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电波传播预测模型选择研究
移动通信中电波传播损耗的预测模型

移动通信中 的一个基本问题就 是计算接收信号的 功率
Pr , 这是 为保证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所必须的。信号在 信道 中传输时总 是有衰减 的: 一方 面, 随 着电波传 播距离 的 增加, 由于球面波的自然扩散会引起衰减; 另 一方面, 周 围的 传播 环境包括各 种障碍物 等对电波的 吸收、散射、绕射或 反 射等作用也会使信号产生衰减。通常用传播损 耗来对电波通 过移动信道时的这种衰减特性进行度量 。
在 第二台计算机上 运行: “开始”→ “程序”→ “N or to n Gho st”→ “M ulticast Ser ver ”。在 SessionN ame 处输入多播 的 节目名 称, 这里 我们 输入 a. 然 后选 中 L oa d T o Clien; 在 Imag e 处 填 入 d: dbak. g ho; 选 择 Disk, 然 后 单 击 [ A cceptClient ] 按钮。
在移动通信的环境中, 传播损耗不仅和频率、距离有关, 还和收发天线的高度有关, 更和地形、地物有关。如何计算电 波传 播损耗, 必须在系 统设计前加 以预测, 这不仅 是模拟 蜂 窝网, 在当前更是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组网规划工作中 极为 重要的组成部分。
1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模型
无线 电波在自由 空间中的 传播是电波 传播研 究中最 基 本、最简单的一种, 它是一种理想化的电波传 播方式, 在 这种 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不会产生反射、折射、绕 射、吸收和 散射 等现 象, 也就 是说, 电磁波的总 能量并没 有被上述 作用损 耗
摘 要: 在自由 空间电波 传播损耗模 型基础上, 基于微 小区内电 波传播新特 点, 给出 了电波传 播损耗的一 般预测 模型, 其特点是用最 小拐点距离 D 来统一反映天线高度 和系统工作频率对 电波传播损耗的影 响, 同时对 电波在传播过 程中经过的不同环境, 分别用不同的路径衰减指数 n 来反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及传播预测模型

xi c
exp(
j2fct)
Rer(t) exp( j2fct)
式中,r(t)为接收信号包络的复数形式。即
r(t)
i
ai
exp( j2
xi )s(t
xi ) c
i
ai exp( j2 i )s(t i )
(↑添上fc)
式中 i
xi c
为时延。
r(t)实质上是接收信号的复包络模型,是衰落、相移和时延都不同的
第15页/共22页
第二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及传播预测模型
第一讲 电波传播的基本特性与移动信道的电波传播
如果令
i 2fc i 2fmt cosi c i D,it
则可得
r(t) ais(t i )e ji (t) s(t) * h(t, )
i
式中,s(t)为复基带传输信号,h(t, )为信道的冲击响应,符号*表示卷积。
一样,就会产生失真。对于数字移动通信来说,要求码元速率小于相关
带宽。
第18页/共22页
第二章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及传播预测模型
第一讲 电波传播的基本特性与移动信道的电波传播
2. 频率色散参数与相关时间
频率色散参数是用多普勒扩展来描述。而相关时间是与多普勒扩展相
对应的参数。
多普勒扩展和相关时间描述的是信道的时变特性,是由移动台与基站
器
的
冲
击
响
应
和
传
递
函
数
得
Res(t) cos(2fct) j sin(2fct)
信 道式的中特:f性c为。载设频传,s输(t)信为号复基为带(信实号部 部 分 )
当信号经过多径信道后,假设第i径的路径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和传播预测模型介绍

2.3.1 多径信号
❖ 两径传播模型
A d
接收信号功率 hb
P rP t 4d 2G rG t1 R e (1 R )A e ..2.. 简化后 直射波
相Pr位P 差t4d2GrGt21R l e2 ❖ 多径传播模型
l(A C C B )A B
C
B hm
其P r中,P tN 4 为 d 路 2 径G 数rG 。t1当NN i 1 很1R 大ie时x ,j 无p法i( )用2公式准确计算出
延都不同的各个路径的总和。
再考虑多普勒效应
考虑移动台移动时,导致各径产生多普勒效应
设路径的到达方向和移动台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 i
路径的变化量 xi vtcosi
输出复包络
r(t) i
aiexpj2xixi stxicxi
i
aiexpj2xi expj2vtcosistxci vtccosi
P”
(即
)的次级波前
次级波前 P’
能到 达T接P'收R点R
d 2 / 2
d /2
