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2024版《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

2024版《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

符合桥梁结构特点
加固设计应针对桥梁的具体结构特点, 采用适用的加固方法和材料,确保加 固效果与桥梁结构相匹配。
适应环境条件
加固设计应考虑桥梁所处的环境条件, 如气候、地质等,选择适应环境的加 固材料和施工方法。
考虑交通流量和荷载
加固设计应根据桥梁所在道路的交通 流量和荷载情况,确定合理的加固方 案,保证桥梁在加固后能够满足交通 需求。
梁和特殊桥梁,应用减隔震技术可显著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06
加固设计计算与实例分析
加固设计计算原则和方法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对桥梁结构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以确定加固措施所需的 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考虑桥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变形、裂缝等要求,进行相应的极限 状态计算。
加固材料选择与计算
适用范围 适用于桥梁墩台开裂、破损或承载力不足的情况。通过加 固墩台,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施工方法
可采用外包钢筋混凝土、粘贴钢板、增设预应力钢筋等方 法对墩台进行加固。同时,也可采用墩台拓宽、增设支撑 等措施提高整体稳定性。
注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项 加固前需对墩台进行详细检测和评估,确定合适的加固方 案。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加固效果达到 预期要求。
在原结构基础上增加 钢筋或混凝土截面面 积,提高结构承载力 和刚度。
需要注意新旧混凝土 的结合质量和施工过 程中的养护问题。
适用于梁、板、柱等 构件的加固,施工简 便,成本较低。
粘贴钢板法
利用特制的建筑结构胶将钢板 粘贴在混凝土构件表面,使钢 板与混凝土形成整体共同受力, 提高结构承载力。
具有施工快速、现场无湿作业 或仅有抹灰等少量湿作业、对 生产和生活影响小等优点。

城市公路桥梁工程的技术标准与行业规范

城市公路桥梁工程的技术标准与行业规范

城市公路桥梁工程的技术标准与行业规范城市公路桥梁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发展的支撑。

为了确保公路桥梁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用于指导公路桥梁的建设和维护。

本文将针对城市公路桥梁工程的技术标准与行业规范展开介绍。

一、桥梁工程设计标准1.《城市道路桥梁设计规范》:该标准主要规定了城市公路桥梁的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包括桥梁的结构形式选择、荷载标准、抗震设防要求、施工安全等内容。

设计人员在进行城市道路桥梁工程设计时,必须遵守该规范的要求,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2.《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规范》:该规范是对城市桥梁工程设计的具体要求,包括桥梁结构形式、材料选择、施工工艺以及检测要求等方面。

设计人员在进行桥梁设计时,必须根据该规范对各项参数进行计算和核对,确保桥梁的承载力、稳定性和安全性。

3.《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该标准规定了城市公路桥梁工程的抗震设计要求,包括荷载组合、地震波参数、结构抗震性能等。

设计人员需要根据该规范对桥梁进行完整的抗震设计,确保在地震发生时桥梁能够保持完整和稳定。

二、桥梁工程施工标准与规范1.《城市公路桥梁施工与检验评定规范》:该规范是指导城市公路桥梁施工的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涉及桥梁施工组织、施工安全、质量检验等方面。

施工单位需要按照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2.《桥梁施工机械操作规程》:该规程是针对桥梁施工机械操作制定的技术标准,包括施工机械的选择、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施工人员需要按照该规程要求进行机械操作,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高效。

3.《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规程》:该技术规程规定了城市公路桥梁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求,包括混凝土配合比、浇筑工艺、固化与养护等方面。

施工人员需要按照该规程要求进行混凝土施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三、桥梁工程养护标准与规范1.《公路桥梁养护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规定了城市公路桥梁养护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包括桥梁检测、养护材料使用、缺陷处理等方面。

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设计规范要求

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设计规范要求

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设计规范要求道路与桥梁工程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其设计规范要求是确保交通安全和质量保证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探讨在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一些设计规范要求,以确保工程的稳健性和长久性。

