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开挖放坡实施方案

基坑开挖放坡实施方案

基坑开挖放坡方案

一、编制依据

本方案编制依据《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规范》及相关标准。

二、工程概况

1、项目概况

该工程为某公司新建厂房项目,总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三层。

2、地质地貌概况

该工程地处平原地带,地质属于第四系黄土和第三系砂岩,地下水位较浅。

3、设计概况

本工程采用桩基础,基坑深度为5米,基坑开挖放坡,边坡坡度为1:1.5.

4、施工特点

本工程存在地下管线较多,且周边环境复杂,施工难度较大。

三、施工安排

施工周期为120天,具体施工时间为每天早上8点至晚上6点。

四、主要施工方法

1.施工测量

在开挖前进行地面平整度测量,确保开挖面平整度符合要求。

2.施工流程

开挖前,先进行地面清理,清除杂物和障碍物。然后采用挖掘机进行基坑开挖。

3.护坡开挖方案

为了保证边坡稳定,本工程采用了护坡开挖方案。具体方案为:先将边坡开挖至1.5米高度,然后进行护坡施工。

4.排水方案

由于地下水位较浅,为了保证基坑内不积水,本工程采用了排水方案。具体方案为:在基坑底部设置排水管,将基坑内的水排出。

5.土方开挖方案

本工程采用了挖掘机进行土方开挖,具体方案为:先进行基坑周边土方开挖,然后进行基坑内土方开挖。

6.基坑开挖后成型图及边坡稳定性计算

根据基坑开挖后成型图进行边坡稳定性计算,确保边坡稳定。

7、XXX堆放

本工程采用了挖掘机进行土方堆放,确保堆放平稳,不影响周边环境。

二、工程概况

1、项目概况

本工程位于来宾市武宣县城东新区,规划用地面积为.03㎡,总建筑面积.50㎡,其中1#~7#楼设计为高层住宅楼,基

础为桩基,8#~11#楼设计为低层商铺,基础为独立柱基础。地下一层,地下室底部设计标高61.00m。

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XXX

勘察单位:XXX

设计单位:XXX

监理单位:XXX

施工单位:XXX

2、地质地貌概况

现场地已基本开挖至地下室底板,根据岩土工程施工勘察报告显示,本工程场地上覆土层土质情况自上而下主要为:杂填土(第①层Qnl),耕表土(第②层Qpd),坚硬状红黏土

(第③层Qel),强风化白云质灰岩(第④层C2h),微风化

白云质灰岩(第⑤层C2h)。

3.设计概况

根据工程勘察院提供《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资料显示,基坑可放坡开挖,放坡系数可采用1:0.75~1:1.75,结合地质

及工程实际情况,本工程采用无支护土方,基坑放坡系数为1:0.75.

4.施工特点

本工程占地面积较大,土方量较大,周边地面开阔,场地周边20m范围内无建筑物和地下管道,根据地质报告,场地

地下水水量贫乏,土质较好。

土方采取放坡分层分级开挖,第一层开挖深度为3m,分

为2级,每级1.5m,第二层开挖深度为3m,分为2级,每级1.5m,共计开挖深度为6m。

排水采取基坑外排水和基坑内集排水。

三、施工安排

1.施工进度

本工程计划于2016年5月10日开工,预计于2016年7

月15日完工。

2.劳动力及机械组织

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剔除格式错误,无需改写。

根据工程量和总体施工进度的要求,计划安排5台挖土机、10台运土翻斗车、4台水泵、5名挖土机司机、10名运土车司机、10名普通工、1名施工队长、1名技术员;项目还安排了

3名专业技术负责人、3名质量员和3名安全员。

施工测量方面,该工程拟投入的仪器主要包括经纬仪、自动安平水准仪和全站仪等。在拟建建筑物四周布设四个水准点

作为建筑物沉降观测的依据,四个水准点闭合差应小于±12√H。场地整理和XXX开挖时应保护好水准点。

施工流程包括开挖线放样、第一步土方开挖、第一步修坡、开挖下一步土方、下一步修坡,直至基坑底。

护坡开挖方案包括放线员用白灰撒好上坡线及下坡线,用于控制放坡角度。根据勘察报告内各土层、土质状况,采用

1:0.75坡度放坡。由于基坑较深,采用二阶开挖施工,第一阶

段挖至3m深处,第二阶段挖至6m深处,预留0.3m人工清槽。每一开挖阶段均从同方向开始,同时护坡处均一次开挖成型,专人负责指挥作业。基坑四周做1.2米高的临时围栏并挂安全

网进行封闭,2米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夜间设红色警示标志。

排水方案采取基坑外排水和基坑内集排水。在基坑底距坡角500mm处设300×300排水沟,6个集水坑。自然降水及部

分○1层土内存水通过上层排水沟排至于集水井,由潜水泵排

至城市排水管网。部分○1层土内含水和自然雨水及极弱透水

层渗水可通过基坑内排水沟和集水坑直接由潜水泵排至城市排水管网。

土方开挖方案包括场地清理、放灰线、甲方或监理验线合格、机械就位、开挖、装渣外运、人工挖土清槽。场地平整后进入下道工序(桩孔及独立柱基础开挖)。基坑周围地面堆载应满足以下要求:基坑周围5m范围内堆载不得超过10kpa。

最后留300mm土采用人工挖,以保护原有土层。挖土坡度按

照地质勘察报告的放坡系数开挖。开挖后,测量人员随时进行测量,及时洒灰线,防止超挖和欠挖,操作人员一律使用平锹进行清槽和护坡。土方开挖完成后应立即及时组织建设、监理、设计、地勘等部门对基坑进行验收,并浇筑垫层进行封底,防止水浸和暴露。

质量标准包括开挖标高、长度、宽度、边坡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柱基、基坑、基槽、场地的基土土质必须符合实际要求,并严禁扰动。

一般项目需要控制好开挖表面的平整度和基底土性。在挖掘土方时,应特别注意保护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和标准水准点,并定期进行复测检查以确保它们完好无损。同时,还需要对基坑内的工程桩进行保护,派专人进行看护并及时与指挥和开挖人员沟通,以避免碰撞损坏。

基坑开挖后需要绘制成型图并进行边坡稳定性计算。土坡稳定性计算采用圆弧条分法进行分析计算。本计算书采用瑞典条分法进行分析计算,假定滑动面为圆弧面及滑动土体为不变形刚体,还假定不考虑土条两侧上的作用力。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放坡参数、荷载参数和土层参数等信息。