θ在0º到180º之间变化
T
90
R
到达接收点辐射能量与
P
d
θ成正比
扩展波前
菲涅尔区 基尔霍夫公式
❖ 菲涅尔区
从发射点到接收点次级波路径长度直接路径长度大的连续区域
▪ 接收点信号的合成
P”
• n为奇数时,两信号抵消
式中,c为光速; 为波长。
又因为
y (t) R e r (t)e x p (j2fc t)
所以 式中
i r x( t i ) c i为a ie 时x p 延 。j2x i s t x c i ia ie x p j2 fcis t i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理论与模型

Pr
Gt Gr 1
L
4 d
2
L dB
10 lg
4 d
2
(dB)
20 lg
4 d
(dB)
[L]dB 32.44 20 lg f0 20 lg d
f0 为工作频率,单位为MHz;
d 为收发天线之间的距离,单位为km。
18
2.3 基本电波传播机制
3
发射机天线发出的无线电波, 可依不同的 路径到达接收机,当频率f>30 MHz时,典 型的传播通路如图所示。 沿路径①从发射 天线直接到达接收天线的电波称为直射波, 它是VHF和UHF频段的主要传播方式;沿 路径②的电波经过地面反射到达接收机, 称为地面反射波; 路径③的电波沿地球表 面传播, 称为地表面波。
28
绕射发生在当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的无线路径被 尖利边缘阻挡时,由阻挡表面产生的二次波散布于空 间,即波在传播的过程中,行进中的波前上的每一个 点,都可作为产生次级波的点源,这些次级波组合起 来形成传播方向上新的波前。另外,当发射机和接收 机之间不存在视距路径时(LOS,line of sight,指移 动台可以看见基站天线;NLOS,非视距是指移动台 看不见基站天线),围绕阻挡体也会产生波的弯曲。
34
图3 – 4 绕射损耗与余隙关系
35
散射发生在介质中存在小于波长的物体 并且单位体积内阻挡体的个数非常巨大 时。散射波产生于粗糙表面、小物体或 其他不规则物体,反射能量由于散射而 散布于所有方向。
36
i
当入射角为 i 时,则表面平整度的参数高度为:
hm 8sini
如果表面上最大的突起高度小于 hm,认为该表面
第2章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模型预测

如果电磁波传输到理想介质表面, 则能量都将反射回来 反射系数(R)
1
2
1
2
入射波与反射波的比值
入射角 1 2
0 cos2 z 0
sin z R sin z
表面光滑的反射
(垂直极化)
0 j60
其中,ε为介电常数, σ为电导率,λ为波长。
只有夹角为θ(即TP ' R ) 的次级波前能到达接收点R T 每个点均有其对应的θ角, θ将在0º到180º之间变化 θ越大,到达接收点辐射能量越大
P
d
R
扩展波前
Hale Waihona Puke 图2-3 对惠更斯-菲涅尔原理说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菲涅尔区
菲涅尔区
基尔霍夫公式
从发射点到接收点次级波路径长度比直接路径长 d 3 / 2 度大 n / 2 的连续区域 次级波前
l (r , ) r 1010 传播路径损耗和阴影衰落 10log l (r , ) 10m log r 分贝式 式中, r 移动用户和基站之间的距离 , ζ 由于阴影产生的对数损耗 (dB),服从零平均和标准偏差σdB的对数正态分布 m 路径损耗指数 实验数据表明m=4,标准差σ=8dB,是合理的
r (t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再考虑多普勒效应
传播预测模型的建立 为实现信道仿真提供基础
基本方法
理论分析方法(如射线跟踪法) 应用电磁传播理论分析电波在移动环境中的传播特性来建立预测 模型 现场测试方法(如冲激响应法) 在不同的传播环境中做电波实测实验,通过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 分析,来建立预测模型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
移动通信_第二章_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

(2)
PR 的计算
可得,PR PT / L 可得,L 10^ ( LdB /10)
L PT / PR
LdB 10 lg( L)
因此,PR PT / 10^(LdB / 10)
PR = PT / ( 10^(L_dB/10) ) = PT / ( 10^7.807 ) = 10 ( W ) / ( 10^7.807 ) = 156 ( nW )
由移动无线通信信道传播环境中的地形起伏、建筑物
及其它障碍物对电波路径的阻挡而形成的电磁场半盲 区(阴影效应)
38
2.4 阴影衰落的基本特性
传播损耗受阴影衰落影响,可表示为
l ( r , ) r m 1010
室内传播的路径损耗指数 多条传播路径经过反射或
60GHz信号室内传播测量 32/42
2.3 3种基本电波传播机制
2.3 3种基本电波传播机制
反射(reflection) :
阻挡体比传输波长大得多的物体 产生多径衰落的主要因素
34
2.3.2 绕射
