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坊街旧城改造案例分析
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有机更新

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有机更新建筑大都保持着清末民初马车时代的规模、尺度和风貌。
中山中路以西洋风格建筑为主, 大井巷以传统院落式作坊型商业建筑为主, 打铜巷以传统手工作坊为主,各建筑单体风格多变,从中国传统到西洋古典(一层皮),从木构土屋到早期现代主义,从山地民居到街坊石库门,从徽派商铺到江南店坊,琳琅满目。
巷弄呈树状盲端状,无贯穿街坊的巷道。
街区人口结构老化,消费能力减弱,社区精神和文化认同感减弱。
2 总体设计目标和定位清河坊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是在全球化背景下,重塑杭州地方山水人文的差异性价值观,挖掘千年街坊的诗意气息,保护和重现历史街区的场所氛围,恢复人们对城市的亲熟感和认同感,使振兴业态与延续原生态的市井生活共生共存,获得城市区块的全面复兴。
3 全面保护框架下的有机更新清河坊街区的历史价值不仅仅在于拥有众多的历史建筑,其独具鲜明特色的街巷风貌和空间布局、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互为补充的商业活动与文化活动、传统的民俗文化和历史名人更是其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从整体统筹和全面保护的角度出清河坊历史街区位于杭州市吴山脚下,是杭州市为数不多的保存完整的传统老街和传统古巷。
其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而多彩的人文内涵以及货真价实的历史风貌,使它在我国历史街区中独树一帜。
清河坊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就是在延续这一地区的环境特色和文化特征基础上,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逐步形成具有浓郁传统气息的文化、商业及游览街区。
1 街区格局和现状清河坊历史街区在1400年前的隋朝置州时就是州治、县治所在地,自唐朝筑罗城、浚西湖、凿水井、御海潮伊始,至南宋定都临安,成为杭州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
其形成坊巷至今,空间格局和建筑师 马少军\刘丰\郑慧娜\齐星\蔡晓南\王晓萍\崔秋荣\ 翁巧莉\王金献\周苏波\徐新阳\沈萱旖地点/ 浙江杭州设计/ 2006-2008年 / 竣工/2009年业主 杭州市清河坊历史街区管理委会基地面积 5.76 hm 2建筑面积 6.32万 m 2线性街巷广场或景点,形成景观节点。
1681.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以杭州清河坊为例

1681.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以杭州清河坊为例魏祥莉【摘要】在2008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明确了“历史建筑”的保护概念,是我国遗产保护的一大进步,也是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措施的重要补充,并把历史建筑集中成片作为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但历史建筑的保护不同于文物保护单位,具有一定灵活性。
本文以杭州清河坊内的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方式为例探讨如何保护和延续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历史建筑,使之具有活力。
历史建筑需要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从自身价值出发,因地制宜,进行适应性保护,并尽可能的延续原有功能,若原有功能已经消失或衰败,则可结合所在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合理利用。
【关键词】历史建筑;保护;利用;适应性保护;城市活力由于我国历史文化街区通常位于城市中心,保护和开发压力很大,而其中的历史建筑通常原有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建筑质量比较差,很容易在重开发的浪潮下被拆除或拆除重建,造成“建设性破坏”;或者为满足旅游开发的需要,而破坏原有风貌,造成“保护性破坏”。
