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复合经营的研究进展_程鹏
安徽林业国际合作成效对当今林业生态建设的借鉴与启迪

45卷1期安徽林业科技,2019,45(1):3~7Anhui ForestryScience and Technology 改革开放40年,安徽林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森林资源数量迅速增长、质量提升,而且林业生态体系、产业体系和文化体系业已形成,林业发展方式也得到了根本转变,同时建立了林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笔者从事林业四十余载,十分有幸赶上改革开放好时代,见证与亲身经历林业建设取得的斐然成效,尤其是参与林业国际合作项目,收获甚多。
1 对外开放,安徽林业国际合作成效显著、特点鲜明1.1林业国际合作项目多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先后引进与组织实施了双边、多边、民间和企业合作项目四大类49个,投资总规模32.6亿元人民币,引进资金总计3.57亿美元、技术100多项。
同时,全省选派了930余人次赴国(境)外访问、参加国际会议、留学、培训和合作研究等,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官员、专家、技术人员和志愿者3 200人次。
1.2林业国际合作范围广安徽已与德国、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芬兰、荷兰、葡萄牙、马来西亚、土耳其、韩国、朝鲜、南非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安徽林业国际合作成效及对当今林业生态建设的借鉴程鹏(安徽省林学会,合肥230001)摘要:安徽林业国际合作加速了安徽林业驶入国际化轨道,示范与引领安徽现代林业的创新发展。
本文通过亲身参加中德合作安徽林业一、二、三期以及世界银行贷款安徽林业一至五期等林业国际合作项目的经历,总结了项目合作的成效与经验,并结合安徽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分析指出其对于林业生态建设的六条借鉴和进一步扩大林业开放合作的策略与途径,探讨了当今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结合与三个突破”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当今林业生态建设与打造安徽样板提供实证与参考。
关键词:林业国际合作;经验借鉴;生态建设;对策中图分类号:F31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152(2019)01-0003-05Anhui International Forestry Cooperation Achievements and Reference on Current Forestry Eco-constructionCHENG Peng(Anhui Society of Forestry,Hefei 230001,Anhui,China)Abstract :Anhui international forestry cooperation has sped up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Anhui forestry,setting examples for and leading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Anhui modern forestry.In this paper,based on author's personal experience in participating Sino-German Forestry Cooperation Anhui Forestry Project Phases Ⅰ,Ⅱand Ⅲand World Bank Loan -funded Anhui Forestry Project Phases Ⅰto Ⅴ,a summary was made on the achievements made and experience got in the cooperation.In view of Anhui forestry eco-construction realities,six pieces of reference got from the cooperation and strategies and ways for further expanding forestry opening-up and cooperation were analyzed and pointed out so as to provide real evidence and reference for current forestry eco-construction and making a good Anhui pattern.Keywords :International forestry cooperation;Experience for reference;Eco-construction;Targeted measures收稿日期:2018-12-04修回日期:2018-12-017作者简介:程鹏,男,博士,高工,安徽省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研究方向:森林培育、林业区划及规划设计。
浅谈我国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及研究进展

浅谈我国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及研究进展作者:姚姜铭黄毅翠冷冰蒙奕奕来源:《绿色科技》2014年第05期作者简介:姚姜铭(1986—),男,山西右玉人,广西大学林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S7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9944(2014)05 0104 031引言随着人口的迅猛增长,世界各国均面临“资源缺乏、环境恶化”的问题,很多国家和地区开始出现弃林从牧、减林种田等现象。
全球森林每年约消失1600~2000万hm2,其中亚洲、非洲、南美洲的损失最为严重[1]。
导致农林争地的矛盾日益激化,林业资源消耗量逐年加大,水土流失、气候失调的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如何高效率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关注和重点研究的问题。
