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霜降节气介绍
二十四节气霜降是什么意思

二十四节气霜降是什么意思“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当霜降来临,意味着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大自然开始展现出秋冬交替的独特景象。
霜降一般在每年公历 10 月 23 日左右。
此时,太阳到达黄经 210 度。
从天文角度来看,霜降时节昼夜温差加大,夜晚地面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 0 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
在我国古代,人们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
一候豺乃祭兽,意思是说,此时豺狼这类动物开始捕获猎物,并将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就像人们祭祀时陈列祭品一样。
这一现象反映出动物们为了即将到来的寒冬积极储备食物。
二候草木黄落,深秋的景象愈发明显,树叶枯黄,纷纷从枝头飘落。
这是大自然的一种新陈代谢,为了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消耗,树木选择舍弃叶子,以度过寒冷的冬季。
三候蜇虫咸俯,那些冬眠的虫类都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
此时的大地逐渐安静下来,生命的节奏放缓,等待着来年春天的复苏。
霜降对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北方,此时的农作物已经基本收获完毕,而在南方,一些晚稻还在生长。
对于已经收获的作物,需要及时晾晒和储存,以防受潮发霉。
同时,霜降也是给农田进行深耕和施肥的好时机,为来年的春耕做好准备。
由于霜降后气温下降明显,人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饮食方面,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
人们会选择食用一些温热滋补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鸡肉等,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在一些地区,还会有吃柿子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
此外,霜降时节的蔬菜也十分丰富,如萝卜、白菜等,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常见美食。
在起居方面,要注意保暖,及时增添衣物,尤其是早晚温差较大的时候。
晚上睡觉时要盖好被子,以防着凉。
由于天气干燥,还要注意多喝水,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霜降节气具体意思

霜降节气具体意思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8个节气,过了霜降就要进入冬天了,那么霜降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是我整理的2022霜降节气详细意思,盼望能协助到大家!霜降含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意味着冬天的起先。
霜降,顾名思义,就是秋之末,冬之始,初霜起先驾临,天气渐冷,草木枯黄,黄河以北,大地万物起先变得荒漠萧瑟;黄河以南,那么是深秋之际,秋雨不绝,凄凄惨惨冷冷清清。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天气渐冷,起先有霜。
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
这个时候秋晚地面上散热许多,温度蓦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干脆凝聚形成微小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构造疏松。
霜降的气候特点霜降节气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前后。
这季节冷空气南下,天气越来越冻,我国南方地区昼夜温差改变较大;而北方局部地区温度已降到0摄氏度以下,如东北地区的北部、内蒙古东部和西北地区大部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纬度偏南的南方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
秋天的主要气候特点是枯燥,气温慢慢转冷。
而在霜降后,昼夜温差更大,早晚天气很冷,中午那么比拟热。
秋燥明显。
霜降过后,植物慢慢失去朝气,大地一片萧索。
“霜降霜降,露结为霜”,但用科学的眼光来看,“露结为霜”的说法是不精确的。
露滴冻结而成的冻露,是坚硬的小冰珠。
而霜冻是指由于温度剧降而引起的作物冻害现象,其致害温度因作物、品种和生育期的不同而异;而形成霜,那么必需地面或地物的温度降到0 ℃以下,并且贴地层中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要到达必须程度。
因此,发生霜冻时不必须出现霜,出现霜时也不必须就有霜冻发生;但是,因为见霜时的温度已经比拟低,要是接着冷却,便很简单导致霜冻的发生。
霜降气候改变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起先降霜的意思。
纬度偏南的南方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三个节气。
在华南南部河谷地带,那么要到隆冬季节,才能见霜。