尤其在我国2011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大检查中,将历史建筑的相关情况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依据之一,包括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建筑数量;历史建筑的保护情况;以及对历史建筑进行建档、挂牌保护的比例;历史建筑修缮改造资金是否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1从检查结果来看,在被查的110个名城中,历史建筑有11203栋,有30个城市没有登记历史建筑,大多数名城没有由政府公布历史建筑;有的名城对历史建筑概念不清,与文物和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混淆2;或者为了应对检查,而临时公布一批历史建筑,或者缺少保护标志、档案建立等。
因此从目前来看,我国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仍存在大量问题,包括概念混淆、认识不足、1来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标准。
2《关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检查的总结》。
保护管理滞后等,在进一步展开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中,对于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和延续城市的活力,都有积极的作用,需对历史建筑的保护需要严格执行和格外关注。
清河坊历史街区详细策划

第一篇背景分析第一章杭州区域环境分析一、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态势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开放地区,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浙江省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教和文化中心。
杭州经济发达,工农业总产值名列全国大中城市前茅。
据统计资料初步核算, 2003年杭州国民生产总值成功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092亿,同比增长15%;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达3.27万元,折合3950美元,比上年又增加了13.9%,超西方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杭州国民经济正逐步步入一个良性运行的轨道,杭州市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期。
承接上年经济运行的良好态势,2004年一季度全市经济平稳运行,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处于较高的增长平台上。
初步统计,一季度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4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1.5%。
1-3月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8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5%,增幅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
财政总收入112.11亿元,同比增长22.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6.67亿元,增长2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16元,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128元,同比分别增长12.6%和8.3%。
强有力的、快步伐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环境改善,推动了杭州经济的增长,促进了杭州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杭州经济的发展,不仅对世界各地的资本和人才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还吸引了众多的国内旅游者与入境旅游者,为杭州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城市建设趋势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杭州城市化进程得到加快。
有关业内人士认为,未来10年-20年是我国城市化加快发展时期,目前杭州城市化水平是40%,2020年将达到70%。
经国务院批准。
