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减量施肥模式试验

合集下载

马铃薯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试验报告

马铃薯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试验报告

马铃薯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试验报告周玉红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一、试验点概况东乡族自治县最高海拔2664m 、最低海拔1736m ,平均海拔2199.5m 。

东乡族自治县属温带半干旱气候。

气候干燥,冬长夏短,四季分明,无霜期年平均138d ,年均气温6.4℃,降水量在350mm 左右,年蒸发量高达1387mm ,日照时数2500小时以上。

试验点位于东乡县坪庄乡结构村,土壤为中壤质黑垆土,试验点土壤理化数据:pH 值8.64、有机质11.2g/kg 、全氮0.59g/kg 、有效磷4.8mg/kg 、速效钾127mg/kg 。

二、试验材料1、试验作物:马铃薯,品种为青薯9号,播种量为150kg/667m 2,播种前草木灰拌种,种植密度4000株/667m 2。

2、试验肥料氮肥为尿素(46%),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生产;磷肥为普通过磷酸钙(12%),甘肃白银虎豹化工有限公司生产;钾肥为硫酸钾镁(24%),青海中航资源有限公司生产。

三、试验方法1、试验方案配方施肥采用的肥料配方数据为:N13.8kg/667m 2,P 2O 58.4kg/667m 2,K 2O12kg/667m 2。

各处理的氮磷钾肥作为基肥一次施入土壤,后期不再追肥。

每个处理重复3次,随机排列,小区面积30m 2(5m*6m )。

2、样品采集土壤样品:播种前取0~20cm 混合土样,每个试验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采集一个混合样即可,同时填写采样标签。

植株样品:马铃薯样品包括块茎、茎叶等部分,每区采样点不应少于10个(每点至少1株)。

3、分析测试土壤分析项目:pH 、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

植株、籽粒分别进行分析,分析项目:全氮、全磷、全钾。

植物测试:硫酸—过氧化氢消煮,全氮采用蒸馏滴定法测定;全磷采用钒钼黄比色法测定;全钾采用火焰光度法测定。

4、田间管理马铃薯大田种植,播种前马铃薯用草木灰拌种,用人工穴播的方式播种,行距60cm ,株距27.8cm ,亩保苗4000株/667m 2。

旱作区马铃薯商品有机肥不同用量试验

旱作区马铃薯商品有机肥不同用量试验

旱作区马铃薯商品有机肥不同用量试验引言本文旨在通过对旱作区马铃薯商品有机肥不同用量试验的研究,探究不同用量的有机肥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旱作区马铃薯生产提供科学的施肥建议。

一、试验设计和方法1. 试验设计本试验采用的是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3个不同的有机肥施用量处理组和一个不施用有机肥的对照组,每个处理组设置3个重复。

有机肥施用量设置为0kg/亩、15kg/亩、30kg/亩和45kg/亩。

2. 种植方法在试验地选择了一块土地,进行了深翻、平整和预施基肥处理。

选用了当地的适宜马铃薯生长的品种,按照旱作区的种植技术要求进行了马铃薯的规范播种和管理。

3. 施肥方法将不同用量的有机肥均匀撒布在试验田中,深入土壤20cm处。

在施肥后进行了适当的浇水,以促进有机肥的迅速渗透土壤,充分发挥其营养作用。

4. 试验指标本试验将对马铃薯的生长状况、产量和品质指标进行观测和测定。

生长状况包括植株高度、叶片面积和根系生物量等;产量指标包括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等;品质指标包括干物质含量、抗病性和抗逆性等。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1. 生长状况的观测结果通过对试验田的生长状况进行观测和比较发现,不同施用量的有机肥对马铃薯的生长状况有明显的影响。

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马铃薯的植株高度、叶片面积和根系生物量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以30kg/亩的有机肥施用量对比,其对马铃薯的生长状况影响最为显著,植株高度增加了20%左右,叶片面积增加了15%左右,根系生物量增加了30%左右。

2. 产量和品质的测定结果通过对不同施用量有机肥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发现不同施用量的有机肥对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均有一定的影响。

