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系统频率分配大全
无线通信频谱:常用的频段和频率分配标准

无线通信频谱:常用的频段和频率分配标准无线通信频谱是指用于进行无线通信的电磁频段。
它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分配。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频段和频率分配标准,并提供详细的步骤。
1. 频段概念:- 频段是指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进行通信的频段。
不同频段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常见的频段有VHF(Very High Frequency,甚高频)、UHF(Ultra High Frequency,超高频)、SHF(Super High Frequency,特高频)和EHF(Extremely High Frequency,极高频)等。
2. 频段的用途:- VHF频段通常用于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比如对讲机、无线电广播等。
- UHF频段适用于中距离的无线通信,比如移动通信、电视信号传输等。
- SHF频段常用于卫星通信和雷达系统。
- EHF频段主要用于高速通信和微波炉等家电设备。
3. 频率分配标准:- 国际电信联盟(ITU)是全球范围内无线通信频率的管理机构,负责制定频率分配标准。
不同国家或地区会根据ITU的标准制定自己的频率分配计划,以实现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
4. 频率分配过程:- 制定频率分配计划的第一步是确定需要覆盖的地理范围。
不同地区的频率分配计划可能会有所不同,以适应具体的通信需求。
- 其次,需要考虑已经存在的无线通信系统,以避免频谱争用。
为此,需要进行周边频率的检测和分析,以确保不会造成干扰。
- 接下来,通过对不同频段的特性和用途进行评估,确定适合特定通信系统的频段。
这可以根据频段的传输距离、传输速率和传输功率等特点来决定。
- 最后,需要考虑无线通信系统的增长和发展。
频率分配计划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可扩展性,以满足未来的通信需求。
5. 频率分配实施:- 频率分配计划的实施需要相关的管理机构进行监督和协调。
这些机构将负责对无线通信系统进行许可和监管,确保其在分配的频段内合规运行。
- 各个通信系统使用的频率需要提前申请和获得许可。
无线通信频段划分(全)

无线通信频段划分(全)无线通信频段划分无线通信频段划分是指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频谱资源按照不同的使用方式进行划分和管理的一种方法。
通过合理地对频段进行划分,可以有效地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保证不同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互不干扰。
一、国际频段划分标准国际电信联盟(ITU)是负责协调全球无线通信频段分配的国际组织。
ITU制定了一系列国际频段划分标准,以保证不同国家之间的通信互通和频谱资源合理利用。
根据ITU的划分,无线通信频段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类别:1. 无线电广播频段:用于无线电广播和电视传输,包括地面和卫星广播。
2. 无线电导航频段:用于航空导航、航海导航以及陆地导航。
3. 移动通信频段:用于移动电话和移动数据通信,包括2G、3G、4G和5G移动通信技术。
4. 卫星通信频段:用于卫星通信系统,包括地球站到卫星、卫星到地球站以及卫星间的通信。
5. 短程通信频段:用于蓝牙、Wi-Fi、射频识别等短程通信技术。
6. 军用通信频段:用于军事通信和军事雷达系统。
二、国内频段划分实践在国内,根据ITU的国际频段划分标准,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无线电频谱规划,并进行了相应的频段划分。
我国的主要频段划分如下:1. 电视广播频段:包括VHF和UHF频段,用于电视广播的传输。
2. 广播频段:包括AM、FM和短波频段,用于无线电广播的传输。
3. 移动通信频段:包括2G、3G、4G和5G的频段划分,用于移动电话和数据通信。
4. 卫星通信频段:包括卫星通信的上行和下行频段,用于卫星通信系统。
5. 短程通信频段:包括蓝牙、Wi-Fi等短程通信技术的频段。
6. 军用通信频段:用于军事通信和军事雷达系统的频段划分。
为了合理利用频谱资源,我国还制定了一系列频谱管理政策,包括频谱的许可、分配和监管等措施,以保证频谱资源的优化利用和合理分配。
三、频段划分的意义和挑战频段划分对于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互不干扰的通信至关重要。
合理划分频段可以避免频谱资源的浪费和冲突,提高频谱的利用效率,保证各种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
