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22985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二年级数学知识点1、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
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
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2、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3、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4、厘米:厘米,长度单位。
简写(符号)为:cm。
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5、毫米:英文缩写MM(或mm、㎜)进率关:1毫米=0.1厘米;6、进位:加法运算中,每一数位上的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
以个位向十位进位为例:基数为10(2进制的基数是2,类推),个位这个数位上的数量达到了10的情况下,则个位向前一位进1,成为一个十。
在十进制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中加1;十位满十,在百位中加一。
7、不退位减:减法运算中不用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例:56-22=34。
6能够减去2,所以不用向高位5借位。
8、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例:51-22=39。
1不能够减去2,所以必须向高位的5借位。
9、连加: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
例如:28+24+23=85。
10、连减:多个数字连续相减叫做连减。
例如:85-40-26=19。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一、认识角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角的画法:(1)定顶点。
(2)由这一点引一条直线。
(3)画另一条边(直角时,用直角边对准画好的一条边后,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二、角的分类:1、认识直角:直角的特点,2、认识锐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3、会用三角尺来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吧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被比较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条边,线上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4篇)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1、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
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
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2、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3、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4、厘米:厘米,长度单位。
简写(符号)为:cm。
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5、毫米:英文缩写MM(或mm、㎜)进率关:1毫米=0.1厘米;6、进位:加法运算中,每一数位上的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
以个位向十位进位为例:基数为10(2进制的基数是2,类推),个位这个数位上的数量达到了10的情况下,则个位向前一位进1,成为一个十。
在十进制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中加1;十位满十,在百位中加一。
7、不退位减:减法运算中不用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例:56-22=34。
6能够减去2,所以不用向高位5借位。
8、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例:51-22=39。
1不能够减去2,所以必须向高位的5借位。
9、连加: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
例如:28+24+23=85。
10、连减:多个数字连续相减叫做连减。
例如:85-40-26=19。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二)一、认识角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角的画法:(1)定顶点。
(2)由这一点引一条直线。
(3)画另一条边(直角时,用直角边对准画好的一条边后,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二、角的分类:1、认识直角:直角的特点,2、认识锐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3、会用三角尺来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吧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被比较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条边,线上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一、复习与提高1、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1)例如:14个6用乘法表示:14×6①可以将14个6拆成10个6个4个6,10个6是60,4个6是24,加起来是64,所以14个6是14×6=84②可以将14个6拆成9个6加5个6,9个6是54,5个6是30,加起来是84……(2)写法:① 14×6 ② 14×6=10×6+4×6 =9×6+5×6=60+24 =54+30=84 =84总结:这种方法就是利用巧算书写递等式,要求上下等号对齐。
