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有机合成导学案

合集下载

第四节有机合成导学案

第四节有机合成导学案

第四节有机合成导学案课题:第三章第四节有机合成课型:新授课课时:第2课时【学习⽬标】1.初步认识逆向合成法的思维⽅法,理解确定合成路线的基本原则。

2.通过有机物逆合成法的推理,培养学⽣逻辑思维能⼒以及信息的迁移能⼒3.激情投⼊,享受学习的快乐。

激发⾃⼰探索化学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使⽤说明及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和资料书,进⾏知识梳理,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思路。

2.完成预习⾃测题⽬,针对⾃测中出现的错误,进⾏反思,并填写在“我的疑问”处。

3.限时30分钟,独⽴完成。

预习案【温故知新】⑴含-OH(可以是等类物质)有机物与Na反应时,-OH与H2个数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⑵-CHO与Ag或Cu2O的物质的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 RCH2OH → RCHO → RCOOH 摩尔质量关系:M __________________⑷ RCH2OH +CH3COOH浓H2SO4→ CH3COOCH2R 摩尔质量关系:M _______________【新知识导航】⼀、有机合成的原则、⽅法、关键1、有机合成遵循的原则(1)起始原料要价廉、易得、简单,通常采⽤四个碳以下的单官能团化合物和单取代苯。

(2)尽量选择步骤最少的合成路线。

(3)“绿⾊、环保”。

(4)操作简单、条件温和、能耗低,易于实现。

(5)不能臆造不存在的反应事实。

2、有机合成的解题⽅法⾸先要看⽬标产物属于哪⼀类、带有何种官能团。

然后结合所学过的知识或题给信息,寻找官能团的引⼊、转换、保护或消去的⽅法。

3、解答有机合成题的关键在于:(1)选择合理简单的合成路线。

(2)熟练各类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相互衍⽣关系以及官能团的引进和消去等基础知识。

2、有机合成题的解题⽅法①顺向合成法:此法要点是采⽤正向思维⽅法,其思维程序为“原料→中间产物→产品”。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四节 有机合成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四节 有机合成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

2019-2020年高中化学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四节有机合成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学习目标】1.通过回忆,归纳烃的衍生物之间的关系,能列举碳链增长和引入各类官能团的化学反应,并能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2.通过阅读和讨论,了解合成路线设计的一般思路;知道合成关键为构建碳骨架和引入所需官能团。

3.理解有机合成遵循的基本规律,初步学会使用逆向合成法合理设计有机合成的路线。

4.了解有机合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有机合成试题的特点、解题方法和思路【学习过程】旧知再现:根据常见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1)一元羧酸与一元醇之间的酯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元羧酸与多元醇之间的酯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多元羧酸与一元醇之间的酯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多元羧酸与多元醇之间的酯化反应:此时反应有三种情形,可得普通酯、环酯和高聚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羟基自身的酯化反应:此时反应有三种情形,可得到普通酯、环酯和高聚酯:_______ 答案:(1)(2)(3)(4)(5)新知探究:活动一:有机合成的过程1.有机合成的概念:有机合成指利用①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特定②和③的有机化合物。

2.有机合成的任务:通过有机反应构建④的分子骨架,并引入或转化所需的⑤。

答案:①简单易得②结构③功能④目标化合物⑤官能团活动二:有机合成的分析方法1.逆合成分析法:是将目标化合物倒退一步寻找上一步反应的⑥,该⑦同⑧反应可能得到目标化合物。

而这个中间体的合成与目标化合物的合成一样,是从更上一步的中间体得来的。

依次倒推,最后确定⑨和⑩。

示意图如下:目标化合物中间体中间体…基础原料2.有机合成应满足的条件(1)合成路线的各反应的条件,并且具有。

第3章第四节有机合成导学案

第3章第四节有机合成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精品学案】第三章第四节有机合成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有机合成”二、预习内容1.在烃和烃的衍生物中:能发生取代反应有的基础知识。

能发生加成反应有能发生消去反应有能发生聚合反应有2.有机合成的思路:就是通过有机反应构建目标分子的骨架,并引入或转化所需的官能团。

思考:在碳链上引入C=C的三种方法:(1) 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碳链上引入卤素原子的三种方法:(1) 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碳链上引入羟基的四种方法:(1) ___________________ (2)⑷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烃及烃的衍生物性质及官能团相互转化的一些方法。

