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历代状元

合集下载

苏州历代状元

苏州历代状元

苏州历代状元一、唐代状元(5人)1、归仁绍,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祖父归登为宪宗朝工部尚书,封长沙县男。

父归融,官至兵部尚书、山南西道节度使,封晋陵郡公。

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己丑科状元。

僖宗乾符四年(877)十二月为侍御史。

中和间(881—905)官礼部侍郎。

后历官祠部郎中、度支郎中。

2、归仁泽,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归仁绍弟。

唐懿宗咸通十五年(874)甲午科状元。

官至观察使。

3、归黯(?—892),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归仁泽子。

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壬子科状元。

4、归佾,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归仁绍子。

唐昭宗光化四年(即天复元年,901)辛酉科状元。

5、归系,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归仁绍子,归佾弟。

唐哀帝天祐二年(905)乙丑科状元。

ZYB点火增压燃油泵二、南宋状元(7人,其中武状元3人)6、朱起宗,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壬辰科武状元。

7、黄由(1150—1225),又名世保,字子由,又字居正,号寅斋,自号盘野居土,平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辛丑科状元。

光宗绍熙间,权礼部尚书兼吏部尚书。

缘事被劾,知成都。

宁宗嘉定间,官至刑部尚书兼值学士院天章阁侍制学士。

理宗时卒赠少师。

8、卫泾(1160—1226),字清叔,号后乐居士,平江昆山人。

南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甲辰科状元。

宁宗开禧三年(1207),自吏部尚书拜御史中丞,封昆山开国伯,除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

以诛丞相韩侂胄功,封秦国公。

后出知潭州等。

卒谥文节。

ZYB型增压燃油泵9、周虎(1161—1229),祖籍泗州临淮(今江苏泗洪南),南宋靖康年间迁平江常熟。

宁宗庆元二年(1196)丙辰科武状元。

历任光州、楚州与和州(今安徽和县)知州。

指挥和州抗金保卫战获胜。

升武功大夫、成州(今甘肃成县)团练使。

贬知徽州。

理宗时卒谥忠惠。

10、刘必成,字与谋,自号爱闲翁,祖籍福建福安,南宋初迁平江昆山湓浦(今千灯镇)。

2015江苏苏州高考文科状元:王刘琴、姚泽安

2015江苏苏州高考文科状元:王刘琴、姚泽安

2015江苏苏州高考文科状元:王刘琴、姚泽安
王刘琴、姚泽安同学以406分的成绩并列苏州市高考文科状元!
6月24日,牵绊无数江苏考生的高考成绩终于尘埃落定。

与此同时,苏州市高考文科状元也随之出炉,来自实验中学王刘琴以及来自震泽中学姚泽安同学均以406成绩获得苏州文科状元。

注:江苏高考总分为480分
2015江苏高考分数线为:文科类本一342分,本二313分;理科类本一344分,本二310分。

体育类本科(公办、民办)文化226分/专业110分;艺术类本科(美术)公办:文化240分/专业180分、民办:文化225分/专业170分;艺术类本科(音乐)公办:文化190分/专业150分、民办:文化185分/专业145分。

苏州陆姓五状元

苏州陆姓五状元

苏州陆姓五状元《姑苏晚报》2020-03-23 陈其弟 前一阵,电视上播出《君到姑苏见》之《盘门》,提到陆润庠创办苏纶纱厂,说他是清代最后一个状元,这个表述漏掉了苏州这个范围。

其实,陆润庠是同治十三年(1874)中状元。

清朝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叫刘春霖(1872-1942),字润琴,号石筼,肃宁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考中甲辰恩科头名。

