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0中考语文面对面 专题四 议论文阅读 匠心之道"守破离"(通用)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议论文阅读《涵养工匠精神》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议论文阅读《涵养工匠精神》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议论文阅读《涵养工匠精神》含答案涵养工匠精神①中国桥梁、中国卫星、中国高铁、中国超算……中国制造正在进一步转型成为“中国智造”,一张张“有底气”的大国名片展现的是大国工匠精神。

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

没有一支高素质劳动大军,就没有制造业繁荣发展的今天。

目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所以广大劳动者更要涵养工匠精神。

②什么是工匠精神?狭义地讲,工匠精神是指匠人在制造产品时追求高品质,一丝不苟,拥有耐心与恒心,广义的工匠精神则是“从业人员的一种价值取向与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是从业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它是在生产当中融入质量至上的职业操守、对生产过程中每一细节都给予重视的工作态度,体现一种不惜用血汗塑造产品质量的崇高精神。

可以说,工匠精神是“从业者为追求产品、服务的高品质而具有的高度责任感、专注甚至痴迷、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等精神”。

③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

这些年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不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

从“嫦娥”奔月到“祝融”探火,从“北斗”组网到“奋斗者”深潜,从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这些科技成就、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离不开大国工匠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实干,刻印着能工巧匠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身影。

工匠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涵养工匠精神首先要养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

0.00068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直径的1/125.然而,仅靠一双手、一把锉刀、一方小小的操作台,就能实现如此细微的加工公差。

这样的高精度,出自航空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能专家方文墨之手。

如此极限的精度,源于每天8000余次“枯燥而又单调的反复练习”,源于他“既然选择了,就一定要做到最好”的一片匠心。

这也恰恰说明,只有以“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才能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2020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练习(名师精选历年真题练习+参考答案,建议下载练习)一、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向善而生,终遇美好①罗素说:“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善良的源泉来自于人的内心,心存善念的人观世界,世界便是美好的。

②心中充满恶念的人,看别人的眼光就会变异,而心中充满友谊、宽容的人,便会给别人和自己带来欢乐。

苏东坡一次与佛印和尚辩经,两人坐于蒲团之上,相论许久。

”苏东坡问佛印:“在你的慧眼看来,你觉得我像什么样呢?”对于朋友的询问,佛印只是赞道:“我看你像一尊佛。

”苏东坡听了很高兴,却把话题转到了佛印身上,讽刺他:“你想知道我看你像什么样吗?就像一坨牛屎!”说完,苏东坡哈哈大笑,而佛印只是笑而不语,似乎没有生气。

苏东坡满意而归,与小妹言及此事。

小妹说:“佛家有言,心在地狱缘恶念,你心中有牛屎,才会把别人看成牛屎。

”苏东坡听罢,满脸愧色。

③善良,很普.遍.,却又很珍贵。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生命的品质会在点滴的善念中得以升华。

④善和恶有时只是一念之差,一线之距。

丰子恺先生的回忆录里面记载着一段关于他的恩师李叔同的轶事。

上音乐课时,有一个学生在下面看闲书,另一个学生则随地吐痰。

李先生是个极其严肃的人,他当场看到了却不出声,下课后,李先生请那两位同学留下来,用很和缓的声音对他们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闲书,也不要随地吐痰。

两个学生觉得老师小题大作,刚要申辩,只见这位德高望重的先生向他们鞠了一躬,两个学生顿时满脸通红。

⑤在善面前,只有春风化雨般的滋润,这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当一个人心中只有善念的时候,一切尘世间的浮华光景早已退却,只有一个平等和应该尊重的灵魂。

⑥善良比聪明更难,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却是一种选择。

在排雷中为保护战友而失去双手双眼的杜富国,他本来也可以有另外的选择。

在大火中救出 2 岁幼童,却因烟雾太大能见度低而踩空坠楼的杨科璋,献出年仅 27 岁的生命。

2020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向匠人致敬》练习及答案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向匠人致敬》练习及答案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向匠人致敬》练习及答案解析现代文阅读向匠人致敬①气象学家竺可桢一生记下了千万字的日记,其中气象方面的内容就占了较大的比例,无论到哪里,像桃树开花了、柳树长出叶子了、燕子从北方飞来了等,他都有记录。

