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抗冻等级.doc

混凝土抗冻等级.doc
混凝土抗冻等级.doc

混凝土抗冻等级

混凝土抗冻性一般以抗冻等级表示。抗冻等级是采用龄

期28d 的试块在吸水饱和后,承受反复冻融循环,以抗压强

度下降不超过 25 %,而且质量损失不超过5%时所能承受的

最大冻融循环次数来确定的。 GBJ50164 — 92 将混凝土划分为以下抗冻等级: F10 、F15 、F25 、F50 、F100 、F150 、F200 、

F250 、F300 等九个等级,分别表示混凝土能够承受反复冻融

循环次数为 10 、 15 、 25 、 50 、 100 、 150 、 200 、 250 和

300 次。抗冻等级≥F50 的混凝土称为抗冻混凝土。

抗渗等级是以 28d 龄期的标准试件,按标准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来确定。 GB 5016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根据混凝土试件在抗渗试验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划分为 P4、 P6、P8、 P10、P12等五个等级 , 相应表示能抵抗 0.4、 0.6、0.8、 1.0及 1.2MPa 的静水压力而不渗

水,抗渗等级≥P6的混凝土为抗渗混凝土。

维勃稠度法采用维勃稠度仪测定。其方法是:开始在坍落度筒中

按规定方法装满拌合物,提起坍落度筒,在拌合物试体顶面放一

透明圆盘,开启振动台,同时用秒表计时,当振动到透明圆盘的

底面被水泥浆布满的瞬间停止计时,并关闭振动台。由秒表读出

时间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维勃稠度值,精确至1s。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按维勃稠度大小,可分为4级:超干硬性(≥31)s;

特干硬性(30~21 s);干硬性( 20~ 11 s);半干硬性(10~5 s)。

混凝土抗冻等级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混凝土抗冻等级 混凝土抗冻性一般以抗冻等级表示。抗冻等级是采用龄期28d的试块在吸水饱和后,承受反复冻融循环,以抗压强度下降不超过25%,而且质量损失不超过5%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冻融循环次数来确定的。GBJ50164—92将混凝土划分为以下抗冻等级:F10、F15、F25、F50、F100、F150、F200、F250、F300等九个等级,分别表示混凝土能够承受反复冻融循环次数为10、15、25、50、100、150、200、250和300次。抗冻等级≥F50的混凝土称为抗冻混凝土。 抗渗等级是以28d龄期的标准试件,按标准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来确定。GB 5016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根据混凝土试件在抗渗试验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划分为P4、P6、P8、P10、P12等五个等级,相应表示能抵抗0.4、0.6、0.8、1.0及1.2MPa 的静水压力而不渗水,抗渗等级≥P6的混凝土为抗渗混凝土。维勃稠度法采用维勃稠度仪测定。其方法是:开始在坍落度

筒中按规定方法装满拌合物,提起坍落度筒,在拌合物试体顶面放一透明圆盘,开启振动台,同时用秒表计时,当振动到透明圆盘的底面被水泥浆布满的瞬间停止计时,并关闭振动台。由秒表读出时间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维勃稠度值,精确至1s。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按维勃稠度大小,可分为4级:超干硬性(≥31 s);特干硬性(30~21 s);干硬性(20~11 s);半干硬性(10~5 s)。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混凝土冻融试验作业

抗冻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1.1慢冻法适用于检验以混凝土试件在气冻水融条件下,以经受的冻融循环次数来表示的混凝凝土的抗冻性能。 1.2快冻法适用于测定混凝土试件在水冻水融条件下,以经受的快速冻融循环次数来表示的混凝凝土抗冻性能。 2检测依据 (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3试验方法 3.1慢冻法 3.1.1慢冻法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应采用100mm×100mm×100mm立方体试件。 冻融试验箱应能使试件静止不动,并应通过气冻水融进行冻融循环。在满载运转的条件下,冷冻期间冻融试验箱内空气温度保持在-20℃~-18℃的范围以内。融化期间冻融试验箱内浸泡混凝土试件的水温保持在的范围18℃~20℃以内。满载时冻融试验箱内各点温度极差不应超过2℃。试件架应采用不锈钢或者其他耐腐蚀的材料制作,其尺寸应与冻融试验箱和所装试件相适应。.称量设备的最大量程应为20公斤,感量不应超过5克。 压力试验机精度至少为±1%,其量程应能使试件的预期破坏荷载值不小于全量程的20%也不大于全量程的80%.试验机上下压板及试件之间可各垫以钢垫板,两承压面均应机械加工与试件接触的压板或垫板的尺寸应大于试件承压面,其不平度应为每100毫米不超过0.02毫米. 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范围不应小于(-20℃~20℃),测量精度应为±0.5℃。 3.1.4慢冻法试验步骤 1.在标准养护室内或同条件养护的冻融试验的试件应在养护龄期为24d时提前将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随后应将试件放在(20±2)℃水中浸泡,浸泡时水面应高出试件顶面(20~30)mm,在水