其中30kg/亩的有机肥施用量对比,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分别增加了15%和20%左右;马铃薯的干物质含量也有一定的提高趋势,抗病性和抗逆性也有所增强。

三、结论和建议本试验结果表明,在旱作区马铃薯商品生产中,适量的有机肥施用有助于促进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

马铃薯不同比例与不同量级肥料效果试验

马铃薯不同比例与不同量级肥料效果试验
4 .8 h ; 肥 量 级 以 B 产 量 最 高 , 均 为 4 . 0tl2 515t m 施 / 5 平 65 } ; 4 /m
不同量级 和 不同比例 以 A3 合产量 最 高 , 4 .2 /m ; B组 为 93 0t 2 h 其 次 是 AB 和 AB 组 合 , 量均 为 4 .4 h 2第 3位 是 33 3 产 6 5t m ; 0 /
步 道 宽 1 , 距 为 8 m, 距 为 2 m, 植 密 度 为 5 .I 垄 5n 0e 株 5e 种
万 株 /m 。 h0
1 . 试 验 实 施 4
生 长所 需氮 、 、 的施肥 比例 以及 同一 比例 不同量 级 进行 磷 钾
了区域 试验 , 讨其 对马 铃 薯产 量 的影 响 , 探 旨在 为马 铃 薯种 植最 佳施肥 方案 提供 理论 依据 。
设 为 5个 水 平 , 分别 为 1 0k /m B) 2 5k/m B )3 0 5 g h ( 、2 gh ( 2 、0
k /m:B )3 5kC m ( 4 、5 gI 。B ) 重复 3次 , l g ( 3、7 r B )4 0k ,m ( 5; h : h 1 共 5
52 %, 氮 03 %, 磷 02 , 壤 呈 微酸 性 , 壤肥 力 中 .9 全 . 5 全 . 土 % 土
等 , 力 均 匀 , 水 良 好 , 势 平坦 , 肥 排 地 土壤 类 型为 淋 溶 黑 钙 土 ; 茬 为小 麦 , 整 地 , 松 浅 翻 , 松 4 m, 下 施 肥 前 秋 深 深 5c 种 3 5 m。 4月 2 ~ 于 e 8曰春 起垄 夹肥 。
文章 编号
10 — 7 9 2 1 )9 0 0 - 1 0 7 5 3 (0 0 0 - 14 0

不同施肥量对马铃薯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不同施肥量对马铃薯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由表 2可得 出, 同施 肥处理对 马铃 薯均有 一 不
定 的增产作用 , 中处理 1 其 O产量 最高 , 比无肥 区增
产 9 . , 3 2 其次为处理 5和处理 3产量最低 为无 肥
】 . 4 8 7 PK
表 2 不 同处 理产 量 、 檀株 养 分 含量
No Ko No K2 P2
赵 忠东 等 : 同施 肥量 对 马 铃 薯 产量 和 肥 料 利用 率 的 影 响 不
・4 ・ 3
0 4
2 结果 与分 析
2 1 年 7月 1 01 1日收获 , 各处理实 收测 产 : 对试
区和缺氮区 , 明氮肥 和钾肥对马铃 薯产量 影响较 说 大, 磷肥对 产量影响较小 。
要: 采取 “ 4 4 完全 方 案 并 结 合 肥 料 利 用 率 方 案 , 证 配 方 施 肥 和 常 规施 肥 下 马铃 薯单 产 和 肥 料 利 用 率 , 3 1” 验
试验结果表明 : 马铃 薯 的最 佳 施 肥 量 N 为 6 6 g 6 7 , 2 5为 23 g 6 7 K O 为 2 7 g 6 7 。 最 . 1k / 6 m。P O . 4k / 6 m , 2 .k/6m , 佳 产 量 为 16 3 3 g 6 7 , 土 配 方施 肥 区较 常 规 施 肥 区氮 肥 肥 料 利 用 率提 高 了 78 %磷 肥 肥 料 利 用 率 5 . 3k / 6 m。 测 .3
形, 淡黄 皮浅 黄 肉 , 眼浅 、 芽 中等 , 生育 期 1 2d 全 0 , 属 中熟 品 种 , 晚 疫 病 , 抗 环 腐 病 、 病 毒 病 。 抗 较 抗

