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国内外无土栽培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无土栽培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在没有传统土壤的情况下种植植物的方法,通过利用营养溶液和人工介质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和水分。
相比传统耕种方式,无土栽培技术具有节约水资源、提高产量和质量、减少土壤污染等优势。
近年来,无土栽培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并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技术不断创新。
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推动。
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改进无土栽培系统。
例如,利用纳米材料来改善营养溶液的吸附和释放性能,以提高植物对养分的利用效率。
此外,还有研究人员开发了智能控制系统,通过监测和调节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实现对植物生长的精确控制。
种植模式多样化。
无土栽培技术可以适用于各种植物种类和生长环境。
目前,除了传统的水培和气溶胶培养技术外,还出现了多种新的种植模式。
例如,垂直种植系统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种植更多的植物,提高土地利用率;立体种植系统可以利用建筑物的墙面和屋顶进行种植,实现城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新的种植模式为无土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研究重点向植物生理特性转移。
随着对无土栽培技术的深入研究,人们开始关注植物生理特性在无土栽培中的作用。
例如,植物的根系对养分吸收和水分利用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人员通过调控根系形态和生长环境,提高植物对养分和水分的利用效率。
此外,还有研究发现,人工光源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利用不同光谱和光强度的人工光源来优化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无土栽培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尤其是在城市地区,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无土栽培技术被视为一种解决方案。
目前,国内外无土栽培产品的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并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入到无土栽培产业中。
预计未来几年,无土栽培技术市场将会进一步扩大。
无土栽培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无土栽培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无土栽培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无土栽培技术,又称水培、气培、无土栽培或土壤环境控制技术,是指在无土或少土环境中,通过给植物根系提供养分和水分来进行栽培的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
这一技术的出现,为解决传统农业生产中土壤污染、土地资源短缺和生产空间受限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无土栽培技术应用广泛,包括蔬菜、水果、草莓、花卉、饲料作物等,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减少对土壤的侵蚀和污染,保护环境,赢得了农业界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本文将就无土栽培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进行探讨和总结。
一、无土栽培技术的现状1. 技术发展无土栽培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主要应用于研究领域。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无土栽培技术逐渐被农业生产所采纳,并在不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今,无土栽培技术已成为当代农业领域中备受关注和推崇的现代化生产技术之一。
2. 应用范围目前,无土栽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蔬菜、瓜果类、食用菌、饲料、中药材、花卉、水产养殖等方面。
以蔬菜为代表的应用最为广泛,包括西红柿、黄瓜、生菜、萝卜等多种蔬菜品种。
蔷薇、康乃馨、百合等花卉和草莓、芒果、无籽西瓜等瓜果类产品也被广泛应用无土栽培技术进行栽培。
3. 制度政策中国的农业部门也注意到了无土栽培技术的重要性和潜力,并基于此开展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2018年,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域有机农业生产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加大对无土栽培技术的支持力度,推广和示范应用无土栽培技术。
4. 技术优势无土栽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诸多优势。
可以充分利用空间,生产效率高,产量稳定,并且水分和养分的供给可以量化和精准控制,有利于提高植物生长的品质和口感。
无土栽培技术具有节水、节肥、节能、减排的环保优势,能够减少对土壤的占用,减轻土壤污染,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无土栽培技术还能够减少土壤病虫害,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风味,符合当代人们对健康、绿色食品的需求。