40种无线通信传输技术及其频率分配汇总(收藏)

40种无线通信传输技术及其频率分配汇总(收藏)注:表一为我国无委会1985年制定,表二为1992年制定。
规定无绳电话频道间隔为25KHz,座机发射功率不得超过50mW,手机发射功率不得超过20mW。
发射类别为F3E;F1D;G3E注,315MHz:很多汽车厂商使用的"315MHz"汽车遥控钥匙。
40种无线通信传输技术及其频率分配介绍:1、5G、2、LTE/LTE-Advanced/LTE-Advanced Pro(4G)3、WCDMA/HSPA/HSPA+(L联通3G)4、TD-SCDMA(移动3G)5、GSM/GPRS/EDGE/ EDGE Evolution/VAMOS(2G)备注:P-GSM,基准GSM-900频带E-GSM,扩展GSM-900频带(包括基准GSM-900频带)R-GSM,铁路GSM-900频带(包括基准和扩展GSM-900频带)T-GSM,集群无线系统-GSMER-GSM900,即为Extended Railway GSM 900,在原铁路通信系统的基础拓宽了其频率范围(TX:873-915,RX:918-960)。
6、CDMA2000 1xEV-DO/CDMA2000 1xRTT/ 1xAdvanced(电信3G)三大运营商频率划分:7、WiFiWi-Fi是一种允许电子设备连接到一个无线局域网(WLAN)的技术,通常使用2.4G UHF或5G SHF ISM 射频频段。
连接到无线局域网通常是有密码保护的;但也可是开放的,这样就允许任何在WLAN范围内的设备可以连接上。
Wi-Fi是一个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品牌,由Wi-Fi联盟所持有。
目的是改善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网路产品之间的互通性。
有人把使用IEEE 802.11系列协议的局域网就称为无线保真。
甚至把Wi-Fi等同于无线网际网路(Wi-Fi是WLAN 的重要组成部分)。
8、蓝牙能够在10米的半径范围内实现点对点或一点对多点的无线数据和声音传输,其数据传输带宽可达1Mbps通讯介质为频率在2.402GHz到2.480GHz之间的电磁波。
无线通信频段

中国移动:GSM:上行890-909MHZ;下行935-954MHZ 频点:1-95EGSM:上行885-890MHZ;下行930-935MHZ 频点:999-1024DCS1800:上行1710-1720MHz,下行1805~1815MHz以及1725-1735MHz,下行1820~1830MHz 频点:512-561以及587-636 1805-1825 1710-1730TD-SCDMA:1880 MHz~1920MHz(A频段小灵通占用)2010 MHz~2025 MHz(B 频段目前使用)2300 MHz~2400 MHz (C频段补充频段)中国联通:GSM:上行909-915MHZ,下行954-960MHZ 频点:96-125DCS1800:上行1740-1755MHz,下行1835~1850MHz 频点:662-736 WCDMA:1940MHz-1955MHz(上行)、2130MHz -2145MHz(下行),上下行各15MHz。
相邻频率间隔间隔采用5MHz时,可用频率是3个。
WCDMA频点计算公式:频点号=频率×5 上行中心频点号:9612~9888 下行中心频点号:10562~10838中国电信:CDMA:825MHz-835MHz 870MHz-880MHz 共7个频点:37,78,119,160,201,242,283 ;其中283为基本频道,前3个EVDO频点使用,后3个CDMA2000使用;160隔离3G频段:时分双工:1880-1920MHZ ; 2010-2025MHZ频分双工:上行1920-1980MHZ ;下行2110-2170MHZ补充频段:频分双工:1755 MHz~1785 MHz;1850 MHz~1880 MHz;时分双工:2300 MHz~2400 MHz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工作频段:1980-2010MHz/2170-2200MHzWLAN:2400-2483.5MHZ商用频段:TD-SCDMA 1880 MHz~1920MHz 2010 MHz~2025 MHz2300 MHz~2400 MHzWCDMA 1940-1955 MHz~2130-2145 MHzCDMA2000 1920-1935 MHz~2110-2125 MHzCDMA800MHz系统被分配的工作频率为:820MHz-835MHz 865MHz-880MHz实际工作频率为:即10MHz 频率带宽,上下行频率间隔为45MHz。
无线通信中的频率分配方法

无线通信中的频率分配方法无线通信技术是指在没有使用任何物理连接的情况下,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号进行通信的技术。
在实际的无线通信中,频率分配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它影响着无线网络的性能和容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频率分配方法。