长势强 , 绿色 、 茎 叶深 绿色 , 紫色 , 花 块茎 圆形 , 白皮

控释肥减量施用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控释肥减量施用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a d Ma u a t e o e e t ie ,Mi i r f r u t e;S a d n s a c e tro w—tp e t ie n i e rn d T c — n n f cu fN w F ri z r r l n s o il u t y Ag c r h n o gRe e rh C n e f Ne y e F r l rE gn e g a e h iz i n
s i n t t i o e o tn r t d e r u h f l x e me t .T e r s t i d c td t a h o  ̄ U d—r la e fri z rte t ol i ae n t g n c n e t r r wee su id t o g ed e p r n s h e u s n ia e h tte e n o e h i i l e e s e l e r a— t i
中 图分 类 号 :15 5 文献 标 识 码 : 文章 编号 :0 1 5 12 1 )6— 0 6— 4 ¥4 . A 10 —88 ( 02 0 0 8 0
Efe t fDe r a i n r l d—r l a e Fe tl e pl a i n Ra e o e d a f c s o c e sng Co t o l e ee s r i z r Ap i to t n Yil nd i c

要: 通过田间试验 , 究了包膜尿素减量化施用对马铃薯产量 、 研 品质及 土壤硝 态氮含 量的影响。结果表 明, 习惯施 与
肥处理相比, 用控释肥可 以提 高马铃薯的一级品率 , 施 并且能较好 地保 证马铃薯产 量, 马铃 薯产 量增加 8o % ~ 5 5 % , .0 2 .9 以 10 0 %控释肥增产效果最好 。马铃 薯品质方 面, 氮控 释肥 处理 能提 高马铃 薯 品质。施用控 释肥 可 以提 高 氮肥 利 用率 l . 减 0 5 % ~ 2 6% , 中, 3 2 .9 其 以减氮 4 %控释肥的 氮肥利用率最高。在马铃 薯土壤硝 态氮含 量方面 , 用控释肥 能降低硝 态氮在各 0 施 个土层 的累积 , 中减氮 3 % ~ %控释肥 处理 土壤硝态氮的 累积量最低。 其 0 0 4 关键词 : 控释肥 ; 马铃薯 ; 产量 ; 品质 ; 土壤硝 态氮

泽普县马铃薯肥料试验及施肥技术指导

泽普县马铃薯肥料试验及施肥技术指导
4 结 果 与分 析
在 施 尿 素 1 g 67 、 酸 钾 6 7 k /6 m2 7 k /6m2硫 . g6 7 的条 件 7 下 , 重过 磷 酸 钙 5 4 k /6 m ̄ , 过 磷 酸 钙 利 用 率 为 施 . g6 7 时 重 2 3 %; 重 过 磷 酸 钙 1.8 k /6m2 , 过 磷 酸 钙 利 用 . 施 3 0 g6 7 时 重 3
理 产 量 在 13 -0 3 g6 7 , P 25- 0 k /6 m2 , 2 N2 产 量 均 高 于
指标体系、 摸清土壤 养分校正系数 、 构建马铃薯施肥模型提
供依据。
1 材 料 与方 法
1 1 供 试 肥 料 .
Nl 、 PK 和 N , 此 可 得 氮 、 、 配 合施 用对 马 P N2 ̄2 P 由 磷 钾 铃 薯 具 有 增产 作 用 。
试验 地 各 小 区 的 施 肥 、 种 、 水 、 草 、 查 等 措施 均 播 灌 除 调 在 一 天 内完 成 。3月 1 5日犁 地 、 地 、 垄 ; 整 起 3月 1 6日撒 化
在 施 重 过 磷 酸 钙 l . g6 7 、 硫 酸 钾 6 7 k / O 8 k /6 m2 3 . g 7
表 1 不 同施 肥 处 理 考种 壶
尿 素 (6 , 4%)重过 磷 酸 钙 (6 , 酸 钾 (3 。 4 %)硫 3 %)
12 供试 作物 _
马铃薯 ( 费乌瑞塔 )为当地主栽品种。 ,
13 试 验 方案 .
试 验 采 用二 次 回 归 “4 4 完 全 试 验 设 计 , 、 、 三 31” 氮 磷 钾 因 素 四 水 平 ,4个 处 理 。每 个 处 理 不 设 重 复 ,随 机 区组 排 1