两人中状元的时间正好相距30年。

在1300年的科举史上,苏州文盛出状元,达到半百之数。

就家族而言,苏州除了唐代归氏出了5个状元,加上清代的归允肃,归姓状元有6个。

挨下来是陆姓,一共出了5个状元。

唐代2个,清代3个。

而且,苏州历史上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状元都是陆家的,分别是陆器和陆润庠。

陆器是苏州历史上第一个状元? 由于时代久远,陆器的生平资料很少,而且其科考时间也存在不确定因素,因此许多时候,都不把陆器统计在苏州的古代状元之列,这是不客观的。

陆器是唐朝宰相陆贽的曾孙。

祖父简礼,官至通议大夫监国玺兵部尚书。

父亲宗元,官至通奉大夫金吾卫长史,历官太子太师、右仆射同平章事。

明嘉靖《常熟县志》云:“陆器,状元,居于河阳山。

”又云:“唐状元陆器读书台,在河阳山中。

”正德《姑苏志》也有记载:“河阳山,一名凤凰山,在县西北四十里,高一百二十丈,周七里,山顶有井,尝出醴水。

又有梁朝古桧及唐状元陆器读书台。

”万历《皇明常熟文献志》记载:“河阳山,在县西北四十五里,旧名凤凰山,有外八景、内八景。

唐贞观中状元陆器居此。

”河阳山在今张家港市境内。

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时间跨度22年,即公元627年至649年。

而《陆氏宗谱》记载陆器的科考时间是开成年间:“陆器,字祖容,系唐朝开成五年(840)状元,出身官宦人家。

”不过,不管是哪一个时间,都无法否定陆器是苏州历史上第一个状元的事实。

另外,还有一条旁证资料是康熙《重修常熟县志》的记载:“陆器状元,今有读书台,在河阳山,块然一石也。

2006年苏州高考状元是新疆女孩684分上清华

2006年苏州高考状元是新疆女孩684分上清华

8⽉3⽇,苏州新区第⼀中学内地新疆⾼中班应届毕业⽣陈凤,荣获李政道奖学⾦⼀等奖。

消息传出,⼈们除了庆贺这位新疆姑娘外,更多的是称赞国家在经济发达城市开办内地新疆⾼中班的成功。

据记者了解,此前,这位“新疆凤凰”、苏州市⾼考状元已被清华⼤学制造⾃动化与测控技术专业录取。

该校校长季红斌欣喜地告诉记者:“今年苏州新区第⼀中学内地新疆⾼中班285名毕业⽣,绝⼤多数都升⼊重点⼤学深造。

”苏州新区第⼀中学内地新疆⾼中班作为我省⾸批办班点,现已迎来了6批来⾃新疆各地的15个民族785名学⽣。

陈凤是其中之⼀。

眼前的陈凤,纯朴、⽂静,⾼挑的⾝材,⽩净的脸庞,留着齐眉刘海⼉,2002年,她从乌鲁⽊齐县青格达湖乡中学,以乌鲁⽊齐县中考第⼀名成绩,幸运地被录取到苏州新区第⼀中学内地新疆⾼中班。

她的⽗母是农民,靠种7亩菜地供养3个⼥⼉。

⾃从她所在的村⼦有名学⼦考取北京⼤学,左邻右舍就念叨,下⼀个该是陈凤了,她的成绩在当地是出了名的。

果真,今年她以684分夺得2006年苏州市⾼考状元。

据了解,陈凤刚到苏州时,⼼情不是很好,因为远离家乡,常常想家,⽽且明显感到新疆学⽣与当地学⽣之间的差距,情绪波动较⼤。

直到学习成绩稳定下来,她才真正感到能到苏州读书“⾮常幸运”。

从⾼⼀开始,由于成绩优异,她就包揽了每学期600元的奖学⾦,再加上国家提供的各种补助,在苏州4年,她没向家⾥要过⼀分钱。

今年⾼考,陈凤物理考了143分,其实她⾼⼆时,⼀度觉得物理很吃⼒,想放弃,物理⽼师就经常利⽤业余时间帮她补习,逐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004年暑假,陈凤参加江苏省⽣物、化学竞赛,均获⼆等奖。

