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复习题大全(精华版)

合集下载

(完整版)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填空题1、线性定常连续控制系统按其输⼊量的变化规律特性可分为_恒值控制_系统、随动系统和_程序控制_系统。

2、传递函数为 [12(s+10)] / {(s+2)[(s/3)+1](s+30)} 的系统的零点为_-10_,极点为_-2__,增益为_____2_______。

3、构成⽅框图的四种基本符号是:信号线、⽐较点、传递环节的⽅框和引出点。

4、我们将⼀对靠得很近的闭环零、极点称为偶极⼦。

5、⾃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式有反馈控制⽅式、_开环控制⽅式和_复合控制⽅式_。

6、已知⼀系统单位脉冲响应为t e t g 5.16)(-=,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7、⾃动控制系统包含_被控对象_和⾃动控制装置两⼤部分。

8、线性系统数学模型的其中五种形式是微分⽅程、传递函数、__差分⽅程_、脉冲传递函数_、__⽅框图和信号流图_。

9、_相⾓条件_是确定平⾯上根轨迹的充分必要条件,⽽⽤_幅值条件__确定根轨迹上各点的根轨迹增益k*的值。

当n-m ≥_2_时, 开环n 个极点之和等于闭环n 个极点之和。

10、已知⼀系统单位脉冲响应为te t g 25.13)(-=,则系统的传递函数为__。

11、当∞→ω时⽐例微分环节的相位是: A.90 A.ο90 B.ο90- C.ο45 D.ο45-12、对⾃动控制的性能要求可归纳为_稳定性__、_快速性_和准确性三个⽅⾯,在阶跃响应性能指标中,调节时间体现的是这三个⽅⾯中的_快速性___,⽽稳态误差体现的是_稳定性和准确性_。

13、当且仅当离散特征⽅程的全部特征根均分布在Z 平⾯上的_单位圆 _内,即所有特征根的模均⼩于___1____,相应的线性定常离散系统才是稳定的。

14、下列系统中属于开环控制系统的是 D.普通数控加⼯系统A.电炉箱恒温控制系统B.雷达跟踪系统C.⽔位控制系统D.普通数控加⼯系统15、某单位负反馈系统在单位阶跃信号作⽤下的系统稳态误差0=ss e ,则: B.意味着该系统的输出信号的稳态值为1 A.意味着该系统是⼀个0型系统 B.意味着该系统的输出信号的稳态值为1 C.意味着该系统没有输出信号 D.意味着该系统具有⽐较⾼的开环增益16、⼀阶系统11)(+=Ts s G 在单位斜坡信号作⽤下,系统的稳态误差为 T 。

自动控制化复习资料

自动控制化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5小题每小题2分,6—15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根据给定值信号的特点分类,控制系统可分为( )。

A.恒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 B.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 C.最优控制系统和模糊控制系统 D.连续控制系统和离散控制系统 6.系统的传递函数( )。

A.与输入信号有关 B.与输出信号有关C.完全由系统的结构和参数决定D.既由系统的结构和参数决定,也与输入信号有关 7.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

A.当时间常数T 较大时有超调 B.当时间常数T 较小时有超调 C.有超调D.无超调 2.时域分析中最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 ) A.脉冲函数 B.斜坡函数 C.阶跃函数D.正弦函数15. 对于欠阻尼的二阶系统,当阻尼比ξ保持不变时,( )。

