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建筑声学案例分析

最新建筑声学案例分析
最新建筑声学案例分析

建筑声学案例分析

——拥有完美的视听效果的广州歌剧院

广州大剧院由曾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英籍伊拉克女设计师扎哈·哈迪德设计,宛如两块被珠江水冲刷过的灵石,外形奇特,复杂多变,充满奇思妙想。而广州大剧院的声学设计大师,全球顶级声学大师哈罗德·马歇尔博士,精心打造了广州大剧院的声学系统,使广州大剧院传递出近乎完美的视听效果。2014年4月被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今日美国》评为2013年度"世界十佳歌剧院"。这是亚洲国家的剧院首次入选世界十佳歌剧院,也是广州大剧院继日前以第六位跻身英国《每日电讯》评选的"全球最壮丽的剧院"后获得的又一荣誉。

扎哈·哈迪德是第一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女设计师,马歇尔则是国际声学界最高奖“塞宾奖”得主,也是负责巴黎音乐厅声学设计的核心专家。两位大师将他们的设计理念命名为“圆润双砾”,因为歌剧院从外观上看就像静卧在珠江边平缓山丘上的两块砾石,一大一小,一黑一白。随着工程临近收尾,“双砾”造型已经呼之欲出,由石材和玻璃镶嵌而成的外墙显得玲珑剔透又不失凝重。

衡量歌剧院的声学条件主要有三个指标:第一是进场感,即哪怕在离舞台最远的地方也能享受到声学上的亲近感;第二是清晰度,即不管坐在哪个座位上,都能将歌词听得清楚;第三是声音优美,即能感觉出声音很丰满,混响感很强。从测试效果来看,广州大剧院就达到了国际一流剧院的声学条件。

内部声学设计根据马歇尔大师的独特研究采用“双手环抱”式看台,此项设计为全球首创。“双手环抱”,是指观众席看台两侧的延伸部分和楼座挑台交错重叠,从舞台角度看来,犹如迎面伸来的两只手臂。据介绍,此种设计的优势在于内墙的形状和角度有利于提供侧向反射声,同时避免回声的干扰,从而使得混响音色既优美又清晰。观众厅采用多边形设计,乐池为“倒八字形”,有利于增加台上演员和乐池演奏者的沟通。

观众厅内表面看起来很随意没有规律可言,但没有一块是随意确定的,深化设计及施工中不可以任意改动主观众厅内的墙、天花板、看台边缘和观众席的分割拦板等的几何形状,内表面基本上是一个声反射表面这些称之为声扩散元素,把反射声扩散开来。声音扩以后,分布就会均匀。

为了满足不同演出功能的需要,根据以往大剧院装饰的经验,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调节室内混响时间:与声学单位及专家充分沟通后将剧场舞台对面的墙面与天花交界处GRG预留凹槽用于悬挂升降吸音幕布的位置如果演出要求的混响时间要求降低,可以放下吸音幕布来降低室内混响时间,做到在使用过程中也对混响时间进行调节。

由于声学要求,观众厅内采用了G R G 挂板,歌剧院内行云流水般的观众厅内墙,是没有

规律可求的。G R G 的全称是预铸式玻璃纤维加强石膏,广泛用于声学要求较高的演出厅堂,能实现自由曲面,且具有较好的强度及抗冲击力,其不易变形。根

据样板的制作,前厅则采用较薄的G R G 挂板。这种材料实现了设计“流水经过,不留一

丝痕迹”的想法,完成后表面不留任何接缝,实现了大尺度、流畅、扭动且表面光滑无缝的大体块构成。

另外可以在声音强度较大区域范围内的天花上(一般会出现在舞台台口上方),在施工过程中预留出悬吊反声体的吊点位置,通过对整个剧场的声学测试的结果或在演出时某个区域声音强度过大,可以在此处悬吊一定数量的反声体对该处的声强进行反射,对该处的声音强度进行调节。

负责歌剧院声学设计的专家杜晓军表示,经过测试,广州歌剧院的混响时间为1.6秒,与最初设计的目标吻合。一般话剧演出或报告厅的理想混响时间是1秒,纯交响乐演奏的理想时间是2秒,而歌剧院的声效既要达到让观众听得清楚,又要保证伴奏音乐优美,所以就定位在1.6秒。

不规则的体形设计为声学设计不但带来惊喜, 也带来了挑战。为了获得第一次反射声和混响声的平衡,反射声在空间内的合理分布以及合理的声反射序列,经过声学设计的多番计算测试,结合建筑设计的反复修改,并制作了一个1 ∶100 的小模型来进行声反射的初步测试研究,终于得到了一个能延续扎哈·哈迪德建筑风格,计算机模型声学测试又能达到设计理想值的厅堂。

接下来就是声学缩尺模型试验,设计要求严格按1 ∶20 的缩尺比建立观众厅和舞台的声学缩尺模型,模型界面用G R G 材料制作,G R G 石膏预铸件是观众厅墙面及吊顶主要装修材料。初步测试发现,多数测点的声场均满足要求,但其中有6 个测点的脉冲响应存在能量较集中的长延时反射声。三维模型必须进行修改,声学设计建议在舞台台口两侧墙面、天花的某些部位增加了扩散构件。重新测试修改后的缩尺模型,各测点的声脉冲响应终于达到较满意状态。声学缩尺模型试验结果为歌剧院的声学设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声学设计也建立了室内声场三维计算机仿真模型进行声场分析。这些技术措施保证了大剧院的优良音质。

广州歌剧院实现了建筑设计和声学设计的完美结合,建筑不规则的非几何线性体形体现了未来建筑的动态发展,不规则的体形打破传统歌剧院观众厅的布局,灵动行云流水般的室内设计与声学设计巧妙结合,不仅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也保证了世界一流的声学音质效果。