而正是凭了这样的“笨功夫”,他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与计算机时代把历史资料经过整编后概括出来的世界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大趋势,竟是同一个方向。

②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年轻时为应对陈独秀“字则其俗在骨”的批评,他琢磨出了这样一个“笨办法”:每天,准备一尺见方的纸,百张;先用淡墨临习汉碑,等写完后,前面纸也干了,再折四格写;最后用此纸写行草。

如此,他苦练了两年才告一段落;后来,在北京又续练各种碑帖;直到1930年前后,才算是能稳准地运用悬腕。

苦练了20年,沈尹默终成一代大家。

③从表面上看,无论是竺可桢还是沈尹默,确乎够“笨”够“拙”,他们几乎是用了一生的时间投入于自己的事业和兴趣爱好。

虽然,他们最后成功了,但是从投入产出的绩效比看,似乎太差劲了。

如果他们能够走点捷径,再玩些诸如自我包装之类的花样,不也能够早早成名吗?何必如此折腾自己呢!殊不知,缺少了时间的积淀,缺少了艰辛的努力,谁能保证其气象研究和书法创作的质量?由此观之,所谓“笨人”,那只是“明白人”的代名词而已。

事实上,只有下过“笨功夫”的人,才知道“笨功夫”的意义所在。

就像作家刘震云说起外祖母,虽然身高只有一米五六,但却是方圆几十里割麦子的“头把镰”,速度特别快。

她的诀窍,也是她的“笨功夫”,就是割麦子的时候腰弯下去后,就不再直起来,一直埋头收割。

因为如果直起一次腰,就会直十次。

你会割割停停,速度当然就慢了。

原来“笨功夫”的背后蕴藏着能动的大智慧。

④是啊,“笨功夫”,不是平庸,不是呆板,更不是不动脑筋,而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尊重。

一万小时定律是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的作品《异数》中提出来的,其理论核心为量的积累,可应用于所有领域、所有学科。

2021高考作文时评素材(113)初心、民心、匠心、匠心之道贵在“守破离”。

2021高考作文时评素材(113)初心、民心、匠心、匠心之道贵在“守破离”。

2021高考作文时评素材(113)初心、民心、匠心、匠心之道贵在“守破离”。

1、匠心品牌不容抹黑(人民日报)短短不到半年,章丘铁锅走出了从红极一时到鲜有问津的过山车行情。

今年年初,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章丘铁锅一夜成名,“三万六千锤”成为这款网红商品的底气,最火时一天就能卖出上万口锅。

但在此之后,当地各种小作坊一哄而上,甚至有人用机器冲压冒充手工锻打,导致铁锅品质良莠不齐、品牌真假难辨。

结果,章丘铁锅的口碑直线下滑,消费者越来越不买账。

从“难买”到“难卖”,章丘铁锅的遭遇令人唏嘘,却也启示我们:话题是商品大卖的机会,但品质才是基业常青的根本。

作为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章丘铁锅之所以能够凭借一部纪录片而成为“网红商品”,正源于其严格的制造流程、过硬的产品质量。

十二道工序,一千多度高温锤炼,经受三万六千次锻打,直到“勺底铮明颜色白”……一锤一击的背后都是匠人精湛的手艺、独运之匠心。

消费者愿意花重金购买的,也是这份沉甸甸的对品质的执著。

东西再红,品质撑不起公众期待,就会被打回原形。

据调查,在整个章丘,高峰时期生产铁锅的村民也不过百余户,一人一天最多完成一口锅,然而,在网购平台上搜索“章丘铁锅”,排名靠前的月销量竟然达到近5000笔,甚至不少标注为“章丘手工铁锅”的商品,发货地并不是山东章丘。

这已经公然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民法的诚信原则,是对消费者赤裸裸的欺骗和侵权。

