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产生异味的原因、应急对策及教训——以大港供水站6.19事件为例

合集下载

自来水发生异味停止饮用

自来水发生异味停止饮用

自来水发生异味停止饮用自来水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为我们提供了饮用水和生活用水。

然而,有时我们可能会发现自来水出现异味的情况,这个异味往往会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担忧。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自来水发生异味的问题,以及如何保证我们的饮用水安全呢?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 异味可能的来源在处理自来水异味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异味可能的来源。

自来水的异味通常有以下几种可能的原因:(1)氯气残留:为了杀菌,自来水中会添加一定量的氯气。

当氯气浓度过高时,会导致自来水呈现出一种刺鼻的气味。

(2)水源问题:自来水的异味可能与水源的质量有关。

如果水源受到污染或受到其他污染物的影响,就会产生异味。

(3)管道老化:自来水管道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很容易出现老化和磨损。

这些老化的管道会释放出一些杂质和化学物质,导致自来水出现异味。

2. 处理自来水异味的方法对于自来水异味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处理和解决:(1)饮用前放置:当我们发现自来水有异味时,可以将自来水放置在一个开放的容器中,静置一段时间。

这样可以让异味慢慢挥发,并减轻对我们的影响。

(2)过滤装置:在自来水龙头上安装一个家用水质过滤器是一个经济实用的方法。

水质过滤器可以帮助去除异味和其他杂质,提供更加安全和健康的饮用水。

(3)更换水源:如果我们的自来水持续呈现异味,可能是水源质量问题。

可以考虑更换水源,例如购买桶装水或安装净水设备,以保障我们的饮用水质量。

3. 饮用水安全注意事项除了处理自来水异味的方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以确保饮用水的安全:(1)储存容器清洁:我们储存饮用水的容器,例如水壶、水杯等,应经常清洗和消毒,以避免细菌的滋生。

(2)保持通风:使用水龙头取水时,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这样可以帮助异味挥发,并减轻对我们的影响。

(3)水质检测:定期进行水质检测是确保饮用水安全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购买相关的水质检测设备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检测。

供水污染的原因及保障措施

供水污染的原因及保障措施

浅议供水污染的原因及保障措施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存的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水的使用方面,不仅要求经济合理,又要城市供水分为水力安全和水质安全,其对城市各方面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供水中存在的再次污染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保障供水安全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供水;污染;供水安全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people living environment of increasingly high demand, especially in terms of water, not only the requirements of economic rationality, and city water supply is divided into hydraulic safety and water quality safety, the city in all aspects of normal operation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water in the presence of secondary pollution problems was analyzed,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water supply.key words: water pollution; water safety中图分类号:[te99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6-0020-02引言:水力安全指供水系统能够满足用户水量、水压,水质安全指供水水质能够满足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具体包括无机毒害物、有机毒害物、放射性物质和生物安全性等的含量以及城市管网状况及其对水质影响。

常见自来水水质投诉问题原因及处理对策

常见自来水水质投诉问题原因及处理对策

常见自来水水质投诉问题原因及处理对策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自来水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水质稍有变化就会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