放坡参数包括放坡高度、放坡宽度和平台宽度。荷载参数包括布置方式、荷载值、距基坑边线和作用宽度等。土层参数包括土类型、土厚度、土重度、内聚力、内摩擦角和饱容重等。在计算过程中,需要采用相应的计算公式和计算结果,省略了重复计算过程。

总之,基坑开挖后的成型图和边坡稳定性计算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进行计算和分析,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根据土坡极限平衡稳定原理进行计算。在自然界中,匀质土坡失去稳定后,滑动面呈现曲面,通常滑动面接近圆弧,因此可以将滑裂面近似成圆弧进行计算。将土坡的土体沿竖直方向分成若干个土条,从土条中任意取出第i条,不考虑其侧面

上的作用力时,该土条上存在着土条自重、作用于土条弧面上的法向反力以及作用于土条圆弧面上的切向阻力。为满足《规范》要求,安全系数要满足>=1.2的要求,因此将抗剪强度引

起的极限抗滑力矩和滑动力矩的比值作为安全系数,并考虑安全储备的大小。计算公式如下:

Fs = (Σliγihi(h1i+h2i)/2(cotθi+γitani))/Σbihi(h1i+h2i)/2γi +

Σqhi(h1i+h2i)/2

其中,Fs为土坡稳定安全系数,c为土层的粘聚力,li为

第i条土条的圆弧长度,γ为土层的计算重度,θi为第i条土

到滑动圆弧圆心与竖直方向的夹角,φ为土层的内摩擦角,bi

为第i条土的宽度,hi为第i条土的平均高度,h1i为第i条土

水位以上的高度,h2i为第i条土水位以下的高度,γi为第i条

土的平均重度的浮重度,q为第i条土条土上的均布荷载。

通过循环计算,将数据各参数代入上面的公式,求得最小的安全系数Fs。计算结果表明,在开挖内部整体稳定性时,

安全系数Fs=1.433>1.20,满足要求。

土方大部分外运往郊区,剩余少量土方堆放在工地附近,用于土方回填。关于桩基础开挖和独立柱基础开挖的具体施工方案详见相应的专项施工方案。在进行独立柱基础土方开挖前,基坑已挖至基础垫层,地表基本保持平整,以便进行独立柱基

坑放线。在开挖前,必须进行复测检查,由现场技术员为主办理预检手续。施工工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本工程采用独立柱基础,轴线间距为3000mm~7000mm,独立柱基础承台的尺寸分别为3000mm×3000mm、

3400mm×3400mm、2500mm×2500mm。基础底板以下开挖深度为2500mm~4000mm,扣除作业面及放坡宽度后,独立柱基础承台间土顶部宽度仅剩1500mm~5000mm。为了满足工程进度和基坑排水需要,我们采用履带式挖掘机进行开挖,由机械化施工队负责挖土施工,人工清理坑底。

挖土范围按建筑平面图外边线预留600mm宽作为施工操作工作面,独立柱基槽边坡按1:0.5进行放坡。为防止挖掘过程中扰动老土,机械挖土时我们会预留30cm左右的坑底,用人工挖土清至设计标高。

在人工清理坑底之前,我们会在挖至接近坑底标高时,每隔1.0m打一个小木橛。用塔尺及水准仪随时以小木橛上口检查坑底标高。由工长检查坑边尺寸,确定坑宽标准,据此修整槽帮,最后清除坑底浮土,修底铲平。

开挖至设计深度标高后,及时通知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出面主持验槽,参加单位包括监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并向其介绍地基情况,特别是松软土层等不良地基,验槽完毕,由各方签字确认,交付下道工序。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项目经理领导下,由专职质量工程师和XXX作业的工程师、质量员等组成项目部负责土方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同时,我们健全了质量保证体系,明确了各类人员的职责,制定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工班组坚持“三检制”,并采用“一条龙”操作管理方法,确保施工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施工前还要做好各级技术准备和技术交底工作,以确保施工质量。

During excavator and dump truck ns。it is important to pay n to overhead power lines and avoid working under them。If working on one side of the power lines。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stances must be at least 2.5m and 4-6m (for 110-

220KV lines).

Temporary fences measuring 1.2 meters high with safety nets should be set up around the n site。XXX 2 meters of the fence。Red warning signs should be XXX.

XXX。workers must use safety helmets。safety belts。

safety nets。XXX。well frames。XXX.

Before starting work。XXX design plan should be created

and followed。n rooms should be set up according to nal standards。and standard electrical boxes should be used。All electrical lines should be set up according to the three-phase five-wire system and have three-level n and two-level XXX。including leakage n devices。XXX should be avoided。and all XXX.

Switches in the n box should be labeled with their XXX should use a safe voltage of 36V or below.

When using a submersible pump。XXX should be installed。and the sensitivity should be checked before use。The cable should be a four-core flexible wire。Safety devices and XXX

frequently during use。and the power switch should be turned off before checking for faults.

XXX and dump trucks must hold valid XXX。They must also follow safety operating res and n before。during。and after work。The cab or operating room should be kept clean and free of XXX。and machinery should not XXX。the vehicle should slow down and maintain a distance of at least 1.5m from the ditch。The wheels should be XXX ditches。the machinery should maintain a safe distance from the edge。and no one should stand on the machinery or in the rotating area。Safety warning signs should be displayed in dangerous areas。and someone should be assigned to monitor and direct the work。After work。excavators and transport vehicles should be parked on solid。tidy。and non-waterlogged ground.

Finally。n roads should be kept clean and free of obstacles。and traffic should follow traffic rules.

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技术人员、安全人员等。

2)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措施和流程。

应急预案包括突发事件的分类、应急响应流程、应急物资和设备的配备、应急队伍的组建和管理等内容。

3)配备应急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措施的有效实施。

应急物资和设备包括安全帽、防护鞋、雨衣、手套、医疗急救箱、灭火器等。

4)定期进行应急培训,提高现场操作人员的应急能力。

应急培训包括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流程、应急物资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应急队伍的组建和管理等内容。

2、突发事件应急响应

1)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和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2)组织抢险队伍进行应急处置,确保现场安全。

3)及时向上级和相关部门汇报事件情况,协调解决问题。

4)评估应急响应效果,总结经验,完善应急预案。

或擅自行动。同时,要时刻保持冷静,按照应急预案有序地进行处理,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我们的项目部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提高应急救援能力。首先,我们成立了一个由XXX、XXX就业、XXX等人组成的团队,负责挖孔桩生产安全的现场管理,以确保生产正常进行。其次,

