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次月考试卷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卷01(全解全析)

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卷(湘教版2019)(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一章至第二章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湖南省大量人口外流对当地的影响().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留守儿童的比例下降.生态环境压力加大1999-2021年篁岭乡村旅游聚落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叙述合理的是().单一居住型用地比例大幅上升B.生活与旅游空间区域趋于重叠.影响我国乡村旅游设施适老化改造越来越多的因素有()城市乡村差距③自然环境变化④经济发展水平B.①④C.②③D.②④高效高新产业集聚的创新名城”,其主要区位优势是().科技发达,产业基础好B.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良好.政策扶持,劳动力充足D.地价较低,基础设施完善.未来武汉将四镇隔江鼎立,功能分工上又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其好处主要是(.避免同质竞争,便于分工协作B.提高城市等级,扩大服务范围.分散城市职能,降低服务范围D.扩大城市面积,提高城市等级.长江新城地址敲定后,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生物数量增加1999—2003年河南省的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状况().利于粮食加工产业链延长B.促使经济作物占比上升.会降低粮食安全水平D.吸引省外人口大量迁入年河南省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指数特点的成因可能是().耕地面积锐减B.气象灾害C.粮食价格上涨D.劳动力短缺.根据图示可得,2003年河南省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指数在1.3左右,属于人口超载类型。
河北省邢台市2024_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河北省邢台市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考生留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湘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至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安排于2024年放射首个火星探测器。
该探测器将环绕火星飞行,并对其进行全面探测。
据此完成1~2题。
1.与地球相比,火星A.公转周期短B.大气密度小C.表面温度高D.太阳西升东落2.火星探测器绕火星飞行,将成为A.太阳系外行星B.新的行星C.火星的卫星D.地球的卫星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全部受太阳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
下图为太阳系简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甲区域的天体主要是A.卫星B.彗星C.小行星D.流星4.由M到N,天体A.公转周期变短B.表面温度降低C.公转方向不同D.均有卫星太阳辐射是指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放射的能量。
太阳辐射所放射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能,读图,完成5~6越。
5.图示甲、乙、丙、丁中,表示太阳辐射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6.M表示的能源是A.地热能B.煤炭C.风能D.潮汐能辐射差额是指一个物体或系统的辐射能量的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差值,正值表示系统(或物体)的辐射能量有盈余,负值表示辐射能量有亏损。
读地球不同纬度年平均辐射能量示意图,完成7~8题。
7.地球上辐射差额正值区主要位于A.内陆地区B.沿海地区C.低纬地区D.极地地区8.地球表面盈余热量主要输往A.赤道地区B.高山地区C.热带地区D.高纬地区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
读太阳内部和外部结构图,完成9~10题。
9.太阳外部大气层不包括A.日核层B.光球层C.色球层D.日冕层10.太阳风出现于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核层 D.日冕层月球表面土壤平均厚度仅为5米,却含有数百万吨的氦-3元素,而地球上的氦-3只有不到1吨,氦-3是一种清洁的核燃料,月球上的氦-3是氢元素受到宇宙射线的辐射发生物理变更形成的,100吨氦-3就能完全满意目前地球一年的能源需求。
高一地理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高一地理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几颗行星?A. 第一颗B. 第三颗C. 第四颗D. 第六颗答案:C2. 长江是世界上第几长的河流?A. 第一长B. 第二长C. 第三长D. 第四长答案:B3. 下列哪个国家没有临海?A. 中国B. 巴西C. 澳大利亚D. 南非答案:D二、简答题1. 什么是地壳运动?请简要说明。
答案:地壳运动是指地球表面地壳的变动。
地壳运动分为构造性地壳运动和隆起性地壳运动,是地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原因。
2. 请简要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
自然因素包括太阳活动、火山喷发等,而人类活动主要指温室气体排放、森林砍伐等。
三、论述题请以不少于200字的篇幅,论述城市化对环境影响的问题。
答案:城市化对环境影响巨大。
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土地被用于建设、道路建设等,导致大片自然生态环境被破坏。
城市化还会产生大量废气、废水和垃圾,污染空气、水源等环境资源。
此外,城市化还带来人口密集、交通拥堵、能源消耗大等问题,增加了能源压力和环境负荷。
四、附加题请列举三个世界自然遗产,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答案:1. 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系统,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和独特的景观。