无土栽培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无土栽培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摘要】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不使用土壤而直接在水培、气培等介质中种植作物的现代种植技术。
本文通过对无土栽培技术的原理、应用领域、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揭示了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巨大潜力。
无土栽培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还能减少土壤污染和节约水资源。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不断研究的深入,无土栽培技术将迎来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展望未来,推广和应用无土栽培技术将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多益处,为解决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发展无土栽培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无土栽培技术,发展方向,原理,应用领域,发展现状,未来发展,前景展望,推广和应用,益处1. 引言1.1 无土栽培技术简介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它通过在不使用土壤的情况下,利用水培、气培或其他物质培养基来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水分。
与传统土壤种植相比,无土栽培技术更为环保,能够更好地控制植物生长环境,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无土栽培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成为现代农业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
无土栽培技术的兴起给农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不仅可以实现对作物生长环境的精准控制,还可以有效防止土壤传播病虫害,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由于无土栽培技术可以在不适宜耕种土壤的地区开展农业生产,因此在干旱、盐碱等特殊环境下有着独特的优势。
无土栽培技术的出现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发展方向,对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1.2 无土栽培技术的重要性无土栽培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土壤种植方式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向更加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
无土栽培技术可以减少对土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避免了土壤退化和污染的风险,有助于保护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无土栽培技术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的利用,通过精确控制灌溉和营养投入量,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浪费,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无土栽培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无土栽培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在没有土壤的情况下种植植物的方法,通过水培或介质培植物的根系,为其提供所需的水分和营养物质。
这种技术自提出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本文将对无土栽培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发展的建议。
一、无土栽培技术的现状目前,无土栽培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包括农业、园艺、食品生产等。
在农业领域,无土栽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蔬菜、水果等作物的生产中,通过控制水量和营养物质的供应,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园艺领域,无土栽培技术也被用于花卉的种植和养护,可以实现花卉的精准施肥和水分管理,提高花卉的品质和观赏价值。
在食品生产领域,无土栽培技术被应用于生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证食品的安全和健康。
在国内外,无土栽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推广。
在国外,美国、荷兰、以色列等国家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无土栽培产业体系,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生产和出口。
在国内,无土栽培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都建立了无土栽培生产基地,种植出了优质的蔬菜和水果。
在科研领域,无土栽培技术也得到了相关学者和机构的重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推动了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1. 精准化管理:未来无土栽培技术将更加注重精准化管理,包括精准施肥、精准灌溉、精准控制植物生长。
通过传感器、自动化设备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植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作物的生长效率和产量。
2. 循环利用资源:未来无土栽培技术将更加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包括水资源、营养物质等。