我们组建了抢险队,并对所有人员进行了应急知识培训,以便在出现险情时能够快速响应和处理。此外,我们还进行了应急演练,以提高所有人员的应急救援能力。

在紧急情况发生时,我们有一套严密的上报程序。首先,现场要迅速逐级上报,包括现场、办公室、抢险领导小组、上级主管部门。然后,项目部和综合办公室负责收集、记录、整理紧急情况信息,并向小组及时传递。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主持紧急情况处理会议,协调、派遣和统一指挥所有车辆、设备、人员、物资等实施紧急抢救和向上级汇报。如果事故特别小,可以根据上级指示由施工单位自行直接处理,如果事故较大或施工单位处理不了,则需要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请示,启动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如果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仍不能处理,则由建设单位的质安部向建委或政府部门请示启动上一级救援预案。

在紧急情况发生后,现场要组织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护好现场,及时抢救伤员和财产。项目部最高负责人要在三分钟内电话通报到值班室,并说明紧急情况性质、地点、发生时间、有无伤亡事故,是否需要派救护车、消防车或警力到现场实施

抢险工作。值班人员在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要在2分钟内将情况报告到紧急情况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小组在组织讨论后在最短时间内发出如何处理现场的指令。分派人员车辆等到现场进行抢救、警戒、疏散和保护现场等。综合办公室要在30

分钟内以小组名义打电话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情况。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全体职工都应该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主动积极地投入到紧急情况的处理中去。各种设备、车辆、器材、物资等要统一调遣,各类人员必须坚决无条件服从组长或副组长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委或擅自行动。同时,要时刻保持冷静,按照应急预案有序地进行处理,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1、建立快速联系通道,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处理问题。

2、针对基坑开挖施工阶段防土方坍塌,采取以下措施:a、分段分层开挖;b、基坑周围土体加固;c、发现支撑变形或折断时立即加固;d、降低水位时加强观测;e、加强对XXX开

挖施工工艺的组织与管理;f、实施跟踪监测,及时反馈信息;

g、施工人员严禁在基坑内休息。

3、为预防高温中暑,调节工作时间,为工人准备防暑降

温饮品。

4、基坑开挖期间,严格遵守用电规范,采用三相五线制,安装保护装置,电缆架空,离地面不小于2米,严禁拖地和压埋土中。发生触电事故时,迅速脱离电源,将触电者移至空气流通好的地方,情况严重者采用人工呼吸法和心脏按压法抢救,同时就近送医院。

5、为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基坑开挖作业区采取警戒色钢

管防护隔离,并设安全标志,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及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不可在基坑内休息。发生坠落时,工地急救员边抢救边就近送医院。

6、对基坑进行监测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1、为了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需要组建以

项目经理为领导的基坑观测小组。该小组由测量班长担任组长,测量员为组员,并与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提交观测报告给监理单位。

2、在施工场地布设沉降观测点,共设4个观测点及基准

点在坡顶开挖整平、基础工程施工后进行设置,并在施工过程中妥善保护。

3、观测频率需要根据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情况进行调整。

变形观测点应在布设初始读数。基坑开挖过程中,相邻两次的观测时间间隔不宜超过三天或每开挖一层观测一次。遇台风和大雨或出现可能促使变形加快的情况时(如坡顶超载显著增加,超过设计允许值)应加密观测次数。基坑开挖完毕和基础施工完且变形已趋稳定时可适当延长间隔时间,不少于每周二次。当基坑回填完成时,可结束观测。

4、在基坑放坡施工期间,每天需要委派一名巡视员,对

基坑周边环境进行巡视,仔细检查,发现出现开裂,及时向项目领导小组汇报。

十、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1、管理目标是确保施工现场符合广西省环保及文明施工

要求。

2、施工措施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进行动态管理,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总平面布置和当地政府及主管部门对场容的有关规定及依据;

承台基坑放坡开挖施工方案

承台基坑放坡开挖施工方案

XX大道东延及枢纽集散系统工程承台基坑放坡开挖施工方案 瓯海大道东延及枢纽集散系统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О年月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 、工程概况 (1) 3、工程管理体系和施工组织 (1) 3.1 工程管理机构 (1) 3.2 施工组织 (1) 4、施工准备及流程工艺 (2) 4.1 施工准备 (2) 4.2 工艺流程及工艺 (2) 4.3 基坑开挖及加固 (4) 4.4 基坑开挖注意事项及要求 (4) 5、开挖稳定性及土方量计算 (4) 5.1 放坡稳定性计算 (4) 5.2 基坑开挖土方量计算 (5) 6、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6) 6.1质量隐患预防措施 (6) 6.2质量保证措施 (6) 6.3 安全保证措施 (7) 6.4 基坑开挖、支护应急预案 (7) 7、安全文明措施 (9) 7.1 现场布置 (9) 7.2 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安全控制措施 (9) 7.3 施工机械的安全控制措施 (10) 8、基坑开挖、支护应急预案 (11) 8.1 边坡位移超出允许值的处理措施 (11) 8.2 土质较松散、局部土体不稳定影响基坑开挖的处理措施 (12) 8.3 基槽泡水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12) 8.4 地下水异常的处理措施 (13) 8.5 地表裂缝的处理措施 (13) 8.6 伤亡、伤害应急预案 (13)

瓯海大道东延及枢纽集散系统工程 承台基坑放坡开挖施工方案 1、 编制依据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_TF50-201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F801-2012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93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 33-2012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JGJ076-95 《瓯海大道东延及枢纽集散系统工程两阶段设计图纸》 2 、工程概况 本线路墩柱承台埋深较浅,承台开挖范围内为回填土、粘土以及亚粘土。故采用放坡开挖,坡度为1:0.75,中部为承台,坑底每边加宽1.0m 的工作面。受到地下水以及降雨天气的影响,应在基坑内设置排水明沟、集水坑。 3、 工程管理体系和施工组织 3.1 图3-1 工程管理机构图 3.2 施工组织 本工程基础为桩基承台基础,承台埋深在1.3m-3.95m 范围内。根据现场情况,拟采用反铲式挖土机进行整体开挖,开挖时由东向西进行施工开挖,坡比为1:0.75,开 项目技术质量工程部安保部 路基工桥梁一分桥梁 二分

