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瘢痕癌治疗分析

合集下载

烧伤后瘢痕癌七例的临床分析

烧伤后瘢痕癌七例的临床分析

短篇论著烧伤后瘢痕癌七例的临床分析梁伟强张金明潘淑娟陈宇宏宾莲洁冀晨阳韦喆摘要目的探讨烧伤后瘢痕癌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2001年7月至2010年6月收治7例患者8处烧伤后瘢痕癌病灶,予7处病灶行手术扩大切除肿物,同时松解瘢痕挛缩,并采用整张中厚皮片、全厚皮片移植或皮瓣移植修复创面,另1处病灶行截肢术。

结果5例肿物位于下肢,全部病理诊断均为高分化鳞癌。

术后全部植皮或皮瓣均成活,伤口愈合良好,瘢痕挛缩基本矫正。

所有患者随诊3个月至3年,1例上肢截肢患者术后2个月发现腋窝淋巴结转移,1例患者于术后3个月局部复发。

结论下肢为烧伤后瘢痕癌的好发部位,高分化鳞状细胞癌为烧伤后瘢痕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烧伤后瘢痕癌术前要行病理活检明确诊断,切除范围要充分并行植皮等方法修复或行截肢术以避免肿瘤复发。

关键词肿瘤,鳞状细胞;烧伤;瘢痕烧伤后瘢痕癌指烧伤后的瘢痕组织因慢性破溃所致的恶性变,亦名M ar j oli n 溃疡,临床相对少见。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整形外科对2001年7月至2010年5月收治7例烧伤后瘢痕癌患者病灶行手术扩大切除并予植皮或皮瓣移植修复,或截肢术,效果尚满意,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7例患者,男4例,女3例,年龄32~80岁,平均531岁。

从烧伤到肿物出现时间约20~41年,平均337年;从肿物出现到就诊时间约6个月至5年,平均2年。

其中4例病灶位于腘窝和(或)小腿,1例位于足背,1例位于腋窝,1例位于右手背、前臂及左手背;面积大小为(6~10)c m (10~22)cm 。

全部瘤体均见菜花样肿物,质脆易出血,中央可见大小不等溃疡形成,并有恶臭分泌物。

7例患者8处病灶术前病理结果均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

2方法:7例患者7处病灶行肿物扩大切除,3例行皮瓣转移修复,4例行皮片移植修复;1例患者1处病灶行前臂上段截肢术。

硬外麻或全麻后,在肿瘤边缘约2~3c m 用画线笔或美蓝作切除范围的手术切口标记。

烧伤后瘢痕癌2例报告

烧伤后瘢痕癌2例报告
口唇轻度 紫坩 . 颈静脉怒张 . 双肺呼吸音清晰 . 左肺 背底部 闻及少许细湿性罗音。 界不大. 心率 10扶/a . 2 ri 律齐 , n
关键词 : 烧伤 ; 癍痕 ; 皮肤肿瘤 ; 鳞块细胞癌
中图分类号 : 64 R 3 .6 R 4 702 1