2. 天山:位于中亚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山区,景色秀丽,植被丰富。
3. 古城马丘比丘:位于秘鲁,是印加帝国的遗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以上为高一地理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地球的自转轴?A. 赤道B. 北极C. 南极D. 中国答案:B2. 地壳的主要组成元素是:A. 氮气和氧气B. 铁和镁C. 金和银D. 硅和铝答案:D3. 下列地质灾害中,与地震直接相关的是:A. 冰川B. 洪水C. 泥石流D. 火山喷发答案:D4. 天气是地区短时间内的气候变化,而气候是指:A. 十年内的气候变化B. 百年内的气候变化C. 千年内的气候变化D. 极长时间内的气候变化答案:B5. 以下哪个不是火山喷发的现象?A. 火山爆炸B. 熔岩喷发C. 热气喷发D. 岩浆喷发答案:C二、填空题1.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 ___________ 。
答案:珠穆朗玛峰2. 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分布比例是 ___________ 。
答案:3:23. 面积最大的洲是 ___________ 。
答案:亚洲4. 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___________ 。
答案:中国5. 长江是中国的第 ___________ 条河流。
答案:一三、简答题1. 简述地球的四季变化原因。
答案:地球公转产生了不同季节的变化。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因为地球的轴倾斜,造成了不同地区太阳直射角度的变化,从而引起了四季的变化。
2. 简述火山爆发的原因。
答案:火山爆发是由于地壳断裂造成的。
地壳的板块运动会导致火山活动,当地壳板块断裂时,岩浆从地下深处喷发到地面上,形成火山喷发。
3. 简述洪水的形成原因。
答案:洪水是由于降雨过多或河流水位上涨超过河道容量而发生的。
当降雨量大于地面的排水能力时,水会聚集,并可能造成河流的溢出,形成洪水。
四、解答题1. 简述地球的不同地理区域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答案:地球的不同地理区域对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高山地区气候严寒,人们需要采取措施来适应生存,如穿着厚衣物和搭建保暖设施。
而沿海地区则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人们可以从中获取食物和经济收益。
不同地理区域的土壤肥沃程度以及水资源丰富程度也会影响农业和工业的发展。
高一地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高一地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定州二中第一次月考高一地理试卷考试时间 60 分钟、分值 100 分、命题人:安巧英卷Ⅰ(共 14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 14 分)1.以下天系统统中,级别同样的是()A.总星系和河外星系B.河外星系和银河系C.银河系和太阳系D.地月系和太阳系2.天体是指()A.恒星B.行星C.恒星和星云D.宇宙中全部物质的存在形式3.明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看见的满天星星绝大部分是()A.恒星B.行星C.卫星 D .流星4.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与地球毗邻的行星是()①水星②金星③火星④木星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③④5.对于地方时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同一条纬线地方时同样B.同一条经线地方时同样C.西边的时辰老是比东边的时辰早D.纬度每差 15°,地方时相差1小时读下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表示图”,回答6-7题。
6.上图中,线速度最大的点是7.图中 E 转到 B 所需要的时间是A.1小时B.2小时C.3小时D.4小时卷Ⅱ(共 36 分)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 16 分)2019 年 9 月 16 日至 30 日,国家天~ 10 题。
8.太阳活动的均匀周期约是()A.10 年 B.11 年 C.76 年 D.60 年9.太阳活动的重要标记是()①黑子②耀斑③日珥④太阳风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观察到的此次C2.0 级的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日珥读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有关性图,回答11~13 题。
11.有关黑子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黑子是太阳色球层上的暗黑斑点B.黑子迸发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C.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为10 年D.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记12 .图示信息说明()A.太阳活动影响地球的天气随和候B.黑子数增加时北半球降水减少C.黑子数减少时北半球降水增添D.黑子相对数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13.对于太阳活动的正确表达是()A. 一次耀斑迸发所开释的能量相当于100 亿颗百万吨级氢弹爆炸所产生的能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记B.引起大海潮汐现象,造成海水周期性的涨落现象C.每年夏天的夜晚,在江苏的人们常能够看到漂亮的极光D.太阳活动会扰乱地球上空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影响.甚至中止凌日是指地行家星 (运转轨道在地球轨道和太阳之间的行星 )在绕日运转时恰巧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察者可看到日面上有一个小黑点迟缓挪动。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地理(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下列表格中。
