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技术课件交流电力控制电路
《电力电子技术》 ppt课件

《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
引言 电力电子器件 电力电子电路 脉宽调制(PWM)技术和软开关技术
第2页
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
➢ 什么是电力电子技术? ➢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史 ➢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
第3页
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
➢ 电子技术: 信息电子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
IGBT的结构(显示图)
– 图a—N沟道VDMOSFET与GTR组合——N沟道IGBT
(N-IGBT)。 – IGBT比VDMOSFET多一层P+注入区,形成了一个大面
积的P+N结J1。 – ——使IGBT导通时由P+注入区向N基区发射少子,从
而对漂移区电导率进行调制,使得IGBT具有很强的通流 能力。 – 简化等效电路表明,IGBT是GTR与MOSFET组成的达林 顿结构,一个由MOSFET驱动的厚基区PNP晶体管。 – RN为晶体管基区内的调制电阻。
第17页
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
1.不可控器件——电力二极管
2.半控型器件——晶闸管 3. 典型全控型器件
(1)门极可关断晶闸管 (2)电力晶体管 (3)电力场效应晶体管 (4)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
第18页
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
1. IGB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端器件:栅极G、集电极C和发射极E
➢ 全控型器件(复合型器件)
80年代后期开始,以绝缘栅极双极型晶体管(IGBT)为代 表的全控型器件因驱动功率小、开关速度快、载流能力大等得 到迅猛的发展。
★
第10页
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之交流交流变换器介绍课件

仿真软件:选择合
1
适的仿真软件进行
建模和仿真
模型建立:根据变
2
换器的拓扑结构和
参数建立仿真模型
仿真参数:设置仿
3
真参数,如输入电
压、输出电压、频
率等
仿真结果:观察仿
4
真结果,分析变换
器的性能和稳定性
实验验证:在实际
5
硬件平台上进行实
验验证,验证仿真
结果的准确性
优化设计:根据仿
6
真和实验结果,对
变换器进行优化设
计,提高性能和稳
定性
交流交流变换器的发展趋势
交流交流变换器的技术挑战
高效化:提高变换器的效率,降低 损耗
集成化:将多个功能集成到一个模 块中,降低成本和体积
轻量化:减小变换器的体积和重量, 提高便携性
智能化:实现变换器的智能控制和 监测,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交流交流变换器的发展趋势
高频化:提高变换器的工作频率, 减小体积和重量
位的调节和控制。
交流交流变换器的控制策略
1 电压控制策略:通过控制输出电压来保持系统稳定 2 电流控制策略:通过控制输出电流来保持系统稳定 3 功率控制策略:通过控制输出功率来保持系统稳定 4 频率控制策略:通过控制输出频率来保持系统稳定 5 相位控制策略:通过控制输出相位来保持系统稳定 6 混合控制策略:结合多种控制策略来提高系统稳定性和性能
4
流电转换为交
流电
变频器:改变
5
交流电的频率
和相位
交流调压器:
6
调节交流电的
电压和相位
交流交流变换器的应用
电力系统:用 于电力系统的 电压调整和频 率控制
工业设备:用 于工业设备的 电压调整和频 率控制
(2024年)电力电子技术完整版全套PPT电子课件

实验报告撰写与答辩
讲解实验报告的撰写要求和答辩技巧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6
08
电力电子技术应用案例
2024/3/26
37
新能源发电系统中电力电子技术应用
光伏发电系统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 )技术、逆变器并网技术 、孤岛检测与保护技术等 。
2024/3/26
风力发电系统
变桨距控制技术、变速恒 频技术、直驱式永磁风力 发电技术等。