在用户的水质投诉中,有些确实是水质出现了问题,但有相当一部分是正常现象,只是用户不是十分了解具体的原因。

本文是通过多年来用户水质投诉的内容和具体解决办法,总结出一些常见的问题和应对措施,为供水企业提供参考。

1、用户看到的水质问题1.1黄水1.1.1现象:用户打开水龙头,放出的水发黄,颜色深浅不一,时间长短不一,范围大小不定。

1.1.2原因:黄色或者接近黄色的自来水是对水的感官性状质量投诉的主体,形成的原因较多,是诸多因素并发造成的。

(1)工程引起工程一般可分为两种:一是新管道未按设计要求冲洗;二是应急抢修时引起的。

此类原因所造成的黄水范围往往比较大。

对于新管道而言,如果在投入使用之前,没有对管道进行冲洗,施工时带入的泥土、杂物就会污染管网,形成新管道沿途大范围的黄水。

对于管道应急抢修,除管道爆裂以外,一般多是不停水的。

而是沿自来水泄漏的方向开挖路面,一边抽水,一边寻找管道的破损位置。

当找到破损位置,挖好抢修工作坑时,泄漏出来的自来水和四周的泥土、杂物混合在一起,变成了污水。

一旦关闭阀门停水,当管道中自来水排空后,四周的污水就有可能会沿管道破损位置进入管网中。

(2)管道的腐蚀、沉淀及粘垢输配水管道内的腐蚀、沉淀及粘垢是造成黄水的原因之一.造成管内的腐蚀和结垢因素是所有天然原水中几乎都含有钙镁离子,水中的重碳酸根离子易分解出CO2和碳酸根离子,这些钙镁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形成难溶于水的CaCO3和Mg(OH)2,形成水垢沉渣。

其次,水对金属管道内壁的侵蚀,造成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使管道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氧化物沉淀。

管道中的水垢沉淀一旦遇到流速或流向发生变化或水压波动,极易造成黄水浑浊现象。

(3)水压变化引起水压的变化也会引起管道中黄水的产生。

由于各片区的用水量、供水量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遥。

自来水突发污染事故和水源性传染病应急处理预案

自来水突发污染事故和水源性传染病应急处理预案

自来水突发污染事故和水源性传染病应急处理预案概览本文档旨在制定自来水突发污染事故和水源性传染病应急处理预案,以确保在发生突发污染事故或水源性传染病疫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并保障公众、环境和供水系统的安全。

背景自来水突发污染事故和水源性传染病是城市供水系统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

突发污染事故可能由意外事故、恶意破坏、自然灾害等引发,导致自来水中出现有害物质或细菌病原体。

水源性传染病是指由受污染的饮用水或日常生活用水中的病原体传播引发的疾病。

目标-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突发污染事故或水源性传染病疫情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置。

- 保护公众健康,确保供水系统中的自来水安全。

- 降低突发污染事故或水源性传染病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应急响应步骤1. 突发污染事故报警与通知:一旦发现突发污染事故,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警和通知相关责任人。

2. 应急调查与评估:组织专业人员对污染事故进行调查与评估,确定事故的性质、范围和影响,评估对公众和环境的潜在威胁。

3. 信息发布与警示:及时向公众发布事故的相关信息,包括污染源、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等,并提供安全用水建议和警示。

4. 风险管控措施:制定适当的风险管控措施,包括加强水质监测、净水处理、隔离污染源等,以保障自来水供应的安全性。

5. 突发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启动紧急处置预案,迅速采取措施减轻事故影响,清除污染源,修复供水系统,恢复正常供水。

6. 深入调查与分析:事故处理结束后,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应急预案和供水系统管理。

应急演练与培训为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与培训活动,包括但不限于:- 突发污染事故模拟演练,检验应急响应流程与协调机制的有效性。

- 供水系统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安全意识。

- 公众安全教育,加强公众对应急处理预案的认知与了解。

评估与改进定期评估应急处理预案的有效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改进与优化。

同时,与相关部门和专业机构进行合作,分享经验,研究借鉴其他地区的最佳实践,提高应对突发污染事故和水源性传染病的能力。

79. 为什么自来水的味道会发生变化?

79. 为什么自来水的味道会发生变化?

79. 为什么自来水的味道会发生变化?79、为什么自来水的味道会发生变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会使用自来水,无论是用于饮用、烹饪还是洗漱。

但有时你可能会注意到,自来水的味道会突然发生变化。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首先,水源的变化是导致自来水味道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自来水通常来自于地表水(如河流、湖泊)或地下水。

如果水源地受到了污染,比如附近的工厂排放了未经处理的废水,或者农业活动中大量使用的化肥、农药随着雨水流入水源,都可能改变水的成分和味道。

其次,水处理过程中的变化也会影响自来水的味道。

为了确保自来水的安全和卫生,会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包括沉淀、过滤、消毒等。

如果在消毒过程中,消毒剂(如氯气)的使用量发生变化,就可能让自来水产生特殊的味道。

使用过量的消毒剂会使水有刺鼻的气味,而使用量不足则可能无法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影响水质。

另外,管道老化和腐蚀也是造成自来水味道变化的常见原因。

城市中的供水管道通常由金属(如铁、铜)或塑料制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属管道可能会生锈、腐蚀,塑料管道可能会分解产生异味物质。