中浸泡时间应为4d,试件应在28d龄期时开始进行冻融试验。始终在水中养护的冻融试验的试件,当试件养护龄期达到28d时,可直接进行后续试验,对此种情况,应在试验报告中予以说明。2.当试件养护龄期达到28d时应及时取出冻融试验的试件,用湿布擦除表面水分后应对外观尺寸进形测量,试件的外观尺寸应满足本指导书第3.1.1节的要求,应分别编号、称重,然后按编置入试件架内,且试件架与试件的接触面积不宜超过试件底面的1/5。试件与箱体内壁之间应至少留有20mm的空隙。试件架中各试件之间应至少保持30min的空隙。 3.冷冻时间应在冻融箱内温度降至-18℃时开始计算。每次从装完试件到温度降至-18℃所需的时 间应在(1.5~2.0)h内。冻融箱内温度在冷冻时应保持(-20~-18)℃。 4.每次冻融循环中试件的冷冻时间不应小于4h。 5.冻结结束后,应立即加入温度为(18~20)℃的水,使试件转入融化状态,加水时间不应超过10min。控制系统应确保在30min内,水温不低于10℃,且在30min后水温能保持在(18~20)℃。冻融箱内的水面应至少高出试件表面20mm。融化时间不应小于4h。融化完毕视为该次冻融循环结束,可进入下次冻融循环。 6.每25次循环宜对冻融试件进行一次外观检查。当出现严重破坏时,应立即进行称重。当一组 试件的平均质量损失率超过5%,可停止其冻融循环试验。 7.试件在达到本作业指导书3.1.2规定的冻融循环次数或施工方委托的冻融循环次数后,试件应 称重并进行外观检查,应详细记录试件表面破损、裂缝及边角损失情况。当试件表面破损严重时,应先用高强石膏找平,然后应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抗压强度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的相关规定,可参考混凝土试块抗压的作业指导书。 8.当冻融循环因故中断且试件处于冷冻状态,直至恢复冻融试验为止,并应将故障原因及暂停时间在试验结束中注明。当试件处在融化状态下因故中断时,中断时间不应超过两个冻融循环的时间。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超过两个冻融循环时间的中断故障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9.当部分试件由于失效破坏或者停止试验被取出时,应用空白试件填充空位。 10.对比试件应继续保持原有的养护条件,直到完成冻融循环后,与冻融试验的试件同时进行抗 压强度试验。 3.1.5结果评定 3.1.5.1当冻融循环出现下列三种情况之一时,可停止试验: 1.已达到规定的循环次数; 2.抗压强度损失率已达到25%; 3.质量损失率已达到5%。 3.1.5.1试验结果计算及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强度损失率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f?f cnco?100 ?f?(3.1.5.1-1)c f co?f——N次冻融循环后的混凝土强度损失率(%式中:),精确至0.1;c f——对比用的一组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测定值(MPa),精确至0.1(MPa);co f——经N次冻融循环后的一组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测定值(MPa),精确至0.1(MPa);cn ff应以三个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和 2. 当三个试件抗压强度最cnco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应剔除此值,再取其余两值的算术平均值 作为测定值;当最大值和最小值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应取中间值作为测定值。 3.单个试件的质量损失率应按下式计算: W?W ni0i???100W(3.1.5.2-2) ni W0i?W——N次冻融循环后第ī个混凝土试件的质量损失率(%), 式中:精确至0.01;ni W ——冻融循环试验前第i个混凝土试件的质量(g);i0W——N次冻融循环后第ī个混凝土试件的质量(g )。ni一组试件的平均质量损失率应按下式计算:4.

砼抗渗与抗冻等级

抗渗性 砼抗渗等级如分5级:P4、P6、P8、P10、P12, 砼抗渗等级如分4级:P6、P8、P10、P12, 抗渗等级≥P6的混凝土称为抗渗混凝土 抗渗砼试块规格175x185x150 据我所知关于抗渗等级的规定,在不同的规范是有不同的要求。《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上都有规定,但两者是有矛盾的。具体见GB50108-2001第4.1.3条和JGJ 3-2002第12.1.9条。 GB50108-2001 第4.1.3条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应符合表4.1.3 的规定。 表4.1.3 防水混凝土设计抗渗等级 工程埋置深度(m) 设计抗渗等级 <10 S6 10~20 S8 20~30 S10 30~40 S12 JGJ 3-2002第12.1.9条高层建筑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当有防水要求时,混凝土抗渗等级应根据地下最大水头与防水混凝土的比值按表12.1.9采用,且不应小于0.6Mpa。必要时可设置架空排水层。 表12.1.9 基础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 最大水头H与防水混凝土厚度h的比值(H/h) 设计抗渗等级(Mpa) <10 0.6 10~15 0.8 15~25 1.2 25~35 混凝土的抗渗性以抗渗等级来表示。抗渗等级是以28d龄期的标准抗渗试件,按规定方法试验,以不渗水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来表示,划分为P2、P4、P6、P8、P12 等等级,它们分别表示能抵抗0.2、0.4、0.6、0.8、1.2 MPa的水压力而不渗透。 抗冻性 混凝土抗冻性一般以抗冻等级表示。抗冻等级是采用龄期28d的试块在吸水饱和后,承受反复冻融循环,以抗压强度下降不超过25%,而且质量损失不超过 5%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冻融循环次数来确定的。GBJ50164—92将混凝土划分为以下抗冻等级:F10、F15、F25、F50、F100、F150、F200、F250、F300等九个等级,分别表示混凝土能够承受反复冻融循环次数为10、15、25、50、100、150、200、250和300次。