2024/3/26
13
可控整流电路分析与应用
可控整流电路原理
可控整流电路通过控制触发角α的大小,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 节。
2024/3/26
可控整流电路应用
可控整流电路广泛应用于直流调速、电力拖动、电解、电镀 等领域。
14
滤波电路原理与设计方法
滤波电路原理
滤波电路是利用电容、电感等元件对交流电的频率特性进行滤波,从而得到平 滑的直流电的电路。
高性能器件选择
选用高性能的功率器件和驱动电路,提高电路的工作频率和可靠性。例如,选用低导通电阻和低栅极电荷的 MOSFET可以降低电路的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选用高耐压和高电流的IGBT可以提高电路的带负载能力等 。
系统优化与热设计
对系统进行全面的优化和热设计,确保电路在高负载、高温等恶劣环境下仍能稳定可靠地工作。例如,采用 合理的散热结构和风扇控制策略可以降低电路的工作温度;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提高电路的维修性和可扩展 性等。
2024/3/26
功率场效应晶体管(Power MOSFE…
阐述Power MOSFET和IGBT的结构、特点以及在电力电子电路中的 广泛应用。
11
03
整流与滤波技术
2024/3/26
电力电子技术课件05直流-交流(DC-AC)变换

第五章直流-交流(DC-AC)变换一、概述DC-AC变换器(无源逆变器)V1、V4和V2、V3轮流切换导通,u o为交变电压(1)电网换流 利用电网电压换流,只适合可控整流、有源逆变电路、交—交变频器(2)负载谐振式换流 利用负载回路中形成的振荡特性,使电流自动过零,只要负载 电流超前于电压时间大于t q ,即能实现换流,分串,并联。
VT 2、VT 3通后,u 0经VT 2、VT 3反向加在VT 1、VT 4上1. 晶闸管逆变电路的换流方式换流概念:直流供电时,如何使已通元件关断VT 1导通,C 充电左(-)右(+),为换流做准备; VT 2导通,C 上电压反向加至VT 1,换流,C 反向充电。
(3)强迫换流附加换流环节,任何时刻都能换流直接耦合式强迫换流2. 逆变电路的类型(1)电压源型逆变器电流源型逆变器电流源型逆变器功率流向控制(3)两类逆变器的比较比较点电流型电压型直流回路滤波环节电抗器电容器输出电压波形决定于负载,当负载为异步电动机时,近似为正弦波矩形输出电流波形矩形近似正弦波,有较大谐波分量输出动态阻抗大小续流二极管不需要需要过流及短路保护容易困难线路结构较简单较复杂适用范围适用于单机拖动,频繁加减速下运行,需经常反向的场合适用于多机供电不可逆拖动,稳速工作,快速性不高的场合二、强迫换流式逆变电路1.串联二极管式电流源型逆变器结构VT1~VT6为晶闸管C1~C6为换流电容VD1~VD6为隔离二极管2.工作过程(换流机理)(1)换流前运行阶段(2)晶闸管换流与恒流充、放电阶段(3)二极管换流阶段(4)换流后运行阶段diL dt引起三、逆变器的多重化技术及多电平化1. 多重化技术改善方波逆变的输出波形:中小容量:SPWM大容量:多重化技术思路:用阶梯波逼近正弦波(1)串联多重化特点:适合于电压源型逆变器二重化三相电压源逆变器单个三相逆变电路输出电压波形桥Ⅱ输出电压相位比桥Ⅰ滞后30º桥Ⅰ输出变压器△/Y,桥Ⅱ输出变压器△/Z变比为1变比为13二重化逆变电路输出电压比单个逆变电路输出电压台阶更多、更接近正弦。
《电力电子》课件

智能控制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控制 方法,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人工智能算 法实现电力电子设备的智能控制。
数字控制
数字控制是一种现代的控制方法,其 工作原理是通过数字电路和微控制器 实现电力电子设备的控制。
03
电力电子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方法
确定系统目标
明确电力电子系统的功能要求,如电压转换、功 率控制等。
电力电子的发展历程
1940年代
1950年代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至今
开关管和硅整流器的出 现,开始应用于信号放 大和处理。
晶体管的发明,开始应 用于信号放大和处理以 及无线通信等领域。
可控硅整流器(SCR) 的出现,开始应用于电 机控制和电力系统等领 域。
出现了可关断晶闸管( GTO)等更加高效的电 力电子器件。
• 高效性:电力电子技术可以实现高效地转换和控制电能,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灵活性:电力电子器件具有较小的体积和重量,可以方便地集成到各种系统中,实现灵活的电能转换和控制。 • 应用广泛:电力电子技术在能源转换、电机控制、电网管理和可再生能源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力电子的应用领域