通过对广州歌剧院的建筑声学分析,让我惊叹ZAHA建筑流动性惊艳的同时,也让我充分体会到一个建筑设计师只有统筹兼顾好各个方面,比如声学、光学、室内、设备·····等方面才能设计出完美的方案,而个性化的体验感才能让建筑更有魅力。

建筑声学实验报告格式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建筑声学实验 学院(系):建筑与艺术学院专业:建筑学 班级:建筑1102班 学号:201155014 学生姓名:马新程 2014年6 月25 日

实验一:房间之间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通过实验初步掌握声级计的使用方法和测试方法,掌握空气声隔声基本原理及影响隔声量的有关因素,了解空气声单一值评价的计算方法,增强对环境量化的认识,从而指导建筑设计。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 在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中,我们用标准化声压级差来表达: 021lg 10T T L L D nT +-= D nT ——标准化声压级差(适用于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 L 1 ——发声室某倍频带的平均声压级,是该室各测点声压级能量平均值(dB)(注意按频率测) L 2 ——受声室某倍频带的平均声压级,是该室各测点声压级能量平均值(dB)(注意按频率测) T ——受声室内的混响时间 T 0 ——参考混响时间;对于住宅,T 0=0.5S 三、主要仪器设备 我们采用爱华6270C 精密声级计作为测量两室声压级的仪器,它兼作频率分析仪和记录仪(表头指示)。使用方法如下:

1、测量前的准备 将电池放入电池盒中(或接好外接电源),按下仪器面板上的“开/复位”按键,约 1秒后放开,仪器上的液晶显示器全部点亮,接着显示型号“6270”,2 秒后就可以正常使用了。如果显示不正常可再按一下“开/复位”键。 的测量 2、A声(压)级L A 按一下“开/复位”键或按中心频率上下移动键使液晶显示器的左右两边箭头不显示,仪器上显示的数值就是A声级,液晶显示器每秒刷新一次,声(压)级实际指的是一秒内的最大声级。 3、声压级(全通)Lp 的测量 按中心频率上下移动键使液晶显示器的左右两边箭头不显示,并且液晶显示器的左边出现“—”。此时仪器上显示的数值就是声压级Lp。测量声压级时滤波器为全通状态。 5、倍频带声压级的测量 按中心频率上下移动键使液晶显示器的左边箭头指向“125Hz”,此时仪器上显示的数值就是125 Hz中心频率倍频带的声压级。其余各倍频带声压级与此类似。 4、频谱分析时量程的设定 当仪器在测量倍频带声压级时,由于滤波器的动态范围不够大,所以仪器设有高、低两档量程。当所测噪声的声压级大于98dB时就应采用高量程,小于98dB 时可以采用低量程。按动“量程”键,可以使滤波器的量程在高、低之间来回切换。 其他仪器: 噪声信号发生器:JTS01 功率放大器:美国EV P1201 无指向性声源:荷兰Prite OS12 四、实验步骤与操作方法 (包含发声室、受声室平面及测点、声源布置图)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____五个不同案例

案例一:青海省西宁市“04.27”边坡坍塌事故 一、事故简介 2007年4月27日,青海省西宁市银鹰金融保安护卫有限公司基地边坡支护工程施工现场发生一起坍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6O万元。 该工程拟建场地北侧为东西走向的自然山体,坡体高12~15m,长145m,自然边坡坡度1:0.5~1:0.7。边坡工程9 m以上部分设计为土钉喷锚支护,9m以下部分为毛石挡土墙,总面积为2000m2。其中毛石挡土墙部分于2007年3月2 1日由施工单位分包给私人劳务队(无法人资格和施工资质)进行施工。 4月27日上午,劳务队5名施工人员人工开挖北侧山体边坡东侧5 m X l m X 1.2 m毛石挡土墙基槽。下午16时左右,自然地面上方5 m处坡面突然坍塌,除在基槽东端作业的1人逃离之外,其余4人被坍塌土体掩埋。 根据事故调查和责任认定,对有关责任方作出以下处理:项目经理、现场监理工程师等责任人分别受到撤职、吊销执业资格等行政处罚;施工、监理等单位分别受到资质降级、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行政处罚。 二、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1)施工地段地质条件复杂,经过调查,事故发生地点位于河谷区与丘陵区交接处,北侧为黄土覆盖的丘陵区,南侧为河谷地2级及3级基座阶地。上部土层为黄土层及红色泥岩夹变质砂砾,下部为黄土层黏土。局部有地下水渗透,导致地基不稳。 (2)施工单位在没有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情况下,盲目施工,也没有根据现场的地质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违反了自上而下分层修坡、分层施工工艺流程,从而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2.间接原因 (1)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未作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且在未办理工程招投标、工程质量监督、工程安全监督、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组织开工建设。 (2)施工单位委派不具备项目经理执业资格的人员负责该工程的现场管理二项目部未编制挡土墙施工方案,没有对劳务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在山体地质情况不明、没有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冒险作业。 (3)监理单位在监理过程中,对施工单位资料审查不严,对施工现场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的监督不到位。 三、事故教训 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明确规定建设二施工、监理和设计等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责任。参建各方认真履行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责任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 2.这起事故的发生,首先是施工单位没有根据《条例》的要求任命具备相应执业资格的人担任项目经理;其次是施工单位没有根据《条例》的要求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或安全技术措施。 3.监理单位没有根据《条例》的要求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或者安全技术措施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监理单位没有要求施工单位予以整改。 四、专家点评 这是一起由于违反施工工艺流程,冒险施工引发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事故的发生暴露了该工程从施工组织到技术管理、从建设单位到施工单位都没有真正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建筑物理声学计算题