每题2分,总共60分)1.有关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天体系统是由天体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而成B.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为太阳C.太阳系是由水星、金星、地球等八颗行星组成的D.河外星系是总星系以外的天体系统2.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地球的是A.银河系 B. 总星系C.河外星系 D.太阳系3.下列有关太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八颗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B 火星、木星、土星在体积、质量、组成物质与地球较相似,称为类地行星C 哈雷彗星与其他行星的运行轨道具有共面性D 金星、火星等行星能发出可见光,这几颗行星在夜空显得很明亮4. 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外部条件是A.日地距离适中 B. 地球质量适中C.太阳光照条件稳定 D. 有液态水的存在5. 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A.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 B. 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D. 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6. 下列有关太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主要成分为氢和氦 B. 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C.表面温度可达6000K D. 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7. 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④太阳内部核裂变反应的能量来源A.①② B. ③④C.②③ D.①③8. 太阳对地球影响最大的是A.太阳辐射 B. 黑子C.耀斑 D.太阳风暴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区时)2006年10月25日20:52,美国宇航局在肯尼迪航天中心(28°28′N,80°32′W)发射了两颗用来观测太阳活动的探日卫星,它们将显著提升人类“太空天气预报”的准确度。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宜兴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宜兴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2022年6月6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其间他们将在“天宫”空间站开展平台维护与照料、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段转移等工作以及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
完成下面小题。
1. 在太空中沿预定轨道运行的“天宫”空间站类似于()A.星际物质B.行星C.卫星D.彗星2.对宇航员出舱活动威胁最大的是()A.太阳辐射B.耀斑爆发C.剧烈高温D.强风暴雨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
图示意1961~ 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B.四川盆地C.华北平原D.青藏高原A.长江中下游平原4.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高B.植被少C.地势高D.云雨少中国国家航天局消息,自2021年9月下旬开始,我国祝融号火星车、天问一号轨道器与地球的通信开始变得断断续续,至10月上旬更是通信中断,完全失联,10月中旬恢复正常。
下图为祝融号火星车失联期间太阳、火星与地球的相对位置示意图(箭头表示行星公转方向)。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箭头说明火星与地球的共同特征是()A.近圆性B.共面性C.同向性D.相邻性6.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天体系统。
图示范围内的天体系统共有()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下图屋顶的黑色“硅板”,就是太阳能屋顶。
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
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B.水体运动C.狂风暴雨D.火山的喷发A.生物的生长发育8.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主要是因为上海A.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B.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D.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下图为日全食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考试总分:100 分)一、 选择题组 (本题共计15小题,总分49.5分)1.(3分)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自然增长柱状图”。
读图完成1~2题。
1. 图中与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状况相符的是A.甲B.丁C.丙D.乙 2.根据人口发展状况,我国应A.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B.加大自然资源开发力度C.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D.大力提高农业人口比重2.(3分)深圳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最迅速的城市。
读图及表1,完成4~5题。
(%)甲乙丙 丁出生率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10 23 4 54.深圳市非户籍人口比重大,主要影响因素是A. 生态环境因素B. 经济因素C. 政治因素D. 社会文化因素5.深圳市提高未来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途径是A. 不断新增城市建设用地B. 适度降低市民的生活消费水平C. 提高本地水资源利用率D. 提高科技水平和地区开放程度3.(3分)下图是“我国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
读图完成7~8题。