练习:14×8 6×17 8×152、相差多少1利用算线进行计算算线就是从数射线演变而来的,变得更简化,只需标出数的大致位置,但数与数之间的位置不能出错,观察一下,这些数怎样排列?(小的数在左,大的数在右)(1)加法中借助算线表示计算方法时常用的方法是例如19+27:①第一步用第一个加数加第二个加数十位上的数,第二步再加第二个加数个位上的数。
19+27=19+20+7=39+7=46.②第一步用第一个加数加第二个加数个位上的数,第二步再加第二个加数十位上的数。
19+27=19+7+20=26+20=46.③先将第一个加数加几凑成下一个整十数,再加上第二个加数中去掉已加的数后剩余的数。
19+27=20+26=46(2)减法理解相差用减法减法中借助算线表示计算方法时常用的方法是例如:47 - 28①第一步用被减数减减数十位上的数,第二步再减减数个位上的数。
47-28=47-20-8=27-8=19②第一步用被减数减减数个位上的数,第二步再减减数十位上的数。
47-28=47-8-20=39-20=19③先将减数变成离它最近的整十数,多加了最后减去,多减了最后加上。
47-28=47-30+2=17+2=19相差多少,用大数减小数。
二、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1、认识千以内的数(1)算盘拨数①认读算盘上的1-9,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②注意定位点的位置,定位点表示个位所在位置。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汇编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 复习与提高 一、计算1、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乘加、乘减,如3×2+2先算3×2再加2,17-2×3先算2×3,再用17减6; 除加、除减,如2+6÷3先算6÷3,再加2,18÷2-3先算18÷2,再用9减3。
2、有余数的除法,余数小于除数3、在□里填数,合适的数有多个,最大的数只有一个。
7×□<30,合适的数0、1、2、3、4 , 最大的数4。
二、分拆(分拆两位数)17×6 23×7 5×6+2×6 10×3-7×3 =10×6+7×6 =10×7+10×7+3×7 =(5+2)×6 =(10-7)×3 =60+42 =70+70+21 =7×6 =3×3 =102 =161 =42 =9 三、相差多少(用较大的数减较小的数)68+16=84 用84-68=16竖式: 8 4 - 6 8 一、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1、千位上写1,百位、十位、个位上写0,表示1000。
千位上的1表示1个千。
2、623由6个百、2个十和3个一组成。
3、梁的上方的算珠叫做上珠,梁的下方的算珠叫做下珠。
1个下珠表示1,5个下珠表示5。
1个上珠表示5。
定位点表示个位所在的位置。
4、 写作:1020 读作:一千零二十(末尾的零不读,中间的零只读一个)5、880=800+80+0 700+20+8=7286、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十个百是一千。
7、37个十成的数是370,280是由28个十组成的。
二、数射线(千)(1)写出字母所表示的数:a=( ) b=( ) c=( ) d=( ) e=( ) (2) 与a 相邻的整十数是( )和( ); 与d 相邻的整百数是( )和( ) 三、位值图上的游戏写作:521,读作:五百二十一 1、加放一片小圆片加放在个位,写作:522读作:五百二十二加放在十位,写作:531读作:五百三十一加放在百位,写作:621读作:六百二十一2、移动一片小圆片 a 、移动个位放在十位:530 放在百位:620 b 、移动十位放在个位:512 放在百位:611 c 、移动百位放在个位:422 放在十位:431第三单元时间的初步认识1、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钟面上共有60个小格。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1、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同级运算按顺序从左往右进行计算。
2.、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加数+加数=和被减数 - 减数 = 差和 - 第一个加数=第二个加数被减数 - 差 = 减数和 - 第二个加数=第一个加数差 + 减数 = 被减数3、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因数×因数=积积÷第一个因数=第二个因数积÷第二个因数=第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4、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除数=商5、5×3+3×3=8×3=24 5×3-3×3=2×3=6计算方法:相同的因数不变,另外两个因数相加减。
6、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7、数的排列:从大到小排列,用>连接,先找最大数。
从小到大排列,用<连接,先找最小数。
位,第四位是千位。
9、位数有: 一位数、二位数、三位数、四位数······10、数位有: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等.11、计数单位: 个位的计数单位是一,十位的计数单位是十,百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千位的计数单位是千。
12、数的组成:1427是由1个千、4个百、2个十、7个一组成。
13、 100里有一个百,100里有2个50,100里有4个25,100里有5个20,100里有10个10.14、1000里有1000个一,1000里有100个十,1000里有10个百,1000里有1个千。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沪教版二年级数学课程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数的大小比较、加法与减法运算、乘法与除法运算、分数与小数等知识点。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
一、数的认识1. 数的概念:数是人们用来计数、计量和表示数量关系的工具。
数包括自然数、零、整数、分数、小数等。
2. 自然数的认识:自然数是从1开始依次往后的数,用N表示,包括1、2、3、4……。
3. 负数的认识:负数是比0小的数,用负号“-”表示,如-1、-2、-3、-4……。
4. 零的认识:零是一个特殊的数,表示没有数量的概念,用0表示。
二、数的大小比较1. 自然数的大小比较:通过数字的大小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2. 正负数的大小比较:正数比负数大,负数比正数小,0与任何数的大小关系都是不确定的。