声环境精选例题 【例1】例:某墙隔声量50,面积20m2 ,墙上一门,其隔声量20,面积2m2 ,求其组合墙隔声量。 【解】 组合墙平均透射系数为: τ (ττ)/() 其中:50 àτ10-520 àτ10-2 故,τ (20×10-5 + 20×10-2 )/(20+2)=9.2×10-4 故10(1/ τ c)=30.4d 【例2】某墙的隔声量,面积为。在墙上有一门,其隔声量,面积为。求组合墙的平均隔声量。 【解】此时组合墙的平均透射系数为: 即组合墙的平均隔声量,比单独墙体要降低20。 【例3】某长方形教室,长宽高分别为10米、6米、4米,在房间天花正中有一排风口,排风口内有一风机。已知装修情况如下表: (1)求房间的混响时间:T60(500);T60(2)。 (2)计算稳态声压级计算:风机孔处500(10.000001W),计算距声源5m处的声压级。 (3)计算房间的混响半径。

【解】 【例4】某一剧场,大厅体积为6000 m3,共1200座,500的空场混响时间为1.2秒,满场为0.9秒,求观众在500的人均吸声量。 【解】 人均吸声量为由赛宾公式可得: 空场时, 满场时, 解上两式有:805m2 =0.22 m2

【例5】一面隔墙,尺寸为3×9m,其隔声量为50,如果在墙上开了一个尺寸为0.8×1.2m的窗,其隔声量为20,而窗的四周有10的缝隙,该组合墙体的隔声量将为多少? 【解】: 计算墙、窗、缝的隔声量 1.5分 计算墙、窗、缝的面积 有等传声量设计原则: 得组合墙的透射量 1.5分 组合墙的隔声量2分 【例6】一房间尺寸为4×8×15米,关窗混响时间为1.2秒。侧墙上有8个1.5×2.0m 的窗,全部打开,混响时间为多少? 【解】利用赛宾公式求证: 体积15×8×4=480m3 关窗时的内表面积424m2,求房间的平均吸声系数 开窗时的室内表面积400m2 。窗的面积为24 m2

教室声学音质设计一例

教室声学音质设计一例 燕翔徐学军侯冰洋汤静波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物理实验室,北京,100084 ) 摘要:清华大学建筑馆北114教室听课效果不良,于2002年进行了装修改造。改造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对教室声学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提出科学的设计方案,装修后的教室声学效果非常理想。本文介绍了改造的声学研究过程和得出的一些结论,文中包括国内外教室声学设计的调研、教室声学设计的考虑、北114教室存在的音质问题的分析和实际测量、提出多种音质改造的设计方案、使用缩尺比例模型和计算机模拟两种方法对设计方案的分析测量和评价、可听化音质模拟的听众主观评价和最终设计方案的确定、改造后的音质测量结果和音质效果调查等等。 关键词:教室声学,音质,可听化模拟,计算机音质模拟,比例模型音质模拟 清华大学建筑馆北114教室是建筑学院的专业教室,可容纳100名学生。教室长14.4m,宽7.0m,净高4.0m,体形瘦长。使用中学生的评价很差,主要是听不清老师的讲课。学院决定对114教室进行装修,同时解决音质问题,设计方案由建筑物理实验室完成。在实验室,教师指导学生对教室音质进行了研究,以求获得最佳设计方案。研究分为以下步骤: 1 教室音质设计文献调研 “为学校创造安静的环境,保证教室和其它教学用房具有良好的听闻条件,是学校建筑设计中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噪声的长期作用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到学生(特别是儿童)的健康和正常的发育。……教室内合适的混响时间,均匀的声场分布也是确保教室良好听闻的重要条件。”——《实用建筑声学》 “在一般小型教室,主要是防止混响时间过长,特别是在听众没有坐满时。大型教室或讲堂还要适当设置反射表面,以充分利用第一次反射声,保证室内有足够的声压级。为了使室内有足够的声压级和短的混响时间(小型教室在0.6s以内,500人的教室不超过1s),教室、讲堂的每座容积不超过(3~3.5)m3。”——《建筑声环境》。 “小型教室混响时间最好应在:0.4~0.6s之间,最多不能超过1s。如果设计适当,500座位以内的教室或讲堂可以不用电声系统。考虑到墙壁之间的共振,吸声材料一定不要集中放在天花和地面,而要分散开。这样声场也会均匀。学生区增加吸声量,可有效的减少学生本身的噪音,对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但对于讲课并无太大作用。天花的中间区域必须由反射声音的材料构成,以加强1次直达声。老师头上的天花应当倾斜,以加强1次反射声。” ——以上摘自《Classroom Acoustics》通过文献调研可知:

建筑物理声学考试题库

光源的基本特性 从照明应用的角度对光源的性能有以下要求: ①高光效——用少量的电获得更多的光; ②长寿命——耐用,光通衰减小; ③光色好——有适宜的色温和优良的显色性能; ④能直接在标准电源上使用; ⑤接通电源后立即燃亮; ⑥形状小巧,结构紧凑,便于控光。 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即导热、对流和辐射。 导热系数(λ)的物理意义是,在稳定传热状态下当材料层厚度为1m、两表面的温差为1℃时,在1小时内通过1m2截面积的导热量。它是反映材料导热能力的主要指标。 自然对流是由于流体冷热部分的密度不同而引起的流动。 受迫对流是由于外力作用(如风吹、泵压等)而迫使流体产生对流。对流速度取决于外力的大小。外力愈大,对流愈强。 室内气候大致可分为:舒适的、可以忍受的和不能忍受的3种情况。