通过水培、营养液循环利用技术,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降低养分的排放,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循环利用。
3. 智能化技术:未来无土栽培技术将更加注重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
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作物生长环境的智能监测和优化调控,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4. 生态友好性:未来无土栽培技术将更加注重生态友好性,包括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无土栽培技术研发重点与应用前景

无土栽培技术研发重点与应用前景无土栽培技术的研发重点01、加强无土栽培基础理论研究自19世纪中叶无土栽培诞生以来,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在无土栽培应用技术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基础理论研究还很薄弱,导致无土栽培在近30年里没有出现重大的技术突破。
我国自2000年以来,无土栽培相关基础研究逐步得到关注,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均将无土栽培矿质营养理论、根际低氧和盐胁迫逆境理论等列入研究计划,但这些研究的系统性、深度和广度还不够,远远不能满足行业高速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对无土栽培条件下作物根际环境、温室环境与作物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还不清楚,作物矿质营养特点及营养液配方改良还一直停滞不前,根际病害发生规律及特点等问题还没有引起关注,导致营养液配方及管理、栽培设施及应用、植株生育及调整、根际环境及控制等技术的开发滞后,严重制约了无土栽培技术在更大范围内的推广应用。
02、开展无土栽培技术标准研制目前,各国政府均没有统一的无土栽培技术标准,需要各国或国际组织进一步协调和制定。
如果能从环境条件、栽培设施、营养液配方、消毒方法、关键栽培技术、采后储运等关键环节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规范,必将对今后的无土栽培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国与无土栽培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较少,安全生产指导性文件仍缺乏标准性、规范性。
以基质的技术标准为例,《花木栽培基质:LY/T2700—2016》和《蔬菜育苗基质:NY/T2118—2012》均是以进口草炭的指标进行规定,对EC等指标限制过高,以有机废弃物为原料制备的基质难以达到标准要求,且对有机废弃物原料中含有的抗生素、农药残留等特征污染物未进行规定;基质pH、EC和物理性状测定的地方标准仍然以土壤测定方法为基础制定,存在一定的缺陷。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与无土栽培有关的地方标准有25个,涉及草莓、厚皮甜瓜、水稻、番茄、水果黄瓜等作物,但这些标准远不能满足无土栽培行业发展的要求,而且有些标准的局限性还很大。
无土栽培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无土栽培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以无土培养基为基础,利用水培、气培、营养液培养等方法,进行植物生长的现代化栽培技术。
在这种技术下,植物的养分和水分都由特制的培养液提供,无需土壤的参与,节约了资源并减少了土壤污染。
无土栽培技术的出现,为解决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土壤污染、资源浪费、用水高、产量低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同时也为城市农业、农村农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无土栽培技术的现状目前,无土栽培技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发达国家,无土栽培技术已成为现代农业的主流生产方式之一。
在日本、荷兰等国家,无土栽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蔬菜、水果等作物的生产中,普遍采用先进的设施、设备和管理技术,实现了高效、环保、可持续的生产。
在中国,无土栽培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在经济作物如蔬菜、水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也在城市绿化、园林景观、药材等领域取得了成功应用。
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方向随着人们对健康、安全食品需求的提升,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转型升级,无土栽培技术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未来的发展中,无土栽培技术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技术的智能化和自动化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的不断发展,无土栽培技术将越来越向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采用传感器、控制器等高科技设备,实现对植物生长环境的精准监测和控制,以及对养分的精准供给,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智能化的管理系统也将能够为农民提供更便捷的生产方式,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技术难度。
二、生产方式的多样化未来,无土栽培技术将会更多地结合不同生产要求和作物的特点,采用多种不同的生产方式。
水培技术适合于叶菜类蔬菜的生产,气培技术适合于根菜类蔬菜的生产,营养液培养适合于果菜类水果的生产等。
在生产方式多样化的也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对不同品种、不同类型农产品的需求。