清新大气传统二十四节气霜降节气介绍ppt

华北地区大白菜即 将收获,要加强后 期管理。
霜降又是黄淮流域羊 配种的好时候,农谚 有"霜降配种清明乳, 赶生下时草上来”。
霜降时节,我国大 部分地区进入了干 季,要高度重视护 林防火工作。
南方却是"三秋"大忙季节:
霜降的农事
单季杂交稻、晚稻才 在收割,种早茬麦, 栽早茬油菜;
摘棉花,拔除棉秸,耕 翻整地。"满地秸秆拔个 尽,来年少生虫和病“。
补充能量、 身体强健。
习俗五 登高远眺
强身健体、 有益身心。
习俗六 送芋鬼
用瓦片堆砌成 河内塔,塔里 面放入干柴点 燃,辟凶迎祥。
习俗七 扫墓祭祖
古人寒食及 霜降节就去 扫墓,并流 传至今。
二十四节气之霜降节气介绍
霜降的诗词
霜降的诗词
《咏廿四气诗·霜降九月中》 唐·元稹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 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 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 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
还要适当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如歌舞、登山等集体活动。
二十四节气之霜降节气介绍
霜降的习俗
霜降的习俗
习俗一:赏菊
在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 一次霜叫做“早霜”或“菊花霜”, 因为此时菊花盛开,正值赏菊的好 时节。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 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 一节令的雅事。
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 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 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 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霜降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中国很 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 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霜降的习俗
习俗二 吃柿子
因为御寒保 暖、补筋骨。
习俗三 吃鸭子
霜降节气完整介绍

霜降节气完整介绍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此时,天气渐冷,初霜出现,意味着冬天即将来临。
霜降一般在每年公历 10 月 23 日左右,当太阳到达黄经 210 度时交节。
“霜”是地面的水汽遇到寒冷天气凝结而成的,所以霜降不是降霜,而是表示天气寒冷、昼夜温差变化大。
在这个节气里,大自然呈现出一片萧瑟的景象。
树叶纷纷飘落,草木逐渐枯黄。
田野里的庄稼也大多已经收割完毕,只剩下空旷的土地。
不过,这也为来年的耕种做好了准备。
霜降的气候特点十分明显。
随着冷空气的频繁南下,气温骤降,昼夜温差进一步加大。
白天,阳光照耀时可能还会感觉比较温暖,但到了夜晚,寒意便会迅速袭来。
在北方地区,初霜往往来得更早,有时甚至会出现降雪的情况。
而南方地区,虽然霜期相对较晚,但气温也会明显下降,早晚凉意十足。
霜降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此时,北方的冬小麦已经播种完毕,需要加强田间管理,以保证麦苗顺利过冬。
而南方的晚稻则进入了收割期,要抓紧时间抢收,避免遭受低温和霜冻的危害。
此外,一些果农也会在霜降前后采摘成熟的果实,如柿子、苹果等,并采取措施防止果实受冻。
在民间,霜降时节有着许多独特的习俗。
吃柿子就是其中之一。
柿子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此时的柿子皮薄、肉多、味甜,营养价值也很高。
据说在霜降这天吃柿子,整个冬天嘴唇都不会干裂。
还有赏菊的习俗,此时的菊花盛开,色彩斑斓,是观赏的好时节。
人们会举办菊花展,欣赏各种品种的菊花,感受秋天的美丽。
除了吃柿子和赏菊,一些地区还有进补的习俗。
人们认为在霜降时节进补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抵御即将到来的寒冬。
进补的食物种类繁多,有牛肉、羊肉、鸡肉等肉类,也有红枣、桂圆、核桃等干果。
在养生方面,霜降时节需要特别注意保暖。
由于昼夜温差大,要及时增减衣物,尤其是注意脚部和腹部的保暖。
饮食上,宜多吃一些温热、润燥的食物,如梨、蜂蜜、银耳等,以预防秋燥。
此外,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增强体质,如慢跑、太极拳等,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二十四节气霜降的由来及习俗

二十四节气霜降的由来及习俗“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此时,天气渐寒,昼夜温差加大,秋燥明显。
霜降的由来,可以从天文和气象两个角度来理解。
从天文的角度来看,霜降时节,太阳到达黄经 210 度。
此时,夜晚的时间越来越长,白天的时间越来越短。
从气象的角度来说,霜降并非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
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
在古代,霜降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人们通过长期的观察和总结,形成了丰富的与霜降相关的文化和习俗。