电机控制
电网管理
05
电力电子技术技术
随着电力电子器件性能的不断提 升,电力电子系统的频率逐渐提 高,实现了更高的转换效率和更 小的体积。
高效化技术
为了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 染,电力电子系统正在不断追求 更高的效率。高效化技术包括拓 扑结构优化、控制策略改进等。
电力电子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前景
THANK YOU
感谢观看
IGBT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领域的半导体器 件,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栅极电压来调节漏极 和源极之间的电流。
第四章交流电力控制电路

电力电子技术
4-14
4.2.1 交流调功电路
交流调功电路与交流调压电路的异同比较
相同点 电路形式完全相同 完全相同 不同点 控制方式不同 不同
交流调压电路在每个电源周期 周期都对输出电压波形 周期 进行控制。 交流调功电路是将负载与交流电源接通几个周期, 在断开几个周期,通过通断周波数的比值来调节负 载所消耗的平均功率。
且畸变,λ降低。
α =0时,功率因数λ =1,
ωt
u
O
VT
ωt
O
ωt
图4-1 电阻负载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及其波形
电力电子技术
4-4
4.1.1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2) 阻感负载
负载阻抗角: ϕ = arctan(ωL / R) 若晶闸管短接,稳态时负载 电流为正弦波,相位滞后于u1 的角度为ϕ ,当用晶闸管控制时, 只能进行滞后控制,使负载电 流更为滞后。
电力电子技术
图4-15 TSC基本原理图 a) 基本单元单相简图 b) 分组投切单相简图
4-19
4.2.2 交流电力电子开关
晶闸管的投切
选择晶闸管投入时刻的原则: 该时刻交流电源电压和电容 器预充电电压相等,这样电 容器电压不会产生跃变,就 不会产生冲击电流。 理想情况下,希望电容器预 充电电压为电源电压峰值, 这时电源电压的变化率为零, 电容投入过程不但没有冲击 电流,电流也没有阶跃变化。
电力电子技术
4-17
4.2.2 交流电力电子开关
优点 响应速度快,无触点,寿命长,可频繁控制通断。 概念 把晶闸管反并联后串入交流电路中,代替电 路中的机械开关,起接通和断开电路的作用。 与交流调功电路的区别 区别
电力电子技术第五版(王兆安)课件

VS
漏抗对整流器换相的影响
漏抗的存在使得换相过程变得复杂,可能 导致换相失败或产生过大的换相过电压。
整流电路的谐波和功率因数
谐波
整流电路输出的非正弦波形含有丰富的谐波 成分,对电网和负载造成不良影响。
功率因数
整流电路的功率因数通常较低,因为谐波和 无功功率的存在使得视在功率大于有功功率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包括采用功率因数校 正电路和采用高功率因数的整流器等。
用效率。
交通运输
电动汽车、高铁、航空器等交 通工具的电力驱动系统大量采
用电力电子技术。
工业自动化
电机驱动、电源供应、自动化 控制等方面广泛应用电力电子
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信息技术
数据中心、云计算等领域需要 高效、可靠的电源供应,电力 电子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
课程目标与学习方法
课程目标
掌握电力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验 技能,具备从事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和研究的初步能力。
电压型和电流型逆变电路
电压型逆变电路
电压型逆变电路以电压源作为输入,通过控制开关元 件的通断,得到所需的交流输出电压。其特点是输出 电压波形质量高,但需要较大的滤波电感。
电流型逆变电路
电流型逆变电路以电流源作为输入,通过控制开关元 件的通断,得到所需的交流输出电流。其特点是输出 电流波形质量高,但需要较大的滤波电容。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电力电子技术第五版(王兆
安)课件
• 电力电子技术概述 • 电力电子器件 • 整录
CONTENTS
01
