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息烽集中营有感
息烽集中营参观的心得体会

息烽集中营参观的心得体会我参观了息烽集中营,这是一次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历。
在这个历史遗迹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悲剧。
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集中营的残酷实在是难以想象。
在游览途中,我看到了被囚禁的房间和拷问室,这让我对集中营中的居住条件和虐待的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那些狭小的空间里,成百上千的人被迫挤在一起,没有足够的食物和水源,生活条件极度恶劣。
而拷问室中留下的刑具更是令人胆寒,这让我想起了对人性的摧残和对人权的蔑视。
其次,集中营中的展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看到了许多照片、文件和个人物品,它们记录了这段黑暗历史的真实面貌。
照片中的囚犯们面容憔悴,仿佛看着我诉说着他们的苦难。
文件中的记录令人脊背发凉,他们是那些无辜生命的扼杀者。
而个人物品如眼镜、鞋子和行李箱,则是那些离世者曾拥有的证明,它们代表着生命消逝的不可置信,让我深感震惊和悲伤。
此外,我对参观集中营的目的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集中营不仅仅是一个历史遗迹,更是提醒我们保持警惕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地方。
我认为,参观集中营不仅是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更是对人性的思考和反思的机会。
通过观看和学习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意识到战争和仇恨的可怕后果,激发我们珍惜和平、传递爱与友善的力量,让我们成为更有责任感的公民。
最后,参观息烽集中营对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地方,我看到了人性的黑暗面,也看到了勇敢和坚韧的力量。
这让我深信,作为一个个体,我们应该积极承担起向善的责任,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保护和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
无论是在个人行为上还是在社会环境中,我们都应该以同情心和宽容心对待他人,努力创造一个和平、公正、人道的世界。
总的来说,参观息烽集中营是一次让我深感震撼和思考的经历。
它让我对战争和仇恨的可怕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鼓励我不忘历史、珍惜和平,并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而努力。
作为一个见证者,我希望通过分享我的心得体会,向更多的人传递这份警示和思考,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人类的和平与幸福而奋斗。
第一篇:息烽集中营学习感悟

第一篇:息烽集中营学习感悟
息烽集中营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记忆之地,这里有无数的故事、传说和深刻的感悟。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走进了息烽集中营,从这里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首先,息烽集中营向我展示了历史的威严与坚毅,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革命的力量,体验到历史的真实性。
回首往昔,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历史都有它们独特的魅力,是当时的人民决定了中国进步的“大步”,而息烽集中营就是其中的最佳缩影。
其次,息烽集中营也告诉我们要谨记历史,珍惜当下。
今天的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我们应该明白,这些成就是前辈们用鲜血浇灌出来的,如果今天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功,也是靠大家共同的努力而来,所以我们应该时时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珍惜当下,积极进取。
最后,息烽集中营也教会了我们坚持不懈的精神。
受难者们坚持自己的理想,最终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他们的毅力真是令人佩服。
他们的精神遗传到了今天,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应将这种精神作为勉励,奋起实现自己的理想。
总而言之,从息烽集中营收获的感悟是:坚守信念,奋勇前行;牢记历史,珍惜当下;坚持不懈,砥砺前行!。
息烽集中营心得体会

