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A PSA ALP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病理学中的常见病理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病理学中的常见病理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病理学中的常见病理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形态及其发生机制的学科,通过病理标志物的检查可以有效辅助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介绍病理学中的一些常见病理标志物以及它们在临床中的意义。

一、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患者体内检测出的一类特殊物质,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有癌胚抗原(CEA)、α-胚胎抗原(AFP)、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

这些标志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早期筛查、诊断以及疗效监测。

例如,CEA在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和治疗效果评估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AFP与肝癌的关联性密切,PSA则被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

二、炎症标志物炎症标志物是指在炎症反应发生时体内产生的一类物质,如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血沉等。

这类标志物在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炎症程度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CRP是最常用的炎症标志物之一,其水平上升常见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炎症性肠病以及风湿性疾病等。

三、心肌酶谱心肌酶谱是一组检测心脏肌肉损伤的标志物,通过血液检查可以评估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常见的心肌酶谱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红蛋白(cTnI、cTnT)等。

这些标志物在心肌损伤发生后会迅速释放到血液中,通过检测这些标志物的水平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

四、肾功能标志物肾功能标志物是评估肾脏健康状况的指标,如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等。

这些标志物在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例如,BUN和Cr水平的升高可以提示肾功能损害,尿酸则与痛风等相关。

五、血糖标志物血糖标志物是评估糖尿病和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最常用的是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

这些标志物可以通过血液检测,帮助判断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六、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是一类参与免疫反应的蛋白质,包括IgA、IgM、IgG等。

这些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可以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和疾病的发展情况。

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是指在肿瘤发生、发展以及治疗过程中,在人体内出现的一些特定的物质,其特异性与肿瘤的存在或者进展相关。

通过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辅助肿瘤的早期筛查、诊断、疾病预后判断以及疗效监测。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1. 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是一种糖蛋白,主要在正常胚胎组织中表达,在大肠癌、胃癌、肺癌和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也可以被检测到。

CEA的检测可用于大肠癌的早期筛查、癌组织的判断和手术后复发的监测。

但并非所有的肿瘤标志物都能确定肿瘤的具体位置和类型,因此CEA需要结合其他检测手段来综合评估患者病情。

2.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SCC是一种角蛋白,广泛存在于鳞状细胞癌中,如头颈部、食管、宫颈等部位的鳞状细胞癌。

SCC的检测常用于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和疗效评估。

例如,对于宫颈鳞状细胞癌,SCC的变化对预后判断和治疗效果的监测有重要的价值。

3. 碳酸酐酶9(CA9):CA9是一种在低氧环境中高表达的酶,多在肾细胞癌中发现。

CA9的检测可以用于肾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和疾病预后的评估。

此外,CA9还可以用于区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4.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SA是由前列腺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可作为前列腺癌的标志物进行检测。

PSA的升高可能提示前列腺癌的存在,但并不能确定是否有癌症,因为有些非癌性疾病也会导致PSA升高。

因此,PSA检测通常结合其他方法,如前列腺生物检查(如经直肠指诊或前列腺穿刺活检),来诊断前列腺癌。

5. 白细胞介素-6(IL-6):IL-6是一种促炎因子,与肿瘤发生、发展等过程密切相关。

IL-6的升高与多种恶性肿瘤相关,包括淋巴瘤、非小细胞肺癌、肝癌等。

IL-6的检测可以作为肿瘤炎症反应与进展的标志,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6.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NSE是一种在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中表达的蛋白质。

常用肿瘤标志物及主要临床意义

常用肿瘤标志物及主要临床意义

常用肿瘤标志物及主要临床意义肿瘤标志物是指通过检测人体内血液、尿液、组织等生物样本,或者通过影像学等检查方法,能够反映肿瘤发生、发展、预后和治疗效果等信息的一种生物标记物。

以下是常见的肿瘤标志物以及它们的主要临床意义。

1.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是最早被发现的肿瘤标志物,广泛用于胃癌、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诊断和监测。

CEA的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恶性肿瘤,但不能作为肿瘤的特异性标志物。

2.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SA是前列腺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的筛查、诊断和监测。

PSA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前列腺癌的标志,但也可能出现在前列腺炎症或增生等非恶性病变中。