这些物质会混入自来水中,从而改变水的味道。

季节因素也不可忽视。

在雨季,大量的雨水可能会使水源中的矿物质含量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自来水的味道。

而在炎热的夏季,水温升高,水中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加快,这也可能导致水的味道出现异常。

再者,自来水在储存和输送过程中的停留时间也会对味道产生影响。

如果水在水箱或管道中停留时间过长,可能会滋生细菌和藻类,从而产生异味。

有时候,区域性的问题也会导致自来水味道的改变。

比如某个地区的地质结构特殊,水中天然就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如铁、锰等,这也会让自来水有特殊的味道。

为了保障我们能用上味道正常、安全卫生的自来水,相关部门一直在努力。

他们会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防止污染;不断优化水处理工艺,确保消毒剂的使用量恰到好处;定期检查和更换老化的管道,减少异味物质的产生。

作为普通用户,如果发现自来水味道有明显的异常,应及时向供水部门反映,以便他们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自来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自来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自来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自来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自来水中出现污染或水质问题的突发情况,可能导致大范围的公共卫生风险。

为了做好应对这类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需要制定应急预案,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应急预案示例:
1. 预案目标:保障公众的饮用水安全,减少公共卫生风险,迅速响应、控制和解决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2. 应急响应机制:
- 组织成立应急指挥部,明确指挥体系、职责和权限,并配备足够的人员和资源。

- 启动应急响应程序,立即采取措施控制状况,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社区居民。

- 迅速调集专业人员,进行紧急水质检测,确定问题原因和范围。

3. 应急处置措施:
- 对受影响区域的自来水供应进行紧急停水,以避免更多的人受到污染水的影响。

- 迅速发布通知,提醒公众停止使用自来水,并提供应急用水方案,包括指导公众如何保存和使用水资源。

- 组织专业团队对受影响自来水管道进行紧急修复和清洗,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 加强社区宣传和教育,向公众提供必要的防护知识和卫生应急处理方法。

4. 应急评估与调整:
- 对应急处置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应急预案内容,提高应对能力。

- 进行事后总结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并在平时进行定期演练和培训。

以上仅是一个简要的应急预案示例,实际应急预案的制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补充,以确保能够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关于加强大港地区供水安全的对策研究

关于加强大港地区供水安全的对策研究

关于加强大港地区供水安全的对策研究摘要:针对大港地区供水企业多,水源条件复杂的形势,为确保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作为基层供水部门的管理人员,就大港地区供水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针对性对策研究。

关键词:供水安全;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 TK284.7文献标识码:A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全党的核心工作,因此,确保社会的稳定和谐不仅是各级政府的主要工作,而且是主要的政治任务。

供水工作事关千家万户,与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息息相关,是构建和谐社会极其重要和关键的环节之一,可谓责任重于泰山。

因此,加强供水安全,确保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是供水管理部门的责任和使命,作为一名基层供水部门的管理人员,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加强大港地区供水安全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大港地区水源基本现状:大港区位于天津市最南部,地处大清河、子牙河两大水系交汇处,境内有十一条一、二级河道,华北地区最大的平原水库—北大港水库也坐落于大港辖区内,由于水库无稳定来水水源,长期处于死库容,境内河道均为行洪排沥河道,水量不稳,水质无法保障,大港区建区后,因没有水源保障,没有建设供水厂。

加之,受“先建厂,后建区”客观因素的影响,大港区境内的天津石化公司水厂和大港油田供水厂自成供水体系,因此,建区之初,主要依靠开采地下水解决城市居民饮水,1983以后,随着大港区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从天津石化公司引入部分宝坻水(宝坻水源地开采的地下水)为迎宾街以西的生活小区供水。

1991年引滦入港工程实施后,大港区政府开始筹资建设大港水厂。

1995年11月大港水厂建成后,区政府所辖生活小区,全部更换为滦河水源。

天津石化公司所辖生活小区仍为宝坻水,大港油田生活小区全部更换为滦河水。

二、大港地区供水状况和存在问题:(一)大港地区供水企业情况大港辖区内共有以下五个供水厂及一个供水单位:1、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水厂名为天津石化动力部供水车间。