A. 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ωn 越大,系统的超调量σp 越大B. 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ωn 越大,系统的超调量σp 越小C. 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ωn 越大,系统的超调量σp 不变D. 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ωn 越大,系统的超调量σp 不定11. 对于欠阻尼的二阶系统,当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ωn 保持不变时,( ) A. 阻尼比ξ越大,系统的调整时间t s 越大 B. 阻尼比ξ越大,系统的调整时间t s 越小 C. 阻尼比ξ越大,系统的调整时间t s 不变 D. 阻尼比ξ越大,系统的调整时间t s 不定15. 常用的比例、积分与微分控制规律的另一种表示方法是( ) A. PI B. PD C. ID D. PID 10.PI 控制规律指的是( ) A.比例、微分 B.比例、积分 C.积分、微分 D.比例、积分、微分11.系统特征方程式的所有根均在根平面的左半部分是系统稳定的( )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以上都不是 1.自动控制系统中,比较元件又称为( ) A.放大器 B.控制器 C.受控对象 D.偏差检测器3.一阶系统G(s)=1Ts K+的单位阶跃响应是y(t)=( ) A.K(1-Tt e -) B.1-Tt e-C.T te TK - D.K Tt e-8.一阶系统11)(+=Ts s G 的单位斜坡响应y(t)=( ) A.1-e -t/T B.T1e -t/T C.t-T+Te -t/T D.e -t/T18.响应曲线达到稳态值的±5%或±2%之间时所需的时间称为____________。

自动控制试题及答案

自动控制试题及答案

自动控制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以下哪些部分?A. 传感器B. 执行器C. 控制器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闭环控制系统与开环控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闭环系统有反馈环节B. 开环系统有反馈环节C. 闭环系统没有传感器D. 两者没有区别答案:A二、填空题1. PID控制器中的P代表______,I代表______,D代表______。

答案:比例(Proportional)、积分(Integral)、微分(Derivative)2. 一个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闭环传递函数为H(s),则闭环系统的反馈增益为______。

答案:1+G(s)H(s)三、简答题1. 简述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条件。

答案: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条件通常包括:系统的所有闭环极点都位于s平面的左半部,即实部小于零;系统没有纯虚数的极点;系统没有不稳定的零点。

2. 说明什么是系统的时间响应,并给出常见的时间响应类型。

答案:系统的时间响应是指系统在输入信号作用下,输出信号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常见的时间响应类型包括:阶跃响应、斜坡响应、抛物线响应等。

四、计算题1. 已知一个二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 = ωn^2 / (s^2 +2ζωn s + ωn^2),其中ωn = 10 rad/s,ζ = 0.5。

求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答案:根据给定的开环传递函数,可以计算出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首先,确定系统的自然频率ωn和阻尼比ζ。

然后,利用标准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公式,计算出系统的过冲、延迟时间、上升时间和稳态误差等性能指标。

五、论述题1. 论述PID控制器设计的基本步骤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答案:PID控制器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控制目标和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控制规律、调整比例、积分和微分参数、进行仿真验证和实际调试。

在实际工程中,PID控制器广泛应用于温度控制、速度控制、位置控制等领域,因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和调整而得到广泛应用。

自动控制测试题附答案

自动控制测试题附答案

自动控制测试题附答案1.输入已知,确定系统,使输出尽可能复合给定的最佳要求,称为()A.滤波与预测B. 最优控制C.最优设计D.系统分析2.开环控制的特征是()A.系统无执行环节B.系统无给定环节C.系统无反馈环节D.系统无放大环节3. 对于代表两个或两个以上输入信号进行()的元件又称比较器。

A.微分B.相乘C.加减D.相除4. 直接对控制对象进行操作的元件称为()A.给定元件B.放大元件C.比较元件D.执行元件5. 在系统对输入信号的时域响应中,其调整时间的长短是与()指标密切相关。

A.允许的峰值时间B.允许的超调量C.允许的上升时间D.允许的稳态误差6. 已知系统的微分方程为()()()t x t x t xi 22600=+ ,则系统的传递函数是() A.131+s B.132+s C.261+s D.232+s7. 已知系统的微分方程为()()()()t x t x t x t xi 2263000=++ ,则系统的传递函数是() A.26322++s s B.26312++s s C.36222++s s D.36212++s s8.引出点前移越过一个方块图单元时,应在引出线支路上( )A.并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B.并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的倒数C.串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D.并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的倒数9.采用负反馈连接时,如前向通道的传递函数为G (s),反向通道的传递函数为H (s),则其等效传递函数为() A.)(1)(S G S G + B.)()(11S H S G + C.)()(1)(S H S G S G + D.)()(1)(S H S G S G — 10.某环节的传递函数是()5173+++=s s s G ,则该环节可看成由()环节串联而组成。