2、了解有机合成的过程和基本原则。

3、掌握逆向合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学习重难点:①官能团相互转化的概括和总结。

②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过程中的应用活动探究二、学习过程0 0II II阅读课本,以CsHsO-C-C-OC,H,(草酸二乙酯)为例,说明逆推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⑴⑵⑶⑷(5)分析草酸二乙酯,官能团有_________________ ;反推,酯是由酸和醇合成的,则反应物为______________反推,酸是由醇氧化成醛再氧化酸来的,则可推出醇为反推,此醇A与乙醇的不同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 。

此醇羟基的引入可用B反推,乙醇的引入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_ 由乙烯可用制得B D总结解题思路:①②③[思考]用绿色化学的角度出发,有机合成的设计有哪些注意事项?[总结][知识拓展]是有机合成中用途甚广的一种试剂,可以用来合成烷、烯烃、醇、醛、酮、羧酸等一系列化合物。

写出以苯、丙烯为主要原料合成GHbCHOHGCH化学方程式。

OH CHs CH弓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CH,-CH-CHO转变成CH M-C乂日2。

《有机合成》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有机合成》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有机合成》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第四节有机合成(第二课时)一、新课程标准要求⑴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⑵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们的转化关系。

二、教学背景分析1.研究内容分析: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服务于人类的桥,是有机化学研究的中心,是化学工作者改造世界、创造未来最重要的手段。

有机合成是有机物性质的应用,要求学生在前两章及本章前三节的研究基础之上熟练掌握好各类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相互衍生关系以及重要官能团的引入和消去等基础知识,同时对本节第一课时有机合成的过程要有初步掌握。

本节课教学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逆合成分析法设计有机化合物合成路线的基本技能,旨在培养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合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顺利研究本模块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时代及选修一《化学与生活》的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合成的有机物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对学生渗透热爱化学、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学生已有的研究能力学生研究心理的期待群体中的个体差异三、本节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有机物的性质及转化关系,研究逆合成基本原则及其应用2.进程与方法:①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整理知识,培养学生对有机物性质和官能团转化方法的归纳能力。

②通过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有机物的合成方法的研究,培养学生的逆合成分析法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信息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会新物质的不断合成是有机化学具有特殊的科学魅力,对学生渗透热爱化学的教育。

②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糊口实践的意识。

③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进修能力;以化学主人翁的身份体会化学学科在生产、糊口中的实用价值,激起进修化学的兴趣。

四、讲授设计流程与讲授设计(一)讲授设计实际依据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皮亚杰建构主义研究理论、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第3章第四节 有机合成导学案

第3章第四节 有机合成导学案

第三章第四节有机合成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有机合成”的基础知识。

二、预习内容1.在烃和烃的衍生物中:能发生取代反应有能发生加成反应有能发生消去反应有能发生聚合反应有2.有机合成的思路:就是通过有机反应构建目标分子的骨架,并引入或转化所需的官能团。

思考:在碳链上引入C=C的三种方法:(1)___________(2) __________(3) __________。

在碳链上引入卤素原子的三种方法:(1)___________(2) __________(3) __________。

在碳链上引入羟基的四种方法:(1)___________(2) __________(3) __________(4) __________。

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烃及烃的衍生物性质及官能团相互转化的一些方法。

2、了解有机合成的过程和基本原则。

3、掌握逆向合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学习重难点:①官能团相互转化的概括和总结。

②逆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过程中的应用二、学习过程活动探究阅读课本,以(草酸二乙酯)为例,说明逆推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分析草酸二乙酯,官能团有;(2)反推,酯是由酸和醇合成的,则反应物为和;(3)反推,酸是由醇氧化成醛再氧化酸来的,则可推出醇为(4)反推,此醇A与乙醇的不同之处在于。

此醇羟基的引入可用B ;(5)反推,乙醇的引入可用,或;(6)由乙烯可用制得B。

总结解题思路:①②③[思考]用绿色化学的角度出发,有机合成的设计有哪些注意事项?[总结][知识拓展]科里(Elias James Corey)1990年10月1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美国哈佛大学的有机化学家Elias James Corey 以199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他在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方法学方面的贡献。

科里从5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有机合成的研究工作,三十多年来他和他的同事们合成了几百个重要的天然产物。

这些化合物的结构都比较复杂,而且越往后,他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越复杂,合成的难度也越大。