息烽集中营心得体会我曾到过一个名为“息烽集中营”的地方参观,这是一座曾用于关押敌对分子的集中营。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伤害,也体会到了和平的珍贵和重要性。
进入集中营的时候,我便感觉到一股沉重而压抑的气息。
大门上写着红色的“平安”二字,然而这里却曾经是无数人的噩梦开始的地方。
参观途中,我们看到了集中营内部的一些设施和遗物。
我记得清晰地看到了那些破烂的床铺、锈迹斑斑的铁窗,还有那些用来束缚犯人的铁链和手铐。
这些东西无不让人感到心寒,提醒着我们不应该忘记历史,不应该忘记那些曾经为了自由和尊严而牺牲的人们。
在集中营附近的一个角落里,有一块铭牌上刻着“抚今追昔,怀念岁月。
你们伤痛的往事,我们绝不让历史遗忘。
”这句话使我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回首历史,虽然集中营已经废弃,但我们不能对历史视而不见,更不能忘记其中的教训。
参观完集中营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战争为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伤害是无法弥补的。
在那个黑暗的时代,千百万的生命因为战争而逝去,无数的家庭也因此破裂。
战争是人类社会的悲剧,是所有人都应该竭力避免和抵制的。
与战争相对应的是和平。
和平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
只有和平,人们才能够安定地生活、工作和学习。
和平不只是一种境遇,更是一种态度。
我们应该以和平的心态对待他人,以理解和宽容的眼光看待世界。
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中,我们每个人才能尽情展现自己的才能和潜力。
参观息烽集中营的体会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战争的可怕和和平的重要性。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和平而努力,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
只有通过我们的努力,世界才能变得更加美好和平静。
因此,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平,与战争和暴力划清界限,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回顾这次参观之旅,我收获良多。
我深刻意识到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可贵,我追寻着提升自己、为社会做出贡献的目标。
我希望自己能够保持一颗爱和平的心,为实现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参观息烽集中营心得体会

参观息烽集中营心得体会09生物教育(1)班何友1心得体会经过一个多小时,来到了息烽县城南6公里的阳朗坝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参观。
这里曾是闻名中外的原XXX在抗日战争时期设立的全国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所秘密监狱旧址所在地。
踏着石板路向里走不远,是一个面积不大的人工湖,周围林木葱葱。
湖中所立石碑,是当年特务头子XXX的手迹:“无霹雳手段,不显菩萨心肠”,提醒着我们在这枝蔓下的罪恶。
XXX军统共设三所秘密监狱,贵州息烽、重庆白公馆和渣滓洞,而其中规模最大、管理最严、关押人员“级别”最高的就是这息烽监狱。
军统特务将重庆望龙门看守所称作“小学”,将重庆白公馆、渣滓洞监狱称作“中学”,息烽集中营则被称为“大学”。
“案情”重大的革命志士从“小学”转囚于“中学”,再进一步转囚于“大学”,特务们称之为“升学”。
若是惨死狱中,则称之为“留学”。
一座座土色的碉堡,黑漆漆的了望塔,若隐若现的射击孔,不免使人顿感阴森和恐怖。
在一排布满铁丝网的高墙下,几个漆黑的哨兵楼依然耸立,仍可以设想出当年那三步一岗,五部一哨的骇人排场。
监房按“忠孝仁爱,信义宁静”八字定名,称为“忠斋”、“孝斋”、“仁斋”等,其中“义斋”为女监09生物教育(1)班何友2狱。
1946年7月,XXX将军与夫人XXX、幼子XXX中、幼女XXX一家,曾在这里关押了三个月。
后来被转到息烽玄天洞被关押了八年。
位于半山腰的猫洞是一个隐藏在地面下的溶洞,山民们曾看到老虎藏身其中,因当地称老虎为猫,所以叫猫洞。
集中营建立后发现在猫洞里审讯革命者无论怎样施刑,再大声,再撕心裂肺的叫声也传不出去,成为在革命者身上检验他们发明各种刑具优劣的最妙的场所。
息峰集中营失踪的革命者有数百人,据说大多是在这里审讯时被折磨死后就地埋在洞里。
看了很多的图片,听了很多的故事,参观了一个个牢房,留下了一串串足迹。
每一个革命先烈的影子都浮现在了我们眼前,每一段写满了不屈和抗争的历史都被我们铭记和回味,老虎凳,辣椒水,点天灯,披麻戴孝,打针等这些灭绝人性的刑讯;关水牢,吊囚笼这些丧尽天良的暴行。
息烽集中营纪念馆观后感

息烽集中营纪念馆观后感在一个阳光并不那么刺眼的日子里,我走进了息烽集中营纪念馆。
说实话,一开始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觉得不过是又一次参观,又一次听那些已经熟知的历史故事。