在饮食方面,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
这时候,人们会吃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
比如,柿子就是霜降时节备受喜爱的美食。
在一些地方,有“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的说法。
柿子不仅口感甜美,而且富含维生素和糖分,具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的功效。
此外,人们还会吃一些牛肉、羊肉等温热的食物来补充能量,抵御寒冷。
在南方,一些地区会在霜降时节吃鸭子。
秋季的鸭子肉质肥美,营养丰富。
人们将鸭子做成各种美味的菜肴,如烤鸭、盐水鸭等。
而在北方,不少地方会在这一天吃饺子。
饺子馅料丰富多样,有荤有素,能够满足不同人的口味需求。
除了饮食,霜降时节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
赏菊就是其中之一。
此时,秋菊盛开,色彩斑斓,姿态万千。
人们会结伴出游,欣赏菊花的美丽,感受秋天的韵味。
在一些地方,还有“送芋鬼”的习俗。
人们用瓦片堆砌成河内塔,在塔里面放入干柴点燃,火烧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烧红,再将河内塔推倒,用烧红的瓦片烫熟芋头,这被称为“打芋煲”,最后把瓦片丢到村外,这就是“送芋鬼”。
据说,这样可以把邪恶和灾祸送走,祈求平安和吉祥。
此外,霜降时节,枫叶开始变红,漫山遍野的红叶如火焰般绚烂,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人们会在这个时候登山赏枫,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在农业生产方面,霜降也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此时,北方大部分地区的秋收已经结束,而南方则是“三秋”大忙时节。
二十四节气之霜降节气介绍

清热解毒
肉鲜味美
营养价值高
霜降节气习俗
The origin of solar term frost
迎地推俗在
祥称倒。广
。为,霜东
“
”
打 芋 煲
人 们 以 这 样 的 方 式 , 辟 凶
用
烧 红 的
瓦 片 热 垠
芋 头 ,
这 在 当
降
时 节 ,
瓦 片 烧 红
, 再 将
河 内 塔
”
“
高 明 地 区 , 霜 降 前 有
二十四节气霜降
霜降节气习俗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 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点击在此输入标题文字。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菜 单开始栏设置中可以对字体、间距、大小、行距等进行修改。建议参考此段文
本字体大小风格
点击在此输入标题文字。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菜 单开始栏设置中可以对字体、间距、大小、行距等进行修改。建议参考此段文
可 见
霜 降
表 示 天 气 逐 渐 变 冷 ,
四 节 气 解 》 中 说 :
气 肃 而 霜 降 ,
寓 意
萧 索 。 。
, 霜 降 过 后 , 植 物 渐 渐 失 去 生 机
是 阳 气 由 收 到 藏 的 过
渡
, 俗 话
讲
霜 降 节 令
,霜
大降
地杀
一百
片草
霜降节气特点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 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中国传统节气宣传介绍
本字体大小风格
点击在此输入标题文字。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菜 单开始栏设置中可以对字体、间距、大小、行距等进行修改。建议参考此段文
霜降天寒地冻的节气

霜降天寒地冻的节气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 18 个节气,表示秋季进一步深入,寒意加重,天气转冷,地面结霜,也是冬季临近的标志。
在中国的农事中,霜降节气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霜降节气的特点、农事活动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联。
一、节气介绍随着秋季的持续,霜降节气接近了。
霜降在农历每年十月,阳历大致在11月7日左右,其特点是天气进一步寒冷,地面结霜日趋常见。
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寒冷的季节,气温逐渐下降,标志着冬季即将来临。
二、农事活动1. 主要粮食作物的收获霜降时节,是稻谷、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的收获季节。
这个时期的收割,需要人们尽快将庄稼收入仓库,以防止受到霜冻的影响。
同时,粮食作物的收获也为人们带来一年劳作的回报。
2. 加强农田管理霜降时节,农田需加强管理,以防止冻害。
农民们会进行农田土地整理、施肥等农事活动,进一步提高土地肥力,为下一年的农耕做好准备。
3. 养护果树霜降时节,果树进入休眠期,需要人们进行养护工作。
如除去病虫害、修剪过密的果树枝条,以保证果树的健康生长。
4. 采摘柿子霜降到立冬期间是柿子的最佳采摘时期。
柿子在这个时候经历了霜降后,水分逐渐减少,果实口感更好,更甜美。
三、与人们生活的关联1. 注意保暖霜降节气的到来,意味着气温的明显下降。
人们应该注意保暖,穿上厚实的衣物,避免着凉感冒。
2. 调整饮食在霜降节气,人们应该调整饮食,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和其他节气所带来的健康问题。
此外,多摄入一些温热的食物,如生姜、红枣等,有助于驱寒保暖。
3. 调整作息随着天气逐渐寒冷,人们的作息也需要相应调整。