A.比例、积分、滞后B.比例、惯性、微分C.比例、微分、滞后D.比例、积分、微分11.某环节的传递函数是()ss s G 235++=,则该环节可看成由()环节串联而组成。

自动控制类考试题库及答案

自动控制类考试题库及答案

自动控制类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自动控制系统中,开环系统与闭环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

A. 是否有反馈B. 控制器的类型C. 系统的稳定性D. 系统的响应速度答案:A2.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系统稳定性的判断依据是()。

A. 系统响应曲线B. 系统误差C. 系统传递函数D. 系统开环增益答案:C3. 比例控制器(P控制器)的主要特点是()。

A. 无静差B. 有静差C. 响应速度慢D. 响应速度快答案:B4. 积分控制器(I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

A. 消除静差B. 增加系统的稳定性C. 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D. 减少系统的超调答案:A5. 微分控制器(D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

A. 消除静差B. 增加系统的稳定性C. 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D. 减少系统的超调答案:D6.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超调量通常用来衡量系统的()。

A. 稳定性B. 响应速度C. 稳定性和响应速度D. 稳定性和精度答案:C7. 系统的时间常数τ与系统的()有关。

A. 响应速度B. 稳定性C. 精度D. 所有选项答案:A8. 系统增益Kp与系统的()有关。

A. 响应速度B. 稳定性C. 精度D. 所有选项答案:A9.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系统的稳态误差与系统的()有关。

A. 系统类型B. 输入信号C. 系统增益D. 所有选项答案:D10. 系统动态性能的常用评价指标包括()。

A. 响应速度B. 稳定性C. 超调量D. 所有选项答案:D11. 系统静态性能的常用评价指标包括()。

A. 精度B. 稳定性C. 响应速度D. 所有选项答案:A12.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可以用来分析系统的()。

A. 动态性能B. 静态性能C. 稳定性D. 所有选项答案:A13. 系统的根轨迹图可以用来分析系统的()。

A. 动态性能B. 静态性能C. 稳定性D. 所有选项答案:C14.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系统的零点和极点可以用来分析系统的()。

自动控制试题及答案

自动控制试题及答案

自动控制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动控制系统中,开环系统与闭环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

A. 是否存在反馈B. 控制器的类型C. 系统的稳定性D. 系统的响应速度答案:A2. 在控制系统中,稳态误差是指()。

A. 系统达到稳态时的输出值B. 系统达到稳态时的输入值C. 系统达到稳态时的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的差值D. 系统达到稳态时的输入与期望输入之间的差值答案:C3. PID控制器中的“P”代表()。

A. 比例B. 积分C. 微分D. 前馈答案:A4. 一个系统如果其传递函数为G(s)=1/(s+1),则该系统的类型是()。

A. 零型B. 一型C. 二型D. 三型答案:B5. 在控制系统中,超调量是指()。

A. 系统响应超过稳态值的最大值B. 系统响应超过稳态值的最小值C. 系统响应达到稳态值的时间D. 系统响应达到稳态值的速率答案:A6. 一个系统如果其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K/(s^2+2s+1),则该系统的开环截止频率为()。

A. 1B. 2C. √2D. √3答案:A7. 根据奈奎斯特判据,如果一个系统的奈奎斯特曲线围绕(-1,j0)点顺时针旋转()圈,则系统是稳定的。

A. 0B. 1C. 2D. 3答案:A8. 在控制系统中,如果一个系统对一个阶跃输入的响应是指数衰减的,则该系统是()。

A. 稳定的B. 不稳定的C. 临界稳定的D. 临界不稳定的答案:A9. 一个系统如果其传递函数为G(s)=1/(s(s+2)),则该系统的零点为()。

A. 0B. -2C. 0, -2D. 0, 2答案:C10. 在控制系统中,如果系统对一个单位阶跃输入的响应是单调的,则该系统()。

A. 一定是稳定的B. 一定是不稳定的C. 可能是稳定的,也可能是不稳定的D. 无法判断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A. 控制器的增益B. 系统的结构C. 反馈的类型D. 系统的初始条件答案:ABC2. 在控制系统中,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用来减少系统的超调量()。