7.阶段Ⅰ所代表的城市化阶段是A.城市化初期B.郊区城市化C.逆城市化D.再城市化8.形成阶段Ⅱ的最主要原因是A.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B.乡村和小城镇发展超过城市C.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D.轨道交通的发展4.(3分)下图是世界某城市A、B、C三种不同功能区的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三种功能区分别是商业区、工业区和居住区,A、B、C分别代表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10. 关于图中A功能区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建筑物高大密集B.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小C.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D.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5.(3分)下面左图表示某区域城市分布图,右图是该区域甲城市规划略图。
读图完成11~12小题。
11.图中所示城市()A.图示区域城市等级共有5级B.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小C.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目越多D.乙城市比丙城市的服务功能多12.右图中对甲城市进行规划,最合理的选择是()A.①处位于城市中心,可投资建设大型跨国零售企业B.②处靠近科研所和大学城,最适宜兴建的工业部门是电子装配厂C.③处靠近文化区,工资收入水平低,最适宜兴建低级住宅区D.④处靠近工业区,为方便工人上下班,最适宜兴建高级住宅区6.(3分)宁夏中宁县是我国著名的枸杞之乡,土壤碱性重,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适合枸杞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肥西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次月考
高一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制卷人:刘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卫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从此,
“嫦娥二号”开始了112小时的奔月之旅,预计在4天后到达月球。
据此完成1-3题
1.“嫦娥二号”属于下图中哪个天体系统的天体 ( )
A.甲——④ B.乙——② C.丙——③ D.丁——①
2.上图中丙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A.地球
B.月球
C.太阳
D.哈雷彗星
3. “嫦娥二号”发射时,华侨林先生在美国旧金山(西八区)收看实况转播,此时当地已是( )
A.清晨 B.正午 C.傍晚 D.深夜
4、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
①地球②河外星系③天空中飘动的云④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⑤陨星⑥流星体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⑥
5.昼夜更替的周期是( )
A. 一个恒星日 B.一个太阳日 C.23时56分4秒 D.24时3分56秒
6.12月2日至次年1月1日这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是 ( )
A.先向北移后向南移 B.一直往北移
B. C.先向南移后向北移 D.一直往南移
7.北京和广州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叙述是()
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广州大于北京 D.角速度不相同,线速度相同
8.下图中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其偏转方向,正确的图示是 ( )
9.下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0、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
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2003年10月27日—31日,我国北方地区大多数的居民,在日出后的一段时间内用肉眼可清晰地看到太阳黑子这一奇观。
据此判断:11—13题。
11.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人们可用肉眼看到太阳黑子,则可证明今年一定是太阳活动的极大年
B.黑子是太阳活动的最激烈显示
C.这几天中,日本的“儿玉”卫星出现了信号中断的现象,是由于黑子发射的电磁波干扰电离层的结果。
D.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12.太阳黑子出现在()
A.太阳大气结构的最外层B.太阳内部结构的最外层
C.太阳外部结构的色球层D.太阳外部结构的光球层
13.下列现象的产生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 )
①鸽子飞行失踪②无线电短波通讯出现短暂的中断③动物的异常反应
④小王手表上的指南针指向异常⑤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
A.①③B.②④C.③④ D.④⑤
14.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是()
A、武汉
B、拉萨
C、乌鲁木齐
D、重庆
15、关于晨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晨昏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B、晨昏线任何时候都平分地球
C、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零
D、夏至日晨昏线与地轴在同一平面内且与太阳光垂直
16.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
17、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A、长江三角洲的发育
B、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C、东京的地方时比北京早
D、月亮的圆缺
18.如图是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图中A、B、C分别是 (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19.风平浪静的某海域海底发生地震时,位于该海域的海轮将出现 ( )
A.只上下颠簸
B.不产生运动
