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分析仪使用说明书
网络分析仪使用说明书

5.1 按键区域123 645 78软选择(可根据自己Loss compen:损耗修正设定菜单;Sensor A setting:设定通道A的功率传感器校准系数;Sensor B setting:设定通道B的功率传感器校准系数;Return:返回。
11.8 Calibration(校准设定)Start:设置频段的起始位置;Stop:设置频段的终止位置;Center:设置频段的中心位置;Spen:设置频段范围。
11.10 Sweep setup(扫描设置)Power:打开激励信号输出设置菜单;Power:设置网络分析仪内部信号源的输出功率电平;Power renges:选择功率电平范围;Auto ranges:将功率电平范围设置为自动选择;Port couple:是否在现有电平上打开端口耦合;Port power:当端口耦合关闭时设置端口功率;CW freq:设置功率扫描的固定频率;Rf out:是否打开激励源的输出开关;Return:返回。
Sweep time:设置端口扫描时间;Sweep delay:设置端口扫描延时;Sweep mode:选择扫描模式Std stepped:略;Std swept:略;Fast stepped:略;Fast swept:略;Points:设置每次扫描时的扫描点数;Marker→ref maker:将当前被缴活的Marker点设为参考Marker点;Ref marker mode:设置为参考标记模式;Return:返回。
11.13 Marker search(标记搜索)Max:将Marker点移动到当前轨迹上的最大点;Min:将Marker点移动到当前轨迹上的最小点;Peak:峰值功能;Search peak:寻找顶峰;Search left:在左侧寻找顶峰;Search rifht:在右侧寻找顶峰;Peak excursion:设置顶峰偏移;Peak polarity:极性设置;Positive:正极性;Negative:负极性;Both:双极性;Cancel:取消;Return:返回。
Agilent 8714ET网络分析仪操作指导书06

2.为了再次观察两个测量通道,按MEASE1。
为了在分开的屏幕上同时观察两个测量通道,按DISPLAY,More Display,Split Disp FULL split。
1.用分析仪自带的电缆连接到分析仪的Port1和Port2端口。
2.按PRESET,SCALE,0.1 Enter
1.按POWER,0,dBm。
2.按CAL,Default Respone。
3.检验数据示迹应落在0dB±0.5dB的范围内。
1.用分析仪自带的电缆连接到分析仪的Port1和Port2端口。
2.按MEAS1,More Power,FREQ,Start 10,MHz,SCALE,1,Enter。
Reference Level软按键,可以读取当前传输值;
为了在分开的屏幕上同时观察两个测量通道,按DISPLAY,More Display,Split Disp FULL split。
按面板上的Format键,可选择改变参考方式:
1)LOG MAG(对数幅度)
选择此键可以进行传输测量(比如增益、插入损耗);
2.设置频率高端,按Stop,再按数字键和单位键,键入设定值。或用Center和Span软件来设置频率范围。
3.按面板的Marker,设置需要标记的频点,共设置8个;
4.按POWER键,显示屏出现电平菜单,按Level,再按数字键和单位键,键入功率电平设定值Level=10dBm(在PORT2连接50dB高功率衰减器的情况下);
项目
操作步骤
操作方法
操作要求
备注事项
1.射频网络分析仪第一次通电前的检查
2.上电,预热
网络分析仪使用说明书.DOC.doc

矢量网络分析仪 使用说明书版 次 V1.0 页 次1/161 目的本使用说明书为规范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引起的仪器损坏;作为培训文件使公司技术人员了解本仪器的使用。
2 适用范围本使用说明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所有Anglent E50系列矢量网络分析仪的使用(其他型号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最大区别在于按键位置以及功能方面有细小区别)。
3 主要职责3.1 各部门设备使用者负责实施设备一级保养工作。
3.2 各部门安排专人负责实施设备的定期保养管理,监督日常保养工作之实施。
3.3 对新进员工有必要学习此文件时进行培训学习。
4 仪器操作注意事项4.1 测试产品时,不能直接加电测试。
4.2 测试功放前,必须在频谱仪上检测过没有自激,才能用网络仪测其它指标。
4.3 防止有大的直流电加入,网络仪最大能承受10V 的直流电。
4.4 防止过信号的输入。
4.4.1 网络分析仪的最大允许输入信号为20dBm 。
4.4.2 输入信号大于10dBm 时,应加相应的衰减器。
4.5 仪器使用前确保已接地。
5 仪器面板介绍 5.1 按键区域1·ACTIVE CH/TRACE :活动通道区; 2·软驱; 3·RESPONSE :响应区; 4·NAVIGATION :导航区;5·ENTRY :输入区; 6·STIMULVS :激励区;7·MKR/ANALYIS :标定点/分析;8·INSTRSTATE :设备状态区。
注:见“11 按键翻译”。
1 2 36 4 57 8软菜单USB 接口矢量网络分析仪使用说明书版次V1.0 页次2/165.21 2 3 4 5Tr1 S11 SWR 1.000/Ref 1.0000Tr2 S21 Logmag 10dB/Ref 0.00dBTr3 S22 SWR 1.000/Ref 1.00001.表示通道编号;2.表示通道类型;3.表示通道的格式;4.表示通道在显示屏上每格所表示的数值;5.表示通道在显示屏上参考线所在的格子数值。
矢量网络分析仪使用说明书

