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抗冻性
混凝土抗冻性的原理

混凝土抗冻性的原理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然而,在寒冷地区,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成为一项关键指标,影响着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混凝土抗冻性的原理展开,阐述混凝土抗冻性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二、混凝土抗冻性的定义混凝土抗冻性是指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不发生冻胀或冻害的能力。
冻害是指混凝土在冻融循环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包括冻胀、冻裂、剥落、脱落等。
三、混凝土抗冻性的机理混凝土抗冻性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水泥基体的强度混凝土的强度与其抗冻性密切相关。
水泥基体的强度越高,抗冻性越好。
这是因为在低温环境下,混凝土受到的内部应力增大,如果水泥基体的强度不足,就会出现裂纹,导致冻胀和冻裂。
2.混凝土的孔隙结构混凝土的孔隙结构是影响其抗冻性的重要因素。
孔隙结构分为大孔和小孔两种。
大孔会导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降低,容易产生冻胀和冻裂。
小孔会阻碍水分流动,减少冻胀和冻裂的机会。
3.混凝土中的渗透压力在低温环境下,混凝土中的水分会结冰膨胀,产生渗透压力。
如果混凝土中的渗透压力大于其抗冻性能,则会发生冻胀和冻裂。
4.混凝土中的气孔率混凝土中的气孔率是指混凝土中孔隙空气体积与混凝土总体积之比。
气孔率越大,混凝土的抗冻性越差。
这是因为气孔会导致混凝土中的水分易于凝结,在冻融循环过程中易于产生冻胀和冻裂。
5.混凝土中的抗冻剂抗冻剂是一种用于提高混凝土抗冻性的添加剂。
抗冻剂可以改变混凝土孔隙结构,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常见的抗冻剂有氯化钙、硝酸盐、磷酸盐等。
四、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因素混凝土抗冻性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水泥、砂子、骨料等各种原材料的比例。
不同的配合比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孔隙结构,从而影响其抗冻性。
2.混凝土的养护方式混凝土的养护方式是影响其抗冻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养护方式包括水养护、湿养护、干养护等。
混凝土中不同级别的抗冻性能标准

混凝土中不同级别的抗冻性能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建筑材料,其抗冻性能是影响混凝土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
抗冻性能标准是评价混凝土抗冻能力的重要依据,本文将从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概念、分类、原因、影响因素、测试方法以及不同级别的抗冻性能标准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二、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概念及分类1. 概念混凝土抗冻性能是指混凝土在经历一定程度的冻融循环后,保持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能力。
2. 分类按照混凝土的应用领域,混凝土抗冻性能可分为普通混凝土抗冻性能、水工混凝土抗冻性能和公路混凝土抗冻性能等。
三、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原因混凝土抗冻性能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影响:1. 水泥熟化程度水泥的熟化程度越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越好。
2. 混凝土中空率混凝土中空率越小,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越好。
3. 混凝土中的钙铝矾土含量混凝土中钙铝矾土含量越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越好。
4. 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越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越差。
5. 混凝土中使用的骨料骨料中存在冰裂纹和破碎裂纹的混凝土抗冻性能较差。
四、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因素混凝土抗冻性能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冻融循环次数冻融循环次数越多,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越差。
2. 冻融循环温度冻融循环温度越低,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越差。
3. 冻融循环速度冻融循环速度越快,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越差。
4. 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混凝土中的钢筋锈蚀会导致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下降。
五、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测试方法1. 冻融试验将混凝土标准试块放入冻融试验机中进行冻融试验,通过观察试块的冻融损伤程度来评价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2. 压缩强度试验在混凝土经过一定程度的冻融循环后,用压力试验机测试混凝土的压缩强度,通过压缩强度的变化来评价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3. 劈裂试验在混凝土经过一定程度的冻融循环后,用劈裂试验机测试混凝土的劈裂强度和劈裂韧性,通过劈裂试验的结果来评价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混凝土抗冻性评定标准

混凝土抗冻性评定标准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性能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寿命。
在寒冷地区或冬季施工时,混凝土抗冻性表现更为关键。
因此,制定混凝土抗冻性评定标准是必要的。
二、混凝土抗冻性的定义混凝土抗冻性是指混凝土在低温下不破裂或不失去其原有的性能。
