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 寻梦者共23页
戴望舒寻梦者赏析-2019年文档

戴望舒《寻梦者》赏析象征诗真正意义上从中国出现,是在 1920 年。
作为象征诗初期的代表人李金发,其挽救了濒临灭绝的白话诗歌,但是由于受到法国象征诗歌冲击的影响,其写作手法过于生硬并具有复制化,与之相比戴望舒在对生命、生活进一步体验之后巧妙地在诗歌的语言表达上融入了音乐美感,再结合中国传统诗歌意象化这个亘古不变的规则,他成功地创造出了极具有西方现代诗歌技巧和中国古典文化意蕴的新一代意象派诗歌。
而《寻梦者》就是其诗歌中意象和意境最为突出的佳作。
一、关于寻梦者(一)寻梦者存在的意义任何诗歌中都会或多或少有作者自身的情感和生活的影子。
而戴望舒一生凄苦,他不断追求着自己的艺术梦想,并将自己卓越的才能和智慧展示在现代的文坛上,但是,受到时代的影响,在 20 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心中,苦闷、寂寞、绝望和迷茫成为一种具有统一性的心理“感染病”。
而戴望舒这首《寻梦者》正是将其对于人生追梦中所有的苦辣酸甜都化解到诗歌里面,鼓励所有的人与他一样执著向前,永不放弃。
一首《寻梦者》也可以被看做是戴望舒这位“追梦人”与命运拼搏的写照。
正如戴望舒多在诗歌中运用“泪水”、“梦”、“水”等来作为意象传递其自身的对于生活独特的领悟和感慨,表现其特有的敏感与火热。
这些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和朦胧美的优美句子,它不断给所有同样迷茫的“追梦人”以希冀,并为之指引了追梦的方向,在本诗里,戴望舒极其客观地讲述了梦想的美丽和遥不可及,想实践梦想则必然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但是只要在不懈的努力后,在脚踏实地的前行之后,这朵“梦想的花”早晚会带着无尽的芬芳在你眼前绽放。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寻梦者不仅是诗人对自身的写照,更是对在 1920 年左右的所有追逐梦想的“寻梦者”的写照。
因此,这个“寻梦者”作为意象相对于以往的其他意向的塑造来说,更具有着统一性和兼顾性。
(二)寻梦者诗篇的构成《寻梦者》全诗共八个小节,每小节都为三行,其整体节奏明快而且每一小节中的内容或排比或重复,使读者读来既感受到纷至沓来的美感,又感受到饱含音乐美的听觉的美妙。
寻梦者(用)参考课件

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01
应用一
将寻梦者的坚持精神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
和挑战,都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
02 03
应用二
借鉴寻梦者面对困境的态度和方法。当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不要轻易放 弃,而是要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我 。
文学成就
戴望舒的诗歌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被誉为“雨巷诗人”。其代 表作《雨巷》、《我的记忆》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此外,他还 翻译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贡献。
诗歌风格与特点
梦幻与现实交织
戴望舒的诗歌常常将梦幻与现实交织 在一起,通过象征、暗示等手法表现 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
诗歌的意境。
色彩
02
运用丰富的色彩描绘,使诗歌画面鲜明生动,给读者以强烈的
视觉冲击。
构图
03
讲究诗歌的构图之美,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安排,使诗歌呈现出
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
04
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剖析
对梦想执着追求精神体现
坚定信念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寻梦者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不放 弃对梦想的追求。
01
0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3
篇章布局
以“梦”为主线,贯穿全 诗,通过描绘寻梦者的心 路历程,展现了对梦想的 追求与坚持。
句式运用
采用长短句结合的方式, 既有节奏感,又富有变化 ,使诗歌更具表现力。
押韵与节奏
全诗押韵工整,节奏感强 ,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 了诗歌的音乐美。
意象描绘与审美体验
自然意象
寻梦者戴望舒诗歌朗诵PPT模板下载

01
意象描绘
诗中出现了“梦”、“花”、“泪”、“海”等意象,通过生动的描绘
,表达了诗人对梦想、爱情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02 03
象征手法
戴望舒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如“梦”象征着诗人的理想追求,“花” 象征着美好而短暂的爱情,“泪”象征着悲伤和失落,“海”则象征着 生命的旅程和归宿。
意境营造
通过意象和象征手法的运用,戴望舒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梦幻般、富有哲 理性和意境深远的诗歌氛围。
对未来诗歌朗诵活动的展望
创新形式
探索更多元化的诗歌朗诵形式,如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尝试不同 艺术风格的演绎等。
拓展受众
通过进校园、进社区等方式,将诗歌朗诵活动推广到更广泛的受众 群体中去。
国际交流
加强与国际诗歌朗诵界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诗歌朗诵艺术走向 世界。
THANKS
感谢观看
寻梦者戴望舒诗歌朗诵PPT 模板下载
contents
目录
• 寻梦者背景介绍 • 诗歌内容解读 • 朗诵技巧指导 • PPT模板展示及下载说明 • 现场演绎环节 • 总结回顾与展望
01 寻梦者背景介绍
戴望舒生平及成就
戴望舒(1905-1950),中国 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 。
1927年开始诗歌创作,1929 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 忆》。
戴望舒被称为“雨巷诗人”, 他的诗歌深受中国古典诗歌和 欧洲现代派诗歌的影响,形成 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寻梦者创作背景
《寻梦者》写于1932年,当时 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民族危
机深重的年代。
戴望舒深感时代的苦闷和个人的 孤独,于是通过诗歌来表达对美 好未来的追求和对黑暗现实的抗
争。
《寻梦者》是戴望舒的代表作之 一,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
《寻梦者的心声》(我用残损的手掌)ppt课件

