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系统应用技术42页PPT
毫米波疗法描述56页PPT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毫米波疗法描述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微波毫米波技术基本知识 ppt课件

微波毫米波技术基本知识
四、国外毫米波器件和系统应用
现代武器装备的需求促进了毫米波技术 的发展,毫米波技术发展的需要又带动 了半导体和微电子电路技术和工艺的进 步,使毫米波技术成为当今一门知识密 集的综合性技术学科,国外毫米波设备 快速发展,每年以30%-40%的速度增长, 成为军事电子领域的“ 朝阳”产业。
开波导
介质棒波导,哥保线
表面波传输线…特定的频 介质镜象线,光纤
率和波型
微波毫米波技术基本知识
微波集成电路传输线
带状线 ( stripoline ) 微带线(Microstrip) 悬置带线(suspended stripline) 共面线(coplanar line)
微波毫米波技术基本知识
微波集成电路传输线
计算电磁学及其应用
★随着集成密度的增加和工作频率的提高,设计者 必须认真对待互连和封装中的各种电磁效应问题, 如电路间的互耦,寄生谐振,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 性等问题。 ★在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中,以电磁场理论为基 础,以高性能计算技术为手段,运用计算数学提供 的各种方法,诞生了一门解决复杂电磁场理论和工 程问题的应用科学-计算电磁学(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60GHz, 1W, PAE=20%, 60GHz,3.8W, 31dB,8个模块合成 95GHz, 480mW, PAE=20% TRW公司InP HEMT低噪声MMIC: 170-200GHz, G=15dB, Nf=4.8dB
微波毫米波技术微波毫米波技术基本知识基本知识2004年3月提纲提纲无线电频段划分无线电频段划分射频和微波传输线射频和微波传输线国外毫米波器件和系统应用国外毫米波器件和系统应用一无线电频段划分一无线电频段划分名称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频率15100khz1001500khz1530mhz30300mhz300以上波长20km3km3km200m200m10m10m1m1m以下微波频段划分微波频段划分uhfuhf名称频率225390mhz039155mhz15539ghz3969ghz69124ghz12418ghz18265ghz波长1332769cm769193cm193769cm769435cm435242cm242167cm167113cm毫米波频段毫米波频段ehfehf名称ka频率ghz2654033504060507560907511090140110170140220波长mm1137591675564533427332127172114大气透明窗口
毫米波系统应用技术.ppt

毫米波信号受降雨衰减较大——缺点
8mm和3mm窗口频段的大气和传播效应对比
参
数
晴朗大气衰减 雨衰减 (mm/h)
0.25(细雨) 1.0(小雨) 4.0(中雨) 16.0(大雨)
单程损耗(dB/km)
35GHz
0.12 0.07 0.24 1.0 4.0
94GHz
0.4
0.17 0.95 3.0 7.4
云衰减
雨云 干云
5.14
35.04
0.50
3.78
雾衰减 (g/m3)
0.01(薄雾) 0.10(厚雾) 1.00(浓雾)
0.006 0.06 0.6
0.035 0.35 3.5
雪衰减 (0o C)
0.007
0.0028
与红外、激光相比:毫米波最突出的优点是 对雾、云和尘埃等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较少 受复杂气象条件和人为干扰的影响大气和降 雨对毫米波传播的影响显著
目标成像 射电天文观测 被动末制导导引头
毫米波医学应用——毫米波辐射治疗仪 毫米波电磁能武器
近代毫米波系统优先选用的频谱分布
应用
10 30 50 70 90 110 130 150 170 190 210 230 250 GHz
空对空导弹 拦截/搜索雷达
空对地 短程雷达/火控 引信 测高雷达
地面C3 点对点 PLI C3 /战场C 3
毫米波具有穿透等离子体的能力,故在等离 子体环境中仍能保持高速飞行器再入大气层 时的通信、测量和制导能力
毫 米 波 技 术
应 用 领 域
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波通信 毫米波雷达
军事集团局域联网 城市内部局域联网 特殊环境应急通信及现场转播 星间通信
毫米波治疗仪的应用及原理