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20.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于2011年8月12日-23日在深圳召开,中国以75枚金牌遥遥领先其他国家。
大运会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 ( )
A.逐渐变慢 B.逐渐变快 C.先变慢后变快 D.先变快后变慢
21.下列能源中不是直接或间接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是()
A.煤炭B.地热C.风能D.水能
22.下列四地中,地壳最厚的是 ( )
A.太平洋 B.东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23.昼夜交替的地理意义是 ( )
A.使地表温度不至于太高或太低 B.形成了四季
C.产生了地方时 D.太阳高度的日变化
下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判断24-25题:
24.此时,赤道上晨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分别为()
A.450W,1350W B.1350E,450W C.600E,1200W D.00,1800
25.此时,与上海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
A.900W向东至1800B.00向东至1800
C.900W向东至900E D.00向东至900E
读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图,回答26-27题:
26.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
A.春分B.秋分C.冬至D.夏至
27.有关国庆节前后太阳直射点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到AB之间,速度减慢
B.地球公转BC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C.地球公转CD之间,速度逐渐加快
D.地球公转到DA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28.下列四幅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中(从北极上空看),正确的是 ( )
读下面的“日照图”,完成29-30题。
29.关于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下一刻D点将进入白昼
B.C在昼半球
C.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AB是昏线
30.此时,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 ( )
A.120°E B.100°W C.20°W D.60°E
高一年级地理答题卷 一、选择题(60分)
第II 卷(综合题,共40分)
31.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共14分)
(1)地球相邻内侧的行星是 (代号)。
(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图上未能表现出来的太阳系成员还有 、 和 。
(3)在图上九大行星的公转方向都呈 方向运动,具有同向性, 另外九大行星还具有 性, 性。
(4)以上天体中,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填字母),E 、F 属于 行星。
(5)分析地球为什么会成为生命的摇篮、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理环境的特点与生命
物质存在的条件的关系,并用直线相连。
①地球磁场 a 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 ②地球的质量与体积 b 削弱到达地面的紫外线 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c 水经常能处于液体状态 ④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 d 削弱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
班级 姓名 准考号 座位号
32.读图1-3“太阳结构示意图”:(共10分)
b
a
日核
(1)将下列代表太阳大气层的字母填在图中相应位置。
A.日冕
B.色球
C. 光球
(2)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_________(看图填写),我们平时肉眼看到的是:_________,日全食是则能见到_________和_________层。
(3)太阳大气层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称为_________,其中a表示_________,b代表_________。
33.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共6分)
(1)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图中A.B.C.D.四点中,表示近日点的是,每年的月初地球由此经过。
(3)A.B.C.D四点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公转速度最慢的是。
(4)地球运行到A.B.C.D四点中的点附近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34.读图1-8,完成下列要求:(共10分)
(1)该图表示的北半球节气为,其判断依据是。
(2)在图中D点画出一条直线表示太阳照射的光线。
(3)图中AB线是 (选择填空),判断依据是。
A. 晨线 B.太阳光线 C.昏线 D.昼夜分界线
(4)按线速度从大到小将A、B、C、D四点进行排
列:。
(5)A、B、C、D四点中处于正午12点的是,C点地方时为。
(6)图中A、B、C、D三点中,太阳高度大于00的是,等于00的是。
高一级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共6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31(1)B (2)太阳流星体卫星行星际物质(3)自西向东共面近圆(4)A、B、C、D 巨(5)①----d ②----a ③----c ④-----b
32. (1)由外向里依次为:A、B、C
(2) 日核光球色球日冕
(3) 太阳活动黑子耀斑
33 (1)逆时针(2)B 1 (3) B D (4) D
34 (1)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或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2)画图略
(3)C D在此线上的点,随地球自转即将进入黑夜.
(4)C>D>A=B
(5)D 18点
(6)D,A﹑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