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乙烯转化工序混合气脱水系统的改造
氯乙烯单体脱水装置运行常见问题处理措施

8第12期2020年12月中国氯碱China Chlor-AlkaliNo.12Dec.,2020氯乙烯单体脱水装置运行常见问题处理措施杨晓娟(中盐内蒙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阿拉善左旗750336)摘要:针对氯乙烯单体脱水装置投运后出现管线、自动阀及设备腐蚀等问题,总结出该装置日常运 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确保该装置稳定运行及氣乙烯单体含水指标符合要求。
关键词:氯乙烯;单体脱水;腐蚀;排水中图分类号:TQOSl.S S S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丨785(2020)12-0008-03Treatment measures for common problems in operation of vinylchloride monomer dehydration unitYANG Xiao-juan(China Slat Inner Mongolia Chemical Co.,Ltd.,Alashan Left Banner750336,China) 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pipeline,automatic valve and equipment corrosion after the vinyl chloride monomer dehydration unit was put into operation,the common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the daily operation of the unit were summarized to ensure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unit and the water content index of vinyl chloride monomer met the requirements.Key words:vinyl chloride;dehydration;corrosion;drainage氯乙烯单体脱水装置是用于处理氯乙烯中水分 的变压变温吸附装置,该装置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 响氯乙烯中水分含量多少。
电石法PVC生产系统中混合气脱水新技术

发 生反应 , 生成 对 聚合有 害 的杂质 乙醛 , 乙醛 在精制 中不易 除去 , 为 氯 乙烯 中的杂质 , 聚合反应 有一 成 对 定影 响 ; 水分 的存 在还 会 促 进 乙 炔 与汞 反 应 生成 有 机 络合物 , 使催 化 剂 中毒 , 降低 催 化 剂 活性 , 一部 分
有 时 由于 局部 反应 特别 剧 烈 而过 热 , Hg I 催 化 使 C 剂 升华加 剧 , 化 活 性 迅速 降 低 , 且 温 度 波动 大 , 催 并 不 易控制 , 转化 器 经 常检 修 ; 外 , 分 还 易 与 乙炔 此 水
1 混合 气 脱 水 方 法
目前 , 混合 气脱 水采 用 的工 艺 主要有 以下两种 。 () 1 大多数 厂家 采 用混 合 冷 冻脱 水 装 置 。混 合
[ 键 词 ]电石 法 P C; 关 V 乙炔 ; 水 ; 合 冷 冻 ; 压 吸附 脱 混 变
[ 摘 要 ]针 对 电石 法 P C 生 产 系 统 中 混 合 气 脱 水 的 重 要性 , 析 了常 用 脱 水 方 式 , 其 是 混 合 冷 冻 脱 水 系 统 V 分 尤 存在的缺陷 , 阐述 了变 压 吸 附脱 水 的工 艺 原 理 及 优 越 性 。
bi e m e h d wa mp tnt he fa n c m mon y us d de t rn eho s e p c al i n d t o s i ora ,t lws i o l e wa e i g m t d , s e ily m xi g
a d r e i e ae i g m e ho n f e z ng d w t rn t d, w e e a l e r nayz d. The prn i e nd a v n a e r s u e s i i cpls a d a t g sof p e s r w ng
混合气脱水工序冷冻盐水阀门的应用

3 6 废水梯 级 回收 利用 技术 .