三、加法与减法运算1. 加法的认识: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合在一起或相加的运算,用加号“+”表示。
2. 加法的性质:加法具有交换律、结合律和零元素的性质。
3. 减法的认识:减法是指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的差,用减号“-”表示。
4. 减法的性质:减法没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减去0还是原数。
四、乘法与除法运算1. 乘法的认识:乘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的运算,用乘号“×”表示。
2. 乘法的性质:乘法具有交换律、结合律和单位元素的性质。
3. 乘法口诀:通过背诵乘法口诀表,掌握乘法的结果。
4. 除法的认识:除法是指将一个数分成若干部分的运算,用除号“÷”表示。
5. 除法的性质:除法没有交换律和结合律,除以1还是原数,除以0没有意义。
五、分数与小数1. 分数的认识:分数是指一个数被分为若干等份的数,包括真分数和假分数。
2. 分数的表示: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被分的份数,分母表示一份的份数。
3. 分数的比较:分数的大小比较先要比较分母的大小,再比较分子的大小。
4. 分数的运算:分数的加减法要先通分,分数的乘法直接相乘,分数的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资料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 复习与提高 一、计算1、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乘加、乘减,如3×2+2先算3×2再加2,17-2×3先算2×3,再用17减6; 除加、除减,如2+6÷3先算6÷3,再加2,18÷2-3先算18÷2,再用9减3。
2、有余数的除法,余数小于除数3、在□里填数,合适的数有多个,最大的数只有一个。
7×□<30,合适的数0、1、2、3、4 , 最大的数4。
二、分拆(分拆两位数)17×6 23×7 5×6+2×6 10×3-7×3 =10×6+7×6 =10×7+10×7+3×7 =(5+2)×6 =(10-7)×3 =60+42 =70+70+21 =7×6 =3×3 =102 =161 =42 =9 三、相差多少(用较大的数减较小的数)68+16=84 用84-68=16竖式: 8 4 - 6 8 一、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1、千位上写1,百位、十位、个位上写0,表示1000。
千位上的1表示1个千。
2、623由6个百、2个十和3个一组成。
3、梁的上方的算珠叫做上珠,梁的下方的算珠叫做下珠。
1个下珠表示1,5个下珠表示5。
1个上珠表示5。
定位点表示个位所在的位置。
4、 写作:1020 读作:一千零二十(末尾的零不读,中间的零只读一个)5、880=800+80+0 700+20+8=7286、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十个百是一千。
7、37个十成的数是370,280是由28个十组成的。
二、数射线(千)(1)写出字母所表示的数:a=( ) b=( ) c=( ) d=( ) e=( ) (2) 与a 相邻的整十数是( )和( ); 与d 相邻的整百数是( )和( ) 三、位值图上的游戏写作:521,读作:五百二十一 1、加放一片小圆片加放在个位,写作:522读作:五百二十二加放在十位,写作:531读作:五百三十一加放在百位,写作:621读作:六百二十一2、移动一片小圆片 a 、移动个位放在十位:530 放在百位:620 b 、移动十位放在个位:512 放在百位:611 c 、移动百位放在个位:422 放在十位:431第三单元时间的初步认识1、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钟面上共有60个小格。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知识点

四、三位数的加减法4.1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整百数加、减法。
200+300=500。
想:2个百加3个百等于5个百。
800-200=600。
想:8个百减2个百等于6个百。
整十数加、减法。
420+190=610。
想:42个十加19个十等于61个十。
580-240=340。
想:58个十减24个十等于34个十。
4.2三位数加减一位数(联系两位数加减一位数)477+5=482,因为77+5=82,所以477+5=482。
792-6=786,因为92-6=86,所以792-6=786。
794+9=803,因为794+6=800,800+3=803,所以794+9=803。
903-7=896,因为903-3=900,900-4=896,所以903-7=896。
4.3三位数加法1、横式计算356+247=603356+247=603个加个6+7=13百加百300+200=500十加十50+40=90十加十50+40=90百加百300+200=500个加个6+7=13 13+90+500=603500+90+13=6032、递等式计算(分拆)356+247356+247=356+200+40+7先加百=356+7+40+200先加个=556+40+7再加十=363+40+200再加十=596+7最后加个=403+200最后加百=603=6033、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4.4三位数减法1、横式计算245-223=22245-223=22百减百200-200=0先减百245-200=45十减十40-20=20再减十45-20=25个减个5-3=2最后减个25-3=220+20+2=222、递等式计算(分拆)245-223245-223=245-200-20-3先减百=245-3-20-200先减个=45-20-3再减十=242-20-200再减十=25-3最后减个=222-200最后减百=22=223、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作10再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复习与提高 一、计算
1、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乘加、乘减,如3×2+2先算3×2再加2,17-2×3先算2×3,再用17减6; 除加、除减,如2+6÷3先算6÷3,再加2,18÷2-3先算18÷2,再用9减3。
2、有余数的除法,余数小于除数
3、在□里填数,合适的数有多个,最大的数只有一个。
7×□<30,合适的数0、1、2、3、4 , 最大的数4。
二、分拆(分拆两位数)
17×6 23×7 5×6+2×6 10×3-7×3
=10×6+7×6 =10×7+10×7+3×7 =(5+2)×6 =(10-7)×3
=60+42 =70+70+21 =7×6 =3×3
=102 =161 =42 =9
三、相差多少(用较大的数减较小的数)
68+16=84 用84-6
8=16
竖式: 8 4
