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分类与编码

合集下载

商品分类与编码

商品分类与编码

二、商品编码的种类和方法
商品分类编码常用的方法:顺序编码法、系列顺序编码法、 层次编码法、平行编码法、混合编码法。 A、顺序编码法:按照商品在分类体系中出现的先后次序,依 次给予顺序数字代码的编码方法。通常为了满足信息处理的 要求,多采用等长码。每个代码标志的位数一致,编码时留 有储备号。 B、系列顺序编码法:是一种特殊的顺序编码法。 C、层次编码法:分6层,由8位数字代码组成(用于线分类) D、平行编码法:一般用于面分类体系 E、混合编码法:(层次编码和平行编码)
EAN/UCC-13
三种结构: 三个层次:厂商识别代码、商品项目代码、 校验码
示例
EAN/UCC-13:690 1010 10109 8 EAN/UCC-13:692 78331 0571 6
EAN/UCC-13条形码典型结构 EAN/UCC-13条形码典型结构
XXX XXXX XXXXX X 前缀码 制造厂商代码 商品项目代码 校验码
商品编码
商品编码是指赋予某种商品或某类商品的代表符号,符号可以由字母、 数字和特殊标记组成。与商品分类密切相关,分类在先,编码在后。 功能:便于记忆、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和可靠性。 一、商品编码的原则 唯一性原则:所标识商品与代码一一对应 合理性原则:商品代码结构与商品科学分类体系相适应,与产品经营业 务的需要相适应 简明性原则:代码尽可能简单,便于手工处理和减少计算机处理时间 可扩性原则:留有足够的后备码位,如遇增加或减少,不破坏编码结构 适用性原则:代码尽可能反映各类型商品特点,便于记忆 规范性原则:同一套分类编码集中,代码类型、结构和编写格式必须统 一规范
条码系统通用术语(续)
11、条码符号 bar code symbol 包括空白区的条码。 12、字符集 character seet 条码符号可以表示的字母、数字和符号的集 合。 13、中间分隔符 central seperating character 位于条码中间位置用来分 隔数据段的若干条与空。 14、分隔字符 separator 编码字符集中的一种起分隔作用的特殊字符。 15、条码字符 bar code character 表示一个字符或符号的若干条与空。 16、条码字符集 bar code character set 某种条码所能表示的条码字符 的集合。 17、条码数据符 bar code data character 表示特定信息的条码字符。 18、条码校验符 bar code check character 表示校验码的条码字符。

商品分类与商品编码

商品分类与商品编码

商品编码的规定和标准
商品编码有一些规定和标准,如编码长度、校验码算法等。遵守这些规定和 标准可以避免编码错误和混淆。
商品分类与商品编码
商品分类与商品编码是对商品进行系统分类和编码的方法。它们的作用和意 义是提高销售和管理效率,避免混淆和错误。本演示将介绍商品分类与商品 编码的基本原理、标准和应用。来自什么是商品分类和商品编码
商品分类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商品划分为不同的组别和类别。商品编码是对商品进行唯一识别和标记的编码系 统。
常见的商品编码体系包括国际商品编码标准GTIN、统一商品编码UPC、欧洲商品编码EAN等。每种编码体系有 其特点和应用范围。
如何选择和使用商品编码
选择和使用商品编码时,可以根据销售地区、销售渠道、行业标准等因素进行选择。合理使用编码可以提高系 统管理效率。
商品编码的构成要素
商品编码通常由国家代码、制造商代码、产品代码和校验码组成。每个要素 都有其含义和表示方式。
商品分类的作用和意义
商品分类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快速地找到他们需要的商品,提高购物体验。对商家来说,商品分类可以帮助他们 更好地管理和展示商品。
如何进行商品分类
进行商品分类时,可以根据商品的特性、用途、功能、材质等因素进行分类。 也可以根据销售渠道、目标客户、行业标准等进行分类。
常见的商品编码体系

商品编码的概念和分类

商品编码的概念和分类

商品编码的概念和分类
商品编码是用于标识、组织和管理各种商品的一种系统,它可以是一组数字、字母或符号的组合。

商品编码的目的是确保商品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方便商品的识别、分类、售卖和统计。