第四节有机合成导学案

第四节有机合成导学案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四节有机合成(1)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能列举引入碳碳双键或三键、卤原子、羟基、醛基和羧基的化学反应。

并能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2、使学生通过苯甲酸苯甲酯的合成路线的分析提炼出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一般程序——逆推法。

3、了解原子的经济性,了解有机合成的应用【学习重点】掌握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一般程序——逆推法。

【学习难点】常见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方法【基础知识自学导学】完成大聚焦课堂第32页《知识再现》[探讨学习1]、完成下列有机合成过程:①以CH≡CH为原料合成CH≡CH此过程中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②以为原料制取此过程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③CH2=CH2为原料合成CH2=CHCOOHCH2=CH2 CH3CH2OH CH3CHOCH2 =CHCOOHH2O,H+此过程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④CH3CHO 和HCHO为原料合成CH2 =CHCHOOH一此过程中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⑤由乙烯和其它无机原料合成环状化合物E,请在下列方框内填入合适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探讨学2]:通过对以上有机合成路线的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有机合成过程中,原料和目标产物在结构上发生了哪些变化?有机合成的关键是什么?2、碳链增长的途径有哪些?3、碳链缩短的途径有哪些?归纳小结:一、有机合成的关键是(一)、碳骨架的构建1、碳链增长的途径:(1)方法1:卤代烃的取代反应①卤原子的氰基取代如:溴乙烷→丙酸:增长一个碳原子CH3CH2Br + NaCN→CH3CH2CN +2H2O+H+→②卤原子的炔基取代如:溴乙烷→ 2-戊炔:增长两个碳原子CH3CH2Br+ Na-C≡CCH3 →(其中Na-C≡CCH3 的制备:2CH3C≡CH + 2Na →2CH3C≡CNa + H2↑)③苯与R-X的取代如:由苯制取乙苯(2)方法2:加成反应①醛、酮的加成反应如:CH3CHO + HCN →CH 3COCH 3 + HCN →②羟醛缩合如:CH 3CH 2CHO + CH 3CH 2CHO →③烯烃、炔烃的加聚、加成反应2、碳链缩短的途径:(1)方法1:烯烃、炔烃及苯的同系物的氧化反应如:①CH 3CH CH 2 ②(2)方法2:碱石灰脱羧反应 如:由醋酸钠制备甲烷:由苯乙酸钠制备苯:3、成环与开环的途径:(1)成环:如羟基酸分子内酯化HOCH 2CH 2COOH →(2)开环:如环酯的水解反应COOCH 2 +2H 2O →COOCH 2思考:你还能找出增长碳链、缩短碳链、成环、开环的反应例子吗?[达标训练]:1、下列反应可以使碳链增长的是( )A 、CH 3CH 2CH 2CH 2Br 与NaCN 共热B 、CH 3CH 2CH 2CH 2Br 与NaOH 的乙醇溶液共热C 、CH 3CH 2CH 2CH 2Br 与NaOH 的水溶液共热D 、CH 3CH 2CH 2CH 3(g)与Br 2(g )光照2、下列反应可以使碳链增长1个C 原子的是( )A 、碘丙烷与乙炔钠的取代反应B 、丁醛与氢氰酸的加成反应C 、乙醛与乙醛的羟醛缩和反应D 、丙酮与氢氰酸的加成反应3、下列反应可以使碳链减短的是( )A 、持续加热乙酸钠和碱石灰的混合物B 、裂化石油制取汽油KMnO 4(H +)KMnO 4(H +)C、乙烯的聚合反应D、溴乙烷与氢氧化钾的乙醇溶液共热4、在一定条件下,炔烃可以进行自身化合反应。

【推荐】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五(导学案)3.4有机合成1.doc

【推荐】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五(导学案)3.4有机合成1.doc

选修5第三章第4节有机合成编制人:谢肇明审核人:赵昆元领导签字:(第1课吋)【学习口标】1.掌握坯类物质、卤代坯、泾的含氧衍牛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性质、反应类型、反应条件2.掌握冇机合成的关键一碳骨架构建和官能团的引入及转化。

3.充分利用“结构决定性质”的方法,抓住官能团来学习有机物的性质,为有机合成和推断题打下基础。

4.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对物质性质和官能团转化方法的归纳能力。

【重点难点】掌握各类有机物的性质、反应类空、相互转化。

有机合成的关键一碳骨架构建和官能团的引入及转化【使用说明】自主学习一•有机合成的过程1.有机合成的概念有机合成指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的有机化合物。

