结合力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
利用动物模型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动物实验
通过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可以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变化过程,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02
CHAPTER
药物吸收
药物通过细胞膜的被动转运,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不需要能量。
被动扩散
主动转运
胞饮作用
药物通过细胞膜的主动转运,需要载体和能量,可以将药物从低浓度区域转运到高浓度区域。
大分子物质或团块被细胞膜包裹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ppt课件
目录
药物代谢动力学概述 药物吸收 药物分布 药物代谢 药物排泄 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计算
01
CHAPTER
药物代谢动力学概述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过程的学科。
定义
通过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为药物的合理使用、药物设计和新药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药动学-PPT资料86页

43
第六节 Interaction of Drug and Receptor
44
一、受体概念
Definition of Receptor
Any [large] molecule in a cell to which a drug binds to produce its effect
任何能与药物结 合产生药理作用 的细胞上的大分 子
Drug concentration
100 80 60 40 20 0
0.1
1
10 EC50 100 1000 10000
D rug concentration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51 51
Relationship between drug concentration and biological response
60
激动药
激动药 +递增剂量 的竞争性拮抗药
剂量比
最大效应(%)
对数浓度(激动药 ) 61
剂量比 (Dose ratio)
增加后的激动药剂量(D’) 原激动药剂量(D)
拮抗参数(antagonist parameter, pA2, ) p for logarithm, like pH; A for antagonist
18
6. 特异质反应
(idiosyncrasy)
特异质病人对某种药物反应 异常增高
遗传性 G-6-PD(葡萄糖-6-磷
酸脱氢酶)缺乏者服用磺胺
后可致溶血
19
20
药物即毒物,利弊并存, 必须权衡,正确应用
21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22
量反应及质反应:
第六节 Interaction of Drug and Receptor
44
一、受体概念
Definition of Receptor
Any [large] molecule in a cell to which a drug binds to produce its effect
任何能与药物结 合产生药理作用 的细胞上的大分 子
Drug concentration
100 80 60 40 20 0
0.1
1
10 EC50 100 1000 10000
D rug concentration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51 51
Relationship between drug concentration and biological response
60
激动药
激动药 +递增剂量 的竞争性拮抗药
剂量比
最大效应(%)
对数浓度(激动药 ) 61
剂量比 (Dose ratio)
增加后的激动药剂量(D’) 原激动药剂量(D)
拮抗参数(antagonist parameter, pA2, ) p for logarithm, like pH; A for antagonist
18
6. 特异质反应
(idiosyncrasy)
特异质病人对某种药物反应 异常增高
遗传性 G-6-PD(葡萄糖-6-磷
酸脱氢酶)缺乏者服用磺胺
后可致溶血
19
20
药物即毒物,利弊并存, 必须权衡,正确应用
21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22
量反应及质反应:
药动学课件PPT课件

药物代谢的研究方法
体外研究
通过在肝脏细胞、酶或组织中进行药物代谢研究,可以了解药物的代谢过程和机制。这种 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在实验条件下控制各种参数,但无法完全模拟体内环境。
在体研究
通过给动物或人服用药物,并测量其代谢产物和排泄情况,可以了解药物的体内代谢过程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更接近体内环境,但实验条件和操作相对复杂。
药动学参数的意义与作用
意义
药动学参数能够反映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速率,帮助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体内过程,为药物的 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用
指导临床用药方案的制定,预测不同个体内的药物暴露水平,评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风险,以及为 新药研发提供重要参考。
药动学参数的应用实例
实例1
通过计算药物的半衰期,医生可以确定给药 的间隔时间,确保药物在体内维持有效的血 药浓度。
