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工程技术与工艺
海水淡化工艺书

海水淡化工艺书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淡水资源逐渐短缺。
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为解决淡水问题提供了一种重要的途径。
本文将详细介绍海水淡化的工艺过程,并探讨现有的主要海水淡化工艺,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和理解该领域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一、海水淡化工艺的基本原理海水淡化是将含盐海水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从中提取出可用的淡水。
其基本原理主要包括膜分离、蒸馏和电化学反应等。
1.1 膜分离膜分离是一种基于膜的物质分离技术,通过不同选择性的膜对水中的盐分进行分离。
根据不同的膜材质和分离机理,膜分离可以进一步细分为逆渗透、超滤和电渗析等几种技术。
蒸馏是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的一种技术。
在海水淡化过程中,通过对含盐海水进行加热,使其中的水分蒸发并冷凝,从而实现分离。
1.3 电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是利用电解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产物的物理性质差异进行分离的一种技术。
在海水淡化中,通过电化学反应来去除水中的盐分和其他杂质。
二、逆渗透海水淡化工艺逆渗透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海水淡化工艺。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半透膜屏障,将高浓度的盐水推进通过膜孔径较小的膜,从而实现对盐分和杂质的分离。
逆渗透海水淡化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反渗透和收压三个主要步骤。
2.1 预处理预处理是为了去除海水中的杂质和悬浮固体,以保护逆渗透膜不受污损。
预处理过程主要包括过滤、加药和调节pH值等步骤。
2.2 反渗透反渗透是逆渗透海水淡化的核心步骤。
在反渗透中,高压泵将预处理后的水推进反渗透膜,隔绝盐分和杂质。
从而得到可用的淡水。
收压是指对通过膜的水进行再压缩,提高淡水产量。
这个步骤使用反渗透膜后的水进行洗膜,去除附着在膜表面的盐分和杂质。
三、多效蒸发海水淡化工艺多效蒸发是利用连续级数的蒸发器进行海水淡化的一种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在不同的压力下,利用海水中水和盐分的沸点差异,通过多重蒸发器,逐级浓缩并收集淡水。
多效蒸发海水淡化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蒸发和凝结三个主要步骤。
海水淡化方式及技术资料

反 渗 透 膜 元 件
原水
卷式反渗透膜元件 淡水
淡水 浓水
原水
7根膜元件组装在一根压力管内
5根膜元件组装在一根压力管内
产水网 反渗透膜 进水网 反渗透膜
第四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 二十分。
DOW公司
SW30HRLE-400
有效膜面积高,脱盐率高
透水量高与SW30HR-380相比,产水量增加25% 对硼的脱除率高,可满足饮用水的严格标准
21473
4.7 1.6
43000 497.1 1598.3
13143
537.1 8.2
180.2 3354.4 23675.
4 5.2 1.7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 二十分。
二、海水淡化技术简介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 二十分。
(一)常用海水淡化淡化技术
过程类别
蒸馏法 (液体 蒸汽)
常用过滤方法(砂滤与超
滤)比较 过滤方 法
优点
缺点
常规过 滤
过滤方法
运行经验丰 富
投资成本低
设备占地面积大,且需备用 出水水质不稳定,易受进水条件波动 对于<5um的胶体、微生物无法去除
出水水质较优差点,一般浊度<5NTU,SDI<4
超滤
设备模块化结构设计,占地面积小 出水稳定,受进水条件波动小 出水水质好,一般浊度<0.2NTU,SDI<2
多级闪蒸蒸馏 (MSF)
KMTX KMTXHB HB
多级闪蒸是利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海水的多次蒸发来提高淡水 的产量,主要利用了海水的显热,是目前技术最成熟的海水淡化方 法,适用于大型和超大型淡化装置。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八点 二十分。
海水淡化工艺

海水淡化工艺海水淡化工艺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海水中的盐分去除,使其含盐量低于0.5%的一种工艺。