根据不同的行业和需求,商品编码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类方式:
1. 国际通用商品编码(GTIN):GTIN是全球贸易标准组织(GS1)制定的一种国际编码体系,主要用于商品的标识和跟踪。

其中最常见的是条形码(UPC、EAN),用于销售和物流环节。

2. 零售商品编码(SKU):SKU是指零售商为了管理商品库存而分配给每个独特商品的一个唯一编码。

通常由字母、数字或符号组成,用于内部管理和跟踪商品。

3. 行业商品分类编码系统:不同行业会根据其特定的需求和规范制定自己的商品编码系统。

例如,医疗行业的医疗器械行业标准标识符(UDI)用于追踪和识别医疗器械。

4. 国家或地区特定的商品编码系统:某些国家或地区会制定自己的商品编码系统,用于符合其特定的法规和需求。

例如,中国的商品编码系统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品编码法》制定的。

无论采用何种商品编码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管理和识别商品,并提供准确和一致的商品信息,方便商品交易和管理。

商品分类与编码

商品分类与编码
2、商品科学分类是合理组织商品生产和流通, 提高商业企业素质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3、商品科学分类是合理编商品目录的前提,是 实现国民经济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工程。 4、商品科学分类有利于国际经济信息资源共享 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5、商品科学分类有利于商品教学工作和商业人 员业务素质的提高。
二、商品分类的作用
商品分类的基本方法--依据分类标志进行分类
线分类法的特征
同层是并列关系,上下层是归属关系, 线分类法是商品分类中常用的分类方法 由于构架原因、补充新目录困难,结构 柔性差。所以,采用线分类法编制商品分类
目录时,必须预先留有足够的后备容量。
商品分类的基本方法--依据分类标志进行分类
线分类法的优缺点
• 小类是根据商品的某些特点和性质进一步 划分的。如针棉织品又可分为针织内衣类、 针织外衣类、羊毛衫类等。商品的品种是按
商品的性质、成分等特征来划分,是指具体商 品的名称,如西服、洗衣机、皮鞋、啤酒等品 种。
• 商品的细目是对商品品种的详细区分,包括商 品的花色、规格、品级等,如 180/112 A 型男 西服、 23 号女式高跟皮鞋等。
商品分类是根据一定的管理目的,为了 满足生产、流通消费活动的全部或部分 需要,选择适当的商品属性或特征作为 分类标志,将一定范围内的商品集合体 科学、系统地逐次划分为大类、中类、 小类、细类,乃至品种、细目的过程。
商品类别
• 门类是按国民经济行业共性对商品总的分门别 类,属最高类别,我国商品分 23 个门类。
商品目录与商品分类的关系
商品目录与商品分类的关系;在编制商品目录时, 国家或部门都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首先将商品按 一定的标志进行定组分类,在逐次制定和编排。 也就是说,没有商品分类,就不可能有商品目录; 只有在商品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才能编制层次分 明、科学、系统、标准的商品目录。商品分类与 商品目录是相辅相成的。商品目录的编制,就是 商品分类的具体体现,商品目录是实现商品管理 科学化、现代化的前提;是商品生产、经营、管 理、流通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商品俗称及编码归类

常用的商品俗称及编码归类

常用的商品俗称及编码归类商品俗称及编码归类是为了方便在商品交易和管理中对商品进行标识和分类。

这些俗称和编码通常由相关机构或行业协会进行统一规定和管理,以确保商品的准确标注和识别。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商品俗称及编码归类。