回到学校,其他同学都回家了,她就在宿舍独⾃啃⼤学化学教材。

每次参加全国各种竞赛,陈凤和她所在的班级都能为学校捧回许多奖项。

8⽉1⽇,见到陈凤,她刚下⽕车,⼀脸疲惫。

季校长曾叮嘱她往返乘坐软卧,费⽤由学校出,可她为了给学校省钱,从乌鲁⽊齐市到苏州,坐了整整48个⼩时硬座。

2006苏州状元篇顾志琦:高考和世界杯两不误

2006苏州状元篇顾志琦:高考和世界杯两不误

江苏2006⾼考成绩揭晓·苏州篇昨天下午6点半左右,苏州状元在⼀⽚热切的期待中终于出现了:顾志琦,681分,张家港市梁丰⾼级中学!“我觉得挺意外的,还没回过神呢!”要说顾志琦知道⾃⼰是苏州市状元时的反应,按照班主任张新宇的话说:“他很平静,学校⽼师们⾮常激动!”顾志琦我是个挺有主见的⼈⼀件⽩⾊T恤,⼀条灰⾊休闲裤,脚上⼀双⿊⾊的球鞋,体型略胖、⾝⾼1.73⽶的顾志琦出现在记者眼前时,他的微笑让在座的各位倍感亲切。

顾志琦说,这次⾼考各科的分数是:语⽂122分,数学134分,英语137分,物理140分,化学148分。

他说,总分681分与当初估计的670分相差⽐较多。

总的来说,语⽂考⾼了,数学稍微差了点。

“语⽂有作⽂,打分⽐较灵活,压根就没法估分。

”他回忆,今年“⼈与路”的作⽂题,他是以“选择正确的⼈⽣道路,成就美好⼈⽣”为主题,写了⼀篇议论⽂。

并称,本来感觉作⽂写得有点偏题,还紧张了好⼏天,现在知道⾃⼰是“顺利过关”了。

要说⼼得,顾志琦⼀句话概括,按照⽼师的学习进度,合理安排学习计划,有节制地安排时间。

他说,晚上学习不要超过11点,要保证充⾜的睡眠。

1988年出⽣的顾志琦是张家港梁丰⾼级中学的学⽣,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还觉得有点意外”。

他说,没想过⾃⼰会是苏州市的状元,当他⾃⼰知道681分在全省排名23名时,他似乎并没有流露出多少兴奋和激动。

“因为⽐较突然,现在还不确定填报清华还是北⼤,还要再考虑考虑。

”顾志琦挠了挠头,眉头稍皱了⼀下,“⾃⼰⽐较偏向⼯科,但⽗母希望我从医。

清华和北⼤两所学校的专业哪个更适合我,暂时还不能确定,还要回家再研究⼀下。

”与往年的状元相⽐,顾志琦没有很直接地⼀⼝说出:“我报清华。

”这让在场的记者颇为意外。

说到性格,顾志琦认为,⾃⼰是内外兼备,算是⼀个⽐较有主见的⼈。

⼀般⾃⼰的事情能够按照⾃⼰的想法去做,可能有时不善于与别⼈交流想法,但学习和做事都有⾃⼰的⼀套路⼦。

江苏近11年高考状元汇总

江苏近11年高考状元汇总

江苏近11年高考状元汇总
2009-2019状元分布
近11年江苏省共25名文理科高考状元,其中南通市7人、无锡市5人、泰州市4人、苏州市3人、常州市3人、南京市1人、镇江市1人、淮安市1人,其他城市0人。

泰州姜堰中学一个学校独占4人遥遥领先。

文科状元13人
2019年:南通海安中学范雯
2018年:镇江丹阳高级中学陈新
2017年:淮阴中学李天宇
2016年:泰州姜堰中学魏思伦
2015年:南通中学袁清晗
2014年:南通海安中学吉淳
2013年:常州前黄中学龚恬
2012年:南师师范大学附中许琪
常州溧阳中学高珏
苏州张家港外国语中学顾心怡
2011年:无锡宜兴中学孙曦
2010年:泰州姜堰中学姜曾明
2009年:苏州中学潘怡婧
理科状元12人
2019年:无锡天一中学李心晔
无锡天一中学郭宇涵
2018年:南通通州高级中学袁梦
2017年:泰州姜堰中学潘慰慈
2016年:南通如东高级中学李云飞
2015年:泰州姜堰中学蒋婧煜
2014年:无锡天一中学吴呈杰
2013年:常州中学黄佳琰
2012年:无锡锡山高级中学华天韵
2011年:南通如东高级中学刘诗雨
2010年:南通中学毛仕卓
2009年:苏州张家港梁丰中学吴敌
智填宝
智填宝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已为江苏4万多考生提供填志愿服务,命中率达99.27%。