电力电子技术概述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电力电子技术》西安交通大学_王兆安_第五版ppt课件

础元件和重要支撑技术。
最新课件
8
1.2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史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史
图1-3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史
◆一般认为,电力电子技术的诞生是以1957年美国通用 电气公司研制出第一个晶闸管为标志的。
最新课件
9
1.2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史
◆晶闸管出现前的时期可称为电力电子技术的史前期或黎
明期。
☞抽水储能发电站的大型电动机需要用电力电子技术来 起动和调速。超导储能是未来的一种储能方式,它需要强 大的直流电源供电,这也离不开电力电子技术。
最新课件
20
1.3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电比如风 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需要用电力 电子技术来缓冲能量和改善电能质 量。当需要和电力系统联网 时,更 离不开电力电子技术。 ☞核聚变反应堆在产生强大磁场和 注入能量时,需要大容量的脉冲电 源,这种电源就是电力电子装置。 科学实验或某些特殊场合,常常需 要一些特种电源,这也是电力电子 技术的用武之地。
(BJT)和电力场效应晶体管(Power-MOSFET)为代表的全控型器 件迅速发展。全控型器件的特点是,通过对门极(基极、栅极)的控 制既可使其开通又可使其关断。
☞采用全控型器件的电路的主要控制方式为脉冲宽度调制(PWM) 方式。相对于相位控制方式,可称之为斩波控制方式,简称斩控方式。
☞在80年代后期,以绝缘栅极双极型晶体管(IGBT)为代表的复合 型器件异军突起。它是MOSFET和BJT的复合,综合了两者的优点。 与此相对,MOS控制晶闸管(MCT)和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 复合了MOSFET和GTO。
最新课件
26
2.1.1 电力电子器件的概念和特征
■电力电子器件的特征 ◆所能处理电功率的大小,也就是其承受电压和 电流的能力,是其最重要的参数,一般都远大于 处理信息的电子器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谐波分析
◆带电阻负载时,对负载电压uo进行谐波分析
uo (wt) (an cos nw t bn sin nw t) n 1, 3,5,
式中
a1
2U1 (cos 2a 1) 2
b1
2U1 sin 2a 2( a)
2
an
2U1
n
1
1
cos(n
■应用 ◆灯光控制(如调光台灯和舞台灯光控制)。 ◆异步电动机软起动。 ◆异步电动机调速。 ◆供用电系统对无功功率的连续调节。 ◆在高压小电流或低压大电流直流电源中,用于调节变压器一次电压。
7.1 交流电力控制电路·引言
本章主要讲述 交流-交流变流电路中的交流电力控制电路
把一种形式的交流变成另一种形式交流的电路
1)a
1
n
1
1
cos(n
1)a
1
(n=3,5,7,…)
bn
2U1
n
1
1
sin(n
1)a
n
1 sin(n 1
1)a
(n=3,5,7,…)
7.1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基波和各次谐波的有效值可按下式求出
Uon
1 2
a
2 n
bn2
负载电流基波和各次谐波的有效值为
(n=1,3,5,7,…)
Ion Uon / R
到第三个半波时,ug1 又触发VT1导通。
这样负载电流只有正半波部分,出现很 大直流分量,电路不能正常工作。因而 电感性负载时,晶闸管不能用窄脉冲触 发,可采用宽脉冲或脉冲列触发。
7.1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a<时的工作情况(宽脉冲) ☞VT1的导通时间超过。 ☞触发VT2时,io尚未过零,VT1仍导通,VT2不会导通,io过零后,VT2才可
项目七 交流电力控制电路
7.1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7.2三相交流调压电路 7.3晶闸管交流开关 7.4晶闸管交流调功器
7.1 交流电力控制电路·引言
把两个晶闸管反并联后串联在交流电路中,通过对晶闸管的控制就可以控制 交流输出。
■交流电力控制电路 ◆交流调压电路:在每半个周波内通过对晶闸管开通相位的控制,调节输出 电压有效值的电路。 ◆交流调功电路:以交流电的周期为单位控制晶闸管的通断,改变通态周期 数和断态周期数的比,调节输出功率平均值的电路。 ◆交流电力电子开关:串入电路中根据需要接通或断开电路的晶闸管。
