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实验二人类性状的遗传分析

合集下载

遗传学(第3版)第3章 孟德尔式遗传分析

遗传学(第3版)第3章 孟德尔式遗传分析

以上的测交中,一对基因的杂种,总是与其隐性亲本(rr)
进行杂交,这种杂交方式也叫做回交(backcross)。 4-15
2、自交验证(selfed/selfing) 通过自交后代的类型和数目来推论亲本的情况。
基本方法:以F2分别自交产生F3,然后根据F3的表型类型及 比例,验证所设想的F2基因型,从而推知F1在形成配子时,等位 基因是否分离。
黄416粒=315粒 黄圆+101粒 黄皱
绿140粒=108粒 绿圆+32粒 绿皱 所以 从颜色上看 黄色:绿色=416:140=2.97:1=3:1 再考察种子的形状: 圆:423粒=315粒黄圆+108粒绿圆 皱:133粒=101粒黄皱+32绿皱 所以 圆形:皱形=423:133=3.18:1≈3:1
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当今的遗传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 核心。谈家桢先生曾生动而形象地将遗传学比喻为一棵根深叶 茂的大树,孟德尔定律便是具有顽强生命的种子,由摩尔根等 人建立起来的细胞遗传学则是这棵巨树的主干。 本章的主要内容:孟德尔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其扩展。
要点:孟德尔遗传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基因在动物、 植物乃至人类的繁衍过程中的表现及其传递规律。

皱豌豆

圆豌豆(吸水性强)4-10
3.1.2 分离定律 ( principle of segregation)
Mendel’s First law The two members of a gene pair (alleles) segregate (separate) from each other in the formation of gametes; half the gametes carry one allele, and the other half carry the o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

人类性状遗传分析

人类性状遗传分析

中染色体为23对。

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如人的体细胞中23对染色体就包含46个DNA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决定这人体可以遗传的性状。

总的来说,体细胞含有染色体,染色体含有蛋白质,蛋白质含有DNA,DNA含有基因。

其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如人的体细胞中23对染色体就包含46个DNA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决定这人体可以遗传的性状。

生物体的各种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5)相对性状分为隐性性状和显性形状。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显性基因,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隐性基因,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

性状遗传很早以前,人类就认识到遗传和变异现象,但却得不到合理的解释。

直到1865年,奥地利一图一孟德尔(G.J.Mendel,1822-1844)个修道院的神父孟德尔的一个偶然的发现,并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性状遗传的现象才逐渐得到科学解释。

生物的性状一般是由DNA上的基因控制的。

染色体在生物体细胞内是成对存在的,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相对性状分为隐性性状和显性形状。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显性基因,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隐性基因,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

有没有人对你说过,“你的睫毛长长的,像你妈妈”或“你笑起来像你爸爸”?你和你的父母相像,是天经地义的,因为你遗传了他们的基因,你的基因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这些基因在你的细胞里组合在一起,最后塑造了你。

你生命的所有的特征,或称为性状,都是由这些基因控制的,它构成了我们生命的小小说明书。

那为什么你的睫毛就得像妈妈一样是长长的,而不能像爸爸一样是短短的呢?这就是遗传学家研究的问题。

研究性状是如何遗传的遗传学是一门非常复杂的科学。

很多性状都是由多个基因对共同作用的,比如我们眼睛的颜色,科学家对这种共同作用的方式目前还不太了解。

但是,有些性状,比如长睫毛,是由单一的基因对控制的,这类性状的遗传相对简单些。

人遗传性状调查实验报告

人遗传性状调查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调查和分析人类遗传性状,了解其遗传方式,并验证孟德尔遗传规律在人类遗传性状中的体现。

通过观察和分析单基因遗传性状,如眼皮皱褶、酒窝、大拇指弯曲度等,探究这些性状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及其遗传特点。

二、实验原理人类的遗传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分为显性和隐性。

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个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个体表现出隐性性状。