3.癌抗原125(CA125)CA125是卵巢上皮癌的标志物,也可用于盆腔炎症、严重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肌瘤的诊断。

CA125的升高提示可能存在卵巢癌,但也可能出现在其他妇科疾病中。

4.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NSE是神经内分泌细胞特异性产物,常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如小细胞肺癌、神经母细胞瘤等)的诊断和监测。

NSE的升高可以作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标志物。

5.甲胎蛋白(AFP)AFP是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广泛应用于肝细胞癌和性器官畸胎瘤等恶性肿瘤的筛查和诊断。

AFP水平的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肝细胞癌或睾丸畸胎瘤,但也可能出现在其他非恶性病变中。

6.鳞状细胞癌抗原(SCC)7.碱性磷酸酶(ALP)ALP是一种存在于细胞膜上的酶,在骨肿瘤(如骨转移)、肝细胞癌等疾病中常常升高。

ALP水平的变化可以用于肿瘤的监测和评估骨转移的情况。

除了以上列举的肿瘤标志物,还有许多其他的肿瘤标志物,如甲功、钙离子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等。

这些标志物的升高或降低与相应肿瘤类型有关,早期发现和监测肿瘤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

然而,肿瘤标志物的结果并不是100%准确,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

临床常见10大常用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临床常见10大常用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临床常见10大常用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类特殊分子,其在肿瘤的诊断、疾病分期、预后评估、疗效监测和复发检测等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以下是临床常见的10大常用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1. 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CEA)是胎儿期消失后在成年人体内只有极微量存在的标志物,常见于消化道、肺、乳腺等多种恶性肿瘤。

临床上常用于结直肠癌的筛查、肺癌的诊断和疗效监测。

2. 碱性磷酸酶(ALP)碱性磷酸酶(ALP)是一种存在于人体组织和血清中的酶类物质,它在骨组织重塑和体内磷酸盐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升高的ALP水平常见于骨肿瘤、肝胆疾病等疾病,在肿瘤筛查和骨转移的早期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3. 碳酸酐酶 IX(CA-IX)碳酸酐酶IX(CA-IX)是一种与细胞外环境酸化相关的肿瘤标志物。

CA-IX的表达通常与良性和恶性肿瘤的形成和侵袭能力相关,尤其是肾癌、肺癌、胃癌等恶性肿瘤。

CA-IX的检测可以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4.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前列腺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用于前列腺癌的筛查、诊断和疗效监测。

PSA的升高与前列腺癌的风险增加相关,但也可能出现于前列腺炎症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等非恶性疾病中,所以PSA必须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评估。

5. 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AFP)是胎儿早期肝脏和胆囊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成年人身体内只有极少量。

AFP的升高常见于肝细胞癌、胚胎性肿瘤和生殖细胞肿瘤等。

AFP的检测主要用于肝癌和睾丸癌等特定肿瘤的筛查、诊断和预后评估。

6. 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25(CA-125)是一种产生于卵巢上皮细胞的蛋白质,CA-125的升高常见于卵巢癌和其他恶性肿瘤,特别是滤泡性卵巢癌。

CA-125的检测可用于卵巢癌的筛查、诊断和疗效监测,但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肿瘤标识物12项

肿瘤标识物12项

肿瘤标识物12项肿瘤标识物是指能够在患者体内检测到的一些特定物质,它们的产生常常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

肿瘤标识物在早期诊断、疾病评估、疗效监测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现如今,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发现了许多与肿瘤相关的标识物,其中常见的有12项。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这些肿瘤标识物的相关内容。

1. 癌抗原(CEA)CEA主要用于结直肠癌和其他消化系统肿瘤的筛查和监测。

其浓度的升高提示疾病进展或复发。

2. 碳酸酐酶IX(CAIX)CAIX是一种乳酸脱氢酶,广泛存在于许多肿瘤细胞内。

它对诊断肾癌具有重要意义。

3.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NSE主要用于诊断和监测神经内分泌肿瘤,如小细胞肺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

4. 癌胚抗原(AFP)AFP是一种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广泛用于肝癌和睾丸癌的早期筛查、诊断和疗效监测。

5.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SCCA是一种角质形成细胞特异性蛋白,其升高与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

6. 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CYFRA 21-1)CYFRA 21-1主要用于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特别是鳞状细胞肺癌。