同条件抗渗 抗冻试块的要求

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1适用于检验抗冻抗渗混凝土配合比、以混凝土试件所能经受的冻融循环次数为指标的抗冻标号, 2适用于地下防水工程施工、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抗冻抗渗试块留置试块制作、,检验以混凝土试件所能经受的冻融循环次数为指标的抗冻标号, 二、引用标准: 1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1990 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3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03 4普通砼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1985(慢冻法) 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GBJ50108-2001 6、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8-2002 三、试验程序:(1)基本规定 1:根据GBJ82-1985普通砼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慢冻法) 适用于检验以混凝土试件所能经受的冻融循环次数为指标的抗冻标号,每组三个试件,尺寸如下表: 试件尺寸(mm)100、150、200 骨料最大粒径(mm)、40、63 2:各指标所用组数如下:设计抗冻标号D25、D50、D100、D150D200、D250、 D300 检查强度时冻融循环次数25、50100150200250300 鉴定28天强度试件组数 所用设备: a冷冻箱(室)应满足装试件后能使箱(室)内温度保持在-15至-20℃; b融解水槽应满足装有试件后能使水温保持在15至20℃; c框篮应用钢筋焊成,尺寸与所装试件相适应; d案秤能称量10kg,感量5g; e压力试验机 (2)试块留置: 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50108-2001、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8-2002的规定,混凝土抗渗试块取样即试块留置按下列规定:每单位工程不得少于2组,每连续浇筑砼量500立方米应留置1组砼抗渗试块(6块)。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时,有防水要求的混凝土抗渗试件的留置按本条规定。 注:冬季施工、根据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7.4.2掺防冻剂混凝土的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7.4.22检验抗冻、抗渗所用试件,应与工程同条件养护28d再标准养护28d后进行抗冻或抗渗试验。

高抗冻混凝土(C30F300)配合比的设计与研究.doc

高抗冻混凝土(C30F300)配合比的设计与研究 1.前言鄂温克发电厂(2600MW)新建工程是我公司在东北地区施工的重点工程。本工程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属高寒地区,历年的气象资料表明,冬季冰天雪地,历达半年之久,平均气温为零下-1.5C左右,极端最低气温-48.5℃左右。按商品混凝土冬期施工及设计要求,商品混凝土抗冻等级为高抗冻等级(C30F300)。由于本工程工期紧、质量要求严、技术标准高。公司及项目部的目标是:创高寒地区施工标准,建东北地区样板工程!,争创草原杯及鲁班奖!。其中有抗冻要求的主要单位工程为综合水池、循环水泵房等商品混凝土工程,共计商品混凝土浇筑量2600余立方,因此解决高抗冻等级(特别是C30F300)商品混凝土问题刻不容缓。2、商品混凝土的冻融破坏机理商品混凝土是一种多孔性材料,在拌制商品混凝土时为了得到必要的和易性,加入的拌和水总要多于水泥的水化水,这部分多余的水便以游离水的形式滞留于商品混凝土中,形成连通的占有一定体积的毛细孔,这种孔隙中的自由水就是导致商品混凝土遭受冻害的主要原因。吸水饱和的商品混凝土在冻融过程中遭受的破坏力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膨胀压力。当温度降到0 ℃以下时,水便凝结成冰,水结成冰且体积膨胀,因受毛细孔约束形成膨胀压力;二是渗透压力。由于表面张力作用,商品混凝土孔隙中水的冰点随着孔径的减小而降低。因而在粗孔中的水结冰后,冰与过冷水(存在于较细孔和凝胶孔中) 的饱和蒸气压差和过冷水之间盐份浓度差引起水份迁移而形成渗透压力。另外,过冷水迁移渗透的结果必然会使毛细孔中的冰的体

积不断增大,从而形成更大的膨胀压力,当商品混凝土受冻时,这两种压力会损伤商品混凝土的内部微观结构,在经过反复多次冻融循环后,损坏逐步积累,不断扩大,发展成相互连通的大裂缝,使商品混凝土的强度逐渐降低,最后商品混凝土结构由表及里遭受破坏。3、高抗冻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对于有冻融要求的商品混凝土配台比设计,就是在普通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把冻融耐久性考虑进去,在我国目前的有关标准、规定中,高抗冻商品混凝土在满足其它普通商品混凝土设计的基础上,还必须满足以下要求:①高抗冻商品混凝土必须添加引气剂,使含气量控制在5%~6%范围内;②高抗冻商品混凝土必须提高商品混凝土的密实性,水灰比不应大于0.55;其中掺加外加剂的方法是最经济,最可靠的方法。具体设计与研究步骤如下:3.1 合理选择外加剂对于抗冻要求高的商品混凝土来说,根据标准、规范要求,必须掺加引气剂和减水剂。商品混凝土掺入引气剂后,可在商品混凝土中引入微小气泡,减缓膨胀压力,不仅在表面无冰时减轻大体积冰诱导冰冻的出现,并且在过程中也减轻了冰挤出的损害,消纳更多的毛细孔中冰冻所产生的多余体积,有助于保护成熟商品混凝土免于伤害,从而提高商品混凝土的抗冻能力;而掺加减水剂不仅能够提高商品混凝土的和易性、节约水泥,更能够降低商品混凝土的水灰比并充分水化,从而更可能生产出实际上不包含可冻水的饱和商品混凝土及不包含毛细水(或数量很少)的商品混凝土,而凝胶材料中空间极微细,结晶的始发十分困难,并不发生冻结,从而也能提高商品混凝土的抗冻能力。高抗冻商品混凝土掺加外加剂