wt
a =π时, Uo =0。
uo
λ与 a 的关系:
O
wt
io
a =0时,功率因数λ=1, O
wt
a 增大,输入电流滞后于电压
u
V
且畸变,λ降低。
T
O
wt
电阻负载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及其波形
7.1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电阻负载上交流电压有效值为
U R
1 (
a
2U 2 sin wt)2 d (wt) U 2
一定φ角度才能到零,即管子要继续导通到电源电压的负半周才能
关断。负载阻抗角: = arctan(wL / R)
晶闸管的导通角θ不仅与控制角α有关,而且与负载的功率因数角φ 有关。控制角越小则导通角越大,负载的功率因数角 φ越大,表明 负载感抗大,自感电动势使电流过零的时间越长,因而导通角θ越大。
单相交流调压电感负载电路图
开通,VT2导通角小于。 ☞io有指数衰减分量,在指数分量衰减过程中,VT1导通时间渐短,VT2的导
通时间渐长。
u1
O
wt
iG1
Oa
iG2
O io
iT1a
wt wt
Oa
wt
iT2
a<时阻感负载图交4流-5调压电路工作波形
7.1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综上所述,单相交流调压有如下特点:
①电阻负载时,负载电流波形与单相桥式可控整流交 流侧电流一致。改变控制角可以连续改变负载电压有 效值,达到交流调压的目的。
交流电力 控制电路
只改变电压,电 流或控制电路
交流调压电路 相位控制
的通断,而不改 变频率的电路。
交流调功电路
通断控制
变频电路
交交变频 直接
改变频率的电路 交直交变频 间接
7.1 相交流调压电路
电阻负载
输出电压与 α 的关系:
移相范围为0≤ a ≤π。 a
=0时,输出电压为最大 。
u1
Uo=U1, 随 a 的增大,Uo降低, O
②电感性负载时,不能用窄脉冲触发。否则当α<φ时, 会出现一个晶闸管无法导通,产生很大直流分量电流, 烧毁熔断器或晶闸管。
③电感性负载时,最小控制角α min =φ (阻抗角)。所以 的移相范围为φ~180°,电阻负载时移相范围为0~ 180°。
7.1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单相交流调压电感负载波形图 (a) α>φ (b) α=φ (c) α<φ
◆电流基波和各次谐波标么值随a变化的曲线,如图 所示,其中基准电流为a=0时的电流有效值。 ◆阻感负载时
7.1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下面分三种情况加以讨论。
(1)α> φ
由 图 可 见 , 当 α> φ 时 , θ<180°,即正负半周电流断续, 且α越大,θ越小。
可见, α在φ ~180°范围内, 交流电压连续可调。电流电压波 形如图所示。
7.1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2) α=φ
由图可知,当α=φ时,θ=180°, 即正负半周电流临界连续。
相当于晶闸管失去控制,电流电 压波形如图所示。
7.1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3) α< φ 如图所示(窄脉冲)
此种情况若开始给VT1管以触发脉冲, VT1管导通,而且θ>180°。
如果触发脉冲为窄脉冲,当ug2出现时, VT1管的电流还未到零,VT1管关不断, VT2管不能导通。
当VT1管电流到零关断时,ug2脉冲已 消失,此时VT2管虽已受正压,但也无 法导通。
1 sin 2a a
2
改变角α即可调节负载两端的输出电压有效值,达到 交流调压的目的。
电流有效值和电路功率因数为
I U R U2 1 sin 2a a
R R 2
cos P U R I 1 sin 2a a
S U 2 I 2
7.1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电路的移相范围为0-π。
由双向晶闸管组成的电路,只要在正负半周对称的 相应时刻(α、π +α )给触发脉冲,则和反并联 电路一样可得到同样的可调交流电压。
交流调压电路的触发电路完全可以套用整流移相触 发电路,但是脉冲的输出必须通过脉冲变压器,其 两个二次线圈之间要有足够的绝缘。
7.1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电感性负载
图中所示为电感性负载的交流调压电路。 由于电感的作用,在电源电压由正向负过零时,负载中电流要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