在进行建筑保温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一、充分利用太阳能 二、防止冷风的不利影响 三、选择合理的建筑体形与平面形式 四、使房间具有良好的热特性与合理的供热系统 露点温度 当空气中实际含湿量不变,即实际水蒸汽分压力e值不变,而空气温度降低时,相对湿度将逐渐增高;当相对湿度达到100%后,如温度继续下降,则空气中的水蒸汽将凝结析出。相对湿度达到100%,即空气达到炮和状态时所对应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通常以符号td表示。 空气湿度直接影响人体的蒸发散热,一般认为最适宜 在16~25℃时,相对湿度在30%~70%范围内变化,对人体的热感觉影响不大。但如湿度过低(低于30%)则人会感到干燥、呼吸器官不适;湿度过高则影响正

常排汗,尤其在夏季高温时,如湿度过高(高于70%)则汗液不易蒸发,最令人不舒适。 城市热岛 在建筑物及人群密集的大城市,由于地面覆盖物吸收的辐射热多、发热体也多,形成市中心的温度高于郊区,即“城市热岛”现象。 温和气候区:主要特征是一年中一段时期过冷,而另一段时期较热,月平均气温在最冷月份里可能低达~-15℃,而最热月份可高达25℃,一年中气温最大变化可从一30℃到十37℃,如意大利的米兰及中国的华北等地区。 北京(φ=40°)有一组住宅建筑,室外地坪的高度相同,设其朝向正南,后栋建筑一层窗台高1.5m(距室外地坪),前栋建筑总高15m(从室外地坪至檐口),则其计算高度H为13.5m,要求后栋建筑,在大寒日正午前后有2小时日照,查表得大寒日(1月22日)赤纬角δ为-20°,求其必须的建筑间距。 【解】①确定太阳赤纬角和时角:查表得大寒日(1月22日)赤纬角δ为-20°、由于建筑朝向正南,若要正午前后有2小时日照则最理想的日照时间是从11点到13点。在11点和13点二者的太阳高度角相同而方位角的正负号相反。因此,可以只取其中一个时角即可。如取11点,则按其时角Ω的计算公式可算得: Ω=15×(1-11)=-15° ②计算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 以φ=40°,δ=-20°,Ω=-15°代入公式 即:sinh = sin40°×sin(-20°)+cos40°×cos(-20°)×cos(-15°) = 0.473 h = 28.23°或28°14’ ③计算建筑日照间距D0: 由于建筑朝向正南,建筑日照间距的计算为: D0=13.5ctg28.23°×cos16.05° =24.1m 解得所需两栋建筑间的距离为至少 24.1m。 设建设地点、高度及日照要求均与上例同,但建筑朝向为南偏东15°,求最小建筑日照间距。

建筑声学测量方案

建筑声学测量方案 适用范围 1、建筑构件隔声测量 ( 1)概述:隔声测量主要测量发声室和受声室两侧不同中心频率下的声压级差。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分为: A、建筑构件的空气声隔声测量; B、楼板撞击声隔声测量。 (2)相关标准: GB/T50121-2005 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T19889 声学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第1~10 部分) 第 1 部分:侧向传声受抑制的实验室测试设施要求 ; 第 2 部分:数据精密度的确定、验证和应 用 ; 第 3 部分: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的实验室测量 ; 第 4 部分:房间之间空气声隔声的现 场测量 ; 第 5 部分:外墙构件和外墙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 ; 第 6 部分:楼板撞击声隔声 的实验室测量 ; 第 7 部分:楼板撞击声隔声的现场测量 ; 第 8 部分:重质标准楼板覆面层 撞击声改善量的实验室测量; 第9 部分:吊顶上空相通的两室之间空气声隔声的实验室测量第 10 部分:小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的实验室测量 2、室内混响时间测量 (1)概述:声音达到稳态后停止发声,平均声能密度自原始值衰减 60 dB所需要的时间,称之为混 响时间,记做 T60,单位为秒(s)。 中断声源法是声源发声达到稳态后,突然切断声源停止发声,直接记录室内声压级 衰减曲线的方法。 ( 2 ) 相关标准: GBJ 76-84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 ISO 3382-2 : 2008 声学房间声学参数的测量一般房间混响时间测量新的《室内混响时间测量规范》国家标准正在制定中 3、混响室吸声测量 ( 1) 概述:在混响室内测量用于处理墙壁或顶部等界面的声学材料的吸声系数,或诸如家具、人、空间吸声体等的吸声量的方法。 按混响室放入吸声材料前和放入吸声材料后混响时间的差异,计算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这里吸声系数是指试件吸声量与试件面积的比值。用于测量声音无规入 射时的吸声系数,即声音由四面八方入射材料时能量损失的比例。 ( 2) 相关标准: GB/T 20247-2006 声学混响室吸声测量

建筑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建筑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近期在统计众多事故过程中发现,多起死亡事故中,受害人戴了安全帽,但还是被物体打击或头部撞击地面致死。 究其原因,竟然是没有系下颚带造成的。 案例一:某建筑施工工地,一名戴着未系下颚带的安全帽的工人从起重机吊起的空心砖框下经过时,钢筋空心砖框将空心砖挤压破碎,其中一块空心砖碎块将这名工人的安全帽打翻掉落,另一块碎块砸中其头部,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二:某建筑施工工地,一名戴着未系下颚带的安全帽的工人负责在起重机下将竹笆捆扎后悬挂到吊钩上,当竹笆吊起后,突然一片竹笆掉落下来,正好砸中其安全帽帽舌,将安全帽打翻在地,这名工人本能地后退时,不慎跌倒,后脑撞击地面,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三:某建筑施工工地,一名戴着未系下颚带的安全帽的工人在1.5米左右高的脚手架上作业时,不慎坠落地面,坠落过程中安全帽离开头部,该工人后脑部直接撞击地面,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国家标准《安全帽》规定,产品说明必须声明“为充分发挥保护力,安全帽佩戴时必须按头围的大小调整帽箍并系紧下颏带”。 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戴安全帽不系下颚带的行为时,可以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隐患,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的,新的《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新《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四)未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 提供劳动防护用品