农林复合经营可以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其综合生产途径已经引起世界各地的普遍重视,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农林业生产中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1.1农林复合经营的概念农林复合经营概念广泛,各家理解不一。
现在为多数人接受的是国际农林复合经营研究委员会(ICRAF)给出的定义:“农林复合经营是在同一土地经营单元上,将在生态和经济上存在相互联系的多年生木本植物与栽培作物或动物精心结合在一起,通过空间或时序的安排以多种方式配置的一种土地利用制度(系统)”[2]。
1.2农林复合经营的特点农林复合经营具有人工生态系统的特点,具体如下[2]:复合性,该系统打破了传统部门之间和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协作和学科之间的渗透,以树木或林木的参与为必要前提,把林业和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药材或家畜、家禽、渔业等结合起来;集约性,农林复合经营有多重组成成分,在空间配置和时序安排上需精心配置,因此在管理上需细致和更高的技术;系统性,农林复合经营有其整体的结构和功能,经营目标不仅要注意各个组成成分,更要重视系统的整体效益,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效地联系起来;灵活性。
一个农林间作的区域,大面积的农田防护林、小到庭院经营,都可以作为农林复合经营的一个单元来管理。
农林复合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研究综述①

农林复合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研究综述①谷瑶;朱永杰;姜微【摘要】农林复合系统能够提供多种生态系统服务,本文从固碳、水土保持、防灾减灾、生物多样性保护、改善土壤肥力、改善空气和水质等6个方面对农林复合系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环境效益展开讨论,依次总结了近期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研究成果,表明各地区对农林系统生态服务的强烈需求以及改善土地利用和减少贫困的愿望,指出提高林农对农林复合生态系统认识的必要性。
%Agroforestry system could provide many ecosystem services, and it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were under discussion recently. According to the six major ecosystem services such carbon sink, soil and water loss preventio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soil fertilized, air and water quality improved and microclimate changing, this paper summarized resent research on agroforestry. It was shown that agroforestry could improve the land use and provide significant ecosystem services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Thus, it was proved that ecosystem services of agroforestry were needed urgently, and it was significant to improve the land utilization and reduce poverty all over the world.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it was to 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agroforestry ecosystems and promote of the land management, which would make agroforestry as the multifunctional landscape all over the world.【期刊名称】《热带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00)010【总页数】7页(P57-63)【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保护;碳汇;清洁空气和水;土质改善;生态系统服务;水土保持;土地可持续经营【作者】谷瑶;朱永杰;姜微【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南宁 530002;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100083;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100083;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148分类号Q148②谷瑶(1988~),女,在读博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林业工程管理,E-mail: ****************。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论农林复合经营的作用和发展的理念论文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论农林复合经营的作用和发展的理念论文1农林复合经营的概念农林业是一个特殊的术语。
它是多年生木本植物与1年生作物或牧草在同一土地管理单元中有目的地结合,通过时空安排,形成一个高效的复合生态系统,生产多种产品,充分利用土地潜力,保持生物体与环境、生物体与生物体之间的平衡。
2农林复合经营的作用复合农林复合经营不是农业和林业的简单相加。
其实质是在考虑森林的作用和效益的基础上,发挥林农有机结合的互补作用,形成形式和内容都有新思路的产业结构。