杭州市区行政区划调整,萧山、余姚撤市设区,为大都市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杭州市紧紧围绕“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的发展战略,先后实施4个高教园区,江东、江北工业园区,加速建设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江高新技术开发区等重大工程,基本奠定了大都市空间布局形态。
清河坊老建筑改造方案

清河坊老建筑改造方案清河坊老建筑改造方案清河坊位于中国杭州市,是一片保存完好的老建筑区域。
这里的建筑和街道布局反映出了古代的历史和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历史爱好者。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要求,清河坊的老建筑亟需改造和更新,以满足现代人们对于舒适住宿和文化体验的需求。
首先,改造计划必须尊重并保护原有的历史风貌和文化遗产价值。
清河坊建筑的拆除和重新建设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保留并修复老建筑的原貌。
同时,对于有部分破旧或损坏的建筑,可以进行维修和修复,以使其能够再次发挥作用。
其次,改造计划应该提升清河坊的功能和设施,以满足人们对于舒适住宿和便利生活的需求。
可以在老建筑区域内建设现代化的酒店、咖啡馆、餐厅和商店。
同时,在室外空间中设置休闲区和绿化带,供人们放松身心、欣赏景色和进行体育活动。
第三,改造计划应该注重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可以在清河坊周围设置环保设施,如太阳能发电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等,以提供能源和水资源。
同时,可以鼓励使用可再生材料和节能设备,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第四,改造计划应该注重文化传承和教育功能。
可以在清河坊建设博物馆或文化中心,展示和解释这里的历史和文化。
同时,可以设置咨询中心和培训机构,提供有关历史保护和传统工艺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最后,改造计划应该注重社区参与和公众意见。
可以组织公众听证会,邀请居民和游客参与讨论和提出建议。
社区居民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参与到改造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中来,以确保改造计划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在改造清河坊老建筑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保护历史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提升功能和设施,改造清河坊将成为一个宜居、宜游的地方,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居民,为当地经济和社区发展做出贡献。
杭州清河坊河坊街保护规划jpg+cad-d-调研-doc-198

保护历史街区[摘要]本文从城市文化的角度出发,剖析当今城市特色危机的原因,阐述历史街区在现代城市中的地位,进而揭示大量存在的传统民居所承载的深刻文化内涵。
文中具体以杭州市河坊街大井巷传统建筑街巷群落保护区研究为例,讨论了历史街区中传统民居保护与发展的意义、现状,并初步提出了保护与改造的一些具体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特色历史街区传统民居保护与发展一:杭州城市特色危机的根源——城市文化的失落人们城市活动的结果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经人们的长期经营建筑而形成的城市格局、宫殿、寺观、府第、园林、街道、民居等物质环境;其二是上述物质结构所负载的社会结构、组织制度、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内部蕴涵,也就是城市文化。
如果说物质环境是人们生活的空间载体,是表征,那么,城市文化就是城市生活在观念、形式上的反映,是城市的深层结构。
二者共同构成了城市的生活环境刘易斯·芒福德说:“城市文化归根到底是在更高的社会层面上展现的关于生活的文化。
”人们每每称道江南古镇小桥流水、枕河人家的水乡风光,抑或是感到某城市有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趣,其原因往往不在于城市的物质文化本身,而更在于这些城市从整体布局到整体组合到单体安排,无不着意于宜人的生活环境,文气逸然,富有情趣,以至在精神上产生共鸣。
因此城市不止是技术上的奇巧,更是文化上的创造,其中蕴涵着深邃的哲理,常使人们有意无意中体会到生活之美。