建筑物理声学复习

建筑物理(声学复习)

————————————————————————————————作者: ————————————————————————————————日期:

第10章 建筑声学基本知识 1. 声音的基本性质 ①声波的绕射 当声波在传播途径中遇到障板时,不再是直线传播,而是绕到障板的背后改变原来的传播方向,在它的背后继续传播的现象。 ②声波的反射 当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一块尺寸比波长大得多的障板时,声波将被反射。 ③声波的散射(衍射) 当声波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的起伏尺寸与波长大小接近或更小时,将不会形成定向反射,而是声能散播在空间中,这种现象称为散射,或衍射。 ④声波的折射 像光通过棱镜会弯曲,介质条件发生某些改变时,虽不足以引起反射,但声速发生了变化,声波传播方向会改变。这种由声速引起的声传播方向改变称之为折射。 白天向下弯曲 夜晚向上弯曲 顺风向下弯曲 逆风向上弯曲 ⑤声波的透射与吸收 当声波入射到建筑构件(如顶棚,墙)时,声能的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透过构件,还有一部分由于构件的振动或声音在其内部传播时介质的摩擦或热传导而被损耗(吸收)。 根据能量守恒定理: 0E E E E γατ=++ 0E ——单位时间入射到建筑构件上总声能; E γ——构件反射的声能; E α——构件吸收的声能; E τ——透过构件的声能。 透射系数0/E E ττ=; 反射系数0/E E γγ=; 实际构件的吸收只是E α,但从入射波和反射波所在空间考虑问题,常常定义吸声系数为: 11E E E E E γατ αγ+=-=- = ⑥波的干涉和驻波 1.波的干涉:当具有相同频率、相同相位的两个波源所发出的波相遇叠加时,在波重叠的区域内某些点处,振动始终彼此加强、而在另一些位置,振动始终互相削弱或抵消的现象。 2.驻波:两列同频率的波在同一直线上相向传播时,可形成驻波。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缺陷案例及事故案例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缺陷案例及事故案例分析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缺陷案例及事故案例分析 ======单选题部分====== 1.在主体结构工程施工中,当现场出现结构板双层双向钢筋的上层钢筋下陷的问题时,我们的处理建议是(C ) 2.室内墙地面饰面工程施工时,现场出现内墙大面空鼓裂纹问题的原因是() 3.以下不属于混凝土配合比直接决定的是() 4.碱骨料反应是混凝土原材料中的水泥、外加剂、混合材和水中的碱(Na2O 或K2O)与()中的活性成分反应,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若干午(数年至二、三十年)逐渐反应,反应生成物吸水膨胀使混凝土产生内部应力,膨胀开裂、导致混凝土失去设计性能 ======多选题部分====== 5.以下属于外墙面工程施工时出现的现场问题的是() 6.预留预埋应按设计图纸要求事先翻样制作,并注明(),在浇筑混凝土前对模板的加固进行检查,保证拆模后预留预埋位置的准确,浇筑后及时复测,出现偏差及时调整 7.防水工程包括() ======判断题部分====== 8.屋面工程施工中,现场出现屋面顺水条间距未满足规定要求;屋面平整度差,引起局部用多根小木方支垫的问题时,我们的处理建议加强过程控制,确保每道施工程序按规范标准施工。(顺水条间距按照绿城规定执行)

9.滑模施工时应随时采用仪器或吊锤法检查滑升体系的垂直、扭转、倾斜等状态,对其结构的中心和边缘均应同步观察。 10.模板决定了混凝土构件的尺寸和观感,在支设模板前应进行研究和策划形成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并报工程管理科审批

南昌噪声综合治理工程案例(可打印修改) (2)

南昌佳绿环保噪声治理工程项目 南京龙沙有限公司氧化楼 噪声综合治理工程介绍 一、项目名称:南京龙沙有限公司氧化楼 噪声综合治理工程 2、项目编号:NCJL1404 3、项目地址:南京 四、项目规模:噪声综合治理 五、工程工期: 16天 六、竣工时间:2014年4月24日 七、项目类别:噪声综合治理 八、案例简介:LONZA(龙沙) 瑞士的制药化工巨头 龙沙集团自1995年起,陆续在中国投资建立了以下六家公司:龙沙(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广州龙沙有限公司、广州南沙龙沙有限公司、广州龙沙研究开发中心、南京龙沙有限公司、溧阳龙沙化工有限公司。 龙沙在中国的业务现包括:生命科学原料(LSI)、定制合成(LES)及研发服务。其中,生命科学原料业务涉及营养添加剂、微生物控制及功能化学品等领域,烟酰胺(维生素B3)是其最主要的产品之一,并在全球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定制合成业务则专注于生