三、循环农业和绿色农业无土栽培技术可以与循环农业和绿色农业相结合,形成更加环保、可持续的生产模式。
我国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状况如何

制定优惠政策与扶持政策
总结词
建立示范基地与推广网络,可以有效地推广和应用无土栽培技术,提高技术的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详细描述
我国应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土栽培技术示范基地,展示技术的成果和应用效果。同时,建立完善的推广网络,将技术推广到全国各地,帮助企业和农民了解和应用无土栽培技术。此外,加强与国际先进技术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推动我国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详细描述
我国应加大无土栽培技术研发力度,提高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批高水平的无土栽培技术研发和应用人才。
加强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总结词
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与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和农民应用无土栽培技术,推动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详细描述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如税收优惠、贷款扶持、技术补贴等,鼓励企业和农民应用无土栽培技术。同时,加强对无土栽培技术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技术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我国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状况如何
2023-11-03
无土栽培技术概述我国无土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无土栽培技术的种类与特点我国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前景无土栽培技术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策略无土栽培技术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与贡献
contents
目录
01
无土栽培技术概述
无土栽培技术是指不使用天然土壤,而使用营养液或其他基质来栽培植物的农业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克服传统土壤栽培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如土壤污染、土壤板结、病虫害多等。
改善农产品品质与安全性能
总结词:积极推动
详细描述:无土栽培技术可以积极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无土栽培技术可以充分利用非耕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缓解人口增长和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同时,无土栽培技术还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此外,无土栽培技术还可以通过开发利用废弃物和废水等方式,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农业无土栽培技术:创新种植模式的发展前景

农业无土栽培技术:创新种植模式的发展前景引言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农田资源受限,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农业无土栽培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农业无土栽培技术的原理、优势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农业无土栽培技术的原理农业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在没有土壤的情况下,利用特殊的培养基和水培方式进行植物栽培的方法。
其主要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基选择无土栽培使用特殊的培养基替代传统的土壤。
这些培养基通常由水溶性肥料、矿物质和有机物质等组成,为植物提供养分和支撑。
2. 水培方式无土栽培通过将植物的根部浸泡在培养液中,使植物根系直接吸收养分。
培养液中的养分含量可以根据植物的需求进行调节,从而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3. 控制环境条件在无土栽培过程中,需要控制光照、温度、湿度和通风等环境条件,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这可以通过人工灯光、温室和自动化设备来实现。
二、农业无土栽培技术的优势1. 节约资源无土栽培不需要使用大量的土壤资源,节约了土地资源。
同时,由于栽培基质可以循环利用,减少了肥料和水的浪费,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更高。
2. 提高产量和品质无土栽培可以精确控制植物的养分供应,避免了过度或不足的施肥问题,从而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由于在受控环境下生长,无土栽培的作物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管理和控制。
3. 灵活性和可持续性无土栽培可以适应不同地区和环境的要求,可以在城市屋顶、室内空间等非传统农田中进行种植。