一、道路工程中的设计规范要求1.道路几何设计要求道路几何设计是道路工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进行道路几何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规范要求:- 根据道路类型、交通量和车辆类型确定道路的几何要素,如道路宽度、曲线半径和坡度等。

- 根据交通流量预测和道路功能确定车道数、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等交通要素。

- 考虑人车分离,合理设置各种交通标志和标线。

2.路面设计要求道路工程中的路面设计对于道路使用寿命和司机的驾驶体验有着重要影响。

准确的路面设计要求包括:- 根据路段的交通流量、车辆类型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路面结构、路面厚度和材料。

- 针对不同的道路等级和使用条件,确定适当的路面粗糙度和横向坡度。

3.交通标志和标线要求交通标志和标线是指示和引导道路使用者的重要元素。

在设计交通标志和标线时,应注意以下规范要求:- 根据路段的交通量和道路等级设置适当的交通标志,以提供必要的道路信息。

- 设置合适的标线,如中心线、边缘线和路肩标线,确保驾驶员能够清晰地识别道路边界。

二、桥梁工程中的设计规范要求1.结构设计要求桥梁工程的结构设计是确保桥梁安全可靠的重要保障。

在进行桥梁结构设计时,需要满足以下规范要求:- 根据桥梁类型和跨度确定合适的桥梁结构形式,如梁桥、拱桥和斜拉桥等。

- 根据设计要求和场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施工技术,确保桥梁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2.荷载标准和分析要求桥梁工程中的荷载分析是评估桥梁结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荷载标准和分析要求包括:- 根据当地的交通量、车辆类型和设计寿命,确定合适的荷载参数和荷载组合。

- 使用适当的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法,对桥梁结构进行静力分析和动力响应分析。

3.防水和防腐要求桥梁工程常常需要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腐蚀的影响。

公路桥梁设计规范

公路桥梁设计规范

公路桥梁设计规范公路桥梁是道路交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公路桥梁的安全可靠,需要遵守一系列的设计规范。

本文将介绍公路桥梁设计规范的相关内容,包括桥梁类型、设计原则、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以及养护要求等方面。

一、桥梁类型公路桥梁的类型多种多样,根据桥梁的功能和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梁式桥:梁式桥是指梁体直接承受载荷的桥梁,其中包括简支梁、连续梁、刚构梁等形式。

2. 拱式桥:拱式桥是由拱形结构支撑的桥梁,适合跨越较大跨径的桥梁。

3. 悬索桥:悬索桥是通过一条或多条悬索连接桥塔与桥面板的桥梁形式,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

4. 斜拉桥:斜拉桥是通过斜拉索连接桥塔和桥面板的桥梁形式,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审美效果。

二、设计原则公路桥梁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性原则:桥梁设计应以确保使用安全为首要目标,充分考虑承受荷载、抗震性能以及运行安全等因素。

2. 经济性原则:桥梁的设计应在满足基本功能和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造价和维护成本。

3. 可行性原则:桥梁设计应在不同工况下保持稳定,合理布置桥墩、桥台和支座等结构要素。

4. 美观性原则:桥梁设计应注重审美效果,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展现独特的艺术特色。

三、结构设计公路桥梁的结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 跨径确定:根据预计承受的荷载和地形条件,确定桥梁的跨径范围,并选择合适的桥型。

2. 荷载计算:根据设计目标和标准要求,计算桥梁的荷载大小和作用位置,确保结构稳定。

3. 断面设计:选择合适的断面形式,包括梁型、墩台形式等,满足结构强度和刚度要求。

4. 材料选择:合理选择桥梁结构所使用的材料,如混凝土、钢材等,确保结构的耐久性和抗腐蚀性。

四、施工技术公路桥梁的施工过程需要注意以下技术要求:1. 桥梁基础施工:桥梁基础的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包括桩基、桥墩和桥台的施工工艺。

2. 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根据设计图纸,合理组织预制构件的制作和运输,并注意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公路工程桥梁设计规范要求

公路工程桥梁设计规范要求

公路工程桥梁设计规范要求公路工程桥梁是连接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公路交通安全和有效性,桥梁的设计必须遵循一系列规范要求。