物活性医药成分(API)的开发与生产,以满足国内外不同客户对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的需求。在研发方面,广州龙沙研究开发中心与龙沙集团分布在瑞士、英国和美国的研发中心构成一个完整的全球研发体系,为医药行业、精细化工相关的自然科学及其相关科技领域提供专业服务。目前,龙沙在中国的员工已超过1000人。 龙沙坚信科技用以改善生活的美好远景,入驻中国10多年来,不断引进尖端科技和先进设备,建设一流的现代化工厂和研发中心。 创新的思维、敬业的员工和充足的资源都是龙沙赖以长期发展的优势。龙沙始终把人性化的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不论对客户还是员工都给予充分的支持与信任,发展事业的同时也积极投身环保及公益事业。龙沙将以无限的激情和领先的技术实现生命科学每个崭新的可能。 其中南京龙沙有限公司的氧化楼因设备众多,噪声贡献值比较大,其设备噪声值会影响工人工作区域的声环境,存在超标现象。 作为一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龙沙公司始终重视环保及为员工提供舒适化的工作环境,各相关领导对新生产线区域声环境非常重视,要求对生产线进行降噪措施,并邀请我们公司进行设计与工程实施。 9、降噪目标: 1、引用标准 工业厂区环境内部应执行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 GBZ 2.2-2007。有关标准限值详见表1。

教室音响系统设计方案

教室音响系统方案 1 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为某450平方米教室建设安装音响系统,主要用于人声的扩音及部分音源的声音播放,系统具有音频信号放大和处理功能,能够达到扩散性良好、声场分布均与、响度合适、自然度好等要求,能够提供清晰自然的语言扩声,满足日常会议扩声、报告演示、教学演示的功能需求。 整个系统的设计着重考虑系统的科学性、设备的先进性、功能的实用性以及使用的可靠性,采用先进的音响扩声设备,使扩声系统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2 系统设计依据 ?JGJ/T16-9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YJ25-86《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GB/T15485《语言清晰度指数的计算方法》 ?SJ2112《厅堂扩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气配接值》 ?GB/T15381-94《会议系统及其音频性能要求》 ?GB/T14220-93《视听视频和电视设备及系统音频盒式系统》 ?EIA/TIAT SB67《无屏蔽双绞线系统现场测试传输性能规范》 3 系统方案设计 一个完整的会议系统主要由声源设备(话筒、DVD播放

器等),调控设备(调音台等),放大设备(功率放大器),重放设备(音响组合)和周边设备(均衡器、分讯器等)组成。 系统连接示意图如下: 3.1.1会议发言系统 会议麦克风: 话筒是一个会议系统中最前端的音频采集部分,他的质量的好坏对于整个系统的性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1.2 音响扩声系统 本项目会议室的音响扩声系统在功能上以满足教学/报告为主。 3.1.2.1 达到的主要指标 音响系统的设计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广电部GYJ25-86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中对语言和音乐兼用扩声系统的一级(最高级)指标: ●0.125-4kHz范围内平均声压级≥98dB ●传输频率特性:630~8kHz,以125~4k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 允许+4 ~-12Db,且在125~4kHz内允许≤﹢﹣4dB ●传声增益:125~4KHZ的平均值≥-8dB ●声场不均匀度:1K、4kHz≤-8dB ●总噪声级:≤NR30 3.1.2.2设备选型 ?音箱选用: 音箱是整个音响系统的喉舌,所有音响设备都是为音箱的声音还原而服务,因而音箱应作为首要因数考虑。 由于扬声器的选型在整个扩声系统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在音箱选型时,充分注意所选音箱的“高Q值(指向特性)、宽频带、

建筑物理——建筑声学习题

建筑物理——建筑声学习题 一、选择题 1.5个相同的声压级迭加,总声级较单个增加分贝。 A 3 B 5 C 7 D 10 2.4个相同的声压级迭加,总声级较单个增加分贝。 A 3 B 5 C 6 D 10 3.+10dB的声音与-10dB的声音迭加结果约为分贝。 A 0B13 C 7 D 10 4.50dB的声音与30dB的声音迭加结果约为分贝。 A 80B50 C 40 D 30 5.实际测量时,背景噪声低于声级分贝时可以不计入。 A 20 B 10 C 8 D 3 6.为保证效果反射板的尺度L与波长间的关系是。 A L<λ B L≥0.5λ C L≥1.5λ D L>>λ 7.易对前排产生回声的部位是。 A 侧墙 B 银幕 C 乐池 D 后墙 8.围护结构隔声性能常用的评价指标是。 A I a B M C α D L p 9.避免厅堂简并现象的措施是。 A 缩短T60 B 强吸声 C 墙面油漆 D 调整比例 10.当构件的面密度为原值的2倍时,其隔声量增加分贝。 A 3 B 6 C 5 D 10 11.测点处的声压值增加一倍,相应的声压级增加分贝。 A 2 B 5 C 3 D 6 12.70dB的直达声后,以下的反射声将成为回声。 A 20ms65d B B 70ms64dB C 80ms45dB D 30ms75dB 13.邻室的噪声对此处干扰大,采取措施最有效。 A 吸声处理 B 装消声器 C 隔声处理 D 吊吸声体 14.对城市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噪声源是。 A 生活 B 交通 C 工业 D 施工 15.吸声处理后混响时间缩短一半则降噪效果约为分贝。 A 2 B 5 C 3 D 10 16.凹面易产生的声缺陷是。 A 回声 B 颤动回声 C 声聚焦 D 声染色 17.厅堂平行墙面间易产生的声学缺陷是。 A 回声 B 颤动回声 C 声聚焦 D 声染色 18.多孔吸声材料仅增加厚度,则其吸声特性最明显的变化趋势是。 A 高频吸收增加 B 中低频吸收增加 C 共振吸收增加 D 中低频吸收减少19.某人演唱时的声功率为100微瓦,他发音的声功率级是分贝。 A 50 B 110 C 80 D 100 20.普通穿孔板吸声的基本原理是。 A 微孔吸声 B 共振吸声 C 板吸声 D 纤维吸声 21.多孔吸声材料吸声的基本原理是。 A 微孔吸声 B 共振吸声 C 板吸声 D 纤维吸声 22.薄板吸声构造的吸声特性主要吸收。 A 高频 B 中频 C 中低频 D 低频 23.降低室内外噪声,最关键、最先考虑的环节是控制。 A 传播途径 B 接受处 C 规划 D 声源 24.A声级采用的是方倒置等响曲线作为计权网络所测得的声压级。 A 40 B 50 C 80 D 100 25.为避免声影,挑台高度h与深度b的关系是。