自控考试题及答案

自控考试题及答案

自控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哪些部分?A. 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B. 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C. 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D. 传感器、控制器、被控对象答案:B2. 闭环控制系统与开环控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是否有反馈回路B. 控制器的类型C. 执行器的类型D. 传感器的类型答案:A3. 比例控制(P)的特点是什么?A. 响应速度快,无稳态误差B. 响应速度慢,存在稳态误差C. 响应速度快,存在稳态误差D. 响应速度慢,无稳态误差答案:C4. 积分控制(I)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B. 消除稳态误差C. 增加系统的阻尼D. 减少系统的超调答案:B5. 微分控制(D)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系统的稳定性B. 减少系统的超调C. 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D. 预测系统的未来行为答案:D6. 什么是系统的稳定性?A. 系统在受到干扰后能够恢复到平衡状态的能力B. 系统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能够保持平衡的能力C. 系统在受到干扰后能够保持平衡的能力D. 系统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能够恢复到平衡状态的能力答案:A7. 什么是系统的超调?A. 系统响应过程中的最大偏差B. 系统响应过程中的最小偏差C. 系统响应过程中的偏差速度D. 系统响应过程中的偏差时间答案:A8. 什么是系统的稳态误差?A. 系统响应过程中的最大偏差B. 系统响应过程中的最小偏差C. 系统在达到稳态时的偏差D. 系统在达到稳态时的响应速度答案:C9. 什么是系统的动态特性?A. 系统在受到干扰后的行为B. 系统在没有干扰时的行为C. 系统在受到干扰后和没有干扰时的行为D. 系统在达到稳态时的行为答案:A10. 什么是系统的静态特性?A. 系统在受到干扰后的行为B. 系统在没有干扰时的行为C. 系统在受到干扰后和没有干扰时的行为D. 系统在达到稳态时的行为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自控系统中常见的干扰包括哪些?A. 电源波动B. 温度变化C. 负载变化D. 人为操作错误答案:ABC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A. 控制器参数B. 执行器性能C. 被控对象特性D. 传感器精度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控制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A. 响应速度B. 稳态误差C. 抗干扰能力D. 经济性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控制系统分析时常用的方法?A. 时域分析B. 频域分析C. 状态空间分析D. 根轨迹法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控制系统可能存在的问题?A. 过冲B. 振荡C. 延迟D. 非线性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开环控制系统没有反馈回路。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试卷及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试卷及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A. 控制器B. 被控对象C. 执行机构D. 操作人员答案:D2.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下列哪项属于反馈环节?A. 控制器B. 执行机构C. 被控对象D. 反馈元件答案:D3. 下列哪种控制方式属于闭环控制?A. 比例控制B. 积分控制C. 微分控制答案:D4. 下列哪种控制方式属于开环控制?A. 比例控制B. 积分控制C. 微分控制D. 比例-积分控制答案:A5.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下列哪种控制规律不会产生稳态误差?A. 比例控制B. 积分控制C. 微分控制D.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答案:B6. 下列哪种控制方式适用于一阶惯性环节?A. 比例控制B. 积分控制C. 微分控制答案:A7.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下列哪种环节不会产生相位滞后?A. 比例环节B. 积分环节C. 微分环节D. 比例-积分环节答案:A8. 下列哪种控制方式可以使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快速性?A. 比例控制B. 积分控制C. 微分控制D.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答案:D9.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下列哪种环节可以使系统具有较好的阻尼效果?A. 比例环节B. 积分环节C. 微分环节D. 比例-积分环节答案:C10. 下列哪种控制方式可以使系统具有较好的跟踪性能?A. 比例控制B. 积分控制C. 微分控制D.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控制器、被控对象、执行机构、________。

答案:反馈元件2.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反馈环节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3. 闭环控制系统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稳定性好、快速性好、准确性高4. 开环控制系统的缺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例1:试用结构图等效化简下图系统的传递函数例2: 两级RC滤波网络的结构图如图所示,试采用结构图等效变换法化简结构图。