但当我真正踏入那片土地,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刚进纪念馆的大门,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就笼罩了过来。
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变得凝重了,让我不自觉地收敛起了一开始的漫不经心。
我沿着石板路慢慢走着,路旁的树木静静地立着,仿佛是岁月的见证者。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形成一片片光斑,就像是历史的碎片,零零散散地落在地上。
走进纪念馆的展厅,一幅幅黑白照片、一件件陈旧的物品,瞬间把我拉回到了那个充满血与泪的年代。
其中有一间牢房的复原场景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那狭小的空间,阴暗潮湿,几乎透不进一丝光亮。
墙壁上的青苔和水珠,仿佛在诉说着曾经被关押在这里的人们所遭受的苦难。
我仔细地看着那牢房里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床铺,木板硬邦邦的,上面只有一床破破烂烂的薄被。
想象着那些革命者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每天还要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精神折磨,我的心紧紧地揪了起来。
有一个展示柜里摆放着一些当年囚犯们戴过的手铐和脚镣,那沉重的金属,锈迹斑斑,却仿佛还残留着囚犯们的体温和不屈的意志。
这些冰冷的物件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有着坚定的信仰和对自由的渴望。
在纪念馆里,我还看到了一些革命者留下的信件和笔记。
那歪歪扭扭的字迹,不是因为书写者的水平不够,而是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中,他们可能是在伤病中,可能是在微弱的灯光下,一笔一划写下的心声。
其中有一封信,纸张已经泛黄破碎,但是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对家人的思念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让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模拟的刑讯室。
里面摆放着各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刑具,老虎凳、辣椒水、烙铁……看着这些东西,我仿佛能听到当年那些凄厉的惨叫和不屈的怒吼。
我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那冰冷的老虎凳,手指触碰到的瞬间,一股寒意从指尖传遍全身。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一个细节。
红色之旅随感——观息烽集中营

红色之旅随感——观息烽集中营四月中旬,我们赴贵阳、遵义等地参观学习,观看红色之旅,尤其是参观息烽集中营,我被烈士们的英雄事迹所深深感动,观后感觉不虚此行,受益非浅。
息烽集中营,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统局设立的监狱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所秘密监狱。
息烽集中营先后关押共产党人、国民党爱国将领和社会各界进步人士1220多人,其中包括杨虎城、许晓轩、张露萍、黄显声、马寅初、以及共和国最年轻烈士“小萝卜头”宋振中等。
宋振中(小萝卜头),随母入狱时才8个月,由于长期营养不良,长得面黄肌瘦,头大身细。
难友们疼爱这个发育畸形的孩子,都叫他“小萝卜头”。
狱中地下组织利用“小萝卜头”年幼,不引人注意的条件,让他传递口信,充当小小交通员,有组织的和敌人开展斗争,体现了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
一九四九年九月,刽子手残暴地用匕首将“小萝卜头”和他的父母一同杀害,“小萝卜头”牺牲时年仅10岁。
走进息烽集中营,看过旧址英烈事迹陈列馆,犹如重读一部血与火交织的史册。
“萧萧易水友荆轲,千古犹传不朽歌。
此日暂抛儿女态,莫将岁月再蹉跎”。
这是黄显声将军的遗诗。
无数共产党人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英勇斗争,建立了新中国。
他们殷红的鲜血和铮铮的铁骨已经化作了今日的春花秋实,他们的英雄事迹和坚贞不屈的精神鼓舞着今天的人们,他们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忘我的牺牲精神和不朽的革命气节,不断荡涤着我的灵魂,催我奋进。
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就是要我们不要忘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做为政法战线上的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时时刻刻牢记党的宗旨,实实在在做好本职工作,像他们那样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无私无畏勇于奉献,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真正做到“心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谋”。