7. 黄素结合蛋白(Bilirubin)Bilirubin的升高提示肝胆系统的疾病,特别是肝癌和胆管癌。

8. 碱性磷酸酶(ALP)ALP在肾癌、前列腺癌和骨转移的诊断和疗效监测中有重要价值。

9. 癌胚抗原19-9(CA19-9)CA19-9主要用于诊断和监测胰腺癌、结直肠癌和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

10. 白蛋白(ALB)ALB的含量在肝癌患者中常常降低,它也是判断肝脏功能是否异常的重要指标之一。

11. 铁蛋白(FT)FT的水平升高可能与许多肿瘤的发生和预后相关。

12. 细胞角蛋白19(CYFRA 19)CYFRA 19是一种角蛋白的分解产物,其升高与肺癌和其他恶性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

总结起来,以上是12种常见的肿瘤标识物。

它们在不同类型的肿瘤中具有不同的应用价值,可以辅助医生进行早期诊断、疾病评估和疗效监测等工作。

健康科普12种常见肿瘤标志物简介

健康科普12种常见肿瘤标志物简介

健康科普12种常见肿瘤标志物简介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患者体内出现的一种物质,它可以通过血液、尿液和组织等样本进行检测,对于肿瘤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经常会根据特定的肿瘤标志物结果来判断肿瘤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下面我们将介绍12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以帮助大家更加了解肿瘤相关知识。

1. 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是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主要用于胃癌、结直肠癌和肺癌的筛查诊断。

如果癌胚抗原的水平升高,可能意味着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蔓延。

2. 前列腺特异性抗体(PSA)PSA是用于前列腺癌筛查的重要标志物。

当前列腺癌发生时,前列腺细胞会释放大量的PSA,因此通过检测血液中的PSA水平可以对前列腺癌进行早期诊断。

3. 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IL-2R是一种免疫细胞表面的分子,它的水平增高通常与肿瘤细胞的活跃程度有关。

因此,IL-2R的检测可以帮助鉴定某些淋巴瘤和其他固体肿瘤。

4. 癌抗原125(CA125)CA125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肿瘤标志物,如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等。

CA125水平的升高往往与这些肿瘤的存在和进展相关。

5.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SCC是一种表皮细胞癌的标志物,尤其适用于鳞状细胞癌和其他上皮肿瘤的筛查和诊断。

6.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NSE是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重要标志物,例如小细胞肺癌和神经母细胞瘤。

通过检测NSE的水平,可以帮助判断肿瘤的类型和预后。

7. 甲胎蛋白(AFP)AFP是一种在胚胎期间产生的蛋白质,成人体内AFP水平通常很低。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例如肝细胞癌和睾丸癌等,AFP水平会显著升高。

8. 角蛋白19片段(CYFRA 21-1)CYFRA 21-1是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志物,可以帮助进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9. 碱性磷酸酶(ALP)ALP是一种酶,常用于多发性骨髓瘤和肝肺转移性肿瘤的筛查和诊断。

10.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SCCA是一种与鳞状细胞癌相关的标志物,通常用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筛查和诊断。

十大常见肿瘤指标

十大常见肿瘤指标

十大常见肿瘤指标导言:肿瘤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早期发现和诊断肿瘤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在临床医学中,肿瘤指标成为了一种快速、可靠的手段,用于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肿瘤。

本文将为您介绍十大常见肿瘤指标,希望能帮助您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肿瘤。

一、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广泛应用于结肠癌、胰腺癌、胃癌等肿瘤的早期筛查和诊断。

其检测方法主要基于鳞状上皮癌细胞的分泌物,可通过血清样本检测其水平,从而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潜在的肿瘤。

二、癌抗原(CA)癌抗原是一类与各种肿瘤相关的标志物,例如CA19-9与胰腺癌相关、CA15-3与乳腺癌相关。

这些指标的检测方法与CEA类似,通过血清样本测定其水平,对于肿瘤的筛查、辅助诊断和监测疗效有着重要价值。

三、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前列腺特异抗原是男性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在早期筛查和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常见的前列腺癌指标包括总PSA和游离PSA水平,通过测定血清中的PSA含量,可以辅助判断男性患者是否存在前列腺癌的风险。