海水淡化工艺可以用来生产饮用水、冷却水、清洗用水和工业用水等。
1. 原理海水淡化的原理是利用海水中的盐分和水之间不同的溶解度,使用溶剂将其分离,从而减少海水中的盐分含量。
海水淡化工艺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和滤池法。
(1)蒸馏法蒸馏工艺是利用水的沸点低于盐分溶解度,在恒定温度和压力下,将海水加热蒸发,水蒸气经过冷凝回收,形成纯净的水,留下的剩余溶液就是盐水,由于本身的溶解度低,所以能够大幅度降低海水的盐分含量。
(2)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将海水中的离子(即盐分)与树脂表面结合,并用无盐水洗涤树脂,使离子释放,从而达到减少海水盐分含量的目的。
(3)滤池法滤池法是利用滤池中的滤料(砂、火山灰等)过滤海水,去除其中的悬浮物和微细粒,有效减少海水中的盐分含量。
2. 优点(1)可以大幅度减少海水中的盐分含量:海水淡化工艺可以将海水中的盐分去除,使含盐量低于0.5%,大大降低海水中的盐分含量。
(2)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由于海水淡化工艺可以大量减少海水中的盐分含量,使其可以用来生产饮用水、冷却水、清洗用水和工业用水等,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
(3)操作简单:海水淡化工艺操作简单,操作人员只需要掌握基本的操作技术即可完成淡化工艺,不需要高端的技术。
3. 缺点(1)成本较高:海水淡化工艺的成本较高,主要包括设备投资成本、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等,这些成本都是需要考虑的。
(2)污染问题:海水淡化工艺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3)操作风险较高:海水淡化工艺操作风险较高,如果操作不当,会造成设备损坏,甚至产生安全隐患。
4. 应用(1)饮用水:海水淡化工艺可以将海水中的盐分去除,使其含盐量低于0.5%,可以用来生产饮用水,供人们正常饮用。
(2)冷却水:海水淡化工艺可以将海水中的盐分去除,使其含盐量低于0.5%,可以用来生产冷却水,可以用于食品加工、医院、电力等行业。
海水淡化工艺方案

海水淡化工艺方案海水淡化是指将海水转化为淡水的一种技术。
由于水资源的短缺和人口的增长,海水淡化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手段来解决水资源问题。
海水淡化有多种工艺方案,本文将介绍其中的几种。
1.蒸馏法:蒸馏法是最早也是最传统的一种海水淡化工艺方案。
它将海水加热至沸点,使水转化为蒸汽,再通过冷凝器将蒸汽冷却成为淡水。
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将海水完全转化为淡水,但其能源消耗较大,成本较高。
2.逆渗透法:逆渗透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海水淡化工艺方案。
它利用了半透膜的特性,当海水通过半透膜时,水分子可以通过膜孔,而溶解在水中的盐分和杂质则被拦截在膜上。
逆渗透法具有能源消耗低、处理效率高的优点,是一种比较经济和可行的工艺方案。
3.蒸发结晶法:蒸发结晶法是将海水通过自然蒸发或加热使其水分子蒸发,然后蒸发后的水分子冷却结晶形成淡水。
这种方法适用于富有太阳能的地区,并且也是一种能源消耗较低的工艺方案。
4.混凝反应法:混凝反应法是将海水中的盐分通过与特定化学物质的反应沉淀到底部,从而实现海水的淡化。
这种方法能够高效地去除海水中的盐分和杂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处理废水和化学药剂的问题。
除了上述的工艺方案外,还有一些新兴的海水淡化技术也值得关注。
例如,压力蒸发法利用气压变化实现蒸发海水,反渗透再循环系统将逆渗透法的产生的废水进行再处理,以及电化学法通过电解海水将盐分和杂质分离等等。
总的来说,海水淡化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各种工艺方案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选取合适的工艺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资源条件和经济可行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海水淡化技术将在未来发展得更加成熟和可行。
海水淡化工程技术与工艺中的蒸馏法

海水淡化工程技术与工艺中的蒸馏法嘿,咱今儿来聊聊海水淡化工程技术与工艺里的蒸馏法呀!你说这海水,那可真是多得没法数,可咱能直接用的淡水却少得可怜。
那咋办呢?这时候蒸馏法就闪亮登场啦!想象一下,就好像是把海水放进一个大蒸笼里,通过加热让水变成蒸汽,然后再把这些蒸汽收集起来,冷却一下,嘿,淡水就出来啦!这过程是不是挺神奇的?蒸馏法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师,能把那咸咸的海水变得清清爽爽。
它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但却有着大大的作用呢!它的优点可不少。