本文将介绍公路工程桥梁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范要求。

1. 结构设计要求桥梁的结构设计要遵循以下要求:(1) 承载力要求:结构设计必须能够承受预计的荷载,并满足相关承载力标准。

这包括静态荷载、动态荷载和温度荷载等。

(2) 稳定性要求:桥梁的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抗倾覆能力,以确保在不同工况下的结构安全。

(3) 耐久性要求:桥梁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够抵抗腐蚀、疲劳和自然灾害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4) 桥墩、桥台和桥面铺装的设计要求:桥墩、桥台和桥面铺装的设计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正常使用功能。

2. 材料选用及施工要求公路工程桥梁的材料选用和施工要求也是设计中的重要方面。

以下是一些基本要求:(1) 材料选用:桥梁结构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合理的材料试验和验证。

(2) 施工要求:桥梁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包括施工工艺、材料搭配和施工质量控制等。

(3) 防水隔水要求:对于水中桥梁,必须采取合适的防水隔水措施,使桥梁能够防止水渗透和腐蚀。

(4) 安全要求:在桥梁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必须保证工人和使用者的人身安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和警示标识。

3. 桥梁设计的环境要求公路工程桥梁的设计还必须考虑到周围环境的要求,以确保桥梁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适应。

以下是一些环境要求:(1) 风荷载要求:针对桥梁受风荷载的情况,必须进行风荷载计算和设计,采取相应的抗风措施。

(2) 地震要求:对于地震区域的桥梁,必须进行地震效应分析和抗震设计,以确保桥梁能够承受地震力。

(3) 水文要求:对于水流较大的桥梁,必须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流模型试验,以确定水流对桥梁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洪措施。

(4) 环境要求:桥梁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周围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平衡,合理规划桥梁的布局和外观。

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设计交通设计规范要求

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设计交通设计规范要求

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设计交通设计规范要求在道路与桥梁工程中,设计交通规范是至关重要的。

它确保了道路与桥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设计交通规范要求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道路几何设计、标志标线设计、交通控制设施和交通流量的规划等。

下面将对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设计交通规范要求进行详细探讨。

1. 道路几何设计:道路几何设计是道路建设的基础,主要考虑道路的水平和垂直几何要素。

设计师必须根据交通流量、车辆类型和车辆速度等因素,合理确定道路的宽度、坡度和曲线半径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视距和安全区域的要求,以确保司机能够在道路上安全行驶。

2. 标志标线设计:标志标线是引导和警示驾驶员的关键元素。

根据道路类型和用途的不同,设计师必须合理布置标志和标线。

例如,对于高速公路,需要设置合适的标志来指示出入口和出口,以及车道分隔线和限速标志等。

在城市道路中,需要设置人行道和停车标线等。

标志和标线的设计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司机能够清晰明了地理解它们的含义。

3. 交通控制设施:交通控制设施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岗亭、交通指示牌等。

设计师需要根据道路的类型和交通流量的要求,合理设计并布置这些设施。

例如,在拥挤的交叉口,需要设置交通信号灯来指挥交通流量。

而在道路施工区域,需要设置交通岗亭和临时指示牌来引导驾驶员绕行。

交通控制设施的设计应考虑到人们的行为习惯和交通流量的变化。

4. 交通流量规划:在道路与桥梁工程中,交通流量规划是必不可少的。

设计师需要根据道路的用途和承载能力,合理规划交通流量。

这可以通过交通模型和交通流量调查来实现。

通过适当的交通流量规划,可以有效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为了确保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设计交通规范是不可或缺的。

道路几何设计、标志标线设计、交通控制设施布置和交通流量规划都是设计交通规范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遵守这些规范要求,可以提高道路和桥梁的交通安全性,提供更好的行车体验。

因此,在道路与桥梁工程的设计中,设计师必须严格按照这些规范要求来完成工作。

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桥梁隧道设计规范要求

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桥梁隧道设计规范要求

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桥梁隧道设计规范要求桥梁和隧道是道路与桥梁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设计规范要求对于建造和维护安全和可靠的道路网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桥梁和隧道设计规范要求,并探讨其对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影响。