残损的手轻抚
手中乳
比 喻
我 用 残 损 的 手 掌
摸 索 这 广 大 的 土 地
沦陷区
表达了对侵略者 血和泥 无比的痛恨,对 像牲口一样 祖国支离破碎的 惨状无比痛心。 活,像蝼蛄 一样死。
灰烬
对 比
太阳 解放区 春 驱逐阴暗, 带来苏生。
表达了作者对 解放区的无比 向往,因为她 是民族的希望。
朗读· 赏析· 探究
雨 巷 诗 人 戴 望 舒 ——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chì chù)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 风云激荡的1927年夏天。《雨巷》中狭窄 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 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 象征性的意象。分别比喻了当时黑暗的社 会,在革命中失败的人和朦胧的、时有时 无的希望。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 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 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 幽深的美感。
我用这残损的手掌,
统 领 句
饱尝艰难困苦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饱含着对祖国 诚挚爱和深深 的哀痛
我用这残损的手掌, 手掌是残损的
土地是破碎的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沦 陷 区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国土正遭受日寇蹂躏
我用这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触觉 诗人在狱中的想象 触摸家乡 嗅觉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2024年度寻梦者戴望舒诗歌朗诵PPT模板

2024/3/23
诗歌中的“梦”既指个人的梦想,也 指国家的梦想、民族的梦想。
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象征主 义手法,展现了戴望舒独特的艺术风 格。
6
02
诗歌内容解读
2024/3/23
7
结构与布局
01
02
影视作品
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通过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深入探讨寻梦 者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
25
观众互动环节:分享你心中“寻梦者”形象
现场互动
邀请观众上台分享自己 心中的“寻梦者”形象 ,可以是亲人、朋友、 偶像等,讲述他们的故 事和追梦经历。
2024/3/23
26
线上互动
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发 起话题讨论,让更多人 参与分享自己心中的“ 寻梦者”形象和相关故 事。
社会角色差异
03
中国文人寻梦多体现为一种个体情感的宣泄,而西方寻梦者则
更多地承载着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的使命。
22
06
艺术拓展:以寻梦者为题材创作作品欣 赏
2024/3/23
23
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呈现
音乐作品
通过不同风格的音乐,如古典、流行、民谣等,诠释寻梦者的情感 与追求。
舞蹈作品
运用现代舞、芭蕾舞、民族舞等舞蹈形式,展现寻梦者在追梦路上 的挣扎与奋斗。
情感传递
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 变化,传递诗歌中的情感,引导听 众进入诗歌的意境。
12
语速、停顿和重音处理
语速控制
根据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控制朗 诵的语速,使朗诵更具节奏感和
音乐美。
停顿处理
戴望舒——寻梦者ppt课件

1937年抗战爆发后,戴望舒的诗歌观念和创作实践发生了 重大的变化,他决心在敌人的阴霾气候中挣扎。以自己微渺的 光亮尽一点照明之责。1939年的元旦,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 略,他写出了《元日祝福》:“新的年岁带给我们新的力量/祝 福!我们的人民/艰苦的人民/英勇的人民/苦难会带来自由解 放。”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人民斗争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 唱出了诗人心灵深处真切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法国的3年中,戴望舒过着极其贫困的生活,由于自费留学的资 金不够,他只得靠译稿来挣钱。1933年8月,戴望舒终耐不住贫 困,他写信告诉父亲准备回国。父亲焦急中连忙写信告知施蛰存, 施蛰存迅速电告戴望舒,请他慎重考虑回国一事。接着为其筹款 寄去,又电告他不要回国。但听说施绛年移情别恋后急着回国。 1935年4月,戴望舒被中法大学开除回国。一种说法是说他因为 在中法大学住了两年半,毫无成绩。另一种说法是他在西班牙旅 游期间参加西班牙进步群众反法西斯示威游行。直到走时,他才 把这个消息千诉罗大冈。上车时,只有罗大冈一人为他送行,学 校没有给他途中的零用钱,只有一张火车票,从马赛至上海,是 一张四等舱的船票,而其他学生是三等舱,四等舱夜间连被子都 没有,晚上冷得只得蜷着身子来回翻滚。 1935年5月戴望舒回到上海,一个不相信的传闻终于得到证实, 施绛年已确实恋上她原本就喜欢的那个人,戴望舒愤怒之下当众 打了施绛年一记耳光,长达8年的恋爱终于结束。
等到自己“鬓发斑斑,
眼睛朦胧”的时候,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 那“金色的贝”才终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 于吐出了“桃色的
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 珠”,“寻梦者”的
来了。
理想终于实现了:
“一个梦静静地升上
来了”。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
暗夜里的寻梦者——戴望舒《寻梦者》品读