适当增加睡眠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身体免疫力。
4. 添置冬季用品人们在霜降节气也会添置一些冬季用品,如厚被子、棉衣等,准备迎接寒冷的冬季。
在霜降节气到来之际,农民们开始丰收、农地管理,而普通人们也需要注意保暖、饮食调整和作息调整。
这个时期,让我们从农事活动中的辛劳中感受到丰收的喜悦,同时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做好准备。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霜降节气介绍

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倒。
著名诗词
《霜降》(左河水)
一朝秋暮露成霜, 几份凝结几份阳。 荷败千池萧瑟岸, 棉白万顷采收忙。
著名诗词
《赋得九月尽(秋字)》元稹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 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 半夜灰移管,明朝帝御裘。 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
著名诗词
《泊舟盱眙》 韦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十五章:“论节气,还不 到霜降,这里已经下了好几场霜。”
节气由来
由于冻则有霜(有时没有霜称黑霜),所以把秋霜和春霜统称霜冻。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纬度偏南的南方地区,平均气温多 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三个节气
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称为初霜,初霜愈早对作物危害愈大。我国各地的初霜是 自北向南、自高山向平原逐渐推迟的。
等原的局
疾因刺部
病,激保
的使而暖
发得有不
节气养生
等菜合萝润肝要调动暖霜秋个霜
都、、卜燥肾注养量,降燥节降
不牛蜂、的,意方可其养明气作
错肉蜜栗食可健面适次生显,为
。、、子物多脾,当要首,此秋
鸡淮、,吃养此加防先燥时季
肉山秋玉健胃时大秋要易天的
、、梨蜀脾,宜。燥重伤气最
泥奶、黍养调平饮,视津渐后
鳅白百、阴补补食运保。凉一
感 谢 观 看
节气由来
"
降 而 引 起 的 作 物 冻 害 现 象
小 冰 珠 。 而 霜 冻 是 指 由 于 温 度
露 滴 冻 结 而 成 的 冻 露 , 是 坚 硬
"
露 结 为 霜 的 说 法 是 不 准 确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 菊
霜降时节,正是菊花盛开之际。此时,民间会举 行菊花会。以表达对菊花的喜爱和崇敬。有一种 小范围的菊花会,是富贵人举办的,不必出家门 的。在霜降前就采集百盆名品菊花,放置广厦中, 前轩后轻,也搭菊花塔。菊花塔前放上好酒好菜, 先是家人按长幼秩序,鞠躬作揖拜菊花神,然后 喝酒赏菊,赋诗泼墨。而北京文人多在天宁寺、 陶然亭、龙爪槐等处举行菊花会。
其必自弥未本归
难欢言安还源山
。。。。。。。
霜降养生
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柿子皮薄肉鲜 味美,营养价值高。柿子不但营养丰富,而且有较高的药 用价值。生柿能清热解毒,是降压止血的良药,对治疗高 血压、痔疮出血、便秘有良好的疗效,另外,柿蒡、柿叶 都是很有价值的药材。
霜降养生
霜降吃柿子的传说
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小的时候家中十分贫困,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没有办法,只好拿起讨饭碗、扯起打狗棍四处讨饭。有一年霜降节, 已经两天没饭吃的朱元璋饿得两眼发黑,四肢无力。当他跌跌撞撞走到一个小村庄时,顿时眼前一亮,发现村边的一处烂瓦堆里长着一棵柿子树,上面 结满了红彤彤的柿子。朱元璋一见,兴奋极了,心里想着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儿。于是,使出浑身力气爬到树上,吃了一顿柿子大餐,这才得以从阎王 爷那里捡回了一条小命。而且一整个冬天没有流鼻涕,也没有裂嘴唇。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CONTENTS
目 录
01
02
03
04
05
霜
霜
霜
霜
霜
降
降
降
降
降
的
气
习
养
诗
由
候
俗
生
词
来
01 霜降的由 来
霜降的由来
霜降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 公历的10月23日,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秋晚地 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 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 白且结构疏松。
吃 柿 子
霜降习俗
送 芋 鬼
霜降,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人们同样非常重视,各地还 有祛凶、扫墓等习俗,以祈求风调雨顺,生活幸福安康。 如在山东烟台等一些地方,霜降这一天人们要去西郊迎霜; 在广东高明地区,霜降前有“送芋鬼”的习俗。霜降时节, 人们会用瓦片堆砌成河内塔,在塔里面放入干柴点燃,火 烧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烧红,再将河内塔推倒,用烧红 的瓦片热垠芋头,这在当地称为“打芋煲”,最后把瓦片 丢到村外,这就是“送芋鬼”。人们以这样的方式,辟凶 迎祥。
霜降的由来