百度搜索“智填宝”,免费领取志愿填报神器。

簪缨世家——人才辈出的苏州祖孙状元彭氏家族(三十九)

簪缨世家——人才辈出的苏州祖孙状元彭氏家族(三十九)

簪缨世家——人才辈出的苏州祖孙状元彭氏家族(三十九)明清时期,颇负盛名的苏州府长洲县彭氏家族,祖籍江西清江县,始迁祖彭学一在明初洪武年间以军户徙居苏州,籍隶苏州卫左千户所,是为江西清江县彭氏定居苏州之始,彭学一后裔至清初定居于长洲,遂入籍为长洲县。

彭学一无子,以其姐姐之子为嗣,改名为彭仲英,彭仲英传子彭彦洪,四传至彭浩、彭淳。

苏州十全街祖孙状元旧居长洲彭氏迨传至第四代彭淳(字至朴)时,家境渐裕,但是由于无人出仕做官,家族门第仍然不高。

于是,他决定让儿子们读书业儒,从而奠定了长洲彭氏数百年兴旺发达的根基。

彭淳有三子:彭时、彭昉和彭暐。

苏州十全街状元第彭淳长子彭时是一位隐士,虽读书但不参加科考。

次子彭昉中进士后,在仕途上也没有大的发展。

三子彭暐善于持家理财,家境富裕起来,这就为彭氏子孙读书应考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至此,长洲县彭氏家族确立了亦隐、亦仕、亦商的家风。

苏州十全街状元第长洲彭氏从第五代彭昉始到清末,历时近四百年,传十四代,先后产生了14名进士,两名状元,一名探花,世代书香,人才辈出,代有英杰,成为明清时期江南最富盛名的簪缨世家和书香门第之一,是典型的甲科世家望族。

清人龚炜评价说:“我吴彭氏,兄弟鼎甲,祖孙会、状,世所罕觏。

今大司马(彭启丰)官位又远过其祖,诸公子并登科第,入词林,溯其本源,老彭固贤大夫也。

”苏州十全街彭氏状元故居彭昉,彭淳次子,字寅甫,号西枝,登正德六年(1510)庚午科进士第,进士题名碑云:“直隶苏州卫军籍,江西清江人。

” 彭昉通籍后,官运不显,只做过两任知县,一任判官,就因得罪上司而罢归,但他开启了彭氏家族科甲登第之先河。

子彭年,字孔嘉,父罢官归家后,“遂专意古学,书法尤精,以文行举入郡庠,而岁廪之年,不请廪学,使者檄应乡试,(彭)年为一入南都,登钟山望大江而还。

生平无失言、失色,恂恂退让,口不挂人臧否,预决死期,倐然而逝。

” 著有《龙池山樵集》。

彭年有一女嫁与同郡文天祥之后裔文征明之孙文元发为妻,生子文震孟,乃晚明名臣。

历届江苏高考状元

历届江苏高考状元

历届江苏高考状元第一位:陆承风(1981年江苏高考状元)1981年,陆承风成为江苏高考状元,他来自南京市。

陆承风在高考中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以优异的成绩夺得了江苏省的状元宝座。

第二位:高小琴(1982年江苏高考状元)1982年,高小琴成为江苏高考状元,她来自盐城市。

高小琴兢兢业业地备考,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和汗水,最终以超高分数荣登江苏高考的状元殿堂。

第三位:张宝庆(1983年江苏高考状元)1983年,张宝庆成为江苏高考状元,他来自无锡市。

张宝庆平时勤奋学习,高考时更是全力以赴,他顺利以超高分数夺得江苏状元的桂冠。

第四位:朱康平(1984年江苏高考状元)1984年,朱康平成为江苏高考状元,他来自南京市。

朱康平拥有超强的学习能力和高度的自律性,以出色的成绩在高考中脱颖而出,成为江苏省的状元。

第五位:潘晚如(1985年江苏高考状元)1985年,潘晚如成为江苏高考状元,她来自无锡市。

潘晚如在高考中发挥出色,凭借高超的学习能力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功登上江苏省高考的巅峰。