一、桥梁设计规范要求桥梁设计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结构稳定性、荷载能力、防护措施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桥梁设计规范要求。

1. 结构稳定性:桥梁必须具备足够的稳定性,能够承受荷载、风力、地震等外部力的作用。

设计规范要求根据桥梁类型和跨度,确定适当的结构形式和桥墩布置方式。

2. 荷载能力:桥梁需要承载行车、行人、交通工具以及雪、风等自然力的作用。

设计规范要求根据道路类型和交通量,确定合适的荷载标准和设计参数,确保桥梁能够安全承载预期荷载。

3. 防护措施:桥梁需要采取防护措施来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维护频率。

设计规范要求包括防腐、防水、抗震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以及合理的维护计划。

二、隧道设计规范要求隧道设计要求与桥梁设计类似,但也有自身特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隧道设计规范要求。

1. 地质勘察:隧道设计必须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勘察,包括地层情况、地下水位、地应力等。

设计规范要求根据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隧道类型和施工方法。

2. 断面形状:隧道断面形状对于交通流量、通行安全和应急疏散都至关重要。

设计规范要求根据道路类型和交通量,确定适当的隧道断面形状。

3. 排水系统:隧道设计必须考虑雨水和地下水的排水系统,以防止积水和泥石流等灾害。

设计规范要求包括合理的排水梯度和渗水防治措施。

三、设计规范要求对工程的影响设计规范要求对道路与桥梁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都具有重要影响。

当设计符合规范要求时,可以保证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首先,设计规范要求可以指导结构工程师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材料,确保桥梁和隧道的稳定性和荷载能力。

其次,设计规范要求可以指导施工人员掌握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道路桥梁设计通用设计要求规范

道路桥梁设计通用设计要求规范

与梁肋整体连接的板,在计算支点截面和跨中截面弯矩时,其计算跨径取梁肋之间的距离。

由于板厚与肋高之比小于1/4,支点弯矩取-0.7M,跨中弯矩取0.5M(当大于1/4,支点弯矩取-0.7M,跨中弯矩取0.7M)M 为简支梁求得的跨中弯矩。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一、总则1、安全等级;2、特大、大、中、小桥及涵洞分类;标准跨径:梁式桥、板式桥以两桥墩中线之间桥中线长度或桥墩中线与桥台台背前缘线之间桥中线长度为准;拱式桥和涵洞以净跨为准。

重要是指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国防公路上及城市附近交通繁忙公路上的桥梁。

二、术语1、作用短期效应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用频遇值效应的组合;2、作用长期效应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用准永久值效应的组合;三、设计要求1、桥涵布置:公路桥涵的设计洪水频率;2、桥涵孔径3、桥涵净空:净空高度,高速公路和一级,二级公路上的桥梁应为5米,三、四级公路上的桥梁应为4.5米。

4、立体交叉跨线桥桥下净空应符合下列规定;5、车行或人行天桥的宽度;6、桥上线形及桥头引道;7、桥面铺装、排水和防水层;8、养护及其他附属设施。

四、作用1.1可变作用应根据不同的极限状态分别采用标准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其代表值;可变荷载不同时组合表:汽车制动力,流水压力,冰压力,支座摩阻力;多个偶然作用不同时参与组合。

4.1.6永久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表;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的分项系数,取 1.4;当某个可变作用在效应组合中其值超过汽车荷载的分项系数应采用汽车荷载的分项系数,对专为承受某作用而设置的结构或装置,设计时该作用的分项系数取与汽车荷载同值;计算人行道板和人行道栏杆的局部荷载,其分项系数取与汽车荷载同值。