三、实验方法与对象1.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实验对象进行遗传性状的调查。

2. 调查对象:选取我校生物科学专业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100人。

四、实验结果1. 调查性状:眼皮皱褶(双眼皮/单眼皮)、酒窝(有/无)、大拇指弯曲度(可弯曲/不可弯曲)。

2. 数据统计:- 眼皮皱褶:双眼皮62人,单眼皮38人。

- 酒窝:有酒窝48人,无酒窝52人。

- 大拇指弯曲度:可弯曲72人,不可弯曲28人。

五、数据分析1. 显隐性与人群中表型比例的相关性:- 眼皮皱褶:双眼皮占62%,单眼皮占38%,显性性状占大多数。

- 酒窝:有酒窝占48%,无酒窝占52%,隐性性状占大多数。

- 大拇指弯曲度:可弯曲占72%,不可弯曲占28%,显性性状占大多数。

由此可见,显隐性与人群中表型比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并非完全一致。

2. 遗传规律验证:- 眼皮皱褶:双眼皮与单眼皮的比例约为1.6:1,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 酒窝:有酒窝与无酒窝的比例约为1:1,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 大拇指弯曲度:可弯曲与不可弯曲的比例约为 2.6:1,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六、讨论1. 遗传与环境因素:本次实验结果表明,遗传性状受到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例如,酒窝的形成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但也可能受到面部肌肉活动的影响。

2. 遗传多样性:人类遗传性状具有多样性,这与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基因的变异和自然选择有关。

生物:《人的性状和遗传》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生物:《人的性状和遗传》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生物:《人的性状和遗传》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四章第二节的课程,主要讲解人的性状和遗传。

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基因和性状的关系、基因的作用、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和人类常见遗传病等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基因和性状的关系,认识基因的作用;(2)掌握基因的表达和基因突变的概念和意义;(3)掌握人类常见遗传病的基本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情境教学等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2)探究式教学法:通过课堂实验,让学生发现知识,探究规律;(3)归纳法:将学生发现的规律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刻理解。

3. 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3)培养学生勤奋、认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基因和性状的关系;(2)基因的作用和表达;(3)常见遗传病的基本知识。

2.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基因和性状的关系;(2)如何让学生发现基因表达和基因突变的规律。

四、教学内容及特点1. 教学内容:(1)基因和性状的关系:基因是DNA分子的一部分,它控制生物的性状。

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互异性状,例如人的眼睛颜色、血型等。

(2)基因的作用:基因对生物的性状有控制作用,表现为显性和隐性效应。

显性效应指基因的表现形式可以直接看到,隐性效应指需要遗传两条相同的基因才能表现出来。

(3)基因的表达:基因除了受到基本遗传规律的调控外,还可能受到环境和表观遗传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4)基因突变和人类常见遗传病:基因突变是基因发生的改变,可能导致人类遗传病的发生。

2. 教学特点:本节课通过讲解基因和性状的关系、基因的作用、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和人类常见遗传病等知识点,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基因的重要性,探究基因对生物的影响。

2024年新高考版生物1_13-专题十三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2)

2024年新高考版生物1_13-专题十三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2)

基因

型 雄
遗传 特点
3种:XBXB、XBXb、XbXb
4种:XBYB、XBYb、XbYB、XbYb
遗传与性别有关,如以下两例:
♀XbXb×XbYB♂
♀XbXb×XBYb♂
↓ ♀XbXb XbYB♂
↓ ♀XBXb XbYb♂
3.伴性遗传的应用 1)推测后代发病率,指导优生优育。
婚配 男正常×女色盲 男抗维生素D佝偻病×女正常
2)思路2:两次杂交实验,“隐性雌×显性纯合雄”
提升二 伴性遗传中的致死分析 X染色体上基因致死类型及结果 1)X染色体隐性(显性纯合)个体致死 隐性致死:XAXa×XAY→XAXA、XAXa、XAY, 雌∶雄=2∶1 显性纯合致死:XAXa×XaY→XAXa、XaXa、XaY,雌∶雄=2∶1 2)配子致死 某些基因致雄配子不育,后代可出现单一性别。 例如,a基因致雄配子不育:XAXa×XaY→XAY、XaY,后代全为雄性。
通常,男性的X染色体只能来自❶ 母亲 、传 给女儿;女性的X染色体一条来自❷ 父亲 ,一 条来自母亲;Y染色体只能在男性中传递
2.伴性遗传 1)概念:❸ 性染色体 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总是与❹ 性别 相关联。 2)伴性遗传的类型及特点(以人的X、Y染色体为例)
①X、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遗传
型(XX或ZZ)用隐性,异型(XY或ZW)用显性。
考点训练(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存在雌雄性别之分的生物个体,其细胞中染色体均有常染色体与性染 色体之分。 ( ) 2.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均与性别决定有关。( ) 3.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但表现伴性 遗传。 ( ) 4.男性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一定传给女儿。 ( ) 5.若等位基因B/b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这对基因控制的性状的 遗传与性别也有关联。 ( ) 6.伴X显性遗传病中,女患者的父亲和母亲可以都正常(未发生突变)。 ( )