基坑放坡开挖施工方案

基坑放坡开挖施工方案 基坑放坡开挖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述 本工程是某地基建设项目的基坑放坡开挖工程,地处乡村平原地区,地质条件较为简单,无明显地质隐患。本次开挖的基坑设计面积约1000平方米,深度约5米。 二、施工方案 1. 地面清理 在开挖施工前,需先将现场的临时设施、堆存物料、灌木、杂草等清理干净,确保施工区域整洁。 2. 基坑边缘界定及标高处理 根据基坑设计要求,使用钢尺和水平仪等工具对基坑的边缘进行界定,并在标高点标示标高。 3. 基坑放坡开挖 进行基坑开挖时,采用机械开挖的方式。首先使用挖机对基坑边缘进行开挖,挖机作业员应密切关注基坑边坡的稳定性,避免坍塌事故发生。开挖至一定深度后,使用手工工具对斜坡进行修整,确保边坡的坡度和坡高满足设计要求。同时,施工人员需注意保持基坑边缘的均匀的斜坡坡度,以提高基坑边坡的稳定性。 4. 土方处理 挖掘出的土方可作为回填料或外运处理。回填土方应符合相关

要求,并进行合理的压实处理,以确保基坑周边土方的稳定性。 5. 边坡的支护和防护 为加强基坑边坡的稳定性,可采用喷锚、预应力锚杆等支护措施。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进行边坡的监测,发现有坍塌、滑动等事故隐患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6. 排水处理 为了防止降水对基坑的影响,需设置有效的排水系统。可以利用泵站进行降水,将基坑内的水排出。 7. 安全措施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进行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同时,设置合理的安全警示标志,保持施工场地的清洁和整齐,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三、施工注意事项 1. 施工人员应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做好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2. 在进行基坑开挖时,应随时关注边坡的稳定性,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3. 进行土方处理时,应合理堆放土方,并注意避免土方的滑动和坍塌。 4. 进行排水处理时,需选择合适的排水方式,并组织专人负责排水工作,确保基坑内无积水。 5. 施工完成后,要做好基坑的整理和清理工作,恢复各项设施

基坑放坡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 0 - 二、工程概况................................................. - 1 - 三、边坡分析及处理措施....................................... - 1 - 四、基坑支护方案............................................. - 4 - 五、施工准备................................................. - 6 - 六、组织管理................................................. - 7 - 七、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 8 - 八、施工协调管理............................................ - 14 - 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 - 15 - 十、施工监测................................................ - 17 -十一、应急救援预案.......................................... - 21 -十二、保证措施.............................................. - 23 -附件:1、基坑放坡开挖示意图 2、基坑降水平面布置图 3、边坡截面图 基坑放坡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编制依据:

基坑开挖放坡方案详解

目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工程概况 (3) 1、项目概况 (3) 2、地质地貌概况 (4) 3、设计概况 (4) 4、施工特点 (4) 三、施工安排 (5) 四、主要施工方法 (5) 1.施工测量 (5) 2.施工流程 (5) 3.护坡开挖方案 (5) 4.排水方案 (6) 5.土方开挖方案 (6) 6.基坑开挖后成型图及边坡稳定性计算 (8) 7、土方堆放 (11) 8、桩基础开挖 (12) 9、独立柱基础开挖 (12) 五、质量保证措施 (13) 六.安全保证措施 (14) 1.安全管理制度 (15) 2.安全技术措施 (15)

3.施工防护管理 (16) 4.施工用电 (16) 5.施工机械 (17) 6、施工道路 (18) 七、雨期施工 (18) 八、应急预案 (19) 1、突发事件应急准备 (20) 2、突发事件分析及应急预案 (22) 九、基坑监测监控 (23) 十、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24)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1、项目概况 本工程为裕达·绿水仙城澳洲青青,位于来宾市武宣县城东新区,规划用地面积为30032.03㎡,总建筑面积159763.50㎡,其中1#~7#楼设计为高

层住宅楼,基础为桩基,8#~11#楼设计为低层商铺,基础为独立柱基础。地下一层,地下室底部设计标高61.00m。 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武宣裕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核工业桂林工程勘察院 设计单位:湘潭市规划建筑设计院 监理单位:广东广信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广西裕达工程有限公司 2、地质地貌概况 现场地已基本开挖至地下室底板,根据岩土工程施工勘察报告显示,本工程场地上覆土层土质情况自上而下主要为:杂填土(第①层Q nl),耕表土(第②层Q pd),坚硬状红黏土(第③层Q el),强风化白云质灰岩(第④层C2h),微风化白云质灰岩(第⑤层C2h)。 3.设计概况 根据工程勘察院提供《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资料显示 ,基坑可放坡开挖,放坡系数可采用1:0.75~1:1.75,结合地质及工程实际情况,本工程采用无支护土方,基坑放坡系数为1:0.75。 4. 施工特点 本工程占地面积较大,土方量较大,周边地面开阔,场地周边20m范围内无建筑物和地下管道,根据地质报告,场地地下水水量贫乏,土质较好。 土方采取放坡分层分级开挖,第一层开挖深度为3m,分为2级,每级1.5m,第二层开挖深度为3m,分为2级,每级1.5m,共计开挖深度为6m。

基坑开挖放坡实施方案

基坑开挖放坡实施方案 基坑开挖放坡方案 一、编制依据 本方案编制依据《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规范》及相关标准。 二、工程概况 1、项目概况 该工程为某公司新建厂房项目,总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三层。 2、地质地貌概况 该工程地处平原地带,地质属于第四系黄土和第三系砂岩,地下水位较浅。

3、设计概况 本工程采用桩基础,基坑深度为5米,基坑开挖放坡,边坡坡度为1:1.5. 4、施工特点 本工程存在地下管线较多,且周边环境复杂,施工难度较大。 三、施工安排 施工周期为120天,具体施工时间为每天早上8点至晚上6点。 四、主要施工方法 1.施工测量

在开挖前进行地面平整度测量,确保开挖面平整度符合要求。 2.施工流程 开挖前,先进行地面清理,清除杂物和障碍物。然后采用挖掘机进行基坑开挖。 3.护坡开挖方案 为了保证边坡稳定,本工程采用了护坡开挖方案。具体方案为:先将边坡开挖至1.5米高度,然后进行护坡施工。 4.排水方案 由于地下水位较浅,为了保证基坑内不积水,本工程采用了排水方案。具体方案为:在基坑底部设置排水管,将基坑内的水排出。 5.土方开挖方案

本工程采用了挖掘机进行土方开挖,具体方案为:先进行基坑周边土方开挖,然后进行基坑内土方开挖。 6.基坑开挖后成型图及边坡稳定性计算 根据基坑开挖后成型图进行边坡稳定性计算,确保边坡稳定。 7、XXX堆放 本工程采用了挖掘机进行土方堆放,确保堆放平稳,不影响周边环境。 二、工程概况 1、项目概况 本工程位于来宾市武宣县城东新区,规划用地面积为.03㎡,总建筑面积.50㎡,其中1#~7#楼设计为高层住宅楼,基