城市文化关心人,贴近人的生活,揭示了城市作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存在的真谛。
杭州自古就有“人间天堂”的美誉,吸引着无数文人骚客、中外游人驻足、游览,其魅力不仅在于优美的自然风光,更在于其悠久的城市历史文化。
当今的城市文化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首先,以科技为标志的工业化放大了人的力量,人们可以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自然,通过强有力的技术手段去改造周围的环境,城市建设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史无前例,但同时,自然环境也遭到了空前的破坏,城市文化生存发展的自然前提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其次,在目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形势下,城市文化的发展在受到经济强有力支持的同时,在片面的“经济决定一切”的影响下,又面临着经济浪潮强烈的冲击,被漠视、蚕食、破坏、甚至根本毁灭;再次,从全球范围看,现代社会拥有空前的交通通讯手段和贸易网络,全球联系更加密切,文化成为世界文化。
杭州市清河坊——大井巷历史街区保护规划

中山中路铺地 河坊街 胡庆余堂 中山中路沿街建筑 大井巷 四拐角建筑群
四拐角建筑群 四拐角建筑群 大井巷 钱塘第一井 中山中路铺地 杭州市人民政府批复 中山中路沿街建筑
杭州市清河坊——大井巷历史街区保护规划项目特点介绍到此结束
2、修复街区内的建筑,保护街区内真实而丰 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保持历史街区的原真性,使 其成为城市发展历史的见证。
3、综合整治街区环境,营造多样的人际交流 空间,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人居环境,使其成为 一种开放式的街区,融于现代社会。 4、合理利用街区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其文化 内涵,使其成为以清末民国初杭城风貌为特色的 传统商业旅游步行街区。
华光路 高银街 吴山花鸟城 华光路
由义弄 高银街
总用地面积为14.86万平方米 祠堂巷 熙春弄 高银巷
于谦故居 中河中路 百岁坊巷
总用地面积为14.93万平方米
鼓楼 伍公山北麓 鼓楼
中河路 吉祥巷
杭州历史博物馆 吴山
源丰祥茶号旧址 金钗袋巷
胡雪岩旧居
一、项目概况
■ 规划重点及总体目标
1、保护街区整体空间格局,恢复历史风貌, 使其焕发活力,重现杭州古城风貌。
三、规划构思
基地现状
重点保护区范围
传统风貌协调区范围 道路系统
基于多保护要素为基础和图底关系分析的规划方案形成。
步行系统
保留建筑 新建建筑
协调区建筑
绿化景观及基地要素保护 开敞空间系统 规划总平面图
四、创新与特色
1、吸收先进的保护规划理念,强调和 重视街区的整体格局保护。
吸收和总结国际、国内先进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 理论和实践经验,应用于本规划中。规划中强调保护以河坊 街、高银街、中山中路、大井巷、打铜巷、元宝街、环翠楼 等传统街巷为骨架的街区传统总体格局和空间尺度。 街巷分布示意图
关于杭州清河坊街区的调研报告

关于杭州清河坊街区的调研报告第一篇:关于杭州清河坊街区的调研报告关于杭州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的调研报告2012年8月,我们赴杭州学习组考察了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保护整治和更新改造风貌,调研了其发展的历程,并重点实地察看了胡雪岩故居、朱炳仁铜雕博物馆、吉祥坊丝绸等项目。
清河坊街区毗邻西湖、柳浪闻莺等著名景区。
这里自南宋建都后至今,皆为历代杭州的繁华之地,它是老杭州的缩影。
在考察时间里,我们能深刻感受到这里有着不同寻常的文脉传承,有着丰厚的历史人文遗产积淀。
据说10多年前,原本狭窄的河坊街面临拆迁改造成宽32米的马路,清河坊面临着彻底消失的厄运。
市民黄晓杭给时任杭州市领导写信,力陈清河坊的历史人文价值:文物不能再生,毁之将千古遗恨;若拆除重建,也会变成赝品,价值将顿失,保护河坊街已刻不容缓。
当时上任仅6天的代市长仇保兴,马上批示:“在旧城改造中碰到有价值的历史文化古迹,应予切实保护,并力争留出几块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之源。
”于是,政府启动了重新规划,进行了保护性地开发:杭州上城区1999年开始进行一期工程的保护与修缮,并进行功能定位与业态布局。
2001年,隆重开街。