挡时,发生绕射 惠更斯.菲涅尔原理 阻挡体具有尖锐边缘 频率越低,绕射能力越强
发射天线为各向均匀辐射时, 以发射源为中心,d为半径的 球面上单位面积的功率为:
Save PT 2 ( W / m ) 2 4 d
如天线具有方向性(发射天线 增益为GT),在主波束方向通 过单位面积的功率为:
SD Gt Save GT 2 PT ( W / m ) 2 4 d
所以,L (4 df / c ) (4 / c) d f
2 2
电波传播预测模型分析与研究

总第205期2011年第7期舰船电子工程Ship Electr onic EngineeringV o l.31No.784电波传播预测模型分析与研究*刘 勇1) 周新力2) 金慧琴2)(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研究生管理大队1) 烟台 264001)(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2) 烟台 264001)摘 要 文章对O kumura H ata模型、CO ST231 H ata模型、Egli模型三种电波传播模型进行了简要分析。
通过对某地的电波传播损耗进行测量得到实测数据,与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比结果显示COST231 Hate模型与实测值最接近,并且通过对COST231 H ate模型的修正,使得修正后的模型满足高精度电波传播模型的6dB要求,适合用于预测本地的电波传播。
关键词 电波传播;O kumura H ata模型;COST231 Hata模型;Eg li模型;模型修正中图分类号 T N926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Radio Wave Propagation M odelL iu Y ong1) Z ho u X inli2) Jin Huiqin2)(Gr aduate Students Brig ade o f N AA U1),Y antai 264001)(Depar tment o f Electro nic and Informat ion Eng ineering of N A AU2),Y antai 264001)A bstract T hree radio w ave pr opagatio n models:O kumura H ata M odel,COST231 H ata M o del and Eg li M odel,are firstly pr esented in this article.O n site test pr opagat ion loss data ar e used to get simulat ions o n these mo dels,simulatio n re sults and actual data a re t hen co mpar ed,r esults show that COST231 Hata M odel has narr ow er err or band.T his art icle lastly modifies COST231 Hata M odel,to make the modified model has ev en hig her accur acy6dB w hen applied t o the pr ediction of local radio pr opagation.Key Words electromagnetic w ave pro pagation,Okumura Hata model,COST231 Hata model,Egli model,model cor rection Class Nu mber T N9261 引言随着军队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军事领域电磁应用日益广泛,电磁环境日益复杂,电磁空间的斗争会更加激烈并将对争夺未来战争主动权,乃至国家安全与战略利益拓展产生重大影响[1]。
移动通信常见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模型

CCIR模型
• 该模型由原CCIR(现ITU-R)提出,综合考虑了自由空间 传播和地形效应损耗对于无线电波传播的影响 • 经验公式 Lm=Lm(Hata模型)-B 该公式是Okumura-Hata模型在城市传播环境下的应用,校 正因子为: B=30-25log(地面建筑覆盖率) 路径损耗随建筑物密度而增大
式中L(v)为由山坡等地形引起的衍射损耗
• 水面反射
2 Pr P0 ( ) 4d
其中a为由于移动无线通信环境引起的衰减因子
COST 231 Walfisch-Ikegami 模型(WIM模型)
• 应用 (1)用于建筑物高度近似一致的郊区和城区环境 (2)常用于移动通信系统(GSM/PCS/DECT/DCS)设 计 (3)可计算基站发射天线高于、等于或低于周围建筑物 等不同情况的路径损耗 • 两种情况 (1)视距传播情况,路径损耗
LEE模型
• 优点 (1)模型中的主要参数易于根据测量值调整,适合本地 无线传播环境,准确性高 (2)路径损耗预测算法简单,计算速度快 • 应用 无线通信系统 • 分类 LEE宏蜂窝模型 LEE微蜂窝模型
LEE宏蜂窝模型