() 1 从压滤机 出来的 电石 渣浆上清液设 计为 多级 溢流澄清 , 上清液 中的悬 浮物质量分数小 于20 0 0 ×1 后送到 乙炔 发生器用作 反应水 , 可对上清液全部 回收
艺大 量水 包覆 电石 的彻 底 反应 效 果 , 法 乙炔 工 艺 干
电石 消耗水 平难 以突破 湿法 乙炔工 艺 。
() 3 通过 技术 优化 、 创新 、 改进 , 以有效 回收湿 可 法 乙炔工 艺 中流 失 的 电石 , 大减 少 电石消 耗 。改 大
使用 , 实现 乙炔发 生 、 乙炔 清 净 、 压滤 单元 的污水 全 部循环 使用 和 乙炔发生 工艺 污水“ ” 零 排放 。
-
3 ℃ 5
盐水
通过工 艺方案来 改善 阀门 的应 用 缺 点 , 同时 还要 考 虑经济 成本 , 此处若 选用 高端 阀 门 , 虽然能 达到较好 的工况 效果 , 从 寿命 、 但 经济成 本和 一次性投 人成本
截 止阀
\
角度考 虑 , 宁愿选 择 高 维修 率 和 高故 障率 而不 影 响
聚 氯 乙 烯
21 0 2丘
在石墨冷却器和酸雾过滤器 中对混合气体进行冷 冻脱水时 , 混合气体的温度必须控制在要求范围 内, 水
汽既要析出 , 又不能结冰堵塞设备 , 因此对于冷冻媒介
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象, 因此一般将截止 阀只开到 6 % 左右 的阀位 , 调 0 若 节阀卡 死 ( 节 阀 开 启 力 量 较 大 , 死 现 象 较 少 发 调 卡 生) 由于控制温 度扰 动 不 大 , 避免停 车 , 以将 问 , 为 可 题遗留到该组组线倒 换到备用状态 时再来处理 ( 组线 倒换需在生产 调 度管理 系统 全 厂统 一调 配下 进行 ) , 操作人员可 以凭 借经 验通 过截 止 阀调节 温度 。截 止 阀价格便宜 , 通用 处较 多 , 有 问题 可 以随时 或定 且 若
氯乙烯生产提高氯乙烯转化率的方法

动,造成产生大量热能,容易引发爆炸事故,还可以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产生其他生产物,影响产品的纯度。
因此需要加强原料气体纯度和杂质的控制,提高原料气纯度,可以明显提高转化率。
2.2 优化设备参数在提高原料气体纯度的基础上,对原料气体生产装置展开严格控制,尤其要严格按照工艺参数对原材料气体进行调试。
在设备原料气体进气区域设立取样点,监测原料气体的纯度以及杂质情况。
若检测到气体纯度较低,要立即通知乙炔车间,调整纯度或停止通气。
同样氯化氢出现游离氢超标的问题,或者混合器内部温度逐渐升高,需要立刻启动紧急预案,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在氯乙烯合成中转化器是最为重要的设备,制造转化器过程中对于管板和列管技术具有较高要求,要避免出现渗漏问题。
管间热水若渗漏到设备中,和气相氯化氢生成盐酸,会造成设备腐蚀,导致触媒出现结块失效,造成转化率的降低。
循环热水可以使用分段进入且排出的方式。
转化器上下段设置热水进出口。
使用催化剂初期要注意增加设备换热面积。
转化器加工期间可以调整列管储存,从φ57mm ×3.5mm 减小到φ50mm ×3mm ,从而扩大换热的面积,让换热达到良好效果,从而提高转化率。
2.3 优化原料气配比乙炔气体和氯化氢气体的分子配比对于转化率有很大影响。
生产要求1:1.05~1:1.1的比例进行。
若单方面增加乙炔气体和氯化氢气体含量,都有助于加快转化速率。
但是若乙炔气体过量,会造成催化剂失去活性,转化率降低;乙炔过量还会增加精馏工段负荷,使低塔的蒸发量加大,进而使尾排开度增大,尾排中乙炔含量上升,影响到变压吸附工序,还会影响氯乙烯的产量。
若操作过程中选择氯化氢气体过量,会使氯化氢与乙炔反应不完全,增加水碱洗的负荷,严重超标时还会把酸压到压缩、精馏,腐蚀设备和泵。
严格按照比例进行配比生产,可以获得良好的转化效果。