混凝土抗冻性浅析

混凝土抗冻性浅析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混凝土抵抗气候变化、化学侵蚀、磨损或任何其它破坏过程的能力,当在暴露的环境中,能耐久的混凝土应保持其形态、质量和使用功能。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内容包括:钢筋锈蚀、化学腐蚀、冻融破坏、碱集料破坏。混凝土的抗冻性作为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北方寒冷地区工程中是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我国地域辽阔,有相当大的部分处于严寒地带,致使不少水工建筑物发生了冻融破坏现象。根据全国水工建筑物耐久性调查资料,在32座大型混凝土坝工程、40余座中小型工程中,22%的大坝和21%的中小型水工建筑物存在冻融破坏问题,大坝混凝土的冻融破坏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尤其在东北严寒地区,兴建的水工混凝土建筑物,几乎100%工程局部或大面积地遭受不同程度的冻融破坏。除三北地区普遍发现混凝土的冻融破坏现象外,地处较为温和的华东地区的混凝土建筑物也发现有冻融现象。 因此,混凝土的冻融破坏是我国建筑物老化病害的主要问题之一,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长期使用和安全运行,为使这些工程继续发挥作用和效益,各部门每年都耗费巨额的维修费用,而这些维修费用为建设费用的1~3倍。美国投入混凝土基建工程的总造价为16万亿美元,据估计今后每年用于混凝土工程维修和重建的费用估计达3000亿美元。 2.外加剂改善抗冻耐久性技术研究动态 2.1引气剂 长期的工程实践与室内研究资料表明:提高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一个十分重要而有效的措施是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掺入一定量的引气剂。引气剂是具有增水作用的表面活性物质,它可以明显的降低混凝土拌合水的表面张力和表面能,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大量的微小稳定的封闭气泡。这些气泡切断了部分毛细管通路能使混凝土结冰时产生的膨胀压力得到缓解,不使混凝土遭到破坏,起到缓冲减压的作用。这些气泡可以阻断混凝土内部毛细管与外界的通路,使外界水份不易浸入,减少了混凝土的渗透性。同时大量的气泡还能起到润滑作用,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因此,掺用引气剂,使混凝土内部具有足够的含气量,改善了混凝土内部的孔结构,大大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国内外的大量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均表明引气后混凝土的抗冻性可成倍提高。 美国是最早开始研究引气剂的国家,自1934年在美国堪萨斯州与纽约州道路工程施工中发现引气混凝土,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挪威1974年首次在大坝中使用引气剂,经过20年运行后,掺引气剂的混凝土表面完好无损,而未掺引气剂的混凝土则已遭受较严重的冻融破坏。我国这方面的工作始于50年代。我国混凝土学科创始人吴中伟教授,在50年代初期就强调了混凝土抗冻的重要性,并创先研制了松香热聚物加气剂(引气剂),应用于治淮水利混凝土工程,开创了

混凝土抗渗等级

混凝土抗渗等级 混凝土的抗渗性 抗渗性(water tightness)是指混凝土抵抗压力水(或油)渗透的能力。它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侵蚀性。因为渗透性控制着水分渗入的速率,这些水可能含有侵蚀性的物质,同时也控制混凝土中受热或冰冻时水的移动。 混凝土的抗渗性主要与其密实度及内部孔隙的大小和构造有关。影响混凝土抗渗性的因素有: 1)水灰比水灰比的大小对混凝土的抗渗性起决定作用,水灰比越大,其抗渗性越差。 2)骨料的最大粒径在水灰比相同时,混凝土骨料的最大粒径越大,其抗渗性能越差。这是由于骨料和水泥石的界面处易产生裂隙和较大骨料下方易形成孔穴。 3)养护方法蒸汽养护的混凝土,其抗渗性较自然养护的混凝土要差。在干燥条件下,混凝土早期失水过多,容易形成收缩裂隙,因而减低混凝土的抗渗性。 4)水泥品种不同品种的水泥,硬化后水泥石孔隙不同,孔隙越小,强度越高,则抗渗性越好。

5)外加剂在混凝土中掺入某些外加剂,如减水剂等,可减小水灰比,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因而可改善混凝土的密实性,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6)掺合料在混凝土中加入掺合料,如掺入优质粉煤灰,可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细化孔隙,改善了孔结构和骨料与水泥石界面的过渡区结构,混凝土抗渗性提高。 7)龄期混凝土龄期越长,由于水泥的水化,混凝土密实性增大,其抗渗性提高。 混凝土的抗渗性用抗渗等级表示。抗渗等级是以28d龄期的混凝土标准试件,按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所能承受的最大静水压力来确定。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分为P4、P6、P8、P10、P12等五个等级,相应表示能抵抗0.4、0.6、0.8、1.0及1.2MPa 的静水压力而不渗水换而言之就是混凝土抗渗试验时一组6个试件中4个试件未出现渗水时不同的最大水压力。抗渗等级≥P6的混凝土为抗渗混凝土。

抗冻混凝土材料选择的浅谈

抗冻混凝土材料选择的浅谈 摘要:抗冻混凝土又称为冬期施工混凝土,即在低温条件下施工的混凝土.我国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04-2002)中规定:根据当地多年气温资料,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稳定低于5℃时,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应采用冬期施工措施。抗冻混凝土的实质是指在自然负温气候条件下,采取防风丶防干和防冻等施工措施,使混凝土的水花和凝结硬化能够按照预期的目的,最终使混凝土的强度满足设计和使用的要求。 关键词:抗冻混凝土,材料选择 抗冻混凝土对材料的选择如下: 对水泥的选择。 冬期施工混凝土所用水泥品种和性能,主要取决于混凝土养护条件、结构特点丶结构使用期间所处环境和施工方法。在一般情况下,冬期施工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当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缺之,需要选用其他品种水泥时,应注意其中的掺合料对混凝土抗冻性、抗渗性等性能的影响,也可选用经过技术鉴定的早强水泥,但在水泥中掺加早强挤时,要进行相关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有条件的工程可用特种快硬高强类水泥来配制冬期施工混凝土.但采用掺外加挤冬期施工方法时,冬期施工混凝土是不能选用高铝水泥的,这是因为铝水泥因重结晶而导致混凝土强度的降低,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的保护作用也比硅酸盐水泥差的缘故。 对与厚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物,如水坝、反应堆、高层建筑物的大体积基础等,则选用水化热较小的水泥,以避免温差应力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总之,冬期施工混凝土对水泥的选择应注意下方面:1.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选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2.如果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应同时考虑采用蒸汽养护;3.所用的水泥强度度不应低于32.5 MPa;4.水泥用量最低不小于300kg%m3,厚大体积混凝土的水泥最小用量,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对骨料的选择。 冬期施工混凝土所用的骨料分为细骨料和粗骨料。细骨料宜选用色泽鲜艳、质地坚硬、级配良好、质量合格的中砂,其含泥量不得大于 1.0%;粗骨料宜选用经15次冻融值试验合格的坚实级配花岗岩或石英岩啐石,其坚固性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不得含有风化的颗粒,含泥量不得大于 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