毫米波治疗仪的应用及原理1. 毫米波治疗仪的概述•毫米波治疗仪是一种利用毫米波辐射对人体进行治疗的设备。
•毫米波是电磁波的一种,具有较高的频率和较短的波长。
•毫米波治疗仪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调节毫米波辐射的参数,对人体进行治疗。
2. 毫米波治疗仪的应用领域• 2.1 皮肤疾病治疗–通过毫米波辐射,可以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助于治疗一些皮肤疾病,如湿疹、皮炎等。
• 2.2 骨骼疾病治疗–毫米波辐射可以促进骨骼的血液循环,提高骨骼组织的氧气和养分供应,有助于骨骼疾病的康复,如骨折、骨质疏松等。
• 2.3 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毫米波辐射对神经系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以改善神经的传导功能,有利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如帕金森病、神经痛等。
• 2.4 其他应用领域–毫米波治疗仪也可以用于一些其他疾病的治疗,如肩周炎、关节炎等。
3. 毫米波治疗仪的工作原理• 3.1 毫米波辐射–毫米波治疗仪通过产生特定频率的毫米波辐射,对人体进行治疗。
–毫米波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力,可以深入到皮肤、肌肉和骨骼组织,对其产生刺激作用。
• 3.2 生物效应–毫米波辐射对人体的生物效应主要体现在其温度效应和非热效应两个方面。
–温度效应主要指毫米波辐射对人体组织的热量增加,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非热效应主要指毫米波辐射对细胞的生物电和生物化学反应产生的影响,包括促进细胞再生和修复等。
• 3.3 参数调节–毫米波治疗仪可以根据治疗需要,调节辐射参数,包括频率、功率和辐射时间等。
–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的参数调节,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4. 毫米波治疗仪的优势和注意事项• 4.1 优势–毫米波辐射对人体组织的穿透力较强,能够深入到皮肤和组织内部进行治疗。
–治疗过程无痛感,不需要药物,对身体无副作用。
–毫米波治疗仪操作简单,方便用户自主进行治疗。
• 4.2 注意事项–使用毫米波治疗仪时,需要遵循操作说明,确保安全使用。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心脏病患者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毫米波

波长为1~10毫米的电磁波
01 简介
03 传播特性 05 天线
目录
02 特点 04 雷达 06 最新消息
毫米波 (millimeter wave ):波长为1~10毫米的电磁波称毫米波,它位于微波与远红外波相交叠的波 长范围,因而兼有两种波谱的特点。毫米波的理论和技术分别是微波向高频的延伸和光波向低频的发展。
天线
1)喇叭天线 角锥形喇叭一般的开口波导可以辐射电磁波,但由于口径较小,辐射效率和增益较低。如果将金属波导开口 逐渐扩大、延伸,就形成了喇叭天线。喇叭天线因其结构简单、频带较宽、易于制造和方便调整等特点,而被广 泛应用于微波和毫米波段。在毫米波治疗仪中也普遍采用。 2)微带天线 微带天线或印刷天线在最早是在厘米波段得到广泛应用,随后扩展到毫米波段。这类扩展并不是按波长成比 例的缩尺,不是完全的仿效,而是有着新的概念和新发展。 但是毫米波微带天线有两个关键问题,一是传输线的损耗变大,二是尺寸公差变得很严格。 3)漏波天线 这类天线是电磁波沿着开放式结构传输时由于一些不连续结构而辐射能量的,所以叫漏波天线。
传播特性
毫米波在通信、雷达、遥感和射电天文等领域有大量的应用。要想成功地设计并研制出性能优良的毫米波系 统,必须了解毫米波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大气传播特性。影响毫米波传播特性的因素主要有:构成大气成分的分 子吸收(氧气、水蒸气等)、降水(包括雨、雾、雪、雹、云等)、大气中的悬浮物(尘埃、烟雾等)、以及环 境(包括植被、地面、障碍物等),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会使毫米波信号受到衰减、散射、改变极化和传播路 径,进而在毫米波系统中引进新的噪声,这诸多因素将对毫米波系统的工作造成极大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详细研 究毫米波的传播特性。
雷达
近年来,随着对毫米波系统需求的增长,毫米波技术在研制发射机、接收机、天线以及毫米波器件等方面有 了重大突破,毫米波雷达进入了各种应用的新阶段。
微波毫米波电路分析与设计PPT