调整配比要依照测试参数展开控制,根据流量计测定乙炔气体和氯化氢气体的流量,并参照转化器出口的分析样进行调节。
氯乙烯合成转化器的使用与维护探析

石河子科技总第239期中图分类号:TQ32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899(2018)06-0032-03作为大型的换热设备,氯乙烯合成转化器是电石法生产氯乙烯的重要设施之一,笔者所在企业当前每年的PVC生产规模达到80万t,总计有n台转化器,它的列管都是通过无缝钢管和管板胀接形成的,其中的催化剂是HgCl,载体是活性炭,乙炔与HCl两种气体混合物即在上述列管里面在HgCl催化之下生成了氯乙烯,这是一个强放热反应,反应温度大概处于130~180℃范围内,反应以后产生的热量利用壳程中的循环水(其温度处于95~100℃范围内)带走。
氯乙烯合成单台转化器的结构形式包括以下几方面:上下锥封头,转化床,热电偶;其中,对于前者来说,它的上面设置着介质进、出口,上锥封头还配备着测温计口,对于转化床来说,它是列管换热器结构,列管主要是利用胀焊连在上下管板上,外边包围着圆形壳体,同时和上下管板焊在一起,壳体与列管构建起彼此隔绝的2个腔体:壳程、管程,在转化床壳体的上面配备着热水进、出口,排汽口以及排净口,它们都与上下管板紧贴在一起,和壳体呈径向分布;列管的里面填上HgCl催化剂,它的外部壳体里面用于热水的循环,它的下部配置了相应的支撑座来为催化剂提供支撑;为防止壳体之中的循环热水发生短路,其里面配备多个旁路挡板,都和壳体呈径向分布,有显著的优越性,例如工艺气流均匀分布,较高的传热效率,较小的阻力,乙炔空间流速高,设备与催化剂寿命相对较长等。
1转化器的使用首先,操作工进行认真检查,确定水路管线、设备物料都已经完成了复位,同时没有泄漏问题。
将强制循环热水进水阀门慢慢打开,将水路排气阀门开启进行排气,等到设备里面完全充满水(判断的标准是排气阀门向外边流水),接着将强制循环回水阀门开启,然后仔细观察确定整个水路循环通畅无阻。
第二步,自物料进口管部位接上N2管线对触媒,利用这种方式来实现热吹置换,等到热吹没有水被吹出来同时置换样达标以后,接着将热吹停止,联系投用活化装置,从物料进口管线接活化管线来活化触媒,旧、新触媒活化过程持续时间不同,前者大约持续8~10h,而后者大约持续10~12h,一直到HCl纯度与进口纯度大致相当才停止,联系准备投用该转化器,将物料进出口盲板拆去,将其出口阀门完全开启,按照流量与温度将进口阀门打开(稍微),根据相应的技术标准对进口阀门进行调节,将反应温度与流量控制住。
氯乙烯转化器热水循环工艺的节能改造

力完 全依 赖泵 的输送 , 即泵 强制 循 环 工 艺 , 电多 。 耗
贵 州开 磷遵 义 碱厂 现氯 乙烯转 化 工序 为 1 5万t / a生 产 能力 ,转化 器换 热 系统 采用氯 碱 企业 常用 的热水
强制 循环 工艺 。
( ) 水泵 故障 率高 , 2热 易造 成停 车或 安全事 故 。
E ne v s ● 1 r y avl n ● n2 i nnoVat n nle ・w at r c c l r e s Olvi ’ -0 0II at i ● I ・ ■ ul 1 oc s n ● e i r ) ar nyl
() 3 转化 器 的反应 热 除 少量 散 热 损 失 和用 于 精 馏 工 序使 用外 ,大 部分 在近 似 为常 压 的热 水槽 中气 化 为 蒸汽 。 失过 多 的热 量, 损 造成 纯 水量 损 失 和热 水
浓 缩 引起 水 质变 坏,导 致在 排 污时 热水 中缓蚀 剂 的
目前 ,一 种新 开发 的合 成氯 乙烯 转化 器热 水 自 循 环技 术 已成 功 应用 于浙 江 巨化 、 河南 宇航 化 工 等 企业 。 实 际应 用表 明 , 能 效果 良好 , 经 节 热水 自然循 环 良好 , 转化 器 反应 温 度易 控 制 , 补水 量 非 常少 。
2 转化器热水 自循环工艺改造方案
2 1 热 水 自循环 工艺 流程 .