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方法水泥混 凝土抗冻性试验方法(快冻法) 1、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 本方法规定用快冻法测定水泥混凝土抵抗水和负温共同反 复作用的能力。 本方法适用于以动弹型模量、质量损失率和相对耐久性指数作为评定指标的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本方法特别适用于 抗冻性要求高的水泥混凝土。 2、试样制备 (1)试样制备应符合T0551的规定。 采用100mm x 100mm x 400mm 的棱柱体混凝土试 件,每组3根,在试验过程中可连续使用。除制作冻融试 件外,尚应制备中心可插入热电偶电位差计测温的同样形 状、尺寸的标准试件,其抗冻性能应咼于冻融试件。(2)也可以是现场切割的试件,尺寸为100mm x 100mm

x 400mm。 3、试验步骤 (1)按T0551《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与硬化水泥混凝土现场取样方法》规定进行试件的制作和养护。试验龄期如无特殊 要求一般为28d。在规定龄期的前4d, 将试件放在20C± 2C的饱和石灰水中浸泡,水面至少咼出试件20mm (对 水中养护的试件,到达规定龄期时,可直接用于试验)。 浸泡4d后进行冻融试验。 (2)浸泡完毕,取出试件,用湿布擦去表面水分。按T0564 《水泥混凝土动弹性模量试验方法(共振仪法)》测横向基频。并称其质量,作为评定抗冻性的起始值,并做 必要的外观描述。 (3)将试件放入橡胶试件盒中,加入清水,使其没过试 件顶面约1mm-3mm (如采用金属试件盒,则应在试件 的侧面与底部垫放适当宽度与厚度的橡胶板或多根直径 3mm的电线,用于分离试件和底部)。将装有试件的试件 盒放入冻融试验箱的试件架中。 4、按规定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每次冻融循环应在2h-5h完成,其中用于融化的时间不得小于整个冻融时间的1/4。 (2)在冻结和融化终了时,试件中心温度应分别控制在 -18 C±2C和5± 2C .中心温度应以测温标准试件实测温

同条件抗渗抗冻试块的要求

同条件抗渗抗冻试块的要 求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1适用于检验抗冻抗渗混凝土配合比、以混凝土试件所能经受的冻融循环次数为指标的抗冻标号, 2适用于地下防水工程施工、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抗冻抗渗试块留置试块制作、,检验以混凝土试件所能经受的冻融循环次数为指标的抗冻标号, 二、引用标准: 1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1990 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3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03 4普通砼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1985(慢冻法) 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GBJ50108-2001 6、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8-2002 三、试验程序:(1)基本规定 1:根据GBJ82-1985普通砼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慢冻法) 适用于检验以混凝土试件所能经受的冻融循环次数为指标的抗冻标号,每组三个试件,尺寸如下表: 试件尺寸(mm)100、150、200 骨料最大粒径(mm)、40、63 2:各指标所用组数如下:设计抗冻标号D25、D50、D100、D150D200、D250、 D300 检查强度时冻融循环次数25、50100150200250300 鉴定28天强度试件组数 所用设备: a冷冻箱(室)应满足装试件后能使箱(室)内温度保持在-15至-20℃; b融解水槽应满足装有试件后能使水温保持在15至20℃; c框篮应用钢筋焊成,尺寸与所装试件相适应; d案秤能称量10kg,感量5g; e压力试验机 (2)试块留置: 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50108-2001、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8-2002的规定,混凝土抗渗试块取样即试块留置按下列规定:每单位工程不得少于2组,每连续浇筑砼量500立方米应留置1组砼抗渗试块(6块)。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时,有防水要求的混凝土抗渗试件的留置按本条规定。 注:冬季施工、根据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7.4.2掺防冻剂混凝土的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7.4.22检验抗冻、抗渗所用试件,应与工程同条件养护28d再标准养护28d后进行抗冻或抗渗试验。