自来水中的色度和异味来源

自来水中的色度和异味来源

自来水中的色度和异味来源自来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但是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自来水的颜色不稳定,甚至会出现异味。

这些问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和困扰。

本文将深入探讨自来水中色度和异味的来源,并提供解决方案。

一、色度的来源自来水中的色度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 植物性物质:在自来水的源头,即水库或河流中,存在着大量的植物性物质。

这些物质可以通过水厂的处理,如沉淀、过滤等步骤进行去除,但在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漏网之鱼。

2. 金属离子:自来水中含有一定的金属离子,如铁、锰等。

这些金属离子与水中的其他物质反应,产生溶解度较高的化合物,从而造成自来水的色度增加。

3. 悬浮物:自来水中可能存在一些微小的悬浮物,如泥沙、微生物等。

这些物质在自来水中悬浮并聚集,导致水体颜色变混浊。

二、异味的来源自来水中的异味可能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 氯气:为了消灭水中的细菌和病原体,水厂常常使用氯气进行消毒处理。

但是,氯气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会产生异味。

2. 大肠杆菌:自来水中可能含有大肠杆菌等细菌。

这些细菌的代谢产物会导致水体产生难闻的气味。

3. 残留的化学物质:水厂处理自来水时使用的化学药剂可能残留在水中,导致异味的产生。

如氯胺类消毒剂、余氯等。

三、解决方案针对自来水中色度和异味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解决方案:1. 滤水器:购买一款适用于家庭使用的滤水器,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异味和味道。

2. 煮沸水:将自来水煮沸后再进行冷却,可以减少异味的产生。

如果水中的异味主要来自氯气,可以将水放置在开放的容器中静置数小时,氯气会逐渐挥发。

3. 购买瓶装水:如果家中自来水的质量实在无法满足要求,可以选择购买瓶装水。

但是需要注意选择信誉好的品牌,以确保水质的安全与可靠。

4. 及时报修:如果发现自来水的色度和异味问题较为严重,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修,以便他们能够及时解决水质问题。

总结:自来水中的色度和异味问题是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来水产生异味的原因、应急对策及教训——以大港供水站6.19事件为例发表时间:2018-05-16T10:29:18.5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期作者:滕怀东张吉贵吕树文王德来[导读] 摘要:总结了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供水站出厂水产生异味的原因。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供水站天津 300270摘要:总结了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供水站出厂水产生异味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以大港供水站为典型代表的小旧型自来水厂应该采取的应急对策。

事件平息后,深刻吸取教训,早期建设的小旧型水厂面对藻类爆发时,应当建立完善的预防体系与有效的应急处置体系,增强监测与检测能力,改进水处理工艺。

关键词:鱼腥藻;土臭素;应急对策;教训Causes of peculiar smell in tap water、Emergency measures and Lesson——Take 6.19 Event of Dagang water supply station as an ExampleTENG Huai-dong,LV Shu-wen,ZHANG Ji-gui,WANG De-lai(Tianjin Binhai New Area Dagang water supply station,Tianjin 300270)Abstract:Summarizes the causes of the peculiar smell of the tap water in Dagang water supply station of Binhai New Area in Tianjin.On this basis,Emergency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for small and old waterworks with Dagang water supply station as a typical example.After the event subsides,draw lessons,early construction of small old waterworks in the face of algae outbreak,a perfect prevention system and an effective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enhanced monitoring and testing capabilities,improved water treatment process.Key word:anabaena;geosmin;emergency measure;lesson2016年6月19日,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共供水站发生一起因原水土臭素超标而引起自来水产生异味的事件。

原水中鱼腥藻占全部藻类的95.8%,密度为10899万个/L,土臭素浓度270ng/L(该指标限值为10ng/L)。

在此期间,滨海新区大港地区的大港供水站、安达水厂、大港油田滨海水厂出厂水均出现异味现象,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在社会上造成极度恐慌。

此事发生后,天津市政府、天津市滨海新区政府协调相关部门积极行动,各自来水厂紧急应对,妥善处理了此次事件。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供水站(以下简称供水站)是一家隶属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建交局的事业单位(自来水厂性质)。