一、固定频率分配固定频率分配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每个无线设备被分配一个固定的频率来进行通信。
这种方法适用于设备数量较少、通信量较低的场景,如个体通信设备。
固定频率分配的优点是实现简单、易于管理;缺点是频谱资源利用不足,容易造成频谱浪费。
二、时分多址(TDMA)时分多址是一种将频率分割为一段段时间片,每个时间片被分配给不同的用户进行通信的方法。
在TDMA中,多个用户在同一个频率上交替使用,各自占据固定的时间片。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频谱利用效率,降低频谱浪费。
然而,由于频段的分割固定,限制了系统容量和灵活性。
三、频分多址(FDMA)频分多址是一种将频谱切分为不同的子信道,每个子信道被分配给不同的用户进行通信的方法。
在FDMA中,每个用户使用独立的子信道来进行通信,各自占据固定的频率段。
这种方法适用于信道条件相对稳定的场景。
FDMA可以实现较好的频谱利用效率,但是当用户数量过多时,会导致频段不够分配,影响系统性能。
四、码分多址(CDMA)码分多址是一种利用编码技术将用户数据进行随机编码,以实现用户之间的区分和同时传输的方法。
在CDMA中,每个用户使用不同的编码码片进行通信,数据在接收端通过解码来分离出不同的用户数据。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高容量和高频谱利用效率,但是在频率选择性衰落较严重的信道条件下,可能会影响通信质量。
五、动态频率分配动态频率分配是一种根据实际需求和系统负载情况,动态调整频率资源分配的方法。
在动态频率分配中,系统通过监测网络的负载情况和信道条件,自动调整频率分配策略,以最优化频谱资源利用和系统性能。
这种方法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需求变化,提高频谱利用效率和系统的灵活性。
通信频率划分

国内通信频率划分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工作是维护正常空中电波秩序、促进无线通信事业顺利发展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是无线电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加入WTO的形势,为规范无线电发射设备的管理和检测工作,为便于从事无线电发射设备的管理、研发、生产、进口和销售等工作的单位和人员及时了解我国对无线电发射设备的检测依据和主要技术要求,现决定在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的网站()和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的网站()公布《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测检验依据》(以下简称“检验依据”)。
本“检验依据”汇集了与无线电发射设备有关的文件和标准,具体明确了每种产品的检验依据、参照标准和核准频率范围。
现就本“检验依据”中的有关事项说明如下:1. 相关内容检验依据: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发布的文件,正式颁布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参照标准:国际标准(如:国际电信联盟(ITU)、IEEE等国际组织通过的技术文件),区域标准(如:欧洲ETSI、美国FCC等区域组织或机构通过的技术文件)。
核准频率范围: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对用于某种业务的相应设备所规定的工作频率范围。
说明:对用于某种业务的设备的特殊要求。
2. 检测依据的选择顺序依次为无线电管理文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区域标准、企业标准。
3. 技术指标的选择原则当同一类标准对某参数的技术指标不一致时,取较严格的限值作为核准指标。
本次公布的内容涉及了现有的大部分无线电发射设备,对尚未涉及的设备还有待补充和完善。
随着无线电新技术和新业务的发展,国家将陆续发布新的无线电管理文件和技术标准。
届时,我们将及时在网站上更新本“检验依据”的相关内容。
对于本“检验依据”的错误或不足之处,欢迎给予批评指正,以便我们及时纠正和完善。