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中 的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 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 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 花,色白且结构疏松。
霜降的由来
• 霜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 矣。“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我国古代将霜降 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豺狼开 始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大地 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 状态中。
04 霜降养生
霜降养生
“霜叶红于二月花”。霜降过后,枫树、黄栌树等树木在秋霜的 抚慰下,开始漫山遍野地变成红黄色,如火似锦,非常壮观。大 家在外出登山、欣赏美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要保护 膝关节,切不可运动过量。膝关节在遇到寒冷刺激时,血管收缩, 血液循环变差,往往使疼痛加重,故在天冷时应注意保暖,必要 时戴上护膝。老年人运动时,不宜做屈膝动作时间较长的运动, 要尽量减少膝关节的负重。
霜降气候
• 霜降气候特点
“霜降杀百草”,严霜打过的植物,一点生机也没有。这是由于植株 体内的液体,因霜冻结成冰晶,蛋白质沉淀,细胞内的水分外渗,使 原生质严重脱水而变质。“风刀霜剑严相逼”说明霜是无情的、残酷 的。其实,霜和霜冻虽形影相连,但危害庄稼的是"冻"不是"霜"。
03 霜降习俗
霜降习俗
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有一年霜降节领兵再次路过那个小村庄,发现那棵柿子树还在,上面依然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面对此情此景,朱元璋 思绪万千,正是这棵柿子树才使自己免于成为饿殍。他仰望着这棵平平常常的柿子树,缓缓脱下自己的红色战袍,又亲自爬了上去,郑重其事地把战袍 披在柿子树上,并封它为“凌霜侯”,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去。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开来后,就逐渐形成了霜降吃柿子的习俗。
霜降气候
• 霜降气候特点
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称为初霜,初霜愈早对作物危害愈大。我国各地 的初霜是自北向南、自高山向平原逐渐推迟的。除全年有霜的地区外, 最早见霜的是大兴安岭北部,一般8月底便可见霜;东北大部、内蒙 和北疆初霜多在9月份;10月初寒霜已出现在沈阳、承德、榆林、昌 都至拉萨一线;11月初山东半岛、郑州、西安到滇西北已可见霜;我 国东部北纬30°左右、汉水、云南省北纬20°左右的地区要到12月初才 开始见霜;而厦门、广州到百色、思茅一带见霜时已是新年过后的1 月上旬了。
02 霜降气候
霜降气候
• 霜降分为三候
一
二
三
候
候
候
豺
草
蜇
乃
木
虫
祭
黄
咸
兽
落
俯
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
霜降气候
• 霜降气候特点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纬度偏南的南方地区,平 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三个节气。在华南南部河谷地 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当然,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由 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贴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 霜日数也就不一样了。 [1] 霜降时节,凉爽的秋风已吹到花城广州。 东北北部、内蒙东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
05 霜降诗词
霜降诗词
《赋得九月尽(秋字)》 元稹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 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 半夜灰移管,明朝帝御裘。 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
霜降诗词
何去亦命何冉霜
须国尝屯此冉降 自固心分南岁水
岁
生非与已迁将返
晚
苦乐口定客宴壑
,,,,,,,
白
舍归静日五物风
居
易乡念久年皆落
易
求未私心独复木
霜降习俗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在南方很多地区都有吃柿子的习俗。俗话说:“霜降吃灯柿, 不会流鼻涕。”民间认为霜降吃柿子,冬天就不会感冒、流鼻涕。事实上,由于柿子都是在霜降 前后完全成熟,此时节的柿子皮薄、肉多、味鲜美,且营养丰富,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因而就 形成霜降时节吃柿子的习俗。霜降时节,正值柿子成熟之时,在我国有些地方则有霜降时节吃柿 子的习俗。此时天气转寒,人们认为吃柿子不仅可以防寒保暖,而且还能补筋骨,非常适合霜降 时节食用。如在福建闽南地区,有俗话说“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人们认为此时节吃柿子, 冬天就不会感冒、流鼻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