冬种马铃薯不同施肥量比较试验

冬种马铃薯不同施肥量比较试验

获 ,全 生 育期 12 d 2 。播后 1 肥 料 条 施 于 畦 面 0 d将
中部 ,随 即每 6 7r 用 10 g 渣 堆 肥覆 施 于 畦 6 l l 0 0k 菇 面 中部 ,再 覆 盖 稻 草 1 0 k ,培 土 5~6 C" 8 g 1,将 稻 3 1
上 。 由于 马铃薯种 植 时 问短 、效 益好 ,农 民生 产积
21 第1 0年 期 1
、 舛然 堂 旅
7 7
冬 种 马 铃 薯 不 同 施 肥 量 比较 试 验
陈 少珍
( 建省龙 海市农业技术推广 站 福
3 30 ) 6 10
摘 要 :通过 对 马铃 薯施 用 复合 肥试 验研 究 ,结 果 表 明 :马 铃薯 能获 得 最 好 综 合效 益 的最佳 施 肥
薯 3号 。
1 2 试 验 设 计 .
马 铃薯 种植 采用 稻草 包 芯 栽 培 方 式 ,试 验 肥 料
为俄 罗 斯产 “ 阿康 ” 复合 肥 ( 6—1 1 6—1 ) 6 ,以不
同施 肥 量 为试 验 处 理 ,共 设 9个 处 理 ,分 别 是 :0
k/ 7 3 g 66 1 、 2 k / 7 ' 1 5 g 66 m 、 5 g 6 I 、 7 k / 0 k /6 7 T I 5 g
良好 的生态 环境 。近年来 ,全市 年种 植 马铃 薯 3 0 00 多 h m ,总 产值 上亿 元 ,每 6 7m 纯 收入 10 6 5 0元 以
距 3 l,穴 距 2 I,每个 重 复 9 0C n 0C1 I 8穴 。 1 3 栽培 管理 .
20 0 8年 1 1月 2 1日播 种 ,2 0 0 9年 3月 2 3日收
( 6— ) 3— 5 。

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肥效对比试验

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肥效对比试验
处 理 1增 产 7 9 k /6 .7 m 。 8 g6 6 6 2 表 2 马 铃 薯 产 量
供 试 马铃 薯 品 种 为荷 兰 1 5号 。 试 肥 料 为 : 岛 产尿 供 富 素 ( N4 %)硫 酸钾 肥 ( I0 5 %) 鹿寨 产钙 镁磷 肥 ( 含 6 、 | 含 ( 0 , 2 含
期 为 20 0 8年 1月 1 7日。 个处 理按 统 一规 格 摆 种 , 行 距 各 即 04n, 距 03m, 随 手压 种 , 种薯 与 免耕 田厢 面 上的松出苗 。 放后 用 些碎 土盖 种撒 上 肥料 摆
( 匀撒 在 种薯 之 间 ) 后均 匀盖 上稻 草 且不 露光 即 可 ( 草 均 , 稻 量 按 6 0k /6 . 2。 区行 距 边缘 各留 02m、 5 g6 66 m )且 7 . 株距 边缘
NP+ .3 NK+ . 1 p 6 .2 N一50 54 2 .0 K. 05 4 4 5 1 3 0 K+ 98 9 0 .2 P一 27 8 4
相 关系数 为 09 6 , 准误为 1 9 2 7 根据 回归 分析 , . 9标 5 2. 8 o 6 玉林
市玉州区冬种马铃薯 的最 大施 肥 量 为纯 氮 1 . k 佑 6 7m 、 79 蜀 6 . 2 6
现代农 业科 技
21 第 1 0 0年 5期
园艺学
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肥效对 比试验
黎 天文 t 张 详声 牟春姬
( 广 西壮 族 自治 区 玉 林 市 玉 州 区 土 壤 肥 料 工 作 站 , 西 玉 林 5 7 ; 玉林 市 玉州 区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站 ) - 广 3 ̄
5 .3 一北纬 2  ̄80 .7 ” 海拔 9 。 验 田块 地 势平 坦 、 9 8。 2 23 78 2 , 01 试 1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铃薯减量施肥模式试验
作者:平建芬邵艳柏琼芝
来源:《云南农业》 2019年第5期
平建芬邵艳柏琼芝
摘?要:为改进施肥方式,合理施用化肥,减少不合理投入,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利用有机养分,增施商品有机肥,研究在不同减氮施肥模式下
对冬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土壤养分变化等方面的影响,提供冬马铃薯高产、高效的施肥模式。