无奈音 . 双下肢轻度指 凹性水肿 . 右下肢小腿 周径较 左侧
[ ] 程显声 2
肺柱塞 ( ] 见: A . 程显 声 主编 . 怖血管 病学 [ . M]
北 京 : 京 医科 大 学 中 国 和 医科 大 学 出版 杜 .9 3 8 . 北 19 12
[ 】 程显声 . 3 肺动脉 栓塞 诊断和 治疗进 展[ 】 中国医药导报 . J.
20 .( )6 0 13 1 .
要溯根求源 . 解释 产生的原 因 。( ) 4 肺血 管核 磁共 振检查
0 60 50 1
10 0 ) 0 7 0
( 1解放 军第 2 5医院 内一科 , 8 河北 邯郸
2解 放 军北 京 军 区总 医院 干 一科 . 京 北
及 E T检查 将有助 于诊断 , C 必要时施 行肺 动脉 造影 。本
维普资讯
第3 0卷 第 期 20 0 2年 2月
临 床 军 医 杂 志 C IIA U N LO DC LO FC R LN C LJ R A FME IA F IE O
17 2
短、 紫绀 、 晕厥者应考虑率 病。( ) 电圈既 有助 于 医师作 2心
长 1 3c . m。辅助 检查 : 胸片示右肺 中外 带血管 纹理稀 疏、
纤细、 肺透亮度增加。心电田示 电轴右偏 . 顺钟 向转位 、 不 例 t 男 .2 。右上肢 烧 伤治愈 3 、 4岁 6年 。6年前增 生 瘢痕奇痒 , 反复搔抓破损糜烂 . 形成 长期不 愈溃疡 , 1 近 年 来逐渐增大 . 溃疡剖面微痛 , 丹越物 多 恶臭 , 曾在 院外 治 疗不佳 . 来我院求治 , 切取部丹 溃烂 组织病 理诊 断 : 鳞状 细 胞癌。体检 一般情况好 . 无贫 血貌 . 明显 消瘦 . 无 右腋 下 淋巴培 未触及肿 大. 右上肢 可 见 3 m×2 a 0c 8c n色素分 布 不均的烧伤瘢痕 、 肘关节处 可见 1 m×t r 0c 2c n凹陷溃疡 .

烧伤瘢痕癌12例临床治疗分析

烧伤瘢痕癌12例临床治疗分析

1 9 2 3

பைடு நூலகம்
整 形 美容 ・

论著 ・
烧伤瘢痕癌 1 2例临 床 治 疗 分 析
唐杰兵 , 童成 国, 方艳 丽 , 谭海燕 , 易 蔓
( 湖北省 当阳市人 民 医院烧伤 整形 外科 湖北 当阳 4 4 4 1 o o )
[ 摘要] 目的: 探讨烧伤瘢痕癌的临床特点与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2 例烧伤瘢痕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 结果 : 1 2 例烧伤瘢痕癌 1 0 例为鳞状细胞癌, 2 例为基底细胞癌。 其中溃疡型 9 例, 菜花型 3 例。 手术植皮或皮 瓣均成活。l 2 例患者分别于术后 3 个月 ~1 2 年获得 随访 , 2 例术后 3 —6 个月复发 , 1 例行二次手术植皮, 另 1 例放弃治疗, 5 月后死亡, 其余 1 0 例局部无复发 , 目前仍健在 。结论: 病理检查结果结合 临床表现是确定诊 断 与治 疗方 案 的重要依 据 , 手 术是 烧伤 瘢痕 癌 的首选 治疗方 法 , 烧伤 瘢痕 癌是 可 以预 防的 。
[ 关键 词 ] 烧伤 ; 瘢 痕癌 ; 诊断; 治疗 [ 中图分 类号 ] R 6 4 4 [ 文 献标识 码] A [ 文 章编 号] 1 0 0 8 — 6 4 5 5 ( 2 0 1 3 ) 1 9 — 1 9 2 3 — 0 2
Cl i n i caI t r ea t m en t o f 1 2 c as es o f bu r n s c ar c ar ci n om a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0 f b u r n s c a r c a n c e r a n d p r e v e n t i o n

瘢痕治疗新思路:阻断JAK2STAT3信号通路

瘢痕治疗新思路:阻断JAK2STAT3信号通路

瘢痕治疗新思路:阻断JAK2STAT3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在细胞因⼦信号传递中发挥主导作⽤,STAT3作为JAK/STAT信号通路中的⼀种关键因⼦,是肿瘤发病机制中的⼀个关键调控者。

研究表明,STAT3在瘢痕疙瘩组织以及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均呈⾼表达,在瘢痕疙瘩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STAT3的抑制剂可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活性。

