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张家港分院
提升办学特色 优化人才输出——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中德合作项目情况汇报

知识文库 第2期117提升办学特色 优化人才输出—— 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中德合作项目情况汇报季敏亚为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加快国际合作办学步伐,更好服务张港经济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及企业对高技能工人需求,我校于2013年10月28日与德国BBW 教育集团合作,引进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
第一部分:中德合作项目概况从中德项目培训开始至今,我校共有205名学生参加了培训,其中2013年45人,2014年80人,2015年80人。
中德项目合作的专业是机电一体化专业与数控专业。
我们按照德国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其中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内容主要有:手动和自动的切削(车,铣,CNC 及组装)、电气和电子、电力气动的控制、元件组装成组件、自动化技术、设备工程(机电一体化的模型)、质量标准和质量保证。
数控专业的教学内容有:简单和复合元件的传统车削、简单和复合组件的传统铣削、车削和铣削的技术、结合在车铣磨床工作 、切削技术、复合零件的加工,零件装成组件、质量标准和质量保证。
中德项目采用的授课模式是对两个专业进行分组教学。
每个专业分成两组,一组参加理论培训,另一组参加实践培训,按照实训项目周期互相交替。
学生通过所学的理论知识,开展相应的实训工作,可以较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运用所学知识自发、独立的完成工作任务。
我们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将机床承包给每个学生,保证他们都能有自己的工位,从而可以有序、高质量地完成中德项目的培训。
第二部分:中德项目成果颇丰,多方共赢为期两年多的中德项目的开展,一方面提升了我们的办学质量,优化了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能较好的符合开发区很多外资企业的用人需求,为开发区外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我校的中德合作项目的培养模式,深受外国企业的认可和青睐,我校多次成为开发区招商引资、外资考察等必须参观的一个基地。
一、中德项目培养提升培养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实用复合型人才。
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的引入不仅让学生的眼睛和手得到训练,更使他们的“脑子”和“心”得到了训练。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作者: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24年第03期入选理由积极探索五年制高职人才成长规律,构建了五年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五年制高职特色品牌,成为江苏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支撑、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高地和全国五年贯通人才培养的实践典范,确立了五年制高职在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亮点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基于技术技能人才“知识学习由易到难”“技能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的长周期成長规律和“宜早宜长宜贯通”的培养规律,着眼于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提出“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实施、一体化治理”的系统育人理念,以此指导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改革实践。
一体化设计旨在通过开发五年制高职标准体系,明确五年制高职一体化育人的基本规格,解决“育什么人”的问题;一体化实施旨在通过再造五年制高职教学流程,探索五年制高职一体化育人的实施路径,解决“如何育人”的问题;一体化治理旨在通过健全五年制高职治理机制,创新五年制高职一体化育人的治理体系,解决“育的怎么样”的问题。
对全省五年制高职办学需求、人才培养过程、培养质量等进行全面调研,依据国家层面职业教育法规、制度和政策,立足五年长周期培养实际,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渐进性规律,分层分类设计专业建设、教学实施、教师发展、质量保障等标准,标准覆盖已设所有专业大类和人才培养过程;围绕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方面,制定了办学准入、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系列实施规范。
在实践中,学院和办学单位不断优化、完善、丰富标准体系,提升标准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性,强化标准应用的规范性、严肃性和时效性,实现院、校二级标准体系融合贯通、协同有效,为五年制高职规范发展、科学发展和创新发展提供完备的全要素、全过程、全领域标准体系。
20年办学实践,形成了跨域联动机制,破解了区域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形成了跨校带动机制,破解了校际办学能力不均衡问题;形成了跨界互动机制,破解了行业企业参与办学不充分问题,激发了各办学主体活力,将庞大的办学规模转化为强大的发展优势。
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布2022年苏州高职高专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改革研究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