人类遗传性状调查

人类遗传性状调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人类遗传性状调查篇一:人类遗传性状的调查及分析学生设计性实验论文题目:人类遗传性状的调查及分析姓名高雪学号20xx132104专业生物技术班级123相关实验课程名称__指导教师赵文婧实验学期20xx~20xx学年二学期太原师范学院教务处编印人类遗传性状的调查及分析姓名:高雪同组者:薛花兰、康俊、王瑞良、薛凡(生物系生物技术学号20xx132104指导老师:赵文婧)摘要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某一个特定人群的某一性状进行调查,将调查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可以初步了解某一性状的遗传方式、控制性状基因的性质。

通过对太原师范学院南区流动人群及其学生和他们的家属的一些遗传性状的调查统计,并具体分析几位同学的遗传系谱图,初步了解这三种性状的遗传方式和控制其基因的性质。

关键词双眼皮单眼皮酒窝耳垂遗传分析前言人类的一些遗传性状是人类遗传学的重要指标,人类正常性状的遗传包括体表性状、生理和生化的特征,身体素质、行为和智力等方面的性状遗传。

关于人类遗传性状有美人尖、十指自然相嵌、大拇指自然弯曲度、酒窝、上眼睑、耳垂、卷舌等,而对其的研究报道有很多,如张新伟和张慧英[1]对汉族和回族单双眼皮性状的调查及遗传性分析,张建龙和潘伟槐[2]对绍兴地区的美人尖等四对性状的调查分析,余跃生等[3]对贵州多个名族的遗传规律的研究,此外还有季克强[4]、邵文全[5]对眼睑性状的研究。

但对酒窝的研究比较少见,有张建龙[2]等对山西汉族性状遗传的调查研究可进一步了解本地区人群的体质特征,对研究数据库进行补充丰富,尤其是关于酒窝研究的数据资料补充,具有一定的意义,本实验初步了解某一性状的遗传方式、控制性状基因的性质,有利于其他研究的参考。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太原师范学院南校区流动人群及学生1.2方法本次调查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人类的眼睑和酒窝等性状进行调查,制作如下表格,在某一地点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并总结调查结果,绘制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家庭的遗传图谱。

孟德尔遗传分析

孟德尔遗传分析

二项式展开
二项式展开的用途
用来推算某种事件的组合所出现的概率 例一、当基因型Aa与aa杂交有5个后代时,问其中3个是Aa 、2个是aa的概率是多少? 解: 后代是Aa的概率p为1/2、是aa的概率q为1/2,n=5,s=3,根据二项式分布的通项公式: [5!÷3!÷(5-3)!]×(1/2)3×(1/2)2 = 5/16
IA A抗原 , 少量H抗原 IB B抗原 ,少量H抗原 ii (O型)无A、B抗原,有H抗原
ABO血型系统遗传方式
前体 H物质 A抗原 B抗原 无抗原 双亲血型基因型: HhAo X HhBo 子女血型基因型: hhBo X HHAA HhAB
二 分枝法计算遗传比率
求杂种自交子代基因型和表型比
三 多基因杂种的遗传分析
(p+q)2=1p2+2pq+1q2 (p+q)3=1p3+3p2q+3pq2+1q3 (p+q)n=1pn+…+Cnspsqn-s+…+1qn 二项分布的通项公式: 式中,n子裔的数目,s甲种基因型或表型的子裔数,p甲的出现概率,n-s乙种子裔数,q乙的出现概率,符号!是阶乘。0!=1
有两个孩子的家庭,性别分布的概率为: 1/4家庭有两个男孩,2/4家庭有一男一女,1/4家庭有两个女孩。 (p+q)2=1p2+2pq+1q2 =1/4+2/4+1/4 3个孩子的家庭,性别分布的概率为: (p+q)3=1p3+3p2q+3pq2+1q3 3个孩子全为男的家庭:(1/2)3 = 1/8 2男1女的家庭:3×(1/2)2×1/2 =3/8 1女2男的家庭: 3 ×1/2 ×(1/2)2=3/8 3个孩子全为女的家庭:(1/2)3 = 1/8