首先呢,它能得到纯度很高的淡水,几乎不含啥杂质,喝起来放心得很。
而且啊,这个技术相对来说比较成熟,咱用起来也顺手。
但是呢,它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你想啊,加热海水得消耗多少能量啊,那电费啥的可不得呼呼涨啊!这成本可不低呢。
而且设备运行起来也得好好维护,不然出了啥毛病可就麻烦啦。
不过咱可不能因为这些小缺点就否定了蒸馏法的厉害呀!就好比咱人一样,谁还没个小毛病呢,但咱还是有很多优点值得被夸赞的呀。
在实际应用中,蒸馏法可是大显身手呢!在一些海岛或者缺水的地方,它就是那救命的法宝。
人们靠着它,能得到干净的淡水,生活也能继续下去啦。
你说这蒸馏法像不像一个勤劳的工人,默默地在那工作,为我们提供着宝贵的淡水?它虽然不声不响,但却无比重要。
咱再想想,如果没有蒸馏法,那得有多少人因为缺水而受苦啊。
它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的生活。
所以说啊,海水淡化工程技术与工艺中的蒸馏法可真是了不起!咱得好好感谢它呢。
它虽然有那么一丢丢的不足之处,但它的贡献那是大大的呀!咱可不能小瞧了它,要好好珍惜它给我们带来的这一份甘甜的淡水哟!。
工业上海水淡化的方法

海水淡化是指将含盐量较高的海水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去除其中大部分盐分和其他矿物质,使之转化为可供人类饮用和工业使用的淡水的技术。
海水淡化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多级闪蒸:利用海水在减压条件下迅速蒸发的原理,使部分海水汽化,然后冷凝得到淡水;
2.高温蒸馏:利用高温蒸发使水分子成为蒸汽并回收冷凝,在水分子蒸发过程中实现杂质的分离去除;
3.电渗析法:利用离子交换膜对水溶液中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在电场作用下使离子定向迁移,从而实现海水中盐分等杂质的分离。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海水淡化工艺也在不断探索和完善,发展出了反渗透法海水淡化工艺。
反渗透法具有分离精度高、能耗低、耗材成本低的优点,正在成为实现海水淡化的热门技术。
反渗透法主要是通过反渗透膜优良的离子选择透过性来实现海水中杂质分离的技术。
海水淡化设备就采用了反渗透膜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自动化强、不易结垢、能耗低的优点。
该设备利用反渗透膜的优势,可以有效分离去除海水中溶解的盐分、胶体、有机物、微生物、金属离子等物质。
海水淡化设备主要由取水系统、预处理系统、海水淡化脱盐系统、化学清洗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等系统组成,运行基本不受时间、空间、气候的影响。
它广泛适用于海上作业供水、海岛开发旅游供水、沿海工业供水等领域,是实现淡水资源增量开发的优良产品。
总结双膜法海水淡化技术的技术工艺

总结双膜法海水淡化技术的技术工艺
双膜法海水淡化基本工艺流程为预处理(混凝沉淀+超滤)→反渗透脱盐工艺。
混凝沉淀工艺可以去除海水中大部分悬浮物质。
超滤采用外压式超滤膜,化学性质稳定,耐氯范围广,抗污染性强,易清洗,能将大部分不溶解物质及有机物去除。
反渗透采用聚丙烯酰胺复合膜,脱盐效果极好,单支膜元件脱盐率高达99%以上。
1.超滤工作原理
超滤膜孔径较小,且具有拦截能力,物理截留水中特定大小的杂质,从而实现将溶液中不同成分分离的目的。
2.反渗透工作原理
反渗透是在压力作用下,利用半透膜的选择性将溶质和溶剂分开。
用反渗透技术将海水中的胶体、细菌病毒等有害杂质去除,从而获得高品质淡水。
双膜法海水淡化技术特点
1.超滤膜和反渗透膜产水水质稳定可靠。
2.系统脱盐率高达99%。
3.通过不同等级的反渗透组合设计,能够满足用户不同要求。
4.通过能量回收装置,回收排水压力,降低海水淡化成本。
5.超滤和反渗透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灵活性及可靠性高。
6.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维护简单方便。
7.通过开发低热源以及利用热电厂海水取排水设施,有效降低海水淡化成本。
海水淡化的工艺方法有哪些

海水淡化的工艺方法有哪些在地球上,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淡水资源却相对稀缺。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淡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海水淡化逐渐成为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
那么,海水淡化的工艺方法都有哪些呢?一种常见的海水淡化方法是蒸馏法。
蒸馏法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海水加热变成蒸汽,然后让蒸汽冷却凝结成淡水。
这个过程就好像我们在家里烧水,水烧开后变成水蒸气,遇到冷的锅盖就会凝结成水滴。
蒸馏法又可以分为多级闪蒸、多效蒸馏等。