2.有机合成的任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机合成的过程二•各类炷的衍生物的结构特点和主要的化学反应类别通式代表性物质分子结构特点主要化学性质卤代R—X 澳乙烷C2H5BrC-X键易断裂。

1.取代反应:与NaOH溶液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醉。

2.消去反应:与强碱的醉溶液共热,脱去卤化氢,生成烯烧。

R—on 乙醇C2II5OH有C—O键和O—II键,—oil与链烧基直接相连。

1.与金屈钠反应,生成曲钠和氢气。

2.氧化反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被氧化剂氧化为乙醛:被酸性高包酸钾氧化成乙酸3.脱水反应:170°C时,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

140C时,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乙艇•= 4•取代反应:与氢卤酸反应生成卤代绘和水5.酢化反应:与含氣酸反应生成酯。

酚苯酚-OH直接与苯环相连。

1.弱酸性: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和水。

2•取代反应:与浓溟水反应,生成三混苯酚白色沉淀。

3.显色反应:与铁盐(FcCh)反应,生成紫色物质。

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高中化学选修5 3.4有机合成 导学案

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高中化学选修5 3.4有机合成 导学案

第四节有机合成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烃类物质、卤代烃、烃的含氧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性质、反应类型、反应条件2.初步学会设计合理的有机合成路线。

3.了解逆合成法4.掌握有机合成的关键—碳骨架构建和官能团的引入及转化。

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结构决定性质”的方法,抓住官能团来学习有机物的性质;实现醇、醛、羧酸、酯的转化,为有机合成和推断题打下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学会观察、分析化学实验现象和推理、探究实验结果,初步掌握根据结构分析性质的一般方法,并会对有机物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在掌握各类有机物的性质、反应类型、相互转化的基础上,初步学习设计合理的有机合成路线。

教学难点:1. 利用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寻找合成路线的最佳方式;2. 掌握逆合成法一般步骤和关键。

【学案导学】一、知识回顾:各类烃及衍生物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二、烃的衍生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三、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1)取代反应:甲烷、苯、醇的卤代,苯的硝化、磺化,醇与活泼金属反应,醇的分子间脱水,酯化反应,酯的水解反应等。

①是原子或原子团与另一原子或原子团的交换;②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有进有出的;③该反应前后的有机物的空间结构没有发生变化;④取代反应总是发生在单键上;⑤这是饱和化合物的特有反应。

(2)加成反应:烯烃、苯、醛、油脂等分子中含有C、C双键或C、O双键,可与H2、HX、X2、H2O等加成。

①加成反应发生在不饱和(碳)原子上;②该反应中加进原子或原子团,只生成一种有机物(相当于化合反应),只进不出;③加成前后的有机物的结构将发生变化,烯烃变烷烃,结构由平面变立体;炔烃变烯烃,结构由直线变平面;④加成反应是不饱和化合物的特有反应,另外,芳香族化合物也有可能发生加成反应。

(3)消去反应:有机物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形成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如卤代烃、醇。

①消去反应发生在分子内;②发生在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③消去反应会脱去小分子,即生成小分子;④消去后生成的有机物会产生双键或叁键;⑤消去前后的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它与加成反应相反,因此,分子结构的变化正好与加成反应的情况相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三章第四节有机合成课型:新授课课时:第2课时【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逆向合成法的思维方法,理解确定合成路线的基本原则。

2.通过有机物逆合成法的推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信息的迁移能力3.激情投入,享受学习的快乐。

激发自己探索化学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和资料书,进行知识梳理,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思路。

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针对自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反思,并填写在“我的疑问”处。

3.限时30分钟,独立完成。

预习案【温故知新】⑴含-OH(可以是等类物质)有机物与Na反应时,-OH与H2个数的比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⑵-CHO与Ag或Cu2O的物质的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 RCH2OH → RCHO → RCOOH 摩尔质量关系:M __________________⑷ RCH2OH +CH3COOH浓H2SO4→ CH3COOCH2R 摩尔质量关系:M _______________【新知识导航】一、有机合成的原则、方法、关键1、有机合成遵循的原则(1)起始原料要价廉、易得、简单,通常采用四个碳以下的单官能团化合物和单取代苯。