这将在系统理论中产生增益效应,并产生增益效益,即1+1>2的效应。
3农林复合经营的重要意义农林复合经营不仅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极大地改善了生态景观。
研究表明,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建成后,可以对农业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在当地小气候因素、水土保持、土壤肥力、空气中二氧化碳、降尘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1]。
其他研究表明,发展农林复合经营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战略举措[2]。
3.1生态效益农林业在水土保持、土壤肥力、防风林、空气净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农林复合实施后,林冠可以有效拦截降雨,从而改变雨滴降落的方式。
由枯枝落叶和低矮作物组成的地表覆盖物也可以减少雨滴的影响和片状侵蚀。
同时,凋落物也是土壤养分的来源之一。
分解后可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团聚体的大小、稳定性和孔隙率,提高土壤渗透性,减少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流失,从而改善林下作物的生长环境[3]。
森林资源在调节气候、水土保持、水源涵养、防风固沙等方面的生态价值很难用经济价值来估算。
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适宜林地,大力开展退耕还林,加快培育速生丰产林,改造低成本林和劣质林,实现森林资源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2经济效益农林复合经营以系统性、社会经济可行性、最高效益和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为基础。
根据管理目的,主要从物种组成、空间结构和时间变化等方面进行设计。
农林复合经营的发展概况及类型研究

上既要生 产 出更多的 粮食 以满 足社会 需求 , 又要 保护好生
态 环 境 ; 0 纪 7 年 代 农 林 复 合 经 营 的 概 念 被 提 出 以 自2 世 0
来 , 理论价 值和实践 意义 不断得 到重视 。 其 实践 证 明, 农林
三大危机 。 着人 口的迅猛增 长 , 随 耕地 面积不 断减少 , 许多
国家和 地 区出 现 了毁 林 种粮 、 林从 牧等 现象 , 弃 导致 农林
争 地 的矛盾 E趋严 重 , 成林 业 资源 被过 度消 耗 , I 造 引起 水
土流失 、 候失调 、 气 环境恶化 等一 系列 问题 , 重影 响人类 严 社 会的 可持 续发 展 , 因此 , 改变 传统 的林 业经 营 式 迫在
可追 溯 到公 元前 1 纪 的《 世 汜胜 之 书 》 其 中就 记载 了有 关 ,
“ 粮 问作” 内容 , 魏 的《 民要术 书 中记载 了桑豆 林 的 北 齐
间 作 的 经 验 , 代 的《 桑 经 书 中 有 “ 竹 必 养 鸡 , 得 清 农 种 竹 鸡 矢 而茂 ” 记 载 。 北平 原 和 中原地 区是 我 国农 林复合 的 华
眉睫 。 如何 高效 、 集约 经营利用 土地 已成为世 界各 国 , 别 特
是 发 展 中 国家 普 遍 关 注 和 研 究 的 热 点 问 题 。 有 限 的耕 地 在
2 农林 复合经营 在我 国的发展历史 及概况
17 年林 农 复合 系统 国际委 员会( C AF) 96 IR 正式 成 立 , 标 志着林农 复合 经营研 究T作 拉开 了序幕 。 管林农 复合 尽 经 营概念 提 出和 践在 许多 周家 自古就有 , 我周更是 有 着悠久 的历史 和丰 在
农林复合经营研究进展

家 的普遍关 注和 日益重视。而且最近几年来 , 一些发达国
家也非常重视其理论研究1 - 2 ' 1 。 收稿 日期 :0 8 0 — 0 20 — 6 1
i a w o ei [  ̄ e s P p Td , 90 4 - 33 7 n hr ods c s ] vnk ap i 14 , 3 7- 7 . g d p e JS n 3
cl 1 ( iu sl s i, cnot, Pca be, L r o ̄eB Pn. iets olr " s v r a i a i e s ai x
s i a[] SveG nt17 .42 ) 26. ir ) . fa ee 952 (/ : —8 bi J l c , 36
[ 1Nisn E l T e g n p n h ecn w ds i— 4 ] l o - he H. i tA e .T ern etS ei ds s h a h
[5 J nsn H 3 ] h s .O s v i o i ue P l t d n o e o o b r t n n n cd o p i sm e ao d y o i
[4J nsn H ee p eto rld ad d ld Pp u 3 ] hs .D vl m n f tp i n io ou s o o o io pi l
t muad r g tejvn e pr d [] .o gn t1 5 , r l ui h ue  ̄ ei J .ZFmtee,9 3 2 e n o
关键 词 : 农林系统; 复合经营; 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 号 :36 3 F2. 2
文 献标识 码 : A
我国农林复合经营的发展概述--罗军伟

我国农林复合经营发展概述学院:林学院班级:2010级林学2班姓名:罗军伟学号:20102349指导老师:曹帮华教授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12月目录摘要-----------------------------------------------3 关键词—-------------------------------------------3一、引言-----------------------------------------4二、我国农林复合经营形成的背景及发展现状---------5三、正文-----------------------------------------51、农林复合经营分类及结构----------------------52、农林复合系统规划设计评价方法及应用----------93、农林复合系统规划设计技术手段----------------104 农林复合经营的效益---------------------------105 