联系人:阚润田王俊峰E-mail:kanrt@ wangjf@一、GSM900/1800 双频段数字蜂窝移动台二、GSM900/1800 双频段数字蜂窝基站三、GSM直放机四、800MHz CDMA数字蜂窝移动台五、800MHz CDMA数字蜂窝基站六、800MHz CDMA直放机七、调频收发信机八、无线寻呼发射机九、模拟集群基站和移动台十、数字集群基站和移动台十一、点对点扩频通信设备十二、26GHz LMDS宽带无线接入通信设备十三、3.5GHz无线接入通信设备十四、2.4GHz短距离微功率设备十五、固定卫星地球站设备十六、数传电台十七、数字微波接力通信机十八、PHS无线接入系统十九、DECT无线接入系统二十、无绳电话机二十一、海事卫星地球站二十二、短波单边带设备二十三、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二十四、调频广播发射机二十五、中波调幅广播设备二十六、电视发射设备二十七、多路微波分配系统一、GSM900/1800 双频段数字蜂窝移动台(一)(一)检验依据:YD/T 884-1996《9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台设备技术指标及测试方法》(二)参照标准:ETS 300 607-1《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Mobile Station (MS) conformance specification;Part 1:Conformance specification (GSM 11.10-1 version 4.22.1) 》(三)核准频率范围:Tx:885~915MHz/1710~1785MHzRx:930~960MHz/1805~1880MHz(四)说明:1800MHz移动台传导杂散发射值:1.710~1.755GHz≤-36dBm 1.755~12.75GHz≤-30dBm二、GSM900/1800 双频段数字蜂窝基站(一)(一)检验依据:YD/T 883-1999《900/1800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基站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及无线指标测试方法》(二)参照标准:ETSI EN 301 087《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phase 2+); Base Station System (BSS) equipment specification;Radio aspects (GSM 11.21version 8.2.1 Release 1999)》(三)核准频率范围:Tx::930~960MHz/1805~1880MHzRx::885~915MHz/1710~1785MHz(四)说明:1800MHz基站传导杂散发射限值:1805~1850MHz≤-36dBm/30/100kHz1852~1855MHz ≤-30dBm/30kHz1855~1860MHz ≤-30dBm/100kHz1860~1870MHz ≤-30dBm/300kHz1870~1880MHz ≤-30dBm/1MHz1880~12.75GHz≤-30dBm/3MHz1710~1755MHz ≤-98dBm/100kHz三、GSM直放机(一)检验依据: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有关直放站设备管理的规定》(信无[1999] 62号)(二)参照标准:ETSI 300 609-4《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Phase 2);Base station System(BSS) equipment specification ;Part 4: Repeaters(GSM 11.26)》(三)核准频率范围:下行:930~960MHz/1805~1880MHz上行:885~915MHz/1710~1785MHz(四)说明:根据移动通信运营商的要求,直放机必须具备仅适用于某运营商使用频段的功能。
无线通信中的频率分配技术

无线通信中的频率分配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流。
而频率分配技术在无线通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无线信号在频谱中的分布和利用效率。
本文将就无线通信中的频率分配技术进行探讨。
一、频率分配技术的基本原理在无线通信中,频率分配技术是指将有限的频谱资源按照一定规则分配给不同的通信系统或设备,以确保它们之间的互不干扰,实现高效的信号传输。
频率分配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无线信号的频率特性,将频谱资源划分成不同的信道或频段,分配给不同的通信系统使用。
二、频率分配技术的分类频率分配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应用分为以下几种常见类型:1. 固定频点分配:这种技术将频谱资源划分成一组固定的频点,每个频点对应一个通信系统或设备使用。
这种分配方式简单直接,但频点数量有限,容易造成频谱资源浪费和利用率低下。
2. 动态频点分配:为了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效率,动态频点分配技术应运而生。
这种技术根据通信系统或设备的实际需求,在需要通信时临时分配可用的频点。
动态频点分配能够提高频谱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但需要有效的频率管理和调度策略。
3. 频段分配:频段分配技术将频谱资源按照一定的频段大小划分,分配给不同的通信系统使用。