第二单元 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 一、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
1、千位上写1,百位、十位、个位上写0,表示1000。
千位上的1表示1个千。
2、623由6个百、2个十和3个一组成。
3、梁的上方的算珠叫做上珠,梁的下方的算珠叫做下珠。
1个下珠表示1,5个下珠表示5。
1个上珠表示5。
定位点表示个位所在的位置。
2 14
4、
写作:1020 读作:一千零二十(末尾的零不读,中间的零只读一
个) 5、880=800+80+0 700+20+8=728 6、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十个百是一千。
7、37个十成的数是370,280是由28个十组成的。
二、数射线(千)
(1)写出字母所表示的数:
a =( )b=( )c=( ) d =( ) e=( ) (2) 与a 相邻的整十数是( )和( ); 与d 相邻的整百数是( )和( ) 三、位值图上的游戏
写作:521,读作:五百二十一 1、加放一片小圆片
加放在个位,写作:522
读作:五百二十二
加放在十位,写作:531
读作:五百三十一
加放在百位,写作:621
读作:六百二十一
2、移动一片小圆片 a 、移动个位
放在十位:530 放在百位:620
1 0 2 0 百位 十位 个位 ·····
··
·
百位 十位 个位 ·····
·· ·· 百位 十位 个位 ·····
··· · 百位 十位 个位 ······
··
·
百位 十位 个位 ·····
···
百位 十位 个位 ······
··
b 、移动十位
放在个位:512 放在百位:611 c 、移动百位
放在个位:422 放在十位:431
第三单元 时间的初步认识
1、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钟面上共有60个小格。
2、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钟)。
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这时,时针走了1大格。
3、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第四单元 三位数的加减法 一、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 1、看数射线计算
2、整百数加、减法。
900-600=300 。
想:9个百减6个百等于3个百。
200+700=900。
想:2个百加7个百等于9个百。
整十数加、减法。
420+190=610。
想:42个十加19个十等于61个十。
900-10=890。
想:90个十减1个十等于89个十。
二、三位数加减一位数。
(联系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488+5=493,因为88+5=93,所以488+5=493。
793-7=786,因为93-7=86,所以793-7=786。
796+8=804,因为796+4=800,800+4=804,所以796+8=804。
905-7=898,因为905-5=900,900-2=898,所以905-7=898。
三、三位数加/减法
1、个加/减个,十加/减十,百加/减百,再相加/减;或百加/减百,十加/减十,个加/减个,再相加/减。
如:356+247 356
+247
=(6+7)+(50+40)+(300+200) =(300+200)+(50+40)+(6+7)
=13+90+500 =500+90+13
=603=603
2、递等式计算(分拆)
356+247
=356+200+40+7
=556+40+7
=596+7
=603
3、竖式计算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各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各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从它的前一位退1作10,和本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减。
四、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1、可以用相邻整十数估算,也可以用相邻整百数估算
462+229
462+229
估算:460+230=690 估算:500+200=700
计算:462+229=691
计算:462+229=691
第五单元质量(重量)的初步认识
一、轻与重
1、直接比较(两个东西直接做比较)
2、间接比较(用第三个东西做比较)
二、克、千克的认识与计算
1、1枚2分的硬币重约1克。
1克可以写成1g。
称比较轻的物品,通常用“克”作单位。
2、1000克也称为1千克。
1千克=1000克。
第六单元 几何小实践
一、东南西北 (
北↑、南↓、西、东 )
二、角(
锐角、直角、钝角)
锐角:比直角小的角。
直角 钝角:比直角大的角。
三、三角形与四边形
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有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
3、由五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五边形。
四、三角形的分类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
第七单元 整理与提高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
1、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就是一万,一个十有10个一,一个百有10个十,一个千有10个百,一个万有10个千。
2、 二、万以内数的读写及大小比较
1、读数要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
2、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3、写数时,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4、哪个数的位数多,哪个数就大,如果两个数的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比起……
北
南
西 东
三、解决问题
1、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巧算。
凑整,加法个位凑十,十位凑九,减法个位相同的先减。
389+163+237 478+243+222 853-498-253 = 389+(163+237) =478+222+243 =853-253-498 =389+400 =700+243 =600-498
=789 =943 =102
数学广场
一、列表枚举
二、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