一、食品类1.1 粮油副食品粮油副食品包括大米、面粉、食用油等。

其常用的俗称为“粮食”、“面粉”、“食用油”等。

对于这些商品的编码归类,可以使用食品行业相关的编码体系,如国际物品编码(International Article Number)。

1.2 肉类肉类商品一般包括猪肉、牛肉、鸡肉等。

其常用的俗称为“猪肉”、“牛肉”、“鸡肉”等。

对于这些商品的编码归类,可以使用食品行业相关的编码体系,如国际物品编码。

1.3 水果蔬菜水果蔬菜商品包括苹果、香蕉、西红柿等。

常用的俗称为“水果”、“蔬菜”等。

对于这些商品的编码归类,可以使用食品行业相关的编码体系,如国际物品编码。

二、日用品类2.1 卫生用品卫生用品主要包括纸巾、卫生纸等。

其常用的俗称为“纸巾”、“卫生纸”等。

对于这些商品的编码归类,可以使用日用品行业相关的编码体系,如国际商品编码。

2.2 家居用品家居用品包括床上用品、厨房用具等。

常用的俗称为“床上用品”、“厨房用具”等。

对于这些商品的编码归类,可以使用日用品行业相关的编码体系,如国际商品编码。

2.3 家电家电商品包括电视、洗衣机、冰箱等。

常用的俗称为“电视”、“洗衣机”、“冰箱”等。

对于这些商品的编码归类,可以使用家电行业相关的编码体系,如国际商品编码。

三、服装类3.1 男装男装商品包括衬衫、西装、外套等。

常用的俗称为“衬衫”、“西装”、“外套”等。

对于这些商品的编码归类,可以使用服装行业相关的编码体系,如国际服装码。

3.2 女装女装商品包括裙子、裤子、上衣等。

常用的俗称为“裙子”、“裤子”、“上衣”等。

对于这些商品的编码归类,可以使用服装行业相关的编码体系,如国际服装码。

3.3 童装童装商品包括儿童上衣、儿童裤子等。

商品分类与编码

商品分类与编码

整理课件
16
2.4.3 商品编码方法
▪ 1.商品分类代码的编制方法
➢ (2)层次编码法
层次编码法的优点是代码较简单,逻辑关系
好,系统性强,信息容量大,能够反映出分
类编码对象的属性、特征及其隶属关系,容
易查找所需类目,便于管理和统计;缺点是
弹性较差,为延长其使用寿命,往往要用延
长代码长度的办法,预先流出相当数量的备
▪ 便于商品经营管理和顾客选购、消费商品
▪ 有利于开展商品研究和教学工作
整理课件
4
1
4
2.2 商品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2.2.1商品分类的原则
▪ 科学性原则 ▪ 系统性原则 ▪ 可延性原则 ▪ 兼容性原则 ▪ 综合实用性原则
整理课件
5
1
5
2.2.2 商品分类的方法
▪ 商品分类时主要采用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两种方 法。实践中往往将两种分类方法组合使用,通常 以线分类法为主,面分类法作为辅助。
➢(2)储运单元条码
储运单元条码一般采用ITF—14条码。目前在 我国部分超市的配送中心已开始使用,主要用 于商品的纸质包装箱上。
整理课件
39
2.6.2 物流条码及其应用
整理课件
35
2.6 物流代码
▪ 2.6.1 物流与物流标识
➢3.物流标识
物流标识是指对供应链中流转的物品所进行 的标识,目的在于通过这种合理的标识能够 迅速、准确地采集到供应链物流管理所需的 信息。
整理课件
36
2.6.2 物流条码及其应用
▪ 1.物流条码的概念
➢物流条码是指由EAN和UCC制定并用于 商品单元的全球统一标识的条码。
整理课件
19

商品分类与编码

商品分类与编码

商品分类和编码在国际贸易中 的应用
商品分类和编码在国际贸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用于海关报关、计费 和统计等方面,有助于促进贸易便利化和数据准确性。
商品分类和编码技能要求
1 专业知识
了解不同的别商品和编号的能力,避免错误和混淆。
3 沟通能力
随着技术的进步,商品分类和编码的
方法来进行分类和管理。
方式不断演变和改进。现在,多数国
家都有自己的商品分类和编码系统。
3
国际标准
为了促进全球贸易,国际上制定了统 一的商品分类和编码标准,如国际货 物编码系统(HS)。
商品分类和编码的标准和规范
商品分类和编码有一系列标准和规范,如国际标准ISO 9000和商品编码体系。 这些标准和规范确保分类和编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商品分类与编码
商品分类和编码的定义,作用及历史。标准和规范的重要性,以及在国际贸 易中的应用和相关技能要求。商品分类和编码的实际案例。
商品分类和编码的定义
商品分类和编码是将商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和编号的过程。通过将商 品进行分类和编码,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统计。
商品分类和编码的作用
1 统一标准
商品分类和编码使得商品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统一的标准,方便交流和比较。
2 提高效率
通过商品分类和编码,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和定位商品,提高供应链的效率。
3 支持决策
商品分类和编码为企业提供关于销售、库存和采购等方面的数据,帮助进行决策。
商品分类和编码的历史
1
起源
商品分类和编码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
发展
2
到19世纪,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商品 的种类越来越多,需要一种标准化的
能够与供应链中的其他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以确保分类和编码的一致性。