这种灵活性使得农业生产能够更好地与城市化进程相适应,并且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前景1.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人们对安全、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农业无土栽培技术将逐渐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同时,城市化进程也为农业无土栽培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 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目前,农业无土栽培技术已经在蔬菜、水果等作物上取得了成功应用。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无土栽培技术可能在更多作物和领域得到应用,如草药植物、花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姓名:梁颖瑜黄可韵单位:东莞中学高二(10)班邮编:523005E-mail:************************@研究目的:无土栽培是当今世界流行的新趋势。
世界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和发展无土栽培技术。
90年代美国新兴起一门家庭水培服务业,即专为城市居民承建“家庭菜园”或“家庭花园”。
但这一技术对很多人来说,仍然只是一个概念。
为了使这一拥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技术得到更好的认识,我们做了一些研究调查。
内容提要:介绍无土栽培的优点,种类,技术应用与发展前景。
重点讲述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
问题提出:为什么要发展无土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技术有何优点?有何积极影响?其发展前景如何?推广应用无土栽培技术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研究阶段: 一:确定研究小组的成员为黄可韵,梁颖瑜.以刁宏垠老师为指导老师. 二: 确定本次研究课题为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的研究三:就此研究课题展开研究调查.上网,到图书馆、书店查找资料,同时就无土栽培的优点展开讨论。
四:按以下的几项内容整理资料。
五:将资料输入电脑并加以修改。
六:总结研究与分析研究结果,讲述心得体会。
研究方法:搜查资料,讨论问题,调查研究。
无土栽培法又称营养栽培法、水耕法。
它是在栽种作物时不用土壤,不施粪肥,一般仅用化学肥料或化学试剂配成的营养液供给作物所需养分的特殊栽培方法。
它既是实验室里进行作物栽培的方法,也是实验室进行作物培养实验的一种研究手段。
它一般在较封闭的室内环境进行,因此受病虫害感染的机会很小,很少施用农药,所以可种植出无污染、无公害作物。
一:无土栽培的优点1.不受土地条件限制。
无土栽培改变了“万物土中生”的依赖土地生存的传统观念和土壤耕种方式,在不宜耕种的地方如沙石,不毛之地,甚至宇宙飞船上都可以栽培作物。
在家庭、办公室可利用窗台、阳台、走廊、屋顶及其它空闲地栽种植物,这不仅可以创造经济效益,还可以净化空气、节约用水,清洁卫生,既不污染环境,也不为环境所污染。
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在胜利油田废弃场地、山东寿光市盐碱地上生产高产优质蔬菜已获得成功。
2.劳动强度小,水肥用量降低。
无土栽培无需传统耕作中的耕种、除草、土壤消毒、追肥等繁琐环节,单位劳动力管理的规模可大大增加,劳动强度明显下降。
营养液栽培的水肥供应一般采用微管道灌溉系统,较易实行定点、局部化,可明显降低水肥的浪费。
实验证明可比土壤栽培节水3~7倍,肥料利用率提高20%~30%。
3.病虫害明显减少。
无土栽培可防止因土传病原传播的多种恶性病害的发生,切断了一个较重要的病虫害传播渠道。
另外,由于人为改善了根际微环境,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了自身的抗病能力,避免了土壤栽培中因多年盐分积累和连作导致的土壤盐渍化及重茬减产现象。
同时,基质的消毒同土壤消毒相比更经济、方便。
4.优质高产。
无土栽培,目前主要作为设施栽培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有通过设施而达到的适于作物生长的光、温、气等条件,还具有基质和专门的水肥供给系统,提供了适于根部发育的最佳小环境。
且各种环境因子均能人为地较好控制。
因而能够更好地协调植株的地上与地下、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等的关系,容易发挥高产的潜能。
无土栽培技术较成熟的国家和地区,单位面积产量可比土壤栽培提高0.4~20倍(因作物而异,一般在2~4倍之间),我国实验示范结果也多在30%以上。
例如,一般农田种植的西红柿,亩产约800~1200公斤,而水培法亩产可达3万公斤,高的在5万公斤以上。
生产及实验证明,无土栽培不仅提高了产量,同时也明显促进了作物的生长速度,产品的外观品质和理化性状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如无土栽培的番茄形状端正、颜色鲜艳、着色均匀、味道较好、营养价值(Vc、糖等)比土壤栽培均有改善;叶菜、瓜果中的硝酸盐含量可得到理想控制;无土栽培的花卉花期早、长,颜色艳,香味浓,部分在土壤栽培条件下不易开花的品种,在无土栽培条件下也能较容易地达到目标。
5.便于工厂化生产。
无土栽培充分显示出农业可以像工业生产一样,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作物,完全由人工控制植物生长。
现在世界上已有全自动化无土栽培设施和立体化无土栽培工厂。
二:无土栽培的种类无土栽培法可以分为5种,即水溶液培养法、砂培养法、培养基培养法、混合培养法和营养膜培养法,其中最常用的是水培法和培养基法。
水培法:栽培介质为水。
在生长过程中并不需加营养液,这大多是一些具有膨大鳞茎的植物和一些水生植物。
几种常见的水培植物如下:水仙:石蒜科植物,鳞茎肥大,蓄有充足的养分,基部丛生白色肉质根,在秋冬时节放入容器中,以美丽的鹅卵石或彩石护住根部,或尽量让根须生长。
一般在室内培育45—60天就能开花。
冬季置一盆于室内,清洁雅致,香气四溢,被作为传统的年节花卉。
水仙的培育不需加任何营养剂,就能生长很好,一般为防止徒长,白天让其接受阳光照射,晚上将容器的水倒掉,以湿纱布护住根部,这样可以控制徒长且健壮美观。
风信子:百合科植物,也是球根花卉。
水培方法也较简单。
选购一瓶口能卡住球茎的容器,最好是上小下大的葫芦形容器,以透明玻璃质地较好,水温不宜高,在15℃以下较好,把球根放瓶颈上,待发根后,可将水位降低至根部刚能触及水面为好,这样可使根部充分吸收氧气,促进根须的生长。
当根部发育后,用黑布将培养容器遮住,让球根进一步发育。
冬季要将容器移到阳光充足的地方,促使植物花大、花壮,风信子花序丰满,颜色多样,根须洁白。
也可将数株风信子植于鱼缸内,基质用砂,辅以阴生的蕨类植物,构成一幅饶有野趣的小景,也很别致。
水养植物的容器宜造型美观、别致,有时一些生活用器如高脚酒杯、酒瓶都能选用,也能选用大口容器。
桌头、案几放上一盆水养植物,水清花艳,令人耳目一新,神明气爽。