疾病状态
某些疾病如肾衰竭、肝硬化等可 能影响药物的排泄,需根据个体 情况调整给药方案。
药物排泄的研究方法
尿液检测
通过收集尿液检测药物及其代谢 产物的浓度,了解药物排泄的情
况。
血药浓度监测
通过监测血药浓度了解药物在体内 的动态变化,推断药物的排泄情况。
药代动力学研究
通过药代动力学研究,可以了解药 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 泄等过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 据。
药动学课件ppt
目录
CONTENTS
• 药动学简介 • 药物吸收 • 药物分布 • 药物代谢 • 药物排泄 • 药动学参数计算
01 药动学简介
CHAPTER
药动学的定义
药动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 布、代谢和排泄(ADME)过程的学 科,主要关注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 和作用规律。
药动学药理学(ppt)

上市后药物监测
揭示生命运动的规律,为其他生命科学的研究 探索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研究方法。
二、药物与药理学发展史
1.本草学阶段:
•1500BC,埃及亚伯斯古医籍 。 •1500BC,印度草医学。 •2700BC,我国草药方剂治病。 •公元一世纪的《神农本草经》,收载365种药,我国第 一部药物学著作。
药动学内 容之一:
血 管 外
吸收 药物
作用部位 分布
游离型药物
体循环
吸收
分布
代谢
体
排泄
外
排泄
结合型药物 代谢
肝脏
代谢型
肠肝循环 小肠
胆囊
药动学内容 之二:
药物在体内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concentration(mg/L)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0
6
12
18
24
time(h)
Concentration-time curve(C-T曲线)
药动学药理学(ppt)
(优选)药动学药理学
学习内容:
1、总论 2、各论
神经系统药理 心血管药理 内脏药理 内分泌药理 化学治疗药理
学习方法:
1、总论 明确概念
2、各论 弄清分类 学好“代表药” 注意两重性
药理学总论
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三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药物
机体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机体对药物的处置及规律(即体内过程) inc.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二)性质和任务
1. 性质:
新药的药动学研究课件

研究意义:
❖ 指导药物制剂的研制和生产 ❖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 寻找药物无效或中毒的原因 ❖ 提供评价药物处方设计合理性的依据
❖ 生物等效性
是指同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实验 条件下,给予相同剂量,其吸收速度和程度 没有明显的差异。它是通过相对生物利用度 的研究,来评价同种药物不同制剂的内在质 量是否相等。
受试者 周期1服用药物 周期2服用药物 受试者 周期1服用药物 周期2服用药物
1
T
R
11
T
R
2
R
T
12
R
T
3
T
R
13
T
R
4
T
R
14
R
T
5
R
T
15
R
T
6
R
T
16
T
R
7
T
R
17
T
R
8
R
T
18
R
T
9
R
T
19
R
T
10
T
R
20
T
R
❖ 采样点的确定
一条完整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应该包括吸收 相,平衡相及消除相。
❖ 药理效应法的一般步骤
①测定剂量-效应曲线 ②测定时间-效应曲线 ③通过上述两条曲线转换出剂量-时间曲线 ④通过剂量时间曲线进行药物制剂生物利用
度评价
血药浓度法 尿药浓度法
测定给药后人体内全血、血浆或血清等体液 的药物浓度,计算AUC、Cmax、tmax及其它 参数,估算生物利用度,多剂量给药用稳态 时的AUC0→∞值估算。
在利用上述两种方法有困难时,而药物的药理 效应与体内药物存留量有定量关系,且药物的 效应能够比较容易地定量测定时,可以选用药 理效应法来进行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学)PPT课件

禁忌症通常与药物的安全性有 关,涉及严重疾病、过敏反应
、相互作用等因素。
在使用药物前,医生会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评估是否存在禁 忌症,并告知患者相关风险。
禁忌症的确定需要基于药品说 明书和医生的判断,以确保患 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03
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药物与受体结合
01
药物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传递信号,引发一系列生物
依赖性
机体对药物产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赖,停 药后出现戒断症状。
耐受性与依赖性的机制
与药物作用机制、受体分布和功能、神经递 质等有关。
管理策略
合理使用药物,避免长期使用和滥用,遵循 医生指导。
06
药物效应动力学的研究方 法
药效学研究方法
药效学研究方法
药效学研究是药物效应动力学的 重要研究方法之一,主要研究药 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机制,包括 药物对靶点的作用、药物对生理 功能的影响以及药物对疾病的治 疗作用等。
药物的安全性评价
01
临床前评价
通过动物实验等手段评估药物的安 全性。
不良反应监测