在作用组合中除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风荷载外的其他的可变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取 1.4,但风荷载的分项系数取 1.1;在作用效应组合中除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的其他可变作用效应的组合系数,当永久作用与汽车荷载和人群荷载(或其他一种可变作用)组合时,人群荷载(或其他一种可变作用)的组合系数取0.80;当除汽车荷载(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尚有两种其他可变作用参与组合时,其组合系数取0.70;当除汽车荷载(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尚有三种其他可变作用参与组合时,其组合系数取0.60;尚有四种及多于四种的可变作用参与组合时,取0.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梁肋整体连接的板,在计算支点截面和跨中截面弯矩时,其计算跨径取梁肋之间的距离。

由于板厚与肋高之比小于1/4,支点弯矩取-0.7M,跨中弯矩取0.5M(当大于1/4,支点弯矩取-0.7M,跨中弯矩取0.7M)M 为简支梁求得的跨中弯矩。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一、总则1、安全等级;2、特大、大、中、小桥及涵洞分类;标准跨径:梁式桥、板式桥以两桥墩中线之间桥中线长度或桥墩中线与桥台台背前缘线之间桥中线长度为准;拱式桥和涵洞以净跨为准。

重要是指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国防公路上及城市附近交通繁忙公路上的桥梁。

二、术语1、作用短期效应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用频遇值效应的组合;2、作用长期效应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用准永久值效应的组合;三、设计要求1、桥涵布置:公路桥涵的设计洪水频率;2、桥涵孔径3、桥涵净空:净空高度,高速公路和一级,二级公路上的桥梁应为5米,三、四级公路上的桥梁应为4.5米。

4、立体交叉跨线桥桥下净空应符合下列规定;5、车行或人行天桥的宽度;6、桥上线形及桥头引道;7、桥面铺装、排水和防水层;8、养护及其他附属设施。

四、作用1.1可变作用应根据不同的极限状态分别采用标准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其代表值;可变荷载不同时组合表:汽车制动力,流水压力,冰压力,支座摩阻力;多个偶然作用不同时参与组合。

4.1.6永久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表;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的分项系数,取 1.4;当某个可变作用在效应组合中其值超过汽车荷载的分项系数应采用汽车荷载的分项系数,对专为承受某作用而设置的结构或装置,设计时该作用的分项系数取与汽车荷载同值;计算人行道板和人行道栏杆的局部荷载,其分项系数取与汽车荷载同值。

在作用组合中除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风荷载外的其他的可变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取 1.4,但风荷载的分项系数取 1.1;在作用效应组合中除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的其他可变作用效应的组合系数,当永久作用与汽车荷载和人群荷载(或其他一种可变作用)组合时,人群荷载(或其他一种可变作用)的组合系数取0.80;当除汽车荷载(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尚有两种其他可变作用参与组合时,其组合系数取0.70;当除汽车荷载(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尚有三种其他可变作用参与组合时,其组合系数取0.60;尚有四种及多于四种的可变作用参与组合时,取0.50。

设计弯桥时,当离心力与制动力同时参与组合时,制动力标准值或设计值按70%取用。

偶然组合: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应与可变作用某种代表值效应、一种偶然作用标准值效应相结合。

偶然作用的效应分项系数取 1.0;与偶然作用同时出现的可变作用,可根据观测资料和工程经验取用适当的代表值。

地震作用标准值及其代表式按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规定采用。

公路桥涵结构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短期、长期效应组合。

结构构件当需进行弹性阶段截面应力计算时,除特别指明外,各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及组合系数应取为 1.0;各项应力限值应按设计规范规定采用。

构件在吊装、运输时构件重力乘以动力系数;4.2永久作用常用材料的重力密度表;预加力在结构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和使用阶段构件应力计算时,应作为永久作用计算其主效应和次效应,并应计入相应阶段的预应力损失,但不计入预加力偏心距增大引起的附加效应。

在结构进行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预加力不作为作用,而将预应力钢筋作为结构抗力的一部分,但在连续梁等超静定结构中,仍需考虑预加力引起的次效应。