多级闪蒸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蒸馏法。
它的工作原理是将加热后的海水依次引入多个压力逐渐降低的闪蒸室,由于压力突然降低,海水会迅速蒸发变成蒸汽,然后将蒸汽冷却凝结就得到了淡水。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大规模生产淡水,且设备运行稳定。
但它也有缺点,那就是能耗较高。
多效蒸馏则是通过多次利用蒸汽的潜热来提高效率。
简单来说,就是前一效蒸发器产生的蒸汽作为下一效蒸发器的加热蒸汽,从而节省了能源。
多效蒸馏相对多级闪蒸来说,能耗较低,但设备比较复杂,维护成本也较高。
除了蒸馏法,反渗透法也是目前主流的海水淡化技术之一。
反渗透的原理是利用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而把盐离子等杂质阻挡在膜的另一侧。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对海水施加一定的压力,让海水克服渗透压,迫使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而得到淡水。
反渗透法具有很多优点,比如能耗相对较低、设备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等。
但反渗透膜容易受到污染和损坏,需要定期更换,这增加了运行成本。
而且,为了保证反渗透膜的性能,对进水水质也有较高的要求,需要进行预处理。
电渗析法也是海水淡化的一种方法。
它是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使海水中的离子定向迁移,从而实现海水淡化。
电渗析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不需要高温高压,缺点是除盐率相对较低,通常需要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冷冻法是另一种比较独特的海水淡化方法。
它的原理是将海水冷冻到冰点以下,使海水中的水先结成冰,然后将冰融化就得到了淡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水淡化工程技术与工艺》之读书笔记、第一章:水资源水资源的定义:广义的来说,水资源为一切可被人利用的天然水,包括于人类所及空间各种相态的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气象组织在1998年定义的水资源为“作为资源的水应当是可供利用或有可能利用,具有足够数量和可用质量,并可适合某地水的需求而能长期供应的水源。
”我国对水资源的理解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在“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温科学”卷中将水资源定义为“地球表层可供人类利用得水,包括水量,水域和水能资源,一般指每年可更新得水量资源”。
水资源的特性: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水资源是循环再生的资源,在一时间限度内是有限的;水资源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具有动态变化特性;水资源具有区域特色;水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同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水资源可以重复利用,这也是区别其他自然资源的又一特性。
世界水资源问题:世界水资源总量为410220亿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总量为7342立方米。
1995年,全世界水资源利用量38000亿立方米,消耗量21000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25000亿立方米。
全球供水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水资源短缺日益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世界水资源状况趋于恶化。
中国的水资源概况: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换,互相补记,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流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约为0.1亿万立方米。
中国目前有十六省人均水资源低于严重缺水线,有六个省、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
我国水资源总量并不丰富,人均占有量更低,人均占有量为2240立方米,低于全球人均的1/4,在世界银行连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88位。
我国地域分配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