实验二 人类性状的遗传分析

实验二  人类性状的遗传分析

董佳祺(20091052261)程丽茹(20091052231)实验二:人类性状的遗传分析一、目的1.通过人类各种性状的调查分析,了解其遗传方式,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2.了解不同性状的基因的分布情况。

3.了解人类性状遗传规律,掌握分析人类性状的方法。

二、原理人类的各种性状都是由特定的基因控制的。

由于每个人的遗传基础不同,某一特殊的性状在不同的人体会出现不同的表现。

通过一个特定人群的某一性状的调查,将调查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可以初步了解某性状的遗传方式、控制性质基因的性质,并能计算出该基因的频率。

基因频率(gene frequency)基因频率即特定基因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进化过程主要是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基因频率(gene frequency)是指群体中某一基因的数量。

基因频率也就是等位基因的频率。

群体中某一特定基因的频率可以从基因频率(genotype frequency)来推算。

如人们熟悉的人的MN血型,它是由一对共显性等位基因M和N所决定,产生3种基因型M/M、M/N和N/N,而相应的表型是M、MN和N,而且比例是1/4M、1/2MN和1/2N。

这个原理可以推广到一般群体内婚配,如以群体中MN表型(基因型)的具体样本数被所观察到总数相除即可得到(转换)相对频率数。

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⑴设二倍体生物个体的某一基因座上有两个等位基因A和a,假设种群中共有N个个体,而AA、Aa、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分别为n1、n2、n3,那么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和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①A基因的频率=A基因的总数/(A基因的总数+a基因的总数)=2n1+n2/2N 或 n1/N+n2/2N ;②AA基因型的频率=AA基因型的个体数/该二倍体群体总数=n1/N。

⑵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关系,由上述①②推得:A基因的频率=n1/N+1/2·n2/N=AA基因型的频率+1/2Aa基因型的频率。

基因型频率(genotypic frequency)基因型频率群体中某特定基因型个体数占全部个体数的比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人类性状的遗传分析专业班级:化生系09生物技术(一)班学号:20091052104姓名:曹艳梅李学梅实验二人类性状的遗传分析一、目的1、了解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分布情况2、了解人类性状的遗传规律,掌握分析人类性状的方法3、学会对遗传学数据的处理4、验证人类的性状是否由一对基因控制,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二、原理人类性状是人体的外形特征和生理特征表现的总和,如人的身高,眼皮单双,头发直卷,血型等。

性状(character):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

单位性状(unit character):孟德尔在研究豌豆等植物的性状遗传时,把植株所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作为研究对象,这样区分开来的性状称为单位性状。

豌豆的花色、种子形状、子叶颜色、豆荚形状、豆荚(未成熟的)颜色、花序着生部位和株高等性状,就是7个不同的单位性状。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relativecharacter)。

例如,豌豆的花色有白色和红色,绵羊的毛色有白毛与黑毛、小麦的抗锈病与易染锈病、大麦的耐旱性与非耐旱性等都属于一对相对的不同表现类型。

相对性状(contrasting character):不同个体在单位性状上常有着各种不同的表现,例如,豌豆花色有红色和白色,种子形状有圆和皱、小麦的抗锈病与易染锈病、大麦的耐旱性与非耐旱性、人的眼睛不同颜色和不同肤色等。

遗传学中把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称为相对性状。

孟德尔在研究单位性状的遗传时,就是用具有明显差异的相对性状来进行杂交试验的,只有这样,后代才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从而找出差异,并发现遗传规律。

遗传分析 genetic analysis 亦称基因分析,是测定有关某一遗传性状的基因数目、基因性质、属于哪一连锁群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座位等的过程。