第六位:蒋志平(1986年江苏高考状元)1986年,蒋志平成为江苏高考状元,他来自扬州市。

蒋志平平时勤奋学习,经过努力和准备,他以优异的成绩夺得了江苏省的高考状元称号。

第七位:施国平(1987年江苏高考状元)1987年,施国平成为江苏高考状元,他来自苏州市。

施国平平时刻苦学习,高考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实力,最终成功在江苏省的高考中脱颖而出。

第八位:王保庆(1988年江苏高考状元)1988年,王保庆成为江苏高考状元,他来自南京市。

王保庆一直以来都对学习有着极高的热情和专注度,高考时他以出色的成绩夺得江苏高考的状元宝座。

第九位:李明强(1989年江苏高考状元)1989年,李明强成为江苏高考状元,他来自淮安市。

李明强平时钻研学业,高考时就如鱼得水一般,在高考中表现出色,成为江苏省的状元。

第十位:顾爱雄(1990年江苏高考状元)1990年,顾爱雄成为江苏高考状元,他来自南通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历代状元名人简介> 苏州历代状元首页> 中心分馆> 名人馆> 名人简介> 苏州历代状元一、唐代状元(5人)1、归仁绍,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祖父归登为宪宗朝工部尚书,封长沙县男。

父归融,官至兵部尚书、山南西道节度使,封晋陵郡公。

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己丑科状元。

僖宗乾符四年(877)十二月为侍御史。

中和间(881—905)官礼部侍郎。

后历官祠部郎中、度支郎中。

2、归仁泽,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归仁绍弟。

唐懿宗咸通十五年(874)甲午科状元。

官至观察使。

3、归黯(?—892),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归仁泽子。

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壬子科状元。

4、归佾,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归仁绍子。

唐昭宗光化四年(即天复元年,901)辛酉科状元。

5、归系,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归仁绍子,归佾弟。

唐哀帝天祐二年(905)乙丑科状元。

二、南宋状元(7人,其中武状元3人)6、朱起宗,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壬辰科武状元。

7、黄由(1150—1225),又名世保,字子由,又字居正,号寅斋,自号盘野居土,平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辛丑科状元。

光宗绍熙间,权礼部尚书兼吏部尚书。

缘事被劾,知成都。

宁宗嘉定间,官至刑部尚书兼值学士院天章阁侍制学士。

理宗时卒赠少师。

8、卫泾(1160—1226),字清叔,号后乐居士,平江昆山人。

南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甲辰科状元。

宁宗开禧三年(1207),自吏部尚书拜御史中丞,封昆山开国伯,除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

以诛丞相韩侂胄功,封秦国公。

后出知潭州等。

卒谥文节。

9、周虎(1161—1229),祖籍泗州临淮(今江苏泗洪南),南宋靖康年间迁平江常熟。

宁宗庆元二年(1196)丙辰科武状元。

历任光州、楚州与和州(今安徽和县)知州。

指挥和州抗金保卫战获胜。

升武功大夫、成州(今甘肃成县)团练使。

贬知徽州。

理宗时卒谥忠惠。

10、刘必成,字与谋,自号爱闲翁,祖籍福建福安,南宋初迁平江昆山湓浦(今千灯镇)。

少游国学,南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丁酉科武解元,二年戊戌科武状元。

理宗淳祐九年(1249) ,锁厅试文进士。

官终湖南副使。

著有《三分诗集》。

11、魏汝贤(1216—1245),平江吴江人。

南宋理宗淳佑四年(1244)甲辰恩科(特奏名)状元。

官知温州兼节制镇海水军。

12、阮登炳(1219—1300),字显之,号菊存居士,祖籍宁德漳湾(今属福建),平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南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乙丑科状元。

四年,以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兼福王府教授。

迁秘书省正字、秘书郎,官终朝请郎。

德祐二年(1276)二月,宋恭帝降元后病归。

三、明代状元(9人,其中武状元1人)13、施槃(1417—1440),字宗铭,南直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己未科状元。

授翰林院修撰。

14、吴宽(1435—1504),字原博,号匏庵,南直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壬辰科状元。