关键词:马铃薯;生物有机肥;产量;经济性状
陆良县地处云南东部,境内三面环山,海拔1640~2687 m,国土总面积2018.82 km2,其
中坝区面积772 km2,是云南省第一大平坝。

是云南省马铃薯种植的适宜区、主产区和高产区
之一,马铃薯生产具有一年三作(春、秋、冬)和周年生产的独特优势,其中秋冬马铃薯作为
重要的淡季蔬菜和加工原料,市场化程度高,种植效益好,已迅速发展成为陆良县农业优势特
色产业之一,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常年种植面积1.67万hm2,其中冬马铃薯种植面积
0.8万hm2。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试验品种:丽薯6号。

2)供试肥料:尿素、磷酸一铵、康庄生物有机肥(有价值≥40%,有效活菌数≥0.2亿/g)由曲靖市康庄生物有机肥企业生产。

1.2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根据施肥方式的不同设5个处理,各处理为:
处理1(CK):空白处理,不施任何化学肥料
处理2:常规施肥,亩施纯氮22 kg,磷肥10 kg,钾肥12 kg
处理3:常规施肥+商品有机肥(康庄生物有机肥80 kg)
处理4:常规亩施减氮肥4 kg+商品有机肥(康庄生物有机肥80 kg)
处理5:常规亩施增氮肥4 kg +商品有机肥(康庄生物有机肥80 kg)
试验采用随机排列,3次重复,共15个小区,1.2 m开墒,小区面积2.4 m×10 m=24 m2,种植密度大行80 cm,小行40 cm,株距28 cm,亩播4000塘。

1.3试验地情况
试验安排在芳华镇戚家山村委会许贵生农户家,土壤红壤土,海拔1870 m。

前茬蔬菜,地
块平整,四周留有足够的保护行。

于1月5日播种,种薯切块后用多菌灵处理种薯后晾干播种。

试验肥料按各处理要求和小区面积称量,一次性施入,撒杀虫药后,拉滴带、盖膜。

生育期间
前期雨水偏少,根据各生育期需水量,完成滴灌7次。

1.4特殊天气记录
自1~4月份以来,陆良县累积降雨量65.9 mm,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偏少19.8 mm(偏少23%)。

2月上旬遭受长达11 d的强寒潮天气,气温连续维持在0 ℃以下。

2月中旬后气温升高,平均气温比历年偏高。

至4月15日降雨后,旱情有所缓解。

2结果与分析
2.1生育期比较
生育期间雨水偏少、干旱,出苗略偏迟,生育期共滴灌7次。

因管理较好,虽遇极端天气
但各生育期长势良好。

出苗率处理1最高98.1%,处理2、处理4平均出苗率相同为93.6%,处
理5出苗率最低,详见表1。

2.2 产量比较
田间实收调查数据:大薯率较高的是处理3、处理4。

处理4三次重复大薯612个,共
148.1 kg,比处理2(常规施肥)的大薯多251个,增64.2 kg。

处理2和处理4收获株数相同,都是393株,但结薯个数处理4有1606个比处理2结薯个数1435个多171个,三次重复处理
4总重214.40 kg,比处理2总重154.70 kg增59.7 kg。