力 的需求 。在 每 台转化 器上 方安 装 1台汽 液分 离器
( 以下 简称 “ 罐 ” , 转 化 器排 出的 高 温热 水 在小 小 )让
转 化器 热水 自循 环工 艺流 程示 意 图见 图 1
第 7期
蒸 汽
王 学会 , : 乙烯 转化 器 热水循 环 工 艺的 节能改 造 等 氯
氯乙烯生产工艺过程优化的研究

氯乙烯生产工艺过程优化的研究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行业。
氯乙烯的生产工艺过程涉及到氯乙烯的裂解、吸收、脱氯、脱水等步骤。
为了提高氯乙烯的产量和质量,并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对氯乙烯生产工艺过程进行优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氯乙烯的裂解过程,采用适当的裂解温度和催化剂是关键。
裂解温度过高容易导致副产物的生成,降低氯乙烯的产量,而裂解温度过低则会导致裂解反应的速度较慢,产量也较低。
选择合适的催化剂也能提高氯乙烯的选择性和转化率。
目前常用的催化剂有金属氯化物、金属氧化物等,但这些催化剂在裂解过程中易于失活。
研究新型稳定的催化剂及其修饰方法,提高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是优化氯乙烯裂解过程的重要方向。
吸收和脱氯是氯乙烯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吸收剂是苯和二甲苯,但这些吸收剂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
研究环保型吸收剂是优化氯乙烯生产工艺过程的另一个关键点。
一些新型吸收剂,如离子液体、绿色溶剂等,具有良好的吸收性能和环境友好性,可以替代传统的吸收剂。
对吸收塔结构和操作条件的优化也能提高吸收效率和产氯乙烯的纯度。
脱氯是氯乙烯生产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其目的是将吸收剂中的氯离子去除,以便进行下一步的脱水处理。
目前常用的脱氯方法是氧化脱氯和电解脱氯。
氧化脱氯会生成二氯乙烯、氯乙烷等副产物,电解脱氯则需要高能耗。
研究更加环保和高效的脱氯方法是优化氯乙烯生产工艺过程的又一个重要方向。
一些新型脱氯剂,如融剂、分子筛等,具有良好的脱氯效果和再生性能,可以替代传统的脱氯方法。
脱水是氯乙烯生产过程中最后的工序。
传统的脱水方法是采用干燥剂,如分子筛、硅胶等。
这些干燥剂易于饱和和失活,需要定期更换和再生,增加了生产成本。
研究新型高效的脱水剂,如离子液体、膜技术等,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新型脱水剂可以提高脱水效率和氯乙烯的纯度,并减少能耗和环境污染。
氯乙烯合成工序冷量的回收利用

Ke y wo r d s:v i ny l c h l o r i d e;g a s mi x t u r e;t a i l g a s ;c ol d e ne r g y; r e c y c l i n g p l a n
Ab s t r a c t :F o u r k i n d s o f s c h e me s f o r r e c y c l i n g c o l d e n e r g y i n V i n y l c h l o r i d e s y n t h e s i s we r e i n t r u -
1 . 1 混 合脱水 后 混合 气 与未 脱 水 的 混 合气 的冷 量
回收
马氯 碱 化 工 ) 主要生产烧碱、 液氯、 P V C 树 脂 等 产
品 。P VC装 置 经 过 多 次 改 造 , 生 产 能 力 由 原 来 的 5万t / a 提高 到 现在 的 1 5万 t / a , 氯 乙烯 合 成工 序 现 有 2 4 0 0 x 4 8 1 6转 化 器 4 3台。2 0 1 3年 , 神 马 氯 碱化 工 紧紧 围绕 节约降本 、 开 源节 流的主题 , 加大 技 术革 新 和技术 改 造力度 , 深度 挖掘 可改造项 目 , 对 氯 乙烯 合 成工 序冷 量进 行 了优 化 再 利 用 , 取得 了一 定
温 冷 却 水 回水 换 热 , 充 分 利 用 了混 合 气 体 和 尾气 的冷 量 , 每年可创经济效益 1 1 4万 元 。
[ 中 图 分 类 号 】T Q 3 2 5 . 5
Re c y c l i n g o f c o l d e ne r g y f r o m v i ny l c hl o r i d e s y n t h e s i s pr o c e d ur 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正常, 进转化器前混合气含水质量分数能持续稳