低温下,混凝土的孔隙内水分会结冰膨胀,导致混凝土的微裂缝扩大,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三、混凝土抗冻性评定标准的主要内容1. 抗冻性等级根据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
目前,我国的混凝土抗冻性等级分为F50、F60、F70、F80、F100、F150、F200等级。
其中,F50表示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最差,F200表示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最好。
2. 抗冻性试验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是评定混凝土抗冻性的重要方法。
试验方法包括低温膨胀试验、冻融试验、冻胀试验等。
在试验中,需要确定混凝土的抗冻性等级以及相应的试验参数。
3. 抗冻性指标混凝土抗冻性的主要指标包括抗冻强度、减少率、冻胀系数等。
其中,抗冻强度是指混凝土在冻融循环后的抗压强度,减少率是指混凝土抗冻强度与未经冻融循环的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比值,冻胀系数是指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中膨胀的程度。
4. 抗冻性评定标准的适用范围混凝土抗冻性评定标准适用于各类混凝土结构,包括桥梁、隧道、地铁、水利工程、建筑工程等。
四、混凝土抗冻性评定标准的实施方法1. 试验方法混凝土抗冻性试验应按照GB/T 50082-2009《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方法标准》进行。
试验前应确保试件的制备、养护和试验条件符合标准要求。
2. 抗冻性等级判定混凝土抗冻性等级的判定应根据试验结果进行。
具体方法为:将试件按照试验要求进行冻融循环试验,然后测定试件的抗冻强度、减少率、冻胀系数等指标,最后根据标准要求判断其抗冻性等级。
3. 结果评定混凝土抗冻性评定结果应根据试验数据进行评定。
评定结果应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对于不同的混凝土结构应根据其使用环境、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
混凝土抗冻标准性能检测

混凝土抗冻标准性能检测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其强度、抗压性、抗拉性、抗冲击性、耐久性等是判断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
而在寒冷地区使用混凝土建筑时,其抗冻性也是至关重要的指标之一。
因此,混凝土抗冻性的标准化检测非常必要,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抗冻标准性能检测的相关内容。
二、抗冻性的定义混凝土抗冻性是指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能够承受冻融循环作用而不发生破坏的能力。
在寒冷地区,混凝土的抗冻性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三、抗冻性标准性能检测的方法1. 抗冻性试验方法(1)标准试验方法:GB/T 50082-2009《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方法标准》(2)试验原理:将混凝土试件置于冰箱中进行冻融试验,通过观察试件的损伤程度、质量损失率等指标来判断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3)试验设备:混凝土试验机、冰箱、干燥箱、称重器、温度计等。
(4)试验步骤:① 制备混凝土试件② 放置试件在水中浸泡28d③ 取出试件进行干燥④ 将试件放置在冰箱中进行冻融循环试验⑤ 观察试件的损坏程度、质量损失率等指标,并进行记录和分析2. 抗冻性指标(1)抗冻性等级:F50、F100、F150、F200、F250、F300,其中数字代表经历的冻融循环次数。
(2)抗冻性指数:KI,计算公式为KI=(N1/N)×100%,其中N1代表经历N次冻融循环后未破坏的试件数,N代表试件总数。
(3)质量损失率:计算公式为(W1-W2)/ W1×100%,其中W1代表试件初始质量,W2代表试件经历冻融循环后的质量。
四、抗冻性检测的应用1. 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应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以及使用环境等因素,确定混凝土的抗冻等级。
2. 施工质量的控制: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抗冻性试验方法进行试验,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3. 施工后的维护: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应定期进行抗冻性检测,检测结果应记录并进行分析,及时采取维护措施,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原理及提高方法

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原理及提高方法一、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定义及意义混凝土抗冻性能是指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经过一定时间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因此,保证混凝土抗冻性能的稳定和可靠性是混凝土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内容。
二、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因素1.水胶比:水胶比是指混凝土中水的重量与水泥和其他水凝性材料重量之比。
水胶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越大,抗冻性能越好。
2.气孔率:混凝土中的气孔率越小,混凝土的密实性越好,抗冻性能越好。
3.骨料的性质:骨料的性质对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如骨料的孔隙率、吸水率、热膨胀系数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4.施工工艺:施工工艺也对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有影响。
如混凝土的坍落度、振捣力、养护时间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三、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提高方法1.选用合适的水胶比:水胶比是影响混凝土抗冻性能的重要因素,应根据混凝土的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水胶比。
一般来说,水胶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越大,抗冻性能越好。