频段分配相比固定频点分配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系统和设备的需求,同时也能更好地避免频谱资源冲突。
三、频率分配技术的应用领域频率分配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涉及到诸多方面,包括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无线局域网等。
以移动通信为例,频率分配技术主要应用于手机网络的建设和运营。
在手机网络中,频率分配技术确保了不同用户之间的通信质量和互不干扰,实现了高速、稳定的无线通信。
四、频率分配技术的挑战和发展趋势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广泛推广,频率分配技术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需求。
首先,频谱资源日益紧张,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有限的频率资源成为了迫切的问题。
其次,不同通信系统之间的频谱共享和协调也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
中国无线电频率分配表

中国无线电频率分配表1.频段划分及主要用途用途通信;远距离通信;超远距离导航距离通信;地下岩层通信;远距离导航信;业余无线电通信;移动通信;中距离导航波通信;国际定点通信60MHz);流星余迹通信;人造电离层通信(30-144MHz);对空间飞行体通信;移动通信420MHz);对流层散射通信(700-10000MHz);中容量微波通信(1700-2400MHz)(3600-4200MHz);大容量微波中继通信(5850-8500MHz);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国际海事卫星通信(1500-1600MHz)的通信;波导通信2.我国陆地移动无线电业务频率划分广告:>>29.7-48.5MHz 156.8375-167MHz 566-606MHz3.业余无线电通信频率使用划分表*共用为业余业务作为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共用频段;专用为业余业务作为专用频段;次要为业余作为次要和其他业务共用频段。
其中2-9或12可用于自然灾害通讯;160MHz-162MHz为气象频段。
4.无绳电话使用频率划分表一5.无绳电话使用频率划分表二*表一为我国无委会1985年制定,表二为1992年制定。
规定无绳电话频道间隔为25KHz,座机发射功率不得超过50mW,手机发射功率不得超过20mW。
发射类别为F3E;F1D;G3E.6.广播及电视频率划分表7.玩具无线电遥控及通信频率表*通信设备发射类别:H1A;R1A;J1A;A1A;F1A;H3E;R3E;J3E;A3E;F3E.8.发射特性国际代号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5G NR (标准未完成)
2 LTE/LTE-Advanced/LTE-Advanced Pro
3 WCDMA/HSPA/HSPA+
4 TD-SCDMA
5 GSM/GPRS/EDGE/ EDGE Evolution/VAMOS
备注:
P-GSM,基准GSM-900频带
E-GSM,扩展GSM-900频带(包括基准GSM-900频带)
R-GSM,铁路GSM-900频带(包括基准和扩展GSM-900频带)
T-GSM,集群无线系统-GSM
ER-GSM900,即为Extended Railway GSM 900,在原铁路通信系统的基础拓宽了其频率范围(TX:873-915,RX:918-960)。
6 CDMA2000 1xEV-DO/CDMA2000 1xRTT/ 1xAdvanced
7 WiMAX/WiMAX Advanced
8 公共安全领域
9 低功耗广域物联网(LPWAN)
10 其它无线连接
11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12 国内频谱分配情况
13 三大运营商频率划分
注:
1)黄色保护带:原移动用1880-1900(20M),电信用1860-1875(15M),由于TD和FDD 之间有干扰,需留1875-1880间的5M出来做隔离带。
电信把小灵通占用频段(1900-1920)清出来还给移动后,移动就拥有完整的从1880-1920的40M频段,但隔离带由移动侧出1880-1885间的5M。
这样,电信就可以用1860-1880做完整的20M载波。
移动用1885-1920的35M。
2)根据《工信部同意关于中国电信使用800M和2100M频段开展LTE组网的批复》,中国电信可以在CDMA 1X/DO频段825-835/870-880,1920-1940/2110-2130上重耕LTE FDD。
3)根据《工信部同意关于中国联通调整部分频率用于LTE组网的批复》,中国联通可以在原2G和WCDMA频段909-915/954-960,1735-1750/1830-1845,1940-1965/2130-2155上重耕LTE F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