年内年季分配不均,旱涝灾害频繁。
在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区域和行业市场问题,用水效率不高,水环境恶化,水资源缺乏合理配置,经济发展与生产力布局考虑水资源不够。
原水的组成包括河流水和海水。
对于河流水化学主要研究河流水矿化度、总硬度、总碱度、PH、主要离子等特征值的形成、分布、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一门学科。
河流水研究内容包括天然水成为溶剂的理论基础,河流水化学成分的形成过程及其变质作用,河流水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与技术,河流水化学动态及其自然地理条件和生物环境的关系,等等。
硬水和软水硬水是含有钙盐和镁盐的天然水。
在硬水中,钙、镁可以以碳酸盐、碳酸氢盐、硫酸盐、氯化物和硝酸盐等形式存在。
当硬水中钙和镁以碳酸氢盐形式存在时,称为暂时硬水,当这种硬水加热煮沸时,碳酸氢盐会分解成碳酸盐而沉淀除去。
如果硬水中钙和镁主要以硫酸盐、硝酸盐和氯化物等形式存在,则称为永久硬水,不能通过加热煮沸的方式除去。
硬水中的钙盐和镁盐能与肥皂作用,生成不溶性的硬脂酸盐,减低肥皂的去污能力。
硬水中含盐量通常以硬度来表示。
硬度单位常用“度”表示,一度相当于每升水中含10mg的CaO,生活饮用水的总硬度要求小于25度。
软水是只含少量可溶性钙盐和镁盐的天然水,或是经过处理的硬水。
天然软水一般是指江水、河水、湖水。
经软化处理的硬水指钙盐和镁盐含量降为1.0~50mg/L后得到的软化水。
软水的处理方法如下:①石灰-苏打法先测水的硬度,然后加入定量的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硬水中的钙镁离子便沉淀析出。
②磷酸盐软水法对于锅炉用水,可以加入亚硫酸钠作为软水剂,它与钙、镁离子形成络合物,在水煮沸是钙、镁离子不会以沉淀析出析出,从而不会形成水垢。
③离子交换法沸石和离子交换剂虽然都不荣誉水,但其中的钠离子和氢离子可与硬水中的钙、镁离子发生交换反应,是钙、镁离子被沸石、人造沸石、离子交换剂吸附而被除去。
长期使用后失效的沸石和离子交换剂可以通过再生而重复使用,故此法既经济又先进的软水法。
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价值与淡化海水的开发世界上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1%,海水总体积约为1.37乘以10^20立方米。
海水中目前可测定的元素有80多种,他们主要的存在形式是简单离子和配合离子。
在海水浓缩结晶的过程中,这些元素以盐的形式析出,成为化学化工原料。
海水是一种非常复的多组分、多相水溶液,除水之外,还包括占溶解成分99.9%以上的11种元素、丰富的微量和痕量元素、各种营养盐成分、有机物、溶解在海水中的气体以及悬浮于海水中的颗粒物质。
在海水中,各种元素都是以离子、分子以及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这些元素构成了人们所说的海水化学资源。
元素在海水中的逗留时间。
元素在海水中并不是永久存在,当元素以盐分的形式从内陆河流转移到海洋时,它们在海水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地向海底沉积。
不同的元素沉积速度不同,Barth在1952年提出的元素在海水中的逗留时间t的概念,t=海水中某元素的总量除以该元素每年进入海洋的量。
海水中的微量元素是除十四种主要元素浓度大于1mg\kg以外,其余元素浓度都小于此值,所以把这些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在海水中主要存在形态包括自由金属离子,无机离子对和无机配合物,有机配合物,结合在高分子有机物质上,形成高度分散的胶粒,被吸附在胶体上,存在于沉淀物、有机颗粒和残骸等悬浮颗粒之中海水中微量元素的来源主要有两种:a. 外界影响因素将陆地上的产物输入到海洋中;b. 海水通过高温热液活动与新形成的地壳之间的相互作用。
海水中微量元素的迁移包括浮游生物的吸收,有机物物质的吸附,水合氧化物和黏土矿物的吸附,将微量元素与铁锰结核结核等四种方式。
微量元素含量和分布主要受生物过程、吸附过程、海-气交换过程、热液过程、海水沉积物界面交换过程的影响。
海洋的放射性主要来源于天然放射核素和人工放射核素。
天然放射性核素包括海水中三大天然放射系,铀系、锕系、钍系,共三十八中元素和宇宙射线与大气元素或其他物质作用的产物。
人工放射性核素当主要是当核武器爆炸或原子能发电站释放核能时,会产生多种放射性核素。
淡化海水的开发:一是具有丰富的天然物质,比如海水和其中化学元素。
二是具有天然物质的宽阔选择范围。
三是具有未受污染的纯净水源。
第二章:海水淡化技术设计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
这是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开源增量技术。
可以增加淡化总量,且不受时空和气候的影响,水质好,价格趋于合理们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饮用水和工业锅炉补水等稳定供水。