对上市后药物进行监测,发现并评 估不良反应。
03
02
临床评价
通过人体试验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 有效性。
风险效益评估
对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综合 评估,确定其风险和效益。
04
药物的耐受性与依赖性
耐受性
机体对药物敏感性的降低,需要增加剂量才 能维持疗效。
当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作用于同一疾病靶点时,可以产生协同作 用,增强治疗效果。
药物的拮抗作用
当两种或多种药物作用相反时,会产生拮抗作用,降低治疗效果。
药物的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等因素。
在使用药物前,医生会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评估是否存在禁 忌症,并告知患者相关风险。
禁忌症的确定需要基于药品说 明书和医生的判断,以确保患 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03
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药物与受体结合
01
药物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传递信号,引发一系列生物
依赖性
机体对药物产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赖,停 药后出现戒断症状。
耐受性与依赖性的机制
与药物作用机制、受体分布和功能、神经递 质等有关。
管理策略
合理使用药物,避免长期使用和滥用,遵循 医生指导。
06
药物效应动力学的研究方 法
药效学研究方法
药效学研究方法
药效学研究是药物效应动力学的 重要研究方法之一,主要研究药 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机制,包括 药物对靶点的作用、药物对生理 功能的影响以及药物对疾病的治 疗作用等。
药物的安全性评价
01
临床前评价
通过动物实验等手段评估药物的安 全性。
不良反应监测
对上市后药物进行监测,发现并评 估不良反应。
03
02
临床评价
通过人体试验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 有效性。
风险效益评估
对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综合 评估,确定其风险和效益。
04
药物的耐受性与依赖性
耐受性
机体对药物敏感性的降低,需要增加剂量才 能维持疗效。
当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作用于同一疾病靶点时,可以产生协同作 用,增强治疗效果。
药物的拮抗作用
当两种或多种药物作用相反时,会产生拮抗作用,降低治疗效果。
药物的相互作用
药理学课件第1章总论第3节药动学

药物代谢的场所 体内各种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代谢药物的能力,但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此外,胃肠道、肺、肾和皮肤也可产生有意义的药物代谢作用
2.药物代谢的步骤: 药物在体内代谢的方式有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四种类型。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 大多数药物经过氧化、还原或水解反应转化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称为灭活。 第二步 即结合反应 ,是原形药物或第一步代谢产物的极性基团与体内的水溶性分子(如葡萄糖醛酸、硫酸、乙酸、甘氨酸等)相结合,使药理活性彻底消失,水溶性增加,利于药物从体内排出 苯巴比妥 对羟基苯巴比妥 结合物
如:钠离子通过钠离子通道内流、 钾离子通过钾离子通道外流
(二)主动转运 特点: ①逆差转运; ②细胞需要消耗能量; ③需要载体; ④有饱和现象; ⑤经同一载体转运的药物同时使用时有竞争抑制现象。
如:钠泵将钠离子泵出细胞外、 将钾离子摄回细胞内
体液pH值对脂溶扩散的影响 临床应用的绝大多数药物均为弱酸性或弱减性的弱电解质,在体液内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电离,分子型药物脂溶性高,极性低,易进行脂溶扩散通过细胞膜;而离子型药物脂溶性低,极性高,不易进行脂溶扩散通过细胞膜。
非微粒体酶(专一性酶) 存在于肝、肠、肾细胞的线粒体、细胞浆及血浆中,具有专一性,如胆碱酯酶水解乙酰胆碱,单胺氧化酶氧化肾上腺素等
01
03
02
3.药物代谢的酶系
肝药酶的特点为: 选择性低,能催化多种药物的代谢;②变异性大,常因遗传、年龄、营养状态、疾病的影响而产生明显的个体差异;③酶活性易受一些物质的影响而使其增强或减弱。
而在吗啡、阿托品等弱碱药中毒时,常用氯化铵酸化尿液,使其电离度增加,脂溶性降低,重吸收减少,促进从肾脏排泄
01
药物经胆汁排泄 一些药物原形及其代谢产物可被肝细胞主动分泌到胆汁中,随胆汁进入肠道,从粪便中排泄。
药物动力学概述 PPT课件

LOGO
1.药物动力学的研究领域
LOGO
2.药物动力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 生物药
剂学
临床
药学
药剂学
药物动力学
药理学
药物 化学
LOGO
3. 药物动力学研究意义
➢新药的研究与设计 ➢指导剂型和药物传输系统的设计或改造 ➢为临床安全用药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LOGO
40%因不适宜的药动学特性被淘汰 仅10%进入临床
LOGO
F.H. Dost, 1953, 1st pharmacokinetics book
Nelson, 1961, 1st English language review, “the Kinetics of Drug Absorption, Distributiபைடு நூலகம்n, Metabolism and Excretion”.