定 在 0 0 % 以内 , 满足 了转 化 器 和氯 化 汞触 媒 对 .6 亦 混合 气 中含水 量 的要求 。 另外 , 次 改 造所 加 装 的设 备 在 选 材 时充 分 考 此 虑氯 化钙 冷冻 盐水 对 部 分 金属 的腐 蚀 性 , 增设 备 新
量计 , 按一定 比例配 比后 , 混合器 内混合 , 在 然后进 入 2组并联的一级石 墨冷却器 , 一3 用 5℃冷冻盐 水 间接
冷却器 , 一3 用 5℃ 冷冻 盐 水 间接 冷却 到 一1 ~ 一1 7 4
℃, 二次冷却后 , 混合气进入 盐酸雾 捕集器 , 酸雾被 收
集后, 混合气 进入 2台并联 的一级 预热器预热 至 8 ~ 5 9 0℃后 , 送人二 级预热器 , 预热 至 10 3 1 ~10℃后送入
进入 乙炔阻火器 , 与脱水后 的干燥 氯化 氢分别 经各 自
璃棉 过 滤 , 分离 其 中的盐 酸 雾后 进 入 硫 酸 干燥 预 热
器 , 循环热水 预 热至 2  ̄3 用 0 0℃后 进入 2台并 联 的 硫 酸 干燥 塔 , 循环 硫酸用 5℃ 冷冻 盐水 循环 冷却 , 气
体 自硫酸干燥塔 顶部进入硫酸雾 过滤器 , 附硫 酸雾 吸 后 进入 2台混 合气 预 热器 , 预热 至 8 ~9 5 0℃ 后 , 送
选 型 如表 2所示 。
,
1 3
聚 氯 乙 烯
表 1 改造后石墨冷却器温度控 制情况及混合气脱水效果
Ta e 1 De tr n fe s o ie s a d c nt o bl wa e i g e fct fm x d ga n o r l
o r p t o e e p r t r fe m pr v m e fg a hie c olrt m e a u ea tr i o e nt
t u i e a e i y tm a tbl her nn ng ofd w t rng s se w ssa e,t e a e i f e t i d g sw c ce u e hed w t rng e f c sofm xe a r ns r d,a d n
2 1 年 01
对较 大 , 但后 续生 产除设 备维 修和 电耗 之外 , 只需 间
断补 充少 量氯 化 钙 、 释 剂 和液 氨 制 冷 剂 即 可 。此 缓 项 改造粗 略估 算每 月可 节省 生产 成 本 3 0万 ~4 O万 元 , 以在运行 成 本 上远 优 于 改 造前 的浓 硫 酸 干燥 所
s bsiuton of f e zng me ho f u rc a i t d,wc c i t o c d. A e m p o m e , u tt i r e i t d or s l u i c d mc ho f r n r du e f r i r ve nt t
Ab t a t m p o e e t o e t rn x d g s i i y h o i e s n h ssp o e s . .t e sr c :I r v m n s n d wa e i g mi e a n v n lc ] rd y t e i r c s ,i e h
Ke r s:v n hl r d y wo d i ylc o i e;m i e a ;d wa e i x d g s c t rng;s f rc a i eho ul u i cd m t d; f e zng m e h r e i t od;
i po me m r ve nt
与 改造前 的 工艺 相 比较 , 冻 脱水 法 不 再 使用 冷
范 围 ; 装置 运行 稳定 之后 , 但 各设 备及 仪表 附件 均运
浓硫酸作干燥剂 , 所以前面所说的黑色碳化物 问题
就不 复存 在 。改造后 的石墨冷 却 器温度 控制 情况及 混合 气脱 水效 果见 表 1 。 由表 1 可见 : 改造 完 成 之后 , 由于 前期 一 、 级 二 石墨 冷却 器 的温度控 制指标 在不 断 的摸索 和修 改过
万 t V / P C装置的操作经验, a 氯碱发展公 司决定对
2 0万 taP / VC装 置 转 化 工 序混 合气 脱 水 系 统 进 行
*
[ 稿 日期]2 1 收 0 0—1 5 0—1 [ 者简 介]李欣平 (9 4 ) 男 , 作 17 一 , 工程师 。9 7年毕业于河南城建学院化工 专业 , 19 现任 中国平 煤神 马集 团氯碱 发展有
中所含 的水 分 , 防止 水 与 氯化 氢 形 成 冷 凝 酸 后 造成
氯 碱 发展公 司 1 0万 taP C装 置 混 合 气 脱水 / V 系统 采用 冷冻脱 水 工 艺 , 以将 混合 气 含 水 质 量 分 可 数稳 定控 制在 0 0 %以 内 , .6 能够 满 足 后 序工 段 对 混