STAT3的下游靶基因都与细胞增殖、凋亡密切相关,如B淋巴细胞瘤-2(Bcl-2)、细胞周期蛋⽩D1(Cyclin D1)、原癌基因(c-Myc)、⾎管内⽪⽣长因⼦(VEGF)等,异常活化的STAT3可诱导这些下游靶基因异常表达,促进瘢痕疙瘩的⽣长。

因此,STAT3可作为瘢痕疙瘩的⼀个治疗靶点。

孙悦鑫等选⽤AG490作为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研究其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HKF)⽣物⾏为学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先,将体外培养的⼈正常真⽪成纤维细胞(HSF)、HKF分别⽤浓度为12.5、25、50、75、100 µmol/L AG490处理为实验组,以不加AG490组为阴性对照组。

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周期分布、细胞凋亡、STAT3、Cyclin D1 mRNA表达及STAT3、p-STAT3蛋⽩表达。

结果显⽰,在不予任何加药处理的情况下,体外正常培养HSF、HKF 24 h后,HKF组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于HSF组。

AG490作⽤HKF 24 h后,STAT3、Cyclin D1 mRNA表达量随AG490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

相关分析显⽰,经AG490处理的HKF细胞中Cyclin D1 mRNA表达量与STAT3 mRNA的表达量呈正相关。

随AG490药物浓度的增加,HSF、HKF中STAT3、p-STAT3的蛋⽩表达均逐渐降低,且HKF中STAT3、p-STAT3蛋⽩表达量低于HSF。

去烧伤疤痕最好的方法

去烧伤疤痕最好的方法

去烧伤疤痕最好的方法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它可能给人们留下永久的伤疤。

因此,许多人都在寻找去除烧伤疤痕的最佳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最有效的方法,帮助你去除烧伤疤痕,恢复皮肤的健康和美丽。

首先,要去除烧伤疤痕,最重要的是保持伤口的清洁和湿润。

清洁伤口可以防止感染,湿润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疤痕的形成。

可以使用温和的清洁剂和温水轻轻清洗伤口,然后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擦干。

接着,可以涂抹一些具有保湿和促进愈合作用的药膏,如维生素E霜或芦荟胶。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减轻疤痕的形成,让伤口更快地愈合。

其次,定期按摩疤痕部位也是一种有效的去除烧伤疤痕的方法。

按摩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帮助疤痕软化和消退。

可以选择一些专门针对疤痕修复的按摩霜或乳液,轻柔地按摩疤痕部位,每天进行几次。

坚持按摩可以逐渐改善疤痕的质地和颜色,使其逐渐淡化,恢复正常皮肤的光滑和柔软。

另外,一些先进的医疗美容技术也可以帮助去除烧伤疤痕。

例如,激光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它可以通过激光的能量作用于疤痕组织,促进胶原蛋白再生,达到减轻疤痕的效果。

微针射频和超声刀等微创技术也可以帮助改善疤痕组织,使其逐渐恢复正常皮肤的外观和质地。

当然,这些技术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才能达到最佳的去疤效果。

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正确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对去除烧伤疤痕起着重要的作用。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恢复和修复受损的皮肤组织。

此外,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E和锌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坚果,可以帮助促进伤口愈合和减轻疤痕的形成。

综上所述,去除烧伤疤痕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无论是日常护理、按摩、医疗美容技术还是饮食和生活习惯,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去除烧伤疤痕,恢复皮肤的健康和美丽。