• 基本思路 先把城市当成平坦的,只考虑人为建筑物的影响,在此基 础上再把地形地貌的影响加进来 • 地形地貌影响的三种情况 无阻挡 有阻挡 水面反射
• 无阻挡
h1' r f Pr Pr1 log 0 20 log n log r0 h1 f0
式中:r0为1公里,f0为850Mhz h1'为天线有效高度,h1为天线实际高度 当f<f0时,n=20;当f>f0时,n=30 • 有阻挡
Pr Pr1 log r f 0 L(v) n log r0 f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模型。
1.2 McGeehan—பைடு நூலகம் ri仟Iths模型
1.常用室外宏蜂窝预测模型
McGeehaIl—Griffiths路径损耗公式为:
1.1 Eg|.模型 Egli模型是一种简化的不规则地形上的无线
L=120一20lg(JIl止。)+40lgd+30199‘啊
(5)
对各种环境下A给出的值
收稿日期:200r7一ll一25 作者简介:张鑫(197l一),男。云南丽江人,丽江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计算机科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无线通信。
所示,接收功率丹可以表示为
J'=R一£。+G。一£,+G,—£v
(23)
厶为发射机到发射天线之间的损耗,厶为接收
机到接收天线之间的损耗,G。和G,分别为发射天
线和接收天线的增益,如为空间传播路径损耗,厶
和L主要是由馈线、连接头、天线共用器插入损耗
距一(km)
图4预测模型与实测点的路径损耗仿真对比
4.结束语 地形特征是影响电波传播特f生的—个重要因素,
摘J要:能否准确预测基站信号的覆盖情况是移动通信网络规划的优劣所在,提高预测准确度的关键在于选择最 能接近实测值的预测模型,通过对五种预测模型的分析对比,并与实测数据的仿真比较,得出了在郊区环境下,
0kumum—Hata预测模型更接近实测值的结论。
关键词:预测模型;路径损耗;对比仿真
中图分类号:G4
2,IT College,Yunnan UniVersity,Kunming,650091)
Abstract:11}le adVantage 0f mobile communication ne附ork plaIlning is t0 forec鹪t accurately si印al cov— erage of base depot舳d to enhance forec鹊ting accuracy by印plying the model印pmaching tIle actual value.7Ihis p印er concludes that tIle Okumum—Hata forec鹪t model 1s closer the actual value in the sub— urb environment through analysis卸d contr嬲t of five kinds 0f forec鹊t model. Key wOrd:Forec船t model;Way loss;Contrast simulation
线高度为1.5m,杂乱因子肛57,覆盖范围d=O.1—
5km,仿真结果如图2:
增益
损耗r
l
损耗
发射功率
接收功率
图3收发之问的损耗和增益
引起的,为了减少厶和厶的损耗,应尽量缩短馈
线的长度,由此可得自由空间的路径损耗为:
L矿(扭)Z(扭m形)一厶(扭)+G。㈣一L(扭)+G,(d动
斗犯口m形)
(24)
3.2对比仿真
万方数据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预测模型选择研究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引用次数:
张鑫, 池宗琳, Zhang Xin, Chi Zonglin 张鑫,Zhang Xin(丽江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计算机科学系,云南,丽江,674100), 池宗琳,Chi Zonglin(云南大学,信息学院,昆明,650091)
2008年3月 第27卷第2期
保山师专学报 Joumal of Baoshan Teache璐’College
Mar。2008 V01.27 No.2
移动通信电波传播预测模型选择研究
张鑫1 池宗琳2
(1.丽江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计算机科学系,云南丽江674100; 2.云南大学信息学院,昆明650091)
对郊区环境,Okumura—Hata经验公式修正为:
£(郊区)吐卯(市区)一2[19(『728)]2.5.4 (16) 对乡村环境则公式修正为::
£(乡村)=£50(市区)-4.78(1∽2_18.33l毋40.94(17)
2.5 WaIfisch—Bertoni模型
walfisch—Bertoni模型是由waⅡischt和Bertoni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587(2008)02—086—03
Research on Mob订e Communication Radio Wave
Propagation Forecast Model Choice