用实际行动为复兴中华民族,最终实现党的目标,努力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青山常在,烈士精神永存!。
参观“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有感

参观“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有感息烽集中营四面崇山峻岭、古树参天。
刚进门就能看见“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的挂牌,再往里走“抬起头来”四个大字迎面高挂,似乎在提醒着进来的人,“坦白是活路,反抗走死路”,让他们看清、想清再选择。
踏着石板路再往里,左边是一个篮球场,主要供特务们运动使用。
右边是一个面积不大的人工湖,湖上有曲桥、花圃,周围枝繁叶茂,悠然,清净。
仿佛这里只是一个度假山庄,而不曾经历过腥风血雨。
然而不远处那格子型的钢架、黑漆漆的瞭望塔、深灰色的墙面,若隐若现的射击孔,又无不在控诉着这里所发生的阴森、残暴、恐怖。
尤其是当我看到骇人听闻的猫洞时,感到不寒而栗,毛骨茸然。
这里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刑讯室,在这里有十二种刑具,最底下是水牢,在这里被杀的人直接就地掩埋。
解放后,失踪的400多人,极有可能就被杀害至此。
政府清理此洞时,曾挖到多具白骨,有些还戴着手铐。
在猫洞前是几只手的雕塑,他们中有的握紧拳头,有的微张着,有的死死的拉着。
就像猫洞里的革命先烈们在经受着敌人们的严刑逼供时的不屈不挠,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着渴望与不舍,但是他们没有抱怨和退缩,点燃了革命的火种,抓住了民族的希望,将鲜血洒在面前。
正如著名烈士罗世文在临刑前所诵的“故国山河壮,群情尽望春;“英雄”夸统一,后笑是何人”。
最终的胜利必然属于共产党,必然属于广大的人民群众。
今天,每走过一个地方,我都会联想到70年前,革命先烈们在这里所遭遇的悲剧,那一声声“共产党万岁”在耳畔响起,一双双坚定的眼神在脑海中闪烁。
遥望昔日的烽火,感受今日的锦绣,憧憬明日的晨曦。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感动幸运,正是在党员前辈们的抗争下,我们才迎来了和平与安定,民族才会得以进步,祖国才会走向富强。
与此同时,我心中充满了自豪感,在大风大浪面前,党员同志们迎难而上、不畏艰险,敢于同力量远大于我们的反动派斗争,各种刑具不可能让他们泄露出党内机密,只会让他们的党性散发出坚强、璀璨的光芒。
息烽集中营 心得体会

息烽集中营心得体会我曾有幸参观过息烽集中营,这次参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沉重的心情。
通过参观,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类的悲惨命运。
乍一进入集中营,我被那苍白的墙壁和枯黄的铁窗所吸引。
这些墙壁见证了曾经的磨难和苦痛,而铁窗则代表着牢不可破的囚禁之力。
站在这里,我仿佛能听到曾经囚禁在这里的人们的呼号和哀嚎。
参观途中,我注意到了集中营内的铁丝网,这些铁丝网像一座高墙,将囚犯和外界完全隔离开来。
它无情地把他们束缚在这个黑暗的地方,限制了他们的自由。
我不禁想起那些无辜的牺牲者,他们曾经有着自己的理想和梦想,却因为错误的政治制度而被囚禁,被剥夺了一切权益。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见到了一些囚舍。
这些囚舍狭小而阴暗,只有少许阳光透过铁窗穿透而来。
即使是太阳赐予的光明,在这里也显得黯淡无光。
每一个囚舍里都有一个悲伤的故事,那些被关押在这里的人们曾经有着自己的家庭和生活,而现在他们被迫与家人分离,人世间的一切也与他们绝缘。
想到他们在这里度过凄惨的岁月,我不禁心生悲痛和愤怒。
参观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些纪念碑。
这些纪念碑上系着鲜花和挽联,代表着人们对这些受害者的怀念和悼念。
这些纪念碑是对历史的警示,提醒人们珍惜和平,不要重蹈覆辙。
参观结束时,我在这些纪念碑前默默地祈祷,为那些无辜的生命默哀。
参观息烽集中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思考和思索。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不幸和苦痛令人心碎,我们应该珍惜和平,通过和平的手段解决问题。
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思想和信仰,我们应该尊重彼此的不同,共同为和平而努力。
最后,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历史的悲剧不再发生,不再有人因为政治、种族或信仰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让每一个人都能够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息烽集中营有感