海水淡化方法的优劣要从规模大、能源费用、海水水质、气候条件以及技术与安全性等实际条件而定。
海水淡化的前处理和后处理技术。
海水淡化未来主要以低温多效蒸馏法和反渗透膜法为主导方向。
目前,全球淡化海水技术超过二十余种,包括反渗透法、低温多效、多级闪蒸、电渗析法、压汽蒸馏法、露点蒸发法、水电联产、热膜联产以及利用核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海水淡化技术等,以及微滤、超滤、纳滤等多项预处理和后处理工业。
从大的分类主要包括蒸馏法和膜法两大类。
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经过五十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目前反渗透膜与组件的生产已经相当成熟,膜得脱盐率高于99.3%,透水通量大大增加,抗污染抗氧化能力不断提高,销售价格稳中有降。
反渗透的给水预处理工艺安全,高压泵和能量回收的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国际现状)我国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的现状:①.高压泵的选择我国目前投运的三个海水淡化工程有两个使用了高速离心泵作为高压泵,另外一个使用了三柱塞泵。
但镇的海水淡化高压泵曾发生抱轴现象而被更换,长海县的高压泵运转噪声高达105db,超过了我过的往复泵的噪声标准,且在运转过程中发生了高压泵的弹簧断裂导致设备停机,由于没有备品卑贱供应,在大连加工了同等弹簧才解决了问题。
目前正在投入运行的多级离心泵使用效果有待验证。
根据不同的淡化规模选择高效率、合理的高压泵是海水淡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②.预处理工艺有待优化对于不同的海水水质,如何优化预处理的工艺流程,恰当地选择预处理滤素从而达到预处理质量、降低过程造价和预处理成本的目的,是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设计和设备供应商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③.设备和管道腐蚀防护水平有待提高反渗透海水淡化由于海水的腐蚀性强、工程难度大而有别于苦咸水淡化,工程设计和设备供应单位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
④.工程设计和设备供货的资质需要规范海水淡化技术是海洋资源利用的重要领域,海洋开发的特点是高投资、高风险、高利润。
海水淡化的工程设计和设备供货是结合多种海洋学科、材料与防腐等技术在内的综合技术。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介入,在推动该行业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无序竞争,使海水淡化技术市场优良不起。
如果不加强管理,规划工程设计和设备供货的资质,建设单位从地区利益和眼前利益出发选择设备供货和工程设计单位的结果,将会对工程损失和制约行业的健康发展。
⑤.反渗透处理系统的设计包括预处理系统的设计和反渗透预处理系统的设计原则及综述。
预处理系统的设计目标要求有高效的反渗透膜系统。
高效的反渗透膜系统要求操作压力大低,膜造价小,而且要保障脱盐率和回收率最大化。
优化设计的标准和各个运行参数的重要水的自身特点的限制。
举例说明,从难溶盐和胶体污染角度考虑,多段的反渗透系统回收率肯达到88%,一只膜元件流程的系统即使不会结垢且SDI为30.3~0.5没有问题,但系统回收率只有15%。
另外在反渗透预处理系统的设计原则及综述方面包括水中存在的难溶无机盐类成分的反渗透预处理系统设计、针对原水溶解硅含量较高的反渗透预处理系统的设计、针对原水含量金属氧化物的反渗透预处理系统的设计、针对原水含有天然有机物的反渗透预处理系统、针对原水是含有微粒和胶体的地表水的反渗透系统的预处理、针对原水中含有细菌及微生物或系统已有微生物滋长的反渗透预处理系统设计、针对原水是较差的城市自来水或自备水源的反渗透预处理系统的设计、针对原水是处于还原状态且含有二价铁,锰和硫化氢及铵盐的反渗透预处理系统的处理和针对原水中可能含有微量油和脂的反渗透预处理设计。
海水淡化工程的理论耗能量的设计在整个成本构成中,能源消耗约占50%左右,融资成本以及人工、维护、配件成本占25%。
为降低成本,水电联产和热膜联产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所谓水电联产是利用电厂产生的蒸汽和电力,为海水淡化装置提供动力。
热膜联产,则采用热法和膜法像联合的方式,满足不同用水需求,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海水淡化成本。
我国海水淡化过程的能耗与技术目前经济性是决定其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
(淡水取用方式:地下取水、远程调水、海水淡化)对于海水淡化,能耗是决定其成本高低的关键。
由于具有溶解固体的高浓度,一般海水淡化比咸水的更昂贵。
淡化还需要花费能量把水传送给它的最终用户,对于许多水系统来说,这些能源成本都是最大的单独花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