处理4单株薯重0.54 kg,比处理3
的0.5 kg多0.04 kg,比处理2(常规施肥)0.4 kg多0.14 kg。

处理4商品率83.77%,比处
理2(常规施肥)76.02%,商品率增7.75%。

处理4亩产1985.28 kg,比处理2亩产1432.48 kg,增552.8 kg。

调查数据显示:处理4大薯率高于其他处理,商品率位居第一;结薯个数、
总重、单株薯重、单薯重都高于其他处理,亩产位居第一,详见表2。

2.3统计分析
1)产量分析。

从小区平均产量、亩产显示:处理4产量高于其他处理,通过方差分析,区组间方差F值20.65大于F0.05值4.1和F0.01值7.65,说明试验田间地力差异大,但采用随
机排列,解决地力差异大的问题。

处理间F值15.57大于F0.05值3.33和F0.01值5.64,说
明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进一步多重比较处理2、处理3、处理4产量差异显著,处理1
与其他四个处理产量差异显著;处理2与处理4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处理1除处理2以外,与其他处理产量达极显著水平。

详见表3产量方差分析和表4多重比较。

2)生物产量分析。

根据田间实收植株鲜重称量,处理2植株鲜重最高,小区平均重量在24.21 kg,折合亩产673.18 kg,比处理1空白处理小区平均重量16.2 kg,增8 kg,亩增223.16 kg;处理4(减4 kg氮肥+有机肥80 kg),小区植株平均鲜重22.9 kg,比处理2减
1.3 kg,亩减36.04 kg,生物产量排列第二。

但经方差分析:处理间F值
2.27小于F0.05小
于F0.01,说明各处理间生物产量差异不显,见表5。

3)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2018年冬马铃薯市场肥料价格:氮肥4.85元/ kg,磷肥5元/ kg,钾肥9.60元/ kg,有机肥1元/ kg,计算肥料亩投入成本,再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处理2(常
规施肥)亩投入271.9元,亩产1432.48 kg,亩产值2291.97元,亩净产值2020.07元,经济
效益排列第四。

处理4(常规施肥减氮肥4 kg+有机肥80),亩产1985.28 kg,亩产值
3176.45元,亩减去肥料投入332.5元,亩净产值2843.95元,经济效益排列第一。

处理3(常规施肥+有机肥80 kg),亩肥料投入351.9元,比处理4投入多19.4元,亩净产值2605.28元,比处理4亩净产值减238.67元,经济效益排列第二。

处理5(常规增施氮肥4 kg +有机肥80 kg)肥料投入为所有处理最高371.3元,比处理4亩高38.8元,亩净产值2350.32元,比
处理4亩减493.63元,经济效益比较排列第三。

根据投入成本、亩产值、净产值比较,处理4
肥料成本投入除处理1(CK)、处理2(常规施肥)外,成本投入均低于其他处理,净产值最高,经济效益排列第一,见表6。

3 结论
通过试验调查和分析,此次试验处理4在氮肥减少4 kg,增施生物有机肥的情况下,产量、产值高于其他处理。

通过方差分析及进一步多重比较处理4与处理2(常规施肥),产量差异
达到极显著水平。

处理3(常规施肥+生物有机肥)产量排列第2,与处理2(常规施肥)比较,产量差异显著,说明增施生物有机肥有显著增产效果,但在增施生物有机肥,减量施用氮肥的
情况下,增产效果最好。

增施有机肥增加投入,但处理4在减氮、增有机肥的情况下生产投入
成本处理2(常规施肥)高,比处理3低,但产值最高。

结果显示:冬马铃薯在增施生物有机肥,合理施用氮肥的情况下有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显著效果。

收稿日期:2018-12-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