都只想着赚“快钱”,就会扰乱市场,让真正匠心之作失去孕育空间。

事实上,在章丘铁锅刚刚走红之时,面对消费者堵门买锅的热情,以及远远超出生产能力的订单,当地的一些经营者保持了应有的冷静,还发声明请大家理性消费,“不要让过火的市场使行业不健康成长”。

“章丘无锅”,一时成为尊崇品质、坚守本业的佳话。

但是,少数从业者的坚守,挡不住更多人涌入这个市场,结果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

市场规模看似越做越大,但是口碑、定位却越做越低。

这说明弘扬工匠精神,不能单靠工匠个体的自觉和坚持,还需要政府和社会提供更多制度支撑,维护诚信经营的环境。

《怀疑与学问》(解析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怀疑与学问》(解析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18课《怀疑与学问》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开卷”有学问①提及“开卷”,人们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开卷有益”。

这一成语源于北宋王辟之史料笔记《混水燕谈录》:“宋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补之。

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②自此,“开卷有益”一传就是一千多年。

传到科技发达、媒体多元、信息密集的今天,其实,只要我们稍加审视,便不难发现,“开卷”未必全有益,“开卷”有学问。

③那些低级趣味、观点偏颇、知识错误的书,“开卷”不仅无益,反而有害身心健康。

对此,俄国著名哲学家、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道“不好的书告诉你错误的概念,使无知者变得更无知。

”又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

”还有一种书籍,虽然无害,但信息过时、内容芜杂,只会增加大脑负荷。

这样的书偶一涉之,当然无所谓,但看得多了,就会影响工作生活。

可见“开卷”之时,选择十分重要,既要避开引人误入歧途的坏书,又得避免徒增大脑负担的庸书。

④不同的书籍,于不同年静、不同阅历、不同层次的读者而言,其作用大相径庭。

过去一直流行“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之说,仔细想想,还走有一定道理的。

《水浒》中的一百单八将,动不动就舞棒弄枪,热血沸腾的少年,看得多了,自然会跃跃欲试,弄不好合惹出一身麻烦;而《三国演义》中的争斗较量,多以智慧、权谋、计策取胜,年纪一大,激情减少,阳刚渐失,血性不再,长期浸润其中,年迈之人会变得更加阴柔内敛,对身体、生命就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⑤况且不少书籍,良莠不齐,利害参半,这就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鉴别能力。

这种能力并非天生,而是后天培养而成。

应多看那些有定评的名著,或师友推荐的好书。

不过呢,即使优秀名著,也要注意摄取的角度。

比如《红楼梦)),鲁迅先生便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我们阅后,也不妨问问自己究竟看见了一些什么。

2019-2020学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有标准答案)

2019-2020学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有标准答案)

郴州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语文(试题卷)一、积累与与运用(共7小题,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贮.蓄(zhù)黄晕.( yùn)阻遏.(è)绯.红(fēi)B.迸.溅(bèng)殷.红( yīn)恣睢(zì)蓬蒿.(hāo)C.潺.潺(chán)吞噬.( shì)阔绰.( chuò)苋.菜( xiàn)D.镂.空(lòu )胚.胎( pēi )黝.黑( yǒu )譬.喻( pì)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诀别感概嶙峋锋芒毕露B,琐屑妖娆取缔语无轮次C.亵渎商酌藉贯重峦叠嶂D.推崇禁锢恻隐唯唯连声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端午节包粽子、插艾叶、赛龙舟等传统习俗,已在我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B.在第五届国际矿博会上,当看到世界最大碧玺“长征火箭”时,我的脚步戛然而止....。

C.5月22曰,恐怖分子在英国曼彻斯特了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造成22死59伤。

D.张大爷是个棋迷,连走路、吃饭、睡觉都在琢磨棋谱,真是乐此不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B.能否杜绝餐桌上的浪费,关键在于人们的正确认识和自觉行为。

C.“扶贫楷模”王新法同志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后,在全社会迅速引发了巨大反映。