土的重力及土侧压力可按下式计算:破坏棱体破裂面与竖直线间夹角的蒸汽值可按下式计算。

承受在土侧压力的柱式墩台,作用在柱上的土压力计算宽度,可按下列规定采用:压实填土重力的竖向和水平压力强度标准值;水的浮力可按下列规定采用:混凝土收缩及徐变作用可按下述规定取用:计算圬工拱圈的收缩作用效应时,如考虑徐变影响,作用效应可乘以0.45折减系数;4.3可变作用4.3.1公路桥涵设计时,汽车荷载的计算图式、荷载等级及其标准值、加载方法和纵横向折减等应符合下列规定:1、汽车荷载分为公路1级和公路2级;2、汽车荷载由车道荷载和车辆荷载组成。

车道荷载由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组成。

桥梁结构的整体计算采用车道荷载;桥梁结构的局部加载、涵洞、桥台和挡土墙土压力等的计算采用车辆荷载。

车辆荷载与车道荷载的作用不得叠加。

各级公路桥涵设计的汽车荷载等级应符合表的规定。

二级公路为干线公路且重型车辆多时,其桥涵的设计可采用公路1级汽车荷载。

四级公路上重型车辆少时,其桥涵设计所采用的公路2级车道荷载的效应可乘以0.8的折减系数,车辆荷载的效应可乘以0.7的折减系数。

车道荷载的计算:公路1级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标准值为10.5千牛米,集中荷载标准值按一下规定选取:桥梁计算跨径小于或等于5米时取180千牛;桥梁计算跨径等于或大于50米时,为360千牛,桥梁计算跨径在5-50米之间是,集中荷载采用直线内插求得。

计算剪力效应时,上述集中荷载标准值应乘以1.2的系数。

公路1级和公路2级汽车荷载采用相同的车辆荷载标准值;车道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应按设计车道数布置车辆荷载进行计算;桥涵设计车道数应符合表的规定。

多车道桥梁删过得汽车荷载应考虑多车道折减。

当桥涵设计车道数等于或大于2时,有汽车荷载产生的效应应按表规定的多车道折减系数进行折减,但折减后的效应不得小于两设计车道的荷载效应。

大跨径桥梁上的汽车荷载应考虑纵向折减。

当桥梁计算跨径大于150米时,应按表规定的纵向折减系数进行折减。

当为多跨连续结构时,整个结构应按最大的计算跨径考虑汽车荷载效应的纵向折减。

汽车荷载冲击力的计算:钢桥、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圬工拱桥等上部构造和钢支座、板式橡胶支座、盆式橡胶支座及钢筋混凝土柱式墩台,应计算汽车的冲击作用。

填料厚度(包括路面厚度)等于或大于0.5米的拱桥、涵洞以及重力式墩台不计冲击力;冲击系数可按下式计算:注意结构基频(条文说明中记载)的计算;汽车荷载的局部加载(理解为车辆荷载)及在T梁,箱梁悬臂板上的冲击系数采用0.3;4.3.3汽车荷载离心力可按下列规定计算:弯道半径小于或等于250米时考虑离心力,多车道桥梁的汽车荷载横向折减系数;设计弯道时,当离心力与制动力同时参与组合时,制动力标准值或设计值按70%取用。

4.3.4汽车荷载引起的土压力采用车辆荷载加载,并可按下列规定计算;车辆外侧车轮中线矩路面边缘0.5米。

挡土墙分段长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但不应超过挡土墙分段长度:当挡土墙分段长度小于13米时,B取分段长度,并在该长度内按不利情况布置轮重。

4.3.5人群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当桥梁计算跨径小于或等于50米时,人群荷载标准值为3.0KN/㎡;当桥梁计算跨径等于或大于150米时,人群荷载标准值为2.5KN/㎡;城镇郊区行人密集地区的公路桥梁,人群荷载标准值取上述规定值的 1.15倍。