四、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是一种胎儿期的蛋白质,在成年人中应该是不存在的。

当肝细胞癌或睾丸癌等恶性肿瘤发生时,AFP的水平会升高。

因此,AFP可以用作肝癌和睾丸癌的辅助诊断指标。

五、白血病相关标志物(WBC)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白血病相关标志物包括白血病细胞的表面抗原和酶,例如淋巴细胞酶、髓过氧化物酶等。

测定这些标志物有助于白血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六、神经内分泌肿瘤标志物(NET)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如胰岛细胞瘤、类癌瘤等。

NET标志物的检测包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内生素等,可用于早期诊断和监测治疗效果。

七、绒毛膜癌标志物(HCG)绒毛膜癌是一种妊娠相关肿瘤,产生大量的绒毛膜癌标志物HCG。

通过HCG水平的测定,可以辅助绒毛膜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

八、骨肉瘤相关标志物(BMP)骨肉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体检项目中异常指标解析肿瘤标志物检查中CEAAFPCA的意义与异常情况

体检项目中异常指标解析肿瘤标志物检查中CEAAFPCA的意义与异常情况

体检项目中异常指标解析肿瘤标志物检查中CEAAFPCA的意义与异常情况体检项目中异常指标解析肿瘤标志物检查中CEA、AFP、CA125、CA19-9的意义与异常情况体检是人们维护健康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对体检项目中异常指标的分析,可以及早发现和预防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

肿瘤标志物检查是体检中常用的一种项目,其中CEA(癌胚抗原)、AFP(甲胎蛋白)、CA125(碳酸盐酸磁性蛋白125)、CA19-9(碳酸盐酸磁性蛋白19-9)是常见的肿瘤标志物。

本文将分析CEA、AFP、CA125、CA19-9的意义及其异常情况。

一、CEA(癌胚抗原)CEA是一种糖蛋白,通常以纤维蛋白结合形式存在于胚胎和胚胎分化的组织中。

在体检中,CEA的检测可以用于辅助肠道、胃、胰腺等多种恶性肿瘤的诊断和评估。

正常情况下,CEA的血液浓度较低,而异常升高或持续升高则可能意味着患者存在肿瘤疾病。

例如,结直肠癌、肺癌、胰腺癌等肿瘤患者常常有CEA的升高情况。

因此,CEA的异常增高可能提示患者存在恶性肿瘤,但并不具有特异性,需结合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二、AFP(甲胎蛋白)AFP是胎儿肝脏和消化系统的一个特定蛋白,正常情况下,AFP的血液水平在出生后逐渐降低,成年人血液中的AFP浓度应低于20μg/L。

AFP的异常升高可以提示患者存在某些肿瘤疾病或其他疾病情况。

AFP检测在诊断和评估肝癌、睾丸癌和卵巢癌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肝癌诊断中,AFP的升高往往是一个较为敏感的指标,但缺乏特异性,需要结合肝脏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

三、CA125(碳酸盐酸磁性蛋白125)CA125是一种糖蛋白,通常以膀胱、子宫、卵巢等部位的上皮组织为来源,正常情况下,CA125的血液浓度较低。

CA125的异常增高可以提示患者存在恶性肿瘤疾病,尤其是卵巢癌。

然而,CA125的升高不具有特异性,还可能受到非恶性肿瘤、盆腔炎症和其他因素的干扰。

因此,在体检中检测到CA125的异常升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EA PSA ALP的临床意义)(一)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CEA)是一种富含多糖的蛋白复合物。

早期胎儿的胃肠道及某些组织均有合成CEA 的能力,但妊娠6个月以后含量逐渐降低,出生后含量极低。

CEA是一种广谱性肿瘤标志物,可在多种肿瘤中表达,脏器特异性低,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辅助恶性肿瘤的诊断、判断预后、监测疗效和肿瘤复发等。

在结直肠癌CEA升高与分期相关,在乳腺癌、肺癌、胰腺癌等也升高,癌性胸水明显升高。

【参考值】<5μg/L(RIA、CLIA、ELISA)。

【临床意义】1.CEA升高主要见于胰腺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胃癌、肺癌等患者。