农林复合经营问题与建议----------------------116 结束语---------------------------------------------------------12四、参考文献-------------------------------------12摘要农林复合经营系统是一种土地利用技术和系统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把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业和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同一时期或短期相同的经营方式,在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在不同组成之间存在着生态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在充分利用生态空间、挖掘生物资源潜力等方面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农林复合经营、类型结构、评价方法、规划、效益Abstract:Agroforestry system is a kind of compound name of technology and land use system, there is a destination, the perennial woody plants and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to the same land management units, and adopt the same mode of op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or short-term, in agroforestry ecosystem, in different for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ecology and economics. Agroforestry system in full use of biological resources potential ecological space, mining showed strong vitality, around the world, especial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has been widely used.Key words:Agroforestry, type structure, evaluation, planning and benefit一、引言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林业产业不断转产,多种经营不断发展,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出一些好经营方式和模式,促进了林区经济不断繁荣与发展。
农林复合经营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农林复合经营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研究综述【摘要】本文首先阐释了农林复合经营的概念,其次论述了农林复合经营所产生的综合效益,以及评价这些综合效益的方法,最后得出结论认为要想得到正确的评价和满意的结论,有时需将几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关键词】农林复合经营;综合效益;评价方法1.农林复合经营的概念农林复合经营在国外有较长的历史,早在农林复合经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前,世界各地就有多种农林复合经营的生产实践。
king于1968年最早提出用农林复合经营(agri-silviculture)这一术语来对土地利用形式进行概括,提出农林复合经营的含义:“在同一土地单元内将农作物与林业和畜牧业生产结合起来(他们在时间上可以是同时,也可以是交替),使土地总生产力得以提高的持续性土地经营系统”,论文中首次使用术语“agri-silviculture”。
关于农林复合生态系统(agroforestry)的定义,农学、林业、生态学、系统科学、生态经济学等不同学科的科学家有不同的看法,程鹏、曹福亮、汪贵斌认为林农复合经营是指在同一土地经营单元上,建立以林业为主体,林农牧副渔等多种产业相结合,实行多物种共栖、多层次配置、多时序组合、物质多级循环利用的高效生产体系,其具有复合性、系统性、集约性、灵活性、地域性、产业性、本质性、最优性等特点。
这一解释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同和接受。
2.农林复合经营所产生的综合效益及其评价方法一般关于农林复合经营综合效益的研究分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大类。
国内学者大多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农林复合经营所产生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下面笔者将这些方法分为三大类进行论述。
2.1成本-效益分析法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研究农林复合经营效益问题的学者大都采用效益成本分析法,其中黄宝龙就应用贴现的效益-成本分析方法评价了林鱼农复合经营系统的经济效益。
何群亦应用此方法评价了农(小麦、大豆和棉花)桐间作系统的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林复合经营通常依据经营目标、结构和功能 等对其进行分类。许多学者根据各自的研究目标
收稿日期:2009 - 08 - 10
修回日期:2010 - 03 - 07
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18B03);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BE2008395);安徽省林业重点科研项目(皖 LZ200815)
作者简介:程鹏(1955—) ,高级工程师,博士生。E-mail: pengcheng5511@ 163. com。
引文格式:程鹏,曹福亮,汪贵斌. 农林复合经营的研究进展[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3) :151 - 156.