希望本文提供的方法对你有所帮助,祝愿你早日摆脱疤痕的困扰,重拾自信和美丽。

烧伤瘢痕癌36例临床分析

烧伤瘢痕癌36例临床分析

旦 明确诊 断 , 无论是 原发 还是 继发 , 凡具 手术条件 者
应 尽 早 手 术 , 行 肿 瘤 切 除 和 脊 柱 连 续 性 重 建 施
术 。, 以防止发生 截瘫 脊髓 充分减 压有 利于 截瘫 的恢 复 , 脊柱 的稳 定 故作 者认 为 , 工椎体置 换 大 人
量植 骨术 不失 为一种脊 柱肿 瘤切 除重建 替代 脊柱 的
3 王毳 , 范太 来 , 忠追 , 应 等 人工椎体置换治疗脊椎肿瘤 .
摄 x片假 体 无 松 动 , 及 L 椎 体 与 假体 植 骨块 融 L
合 为一体 , 者除 感腰椎 活动 时稍僵 硬外 , 特殊不 患 无
适 , 无 肿瘤 复发 征兆 。 亦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9 ,( )50 5 2 1 96 8 :7 — 7 . 9
参考文献
1 L t I ,H eo B l dP,e 1 al M c. w s n B, oa - t .Os o e a ac na Ai a t g rcs ro l .C n e O to , 9 6 9: 0 . r p 18 , 2 4 h
支撑 力 ; 假体安 置 调 节 固定方 面 , 许广 泛植 骨 , 允 有
较 好方 法。
椎椎 体肿瘤 使用 3例 , 疗效 良好 , l 仅 例术 后发 现人 工椎 体倾 斜 1 ̄余 无移 位 , 均骨性 融合 , 0, 且 无人工 椎
体松 动及 滑脱 。 近期 l例 乳 腺癌 椎体 转 移 采用 改进 钛质 套筒螺 旋 型人 工 椎 体 , 有较 强 的 撑开Br er rn aB C 并 C co
见 , 界文献 报道 约数 百例 …, 国 内相关 报 道却 不 世 但 多 。我 院 自 17 2 0 年 间共 收 治烧 伤 瘢 痕 癌 3 95— 0 1 6

去烧伤疤痕最好的方法

去烧伤疤痕最好的方法

去烧伤疤痕最好的方法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它不仅会给人们的身体造成伤害,还会留下难以磨灭的疤痕。

烧伤后的疤痕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影响到身体功能的恢复。

因此,去除烧伤疤痕成为了许多烧伤患者关注的问题。

那么,到底有没有一种最好的方法去除烧伤疤痕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烧伤后的疤痕是如何形成的。

烧伤后,皮肤受到损伤,身体会自然地修复受损的皮肤组织,但修复后的皮肤组织往往会出现疤痕。

这是因为烧伤后的皮肤组织修复过程中,胶原蛋白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导致了疤痕的形成。

因此,要想去除烧伤疤痕,就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改变疤痕组织的排列方式,使其恢复到与正常皮肤组织相似的状态。

目前,去除烧伤疤痕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手术去除、激光治疗、磨砂疗法等。

其中,激光治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

激光治疗通过高能激光的照射,可以促进疤痕组织的再生和修复,从而达到去除烧伤疤痕的效果。

此外,激光治疗还可以改善疤痕组织的排列方式,使其更加接近正常皮肤组织,从而达到美观的效果。

除了激光治疗外,还有一种新型的疤痕修复技术——生物膜修复技术。

生物膜修复技术是通过将生物膜植入到疤痕组织中,促进疤痕组织的再生和修复,从而达到去除烧伤疤痕的效果。

生物膜修复技术可以在不开刀的情况下去除疤痕,避免了手术的风险,是一种比较安全的去疤方法。

除了这些方法外,还有一些日常护理方法也可以帮助去除烧伤疤痕。

比如,定期按摩疤痕组织,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疤痕组织的修复。

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疤痕修复霜或者乳液,帮助软化疤痕组织,促进其修复和再生。

总的来说,去除烧伤疤痕的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人群和适用的疤痕类型。

因此,在选择去疤方法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希望每一位烧伤患者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去疤方法,尽快恢复健康和美丽。