1.温度与混凝土性能的关系

1.温度与混凝土性能的关系 1.1温度变化对水泥水化及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混凝土拌合物是由水泥、集料、拌和用水及外加剂等组成的混合物。在混合物拌制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化学变化是水泥的水化反应,水泥水化速度与水泥细度有关,同时也是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温度越高,反应越快。其间的关系服从普遍适用于各种物理化学反应的通用的Arrhenius定律。 根据许多学者研究,硅酸盐水泥在常温下水化时的激活能E值约在 30—40kJ/mol之间变化。设E=40kJ/mol,则温度从20℃上升至40℃时反应速率k值将增加185%,温度上升至60℃时k值将增加624%。反之,如果温度降低至10℃和0℃(273K),则k值将分别减小44.6%和7.03%。简言之,如果说温度是按算术级数升高的话,那么反应速率是在实用的温度范围内以每升高10℃大约增长70%的速率按几何级数增长的,反之亦然。由此可见水化速率要比温度的变化强烈的多。这给低温条件下混凝土的强度增长速率提供了研究依据。 在上世纪80年代初,Carino在美国国家标准局做了一项试验,用水灰比等于0.43的标准试件在指定温度下浇制、密封和养护,直至指定龄期测定其抗压强度,不同温度下的混凝土强度增长如图1所示。 试验说明,混凝土浇筑后强度的增长速率是随着养护温度的增高而加快的,也是随着龄期的增长而渐减的。温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主要是在形成强度的前10d左右的时间,而对混凝土在28天后的强度影响比较小。 1.2温度对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 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施工经验告诉我们,在炎热天气下同样材料制成同等稠度的混凝土拌和物总要比寒冷天气多用一些水。同样拌和物的坍落度确实是随着它的温度升高而减小的。试验结果显示,为了使一般混凝土拌和物具有相等的坍落度(75mm),拌和物的温度每升高10℃,每1m3就需要增加约7kg的拌和用水(见图2)。

砼抗冻试验报告

工程质量控制资料表 建筑与结构原材料、试件试验 报告编号:2013-018-49 报告日期:2013年05月14日混凝土抗冻试验报告陕ZSJ-1018 工程名称冯家山水库灌区总干阎家务退水渠改造 工程 总承包单位/ 建设单位宝鸡市冯家山水库灌区更新改造项目办 公室 分包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兴源水电工程有限公 司 取样人赵兴峰见证人韩翰送样人刘兆虎委托书号 工程使用部位渠道衬砌混凝土配合比编号/ 混凝土强度等级抗冻等级试件制作日期龄期试验日期养护条件使用标准代表砼批 量 C20 F50 2013.04.09 28天2013.05.07 标养SL352-2006 / 混凝土配合比 重量配合比kg/m3 水灰(胶) 比水水泥砂石掺合料外加剂外加剂 试验数据 检验项目试块编号重量损失(%)平均值相对动弹性模数降至(%)平均值 F25 1 0 88.4 86.4 2 0 86.7 3 0 84.2 F50 1 0.89 0.9 77.7 75.6 2 0.9 75.4 3 0.91 73.6 结论C20混凝土抗冻等级>F50 负责人: 2013年05月14日审核: 2013年05月14日 试验: 2013年05月14日 备注: 试验单位地址:陕西省水利水电工程西安理工大学质量检测中心邮编:710048 电话:(029)82312958

工程质量控制资料表 建筑与结构原材料、试件试验 报告编号:2013-018-51 报告日期:2013年05月25日混凝土抗冻试验报告陕ZSJ-1018 工程名称冯家山水库灌区总干阎家务退水渠改造 工程 总承包单位/ 建设单位宝鸡市冯家山水库灌区更新改造项目办 公室 分包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兴源水电工程有限公 司 取样人赵兴峰见证人韩翰送样人刘兆虎委托书号 工程使用部位渠道衬砌混凝土配合比编号/ 混凝土强度等级抗冻等级试件制作日期龄期试验日期养护条件使用标准代表砼批 量 C20 F50 2013.04.20 28天2013.05.18 标养SL352-2006 / 混凝土配合比 重量配合比kg/m3 水灰(胶) 比水水泥砂石掺合料外加剂外加剂 试验数据 检验项目试块编号重量损失(%)平均值相对动弹性模数降至(%)平均值 F25 1 0 88.6 86.7 2 0 86.5 3 0 84.9 F50 1 0.92 0.92 77.9 75.9 2 0.9 75.8 3 0.93 73.9 结论C20混凝土抗冻等级>F50 负责人: 2013年05月25日审核: 2013年05月25日 试验: 2013年05月25日 备注: 试验单位地址:陕西省水利水电工程西安理工大学质量检测中心邮编:710048 电话:(029)82312958

混凝土冬季施工的抗冻性影响及防护措施浅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d928611.html, 混凝土冬季施工的抗冻性影响及防护措施浅谈 作者:郭亮范必实曹艳丹 来源:《江苏商报·建筑界》2013年第04期 摘要:混凝土冻害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工程的正常使用性能,混 凝土抗冻性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找出混凝土抗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时采取好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混凝土冻害的发生。 关键词混凝土抗冻性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TU528.5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4-(页码)-页数 混凝土冬季施工是指在“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5℃”的条件下进行的混凝土施工,一般情况下,对现场露天施工的混凝土进行养护十分困难,为了防止混凝土发生冻害,找出冻害发生的影响因素,及时采取措施,对提高冬季混凝土,尤其是高位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尤为重要。 1.混凝土抗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混凝土抗冻性与其内部孔结构、水饱和程度、受冻龄期、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等许多因素有关,而混凝土的孔结构及强度又取决于混凝土的水灰比、有无外加剂和养护方法。 (1)水灰比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孔隙率及孔结构。在同样良好的成型条件下,水灰比不同,密实程度、孔结构也不同。水灰比较小时,混凝土硬化后密实度高,存在于内部的可冻水少,孔隙结构得到改善,抗冻性能得到提高。随水灰比的增加,不仅饱和水的开孔总体积增加,而且平均孔径也增加,在冻融过程中产生的冻胀压力和渗透压力就大,因而混凝土的抗冻性就会降低。反之,当水灰比很大时,由于多余的游离水分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逐渐蒸发掉,形成大量的开口孔隙,毛细孔不能完全被水泥水化生成物填满,以至相互连通,具有这种孔结构的混凝土渗透性、吸水性都很大,容易使混凝土受冻破坏。 (2)含气量也是影响混凝土抗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特别是加入引气剂形成的微细孔对提高混凝土抗冻性尤为重要,因为这些互不连通的微细气孔在混凝土受冻初期能使毛细孔中的静水压力减小,即起到减压作用。在混凝土受冻结冰过程中,这些孔隙可以阻止或抑制水泥浆中微小冰体的形成。我们知道,影响混凝土抗冻性的关键因素不是总的引气量,而是引入的气泡在水泥石中均匀分布的程度。对于给定的引气量,则取决于气泡的间距大小和数量。对于耐久性系数为90的普通混凝土和粉煤灰混凝土,对于不同的强度等级,其气泡间距指数可在 0.35~0.55ram(普通混凝土);0.33~0.55ram(粉煤灰混凝土)之间变化,如表1所示