⽮量⽹络分析仪使⽤说明书⽮量⽹络分析仪使⽤说明书第⼀章前⾔1. E836B⽹络分析仪具有以下技术特点:①⾼性能测量接收机E8362A⽹络分析仪采⽤基于混频器的实现⽅式,使该仪表具有当今微波⽹络分析仪中最⾼的测量灵敏度度。
测量频率范围:10M~20GHz;接收机数量:4台接收机测量灵敏度:-120dBm接收机测量参数;幅度和相位。
迹线噪声:0.005dB(在中频带宽为10KHz时)②完整的测量能⼒该⽹络分析可以⼯作在以下测量状态:频域扫描状态:测量激励信号为功率固定,频率变化信号。
考察被测在不同频率激励状态下等离⼦参数的变化;功率扫描状态:测量激励信号为频率固定,功率扫描变化信号。
考察被测在不同功率激励状态下参数的变化;连续波状态:测量激励信号为频率固定,功率固定信号。
考察被测等离⼦在固定激励状态下,响应状态参数的波动变化,E8362A最⼤测量时间长度可达到3000秒;时间域测量状态:通过将被测的频率响应通过IFFT变化到时间域得到其时域冲击响应,考察被测等离⼦响应信号的空中分布特性。
E8362AIFFT运算点数为160001点,可保证时域测量的分辨率和测量时间宽度。
③强⼤的分析能⼒E8362A基于PC的window2000操作平台,可内置各种分析软件,不需要外置PC 进⾏数据处理,编程⽅式为COM/DCOM,保证测试的速度。
仪表内置嵌⼊、去嵌⼊及端⼝延伸等功能,可直接消除测量天线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或进⾏其它补偿运算处理。
④⾼测量速度E8262A⾼性能接收机可确保⾼测量精度的同时具有快测量速度,具体指标为:35us/测量点,14ms/刷新(400点)。
保证对被测等离⼦的瞬态响应进⾏捕捉分析。
⑤多测试状态同时完成E8262A可⽀持16个测试通道,各通道可⼯作在不同的测量状态。
利⽤该功能,可以综合不同分析⽅法从不同⾓度来对⼀个现象进⾏研究。
⑥良好的可扩展性E8263A采⽤开放的发射/接收组成框架,⽤户可以根据测量的具体要求改变仪表的测量连接状态,还可以把需要的外部信号处理过程组合到仪表内部,例如:当被测需要更⼤激励功率时,可将推动⽅法器连接到仪表相应端⼝,该放⼤器引起的测试误差可以通过仪表的校准过程消除。
Agilent_8753D网络分析仪操作指导书

1.按面板上的[MENU]键、按屏幕上的软按键[POWER],再按数字键和单位键[x1],键入设定值。通常下POWER Level设为10 dBm,
2.按面板上的[CAL]键、依次按屏幕上的软按键[CALIBRATEMENU]、[S111-PORT]
3.电源线必须使用带有保护地线的三芯电源线。电源插头座必须是带有保护地线的三芯电源插头座。确保仪器设备接地良好,不会造成人身伤害。
1.按电源POWER键。当电源开关接通时,电源指示灯LED(绿灯)亮。
2.在进行测量之前,让射频网络分析仪预热5分钟。
这组测量键为每一测量通道选择测量。分析仪的测量能力包括传输、反射、功率、变频损耗和多端口选择等。
这组信号源键可选择所希望送到被测件上的源输出信号。这组信号源键还控制扫描时间、点数及扫描触发。
这组配置键控制接收机和显示器的参数,包括接收机带宽和平均,显示刻度和格式、标记功能以及仪器校准等。
电源电压选择开关应在230V电压档位
电源保险丝应为5A250V
电源插头,插座必须是带有保护地线的三芯插头座,
按面板上的Marker键,按屏幕上的软按键1~4,分别输入数值及单位,设置频率标记。
按面板上的Format键,可选择改变参考方式:
1)LOG MAG(对数幅度)
2)PHASE(相位)
3)SWR(驻波比)
4)DELAY(延时)
5)SMITH(史密斯圆图)
6)POLAR(极坐标)
7)LIN MAG(线性幅度)
最大输入电平:+10dBm
损坏电平:±26dBm或35Vdc
阻抗:50Ω(用选件075时为75Ω)
网络分析仪详细操作使用(E5062A)