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布2022年苏州高职高专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改革研究课题立项名单的通
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苏州市教育局
•【公布日期】2023.04.25
•【字号】苏教高〔2023〕4号
•【施行日期】2023.04.2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正文
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布2022年苏州高职高专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改革研究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
苏教高〔2023〕4号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各在苏州高职高专院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各在苏州分院:
根据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苏州高职高专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改革研究2021年立项课题结题与2022年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苏教高〔2022〕2 号)精神,在各院校推荐申报的基础上,苏州高职高专院校联席会议“产教联盟”组织专家进行了评审,评出立项重点课题15项、一般课题35项。
经市教育局审核,现将立项名单(立项时间:2022年12月31日)公布如下(详见附件)。
希望各校按申报书承诺将支持经费按时足额到位,各课题主持人根据要求推进课题研究任务,最迟于2023年11月底完成结题验收工作。
附件:2022年苏州高职高专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改革研究课题立项名单
苏州市教育局
2023年4月25日附件
2022年苏州高职高专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改革研究课题立项名单
重点课题15项
一般课题35项。
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2013-2014年度第二学期信息部总课表 - 20140215

团队活动 社团活动 典型网站 典型网站 典型网站 典型网站 典型网站 典型网站 班会 团队活动 社团活动 食品化学 食品化学 就业创业 就业创业 化工工艺 化工工艺 班会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化工工艺 化工工艺 体育
社团活动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市场营销
高职英语 高职英语 高职数学 高职数学 Internet Internet 团队活动 社团活动 高职数学 高职数学 高职语文 高职语文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 班会 高职语文 高职语文 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 职业道德 体育 NIIT英语 NIIT英语 高职数学 高职数学 物理 NIIT外教 NIIT外教 张志开 高职语文 体育 黄燕 陈娟 李刚 陈娟 陈徐赞 钱志伟 团队活动 社团活动 高职数学 高职数学 物理 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 班会
社团活动 Firework Firework Firework 社团活动 高职语文 体育
团队活动 社团活动 高职英语 高职英语 高职语文 高职语文 高职数学 高职数学 班会 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 班会 高职数学 高职数学 班会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 化工制图 化工制图 团队活动 社团活动 中职英语 中职英语 物理
服装工艺 服装工艺 服装工艺 服装工艺 服装工艺 服装工艺 团队活动 社团活动 高职语文 高职语文 体育 中职英语 中职英语 高职数学 高职数学 哲学人生 哲学人生 团队活动 社团活动 高职语文 体育
经济社会 高职数学 高职数学 班会
RUYITOON RUYITOON RUYITOON RUYITOON 班会
高职英语 高职英语 体育
组装维修 组装维修 社团活动 高职英语 高职英语 一级B
高职数学 高职数学 职业道德 社团活动 高职英语 高职英语 高职语文 高职语文 一级B 高职语文 社团活动 物理
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布2022年苏州高职高专教育研究优秀论文评选结果的通知

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布2022年苏州高职高专教育研究
优秀论文评选结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苏州市教育局
•【公布日期】2023.05.15
•【字号】苏教高〔2023〕9号
•【施行日期】2023.05.1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正文
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布2022年苏州高职高专教育研究优秀论
文评选结果的通知
苏教高〔2023〕9号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各在苏州高职高专院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各在苏州分院:
根据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苏州高职高专教育研究优秀论文评选工作的通知》(苏教高〔2022〕4号)精神,在各高职高专院校推荐申报的基础上,苏州高职高专院校联席会议“产教联盟”组织专家组进行了评审,评出特等奖10篇、一等奖20篇、二等奖30篇。
经市教育局审核,现将结果公布如下(详见附件,获奖时间为2022年12月31日)。
附件:2022年苏州高职高专教育研究优秀论文评选评审结果
苏州市教育局
2023年5月15日附件
2022年苏州高职高专教育研究优秀论文评选评审结果。
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布第五批苏州市职业院校优秀产业(企业)学院名单的通知