(2)尽量选择步骤最少的合成路线。

(3)“绿色、环保”。

(4)操作简单、条件温和、能耗低,易于实现。

(5)不能臆造不存在的反应事实。

2、有机合成的解题方法首先要看目标产物属于哪一类、带有何种官能团。

然后结合所学过的知识或题给信息,寻找官能团的引入、转换、保护或消去的方法。

3、解答有机合成题的关键在于:(1)选择合理简单的合成路线。

(2)熟练各类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相互衍生关系以及官能团的引进和消去等基础知识。

2、有机合成题的解题方法①顺向合成法:此法要点是采用正向思维方法,其思维程序为“原料→中间产物→产品”。

②逆向合成法:此法要点是采用逆向思维方法,其思维程序为“产品→中间产物→原料”。

③类比分析法:此法要点是采用综合思维的方法,其思维程序为“比较题目所给知识原型→找出原料与合成物质的内在联系→确定中间产物→产品”。

【练习】以(草酸二乙酯)为例,说明逆向合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分析草酸二乙酯,官能团有;(2)反推,酯是由酸和醇合成的,则反应物为和;(3)反推,酸是由醇氧化成醛再氧化而来的,则可推出醇为(4)反推,此醇A与乙醇的不同之处在于。

此醇羟基的引入可用B经(5)反推,乙醇的引入可用 ,或 ;(6)由乙烯可用 制得B 。

3、中学常用的合成路线有机合成往往要经过多步反应才能完成,因此确定有机合成的途径和路线时,就要进行合理选择。

选择的基本要求是原料价廉,原理正确,路线简捷,便于操作、条件适宜、易于分离,产率高,成本低。

中学常用的合成路线有四条。

(1)一元合成路线(官能团衍变)R —CH═CH 2 →卤代烃→一元醇→一元醛→一元羧酸→酯(2)二元合成路线OH H C OH H C ClH C Cl H C CH CH OH CH CH 2|2|O H 2|2|Cl 22O H 23222-−−→−-−−→−=−−→−++-水解加成消去 (3)芳香化合物合成路线⑷改变官能团的位置3|3HBr 23HBr 223CH BrH C CH CH CH CH Br CH CH CH +-−−→−=−−→−加成消去 【预习自测】1.以乙烯和乙苯为原料(其它无机物自选), 合成下列有机物。

2.0.1molC n H m COOH 与溴完全加成时,需溴32g,0.1mol 该有机物完全燃烧时产生CO 2和H 2O 的物质的量之和为3.4mol,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3.要合成氯乙烷、聚氯乙烯等,现有NaCl 、H 2O 、空气,还需一种固体原料,是_________。

4.化学式为C 8H 10O 的化合物A 具有如下性质:①可以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气体;②与羧酸反应生成有香味的物质;③可以被酸性KMnO 4氧化生成苯甲酸;④催化脱氢产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⑤脱水反应的产物,经聚合反应可制得一种塑料制品(主要的“白色污染”源之一)。

请回答:⑴对该化合物的结构可作出的判断是 。

A.苯环上直接连有羟基B.肯定有醇羟基C.苯环侧链末端有甲基D.肯定是芳香烃 ⑵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是 。

⑶A 和N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怎样以H 2O 、O H 182、空气、乙烯为原料制取 ?写出有关的方程式。

【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探究案探究点一: 有机合成——顺合成法1. 以乙烯为主要原料(无机试剂任选)合成乙酸乙酯,分析合成路线?2.课本66页学与问:卡托普利为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其合成线路几各步反应的转化率如下:则该合成路线的总产率是 ( )A . 58.5%B .93.0%C .76%D .68.4%探究点二: 有机合成——逆推法1.由乙烯和其他无机物原料合成环状化合物E ,请在下列方框内填入合适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请写出A 和E 的水解方程式:A 水解:E 水解:2.(09海南)以下是某课题组设计的合成聚酯类高分子材料的路线:已知:①A 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10,其中碳的质量分数约为0.9;②同一碳原子上连两个羟基时结构不稳定,易脱水生成醛或酮:③C 可发生银镜反应。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A 的分子式为 ; (2)由A 生成B 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_反应类型是 ;(3)由B 生成C 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不稳定中间体的结构简式应是 ;(4)D 的结构简式为 ,D 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水解产物之一为乙酸的有 (写结构简式)。