砂培法:沙培方法也是省钱省力的养花措施。
基质用清洁的河沙,排水性能良好,盆底的小孔须用瓦片填住,以防河沙下泄。
河沙需经常保护湿润,每周用清水灌透1次,培养液肥是花宝,夏季至少每天施用1次,冬季可隔日1次。
适于沙培的花卉种类很多,如天竺葵、紫罗兰、常春藤、石蒜、仙客来、仙人掌类、洋水仙等。
仙人掌类为多肉植物,体内含大量水分,种类繁多,体形多样,耐干燥,易于栽培管理。
栽培基质可用纯沙或纯沙加少量腐叶土。
仙人掌虽然耐土旱,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不浇水,如果长期不浇水,植物体就易产生萎缩、凹陷的现象。
沙培的仙人掌,生长良好,清洁美观。
介绍一种农民朋友用得起的无土栽培方法——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是由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无土栽培组在八五期间研制开发的一种用固态肥代替传统营养液的无土栽培新技术,自该技术问世以来,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1996年入选中国科协《全国普及百项农业实用技术指南》,并于同年荣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到1998年底,该项技术在全国的推广面积已超过18O0亩(667平方M),超过全国无土栽培总面积的60%,仅在山西省河津市就已推广700多亩(667平方M),获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各地反馈信息均充分证明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具有简单、实用、高效等特点。
一、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的特点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使用基质;不用传统的营养液灌溉植物根系,而使用有机固态肥并直接用清水来灌溉作物的一种无土栽培技术。
目前的保护地设施,无论是温室或大棚,由于投资成本较大,不能像露地一样实行轮作,通常连续使用3年以上,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连作障碍,导致产量逐年下降。
在克服土壤连作障碍的许多措施中,无土栽培是最彻底、实用、有效的方法。
无土栽培是一种农业高新技术,具有节肥、节水、省工、高产、优质,不受地域限制和产品洁净卫生等特点。
但传统的营养液栽培同时也具有一次性投资比较大,运转成本相对偏高,营养液的配制与管理技术较难掌握等限制因素。
针对这些情况,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研究开发出了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该技术利用河沙、煤渣、作物秸秆等廉价材料作为栽培基质,利用各地易得的有机肥和无机肥为肥料,不但具有传统无土栽培的一切优点,而且使无土栽培系统的一次性投资较营养液无土栽培降低60%,肥料成本降低60%,产量提高10-20%,并且操作管理简单、系统排出液无污染、产品品质好,能达到中国绿色食品中心颁布的“AA级绿色食品”的施肥标准,因而非常适合我国国情。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把有机农业融入无土栽培,为无土栽培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突破了无土栽培必须使用营养液的传统观念,是一种真正能使广大农民朋友学而会、会而能用、用而能挣钱的傻瓜型高新农业技术。
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需要哪些基本条件进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必需具备一定的保护设施,如温室、日光温室和大棚等,“在这些保护设施内还需安装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系统,包括栽培槽、栽培基质和灌水设施等。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主要采用基质槽培的形式,适宜用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基质很多,如:草炭、蛭石、珍珠岩、炭化稻壳、椰子壳、棉籽壳、树皮、锯末、刨花、葵花秆、玉M秆、沙、砾石、陶粒、甘蔗渣、炉渣、酒糟、蘑菇渣等,因而无土栽培生产者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本地区需要的基质。
有些基质可单独使用,如沙、珍珠岩等,有些基质需混合使用,常用的混合基质有:4份草炭加6份炉渣、5份沙加5份椰子壳、5份葵花秆加2份炉渣加3份锯末、7份草炭加3份珍珠岩、5份菇渣加5份炉渣等等。
基质使用年限可达3-4年。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管理及茬口安排等与土壤栽培基本相同。
三、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生产成本与经济效益1.生产成本有机生态型无上栽培系统每667平方M一次性投资及每年运转费用见表1(不含建温室或大棚的投资)。
由表1可知,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系统一次性投资约为300元/667平方M,每年的生产成本(包括人工)约为4300元/667平方M。
表1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系统每667平方M一次性投资及每年运转费用(元、年)2.经济效益以番茄为例,每年每667平方M产量为1.5万公斤,按一般市场平均单价1.5元/公斤,总收入为:1.5×1.5=2.25万元,扣除生产成本0.43万元,则纯收入约为1.82万元/年/667平方M。
如按高档蔬菜价格,出售给高级饭店、宾馆或出口。
则产值和利润应当更高。
四、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的适用范围1.出现次生盐渍化和土传病害的保护地,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2.缺水地区,同等产量条件下,无土栽培比土壤栽培节水50-70%;3.传统农业无法耕作地区(荒滩、荒沟、废弃矿区、沙荒地、海岛等);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减少粮菜争地,改善居民生活;4.城市郊区、沿海地区:生产精品蔬菜和高档出口蔬菜,大幅度改善草莓甜瓜和西瓜等水果类蔬菜的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