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布第五批苏州市职业院校优秀产
业(企业)学院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苏州市教育局
•【公布日期】2022.10.27
•【字号】苏教职〔2022〕13号
•【施行日期】2022.10.2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正文
关于公布第五批苏州市职业院校优秀产业(企业)学院名单
的通知
各县级市(区)教育局,各职业院校: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要求,加快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整体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的实施意见》《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苏州市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的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要求,苏州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第五批优秀产业(企业)学院遴选建设工作。
经各院校申报推荐、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和市教育局审定,评选出苏州市职业院校优秀产业(企业)学院10个,现将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排名不分先后。
希望各单位高度重视优秀产业(企业)学院的建设工作,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注重体制机制创新与内涵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主动探索富有中国特色、苏州特征、院校特点的校企合作育人新模式。
附件:第五批苏州市职业院校优秀产业(企业)学院名单
苏州市教育局
2022年10月27日附件
第五批苏州市职业院校优秀产业(企业)学院名单。
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布2021年苏州市职业学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合唱比赛获奖名单的通知

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布2021年苏州市职业学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合唱比赛获奖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苏州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21.05.31•【字号】苏教高职〔2021〕16号•【施行日期】2021.05.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关于公布2021年苏州市职业学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合唱比赛获奖名单的通知各市及有关区教育局,市区各职业学校: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重温党的光辉历程,歌颂党的伟大成就,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充分展示新时代全市职业学校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怀,根据苏州市教育局《关于举办2021年苏州市职业学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合唱比赛的通知》(苏教高职〔2021〕9号)精神,组织了职业学校大合唱比赛活动。
经专家组评定,苏州评弹学校等4所学校获得特等奖,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等5所学校获得一等奖,张家港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等7所学校获得二等奖,常熟市滨江职业技术学校等9所学校获得三等奖。
杜青梅等14位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详见附件)。
现予以公布。
希望获奖学校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用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提升品德修养,厚植爱国情怀,为建功立业新时代打牢扎实基础。
附件:2021年苏州市职业学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合唱比赛获奖名单苏州市教育局2021年5月31日附件2021年苏州市职业学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合唱比赛获奖名单特等奖(4所)苏州评弹学校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一等奖(5所)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常熟高新园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张家港市第三职业高级中学二等奖(7所)张家港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苏州市太湖旅游中等专业学校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中等专业学校张家港开放大学江苏省昆山第二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相城中等专业学校三等奖(9所)常熟市滨江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苏州市纺织工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张家港市舞蹈学校江苏省昆山第一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苏州丝绸中等专业学校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苏州福纳影视艺术学校苏州技师学院优秀指导教师名单苏州评弹学校杜青梅、冯朝明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陆海宾、文美红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张加贝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王洪娜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周明忠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顾薇常熟高新园中等专业学校王艺、李丹、徐敏岚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杨雪芳、杨梦雪张家港市第三职业高级中学周飞。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互动双赢提升质量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互动双赢提升质量作者:姚丽霞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18年第30期摘要:本文以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为例,阐述了在新形势下通过共建企业学院、建设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开展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等产教融合新途径来提升职教人才培养质量,互动双赢共同发展。
关键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建企业学院;建设智能制造实训基地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张家港中专校”)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坚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现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通过共建企业学院、建设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开展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等途径,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交流、互动双赢,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一、校企共建企业学院,围绕产业办专业在实现职业教育直接为企业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张家港中专校强化了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建立了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实现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从数量到规格和企业需求保持一致。
学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就让企业参与进来,专业教师教什么,企业师傅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企业和学校共同商量师资组成、课程体系设置,产教融合贯穿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对接代表区域经济发展和技术发展变化趋势的企业,设立企业学院,增强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确保企业在学校人才培养中主体地位的发挥。
积极构建“双主体”育人的校企合作模式和机制,企业深度参与学校的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实行学生在教室与企业学院“双场地”学习场所走班学习,接受学校老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教导,推动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相衔接,专业链与产业链相融合,形成多方参与、共同建设、精准培养地方产业急需技能人才。
2017年,学校根据张家港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依托机电一体技术专业群,与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了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新美星企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