训练案1.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

以下反应中符合绿色化学原理的是A.乙烯与氧气在银催化作用下生成环氧乙烷B.乙烷与氯气制备氯乙烷C.苯和乙醇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乙苯D.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备乙烯2. (09全国卷)(15分)化合物H是一种香料,存在于金橘中,可用如下路线合成:已知:回答下列问题:(1)11.2L(标准状况)的烃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产生88 g CO2和45 g H2O。

A的分子式是(2)B和C均为一氯代烃,它们的名称(系统命名)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催化剂存在下1 mol F与2 mol H2反应,生成3-苯基-1-丙醇。

F的结构简式是(4)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5)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6)写出所有与G具有相同官能团的G的芳香类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8年北京)菠萝酯是一种具有菠萝香气的食用香料,是化合物甲与苯氧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

⑴甲一定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_⑵5.8g甲完全燃烧可产生0.3mol CO2和0.3 mol H2O,甲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29,甲分子中不含甲基,且为链状结构,其结构简式是:。

⑶苯氧乙酸有多种酯类的同分异构体,其中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有2种一硝基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是(写出任意2种的结构简式)、。

⑷已知:R-CH2-COOH R-ONa R-O-R′(R-、R′-代表烃基) 菠萝酯的合成路线如下:①试剂X不可选用的是(选填字母)。

a. CH3COONa溶液 b. NaOH溶液 c. NaHCO3溶液 d.Na2Cl−−−→催化剂'Cl-R∆−−−→(i)B2H6(ii)H2O2/OH-R-CH=CH2 R-CH2CH2OH(B2 H6为乙硼烷)②丙的结构简式是,反应II的反应类型是③反应IV的化学方程式是4.苹果醋(ACV)是一种由苹果发酵而成的酸性饮品,具有解毒、降脂等药效,主要酸性物质为苹果酸。

苹果酸在分离提纯后的化学分析如下:①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150,完全燃烧后只生成CO2和H2O,分子中C、H质量分数分别为w(C)=35.82%、w(H)=4.48%;②0.1 mol该酸与足量的NaHCO3反应放出4.48 L CO2,与足量的Na反应放出3.36 L H2(气体体积均已折算为标准状况);③该分子中不存在支链。

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苹果酸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苹果酸中含有的官能团有 (填名称),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填反应类型)。

(3)苹果酸的同分异构体中,符合上述①、②两个条件的是(写出结构简式):5.(09天津)请仔细阅读以下转化关系:A是从蛇床子果实中提取的一种中草药有效成分,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酯类化合物;B称作冰片,可用于医药和制香精,樟脑等;C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分子中含有4种氢原子;D中只含一个氧原子,与Na反应放出H2;F为烃。

请回答:(1)B的分子式为。

(2)B不能发生的反应是(填序号)。

a.氧化反应 b.聚合反应 c.消去反应 d.取代反应 e.与Br2加成反应.(3)写出D→E、E→F的反应类型:D→E、E→F。

(4)F的分子式为。

化合物H是F的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为56,写出H所有可能的结构;(5)写出A、C的结构简式并用系统命名法给F命名:A: _、C:、F的名称:。

(6)写出E→D的化学方程式。

6. (09福建)有机物A是最常用的食用油抗氧化剂,分子式为C10H12O5,可发生如下转化: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分子中只含一个甲基。

C的结构可表示为:(其中:-X、—Y均为官能团)。

回答下列问题:(1)A的结构简式为(2)官能团—X的名称为,高聚物E的链节为(3)根据系统命名法,B的名称为(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5)C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其中2种符合下列要求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i.含有苯环ii.能发生银镜反应iii.不能发生水解反应(6)从分子结构上看,A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填序号)。

a.含有苯环 b.含有羰基 c.含有酚羟基7.有机物A、B、C都是仅含C、H、O三种元素的羧酸酯,它们的水解产物分子中全都含有苯环。

A 的水解混合液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和C的水解混合液分别都能使FeCl3溶液呈紫色。

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其同系列中最小的。

(1)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其结构简式为;(2)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少13,则B的结构简式为:;(3)C的相对分子质量和A相等,则C的可能结构有(填数字)种,写出其中的一种结构简式:8.(09山东)下图中X是一种具有水果香味的合成香料,A是有直链有机物,H分子中无甲基,E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