这是杭州古城唯一保存完好体现杭州城传统历史文化风貌的地区。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深刻体会到“不华丽、不高贵、/ 6不简陋、有内涵”的历史文化内涵,之所以如此,我们认为该街区的发展主要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文化为灵魂的原则。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作为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点街区,清河坊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优势,依托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大力发展老字号、中医药、民间艺术等民族文化事业,形成了以建筑文化、商业文化、民俗文化并举的三特色业态,一举成为国内休闲旅游观光的历史人文新亮点。
在建筑文化方面,清河坊历史建筑可以说是凝固的史诗,历史建筑是有形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载体,明清建筑、民国建筑和西洋巴洛克建筑群落,依然可以见证历史的辉煌。
这些传统建筑既有江南明珠的大气风范,又有江南民居小桥流水的朴实无华,更有开放胸怀,汲取传承古今中外的建筑风格,无处不蕴含着自然和谐、精致细腻的人文气息。
城市更新进程中的历史建筑适宜性再生技术_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保护性开发模式

;$)*),- <==L 年 P 月
商业功能衰败, 生活条件恶劣。 体表现为: 建筑及环 境质量恶化, 杭州市大部分历史街区在 <= 世纪 J= N M= 年代大刀阔斧的城市 更新中逐渐消亡, 清河坊作为少数幸存者, 对其保护也就成为一 种必然。 清河坊历史建筑较完整地真实体现了民国杭州的城市及建 筑风貌; 它包含了清末民初江南古城商业建筑的各种型制; 体现 了清末民初时期中西文化交融的建筑风格;是研究民国时期杭 州建筑结构、 技术、 设施及材料的活的载体。其总体特征主要体 现在建筑风格和内部空间形式上:解放前在杭州经商的除本地 人外最多的是徽商,所以河坊街两侧的历史建筑风格受皖南文 化和浙北文化的共同影响, 独具特色; 近代建筑形式和技术的影 响,使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并列杂陈,也是其特点之一;在空间 形式上大多表现为庭院空间作为整个建筑群的核心。主要有 O 种类型:沿街二进木构架坡顶建筑,多进石库门建筑,西洋风格 的水泥砖木建筑, 不临街的院落式建筑。 <9 保护修缮的指导思想
( 浙江 杭州 H9 浙江工商大学 旅游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系,
摘要: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各地对历史建筑 的保护正在不断地扩展和深化, 新与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本文总结 了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工作中的经验成果,在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保护 修缮工作的基础上,对目前及今后开展适宜性保护实践进行了初步的 探索, 提出了城市更新过程中历史建筑再生的原则和技术。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历史建筑; 再生; 清河坊 !"#$%&’$: (%)* $+, ’-%%,.$ ’)./0$0).# &%)-./ $+, 1)%2/,$+, 3%)$,’$0). )4 +0#$)%0’ "-02/0.5# 0# &21&6# ",0.5 ,7$,./,/ &./ /,,3,.,/8 0$# ’).$,.$ 0# 5%)10.5 &./ ,.%0’+,/9 :. ;+0.,#, 3&#$ <= 6,&%# ,$+, -%"&. %,.,1&2 3%)’,## +&# 5%&/-&226 ",,. 3)1,%,/ #) $+&$ $+, ’).420’$ ",$1,,. $+, )2/ &./ $+, .,1 0# 5,$$0.5 *)%, #,%0)-#9 >+%)-5+ %,?0,10.5 $+, ,73,%0,.’, &./ &’+0,?,*,.$ )4 $+, 3%)$,’$0). &./ %,*,/6 )4 +0#$)%0’ "-02/0.5# &"%)&/ &./ /)*,#$0’&226 , "&#,/ ). $+, 3%&’$0’, )4 @0.5+,4&.5 A0#$)%0’ B-02/0.5#,A&.5C+)-,#)*, %,#,&%’+,# &./ ,732)%&$0). +&?, ",,. "-02$ -3,1+0’+ *&6 3%)*)$, $+, 4,&D #0"2, 3%0.’032,# &./ $,’+.)2)56 4)% $+, ’-%%,.$ &./ 4-$-%, 3%)$,’$0). &./ %,*,/6 )4 +0#$)%0’ "-02/0.5# /-%0.5 -%"&. %,.,1&2 3%)’,##9 F%"&. G,.,1&2; A0#$)%0’ B-02/0.5#; G,5,.,%&$0).; @0.5+,D E,61)%/# : 4&.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旧城改造案例:清河坊历史街区