商品分类与编码商品编码

商品分类与编码商品编码
商品分类与编码商品编码
商品分类是一种将商品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进行分组的方式。它有助于对 商品进行管理、统计和溯源,并提供了方便的信息交流和查询。
什么是商品分类?
商品分类是将商品按照一定规则和要求进行归类和分组的行为。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组织商品,提 高我们对商品的认识和使用。
商品分类的作用
商品分类有多种作用。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商品库存,统计商品销售 情况,进行市场分析以及实施税收管理等。它还能够简化信息交流和查询, 提高工作效率。
商品编码的种类
商品编码分为统一编码和自定义编码两种。统一编码是由政府或行业组织统一制定的编码标准,而自定 义编码是由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制定的编码规则。
业务编码的概念
业务编码是根据企业自身的业务需求,对商品进行进一步分组和编码的方式。 它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管理和统计需求,并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物品分类的基本原则
商品分类的基本原则包括一致性原则、分类目标明确原则、分类方式灵活原则和分类结果可验证原则。 这些原则确保了商品分类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Hale Waihona Puke 商品编码的定义商品编码是对商品进行唯一标识的数字或字符编码。它能够唯一地识别和区 分不同的商品,方便进行管理、统计和交流。
商品编码的目的
商品编码的目的是提供清晰、准确、可追溯的商品信息,方便商品管理和交 流。它能够简化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并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 品和服务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2.2按商品的原材料分类
原材料的种类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商品的性能和质量。选择以原材料为标 志的分类方法是商品分类的重要方法之一。例如,纺织品按原料的不同可分为棉织 品、毛织品、麻织品、丝织品、化学纤维品、金属性原料织品等;皮鞋以原料为标 志可分为牛皮鞋、猪皮鞋、羊皮鞋等。 以原材料为分类标志,商品分类清楚,但对于多种原材料构成的商品,不宜采用 这种标志进行分类,如电冰箱、电视机、钟表等。
2.2.2.4按商品的主要成分或特殊成分分类
商品的许多性能、质量、用途往往由商品的成分决定,其中尤为重要的是组成商 品的主要成分或特殊成分。因此,可以以商品的主要成分或特殊成分为分类标志, 说明其主要性能和用途。如化肥可以划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钢材可以 划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等;塑料制品可按其主要成分合成树脂的不同,分为聚乙烯 塑料制品、聚氯乙烯塑料制品、聚苯乙烯塑料制品、聚丙烯塑料制品等;又如玻璃 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但根据其中的一些特殊成分的不同可分为钠玻璃、钾玻璃、 铅玻璃、硅硼玻璃等。但对化学成分复杂的商品或化学成分不明显的商品,则不宜 以主要成分或特殊成分作为分类标志。
2.3.3主要的商品分类体系
2.3.3.1基本分类体系
基本分类体系是按商品的基本使用价值即商品的用途作为分类标志,将商品分为 生活资料商品(供衣、食、住、行、用等的商品)和生产资料商品(工业生产资料 商品、农业生产资料商品)两大类。基本分类体系对于进行生产和消费的宏观调控 具有重要作用。
2.2.2.3按商品的生产加工方法分类
很多商品,即使采用相同的原材料制造,由于生产方法和加工工艺不同,所形成 商品的质量水平、性能、特征等都有明显差异。因此,对相同原材料可选用多种加 工方法生产的商品,适宜以生产加工方法作为分类标志。如酒类按酿造方法的不同 可分为蒸馏酒、发酵酒、配制酒;茶叶可分成全发酵茶(红茶)、半发酵茶(乌龙 茶)、后发酵茶(黑茶)和不发酵茶(绿茶);纺织品可分为机织品、针织品和无 纺布等。对于那些虽然生产方法不同,但产品质量、特征不会产生实质性区别的商 品,则不宜使用此种分类方法。