基坑放坡开挖施工方案

基坑放坡开挖施工方案 1. 引言 基坑放坡开挖是基础施工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涉及到土方开挖和边坡处理等工序。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基坑放坡开挖施工方案的详细说明。 2. 施工准备 在进行基坑放坡开挖工程之前,需要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进行现场勘测和土质分析,了解地质条件和土层情况; •制定施工方案,包括开挖深度、坡度、支护措施等; •编制施工图纸,并按图纸要求布置施工设备和材料。

3. 施工步骤 3.1 清理现场和标定基准线 在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工作,包括清除杂物、植被、沉积物等。同时,在基坑边缘标定基准线,用于测量基坑的开挖深度和边坡坡度。 3.2 土方开挖 根据施工图纸要求和设计标准,进行土方开挖工作。开挖时要注意以下事项:•根据开挖深度,选择开挖方式,可以使用机械开挖或爆破开挖; •开挖过程中,要及时清理掉土方中的杂物和石块,确保开挖面的平整和稳定; •严禁在开挖面上堆放土方或重物,以免引起坍塌或滑坡事故。 3.3 边坡处理 开挖后的基坑边坡需要进行处理,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常见的边坡处理方法包括:

•支护边坡:根据开挖深度和土层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例如搭设钢梁支撑、设置挡土墙等; •坡面加固:对坡面进行防护处理,可以采用喷涂混凝土、垫层防护等方式; •排水处理:保持边坡的干燥和稳定,设置排水系统,及时排除降雨水和地下水。 3.4 安全检查和维护 在完成基坑放坡开挖后,需要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检查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定期检查坑底排水系统的畅通情况,及时疏通和维护; •确保施工现场干净整洁,防止落石和杂物对施工造成危害。

深基坑放坡开挖施工方案

深基坑放坡开挖施工方案 1. 引言 深基坑是指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土体中开挖的比较深的坑。在深基坑的开挖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需要进行放坡开挖。本文档将介绍深基坑放坡开挖的施工方案。 2. 施工准备工作 在进行深基坑放坡开挖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确定放坡的角度和坡度 •制定工程施工计划和时间表 •确定施工区域的范围和界限 •配置所需的人力、物力和机械设备

•开展相关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3. 放坡开挖施工流程 放坡开挖施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3.1. 探测和标定 在进行放坡开挖之前,需要进行探测和标定工作。通过地质勘察和测量技术,确定基坑的几何形状和地层情况,进而确定放坡的角度和坡度。 3.2. 坑底和坡面处理 在放坡开挖之前,需要对坑底和坡面进行处理,以确保施工的稳定性。 •对坑底进行压实处理,提高坑底的承载能力。 •对坡面进行处理,修整坡面的缺陷和不平整,增加坡面的稳定性。 3.3. 放坡开挖 放坡开挖是指按照确定的放坡角度和坡度,逐层进行开挖。具体流程如下:

1.根据施工计划,确定开挖的起点和终点。 2.按照一定的开挖顺序,逐层进行开挖,遵循安全施工的原则。 3.在开挖过程中,定期进行测量和检测,确保开挖的质量和稳定性。 4.针对不同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保证开挖的安全性。 3.4. 坑底处理和支护 在放坡开挖完成后,需要对坑底进行处理和支护,以确保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对坑底进行检查和修整,修复可能存在的缺陷和不平整。 •针对不同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如加固土墙、设置支撑结构等。 4. 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在进行深基坑放坡开挖施工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基坑开挖方案(放坡)

基坑开挖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天津滨海欣嘉园一期工程,18#、19#、20#楼为地下1层,地上18层,槽底标高为-4.6m。8#、10#、11#、16#、17#楼为地下1层,地上24层,槽底标高为-4.8m,自然地坪标高约为-1.9m,实际开挖深度约为2.9m。 工程名称:天津滨海欣嘉园一期工程 建设单位:天津市滨海黄港实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监理单位:天津市北方建设监理事务所 第二章基坑开挖方案 第一节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一、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前应具备的条件。 工程桩已施工完毕机械设备已退场。 所有的检测检验已完成并达到要求。 二、基坑开挖设备 每栋1台反铲挖掘机,根据槽土运具决定自卸汽车数量同时每栋配备4台水泵。 三、基坑开挖顺序 挖槽前在现场用拆房土铺设出临时道路。基坑开挖先从各主楼的一侧开挖,挖掘机一次挖至槽底标高,槽土由运土车辆从已垫好的临时道路运出,槽土运到场外保存。。

第二节基坑防雨施工措施 在基坑内设集水井排水,表面设排水沟,同时还制定以下几项措施,以确保地下工程顺利施工。 设专人负责收集天气预报遇不良天气及时通报采取必要措施。 作好基坑外排水系统,确保运输道路畅通,作业区储物区无积水。 施工现场机电设备物资应做好防雨、防潮、防雷等措施。 阴雨天气,在边坡上应加盖塑料薄膜,以防止边坡上的土体流失。 第三节土方工程 施工程序 桩基检测→测量放线→基槽开挖→基槽清理→基坑排水(桩头处理)土方开挖 本工程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为主、人工辅助的开挖方法。 土方的挖运: 挖运土施工准备: 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基础桩已检测合格。 根据施工图纸及轴线位置,测放场地开挖的边线以及放坡开挖的下口白灰线。 为防止现场及围边道路起尘污染环境,运土汽车应在出口处设置车辆冲洗处,并对车辆杂土进行苫盖。 施工方法:根据地勘报告,结合施工现场具体情况,本工程采用基坑阶梯放坡(见附图),边坡坡度为1:1(高:宽)。

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自然放坡

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自然放坡 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项目总工: 项目经理: 2019年3月 一、编制依据 本施工方案编制依据《建设工程施工方案编制规范》(GB -2013)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二、工程概况 2.1 总体概况 本工程为张家界西隧道预留工程,基坑开挖面积为XXX 平方米,深度为XXX米,开挖范围为XXX。

2.2 地质概况 2.2.1 地层岩性 本工程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岩性主要为XXX,XXX,XXX等。 2.2.2 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经过对地质情况的评价,本工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2.2.3 沿线岩土工程条件评价 沿线岩土工程条件评价显示,本工程施工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2.3 水文概况 2.3.1 地表水

本工程地表水情况较为平稳,不存在明显的影响因素。 2.3.2 地下水 本工程地下水位较高,需要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2.4 施工要求 本工程施工要求严格,需要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三、工程重难点分析 本工程施工难度较大,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需要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和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四、资源配置计划