混凝土抗冻耐久性

浅谈混凝土抗冻耐久性 摘要:本文根据混凝土受冻害损伤的有关原因,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通 过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各种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提出了混凝土抗冻耐久性在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字:混凝土耐久性抗冻工程应用 1.序言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混凝土抵抗气候变化、化学侵蚀、磨损或任何其它破坏过程的能力,当在暴露的环境中,能耐久的混凝土应保持其形态、质量和使用功能。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内容包括:钢筋锈蚀、化学腐蚀、冻融破坏、碱集料破坏。混凝土的抗冻性作为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北方寒冷地区工程中是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1] 我国有相当大的部分处于严寒地带,致使不少水工建筑物发生了冻融破坏现象。因此,混凝土的冻融破坏是我国建筑物老化病害的主要问题之一,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长期使用和安全运行,为使这些工程继续发挥作用和效益,各部门每年都耗费巨额的维修费用。国外也不例外,美国在对其桥考察后发现,每年为桥梁锈蚀将花费83亿美元。[2] 2.混凝土受冻害损伤有关原因 2.1新拌水泥混凝土的受冻害损伤的原因 新拌混凝土的强度低、空隙率高、含水多,极易发生冻胀破坏。冻胀破坏的外观特征是材料体内出现若干的冰夹层,彼此平行而垂直于热流方向。[3]其过程为:结构物表面降温冷却时,冷流向材料体内延伸,在深处某水平位置开始冻结,一般从较粗大孔穴中水分开始,冰晶形成后从间隙吸水,发育增长,且是不可逆转的过程,水分从材料未冻水或从外部水源补给,并进行宏观规模的移动。第一层孔穴中冰冻后,在冰晶生长的过程中,材料质体受到拉应力σt,如果超过抗拉强度即破坏。[4] 2.2成熟混凝土受冻害损伤有关原因 混凝土构件中的孔径分为三个范畴,即凝胶孔、毛细孔及气泡,在某一固定负温下混凝土构件中水分只有一部分是可冻水,可冻水产生多余体积直接衡量冰冻破坏威力。 综合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毛细孔中始发的冰冻,向所有方向产生的水压力,引起内应力;第二阶段较大毛细孔中水分首先生成冰晶,可从小孔中吸引未冻结水使自身增长,产生静应力。[5]

抗冻混凝土材料的基本要求

抗冻混凝土材料的基本要求 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反映了混凝土在饱和水充满状态下遭受冰冻时,抵抗冰冻破坏的能力。抗冻性是评定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以抗冻等级“F”表示,它是按标准方法将试件进行冻融循环,以强度降低不超过20%或重量损失不大于5%所能承受的最多冻融次数来确定。下面是带来的关于抗冻混凝土材料的基本要求的主要内容介绍以供 参考。 抗冻等级可分为F25、F50、F100、F150、F200、F300等6个等级,F后面的数值越大其抗冻性性能就越强。 抗冻混凝土的试验分为慢冻法和快冻法两种手段,所用的试模可根据粗骨料的粒径选择各边长100mm或150mm和200mm的正方体,这一点与普通混凝土的立方强度试模是一致的。

对于在抗冻等级F50以下的抗冻要求,普通混凝土很容易满足。因此从技术的角度上不必另行提出特别的要求,但对要求抗冻等级等于或大于F50时,对混凝土中的材料是有另外要求的,这些要求如下。 (1)水泥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宜小于42.5,由于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的需水量大,对抗冻不利,因此不宜使用。 (2)骨料中的含泥量会降低混凝土的抗冻能力,因此对粗骨料含泥量(重量比)不要大于1%,泥块含量(重量比)不要大于0.5%。对细骨料含泥量(重量比)不得大于3%,泥块含量(重量比)不要大于1%。 (3)在施工工地经常出现因为骨料的坚固性不好而影响混凝土的 抗冻性的情况发生,因此对抗冻等级F100及以上的混凝土所用的粗

骨料和细骨料均应由试验室进行坚固性试验,其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及《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要求。 (4)抗冻混凝土中宜掺加减水剂。抗冻等级为F100及以上的混凝土应掺引气剂。