深度烧伤后瘢痕增生不同方法防治的临床疗效观察

深度烧伤后瘢痕增生不同方法防治的临床疗效观察

[ 李 娟 , 强 , 富, . 疗 法 防治烧 伤后 瘢痕 增 生的护 理 3 ] 白永 , n3 : 0 . J河 ] 2 03 0 2 )86 1
织 溶解 期 ,此期 细菌 也极 易侵 人机 体 引起 感染 ,故 为烧 伤 并发 全
[ 收稿 日期 :2 1-1 0 编校 :杨 宇1 0 10— 2
复 春 散 Ⅱ号 主要 成 分 有 黄 连 、黄柏 、冰 片 、没 药 、枯 矾 、
1 治 疗 方法 :对 照组 :创 面外 涂复 春 散 Ⅱ ,在 深 度烧 伤 的 . 2 号
创 面 愈合 完成 后 立 即 使用 。复 春散 Ⅱ号 1 Jl 理 盐水 6 调 0g 生 g 0ml
成糊 状 ,在深 度 烧 伤愈 合 后 的创 面 均匀 外 涂 ,厚 度 约 为 1mm, 暴露 创 面等 待药 物 自然干 燥后 ,以清水 洗 净外 涂药 物 ,每 天涂 药
[] 1 姚兴伟, 于成涌, 刘艳红, 复春散 Ⅱ号防治深度烧伤创面瘢痕 等.
增生 临床 观察 [ _ J华北 国防 医药,00 22:1. 】 2 1, () 8 2 1
[] 2 姚兴伟, 张旭辉m 伟晶, 三种方法 防治深度烧伤后瘢痕增生 等.
的临床 疗效 观察 [ . J 内蒙古 医学 杂 志, 1,113 . ] 2 0 () 4 0 3 :
3 ,1 次 个疗 程 为 2 月 ,治 疗 时 间约 为2~3 个 个疗 程 。观察 组 :压
力疗 法联合 外 涂复 春散 Ⅱ号 治疗 ,深 度 烧伤 创 面愈合 后 外涂 复春 散 Ⅱ号 ,方法 与对 照组 相 同 。待 外涂 药 物 自然干 燥后 ,创面 以 弹
力 套或 弹力 绷带 持 续加 压 ,压力 维 持 约为 1 2 g( 0 5mm H 1 mm H = . 3 a g 01 3k ),连 续2 ,治疗 时 间为3~ 个 月 。 3 P 4 h 5 1 疗效 判断 :显效 :瘢 痕呈 黄褐色 ,创 口平 坦没有 隆起 ,表 面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烧伤瘢痕癌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3-01-04T10:37:08.9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0期供稿作者:龙飞江晓海王琳玲王园园杨程光[导读] 目的探讨烧伤瘢痕癌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

龙飞江晓海王琳玲王园园杨程光(贵州黔东南州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 556000)
【中图分类号】R61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0-0162-01
【摘要】目的探讨烧伤瘢痕癌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烧伤瘢痕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12例烧伤瘢痕癌8例为鳞状细胞癌,4例为基底细胞癌,其中10例为Ⅰ级,2例为Ⅱ级。

其中溃疡型9例,菜花型3例。

手术植皮或皮瓣均成活。

1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6个月至5年获得随访,2例烧伤瘢痕癌患者术后3-6个月复发,1例行二次手术植皮,另一例放弃治疗,其余10例局部无复发,功能外形好。

结论病理检查结果是确定诊断与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手术仍是烧伤瘢痕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关键词】瘢痕癌烧伤诊断治疗
我科于1997年~2010年共收治烧伤瘢痕癌患者12例,通过分析本组病例的临床资料与随访治疗,总结其发病特点及手术疗效,对烧伤瘢痕癌进行初步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本组共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35~78岁,发病部位:2例位于头面部,1例位于躯干,9例位于下肢。

临床特点:从瘢痕形成至癌变时间为10~39年,病程5个月至24年;病灶大小为1.0cm×1.5cm~13.5cm×17cm;9例溃疡型3例菜花型。

2例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病理检查:本组8例均为鳞状细胞癌,4例为基底细胞癌,按Broder鳞状细胞癌病理分级:Ⅰ级(高分化癌)10例,Ⅱ级(高分化癌)2例。