4.1 人员配置 本工程需要配备专业的施工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同时,需要进行充分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和素质。 4.2 机具和材料准备 在开始施工前,必须准备好需要使用的机具和材料。这些设备和材料要符合规定的要求,并且必须经过检验和验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五、施工进度计划 制定施工进度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施工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在制定计划时,我们必须考虑到各种因素,如天气、材料供应、人力资源等。 六、施工工艺技术 6.1 施工准备

深基坑开挖 排水 放坡专项施工方案

深基坑开挖、排水、放坡、2、3栋回填专 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锦阳.丰瑞一期工程4-7号栋地下室工程,为基坑深度4.5m的二级基坑,基坑围护采用钢管防护栏围护,基坑总面积11892平方,为超深、高难度专项施工项目,针对本单体工程的挖土施工,其难度和危险系数最高,故编制本挖土施工方案,作为挖土施工操作的指导方针。 二、施工准备 1、挖土机械材料配备。

2、挖土施工前对具体施工班组和挖土机械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安全交底并做好技术安全交底记录。 3、周边环境 : 基坑东、北侧北侧均有已建楼房,其余场地较开阔。 4、地质情况 杂填土、粉质粘土其厚度分别为 2.5米、 8.5 米。 地下水位:根据地质报告,地下水位埋深4.5米左右,土层中的地下水均属于孔隙型潜水,土的含水性和透水性极弱,可视为隔水层。 5. 清除挖方区域内所有障碍物, 如地上高压、照明、通讯线路,电杆、树木、旧有建筑物及地下给排水、煤气、供热管道,电缆、沟渠、基础、坟墓等,或进行搬迁、改建、改线;。 6. 制定好现场场地平整、基坑开挖施工方案,绘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和基坑士方开挖图, 确定开挖路线,基底标高、边坡坡度、排水沟、集水井位置及土方堆放地点。 7. 完成测量控制网的设置, 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准基点。场地平整进行方格网桩的布置和标高测设,计算挖填土方量,对建筑物做好定位轴线的控制测量和校核;进行土方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并经检查复核无误后,作为施工控制的依据。 8. 在施工区域内做好临时性排水设施,场地向排水沟方向做成不小0.2%的坡度,使场地不积水,必要时设置截水沟、排洪沟。

9. 完成必需的临时设施,包括生产设施及生活设施及机械进出 和土方运输道路、临时供水供电线路。 10. 机械设备运进现场,进行维护检查、试运转,使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三、施工工序 表层卸土→第一道支撑处截水沟开挖→第一级放坡→土方开挖→第二级放坡→土方开挖→排水沟施工→集水井施工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当开挖底面标高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或沟槽)时,由于土的含水层被切断,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坑内。地下水的存在,非但土方开挖困难,费工费时,边坡易于塌方,而且会导致地基被水浸泡,扰动地基土,造成工程竣工后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使建筑物开裂或破坏。因此,基坑槽开挖施工中,应根据工程地质和地下水文情况,采取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措施和截断地表水的流入,使基坑开挖和施工达到无水状态,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基坑支护方案 1 确定方案 本工程周边地面开阔,附近无建筑物和地下管道,根据地质报告,地下水位埋深 0.9米左右,土层中的地下水均属于孔隙型潜水,土的含水性和透水性极弱,可视为隔水层;本工程的土质分别为填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其厚度分别为 1.4 米、 0.7 米、5.9 米,土质较好。根据设计图纸,基坑从自然地面(平均标高-0.6米)至

深基坑放坡开挖施工方案

深基坑放坡开挖施工方案 某双线特大桥主墩墩承台平面尺寸长为11.3m、宽为6.3m、开挖 深度为7m。 1.1.深基坑承台放坡开挖支护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安全防护→基坑开挖→设置集水井及排水沟→基坑清理。 (1)准备工作:基坑开挖前,整平场地,测量放线,断面测量。 (2)根据测量确定承台位置 (3)开挖时要分层开挖,并避免所有可能出现的动载。 (4)基坑开挖前坑顶四周须按临边防护设置防护栏杆、防护网和危险源标示牌等防护措施。 (5)在基坑开挖前基坑顶有积水时应及时排除;施工应在基坑周围2m外设置拦水坎,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 (6)用机械开挖基坑,开挖时要分层开挖。在开挖过程中,随时检查开挖尺寸、位置,并严密注意地质情况变化,随时修正基坑尺寸和开

挖坡度。开挖至接近设计坑底标高时,基底应留置不小于20cm的厚度,改为人工开挖,避免机械施工时扰动基底土层。 (7)当地下水位较高有水渗入基坑时,在基坑内四周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利用水泵将水排除。排水沟底应始终低于开挖面0.5m左右,并 设有坡度,以利于开挖和排水。当基底的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及 时向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汇报。 (8)基坑开挖后,采用人工清除坑底松土,铲除凸凹部分,修正边坡。以铲为主,不得补填。 2.深基坑钢轨桩支护开挖施工方案 对于一些桥墩承台基坑位于既有公路、铁路及临近建筑物或基坑周围地质情况较差处,基坑开挖采用钢轨防护,以跨既有成昆铁路九里 车站双线特大桥8#墩为例,现将钢轨支护施工方案介绍如下。 2.1.钢轨桩支护施工顺序安排 既有线路基边坡钢轨桩加固→基坑开挖→承台施工→墩柱施工→帽梁支架搭设→帽梁施工→清理场地。 2.1.1.钢轨桩支护施工的一般要求

深基坑开挖施工方案放坡法

深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 放坡法 1. 引言 深基坑开挖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工程,通过开挖地面下的土壤和岩石来建造地下结构。为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稳定,需要制定适当的开挖施工方案。放坡法作为一种常用的开挖施工方法,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2. 放坡法概述 放坡法是指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根据土壤的性质和坑壁的稳定性要求,采用适当的坡度来进行开挖。通过放坡来降低坑壁的高度和倾斜角度,减少坑壁破坏的风险,提高开挖的安全性。 3. 放坡法的步骤 放坡法的实施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3.1 坑壁稳定性评估 在进行深基坑开挖前,需要对土壤的特性进行评估,判断坑壁的稳定性。通过对土壤的类型、含水量、强度等参数的检测和分析,确定合理的坑壁倾斜角度和放坡比例。坑壁的稳定性评估可以借助地质勘探数据和现场实际观测进行。 3.2 坑壁放坡设计 根据坑壁稳定性评估的结果,进行坑壁放坡设计。通常情况下,采用阶梯式放坡或平坡式放坡。阶梯式放坡是将坑壁以一定的坡度分层次进行开挖,每次开挖一段后,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平坡式放坡是直接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整个坑壁的统一坡度。 3.3 施工过程控制 在进行深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特别是在对坑壁进行放坡时。通常采用梁柱支撑系统、嵌岩锚杆支护等方法来确保