D.由于连降大雨,近期到南塔公园散步的人比以前减少了一倍。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从而使“痛苦指数”下降,“幸福指数”上升②这种条理性和有序性正是内心满足感的主要来源③守时让一切都变得有条理起来,使生活有序起来④而守时可以减缓甚至消除因时间不确定带来的焦虑⑤现代人普遍患有“时间焦虑症”A.②③⑤④① B.③②⑤④①C.③②①⑤ D.③⑤②④①6.综合性学习(10分)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名师精编湖南省2018中考语文面对面专题四议论文阅读守住信念才有成

名师精编湖南省2018中考语文面对面专题四议论文阅读守住信念才有成

专题四议论文阅读守住信念才有成(2017衡阳改编)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4题。

______________①1927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攻打长沙失败后,在转移井冈山途中,恶仗一场接着一场。

于是,不少人开了小差,甚至连师长也不辞而别。

近6000人的队伍只剩下700多人。

前面重兵围堵,后面追兵迫近。

情势之严峻可想而知!在此紧要关头,毛泽东在三湾那棵大樟树下豪迈宣言:“愿走的,绝不强留;不愿走的,你们会看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用二三十年时间,革命终将取得胜利!”②这是何等坚定的革命信念!从1927年秋收起义上井冈山,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用时22年。

③无论谁,没有信念想成就一番事业,恐怕很难。

大到革命理想——走什么路、举什么旗,小到一项具体工作,莫不如此!④因为有了信念,活着才有奔头,脚下才有力量。

可以说:信念是指路的灯,是校正航线的舵,也是砥砺前行的鞭。

⑤相反,如果失去了信念,就会患得患失,稍有挫折便一蹶不振。

甚至,“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这样,外界稍有诱惑,往往就会偏离人生轨迹:这些年曝光的干部腐败、演员吸毒、“富二代”飙车等等,恐怕都是这个问题的反映。

多年前曾看过一篇新闻,说是一个富豪子弟,经常夜深人静时偷偷把数吨水泥倾倒在邻居门前。

警方破案后,揭出的案由令人啼笑皆非:原来是个恶作剧……⑥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

顺境时,守住信念,会走得端直;逆境时,守住信念,能迈过沟坎。

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不放弃,咬住了,就是胜利!有篇文章《走出沙漠》,把这个道理诠释得淋漓尽致。

⑦一群学者随一位老教授沿丝绸之路进行民俗考察。

可是不久,迷了路,走进了一片杳无人烟的沙漠。

干燥和炎热消耗着每个人的体力。

食物已经没有了。

最可怕的是干渴——在沙漠里没有水,就等于死亡。

为了节省水,老教授把大家的水壶集中起来,统一分配。

几天后,老教授死了。

临死前,他把最后一个水壶给了一位信任的助教,叮嘱他:“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动它。

【初中】中考语文面对面专题四议论文阅读复习ppt课件

【初中】中考语文面对面专题四议论文阅读复习ppt课件
3.(1)阅读③~⑤段,想一想下面这个论据放入哪 一段比较合适,为什么?(2分)
昔孔夫子领七十二弟子周游列国十余年,不舍不 弃,不离不散。风霜雨雪没有停止他前进的步伐,电 掣雷鸣没有摧毁他坚定的信念,饥饿贫寒没有熄灭他 胸中的炽热,国君冷眼没有磨灭他克己复礼的意志。
12
湖南3年真题面对面 议论文文体知识梳理
5
湖南3年真题面对面 议论文文体知识梳理
阅读能力1对1辅导
(2) 位置“四看”法提取。①看题目:议论文的 题目或直接揭示论点;②看开头:开篇点明中心 论点;③看结尾:篇末揭示中心论点,可留意一 些标志性词语;④看直接表述句:文章中间体现 作者主要观点的正面表述句。
6
湖南3年真题面对面 议论文文体知识梳理
7
湖南3年真题面对面 议论文文体知识梳理
阅读能力1对1辅导
方法指导
解答此题可遵循如下解题步骤: 第一步,表态(一般是不能调换); 第二步,明确文章中心论点; 第三步,结合文章分析段落在论证中心论点过程 中起到的作用,明确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四步,总结概括答案。“不能调换+结合文章 论证层次分析”组织答案。
15
湖南3年真题面对面 议论文文体知识梳理
方法指导
阅读能力1对1辅导
第一步:先审题目。明确补写道理论据还是事 实论据。(“论据”相关知识见“文体知识梳理”)
第二步:明确论据所要证明的论点,注意论据 与论点的一致性。
第三步:分析文中证明该论点的论据的特点, 为补写论据做准备。
16
湖南3年真题面对面 议论文文体知识梳理
阅读能力1对1辅导
考点 1 段落作用[7年5考]
1.文章开头引用毛泽东秋收起义后坚信革命必胜 的事例有何作用?(2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匠心之道“守破离”
(2020郴州改编)议论文阅读。