( 余婉娜 广州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5 00 ) 1 0 6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的 ”, “ 你去 攀 九年 的冰 山吧 / 去航 九年 的旱海 吧 ” , “ 你 它 的红 翅 的 蜜蜂 。/ 恋人 的唇 ,/ 我 怨 恨 的顶 礼 。 ” (《 我 受 三
在一 个 暗 夜里 开 绽 了/ 当你 鬓 发斑 斑 了 的 时候 / 你眼 睛 朦 胧 顶礼 》 )他 的预 感 成真 ,回 国后痛 苦 地 结束 了8 的恋情 ,戴 当 年 了 的 时 候 ” , “ 是 一 个 梦 静 静 地 升 了上 来 ” 。 “ 里 开 望 舒 的感 情 陷 入低 谷 。 于 梦 花 ”、 “ 山”、 “ 海 ”、 “ 夜 ”、 “ 发斑斑 ”、 冰 旱 暗 鬓
绝 的征 战 之后 , “ ”却 在 一 个让 人 难 以琢 磨 的 “ 梦 暗夜 ”里
记 者采 访 时 仍不 无 幽 怨地 说 : “ 对 我 没 有什 么 感情 ,他 的 他
绽放 了 ,尽 管 “ 花 ”香 气 袭 人 , “ 梦人 ”却 已经 鬓 发 斑 感情 给施 绛年 去 了。 ”诗人用 生命 和灵 魂 去追寻 的爱 隋最后 却 梦 寻
范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 1 9 ( 9 , 9). 9
【 】曾年生.论 《 4 呐喊 》 《 彷徨》 中的少年儿童 [ .鲁迅研 究 J]
月刊,19 , ( . 9 9 8)
注释 :
[】 1 鲁迅: 《 鲁迅诗歌注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 0- f O6-
戴 望舒 对 施 绛 年一 往 情深 ,为 了兑现 爱情 的诺 言 ,他在
“ 睛 朦胧 ” ,这 些意 象 象 征 “ ”的遥 远 飘 渺和 实现 理 想 经 济 非 常 困 难 的情 况 下赴 法 留 学甚 至 可 以为之 殉情 。半 个 世 眼 梦 所 需要 付 出 的 巨大 努力 ,而 当冰 山旱 海 上天 入 地 数载 艰 苦 卓 纪之 后 戴 望 舒 的第 二 任夫 人 穆 丽娟 ( 时 英 的妹 妹 )在 接 受 穆
最新《寻梦者》原文及赏析

《寻梦者》原文及赏析《寻梦者》赏析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旱海吧,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它有海上的风涛声,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你的梦开出花来了,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这首诗歌将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梦想抒写到了极致。
起始句写到:“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
”“开出花来”,已经写出梦的美丽了,紧接着相似的一句中添加了“娇妍”一词,就更显出梦的绚丽,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充满向往之情了。
然后又总结梦的特点是“无价”、“珍宝”,这两个词让读者更体会到梦的可贵性、重要性。
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去寻找它。
“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这两句话意思上是递进的,“大海里”已是难寻的了,而且又是“大海的底里”,那就更难寻了,又加上“深藏”一词,可见要寻找一个梦是多么困难啊!所以寻找梦要付出巨大的艰辛:“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瀚海”,“九”这个数字并非实指,只言岁月之久长;“冰山”“瀚海”又指道路之艰难了。
即使找到了美梦又怎样呢?要真正实现这个梦,还得付出更大的努力,要精心爱护它:“在海水里养九年”,“在天水里养九年”,这样才能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在“暗夜里”,可见梦的来临又是不可预知的,但是只要付出心血,梦终究会来到渴望它的人的面前。
当我们用一生去追寻、守候一个梦时,梦啊,它又带给我们多少的欣慰和满足。
“鬓发斑斑”、“眼睛朦胧”又如何!“桃色”是一种非常艳丽与神秘的色彩,“桃色的梦”让人的心灵迷离荡漾,为之丢弃生命也在所不惜啊!如果在我们衰老时,如果有一个“开了花的梦”,有一个“开出娇妍的花的梦”,那么我们的人生已是最幸福的、最无憾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