累官至礼部尚书。

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定。

著有《家藏集》等。

15、毛澄(1460—1523),字宪清,号白斋,晚号三江,南直隶昆山人。

明孝宗弘治六年(1493)癸丑科状元。

武宗正德十二年(1517)官礼部尚书。

卒赠少傅,谥文简。

著有《毛文简集》。

16、朱希周(1473—1557),字懋忠,号玉峰,南直隶昆山人,迁居苏州。

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状元。

世宗嘉靖四年(1525)官南京吏部尚书。

卒谥恭靖。

17、顾鼎臣(1473—1540),初名仝,字九和,号未斋,南直隶昆山人。

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乙丑科状元。

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东南赋役不均,因得其力有所改正。

力主造昆山城池,抵御倭寇。

卒谥文康。

著有《未斋集》。

18、沈坤(1507—1560),字伯载,号十洲,南直隶太和(今属安徽)人,祖籍昆山。

明世宗嘉靖二十年(1541)辛丑科状元。

授翰林院修撰,升右春坊右谕德、以右庶子兼署翰林院事。

嘉靖三十五年升南京国子监祭酒。

次年丁忧回籍,后因案牵连入狱。

19、申时行(1535—1614),榜姓徐,字汝默,号瑶泉,晚号休休居士,南直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1562)壬戌科状元。

授翰林院修撰,历左庶子,掌翰林院事。

明神宗万历中,累官吏部尚书,为内阁首辅大学士。

卒谥文定。

著有《赐闲堂集》。

20、陈大猷,字文绩,南直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锦衣卫籍。

明神宗万历十四年(1586)丙戌科武状元。

历官武冈守备、南赣参将、都督佥事。

21、文震孟(1574—1636),原名从鼎,字文起,号湛持,南直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文徵明曾孙。

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壬戌科状元。

授翰林院编修。

因忤逆魏中贤,镌级被逐,思宗即位,始以原官被召。

拜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

卒赠礼部尚书,谥文肃。

著有《姑苏名贤小记》。

四、清代状元(26人)22、孙承恩(1620—1659),初名曙,字扶桑,江苏常熟恬庄(今属张家港市凤凰镇)人。

清世祖顺治十五年(1658)戊戌科汉榜状元。

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

顺治十六年曾出任会试考官。

23、徐元文(1634-1691),字公肃,号立斋,江苏昆山人,原籍常熟。

清世祖顺治十六年(1659)己亥科状元。

授翰林院修撰。

清圣祖康熙间,历任国子监祭酒、明史馆总裁,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

著有《含经堂集》。

24、缪彤(1627—1697),字歌起,号念斋,江苏吴县(今苏州)人。

清圣祖康熙六年(1667)丁未科状元。

授秘书院修撰,迁侍讲学士。

康熙九年任庚戌科会试同考官。

后辞归。

创立三畏书院。

著有《双泉堂文集》。

25、韩菼(1637-1704),字元少,号慕庐,江苏长洲人(今苏州),原籍安徽凤阳。

清圣祖康熙十二年(1673)癸丑科状元。

两次典顺天乡试,迁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任《一统志》总裁。

官至礼部尚书。

制艺文时称第一。

卒谥文懿。

26、彭定求(1645-1719),字勤止,一字南畇,号咏真山人、守纲道人,学者称南畇先生,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原籍江西清江。

清圣祖康熙十五年(1676)丙辰科状元。

历任国子监司业、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讲学士。

主编《全唐诗》。

以理学名。

著有《南畇文集》等。

27、归允肃(1642—1689),字孝仪,号惺崖,江苏常熟人。

清圣祖康熙十八年(1679)己未科状元。

历任中允、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官至少詹事。

曾典试顺天乡试。

后以病辞归。

著有《归宫詹集》等。

28、陆肯堂(1650—1696),字邃升,又字澹成,江苏长洲(今苏州)人。

清圣祖康熙二十四年(1685)乙丑科状元。

授翰林院修撰,出任江西乡试主考官,充日讲起居注官。

官至侍读学士。

29、汪绎(1671—1706),字玉轮,号东山,江苏常熟人。

清圣祖康熙三十九年(1700)庚辰科状元。

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

历任礼部分校、《朱子全书》纂修。

四十二年任会试同考官。

退隐告归,参校《全唐诗》。

著有《秋影楼集》。

30、王世琛(1680—1729),字宝传,号艮甫,江苏长洲(今苏州)人。

清圣祖康熙五十一年(1712)壬辰科状元。

授翰林院修撰,历官侍讲学士。

清世宗雍正四年(1726)出任山东学政。

官至少詹事。

著有《桥巢小稿》。

31、徐陶璋(1674—1738),字端揆,号达夫,别署蘅圃,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原籍昆山。