—《建筑法规》课外拓展
建筑091 马梦尧09142117
日期:2011年11月2日
背景介绍:
清河坊历史街区坐落于杭州市上城区吴山北麗,南面繁华得延安路特色商业街,毗邻西湖、柳浪闻莺、城隍阁等杭州著名得风景区,坐拥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美妙得自然山水,占地面积13、66公顷。
它就是杭州保留较为完整得历史街区,就是杭州悠久历史得缩影。
这里得历史文化、商业文化、建筑文化、民族文化铭刻着鲜明得时代印记。
名人、老巷、旧居、百年老店交相辉映,积淀了丰富得历史人文遗产。
杭州得百年老店,如王星记、张小泉、万隆火腿栈、胡庆余堂、方回春堂、叶种德堂、保与堂、状元馆、王润兴,义源金店、景阳观、羊汤饭店等均集中在这一带。
街区内有:国家级文保单位胡庆余堂、钱江第一井、唐朝天门、于谦故居、胡雪岩故居等景点。
清河坊历史街区保护工程就是杭州市创历史文化名城得重大举措,也就是杭州西湖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得有机组成部分。
历史街区得保护与修缮将着重保留历史文脉,传承历史文化,再现古城风貌,集“游、购、娱、吃、住、行”于一体,建成具有杭城特色、环境典朴、功能完备、管理规范、古风扑面得步行街区,其
最终目标就是杭州老城得缩影、传统文化得代表、城市旅游得经典。
清河坊之地,历史上曾就是两朝建都,就是杭城文脉所在与吴越文化得发源地,拥有这个城市最辉煌得历史文化,有代表这个城市最古老、传统得生活方式。
明朝书画家徐渭所言“八百里湖山知就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正就是当年对清河坊得繁华盛世得描绘。
杭州质量生活点评清河坊:她就是这座城市呼唤挽留以后得一段记忆,她就是这坐城市被定格了得历史,它就是生活,也就是场景。
保护情况:
20世纪90年代,国内得许多城市进入了城市化进程得高速发展时期,在风起云涌得“旧城改造”声潮中,一些历史地段在推土机下逐渐消失,清河坊历史街区也不例外,但在关键时节,杭州市委、市政府领导作出了英明得决策,毅然扼住了推土机得车头,把清河坊从改造中挽救出来,从此走了保护得历程。
当时,按照杭州市整体规划,河坊街两侧建筑将尽数拆除,改建成32米得公路。
杭州有识之士得知消息后立即写信到杭州市委、市政府,力陈清河坊得历史人文价值,呼吁:文物不能再生,毁之将千古遗恨;若拆除重建,也会变成赝品,价值将顿失,保护河坊街已刻不容缓。
当时上任才6天得市长仇保兴(现为建设部副部长)深为感动,表现出一个领导者卓识与远见,马上作了批示:“在旧城改造中碰到有保存价值得历史文化古迹,应予以切实保护,并力争留出几块历史文化名城得文脉之源。
”要求河坊街从改造转向保护,时任杭州市委书记得李金明瞧了黄晓杭得信,也做出了批示。
一场紧急抢救河坊街得行动,快速而有序地展开。
有关部门负责人到河坊街实地调查勘察后,决定停止拆迁,并现场办公研究保护措施。
杭州市委、市政府对清河坊得保护工程给予了高度得重视,立即从规划、施工、保护文物等
方面做了大量调整工作,要求对保护、修缮后得河坊街就是“不华丽、不高贵、不简陋、有内涵,重现河坊街清末民初得市井文化得原汁原味”。
2000年3月27日,市政府作出批复,将河坊街、大井巷一带正式定名为“清河坊历史街区”。
辖地为华光巷以东、中河路以西、规划高银街以南,鼓楼、城
隍山以北,同时向北延伸至祠堂巷于谦故居,向东延伸到元宝街、胡雪岩故居,整个保护区由一山二居三区四带组成。
得到杭州市委、市政府得重视与明确得指示后,上城区人民政府立即组建了领导班子,成立了清河坊历史街区管理委员会、清河坊历史街区管理办公室,负责清河坊历史街区得修缮保护、业态功能定位、管理等系列工作。
至此,清河坊得保护工程开始进入了正式得轨道,并有了一个实实在在得满意得开端。
文化特色:
清河坊历史街区阅历近千年得变迁,沉积着极其丰富得历史文化内涵。
其中,涵盖了胡庆余堂、叶种德堂中药店、方回春堂中药店、朱养心膏药店所反映得就是传统中国药学文化;四拐角一带所反映得,则就是百家百年老店得老杭州商业文化;胡雪岩故居、于谦旧居、戚继光祠等所反映得,就是历史名人文化;清河坊古民居,反映得就是古建筑文化;吴山庙会等所代表得就是民俗文化、市井文化等。
可以说,清河坊就是杭州历史发展得一个缩影,这里得大街小巷都可以寻觅到杭州不同时期得印记,可以说就是杭州仅存得一部濒临散页、虽缺仍不失完整得杭州古都历史教科书。
2000年4月8日,清河坊一期工程正式启动。
杭州上城区政府汲取国内外名城保护得成功经验运用科学方法,在专家组得指导下对河坊街进行保护、修缮,依照“修旧如旧”得原则,严格按照原有风貌加以保护,进行定位与合理布局,
着重展示杭州清末民初民俗文化、中药文化、百年老字号、民间工艺品、书画、金石文化,饮食文化。
2001年10月18日,随着杭州西湖博览会得开幕,这条长460米、由杭州市精心筹划、按照南宋及明清建筑风格重建得仿古商贸老街全新开街,恢复了昔日“十万游人聚河坊”得繁华景象,并以其极盛得人气一举成为杭州旅游得新热点。
整个街区得业态布局,除保留区内著名得老字号外,以招租,联营等形式,引入商家经营古玩、字画、旅游纪念品、工艺品、杭州及各地名土特产等符合街区历史文化氛围得项目约200家。