添加副标题
CLICK HERE TO ADD TITLE
CONTENTS
目录
1
WORKREVIEW
添加标题
2
添加标题
UNDERWORK
测量时注意输入功率、电压、电流不要超过设备给出的最高参考值;
02
做好静电防护。设备中的高敏感微电路在测试连接或者断开连接时易被静电损坏,故操作时应佩带接地手环 ,设备机壳地应与电源地连接完好;
NAVIGATION按钮区
当focus选定屏幕菜单时,其最上方的菜单标题区域显示为蓝色(未选定时为灰色),导航区按钮工作如下所述:
当focus选定屏幕菜单时
.选择旋钮:屏幕菜单子选项上下移动(高亮显示) .上、下键:屏幕菜单子选项上下移动(高亮显示) .向左键:显示屏幕菜单上一层菜单 .向右键:显示屏幕菜单下一次子菜单 .按压旋钮或Enter:选定当前高亮的子选项 当按下数据输入子选项后,focus自动转移到数据输入区域。 2)当focus选定数据输入区域时 当focus选定数据输入区域时,数据输入框变为蓝色,导航区按钮工作如下所述: .选择旋钮:以较小的步进值增大或减小数据输入区内的数值 .上、下键:以较大的步进值增大或减小数据输入区内的数值 .左、右键:在数据输入区内移动光标(|),与输入区的按钮一起使用可以每次改变输入数据的一位数值。
然后,根据需要断开后面板的电源线。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禁止在开机状态下直接拔掉后面板的电源线,始终保持后面板的电源开关处于ON。如果直接拔线或者关闭后面板的开关,关机持续将不工作,这可能损坏设备的软硬件,并导致设备故障。
错误的关机方式将导致再次开机后进入“安全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先正常关机使其进入standby状态,然后再次开机可进入正常工作模式。
网络分析仪使用说明书

网络分析仪使用说明书
1. 简介
1.1 功能概述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网络分析仪的功能和用途。
1.2 设备外观及组成部件
这里详细描述了设备的外观特征以及各个组成部件的作用。
2. 准备工作
在开始使用网络分析仪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2.1 检查设备完整性与安全性能;
描述如何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并确保其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2.2 安装所需软件或驱动程序;
提供并指导用户正确地安装所需软件或驱动程序。
3.操作流程
这一章节会按照步骤来讲解如何正确地操作该网络分析仪。
具体包括:
- 步骤A:连接电源和信号线路;
描述如何连接电源以及信号线路,并注意事项。
- 步骤B:打开设备并进行初始化设置;
解释在首次启动时应执行哪些初始化设置步骤。
- 步鐚C: 设置测量参数;
讲解怎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相应测量参数.
...
4.常见问题与故障排除
这一章节了用户在使用网络分析仪时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5.附件
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
- 附录A:设备规格表;
提供详细的设备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
- 附录B:示例测量数据;
展示实验中获得的典型测量结果,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如何正确操作该仪器。
6. 法律名词及注释
- 名词1: 定义1
- 名词2: 定义2
7. 结束语
请注意,在您编写具体内容之前,请根据实际情况对各个章节进行扩展或缩减。
网络分析仪使用手册