清圣祖康熙五十四年(1715)乙未科状元。

授翰林院修撰。

六十年任分校礼部会试官。

32、汪应铨(1685—1745),字杜林,号梅林,江苏常熟人,原籍安徽休宁。

清圣祖康熙五十七年(1718)戊戌科状元。

授翰林院修撰。

六十年任会试同考官,官至左春坊赞善。

晚年主讲于钟山书院。

著有《闲绿斋文摘》等。

33、彭启丰(1701—1784),字翰文,号芝庭,江苏长洲(今苏州)人。

清世宗雍正五年(1727)丁未科状元。

授翰林院修撰。

累官至右中允。

乾隆间,历任侍讲学士、右庶子、侍读学士、通政使,礼部、吏部、兵部左侍郎。

迁兵部尚书,缘事降兵部侍郎。

34、毕沅(1730—1797),字纕蘅,号秋帆,自号灵岩山人,江苏镇洋(今太仓)人。

清高宗乾隆二十五年(1760)庚辰科状元。

授翰林院修撰。

历任甘肃巩秦阶道,陕西按察使、布政使,陕西、河南、山东巡抚,湖广总督等。

有《经训堂丛书》和《续资治通鉴》等。

35、张书勋(1732—?),字在常,号酉峰,江苏吴县(今苏州)人。

清高宗乾隆三十年(1765),以举人授知县。

三十一年丙戌科状元。

后多次典试。

四十二年,以赞善任湖北乡试主考官。

官至詹事府右中允,入值上书房。

36、陈初哲(1736—1787),字在初,号永斋,江苏元和(今苏州)人。

清高宗乾隆三十四(1769)己丑科状元。

授翰林院修撰。

出任文渊阁校理,会试同考官、陕西乡试正考官,官至湖北荆宜施道。

37、钱棨(1734—1799),字振威,号湘舲,江苏长洲(今苏州)人。

清高宗乾隆四十六年(1781)辛丑科状元。

清朝首位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的状元。

授翰林院修撰。

五十一年,充顺天乡试同考官。

五十八年,任右赞善。

官至内阁学士。

著有《湘舲诗稿》。

38、石韫玉(1756—1837),字执如,号琢堂,晚号独学老人,江苏吴县(今苏州)人。

清高宗乾隆五十五年(1790)庚戌恩科状元。

授翰林院修撰。

五十七年出任福建乡试主考官。

后转湖南学政。

官至山东按察使。

缘事降编修。

后主讲苏州紫阳书院二十余年。

著有《独学庐诗文集》等。

39、潘世恩(1770—1854),字槐堂,一作槐庭,号芝轩,江苏吴县(今苏州)人。

清高宗乾隆五十八年(1793)癸丑科状元。

宣宗道光年间任礼部、工部、吏部尚书,拜体仁阁大学士,管户部。

军机大臣,晋东阁大学士,充上书房总师傅,晋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傅。

卒谥文恭。

著有《思补堂集》等。

40、吴廷琛(1773—1884),字震南,号棣华,江苏吴县(今苏州)人。

清仁宗嘉庆七年(1801)壬戌科状元。

是清代最后一名连中会试、殿试第一的“双元”进士。

授翰林院修撰。

九年出任湖南乡试考官,提督湖南学政。

后任浙江金华、杭州知府,官至云南按察使。

41、吴信中(1766—1821),字阅甫,号蔼人,江苏吴县(今苏州)人。

清仁宗嘉庆十三年(1808)戊辰科状元。

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入值南书房。

历任河南乡、广东、湖北乡试主考官。

官至少詹事。

著有《玉树楼稿》。

42、吴钟骏(1798—1853),字崧甫,又字吹声,号晴舫,一作狂访,江苏吴县(今苏州)人。

清宣宗道光十二年(1832)壬辰恩科状元。

授翰林院修撰,累官至礼部左侍郎。

43、陆增祥(1815—1882),字魁仲,号星农,一作莘农,江苏太仓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