(一).拉普拉斯变换表
将某些函数的表达式,采用拉普拉斯积分导出 了这些函数表达式的拉普拉斯变换,而造出了 拉普拉斯变换表,查表可省略积分步骤.
LOGO
LOGO
LOGO
(二).常微分方程的解
1
将方程中的 每一项取拉 氏变换
2
解所得拉氏 变换的代数 方程
3
求出代数方 程解的逆变 换(查表)
LOGO
(3) 多室模型 (multicompartment model):在二室模型的外室 中又有一部分组织、器官或细胞内药物的分布更慢,则可以从外 室中划分出第三隔室。分布稍快的为“浅外室”,分布慢的为 “深外室”。可按这种方法将体内处置速率有多种水平的药物划 分为多室模型。
LOGO
* Physiological pharmacokinetic model * 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 link model
1.药物动力学的研究领域
LOGO
2.药物动力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 生物药
剂学
临床
药学
药剂学
药物动力学
药理学
药物 化学
LOGO
3. 药物动力学研究意义
➢新药的研究与设计 ➢指导剂型和药物传输系统的设计或改造 ➢为临床安全用药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LOGO
40%因不适宜的药动学特性被淘汰 仅10%进入临床
LOGO
F.H. Dost, 1953, 1st pharmacokinetics book
Nelson, 1961, 1st English language review, “the Kinetics of Drug Absorption, Distributiபைடு நூலகம்n, Metabolism and Excretion”.
(一).拉普拉斯变换表
将某些函数的表达式,采用拉普拉斯积分导出 了这些函数表达式的拉普拉斯变换,而造出了 拉普拉斯变换表,查表可省略积分步骤.
LOGO
LOGO
LOGO
(二).常微分方程的解
1
将方程中的 每一项取拉 氏变换
2
解所得拉氏 变换的代数 方程
3
求出代数方 程解的逆变 换(查表)
LOGO
(3) 多室模型 (multicompartment model):在二室模型的外室 中又有一部分组织、器官或细胞内药物的分布更慢,则可以从外 室中划分出第三隔室。分布稍快的为“浅外室”,分布慢的为 “深外室”。可按这种方法将体内处置速率有多种水平的药物划 分为多室模型。
LOGO
* Physiological pharmacokinetic model * 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 link mode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生物转化-代谢
第一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1.药物的跨膜转运 2.药物的吸收和影响因素 3.药物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4.药物的代谢 5.药物的排泄
5
LOCUS OF ACTION
“RECEPTORS”
Bound
Free
TISSUE RESERVOIRS
Free Bound
DISTRIBUTION 分布
SER-滑面内质网
smooth endoplasmic reticulum
27
OH DRUG
CYP450 Fe3+ DRUG
OH
CYP450 Fe3+
DRUG
O.. :
H+
H2O
CYP450
Fe2+
Figure 2.4 – CYP450 Reaction Sequence
CYP450 Fe3+
DRUG CYP450 Fe3+
▪ 其他单加氧酶Other monooxygenasecatalyzed oxidation
▪ 水解酶Hydrolyses ▪ 还原酶Reductase
25
CYTOCHROME P450
P450cam
细胞色素 P-450
26
Two major sets of pathways (enzymatic) nonsynthetic reactions synthetic reactions
第三章 机体对药物的作用 -药动学
1
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
阐明药物的体内过程
两个内容
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动力学 原理、计算公式。 意义:(1)提高药物疗效和降低不良反应 (2)指导新药研究和开发
2
第一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3
The disposition of chemicals entering the body (from C.D. Klaassen, Casarett and Doull’s Toxicology, 5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1996).