2.控制混凝土的气孔率:混凝土中的气孔率越小,混凝土的密实性越好,抗冻性能越好。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中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气孔率,避免混凝土中出现过多的气孔。
3.选用合适的骨料:骨料的性质对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如骨料的孔隙率、吸水率、热膨胀系数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中要选用合适的骨料,避免影响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4.施工工艺的控制:施工工艺也对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有影响。
如混凝土的坍落度、振捣力、养护时间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中要控制好施工工艺,避免影响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5.添加特殊掺合料:通过添加特殊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如添加氯离子掺合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但同时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6.采用合适的养护方式:养护是影响混凝土抗冻性能的重要因素。
混凝土的抗冻性名词解释

混凝土的抗冻性名词解释混凝土的抗冻性名词解释:1.含义:水泥和骨料中游离的SiO2含量越低,混凝土的抗冻性越好。
2.指标:《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试验方法标准》(JGJ133-82)按抗冻等级划分了4个抗冻等级,分别是A级、 B级、C级和D级,各级之间的抗冻性比较,可查表得出。
其中,最小抗冻等级(简称a级)的混凝土,指该等级的试件经受3次冻融循环后仍能满足受冻前28d的抗压强度要求。
3.特点: 1)对于一般钢筋混凝土,当混凝土中水泥用量高时,可降低抗冻等级,但对受力钢筋混凝土则不宜降低抗冻等级。
2)对于早强型、快硬型混凝土,为提高其早期强度,降低抗冻等级是有利的。
2.机理:骨料在一定温度下起到冷却混凝土的作用。
当骨料传给水泥的热量大于混凝土散失的热量时,就会引起混凝土温度下降;当温度下降超过某一数值后,混凝土内部温度梯度会很大,致使已产生内应力的钢筋发生裂缝,因此影响混凝土抗冻性。
3.分级:《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试验方法标准》(JGJ133-82)将混凝土抗冻等级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A级、 B级、 C级和D级,各级之间的抗冻性比较,可查表得出。
其中,最小抗冻等级(简称a级)的混凝土,指该等级的试件经受3次冻融循环后仍能满足受冻前28d的抗压强度要求。
4.注意事项: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外加剂、掺合料及不同材料组成等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
2)为确保混凝土的耐久性和防止氯离子的侵蚀,应对外加剂进行抗冻性检测。
3)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可适当延长浇水养护时间,并且可以使用塑料薄膜覆盖,使混凝土始终处于潮湿状态。
如采用湿热养护,则不宜采用浇水养护措施。
3.分级:《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试验方法标准》(JGJ133— 82)将混凝土抗冻等级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A级、 B级、 C级和D级,各级之间的抗冻性比较,可查表得出。
其中,最小抗冻等级(简称a级)的混凝土,指该等级的试件经受3次冻融循环后仍能满足受冻前28d的抗压强度要求。
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标准

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标准一、引言混凝土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耐久性、可塑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
然而,在寒冷的冬季,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混凝土的开裂、破坏等问题。
因此,建立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标准,对于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二、混凝土的抗冻性能1.概念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是指混凝土在冻融循环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具体来说,就是混凝土在受到冻结和融化的影响后,能否保持原有的强度和形状,不发生开裂、剥落等问题。
2.影响因素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灰比: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孔隙度就越大,导致抗冻性能变差。
(2)骨料:骨料的质量和形状会影响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骨料的表面粗糙度和孔隙度越小,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就越好。
(3)气候条件: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例如,在低温、高湿度的条件下,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会更差。
(4)施工工艺: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也会影响其抗冻性能。
例如,混凝土的振捣程度、养护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其抗冻性能。
3.抗冻性能指标为了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需要制定相应的指标。
常用的抗冻性能指标包括:(1)抗冻性指数:抗冻性指数是指混凝土在经历一定的冻融循环后,其强度损失程度的百分比。
一般来说,抗冻性指数越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就越好。
(2)减水率:减水率是指混凝土在冻融循环过程中,水分的损失程度。
减水率越小,说明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越好。
(3)开裂度:开裂度是指混凝土在冻融循环过程中,出现的裂缝程度。