2.1.4商品分类的基本方法
2.1.4.1线分类法
线分类法又称层级分类法,它是将拟分类的商品集合总体,按选定的属性或特征 逐次地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级类目,并编制成一个有层级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 线分类体系的一般表现形式是大类、中类、小类和细目等级别不同的类目逐级展开, 体系中,各层级所选用的标志不同,各个类目之间构成并列或隶属关系。以纺织纤 维为例,对其采用线分类法,其分类结构如表2-2所示。
除上述分类标志外,商品的形状、结构、尺寸、颜色、重量、产地、产季等均可 作为商品分类的标志。如钢材根据形状的不同分为型钢、钢板、钢管、钢丝等。这 些分类标志更容易为消费者所接受,其特点是概念清楚、形象直观、特征具体、通 俗易记、便于区别。 返回
2.3商品分类体系
2.3.1商品分类体系的概念
在实际分类工作中,常常是先选择一个主要标志,将商品分成大类,然后再按不 同的标志依次地将商品划分成中类、小类直至细目等,这样就形成一个完整的商品 分类体系。
2.1.3商品分类的基本原则
为了实现商品的科学分类,使商品分类能够满足特定的需要,分类时必须遵循以 下原则: (1)商品分类必须科学实用 不同国家、不同历史阶段,由于商品的升级换代、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和其他各方 面的原因,商品集合体包括的范围不完全相同。另外,各行业、各部门所管理的商 品范围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进行商品分类时,首先必须明确拟分类的商品集合体 所包括的范围,这样实际进行的商品分类才更符合客观实际。实用性是检验商品分 类的实践标准,商品分类首先应满足国家相关政策、规划的总体要求,同时应充分 满足生产、流通及消费的需要。因此,商品分类应尽最大努力结合各部门、各系统、 各行业、各企业及消费者的实际,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2)必须满足分类的目的和要求 由于各行业、各部门和各企业对商品进行分类的目的和要求不同,导致商品分类 体系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商品分类体系都有其特定的分类目的。因此,对商品 进行分类时必须明确分类的目的,以便有的放矢的进行商品分类工作。 (3)保证分类从本质上反映出商品的特性 对商品进行分类时,选择分类标志至关重要。只有分类标志能够满足分类的目的 和要求,才能保证分类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商品的自然属性或特征和社会经济属 性或特征均可作为商品分类标志。为了保证分类的唯一性和稳定性,必须选择最稳 定的本质特征作为分类标志。
2.3.2.2可扩展性原则
可扩展性原则又称后备性原则,即进行商品分类要事先设置足够的收容类目,以 保证新产品出现时不至于打乱原有的分类体系和结构,同时为下级部门在原有分类体 系的基础上进行开拓细分创造条件。
2.3.2.3兼容性原则
商品分类要与国பைடு நூலகம்相关政策和标准协调一致,又要与原有的商品分类体系保持连 续性和可转换性,以便进行历史资料对比。
表2-2纺织纤维线分类法结构
大类
中类
小类 植物纤维
细类 棉花、 棉花、麻类等 羊毛、 羊毛、蚕丝等 粘胶纤维、 粘胶纤维、富强 纤维、 纤维、醋酸纤维 锦纶、涤纶、 锦纶、涤纶、腈 维纶、 纶、维纶、丙纶 等
天然纤维
动物纤维 人造纤维
纺织纤维 化学纤维
合成纤维
2.1.4.2面分类法
面分类法又称平行分类法,它是将拟分类的商品集合总体,根据其本身的属性或 特征,分成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的“面”,每个“面”都包含一组类目。将每个 “面”中的一种类目与另一个“面”中的一种类目组合在一起,即组成一个复合类 目。 服装的分类就是按面分类法组配的。把服装用的面料、款式、穿着用途分为三个互 相之间没有隶属关系的“面”,每个“面”又分成若干个类目。使用时,将有关类 目组配起来即可。以服装为例,对其采用面分类法,其分类结构如表2-3所示。
2.2.2.5按商品的流通范围分类
商品的质量、性能以及不同商品的供给与需求的不同,决定了商品的流通范围有 大小之别,而流通范围在某种程度上又反映出商品的市场销路及质量等情况。根据 市场范围的不同,商品可分为地方商品、内销商品、外销商品;根据产地的不同, 商品可分为地产商品、外地商品、进口商品。
2.2.2.6以其他特征为分类标志
表2-3服装面分类法结构
服装面料 纯棉 丝绵 毛涤 真丝