如果认定某个突变型是基因突变的产物,此时可先将它与野生型杂交,如果从杂种F2代,或是直到F3前后,能够有效地研究该突变性状的遗传动态,那么突变基因对于野生型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以及其他方面的性质乃至数量等等都可以估算出来。

譬如变异性状在F1代表现时是显性突变,在F2代出现15∶1的分离比时,便是与2个同义基因有关,在基因的数目、性质决定后,要进一步去确定各个基因所属的连锁群和基因座位。

将具有已知突变基因的系统与该突变系统杂交。

统计测定F2或杂交的分离比,如为连锁遗传,则该2个基因便属于同一个连锁群。

交换值表示为相对距离。

对于已知的两个基因,如果知其交换值,可从3个基因相互间的距离关系来了解到排列顺序。

上述所说的基因,由于环境和基因型的关系,常会使表现度有变化,这在调查分离比时需要注意。

对于像真菌和细菌那样原本为单倍体的生物可利用异核体和部分二倍体的方法来进行遗传分析。

此外,对即使某些不能进行杂交的霉菌也可以利用体细胞的基因重组作某种程度的分析。

广义的基因分析也包括基因功能和结构的生理、生化分析,以及群体基因组成的分布和变动的分析等。

1对等位基因控制1对相对性状。

人类的性状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由两个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

要了解人类的性状遗传规律就要对人类的性状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

孟德尔遗传定律是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等位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两个配子当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即分配比为1:1。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从而使得下一代中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比为3:1。

在实验过程中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在起作用,其会影响实验的误差,使得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不相一致,特别是在后代中个体不够时,所以我们为了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是否相符时,可根据卡平方检验式:(实得数-理论数)2X^2 = Σ————————理论数然后查x^2表,得相应的P(指有同样偏差或更大偏差的积加概率)值,统计学上认为:1,若P>0.05,则差异不显著,实得数与理论数相一致;2,2,若P<0.05,则差异显著,实得数与理论数不一致,应将假设否定,即不否合孟德尔定律。

孟德尔分离比例出现的条件是:( 1)研究的生物体是二倍体,研究的相对性状必须差异明显;(2)控制性状的基因显性作用完全,并且不受其它基因的影响而改变作用方式;(30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杂种体内的同源染色体及其所载基因必须以均等的机会分离,形成各类配子的数目相等,或接近相等,并且各类配子都能良好的发育,受精时各雌雄配子能以均等的机会相互自由结合;(4)受精以后不同基因型的合子发育的个体具有同样的或大致同样的寸活率;(5)杂种后代都处于相对一致的条件下,而且实验分析的群体比较大。

性状:是生物所具有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

单位性状:是每一个具体的性状,例如植株的高度,花的颜色等。

相对性状: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上可能表现的不同,存在的差异,如红花对白花,皱粒对圆粒等。

基因型:是指决定生物生长发育和遗传的内在遗传组成,对于某一生物体而言其基因型是指它从亲本获得的全部基因的总和,但对于某一性状说其基因型就是指决定该性状的基因组合。

表型:对某一生物体而言是指生物体所具有的全部单位性状的总和,但对某一性状而言是指该性状的具体表现。

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大的结果。

三·材料用具笔和纸《人类性状调查表》四.步骤1、《人类性状调查表》的设计,包括:序号,家庭住址,性别,年龄10对性状;有14列41行,每张表可调查40个人。

2、打印表,共50张;3、以六个人为一小组,对2000人组成的群体性状进行调查;此性状包括:有无酒窝,有无耳垂,有无美人间,有无多指,单眼皮与双眼皮,直发与卷发,拇指弯与直,是否色盲,是否卷舌,习惯用左手还是右手等。

酒窝:是位于口角外侧面皮肤上的凹窝,人笑时或表情愉快时酒窝出现或更明显,有些是天生的,有些是后天整容形成的。

耳垂:是耳廓的一部分,在耳轮的下面,下垂的一小丁肉,可打耳洞。

拇指弯曲:是指把拇指竖起来,如果拇指头向后弯,使拇指弯成月亮状,如果不是则是直的。

双眼皮:是指上睑皮在眼睑缘上方有一线沟,当眼睁时此沟以下的皮肤上移,而此上方皮肤则松弛在重睑沟处悬垂向下折。

如果没有这条重睑线的,属于单眼皮。

美人尖:是前额正中发际线向下凸一尖。

4、对所调查的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如:单眼皮的总人数,双眼皮的总人数,单眼皮人数与双眼皮人数之比。