优点:无需调整即可满足指标 可大量生产
集成电路的发明者:德州仪器公司
杰克·基尔比(Jack Kilby)1958年9月
微波毫米波电路分析与设计
17
1958年9月,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的青年工程师杰克·基尔比(Jack Kilby), 成功地将包括锗晶体管在内的五个元器件集成在一起,基于锗材料制作了一 个叫做相移振荡器的简易集成电路,并于1959年2月申请了小型化的电子电 路专利(专利号为No.31838743,批准时间为1964年6月26日),这就是世界 上第一块锗集成电路。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微波半导体器件出现
• 金属半导体二极管、硅双极晶体管、砷化镓金属半导体场效应管、雪崩 二极管、耿氏二极管、隧道二极管和PIN管
晶体管的发明人——肖克莱、巴丁、布拉顿 1947年 195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微波毫米波电路分析与设计
16
• 微波混合集成电路(MIC)—利用平面微波传输 线和薄膜淀积与光刻技术制作而成
Applications, 电子工业出版社(中、英本)
微波毫米波电路分析与设计
25
本课程的练习和考核方式
Hale Waihona Puke n 考核方式: n 平时考查(30%):
学生到课、听 课、作业、 课堂问答等
n 期末考试(70%): n 成绩评定依据 :
闭卷考试
平时考查和期末考试综合考虑
微波毫米波电路分析与设计
26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微波毫米波电路分析与设计
27
7
蜂窝电话系统 微波频率高,频带宽 信息容量大
毫米波通信系统

第5章 毫米波通信系统
13
一、毫米波通信的概念及特点
毫米波的信道建模
2.阴影效应
第5章 毫米波通信系统
14
内容 导航
CONTENT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5章 毫米波通信系统
15
毫米波通信的概念及特点
毫米波的信道建模 毫米波信道模型
毫米波的应用 毫米波频段部署及应用 毫米波无线局域网标准化
一、毫米波通信的概念及特点
任务执行
第5章 毫米波通信系统
7
项目三 空运出口货代单证 任务四 航空出口报关报检(报检单、出境货物通关单、报关单)
步骤二:认识并填制出境货物通关单 3.合同/提(运)单号:填写出口贸易合同的号码或提单号码。任务给 出合同编号为13R0633,所以此栏应填13R0633。 4.输往国家和地区:填写出口贸易合同中买方所在国家和地区,或合 同中注明的最终输往国家和地区。任务中给出输往国家为南非开普敦,所 以此栏应填南非开普敦。 5. 标 记 及 唛 码 : 填 写 货 物 的 标 记 号 码 , 如 没 有 标 记 号 码 , 则 填 写 “N/M”。任务给出标记为COUNTRY OF ORIGIN:CHINA,所以此栏 应填COUNTRY OF ORIGIN:CHINA。
任务执行
第5章 毫米波通信系统
9
项目三 空运出口货代单证 任务四 航空出口报关报检(报检单、出境货物通关单、报关单)
步骤二:认识并填制出境货物通关单 8.集装箱规格、数量及号码:填写装载本批货物的集装箱规格(如40 英尺、20英尺等)以及分别对应的数量。本任务未提及集装箱相关信息, 所以此栏不填。 9.货物名称及规格:按贸易合同或发票所列货物名称及各种规格填写。 本任务货物为维生素D3,所以此栏应填维生素D3。 10.H.S.编码:指货物对应的海关商品代码,填写8位数或10位数。 任务给出H.S.编码为2936290090,所以此栏应填2936290090。
全新的治疗技术——毫米波

全新的治疗技术——毫米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疗领域也迎来了许多全新的治疗技术,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毫米波技术。
毫米波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治疗手段,其应用范围广泛,效果显著,备受瞩目。
本文将详细介绍毫米波技术的原理、应用及优势。
一、毫米波技术的原理毫米波技术是指利用毫米波频段的电磁波进行治疗的一种新技术。
毫米波波长介于微波和红外线之间,其频率范围为30GHz至300GHz。
在这一频段内,电磁波可以穿透人体皮肤达到深层组织,而且对生物组织的吸收能力很弱,因此毫米波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毫米波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热效应和非热效应。
热效应是指毫米波直接作用于组织时,引起组织的局部升温,从而改善组织的血液循环和代谢,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非热效应则是指毫米波通过激活细胞的信号通路,调节细胞内活性物质的合成,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二、毫米波技术的应用毫米波技术在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骨科治疗毫米波技术在骨科治疗中有着显著的效果。
通过毫米波的热效应,可以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缓解骨痛。
毫米波还可以激活骨细胞的代谢活性,加速骨折部位的愈合过程。
2. 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毫米波技术对神经系统疾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毫米波的非热效应,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和再生,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有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帕金森病等。
3. 皮肤疾病治疗毫米波技术在治疗皮肤疾病方面也有着突出的效果。
毫米波可以促进皮肤细胞的代谢活性,加速伤口愈合,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减轻皮肤瘙痒、疼痛等症状。
4. 神经痛治疗毫米波技术对神经痛的治疗效果也非常显著。
毫米波可以通过热效应缓解神经痛的症状,同时通过非热效应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改善神经的传导功能,减轻神经痛症状。
5. 免疫系统调节毫米波技术在免疫系统调节方面也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毫米波可以激活机体的免疫细胞,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