匠心之道“守破离”
刘根生
①一部《战争与和平》,草婴翻译了6年。

他一生追求像原著一样的艺术标准,翻译作品始终遵从六道工序:研读原著、译文、读译文、请人朗读、交编审、打磨求“神韵”。

连环画泰斗贺友直的作品被称为“把故事画活了”,生前却自称是个“大匠人”,“蜗居”闹市数十年,每日挥毫不止,在中国传统线描中融入西画写实造型方法,将线描艺术推向高峰。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独具匠心,终而造诣精深,成其大器。

②匠心之道,看似无着处,实则有迹可循。

有一本叫《匠人精神》的书,这样讲成为一流工匠的“守破离”:跟着师傅修业谓之“守”,在传承中加入自己想法谓之“破”,开创自己新境界谓之“离”。

由此我们也可以引申为各行业的匠心之道:守,以理想为基,久久为功而不改初衷,精益求精而臻于至善;破,以思考为底,无思考则无变化,无变化则始终是老样子,学而思才能“芳林新叶催陈叶”;离,以创新为核,有非同寻常的构想,方能“人无我有,人有我强”。

草婴、贺友直等的艺术造诣,可说是对此的生动诠释。

善于“守破离”,何愁不能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③守,____A____。

当年,法拉第要弟子每天记录实验结果,弟子觉得这事枯燥乏味没意义,不久就走了。

后来,法拉第因电磁学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得殊荣,面对一事无成又找上门来的弟子,他说自己不过是把弟子认为没意义的事坚持了10年,在记下数千个“NO”之后,终于写下了一个“YES”。

今天,有的研究者缺少坐“十年冷板凳”的决心和毅力,耐不了寂寞,稳不住心神。

有的人在立项资助“诱惑”下,频繁转换科研“频道”,甲地优惠到甲地,乙地优惠又跑回乙地。

心上长草“守不住”,飘移不定,又如何能把一件事干到极致?
④破,____B____。

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这是要后人不能止步
于临摹,而要学其神韵善突破。

一种现象存在已久,学某某而安于做“小某某”或“小小某某”。

如同“受过训练的跳蚤”,即使盖板已拿掉,也不会越过原有高度。

没有“破”,“守”则成墨守成规,“离”则无从谈起。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前人技艺再高,也终究有局限性。

小疑小进,大疑大进。

扬前人所长而补其短,方能在推陈出新中别开生面。

⑤离,____C____。

当年,女科学家麦克林托克发现“跳跃基因”。

因其“离经叛道”,同行骂她疯了。

多年后,其成果才得到承认,她也因此获诺贝尔奖。

“破”属于推陈出新,是横向进步;“离”属于颠覆性创新,是纵向进步。

历史的高峰永无止境,“不日新者必日退”。

多些颠覆性创新,才会有一个又一个“山外山、峰有峰”。

对新发现应先察而勿先骂,宽容“离经叛道”,激励“异想天开”,为颠覆性创新批量出现营造优良土壤。

⑥“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

”匠心是精雕细刻和精益求精之心,是追求卓越不断超越之心,是破除成见不断创新之心。

匠心之道贵在“守破离”。

(选自《人民日报》)
【文章解构我来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