智慧教室声学光学装修解决方案

1 智慧教室声学光学装修解决方案 1声学装修方案 规格600mm*600mm 规格 600mm*1200mm

2 产品参数: 规格:600X600;600X1200 由铝型材构成外框,内填吸音材料,模块化结构。 具有轻便易于安装的特点。 吸声系数高,特别是中高噪音有非常好的效果。 混响室法无规入射吸吸声性能符合GB/T 20247-2006 平均吸声系数(100ZHz~4KHz ):0.72 甲醛释放量(干燥器法),mg/L <0.1 银色边框金属:SN1 CANML1602895602 详细介绍: 针对基础教育声学使用的特点,新型设计时方案有以下优点: 1 、避免老式方案采用传统木工施工,程序繁琐,不环保,尤其是施工周期长,无法短

时间内竣工,验收麻烦等缺点。特地设计了轻便式安装式的声学模块方案,外框采用磨具一次成型铝合金支架,支架连接固定底支架,内置环保吸声棉,外包阻燃声学布,环保,不变形,安装及其方便。 2、软包的设计主要针对高中频的声波,低频的声波由纤维吸声板处理。纤维吸声板不用安装,设计在两个软包中间,软包安装时直接就把低频纤维板一起安装,精巧方便。省时省力,易于竣工验收。 2教室灯光解决方案 如图所示,讲台区域使用电动翻转的1500亮度灯光,其他区域使用普通1000亮度灯光。 3

4 2.1 TY-LED1800遥控灯 技术参数: 输入电源:AC 220V 50Hz 功率:120W 色温:5600K±100K/3200K±100K 可选。 CRI 显色指数:≥93% LED 灯珠数量和类型:由1000颗直径为5mm 高显高亮灯珠组成。

(整理)建筑物理声学选择题72道

声学选择题72道 1、人耳听觉最重要的部分为: A.20~20KHz B.100~4000Hz C.因人而异,主要在50Hz左右 D.因人而异,主要在1000Hz左右 2、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0℃时,钢中、水中、空气中的声速约5000m/s、1450m/s、331m/s。 B.0℃时,钢中、水中、空气中的声速约2000m/s、1450m/s、340m/s。 C.气压不变,温度升高时,空气中声速变小。 3、公路边一座高层建筑,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1层噪声最大,10层、17层要小很多,甚至听不见 B.1层噪声最大,10层、17层要小一些,但小得不多 C.1层、10层、17层噪声大小完全一样 4、倍频程500Hz的频带为_______,1/3倍频程500Hz的频带为_________。 A.250-500Hz,400-500Hz B. 500-1000Hz,500-630Hz C.355-710Hz,430-560Hz D.430-560Hz,355-710Hz 5、从20Hz-20KHz的倍频带共有_____个。 A.7 B.8 C.9 D.10 6、“1/3倍频带1KHz的声压级为63dB”是指_______。 A.1KHz频率处的声压级为63dB B.900-1120Hz频率范围内的声压级的和为63dB C.710-1400Hz频带范围内的声压级的和为63dB D.333Hz频率处的声压级为63dB 7、古语中“隔墙有耳”、“空谷回音”、“未见其面,先闻其声”中的声学道理为:________。 A.透射、反射、绕射 B.反射、透射、绕射 C.透射、绕射、反射 D.透射、反射、反射 8、一个人讲话为声压级60dB,一百万人同时讲话声压级为________。 A.80dB B.100dB