Zhang Xinl Chi ZOngIjn2 (1,Compute卜Sci.Dept.蜘iang Teache璐’College,Lijiang,Yunnan 674100;
在准平坦地形特征的郊区环境下,使用
Okum啪一Hata预测模型比用Ibrahim—Parsons模型、 E小模型、WaⅡisch—Benoni模型、McGeehan—Gmths
模型的预测准确度要高。
参考文献:
【l】Hata'Masallu虮“Empirical Fomula for h炉ti叩L脚in Land M0bde Radi0 services,”IEEE 1.瑚鞠cI.ons∞Vehicul盯‰hnolo职
模型便于实际工程应用而给出的一组数学公式,适
用频率范围为150—1500MHz,主要用于900MHz。
在市区Okum啪一Hata模型的经验公式如下:
£卯(市区)=69.55+26.16lg产13.82lg^6一口(^。)+
(44.9—6.55l幽)l耐
(14)
式中:150≤厂≤1500MHz,30≤k≤200m,1≤
于1988年发表的,该模型为半经验模型,有时也称 为绕射屏模型,适用于基站和移动台之间的非视距
传播情况,从基站天线传播到移动台天线的场经过
成排建筑物多重前向绕射,然后从移动台之前的最
近建筑物顶产生绕射,其中一条直接到达移动台, 另一条经移动台之后的建筑物反向到达移动台,如 其路每项损耗由三部分组成:
中获取,而£和U必须从其它储存信息中获取。由
于这些信息不容易获得或为了节省时间,有时候必 须对参数进行估算,如在平坦城市(日=0)900MHz
处由式(10)给出的口值为
口=42.5+0.18£
(13)
如果£位于O一80%范围内,则口位于42.5。
57dB之间。
1.4 Okumura—Hata模型
Okumum—Hata模型是Hata为了使Okumura
-86lg(等)+[40+14.15lg(警)]l耐
+0.265£-0.37H+K
(7)
K=P¨5器岖)(8) 式中K表示为
K2 Io
其它地区
j
L甚,
日为基站区域和移动台区域之间平均地面高
度差。
第二种半经验模型是基于平坦地面模型的,其
路径损耗公式为
·
厶=20l曲。+20l咖r.-40l耐
(9)
即中值路径损耗表示为平面地球损耗和超出
d≤20km,1≤矗。≤20m
础j为有效移动天线高度增益校正因子,是覆
盖区范围的函数。对于中小城市,移动天线修正因 子为:
嘶J=(1.1l萨0.7)危矿(1.56l萨O.8)(15)
对于大城市则为:
m0=8.29(191.54^。)2—1.1咿<300MHz) 砌m)=3.2(1911.75k)q.97(厂>300MHz)
分析导出的路径损耗经验公式,第二种模型是从平
坦地面开始,且把超过的路径损耗(杂乱因子)与可 能对它有影响的参数联系起来的半经验模型,两种
模型间的差别在于第二种模型是假设四次幂距离
关系。
第一种经验模型是由测量数据的多重回归分 析推导出的,中值路径损耗的合成方程为:
L一20lg(om6)_8l矾一者+2619者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波是在不规则地形 传播模型,其全称为“平均坡面高度为5嘶的山坡 情况下进行传播的,在估算路径损耗时,应考虑特 地形上的传播模型”,它是基于实测数据而提出的
定地区的地形因素,预测模型的目标是预测特定点 传播路径损耗为
或特定区域(小区)的信号强度,但在方法复杂性和
L=117“0l耐+20l矿.20lg(^以。) (1)
保山师专学报 JOURNAL OF BAOSHAN TEACHERS' COLLEGE 2008,27(2) 0次
参考文献(4条) 1.Hata,Masahuam Empirical Formula for Propation Loss in Land Mobile Radio Services 1980(3) 2.Theodore S.Rappaport 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 2006 3.杨大成 移动传播环境(理论基础@分析方法@建模技术) 2003 4.张业荣 蜂窝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 2003
}.._————————————一d————————————.一
图1 W枷sch—Be哟Ili传播模型的几何关系 上述方程只对非视距情况有效,而对视距情 况,路径损耗用类似于自由空间损耗方程,但又具 有不同系数的表达式为: £:42.6+26l耐+20l矿 (22) 2.预测模型的路径损耗仿真 根据现有郊区基站的具体参数及地形特征,用 MAⅡAB软件对上述5种模型的路径损耗进行仿 真,具体参数如下: 载频f_937MHz,发射天线高度为30m,接收天
把实际测量到的接收功率数值进行链路预算
得到其路径损耗,将它与5种常用室外宏蜂窝预测
模型的路径损耗与一组实测数据的路径损耗进行 仿真对比,具体参数为:发射天线高度Ill。=30m,接 收天线高度^庐1.5m,载频为937MHz,覆盖范围d 为0.04~0.6km,得到的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
^号v譬幂犁宣
日■t km)
图2五种预测模型的路径损耗仿真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