目前清河坊历史文化景区初具规模,形成以胡庆余堂、同仁堂、方回春堂、朱养心药店、保与堂为代表得中医中药文化;以王星记扇子、张小泉剪刀、万隆火腿为代表得百年老店文化;以高银美食为主得餐饮小吃文化,以民间手工艺人为特色得民间文化,以西太平巷为主要聚集地得书画文化,以小井巷、安荣巷为主要聚集地得古玩收藏文化,共有各种业态得商户374家,各种老字号商铺、民俗风情小摊、民间艺人表演,交织成为了具有浓郁得市井民俗风情画卷,整个街区体现了旅游、购物、餐饮、娱乐、休闲功能,形成了“以商兴旅、以旅促荣”得良好局面,成为展示杭州人文、旅游、商业得重要窗口。
清河坊历史街区主要荣誉:
一.中国民间文化街
2004年10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对清河坊得民间文化保护、传承所做得工作给予了充分得肯定,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街”荣誉称号。
二.中国著名商业街
2005年10月,中国步行街工作委员会授予清河坊历史街区“中国著名商业街”称号,这就是杭州八条特色街中唯一获得这个殊荣得街区。
三.全色特色文化广场
2004年,吴山广场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
四.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
2005年至2006年,清河坊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创建活动,相继被评为市级“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省级“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
五.十佳访问点
2005年,清河坊历史街区被杭州市旅委评为2005年度社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工程“十佳访问点”。
六.洁美窗口
2005年3月,杭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清河坊历史街区2004年度“洁美窗口”称号。
七.最佳人气奖
2005年10月,清河坊历史街区举办得吴山庙会在西博会“特色街风采展”中被杭州市贸易局评为“最佳人气奖”。
八.杭州市现代化服务业发展先进单位
2006年,清河坊历史街区被杭州市人民政府授予2005年度“杭州市现代化服务业发展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九.国家AAAA级景区
2006年,清河坊历史街区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4A国家级旅游景区”。
十.杭州市最佳人居环境奖
2007年1月,清河坊历史街区被杭州市人民政府授予“2006年度杭州市最佳
人居环境奖”。
十一.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
2008年7月,清河坊历史街区被中央八部委评为第七批“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
十二.中华老字号第一街
2008年10月,清河坊历史街区被中国步行街工作委员会授予“中华老字号第一街”。
十三.中国十佳民俗节庆
2008年11月,吴山庙会被中国节庆高峰论坛组委会评为2008年度“中国十佳民俗节庆”、“全国节庆活动百强”。
十四.浙江省文明风景旅游区
2008年11月,清河坊历史文化景区被浙江省文明办、省建设厅、省旅游局评为“浙江省文明旅游景区”。
杭州清河坊片区功能分区规划:特色商贸、餐饮、民俗风情区等,并以保存最为完好得特色商贸区作为项目引擎,形成购在河坊街、吃在高银街得城市名片
清河坊街老建筑保留方式:通过适当保护、改善与整治知名建筑、大量按原风格重建得方式,还原古街区原貌。
请河坊街旧城改造方式:
保护
—保持原样。
对风貌典型、质量较好得传统民居采取保护得方式,按照不改变原
项目
河坊街 高银街 中山中路、
大井巷 图示 O 橙 O 紫 O 蓝
建设期 00年2月
02年3月
02年6月 04年10月 06年10月
09年底 拆迁改造量
2、6万平方米 1、8万平方米 4、3万平方米 总投资
1、5亿 1、6亿 5亿 定位 仿古特色旅游商贸街区 餐饮一条街 时尚购物步行街 民俗风情一条街
状得原则,可进行修缮或对个别构件加以更换,并可适当调整建筑内部功能。
改善
—就是指建筑结构尚好,但不适应现代生活需要得建筑。
原有建筑结构不动,局部修缮改造。
整治
—对于质量较好,风貌较差得建筑,对其立面进行整治。
保留
—对1980年代以后新建得建筑,造型、质量较好,并与传统风貌环境冲突不大,采取保留,维持现状。
拆除
—就是指违章搭建或原先没有以后增建得,破坏空间环境得建筑,应予以拆除。
重建
—对传统风貌影响大得建筑,采取拆除重建得措施。
重建可以采取历史建筑移植或利用历史建筑得构件。
清河坊老建筑改造方案
清河坊老建筑改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