步骤一: 向左移出相加点,向右移出分支点步骤二 :化简两个内部回路,合并反馈支路步骤三 : 反馈回路化简例3:系统结构图如下,求传递函数[解]:结构图等效变换如下:例4:已知系统方程组如下,试绘制系统结构图,并求闭环传递函数。

⎪⎪⎩⎪⎪⎨⎧=-=-=--=)()()()()]()()([)()]()()()[()()()]()()[()()()(3435233612287111sXsGsCsGsGsCsXsXsXsGsXsGsXsCsGsGsGsRsGsX解 : 系统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利用结构图等效化简或梅逊增益公式可求出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843217432154363243211)()(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G s R s C -+++=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例1: 设题1图(a )所示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如图(b )所示。

试确定系统参数k1,k2和a 。

解: 由系统阶跃响应曲线有⎪⎩⎪⎨⎧=-===∞333.03)34(1.03)(o op t h σ 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222212212112)(1)()(nn n s s K K as s K K K a s s K a s s K s ωξωω++=++=⋅+++=Φ 由 ⎪⎩⎪⎨⎧===-=--333.01.01212ξξπσξωπe t oo n p 联立求解得 ⎩⎨⎧==28.3333.0n ωξ => ⎩⎨⎧====222110821n n a K ξωω另外 3lim 1)(lim )(2122100==++=⋅Φ=∞→→K K as s KK s s s h s s 例2: 系统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已知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 %3.16=p M ,峰值时间1=p t (秒) (1).求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s);(2).求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s Φ;(3)根据已知的性能指标%σ,p t 确定系统参数K 及τ;(4)计算等速输入t t r 5.1)(=(度/秒)时系统的稳态误差。

解 (1) )110(10)1(101)1(10)(++=+++=ττs s K s s s s s K s G (2) 2222210)110(10)(1)()(nn n s s K s s Ks G s G s ωξωωτ++=+++=+=Φ(3)由 ⎪⎩⎪⎨⎧=-===--113.16212ξωπςξπn p oopt e M 联立解出 ⎩⎨⎧==63.35.0n ωξ 比较得:263.010163.35.021012=-⨯⨯=-⨯=n ζωτ318.11063.31022===n K ω (4) 63.31263.01018.1311010)(lim 0=+⨯=+==→τK s sG K s v 413.063.35.1===v ss K A e 例3: 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5)(3()(++=s s s Ks G1.试确定闭环系统稳定时参数K 的取值范围;2.为使系统特征根的实部不大于-1,试确定K 的取值范围。

解:1. 闭环特征方程为: 015823=+++K s s s劳斯表:0812081510123Ks Ks K s s - 闭环系统稳定条件:120-K>0,K>0 1200〈〈⇒K2.做代换 1-=z s 有:0)8(25)1(15)1(8)1(2323=-+++=+-+-+-K z z z K z z z劳斯表:8051885210123---K z K zK z z 由劳斯判据得:18-K>0,K-8>0 188〈〈⇒K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例1: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4)(1()(++=s s s ks G(1). 试概略绘出系统根轨迹(求出渐近线,分离点,与虚轴交点); (2). 确定系统(相应主导极点)为欠阻尼状态时K解:(1) 1).实轴上的根轨迹: (]]0,1[,4,--∞-2).渐近线: ⎪⎪⎩⎪⎪⎨⎧±=+±=-=-=-+-+=-180,603180)12(67.1353)4()1(0k A θσ 3). 分离点: )45(0)4)(1(123s s s k s s s k++-=⇒=+++0410302=++⇒=s s dsdk解之得:,46.01-=s 87.22-=s (舍去) 4).虚轴的交点:特征方程为:04523=+++K s s s ks ks k s s 01230520541-,20,020==-k k 0205522=+=+s k s交点为: 2j s ±= (2). 88.04146.01=++⋅=-=s d s s s K依题有:2088.0<<K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例1: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00(500)(2++=s s s s G 试用奈氏稳定判据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解:绘制系统开环幅相曲线[])()()100()100(500500)100(500)(22222ωωωωωωωωωωωjV U j j j j G +=+----=+-= ︒-∞∠=90)0(j G ︒-∠=∞2700)(j G)(ωj G 与实轴的交点: 令 0)(=ωV 解出 10=ω代入)(ωU 表达式得出: 5)10(-=U根据奈氏判据有 : 2120=⨯+=+=N P Z 所以闭环系统不稳定。