式样 男式 女式 男式 女式
款式 中山装 西装 夹克 连衣裙
返回
2.2商品分类标志
2.2.1选择商品分类标志的基本原则
2.2.1.1唯一性原则
在同一类别范围内只能对应一个分类标志,并能从本质上反映出商品的特性及与 众不同的区别,不能同时采用两种或多种分类标志。分类后的每个商品品种或组类, 只能出现在一个类别里,以免产生子项互不相容的逻辑混乱。
2.3.2建立商品分类体系的基本原则
2.3.2.1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是商品分类的关键。商品分类的系统性是指以选定的商品属性或特征为依 据,将商品总体按一定的排列顺序予以系统化,并形成一个合理的科学分类系统。商 品总体分成若干门类后,门类分为若干大类,大类分为若干中类,中类分为若干小类, 小类以下还可分为若干品种、规格、花色等。
2.2.2.1按商品的用途分类
商品的用途是体现商品使用价值的标志,同时还是探讨商品质量的重要依据,所 以按商品的用途分类,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最广泛。它不仅适用于商品大类的划分, 也适用于对商品种类、品种等进行进一步的详细分类。例如,根据商品的基本用途 的不同,将商品分为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两大类;生活资料商品又按不同用途分为 食品、衣着用品、家用电器、日用品等类别;在日用商品类中,可按用途的不同分 为鞋类、玩具类、洗涤用品、化妆品类等;在化妆品类中,按用途的不同还可以再 分为皮肤用和毛发用化妆品;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细分,如毛发用品可以分为清洁类、 护发养发类、染发剂等。煤炭按用途的不同可分为炼焦煤、动力煤、化工用煤和生 活用煤。钢铁按用途的不同可分为结构钢、工具钢和特殊用途钢等。 以用途为标志的分类方法,便于对相同用途的商品质量进行分析比较;有利于消 费者按用途选购商品;有利于商品生产者提高商品质量,开发商品新品种;有利于 商业部门搞好商品的经营管理。但对于多用途的商品则不宜采用这种分类标志。
品种 全脂饮 用牛奶 力士香 皂
消费品
日用工 业品
家用化 工品
肥皂
浴皂、 洗衣皂
2.1.2商品分类的作用
商品分类是将千万种商品在生产与交换过程中实现科学化、系统化管理的重要手 段。它必然对发展生产、促进流通、满足消费以及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和企业效益 起到重要的作用。商品分类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掌握每类商品的共性 只有将商品统一分类后,才有可能将研究对象从每一个商品的个性特征归结为每 类商品的共同特征。只有掌握了每类商品的共同特征,才能深入地分析商品的质量 变化规律,为提高商品质量和合理使用、储存与运输商品创造条件。商品种类繁多, 特征多样,价值不等,用途各异,只有通过对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才能掌 握其生产量、销售量、消费量和库存量的变化情况,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 而且,只有建立在科学的商品分类基础上的统计数据才具有可比性和实际意义。 (2)有利于有秩序的商品市场供给 商品分类有利于在一定范围内使商品名称、类别统一化,便于有秩序的商品市场 供给,从而给消费者和用户的选购带来方便。商品经营行业的划分,商场商品部、 组的设立,不仅可以使不同商品经营行业以及各种商场的商品经营管理井然有序, 也便于消费者到不同行业的商场及不同的商品部、组去选购商品。 (3)商品分类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前提和必备手段 将商品进行科学分类,为建立统一的经济信息自动化系统提供信息交流的共同语 言,有利于促进经贸活动的发展。计算机在商品现代化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商 品的科学分类、编码及快速处理和存储商品信息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对商品的分类 和编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国家在国内外贸易中利用电脑和商品信息系统查询 商品的性能、生产国别、生产经营者、价格、货源量、存放地点等信息,商品分类 与编码对加快商品现代化管理进程功不可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