152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 34 卷
植物间化感作用是地下部分互作研究的重要 内容。化感作用机理可以概括为一种植物产生的 化感物质通过多种机制如植物残体分解、根分泌和 淋洗等释放到根际,影响受体植物细胞膜的透性、 营养元素的吸收和运输、有机物质的代谢、光合、呼 吸以及 植 物 体 内 酶 的 活 性 和 激 素 活 性 等[26 - 27]。 Jose 等[28]研究表明,胡桃醌对玉米和大豆的枝和 根相 对 生 长 率、叶 片 光 合 速 率、蒸 腾 速 率、气 孔 导 度、叶片和根的呼吸速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 中根相对生长率受抑制程度强于枝相对生长率,生 理指标中叶片光合速率是受抑制程度最强的。王 德艺等[29]试验表明,中林 - 46 杨存在他感作用, 低浓度的浸提液(0 ~ 5 mg / mL) 对花生生长的影响 不明显,高浓度(10 ~ 50 mg / mL) 时则有极显著的 促进作用; 浸提液浓度 为 0 ~ 10 mg / mL 时,对 小
(1) 地上部 分 相 互 作 用。 植 物 间 争 夺 光 能 是 地上部分相互作用最直接的表现。许多研究表明, 由于农林复合系统中林木的遮荫,一般会引起林下 农作物的 光 合 效 率 下 降,从 而 导 致 农 作 物 产 量 降 低。Osman 等[18]研究了印度半干旱地区农林复合 经营中农作物的产量变化,结果表明:豇豆和高粱 生长及产量受到林木树冠遮荫的影响而降低。赵 英等[19]研究表明,低丘红壤上南酸枣 - 花生复合 系统虽然促进了南酸枣生长,但花生产量却减小了 20 % ~ 50 % ,其原因之一是南酸枣遮荫减弱了花
(2) 地下部 分 相 互 作 用。 农 林 复 合 系 统 中 林 木和农作物对水分及养分的利用率决定了各部分 的生长状况。林木与农作物对水分及养分作用体 现在竞争和互利两方面。竞争作用最可能发生在 系统不同组分的根系从同一土层获取生长资源时, 特别是当浅根林木与农作物间作时,它们的根系分 布在 相 同 土 层,对 水 分 及 养 分 的 竞 争 更 加 激 烈。 Odhiambo 等 研 [22] 究表明,银桦 - 玉米复合系统中 玉米的产量与玉米单作产量相比减少了 40 % ,其 原因是银桦和玉米的根系都主要分布在 20 cm 以 上土层。Wanvestraut 等[23]采用放置聚乙烯屏障的 方法研究美洲山核桃 - 棉花复合系统对水分的竞 争,结果表明:经屏障处理后土壤含水量增加,棉花 生长状况较好,产量也较高。然而当深根林木与浅 根农作物配置时,则是以互利的方式利用水分及养 分。林木通 过 细 根 周 转,向 作 物 输 送 氮 素 和 有 机 质,从而降低养分的淋溶率。同时林木的根系对水 分的吸收可以降低排水,从而影响养分的淋溶率, 这主要是林木根系的“安全网”作用[24 - 25]。
2 农林复合经营特点的分析
2. 1 农林复合系统的种间互作 农林复合系统中存在多种生物,一种生物通过
改造环境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相邻生物,即种间互 作,其作用方式有减弱光强、改变光质、蒸腾水分、 改变土壤湿度、吸收限制性养分、提供固氮、遮荫或 防护牲畜、促进或削弱病原体活动、增加土壤有机 物、解毒以及改变土壤反应等。根据种间互作发生 的空间位置可分为地上部分互作和地下部分互作 两大类。前者主要是农林复合系统中林木通过改 变小气候来影响林下的农作物,后者则是林木与农 作物对土壤中水分及养分资源的竞争或互利,两者 共同决定了农林复合系统的资源利用模式[16 - 17]。
第3 期
程 鹏,等:农林复合经营的研究进展
153
麦、玉 米 的 生 长 有 极 显 著 的 促 进 作 用,浓 度 再 高 ( 大于10 mg / mL) 则表现极显著的抑制作用;高浓 度的浸提液对反枝苋、马唐、狗尾草、蟋蟀草、虎尾 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中低浓度仅对反枝苋、蟋蟀 草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表明了不同浓度的同一 化感物质对同一作物或同一种化感物质对不同作 物的他 感 作 用 效 果 是 不 同 的。 还 有 研 究 认 为,季 节、生长时期、土壤水分、养分、光、温度等也是影响 化感作用效果的因素 。 [27] 2. 2 农林复合经营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The progress of study on agroforestry
CHENG Peng1,2 ,CAO Fu-liang1 ,WANG Gui-bin1
(1. College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 210037,China; 2. Forestry Department of Anhui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rovince,Hefei 230001,China)