人 多组 并联 的转 化器 。工艺 流程 如 图 1 所示 。
的孔板 流量计 , 按一定 比例 配 比后 , 在混合器 内混合 , 然后进 人 2台并联 的混合 气冷 却 器 , 一3 用 5℃ 冷冻
图 1 改造 前 混合 气 脱 水 工 艺流 程 图
Fi . Flw ha to wa e i ie a e o e i g1 o c r fde t rngm x d g s b f r mpr v m e o e nt
3 改 造 后 的 工 艺 和 取得 的效 果
自氯化 氢 工序 来 的氯 化 氢 进 入 氯化 氢 吸附 器 。 夹带 于气 流中 , 入盐 酸雾 过滤 器 , 进 经憎 水 性含 氟硅 油玻璃棉过 滤分离后 , 气体 进入 2台并 联 的二级石 墨
自乙炔工序冷 却脱水 后 的 乙炔气 经 乙炔冷 却 器进 入 乙炔 阻火器 , 乙炔气和氯化氢 气分别 经各 自的孔板 流
冷却 , 混合 气 体 冷却 到 一1 ~ 一8℃ , 使 4 混合 气 体 中
的一部分水 冷凝形成盐酸 流下 , 另一部 分则形 成酸雾
多组并联 的转化器 。工艺 流程如 图 2所 示 。
器
循 环
回 水
循环
上水
图 2 改 造 后 混 合 气 脱 水 工 艺 流 程 图
Fi . Flw h to wa e ig i e a f e m pr v m e t g2 o c ar fde t rn m x g a t ri d s o e n
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 。
1 2
第 8期
李欣 平 等 : 乙烯转 化工序 混合 气脱 水 系统 的改造 氯
改造 , 由原来 的硫 酸法脱水 改 造成冷 冻法 脱水 。
盐水 冷却后进 入盐酸雾过滤 器 , 憎水 性含氟 硅油玻 经
2 改 造 前 的 工 艺
自氯化 氢合成 工序来 的 氯化氢 进人 氯化 氢吸 附 器 。乙炔工序冷 却脱水 后 的 乙炔气 经 乙炔冷 却 器后
转 化器 的腐蚀 和氯 化 汞触媒 的 结块 。 氯 碱发展 公 司 2 0万 taP / VC装 置 氯 乙烯 转 化 工 序混合 气 脱水 系 统 原 采用 浓 硫 酸 循 环 干燥 工 艺 ,
此 工艺操 作 比较 复杂 , 而且 运行 约 2个 月 以后 , 稀硫
合气 含水 量 的要求 。综 合 考 虑 上 述 情 况 并 结 合 1 0
保 证 了 混 合 气 的 脱 水 效 果 , 节 省 了运 行 费用 。 并
[ 中图分类号]T 3 5 3 Q 2 .
I p o e e s o e t rng s s e f r m i e a n v n lc o i e s nt e i r c s m r v m nt n d wa e i y t m o x d g si i y hl rd y h ss p o e s LJX i p n n i g,QjN i n i n, I Ju l a x a J A n e
( i a P n m e S e m aGr u l rAl aiDe e o me tCo. t ,P n d n s a 6 0 0,Ch n ) Ch n i g i h n o p Ch o - k l v lp n ,L d. i g i g h n 4 7 0 ia
[ 键 词 ]氯 乙 烯 ; 合 气 ; 水 ; 酸 法 ; 冻 法 ; 造 关 混 脱 硫 冷 改
[ 摘
要]介绍了采用冷冻法替代硫酸法用于氯乙烯转化工序混合 气脱水 的改 造过程 , 改造后 系统运行 平稳 , [ 文献标 志码]B [ 文章编号]10 —7 3 (0 10 —0 1 —0 0 9 9 72 1) 8 0 2 3
3mm 厚 的一 层 黑 色 碳 化 物 , 液 位 显 示 失 灵 。经 使
任公 司 , 现生产能力 为 3 0万 ta 子膜烧碱 、0万ta /离 3 /
P C树脂 。第 1 双 1 V 期 0万 ta / 装置 于 20 0 5年 1 2月 3 0日一次试 车成 功 , 产 出合格 产 品 , 乙烯转 化 工 生 氯 序混合气 脱水 系统 采 用冷 冻法 脱水 工 艺 。第 2期 双 2 0万ta 置于 2 0 /装 0 9年 6月底一次试 车成 功 , 生产 出
了合 格产 品, 转化 工序混合气脱 水系统采用 硫酸 法脱
水 工艺 。笔者 介 绍 了 2 0万 taP C 装 置 转化 工序 / V
混 合气脱 水 系统 的改 造过 程 。
1 转 化 工 序 混合 气 脱 水 系统 的 重 要 性
转化 工序 混合 气脱 水 系统 的任务 是脱 除混 合气
技术人 员 分析 , 种 黑 色 碳化 物 是 混 合 气 中 所 夹带 这 的含碳 颗 粒悬浮 物在 一定 温度 下被硫 酸碳 化所 产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