开裂度越小,说明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越好。
三、混凝土抗冻性能标准为了确保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符合要求,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
以下是混凝土抗冻性能标准的具体内容:1.混凝土材料要求(1)水灰比:水灰比应该控制在0.45以下。
(2)骨料:骨料应该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同时,应该注意骨料的表面粗糙度和孔隙度,尽量选择表面粗糙度小、孔隙度小的骨料。
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分析

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分析混凝土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在低温环境中容易受到冻融循环的影响,导致结构的破坏。
因此,研究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对于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进行分析,并介绍增强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方法。
一、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 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质量比。
水灰比过高会导致混凝土的孔隙率增加,渗水性增强,从而使混凝土易受到冻融循环的影响。
因此,适当控制水灰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2. 性状剂的使用:性状剂(例如减水剂、空气孔隙剂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抗冻性能。
减水剂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减少混凝土内部的孔隙数量,提高抗冻性能;空气孔隙剂可以引入微小气泡,增加混凝土的冻融循环抵抗能力。
3. 矿物掺合料的使用:添加适量的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等)可改善混凝土的致密性和抗冻性能。
矿物掺合料可以填充混凝土中的孔隙,减少混凝土的渗水性,提高抗冻性能。
4. 骨料的选择:使用质量良好、粒径合适的骨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冻性能。
粗骨料应选用圆形、光滑的石料,以减少混凝土中的细小孔隙;细骨料应选用细度模数适宜的砂,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
二、增强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方法为了增强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控制水灰比:合理选取适宜的水灰比,尽量减少混凝土中的孔隙数量,降低渗水性。
通常情况下,水灰比应控制在0.45以下。
2. 使用性状剂: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性状剂,如减水剂和空气孔隙剂,来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3. 添加矿物掺合料:适量添加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等,可以填充混凝土的孔隙,提高致密性和抗冻性能。
4. 优化骨料配合比:选择合适的骨料种类和粒径分布,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冻性能。
5. 采取保温措施:在低温环境下,可以采取外部保温措施,如添加保温层、使用保温材料等,以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变化。
结论综上所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分析是为了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毛细孔中的水是在不同的负温下结冰的,温度越低,冰的体积 越大,水冰混合物的破坏压力越大。 (3)混凝土受反复冻融循环的次数
反复冻融过程中,混凝土内部的裂缝逐渐增多,加快破坏。 (4)混凝土内部结构特征
毛细孔孔径、比例等,气泡特征等。
影响混凝土抗冻性的因素很多,内因主要有水泥品种,矿物掺合料, 粗集料品质,化学外加剂以及水灰比,灰集比等,其中尤以引气最重要。
混凝土冻融破坏评价方法
将饱和水的试件浸没在盛有水或盐的水溶液的容器中,放入冻融循环 箱中,使试件中心温度在-17 ℃±2℃到8±2℃中进行冻融循环,每次循 环经历2~4h,最后以试件强度损失25%,重量损失5%的冻融循环次数作 为混凝土抗冻性评价指标。也可用试件的动弹模量的变化率进行评价。抗 冻性指数:
3、提高抗冻性的技术方法。
混凝土抗冻性数学模型
当0.25<w/c<0.35 D 1 F1 60 .0 5 e 0 .2a 3 当0.35<w/c<0.40 D 1 F0 60 .4 9 e 0 .2a 8
当0.40<w/c<0.45 D 1 F 0 10 .0 5 e 0 .0 3a 1
1、砼冻融破坏机理;
自20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人们普遍认识到通过在混凝土中引入大 量直径为数十微米的稳定气泡是解决混凝土受冻破坏最有效的方法。引 气后混凝土的抗冻性成倍提高。
Pmax3(1.09 S 1)uKR (L rb332 L2)
气泡特征参数
1、含气量,a 2、气泡比表面或气泡平均半径,r 3、气泡间距系数,S
)
需要掌握的知识
1、砼冻融破坏机理; 2、混凝土气泡特征参数; 3、砼冻融破坏特征; 4、提高砼抗冻性的技术方法。
.
..
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
1、混凝土中水的冰点 冰点:
某一压力下,水、冰共存的平衡温度,通常指1个大气压下溶有空
砼中的水分在0 气的水与冰平衡共存的温度,0℃ 。
混凝土中水的冰点:
℃时为什么不结 混凝土中的水溶有盐类,根据稀溶液的性质,其冰点要低于纯水时
2、砼气泡特征参数;
混凝土冻融破坏典型特征 3、砼冻融破坏特征; √
3、提高抗冻性的技术方法。
混凝土表面龟 裂现象。
混凝土表面出现缺 边、掉角、开裂的
现象。
冻融破坏(1)
冻融破坏(2)
提高混凝土抗冻性的技术方法
1、优选原材料,提高原材料自身的抗冻性; 2、配合比设计,减小水灰比,减小毛细孔所占比例; 3、掺加引气剂,引入稳定的气泡; 4、掺加矿物掺合料,细化孔径,降低混凝土内部可冻水比例; 5、掺加轻集料,吸收膨胀应力。
含气量与气泡间距系数的确定
新拌混凝土中的含气量A与 气泡间距S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相关性R=0.89)。可由含气量 控制混凝土的气泡间距系数。
水灰比与气泡特征参数的关系
随着水灰比的降低,在含气量一定的情况下,气泡直径与间距 减小。
1、砼冻融破坏机理;
2、砼气泡特征参数; √ 抗冻性与含气量A的关系 3、砼冻融破坏特征;
热忱欢迎各位老师 莅临课堂!