2.动态观察一般病情好转时,CEA浓度下降,病情加重时可升高。

3.结肠炎、胰腺炎、肝脏疾病、肺气肿及支气管哮喘等也常见CEA轻度升高。

4.96%~97%非吸烟健康人血清CEA浓度<2.5μg/L,大量吸烟者中有20%~40%的人CEA>2.5μg/L,少数人>5.0μg/L。

《癌胚抗原两种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唐汝新2010年目的评价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在测定血清癌胚抗原(CEA)中的应用.方法分别用RIA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20份患者血清标本中癌胚抗原浓度和质控品及标准品中的CEA浓度,作精密度和线性分析及比对分析. 结果 RIA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CEA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88);RIA法的线性范围和精密度不及ECLIA. 结论 RIA法CEA结果与电化学发光法结果一致,而RIA法费用低,符合医院的临床要求.关键词: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放射免疫分析法血清癌胚抗原《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胆囊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王强2016年目的研究血清糖类抗原CA19-9、癌胚抗原(CEA)在胆囊癌诊断中的价值,以筛选适合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组合,用于提高胆囊癌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136例体检健康者、131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100例胆囊癌患者进行CA19-9、CEA检测,分析单个肿瘤标志物和两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差异.结果健康对照组和胆囊良性疾病组CA19-9、CEA水平均低于胆囊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和胆囊良性疾病组CA19-9、CEA测定阳性率均低于胆囊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阳性率为64.0%,高于任一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19-9、CEA在胆囊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联合检测优于单项检测,对胆囊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肿瘤相关物质联合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与放射介入治疗中的应用》陈涛2012年11月16日目的探讨肿瘤相关物质(TSGF)、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癌抗原(CA125、50、199)联合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及放射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判断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102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SGF、CEA、AFP、CA125、CA199、CA50的含量.结果TSGF阳性率84.3%,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P<0.01);恶性肿瘤组TSGF、CEA、AFP、CA50、CA199、CA125的阳性率分别为84.3%、35.3%、27.4%、42.1%、60.8、和43.1%,TSGF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指标(P<0.01);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提高;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TSGF含量及阳性检出率在58例放射介入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介入治疗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TSGF等联合检测可提高恶性肿瘤的诊断阳性率和准确率,同时推荐作为恶性肿瘤放射介入治疗疗效观察的可靠指标.《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CEA mRNA检测的临床意义》安杰2009年09月30日目的评估腹腔冲洗细胞学检查对胃癌预后的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胃癌及对照组患者的腹腔冲洗液标本,采用不同方法检测其中的游离癌细胞,并评价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结果:HE检测阳性率为30.30%,CEA巢式RT-PCR检测阳性率为48.48%,其结果与肿瘤分化程度(P<0.05)、浸润深度(P<0.01)、淋巴结转移(P<0.01)和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肿瘤的大小无关(P>0.01)。

结论:上述检测方法可作为判断胃癌侵袭转移、术后复发情况及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抗-癌胚抗原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伍小军2009年02月21日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循环中抗-癌胚抗原(CEA)特异性抗体的存在情况和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2002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腹科初治、无免疫系统疾病、资料完整的结直肠癌病例,随机选取69例为实验组,对照组为28例良性肠道疾病患者和37例健康体检者。

所有病例治疗前检测血清CEA(ECLIA)、IgG、IgA、IgM(免疫透视比浊法定量测定)、抗-CEA抗体(间接-ELISA法),免疫组化(LSAB)检测肿瘤组织CEA。

用竞争抑制法检测抗体的特异性。

结果:结直肠癌忠者血清CEA 含量升高者(≥15ng/ml)为37.7%(26/9),抗-CEA(IgG or IgM)抗体阳性者为63.8%(44/69),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升至84.1%(58/69)。

良性肠道疾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CEA升高者为0,血清抗-CEA抗体阳性者分别为10.7%(3/28)、10.8%(4/37)。

血清抗-CEA抗体与血清CEA、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和免疫球蛋白含量有显著相关关系(P<0.5)。

抗-CEA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5)。

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血中存在抗-CEA抗体,是一种比CEA 更敏感的肿瘤标记物。

它作为肿瘤标记物和预后因素有待在进一步的大型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证实。

《TPS、CYFRA21-1和CEA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席菁乐2007年09月15日目的探讨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癌胚抗原(CEA)三项标志物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肺癌患者96例,健康对照组9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TPS、CYFRA21-1和CEA三项标志物。