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作业指 导书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1适用于检验抗冻抗渗混凝土配合比、以混凝土试件所能经受的冻融循环次数为指标的抗冻标号, 2适用于地下防水工程施工、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抗冻抗渗试块留置试块制作、,检验以混凝土试件所能经受的冻融循环次数为指标的抗冻标号, 二、引用标准: 1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1990 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 B50119—2003 3预拌混凝土 GB/T 14902 — 2003 4普通砼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1985(慢冻法) 三、试验程序: (1)基本规定 1: 根据 GBJ82-1985 普通砼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慢冻法)适用于检验以混凝土试件所能经受的冻融循环次数为指标的抗冻标号,每组三个试件,尺寸如下表: 3 所用设备: a冷冻箱(室)应满足装试件后能使箱(室)内温度保持在-15 至-20 ℃; b 融解水槽应满足装有试件后能使水温保持在15 至20℃; c框篮应用钢筋焊成,尺寸与所装试件相适应; d 案秤能称量10kg,感量5g; e压力试验机 (2)试块留置: 根据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1990 5.2.39评定混凝土质量的试块应在浇筑地点制作,留置组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强度试块:( (一)标准养护试块; 1、每工作班不应少于一组,每组三块; 2、每拌制100m3混凝土不应小于一组,每组三块; (二)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 根据施工设计规定按拆模、施加预应力和施工期间临时荷载等需要的数量留置。 二、抗渗试块:每池按底板、池壁和顶板留置每一部位不应小于一组,每组六块。 三、抗冻试块: 根据设计要求的抗冻标号,按下列规定留置: (一)冻融循环25 次及 50 次:留置三组,每组三块; (二)冻融循环100次及100次以上:留置五组,每组三块; 四、冬期施工,应增置强度试块两组与水池同条件养护,一组用以检验混凝土受冻前的强度,另一组用以检验解冻后转入标准养护28d的强度;并应增置抗渗试块一组,用以检验解冻后转入标准养护28d的抗渗标号。 注: 冬季施工、根据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 B50119—2003 7.4.2 掺防冻剂混凝土的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7.4.2 2 检验抗冻、抗渗所用试件,应与工程同条件养护28d再标准养护28d后进行抗冻或抗渗试验。, (3)试块制作: 预拌混凝土 GB/T 14902 — 2003 1检验规则 7.6.3当需要在卸料前掺入外加剂时,运输车应快速进行搅拌,搅拌的时间应由试验确定。 7.6.4严禁向运输车内的混凝土任意加水。 7.6.5混凝土的运送时间系指由搅拌机卸入运输车开始至该运输车开始卸料为止。运送时间应满足合同规定,当合同未作规定时采用搅拌运输车运送的混凝土,宜在1.5h内卸料;采用翻斗车运送的混凝土,宜在1.0h内卸料;当最高气温低于25℃时,如需延长运送时间,则应采取相应措施,并应通过试验验证。 10.1 一般规定 10.1.1 本章检验是指对本标准规定的项目进行质量指标检验,以判定预拌混凝土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10.1.2 预拌混凝土质量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交货检验。出厂检验的取样试验工作应由供方承担;交货检验的取样试验工作应由需方承担,当需方不具备试验条件时,供需双方可协商确定承担单位,其中包括委托供需双方认可的有试验资质的试验单位,并应在合同中予以明确. 10.1.3 当判断混凝土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时,强度、坍落度及含气量应以交货检验结果为依据;氯离子总含量以供方提供的资料为依据;其他检验项目应按合同规定执行, 10.1.4 交货检验的试验结果应在试验结束后15天内通知供方。 10.1.5 进行预拌混凝土取样及试验的人员必须具有相应资格。 10.2 检验项目 10.2.1 通用品应检验混凝土强度和坍落度。

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方法(快冻法) 1、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 本方法规定用快冻法测定水泥混凝土抵抗水和负温共同反复作用的能力。 本方法适用于以动弹型模量、质量损失率和相对耐久性指数作为评定指标的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本方法特别适用于抗冻性要求高的水泥混凝土。 2、试样制备 (1)试样制备应符合T0551的规定。 采用100mm×100mm×400mm的棱柱体混凝土试 件,每组3根,在试验过程中可连续使用。除制作冻 融试件外,尚应制备中心可插入热电偶电位差计测温 的同样形状、尺寸的标准试件,其抗冻性能应高于冻 融试件。 (2)也可以是现场切割的试件,尺寸为100mm×100mm ×400mm。 3、试验步骤 (1)按T0551《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与硬化水泥混凝土现场取样方法》规定进行试件的制作和养护。试验龄期 如无特殊要求一般为28d。在规定龄期的前4d,将试 件放在20℃±2℃的饱和石灰水中浸泡,水面至少高 出试件20mm(对水中养护的试件,到达规定龄期时,

可直接用于试验)。浸泡4d后进行冻融试验。 (2)浸泡完毕,取出试件,用湿布擦去表面水分。按T0564《水泥混凝土动弹性模量试验方法(共振仪法)》测 横向基频。并称其质量,作为评定抗冻性的起始值, 并做必要的外观描述。 (3)将试件放入橡胶试件盒中,加入清水,使其没过试件顶面约1mm-3mm(如采用金属试件盒,则应在试件 的侧面与底部垫放适当宽度与厚度的橡胶板或多根 直径3mm的电线,用于分离试件和底部)。将装有试 件的试件盒放入冻融试验箱的试件架中。 4、按规定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每次冻融循环应在2h-5h完成,其中用于融化的时间不得小于整个冻融时间的1/4。 (2)在冻结和融化终了时,试件中心温度应分别控制在-18℃±2℃和5±2℃.中心温度应以测温标准试件实 测温度为准。 (3)在试验箱内,各个位置上的每个试件从3℃降至-16℃所用的时间,不得少于整个受冻时间的1/2,每个试 件从-16℃升至3℃所用的时间也不得少于整个融化 时间的1/2,试件内外温差不宜超过28℃。 (4)冻和融之间的转换时间不应超过10min。 5、通常每隔25次冻融循环对试件进行一次横向基频的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