供水站1995年建站,常规水处理工艺,原水采用引滦水和引江水,供水能力2万m3 /d,属于小旧型自来水厂。

此次事件为天津市供水行业敲醒了警钟,也折射出小旧型自来水厂在应对此类突发事件中的不足,所采取的应急对策供同行们参考。

1此次供水导致异味产生事件的主要原因2015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天津段通水后,供水站一直使用引江水,水质良好,常规净水工艺对其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2016年6月份,由于引江水供水调蓄紧张,将大港地区临时更换为引滦水。

负责供引滦水的于桥水库长时间未使用,受水库水位与流速、日照和水温、氮和磷含量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藻类繁殖过多,正逢夏季蓝藻变异为鱼腥藻。

经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滨海监测站检测发现,供水站出厂水有异臭味,加热后热臭更加明显,超过《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GB/T 5750.4-2006)中的“臭和味”的最高强度等级(5)。

原水中检测出优势藻类为鱼腥藻,藻密度为10899万个/L,土臭素含量为270ng/L,超标27倍。

基本明确,自来水中的异味主要来源于鱼腥藻所分泌的土臭素。

在此有必要对土臭素简单介绍一下,土臭素(geosmin)又称土臭味素、土腥味素、土味素,它是一种具有强土腥味的挥发性化合物质,许多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都能产生出这种物质,主要是由水中菌类和蓝藻合成并分泌到水中,导致水体产生异味,常规水处理工艺极难去除。

土臭素作为水中典型的藻源嗅味物质之一,而且土臭素在鱼腥藻生长过程中主要分布在藻细胞内部[1]。

其产生的异味曾经给多地的正常供水造成极大困扰,当水中土臭素含量超过10ng/L时,即可明显嗅到异味,此次事件中许多居民反映类似于六六粉味。

2 应急对策2.1投加粉末活性炭直接吸附土臭素粉末活性炭能够很好去除土臭素,这是由于粉末活性炭的多孔结构和巨大比表面积能够为吸附土臭素提供有利条件,同时土臭素分子量较小,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且具有扁平化结构,更容易吸附在活性炭的裂隙状孔隙中[2]。

2016年6月19日上游于桥水库开始一次投加粉末活性炭。

由于供水站不具备土臭素吸附试验能力,天津市自来水集团公司向供水站提供了一次、二次投加粉末活性炭参考数据。

水源水中总土臭素浓度为960ng/L,粉末活性炭投加量分别为5、10、20和30mg/L,吸附事件60min。

一次投加粉末活性炭的结果表明,随着粉末活性炭投加量的增加,水中土臭素残余浓度逐渐降低,土臭素去除率为95.7%~98%。

下图为二次投加活性炭之后水源水中土臭素的残余浓度。

从图中可以看出,初次投加粉末活性炭后,向水中二次投加粉末活性炭,投加量分别为5、10、20mg/L,土臭素的去除率降低为36.8%~52.0%,低于初次投加粉末活性炭的去除率。