ABSORPTION 吸收
Free Drug
Bound Drug
SYSTEMIC CIRCULATION
EXCRETION 排泄
BIOTRANSFORMATION
6
8
药物的转运方式
1.被动转运 简单扩散 滤过 易化扩散-载体转运
2.主动转运 3.膜动转运
胞饮、胞吐
450nm
E (Abs)
λ (Wavelength) •Unusual – in that peak was at 450nm!
29
重要的P450同功酶
• CYP3A4: 50% • CYP2D6: 多态性 • CYP1A2: 与致癌相关 • CYP2C9: 多态性 • CYP2E1:与致癌相关
II相反应
23
类型-Type of Drug Metabolism
• 第一相反应-Phase I
– 氧化反应: – 还原反应 – 水解水解
• 第二相反应-Phase II
–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 与硫酸结合 – 乙酰化结合 等
24
I相代谢-Phase I Metabolism
▪ 细胞色素P-450酶系Cytochrome P450 catalyzed oxidation
2. 消化道外吸收:注射部位、皮肤、粘膜、 支气管、肺泡
16
17
药物的吸收
1. 消化道吸收:口腔、胃、小肠、直肠 影响因素:物理化学因素(崩解和溶解)、生 物学因素(胃肠pH、胃肠蠕动、胃肠内容物) 首关(过)效应:药物通过肠壁和经门静脉进 入肝脏,被其中的酶所代谢致使进入循环的药量 减少的现象。
P-450 P-450还原 酶
NADPH + H+
DRUG
辅酶-
CYP450
e-
reductase
NADPH
NADPH + H+
CYP450 Fe2+
DRUG
e-
DRUG
CYP450 Fe2+
O2
DRUG
O21-
O2
28
Klingenberg (1958)
Spectrophotometry - reduced microsomes vs reduced microsomes + CO
LOCUS OF ACTION
“RECEPTORS”
Bound
Free
TISSUE RESERVOIRS
Free Bound
DISTRIBUTION 分布
ABSORPTION 吸收
Free Drug
Bound Drug
SYSTEMIC CIRCULATION
EXCRETION 排泄
BIOTRANSFORMATION-METABOLISM
2. 消化道外吸收:注射部位、皮肤、粘膜、 支气管、肺泡
18
药物的分布
分布:吸收入血的药物随血流转运至组织器官的 过程
影响因素: (1)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2)器官组织的血流量; (3)组织亲和力; (4)体液的pH和药物的理化性质 (5)体内屏障
19
药物的分布
(1)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高结合率药物 结合部位相同的药物的竞争作用
9
简单扩散
1. 简单扩散-被动扩散 2. 药物转运最重要、最常见的形式 3. 速度决定于药物的浓度梯度和脂溶性 4.解离度对多数药物具有很大影响
10
11
简单扩散
吸收:细胞膜-离子障 酸在酸侧易跨膜,碱在碱侧易跨膜
平衡:酸在碱侧多,碱在酸侧多
12
药物的转运方式
1.被动转运-不消耗能量 简单扩散 滤过-分子量小(100)的药物 易化扩散-载体转运 离子通道:电压依赖性、化学依赖性
2.主动转运:逆流、需载体、耗能 3.膜动转运
胞饮、胞吐-多肽或蛋白质的吸收?
13
药物的吸收
1. 消化道吸收 2. 消化道外吸收
14
15
药物的吸收
1. 消化道吸收:口腔、胃、小肠(10 )、直肠 影响因素:物理化学因素(崩解和溶解)、生 物学因素(胃肠pH、胃肠蠕动、胃肠内容物) 首关(过)效应:药物通过肠壁和经门静脉进 入肝脏,被其中的酶所代谢致使进入循环的药 量减少的现象。
(2)器官组织的血流量:肝、肾、脑、心。 脂肪组织!
(3)组织亲和力:碘、四环素 (4)体液的pH和药物的理化性质 (5)体内屏障
20
药物代谢“地点” Sites of Drug Metabolism
21
生物转化-代谢
改变活性、促进排泄 主要发生在肝脏! 内质网!
22
药物的代谢-生物转化
主要部位-肝脏,肝药酶 意义-改变药理活性:灭活、活化 类型: I 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