建筑声学标准GB125219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建筑声学标准GB 12523-19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 50009-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121-2005 建筑隔声评价标准。 GB 50339-2003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T 11670-1989 声学实验室标准电容传声器的特性与规范。 GB/T 12060-1989 声系统设备一般术语解释和计算方法。 GB/T 12524-19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 GB/T 14476-1993 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 GB/T 15261-94 超声仿人体组织材料声学特性的测量方法。 GB/T 16406-1996 声学声学材料阻尼性能的弯曲共振测试方法。 GB/T 16463-1996 广播节目声音质量主观评价方法和技术指标要求。 GB/T 16538-1996 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使用标准声源简易法。 GB/T 16593-1996 声学振速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用于封闭机器的测量。 GB/T 1670-1997 建筑用门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GB/T 16730-1997 建筑用门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GB/T 16731-1997 建筑吸声产品的吸声性能分级。 GB/T 17247.1-2000声学户外声传播衰减第1部分:大气声吸收的计算。 GB/T 17247.2-1998声学户外声传播的衰减第2部分:一般计算方法。 GB/T 17311-1998标准音量表。 GB/T 17561-1998 声强测量仪用声压传声器对测量。 GB/T 17696-1999 声学测听方法第3部分语言测听。 GB/T 17697-1999 声学风机辐射入管道的声功率测定管道法。 GB/T 18022-2000 声学1-10MHz频率范围内橡胶和塑料纵波声速与衰减系数的测量方法。GB/T 18204.22-2000公共场所噪声测定方法。 GB/T 18313-2001 声学信息技术设备和通信设备。 GB/T 18321-2001 农用运输车噪声限值。 GB/T 1859-2000 往复式内燃机辐射的空气噪声测量工程法及简易法。 GB/T 18696.1-2004声学阻抗管中吸声系数和声阻抗的测量第1部分:驻波比法。 GB/T 18696.2-2002声学阻抗管中吸声系数和声阻抗的测量第2部分:传递函数法。 GB/T 18697-2002 声学汽车车内噪声测量方法。 GB/T 18699.1-2002声学隔声罩的隔声性能测定第1部分:实验室条件下测量(标示用)。GB/T 18699.2-2002声学隔声罩的隔声性能测定第2部分:现场测量(验收和验证用)。GB/T 19052-2003 声学机器和设备发射的噪声噪声测试规范起草和表述的准则。 GB/T 19512-2004 声学消声器现场测量。 GB/T 19513-2004 声学规定实验室条件下办公室屏障声衰减的测量。 GB/T 2820.10-2002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第10部分:噪声的测量(包面法)。GB/T 2888-1991 风机和罗茨鼓风机噪声测量方法。 GB/T 3222-1994 声学环境噪声测量方法。 GB/T 3238-1982 声学量的级及其基准值。 GB/T 3239-1982 空气中声和噪声强弱的主观和客观表示法。 GB/T 3240-1982 声学测量中的常用频率。 GB/T 3241-1998 倍频程和分数倍频程滤波器。 GB/T 3450-1994 铁路机车司机室噪声允许值。 GB/T 3557-1994 电影院视听环境技术要求。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案例分 析(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235-90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飞速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各类建筑工程事故也是层出不穷,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我们建筑行业在工程建设中不可忽略的因素。 然而,造成建筑工程事故的原因最主要的两个方面就是建筑物本身质量低下和施工方的不合理操作,分析如下: 1、工程中的缺陷,是由人为的(勘察、设计、施工、建材使用)或自然的(地质、气候)原因,在建筑物的正常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承载力、耐久力、整体稳定性的种种不足的统称。它按照严重程度不同,又可分为三类: (1)轻微缺陷。它们并不影响建筑物的近期使用,

也不影响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刚度及其完整性,但却有碍观瞻或影响耐久性。例如地面不平整,地面混凝土龟裂,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起砂,钢板上划痕、夹渣等。 (2)使用缺陷。它们虽然不影响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却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或使结构的使用性能下降。有时候还会使人有不舒适和不安全感。大多是由于施工不合理和建筑材料使用不合理或者偷工减料造成的。例如屋面和地下室渗漏,装饰物受损,梁的挠度偏大,墙体因温度差出现斜向或竖向裂纹等。 (3)危及承载力缺陷。它们表现为采用材料的强度不足,或表现为结构件截面尺寸不够,或表现为连接构造质量低劣,例如混凝土振捣固实,配筋欠缺,钢结构焊缝有裂纹,咬边现象。地基发生过大的沉降速率等。这类缺陷威胁到结构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如不及时消除。可能导致局部或整体的破坏。 三类缺陷可能是显露的,如屋面渗透;也可能是隐蔽的,如配筋不足,等等在隐蔽部位建筑材料使用

新书《建筑声学设计》介绍

书籍《建筑声学设计》介绍 一、主作者简介 罗钦平,广东启源建筑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声学分公司设计总监,高级工程师、室内高级建筑师。 安徽建筑大学声学研究所执行所长/教授 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筑声学分技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音视频工程专业委员会建筑声学专家 中国声学学会环境声学分会第8届委员 《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手册编委会委员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西安设计联合会专家委员会13个专家之一 丝绸之路创新设计产业联盟26个专家委员之一 香港《顶级酒店》杂志社编委会编委 广东省环艺协会专家委员 二、内容介绍: 近20年来,作者及其团队成功做了上千个中、高端的建筑声学设计项目,“广东启源声学设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在国内建筑声学设计界已经名列前茅。作者从多年建筑声学设计实践的角度,全面的阐述了建筑声学设计的三大部分:厅堂音质设计、隔声设计、噪声与振动控制设计。本书对大量的工程设计正面与负面案例进行了剖析与点评。为了不引起纠纷,书中对全部负面案例均隐藏了项目名称和设计师名字,使其成为纯学术讨论的素材。对正面案例点评其优点,对负面案例指出其问题。每个案例中,都有相应的图片或者图纸,使读者能清楚了解案例的内容、优点或者问题所在。。 三、本书特色 其它同类书籍是从建筑声学设计的原理上进行阐述。本书是从具体设计的实操角度进行阐述。书中详细介绍了建筑声学设计各部分的要点、注意事项和目前国内声学设计方案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对大量的正面案例和负面案例进行了分析点评,帮助读者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提高识别正确与错误建筑声学设计方案与声学措施的能力,提高设计实操能力。书中披露了大量的作者使用多年、行之有效、独特的建筑声学设计的心得体会,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四、读者对象 1、各建筑设计院的建筑设计师、结构设计师、机电设计师、暖通设计师; 2、各室内装饰设计公司的设计师; 3、高等院校的声学、环境工程、建筑物理、建筑技术等专业的老师和本科生、研究生;

教室装修方案

xx教室装修 标准方案 2017年01月 XXXXXXXXXXXXXXXXX公司XXXXXXXXXXXXXXXXXXXXco.,LTD

目录 TOC \o "1-3" \h \z \u 一、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总体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教室基础环境建设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教室位置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教室形状及内部环境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桌椅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教室环境技术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4其他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教室供电系统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线缆布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配电箱..............................................................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灯光开关及插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4机柜电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教室安全防护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灯光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1灯光系统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2灯光布局总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3材质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吸音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1顶棚..................................................................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