5、对所得的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实验值与论值相进行相比,看实验值是否符合理论值,如果不符,则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调查表见附表)有无酒窝有无耳垂有无美人尖眼睑单\双直发卷发舌头可否卷曲惯用左手或右手拇指是否弯曲0 实验值740 262 935 732 177 257 938 735 预期值750 250 750 750 250 250 750 750六、实验数据及分析:由表中记录的数据可知:1、有无酒窝:有酒窝:279 无酒窝:721有酒窝/无酒窝约为1:3根据数据计算可得:p>0.05,所以有无酒窝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并且有酒窝为隐性性状,无酒窝为显性性状。

2、有无耳垂有耳垂717 无耳垂:283有耳垂/无耳垂为2.5:1根据数据计算可得:p>0.05,所以有无耳垂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并且有耳垂为显性性状,无耳垂为隐性性状。

3、单双眼皮单眼皮:286 双眼皮:714单眼皮/双眼哦皮为1:2.491 实验值260 738 65 268 823 743 62 265 预期值250 750 250 250 750 750 250 250 O-E±10 ±12 ±185 ±18 73 ±7 ±188 ±15 (O-E)^20.13 0.19 45.6 0.43 7.1 0.065 47.13 0.3 X^20.13 0.19 45.6 0.43 7.1 0.065 47.13 0.3 df 1 1 1 1 1 1 1 p 2.706 1.642 无 1.074 无 3.841 无1.074 p>0.05 p>0.06 无 p>0.08 无 p>0.10 无p>0.12 符合度 符合 符合 不符合 符合 不符合 符合 不符合符合根据数据计算可得:p>0.05,所以单双眼皮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并且单眼皮为隐性性状,双眼皮为显性性状。

4、舌头是否可卷舌头可卷:743 舌头不可卷:257舌头可卷/舌头不可卷约为1:2.9根据数据计算可得:p>0.05,所以舌头是否可卷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并且舌头可卷为显性性状,舌头不可卷为隐性性状。

5、拇指是否弯曲拇指弯曲:283 拇指不弯曲:717拇指弯曲/拇指不弯曲约为1:2.5根据数据计算可得:p>0.05,所以拇指是否弯曲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并且拇指弯曲为隐性性状,拇指不弯曲为显性性状。

6、根据数据计算可得:有无美人尖,直发卷发,惯用左右手的p值不大于0.05,所以实验得的结果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七.实验结论:由常染色体上的,且由一对基因控制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在一定的条件下,遵守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从而使得相对性状的表型出现了一定的比例。

八、作业1、什么是性状?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的差异?(1)、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统称为性状。

这里所说的性状是统称,也可以说是一个抽象概念,是指生物体的总的表现型特征。

(2)质量性状是指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型之间不存在连续性的数量变化,而呈现质的中断性变化的那些性状。

它由少数起决定作用的遗传基因所支配,如鸡羽的芦花斑纹和非芦花斑纹、水稻的粳与糯、角的有无、毛色、血型、遗传缺陷和遗传疾病等都属于质量性状,这类性状在表面上都显示质的差别。

质量性状的差别可以比较容易地由分离定律和连锁定律来分析。

数量性状是指性状的差异呈连续状态,界限不清楚,不易分类。

动植物的许多重要经济性状都是数量性状,如作物的产量、成熟期,奶牛的泌乳量,棉花的纤维长度、细度等等。

质量性状的区别可以用文字描述,而数量性状的差异要用数字表示,如水稻种子的千粒重,不能明显地划分为“重”和“轻”两类。

2、遗传学分析的生物学内涵?1)遗传学的分析亦称基因的分析,包括基因功能和结构的生理,生化的分析,以及群体基因组成的分布和变动的分析等。

2)是测定有关某一遗传性状的基因数目,基因性质,属于哪一连锁群,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座位等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