新华社电稿
新华网西宁2月20日电(冰清 黄梁) 这里白天的最高气温也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干冷
的空气几乎要凝结。然而,建设中的“世界屋脊”铁路— —青藏铁路却没有被“冻住”。
混凝土的耐久性
(
抗
抗
抗抗
抗
水 、 气 渗 透 性 能
碱
冻钢
集
融筋
料
循锈
反
环蚀
应
性性
பைடு நூலகம்
性
能能
能
硫 酸 盐 侵 蚀 性 能
水泥石中毛细孔的水由于结冰膨胀,向最邻近的气孔排出多余的水 分产生的最大压力:
Pmax3(1.09 S 1)uKR (L rb332 L2)
η:水的粘性系数;S:毛细孔的含水率;u:每降低1℃冻结水的增 加率,R:温度降低速度;:气孔半径;L:气孔间隔系数。
B、渗透压
1、砼冻融破坏机理;√
2、砼气泡特征参数;
的冰点,冰点的降低值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
冰? TT0 Kf m
由于混凝土中水的盐溶液浓度相对比较低,因此浓度对冰点的影响 较小,只比普通状态的水的冰点略有降低1~2℃ 。
(ddTP)冰点T(VH水溶 化 V冰)p
2
r
引起混凝土中水的冰点降低的主要因素是细孔的曲面水,细孔的曲 面水使水面内侧压力P减小。P与r成反比,半径越小,冰点越低。由于 混凝土毛细孔的直径各不相同,所以混凝土各种状态的水的冰点是不同 的,半径为150左右的凝胶孔中的水,其冰点约为-73~78 ℃。凝胶孔由 于孔径较小,因此实际上不会结冰。
当含气量一定时,气泡半径越小,则气泡个数就越多,气泡间 距系数S就越小。当气泡半径不变时,含气量越大,气泡间距系数 就越小。气泡间距的大小由含气量决定。
硬化混凝土含气量的确定
新拌混凝土中的含气量A与 硬化混凝土的含气量有一定的线 性关系(相关性R=0.89)。新拌 混凝土的含气量可由含气量测定 仪测定,据此可计算出硬化混凝 土的含气量。
2、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
在某一冻结温度下混凝土毛细孔中存在结冰的水和过冷的水,结冰 的水产生体积膨胀;过冷的水发生迁移,引起各种压力(膨胀压与渗透 压),导致混凝土破坏。
A、膨胀压 水结冰时体积膨胀达9%,如混凝土毛细孔中含水率超过临界值
(91.7%),则结冰时产生很大的压力,此压力的大小决定于: (1)毛细孔的含水率; (2)冻结速度; (3)未结冰的水向周围能容纳水的孔隙流动的阻力。
DF P•N 300
P:相对动弹性模量,N:相对动弹性模量达到60%时的循环次数。
抗冻等级 低 普通 中等 高
指标 10%≤ <30% ; D50≤抗冻标号<D150
≥ 30% ; 抗冻标号≥D150 ≥ 60% ; 抗冻标号≥D300 ≥80% ; 抗冻标号D300
混凝土抗冻性影响因素
(1)混凝土内部的充水程度 混凝土内部充水程度不同,冻害的程度各异。饱水程度超过临界含水
3、砼冻融破坏特征;
3、提高抗冻性的技术方法。
当毛细孔内的水结冰时,凝胶孔中的水处于过冷状态,过冷水的蒸
汽压比同温度下冰的蒸汽压高,将发生凝胶水向毛细孔中冰的界面渗透,
直至达到平衡状态,从而产生渗透压。渗透压力与蒸汽压之间的关系:
p RTln Pw V Pi
:凝胶水的蒸汽压;:毛细孔中水的蒸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