坑壁的稳定。同时,需要对开挖过程中的土壤变形和应力进行监测,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3.4 坑底处理 开挖至设计深度后,需要对坑底进行处理。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进行坑底的填充、加固等工作,以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4. 放坡法的优缺点 4.1 优点 •较为简单,易于实施; •成本较低,节约资源; •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小; •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放坡的坡度和比例。 4.2 缺点 •开挖体积较大,需要占用更多的用地空间;

基坑放坡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西区门诊病房综合楼 基坑放坡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建设单位:负责人: 监理单位: 负责人: 施工单位:项目监理: 二〇一三年五月二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二、工程概况 三、边坡分析及处理措施 四、基坑支护方案 五、施工准备 六、组织管理 七、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八、施工协调管理 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 十、应急救援预案 十一、保证措施 基坑放坡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编制依据: 本施工方案编制时,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西区门诊病房综合楼设计图纸.黑龙江省第一水文地质勘案院提供的

地质报告,以及《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BJ120—2012;《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等现行国家规范、规程编制。2、总体原则 总体原则是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及对周边建筑、市政设施的破坏影响减至最低,同时必须满足文明施工之要求。拟采取放坡开挖方式组织施工.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富拉尔基区交通街西侧,民生路与富江路之间,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本工程结构体系为框架结构,建筑物长85。740米,宽17.400米,结构总高度为41.050米,基础类型为超流态砼桩基础。 勘察场地地貌为松嫩平原北部,地势较平坦,最大高差1米左右。场地原地貌标高在150。88m-151.72之间,场内及周边未发现不良地质作用. 地下车库外墙为剪力墙结构,基坑开挖时需留够搭设脚手架作业面。 三、边坡分析及处理措施 1、地质情况 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地层分布自上而下为: 第①层:杂填土 分布普遍,厚度1。00-1.60m,杂色,主要由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等构成,松散。 第②层:粉质粘土 分布普遍,厚度5。50-6.70m,黄色,硬可塑,局部硬塑—坚硬,含白色钙质条纹,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与韧性中等,该层具中等压缩性. 第②1层:粉质粘土 分布普通,厚度,1。10—4。50,灰色,软可塑,层中夹细砂薄层,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与韧性中等,该层为高压缩性土. 第③层:细砂: 分布普遍,厚度2。50-5。40m,灰色,稍湿-饱和,稍密,层中夹粘性土薄层,颗粒成分主要为长石、石英。层中粒度有所变化,局部为中粗砂。 第④层:砾砂 分布普遍厚度1。00—4.00,灰色,饱和,稍密,局部中等,颗粒成分主要为长石、石英.层中粒度有所变化,局部为中粗砂、圆砾。

箱涵基坑放坡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XXXXXXXX新建工程 箱 涵 基 坑 开 挖 施 工 方 案 监理单位:XXXX 施工单位:XXXX 编制日期:XXXX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基坑特点与边坡稳定计算 四、施工准备 五、组织、协调管理 六、基坑土方开挖施工 七、明挖深基坑开挖存在的危险因素与预防、应急措施。 八、环境保护措施 九、安全文明施工 十、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箱涵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共一座钢筋混凝土箱涵结构,为4*3.0m单孔箱涵。箱涵位于夏桥路与老路交叉口附近,长12m,其中侧壁厚32cm、底板和顶板厚34cm,地基采用40cm6%灰土+双向土工格栅+40cm6%灰土+双向土工格栅+20cm6%灰土+10cm碎石垫层+10cmC20砼调平层。 二、编制依据: 1、施工合同 2、施工图纸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8、建筑施工安全质量评分标准(JGJ59-99 三、基坑特点与边坡稳定验算 (一)基坑特点: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数据,箱涵深基坑开挖场地基层在上面头三层土中:层素填土、层粉质粘土、层粉质粘土。

层素填土(Q4m1):灰褐色,松散,稍湿,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局部为略含少量小颗粒碎石块。层顶高程2.71m,层底高程2.24,层厚0.47m。 层粉质粘土(Q4a1+p1):深褪色,褪色,可塑,局部硬塑,局部夹有粘土,含Fe、Mn质成份,该层光泽反应稍有光泽,摇振反应无,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层顶高程2.24m,层底埋深0.64m,层厚1.6m,该层分布广泛,局部缺失。 层粉质粘土(Q4a1+p1):黄褪色,青灰色,可塑~硬塑,含Fe、Mn质结核,局部夹含白色粘土和灰白色粉质粘土条带与团斑,该层光泽反应稍有光泽,摇振反应无,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层顶高程0.64m,层层底高程-1.36m,层厚2m,该层分布较稳定,局部缺失。 为保证边坡稳定不至于塌方,现基坑按1:1放坡(如图示)。 针对本单体工程的挖土施工,其难度和危险系数较高,故编制本挖土施工方案,作为挖土施工操作的指导方针。

基坑放坡方案

基坑放坡方案 基坑放坡是指在建筑施工中为了确保基坑的稳定和安全,在一定的尺寸范围内采取特定的坡度设计。本文将就基坑放坡方案进行详细探讨,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1. 引言 基坑放坡是建筑施工中重要的一环,合理的放坡方案能够有效减少基坑塌方和崩塌的风险,避免给工地施工人员和周边环境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本文将就基坑放坡方案的要点进行探讨。 2. 放坡原则 合理的基坑放坡方案应遵循以下原则: 2.1 安全性:放坡必须确保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减少塌方、崩塌等风险; 2.2 经济性:放坡方案应根据具体施工情况,节约土方开挖和支护材料的使用; 2.3 实用性:放坡方案应符合实际操作要求,便于实施和监控。 3. 放坡计算 放坡的具体计算方法应根据基坑的深度、土质特性、坡度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来说,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基坑放坡计算:

3.1 基坑深度计算:根据基坑设计的深度和土质特性,结合相应的 安全系数,计算出基坑的合理深度; 3.2 坡度计算:根据基坑的深度和土质特性,参考相关规范和经验 数据,计算出适宜的放坡坡度。 4. 放坡施工 基坑放坡施工需要按照合理的放坡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过程的 安全和高效。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4.1 清理基坑:在进行放坡之前,首先需要对基坑进行清理,确保 基坑内部没有杂物和障碍物; 4.2 支护结构施工:根据放坡方案,对基坑进行支护结构的施工, 确保基坑的稳定性; 4.3 土方开挖:根据放坡方案,按照设计的坡度要求进行土方开挖; 4.4 监控与调整:在放坡过程中,应及时监控基坑的坡度和状态, 如有需要,及时调整坡度和支护结构。 5. 基坑放坡的风险控制 基坑放坡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险控制措施: 5.1 定期检查:定期对基坑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2 紧急预案:制定基坑放坡的紧急预案,确保在意外情况下能够 及时处置;