2012年5月25日,学院思政部和学生处党支部联合组织院团委、院学生会、院社团联合会及各系学生会等,加上老师和同学共四十五人,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在院党委副书记xxx的带领下,我们坐着校车从黔南职院出发,经过三个小时的路程来到了息烽县城南6公里的阳朗坝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参观,这里曾是闻名中外的原国民党军统局在抗日战争时期设立的规模最大、军级最高的一所秘密监狱的旧此所在地,从1938年11月建立至1946年7月撤消,先后关押共产党人、进步人士1220人,数百名革命者为民族解放事业在这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踏着石板路往里走不远,是一个面积不大的人工湖周围林木葱葱,湖中所立石碑是当年特务头子戴笠的亲笔手迹:“无霹雳手段,不显菩萨心肠”。
提醒我们在这枝蔓下的罪恶,国民党军统共设三所秘密监狱,贵州息烽、重庆白公馆和渣滓洞,而其中规模最大、管理最严、关押人员“级别”最高的就是这息烽监狱。
军统特务将重庆望龙门看守所称作“小学”,将重庆白公馆、渣滓洞监狱称作“中学”,息烽集中营则被称为“大学”。
“案情”重大的革命志士从“小学”转囚于“中学”,再进一步转囚于“大学”,特务们称之为“升学”。
若是惨死狱中,则称之为“留学”。
一座座土色的碉堡,黑漆漆的了望塔,若隐若现的射击孔,不免使人顿感阴森和恐怖。
在一排布满铁丝网的高墙下,几个漆黑的哨兵楼依然矗立,仍可以想象出当年那三步一岗,五部一哨的骇人场面。
监房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字命名,称为“忠斋”、“孝斋”、“仁斋”等,其中“义斋”为女监狱。
1949年7月杨虎城将军及夫人谢葆真、幼子杨拯中、幼女杨拯贵一家,曾在这里关押了三个月,后来被转移到息烽玄天洞被关押八了年之久。
位于半山腰的猫洞是一个隐藏在地面下的溶洞,山民们曾看到老虎藏身其中,因当地称老虎为猫,所以叫猫洞。
集中营建立后发现在猫洞里审讯革命者无论怎样施刑,再大声,再撕心裂肺的叫声也传不出去,于是改名为“妙洞”,成为在革命者身上检验他们发明各种刑具优劣的最妙的场所。
息峰集中营失踪的革命者有数百人,据说大多是在这里审讯时被折磨死后就地埋在洞里。
解放后当地政府挖掘了几次,累累的白骨每次让施工人员痛苦不已,无法继续挖掘。
看了很多的图片,听了很多故事,参观了一个个牢房,留下了一步步的足迹,每一个革命先烈的影子都浮现在我们眼前,每一个写满了不屈和抗争的历史事实都被我们铭记和回味在脑海里,听到讲解员讲到老虎凳、辣椒水、点关灯、披麻戴孝、打针等等这些灭绝人性的刑法时,我的眼前呈现一副血淋淋的场面,刽子手们用辣椒和辛辣物品涂抹在已打得皮开肉绽的革命者身上,再用纱布紧紧缠绕抛置于烈日曝晒,过了很多天后,当纱布与肉长在一起时再一层层剥开……讲解员讲着,我们却无法再看下去,听下去,因为我们的心脏不能承受其他残酷刑罚的描述。
我们不禁要扣问:在自由和信仰面前去选择怎样的路。
我们知道没有信仰的人生如同行尸走肉,可没有自由的人生呢?不愿去想,望着林间或浓或淡的雾气,心遽然紧的不能再紧,呼
吸有点困难,一直生活在太平盛世,充分享受自由和阳光的我们无法承受这种压抑,随着那人流向前走,向前走。
义斋是关押女犯人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停留了许久,因为这里曾关押过共和国年龄最小的烈士——小萝卜头。
本是只知道糖是甜的,天空是蓝的,生活是快乐的年龄,不知道什么是信仰、主义,他要的只是自由快乐的成长岁月。
这样他都不曾得到满足的生活环境。
走出集中营回头看,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时时刻刻的提醒我们要珍惜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现在的安定,和谐的社会局面,都是当年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所换来的。
先烈们当年毅然而决然的舍弃自由,舍弃生命,为的就是广大的人民大众,为的就是现在的安定团结。
我们要谨记先烈们的事迹,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脱离低俗,为人民服务。
通过参观,我们再次重温了党的伟大历史,当我们站在“猫洞”外,遥想昔日的烽火与韬略,思考明日的危机与锦绣,我们的心再一次受到震撼,更加深刻了解了对革命先辈们的崇敬之情,明白了革命先烈们为了维护道义不惜牺牲自己生命都要誓死维护的精神,不成功不惜杀身成仁等之举,此时真正地震撼我的心灵,明白什么叫保守党的秘密,革命先烈的行为已经为我们证实了,并深植入深邃里,我从中感受到了新的启发和教育,我的内心有了更进一步的升华和提高。
“在屠刀面前没有屈服,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员的精神。
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我们要牢记党旗或团旗下的誓言,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克服困难,艰苦奋斗,
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于本职工作中去,让“息烽精神”永远发扬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一个共青团员应有的作风和气魄。
院团委文体部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