2 治疗方法:本组均以手术治疗为主。

术前3d开始,每天2次用0.1%醋酸洗必泰溶液和3%双氧水交替冲洗创面,碘伏纱布湿敷。

术前做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与药物敏感试验,指导术后抗生素合理运用。

术前用美蓝沿肿瘤病灶周边,距其3-5cm的正常皮肤或瘢痕组织上做切口标记,明确手术切除范围;若供皮区充足,病灶发生癌变的瘢痕组织范围较局限,可将整片瘢痕组织连同瘢痕癌一并切除。

术中严格执行无扩散原则,首先用碘伏纱布覆盖拟切除区,并将之用1号丝线间断缝合固定于皮肤上,沿切口线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根据病灶侵犯的深度,分别自深筋膜浅面、肌膜的深面、肌肉组织甚至骨膜浅面完整切除病灶,创面用0.1%醋酸洗必泰溶液和3%双氧水交替冲洗后,术野重新用消毒巾覆盖,更换手术衣和器械后再进行创面修复。

本组10例行全厚皮片及复合皮移植修复,2例行局部皮瓣转移修复。

二结果
本组12例移植的皮片和皮瓣均成活,分别于术后6个月至5年获得随访。

结果显示:2例复发,再次破溃,1例行二次手术植皮,另一例放弃治疗;余9例患者术区局部无复发,功能外形良好。

三讨论
1 发病因素目前烧伤瘢痕癌发病机理尚不清楚,本组病历均为烧伤后形成不稳定性瘢痕,且反复破溃合并感染,以至于形成慢性溃疡经久不愈。

溃疡最短3年,最长39年,可见创面经久不愈及瘢痕不稳定是引起瘢痕癌的重要因素。

2 临床诊断:凡是长期未愈的烧伤创面,已经因其周围瘢痕收缩而缩小,后又逐渐增大;或烧伤瘢痕发生慢性、复发性溃疡,保守治疗数个月不愈,反而扩大,特别是边缘增厚凸起,有角质增生或乳突状增生;溃疡也可呈多发性,另在病灶周围瘢痕多而坚硬,常有色素沉着,有以上表现者应高度警惕癌变。

此时可伴创面分泌物增多、恶臭、触之易出血等,不能误认为其仅是感染。

确诊仍靠活检,因病变大小差异大,有些病变一处有恶性变,而其他部分仍为肉芽组织或慢性炎症,需多处、多次活检。

手术时需将整个病变切除行病理检查,方可确诊。

3 治疗体会:烧伤瘢痕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低的皮肤癌肿,病理上多属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由于局部组织纤维瘢痕化,癌肿的局部浸润缓慢,血管、淋巴管由于血管内皮增生、栓塞,管腔受阻、远处转移、扩散受到一定限制,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效果较好。

烧伤瘢痕癌以鳞状细胞癌居多,病变较局限,手术是较好方法。

因此,对于确诊烧伤瘢痕癌患者,应尽早手术。

应注意切除的深度及广度,一般切除肿物距离边缘3cm以上,深度达深筋膜,甚至达骨膜。

创面的修复和功能重建至关重要,应尽量应用局部皮瓣修复。

烧伤瘢痕癌以预防为主,烧伤后应尽早合理的处理创面,防止感染,使创面尽量达稳定愈合。

我们认为在瘢痕形成或瘢痕溃疡形成后早期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尽早切除不稳定瘢痕或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封闭创面可较好的预防瘢痕癌的发生。

此外,烧伤瘢痕上皮干燥、薄弱,血液循环差,易破溃,瘢痕部位长期受压、持重,牵拉、摩擦及乱涂药等医源性刺激均易导致恶变[1],因此应注意保护,防止瘢痕部位长期受压、持重,牵拉、摩擦及乱涂药等医源性刺激,从而预防瘢痕癌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冯德华,莫敏沙里木江,亚森等.41例烧伤瘢痕癌的治疗体会.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9,15(1):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