供水站参考上述试验结果后,在保证土臭素去除效果的同时应减少粉末活性炭投加量(过多的粉末活性炭会造成堵塞滤池),将投加量控制在20mg/L。

随着上游于桥水库土臭素浓度逐渐降低,将投加量控制在10mg/L。

投加粉末活性炭应在投加净水剂聚合氯化铝(PAC)之前连续投加于原水中。

供水站利用闲置的库房,安装2台粉末活性炭投加机,一台运行,另一台备用,采用独立输送管线。

投加点选在原水进入原水池前的计量间(此点原水未经任何处理,同时此点也是一次消毒点),由于情况紧急,直接将输送管线接在原水管线压力表的立管上。

原水管线直径为DN400mm,输送管线直径为DN32mm,PE管材。

2.2 投加高锰酸盐复合剂进行氧化处理先要说明的是高锰酸盐复合剂(PPC)对低藻类的原水处理效果并不理想。

高锰酸盐复合剂对很多种高藻类地表水表现出明显的强化混凝作用,它是以高锰酸盐为主剂,与多种辅剂组合制成的药剂,对鱼腥藻有良好的灭活作用。

其在氧化反应中产生的新生态水合二氧化锰具有很高的活性,且具有胶体的性质[3],对鱼腥藻有吸附凝聚作用,使其易于在沉淀和过滤工艺中去除。

因此,高锰酸盐复合剂与净水剂聚合氯化铝联合使用,利用氧化作用破坏鱼腥藻的结构,降低其密度,减少土臭素分泌量。

供水站共2座反应池,每座反应池设计进水量为430 m3/H,运行流量400 m3/H。

安装2台工作流量为464L/H、工作压力为7Bar机械隔膜计量泵,定制容量为3吨的储存罐1个,使用DN32mmPE管独立连接到每座反应池。

值得一提的是供水站在安装完投加设备后,由于先前没有经验,加之情况紧急,人工估算造成盲目投加。

结果出厂水显现暗红色,色度严重超标,少量出厂水流入用户,供水站立即停止投加,展开烧杯混凝试验。

化验人员选择1、2、3、4、5、6、7、8mg/L投加量进行试验,试验得出在5mg/L时,色度为5度,且高锰酸盐复合剂对鱼腥藻氧化效果良好。

运行人员按此投加量投加后,出厂水色度为5度,符合GB/T 5750.4-2006国标要求。

2.3 投加助凝剂增强絮凝物聚合作用助凝剂(HCA)属于阳离子型线型高分子聚合物,它是二甲基二烯丙基季胺盐的聚合物,水溶性好,能完全溶解于水中。

其作用机理是借助聚合物本身含有的阳离子基团和活性吸附基团,对悬浮胶粒和含负电荷的物质通过电中和及吸附架桥等作用使之失稳、絮凝。

由于藻类表面带负电荷,易与阳离子型HCA接触,所以在反应池中投加 HCA助凝剂能使水中的微生物絮凝成团,加速其沉淀去除[4]。

供水站依据此理也将投加点选在反应池。

由于供水站反应池未安装斜管,含高密度鱼腥藻的原水进入反应池中与净水剂聚合氯化铝(PAC)混凝、次氯酸钠(NaCLO)消毒处理后,死亡的鱼腥藻导致絮凝物比重变轻,造成沉淀缓慢。

此时投加助凝剂,可以很好起到聚合作用,经过混合吸附水中有机物和无机杂质后,絮凝物比重加大,粘附在絮凝物上的活性炭颗粒大部分也都在反应池中成为污泥排出。

助凝剂的投加设备选定及过程与投加高锰酸盐复合剂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针对浑浊度为6NTU的高鱼腥藻原水,化验人员选择0.1、0.2、0.3、0.4、0.5、0.6、0.7、0.8mg/L投加量进行烧杯混凝对比试验,试验得出在0.5mg/L时,既保持最少投加量又能快速聚合沉淀经净水剂混凝处理产生的絮凝物,并且烧杯液面仅存少量絮凝物。

技术人员考虑助凝剂的投加量应以达到快速聚合为目的,不易过量投加,因其含有的有机物会影响自来水各项指标。

2.4 简易改造反应池虽然经过混凝、氧化、聚合处理,但原水中鱼腥藻密度过高,仍有少量絮凝物漂浮于反应池水面(前文已提到供水站不具备斜管工艺)。

絮凝物流入滤池后给滤池造成压力,加快反冲洗频率,过水量减少。

供水站选择在2座反应池上简易安装6台50WBZ12.5-160自吸泵,每座3台,增加运行人员,保证反应池水面洁净。

含絮凝物的废水直接排放到污泥池,不再回收利用。

在采取上述四项应急对策后,经滤池过滤,出厂水中的土臭素含量降到10ng/L以下。

常温及加热后出厂水嗅和味均为无,其他指标合格,水质恢复正常,用户投诉骤减,此次事件基本平息。

3 教训3.1 缺少藻类污染应急预案供水站的应急预案中只是针对平常供水事故制定了详细的对策,面对含高密度鱼腥藻类污染时显得束手无策,更没有储备相关应急设备和药剂。

早在2013年夏季供水站爆发过一次藻类污染,但并不是能够产生异味的鱼腥藻,经过常规处理水质未受太大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