承台基坑放坡开挖施工方案

XX大道东延及枢纽集散系统工程承台基坑放坡开挖施工方案 二О年月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 、工程概况 (1) 3、工程管理体系和施工组织 (1) 3.1 工程管理机构 (1) 3.2 施工组织 (2) 4、施工准备及流程工艺 (2) 4.1 施工准备 (2) 4.2 工艺流程及工艺 (3) 4.3 基坑开挖及加固 (4) 4.4 基坑开挖注意事项及要求 (4) 5、开挖稳定性及土方量计算 (4) 5.1 放坡稳定性计算 (4) 5.2 基坑开挖土方量计算 (5) 6、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6) 6.1质量隐患预防措施 (6) 6.2质量保证措施 (6) 6.3 安全保证措施 (7) 6.4 基坑开挖、支护应急预案 (7) 7、安全文明措施 (9) 7.1 现场布置 (9) 7.2 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安全控制措施 (10) 7.3 施工机械的安全控制措施 (11) 8、基坑开挖、支护应急预案 (11) 8.1 边坡位移超出允许值的处理措施 (11) 8.2 土质较松散、局部土体不稳定影响基坑开挖的处理措施 (12) 8.3 基槽泡水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13) 8.4 地下水异常的处理措施 (13) 8.5 地表裂缝的处理措施 (13) 8.6 伤亡、伤害应急预案 (13)

瓯海大道东延及枢纽集散系统工程 承台基坑放坡开挖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_TF50-201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F801-2012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93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 33-2012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JGJ076-95 《瓯海大道东延及枢纽集散系统工程两阶段设计图纸》 2 、工程概况 本线路墩柱承台埋深较浅,承台开挖范围内为回填土、粘土以及亚粘土。故采用放坡开挖,坡度为1:0.75,中部为承台,坑底每边加宽1.0m的工作面。受到地下水以及降雨天气的影响,应在基坑内设置排水明沟、集水坑。 3、工程管理体系和施工组织 3.1 图3-1 工程管理机构图

基坑开挖施工方案—自然放坡

中铁六局集团北京市S1 线西段工程01标基坑开挖方案 北京市中低速磁浮交通示范线(S1线) 西段工程 区间桥梁承台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日期: 编制单位:中铁六局集团北京市S1线西段工程01标项目经理部

中铁六局集团北京市S1 线西段工程01标基坑开挖方案 一、编制依据 (3) 二、工程概况 (3) 1、总体概况 (3) 2、地质概况 (4) 3、水文概况 (4) 三、施工方案 (4) 四、施工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土方开挖 (8) 六、排水措施 (10) 七、技术措施 (10) 八、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1) 1、基本要求 (11) 2、施工保证措施 (12) 3、质量保证体系 (13) 九、安全措施 (14) 十、施工用电保证措施 (16) 1、电源 (16) 2、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16) 十一、雨季施工措施 (17) 11.1雨季施工准备 (17) 11.1.1防雨前期准备 (17) 11.1.2现场排水系统 (18) 11.2雨季施工措施 (18) 11.2.1边坑防护 (18) 11.2.2施工机械防护 (18) 11.2.3施工应对措施 (18) 十二、夜间施工措施 (18) 十三、施工机械安全保证措施 (19) 十四、应急措施方案 (19) 十五、文明施工要求和措施 (21) 1、现场文明施工要求 (22) 2、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23)

一、编制依据 1、北京市中低速磁浮交通示范线(S1线)西段工程01标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北京市中低速磁浮交通示范线(S1线)西段工程01标施工组织设计 3、《中低速磁浮交通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Q/CYBGMJ004—2009) 4、《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03—2008) 5、《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二、工程概况 1、总体概况 本标段为北京市中低速磁浮交通示范线(S1线)西段工程01标段,其范围从石门营站-小园站-矿务局站,设计里程DK0+222.909~DK2+831.717,包括石门营车站、小园车站两座框架结构车站,石门营车站至小园车站区间、小园车站至矿务局车站区间高架桥梁。 高架桥梁段有两处,分别为石门营站至小园站区间,设计里程为DK0+313.359~DK1+520.717,桥梁长度为1207.358;石门营站至小园站区间,设计里程为DK1+610.717~DK2+786.717,桥梁长度为1176m。标段桥梁总长为2383.358m。 2、地质概况 石门营车站至小园车站:本工程场地勘测范围内的土层划分为人工填土层(Qml)、第四纪全新世坡洪积层(Q41dl+pl)、第四纪晚更新世坡洪积层(Q3dl+pl)、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层(Q41al+pl)、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Q3al+pl)和三叠系双泉组砂岩(T1+2sh)。本场地第四纪冲洪积覆盖厚度一般小于50m,场地内除有填土层、混合土及风化岩分布外无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及残积土等特殊性岩土分布。场地内填土层普遍分布,主要为粉土填土和杂填土,一般厚度约为 1.0m~4.6m,其中里程右DK0+830~DK0+955之间及里程右DK1+273~DK1+298之间,填土厚度较大,约为6.5m~11.4m。 小园车站至矿务局车站:本工程场地勘测范围内的土层划分为人工填土层

基坑开挖放坡方案详解

目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工程概况. (3) 1、项目概况. (3) 2、地质地貌概况 (4) 3、设计概况 (4) 4、施工特点 (4) 三、施工安排. (5)

四、主要施工方法. (5) 1.施工测量. (5) 2.施工流程. (5) 3.护坡开挖方案. (5) 4.排水方案 (6) 5.土方开挖方案 (6) 6.基坑开挖后成型图及边坡稳定性计 算 (8) 7、土方堆放································

(11) 8、桩基础开挖 (12) 9、独立柱基础开挖. (12) 五、质量保证措施. (13) 六.安全保证措施 (14) 1.安全管理制度. (15) 2.安全技术措施. (15) 3.施工防护管理. (16)

4.施工用电· ······························· (16) 5.施工机械· ······························· ·····················17 6、 施工道 路································ (18) 七、雨期施工································ (18) 八、应急预案· ······························· ····················19 1、 突发事件应急准 备 (20) 2、突发事件分析及应急预案 (22)

4

控. (23) 十、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24)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