专用人行桥梁,人群荷载标准值为3.5KN/㎡。

人群荷载在横向应布置在人行道的净宽度内,在纵向施加于使接哦股产生最不利荷载效应的区段内。

人行道板(局部构件)可以一块板为单元,按标准值4.0KN/㎡的均布荷载计算。

计算人行道栏杆时,作用在栏杆立柱顶上的水平推力标准值0.75KN/㎡;作用在扶手上的竖向力标准值取1.0KN/m。

4.3.6汽车荷载制动力可按下列规定计算和分配:不计冲击力,制动力为纵向力,按纵向力的加载长度进行折减。

一个设计车道上由汽车荷载产生的制动力标准值按本规范规定的车道荷载标准值在加载长度上计算的总重力的10%计算,但公路1级汽车荷载的制动力标准值不得小于165KN;公路2级汽车荷载的制动力标准值不得小于90KN。

同向行驶2车道为一个设计车道的2倍;同向行驶三车道为一个设计车道的2.34倍;同向行驶三车道为一个设计车道的2.68倍;但不应计入因此而产生的竖向力和力矩。

设有板式橡胶支座的简支梁、连续桥面简支梁或连续梁排架式柔性墩台,应根据支座与墩台的抗推刚度的刚度集成情况分配和传递制动力。

设有板式橡胶支座的简支梁刚性墩台,按单跨两端的板式橡胶支座的抗推刚度分配制动力。

设有固定支座、活动支座(滚动或摆动支座、聚四氟乙烯板支座)的刚性墩台传递的制动力,按表采用。

每个活动支座传递的制动力,其值不应大于其摩阻力,当大于摩阻力时,按摩阻力计算。

4.3.7风荷载标准值可按下列规定计算:1、横桥向风荷载假定适配地垂直作用于桥梁各部分迎风面积的形心上,其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横桥向风荷载标准值;K1:风荷阻力系数(普通实腹桥梁上部结构的风载阻力系数;桁架桥上不结构的风载阻力系数包含遮挡系数);K2考虑地面粗糙度类别和梯度风的风速高度变化修正系数:位移山间盆地、谷地或峡谷、山口等特殊场合的桥梁上、下部结构的风速高度变化修正系数按B类地表类别取值;K3地形、地理条件系数;横向迎风面积,按桥跨结构各部分的实际尺寸计算;桥梁顺桥向可不计桥面系及上承式梁所受的风荷载,下承式桁架顺桥向风荷载标准值按其横桥向风压的40%乘以桁架迎风面积计算;桥墩上的顺桥向风荷载标准值可按横桥向风压的70%乘以桥墩迎风面积计算。

悬索桥,斜拉桥桥塔上的顺桥向风荷载标准值可按横桥向风压乘以迎风面积计算;桥台可不计算纵、横向风荷载;上部构造传至墩台的顺桥向风荷载,其在支座的着力点及墩台上的分配,可根据上部构造的支座条件,按本规范汽车制动力的规定处理。

作用在桥墩上的流水压力标准值:桥墩的阻水面积,计算至一般冲刷线处;对具有竖向前棱的桥墩,冰压力可按下述规定取用:当冰块流向桥轴线的角度《=80度时,桥墩竖向边缘的冰荷载应乘以正弦角度予以折减。

并压力的合力作用在计算结冰水位以下0.3倍冰厚处。

冰压力的分解;对流冰期的设计高水位以上0.5m到设计低水位以下1.0m的部位宜采取抗冻型混凝土或花岗岩镶面或包钢板等防护措施。

同时,对建筑物附近的冰体采取适宜的冰体减小对结构物作用力的措施。

4.3.10计算温度作用时的材料线膨胀系数及作用标准值可按下列规定取用:各种构件的线膨胀系数,考虑最高温度和最低有效温度(条文说明)的效应。

计算桥梁结构由于梯度温度引起的效应时,可采用图所示的竖向温度梯度曲线,其桥面板表面的最高温度T1规定见表,对混凝土结构,当梁高H小于400㎜时,A=H-100㎜;梁高H等于或大于400㎜时,A=300㎜。

对带混凝土桥面板的钢结构,A=300㎜。

混凝土上部接哦股和带混凝土桥面板的钢结构的竖向日照反温差为正温差乘以-0.5。

计算圬工拱圈考虑徐变影响引起的温差作用效应时,计算的温差效应应乘以0.7的折减系数。

支座摩阻力标准值:偶然作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确定桥涵的地震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