提出了相应的分类体系。Nair[10]将农林复合系统 分为 3 大类 18 个类型,据统计全球大约有2 000多 种复合系统,并提出了适合于发展中国家的农林复 合经营分类系统。黄枢等[11]将我国农林复合经营 分为林 - 农、林 - 牧、农 - 林 - 牧 3 类结合型和特 种农林复合经营型,在此基础上划分出 16 个类型 组,215 个类型。孙述涛[12]则主张功能分类法,按 功能 - 结构 - 组分的顺序进行划分。此外,有很多 学者提出了一些有地域特点的分类系统。朱清科 等[13]将黄土区农林复合系统分为塬面农林复合系 统、坡面林牧复合系统、坡面农林复合系统、川滩农 林复合系统和侵蚀沟林牧复合系统。樊巍等[14]曾 对河南平原区复合农林业系统进行 4 级分类,其中 一级分类标准就是系统的产业组分,共分 9 大类 型。陈长青等[15]根据红壤丘陵区的自然条件和社 会经济状况,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分类体系可划分为 复合生态系统、经营模式、复合类别和复合模式等 4 个等级。目前农林复合系统的分类体系多种多 样,尚无统一的分类系统和分类标准,但总的趋势 是由 单 因 子、单 层 次、少 目 标 逐 渐 向 多 因 子、多 层 次、多目标方向发展。
(1) 能量流 动。 能 量 流 动 是 农 林 复 合 系 统 的 基本功能之一,但各种系统中各组分及量比关系不 同,其能流路径、效率也不同,进而决定整个系统生 产力的高 低。 彭 方 仁 等 [30]对 银 杏 采 叶 园、银 杏 果 - 叶 - 农复合园、银杏材 - 农复合园 3 种模式内植 物种群对光能的削弱和截获进行了模型分析,结果 表明:银杏果 - 叶 - 农复合园具有最好的复合光效 益,光能截获率可达 92 % ,PAR 在植冠层的削弱 过程遵循 Beer-Lambert 定律,可为探讨银杏复合最 优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据四川旱坡地植物篱农作 系统能流特征研究的结果[31],作物 - 果树类 - 植 物篱系统输入能总量和有机能输入量大幅度增加, 有利于优化输入能结构,从而促进了坡地生态系统 良性循环和集约高效农业发展。
Abstract: Based on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groforestry management,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groforestry management in China was analyzed. The progresses of study on the system classification,inter-cropping,energy flow,substance circulation and benefits evaluation of agroforestry system were summarized. Some problems of study on agroforestry management were also discussed. Which include the basic theory,optimization patterns of region,social economics and ecology,variety and clone,site productivity and sustainable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the above problems,research directions on agroforestry management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agroforestry management; inter-cropping; energy flow; benefit evaluation
农林复合经营中存在的基础理论及系统研究、区域的最优化模式、社会经济学与生态学、品种和
无性系、立地生产力长期变化及可持续经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农林复合经营; 种间互作; 能量流动; 效益评价
中图分类号:S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 - 2006(2010)03 - 0151 - 06
生的光合有效辐射。Everson 等[20]研究表明,光是 金合欢 - 玉米、桑树 - 玉米、美国皂荚 - 玉米复合 系统中玉米产量下降的主要限制因子。然而也有 研究表明,林木的遮荫有利于某些农作物的生长。 Pinto 等[21]研究发现当咖啡树密度保持不变时,咖 啡树产量与遮荫水平之间呈现二次多项式回归关 系,当遮荫水平在 30 % ~ 45 % 时,咖啡树的产量 最大。Fang 等[6]对不同宽窄行杨树 - 小麦间作模 式种间关系的研究表明杨树能使光辐射和温度下 降,而使相对湿度提高,这样的小环境更利于小麦 的生长及其品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