结果:肺癌组(n=96)三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组(n=90)(P<0.001)。

TPS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为84.7%,特异性为89.4%;CYFRA21-1敏感性为54.1%,特异性为91.2%;CEA敏感性为45.8%,特异性为91.4%。

三项联合则敏感性为100%。

结论:TPS、CYFRA21-1和CEA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三者联合检测有明显的互补性,可明显提高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敏感性。

《血清CEA、CA19-9、CA12-5、CA72-4、CA50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温怀凯2007年08月31日目的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和检测对临床上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有关消化系统肿瘤血清标志物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

胃癌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至今为止,还没有合适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用于该疾病的诊断,而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50(CA50)等对胃癌诊断有一定价值,但单独应用时均存在一些不足,为此,我们对部分胃癌患者进行了上述五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旨在探讨其对胃癌的诊断与治疗价值。

(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一种由前列腺分泌的单链糖蛋白,它存在于前列腺管道的上皮细胞中,在前列腺癌时可见PSA血清水平明显升高。

血清总PSA(t-PSA)中有80%以结合形式存在,称复合PSA(c-PSA);20%以游离形式存在,称游离PSA(f-PSA)。

t-PSA及f-PSA升高,而f-PSA/t-PSA 比值降低,提示前列腺癌。

【参考值】t-PSA<4.0μg/L,f-PSA<0.8μg/L(RIA、CLIA、ELISA),f-PSA/t-PSA比值>0.25。

【临床意义】1.前列腺癌时60%~90%患者血清t-PSA水平明显升高;当行外科切除术后,90%患者血清t-PSA水平明显降低。

2.若前列腺癌切除术后t-PSA浓度无明显降低或再次升高,提示肿瘤转移或复发。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良性疾患,约有14%的患者血清t-PSA轻度升高(一般4.0~10.0μg/L),此时应注意鉴别。

3.当t-PSA处于4.0~10.0μg/L时,f-PSA/t-PSA比值对诊断更有价值,若f-PSA/t-PSA比值<0.1提示前列腺癌。

4.肛门指诊、前列腺按摩、膀胱镜等检查及前列腺手术会引起前列腺组织释放PSA而引起血清浓度升高,建议在上述检查前或检查后数日、手术后数周进行PSA检查。

(三)碱性磷酸酶ALP碱性磷酸酶(ALP)在碱性环境中能水解磷酸酯产生磷酸。

ALP主要分布在肝脏、骨骼、肾、小肠及胎盘中,血清中ALP以游离的形式存在,极少量与脂蛋白、免疫球蛋白形成复合物,由于血清中大部分ALP来源于肝脏与骨骼,因此常作为肝脏疾病的检查指标之一,胆道疾病时可能由于ALP 产生过多而排泄减少,引起血清中ALP升高。

【参考值范围】磷酸对硝基苯酚速率法(37℃):男性:1~12岁<500U/L,12~15岁<750U/L,25岁以上40-150U/L;女性:1~12岁<500U/L,15岁以上40~150U/L。

【临床意义】生理情况下,ALP活性增高主要与骨生长、妊娠、成长、成熟和脂肪餐后分泌等相关。

病理情况下,血清ALP测定常用于肝胆疾病和骨骼疾病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是黄疸的鉴别诊断。

(1)肝胆系统疾病:各种肝内、外胆管阻塞性疾病,如胰头癌、胆道结石引起的胆管阻塞、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内胆汁淤积等,ALP明显升高,且与血清胆红素升高相平行;累计肝实质细胞的肝胆疾病(如肝炎、肝硬化),ALP轻度升高。

(2)黄疸的鉴别诊断:ALP和血清胆红素、转氨酶同时测定有助于黄疸鉴别诊断。

①胆汁淤积性黄疸,ALP和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转氨酶仅轻度增高;②肝细胞性黄疸,血清胆红素中等度增加,转氨酶活性很高,ALP正常或稍高;③肝内局限性胆道阻塞(如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脓肿等),ALP明显增高,ALT无明显增高,血清胆红素大多正常。

(3)骨骼疾病:如纤维性骨炎、佝偻病、骨软化症、成骨细胞瘤及骨折愈合期,血清ALP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