例2:已知一最小相位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如下图所示,试写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解: )1)(11.01()(++=s s s Ks G401.0lg20=K10=K ω )1)(110(10)(++=s s s s G第七章 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例1 :下图所示系统采样周期 T=1(s),)()1()(122k e k e k e +-=试确定系统稳定时的K 值范围。

解 :)()()()()1()(1212122z E z E z z E k e k e k e +=+-=-=>11211)()()(--==zz E z E z D 广义对象脉冲传递函数:368.0632.0))(1()1()1()1()1()(1111-=⎥⎦⎤⎢⎣⎡----=⎥⎦⎤⎢⎣⎡+-=----z K e z z Kz e z s s K Z z z G 开环脉冲传递函数为: )368.0)(1(632.0368.0632.011)()(1--=-⋅-=-z z Kzz K z z G z D 闭环特征方程: 0368.0)368.1632.0()()(12=+-+=+z K z z G z D 进行w 变换,令11-+=w w z 化简得 :0632.0264.1)0632736.2(2=++-K w w K若系统稳定,必须满足: ⎪⎩⎪⎨⎧>->0632.0736.20632.0K K =>329.40<<K例2 :已知线性定常离散系统如下图所示,其中采样周期T=1秒。

(1).求出系统开环脉冲传递函数; (2).求出系统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3).试判断闭环系统稳定性;(4).计算r(t)=2t 作用时系统的稳态误差。

解: 143.0,26.0342.0,0368.0368.12).3(368.0368.12)(1)()().2()368.0)(1(1111)().1(2,12,12222<=±==+-+-=+=Φ--=-⋅-=⎥⎦⎤⎢⎣⎡+⋅⎥⎦⎤⎢⎣⎡=-z j z z z z z z z G z G z z z z ez z z z s Z s Z Z G T264.1582.122)(582.1)368.0)(1()1(lim )()1(lim ).4(211===∞=⎥⎦⎤⎢⎣⎡--⋅-=-=→→V z z p K e z z z z z G z K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滞后校正设计原理采用滞后网络进行校正时,主要是利用其高频幅值衰减的特性,使校正后系统截止频率ωc 降低,从而使系统获得较大的相位裕量。

为了力求避免最大滞后角发生在校正后系统开环截止频率ωc 附近,以免恶化系统动态性能。

因此选择滞后网络参数时,总是使滞后网络的第二个转折频率1/T 远小于ωc ,一般取:c T ω)101~51(1=如何确定串联校正装置的类型串联超前校正主要是利用超前网络或PD 控制器的相角超前特性。

只要正确地将超前网络的交接频率1/Τ和1/αΤ选在待校正系统截止频率的两边,并适当选择参数α和Τ,就可以使已校正系统的截止频率和相角裕度满足性能指标的要求,从而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

当线性系统对动态性能指标的要求较高时,可采用串联超前校正。

但以下两种情况不采用超前校正:1. 需要超前网络提供的超前角大于60°。

此时超前网络的α值必须选得很小,从而造成已校正系统带宽过大,系统抗干扰能力差;2. 在截止频率附近相角迅速减小的待校正系统,一般不适合采用超前校正。

串联滞后校正主要是利用滞后网络或PI 调节器的高频幅值衰减特性,使已校正系统截止频率下降,从而使系统获得足够的相角裕度。

在系统响应速度要求不高而抑制噪声性能要求较高,或待校正系统已具备满意的动态性能,仅稳态性能不满足指标要求时,可采用串联滞后校正。

串联滞后—超前校正兼有滞后校正和超前校正的优点,即系统要求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小,稳态性能好,抑制高频噪声的能力强,通常采用滞后—超前校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