1 2
4
二.注意事项
1 在测试设备前面始终有一个导电的工作台垫 2 在进行清洁、检查或连接到对静电敏感的器件或测试端 口之前,您自己始终应接地 3 在连接到分析仪测试端口或其它对静电敏感的器件上之 前,始终应将测试电缆的内导体接地 4 在进行器件连结时,请利用利用扭力扳手完成最终连接,进行 紧固,直到达到扭力扳手,不要冲过起始停止点,可以利用辅 助扳手防止连接器主体旋转
图9
第 9 頁,共 18頁
審核 :
吳健誌
製表:王彦武
仪 器 作 業 說 明
一. 操作說明
网络分析仪(Agilent E5071B) ENA 网络分析仪操作步骤<4-2>
版 本
0
2 设置测试状态
a. 配置最大通道数和迹线数 System Setup Press: Misc Setup Return Channel/Trace
5 4 图7 3
第 7 頁,共 18頁
審核 :
吳健誌
製表:王彦武
仪 器 作 業 說 明
一. 操作說明
1 2 3 4 5 6 7 8 9 Handler I/O 接口 并行接口 串行接口 键盘/鼠标接口 LAN/USB 接口 GPIB 接口 VGA 输出 内部参考输出 内部参考输入
网络分析仪(Agilent E5071B) ENA 网络分析仪接口<3-1>
Vinc
Vref=? 图3
第 3 頁,共 18頁
審核 :
吳健誌
製表:王彦武
仪 器 作 業 說 明
网络分析仪(Agilent E5071B) ENA 网络分析仪测试基础知识<1-4>
版 本
0
一. 操作說明 1 S 参数 S 参数是用入射波和反射波和描述网络特性 如图4所示 Reflected S11= Incident Transmitted S21= incident Reflected S22= Incident Transmitted S12= Incident 二.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矢量网络分析仪 使用说明书版 次 V1.0 页 次1/161 目的本使用说明书为规范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引起的仪器损坏;作为培训文件使公司技术人员了解本仪器的使用。
2 适用范围本使用说明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所有Anglent E50系列矢量网络分析仪的使用(其他型号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最大区别在于按键位置以及功能方面有细小区别)。
3 主要职责3.1 各部门设备使用者负责实施设备一级保养工作。
3.2 各部门安排专人负责实施设备的定期保养管理,监督日常保养工作之实施。
3.3 对新进员工有必要学习此文件时进行培训学习。
4 仪器操作注意事项4.1 测试产品时,不能直接加电测试。
4.2 测试功放前,必须在频谱仪上检测过没有自激,才能用网络仪测其它指标。
4.3 防止有大的直流电加入,网络仪最大能承受10V 的直流电。
4.4 防止过信号的输入。
4.4.1 网络分析仪的最大允许输入信号为20dBm 。
4.4.2 输入信号大于10dBm 时,应加相应的衰减器。
4.5 仪器使用前确保已接地。
5 仪器面板介绍 5.1 按键区域1·ACTIVE CH/TRACE :活动通道区; 2·软驱; 3·RESPONSE :响应区; 4·NAVIGATION :导航区;5·ENTRY :输入区; 6·STIMULVS :激励区;7·MKR/ANALYIS :标定点/分析;8·INSTRSTATE :设备状态区。
注:见“11 按键翻译”。
1 2 36 4 57 8软菜单USB 接口矢量网络分析仪使用说明书版次V1.0 页次2/165.21 2 3 4 5Tr1 S11 SWR 1.000/Ref 1.0000Tr2 S21 Logmag 10dB/Ref 0.00dBTr3 S22 SWR 1.000/Ref 1.00001.表示通道编号;2.表示通道类型;3.表示通道的格式;4.表示通道在显示屏上每格所表示的数值;5.表示通道在显示屏上参考线所在的格子数值。
6 仪器的基本常用功能介绍6.1 测量回波损耗(电压驻波比)通道选择S11或S22,S11时,用电缆PORT1;S22时,用电缆PORT2。
测量单通道时,所测器件终端应加负载;测双通道时,器件输出与输入均应接电缆。
器件为有源器件时,详见“4 仪器操作注意事项”。
6.2 测量插入损耗通道选择S12(Port2接收Port1发射)或S21(Port1接收Port2发射)测量时,所测器件输出、输入应接电缆;测量有源器件时,S12、S21不能选错,其余详见“4 仪器操作注意事项”。
6.3 测量时延所测器件端口接上仪器,通道选择视具体情况,仪器按键Format→GroupDelay,详见“4 仪器操作注意事项”。
6.4 测量史密斯圆图通道选择S11或S22时,终端应加负载,所测端接电缆。
双通道时,输出、输入应同时接电缆,仪器按键Format→Smith,详见“4 仪器操作注意事项”。
7 仪器校准按键介绍7.1 手动校准(以下介绍了双通道的校准方法)按Cal*键,选择Cal kit ,选择ⅹⅹⅹ(具体见校准件型号,一般仪器厂商有配置),再选择Calibrate,选择2-Port Cal(双通道校准),选择Reflection,再对应相应的通道及校准件进行校准(电缆接什么标准件并在仪器上具体按何键见按件翻译,这里用到的标准键有3种分别是,开路Open、短路Short和负载Load),结束后,选择Return返回矢量网络分析仪使用说明书版次V1.0 页次3/16上一页,再选择Transmission,选择Thru(这里是对1端口与2端口之间的传输校准,所用到的标准件是直通,连接方法是PORT1 和PORT2中间加直通对接),再Return,选择Done,校准完毕。
注“*”:1.选择此键时,可选择2-Port Cal双通道、单通道(S11、S22驻波,S12、S21单向传输损耗)。
具体选择时,如:单测试驻波时,可选单通道1-Port Cal校准;单测试传输响应时,选择Thru;如需测试多项指标时,选择2-Port Cal双通道。
2.ⅹⅹⅹ为仪器键盘上的按键,ⅹⅹⅹ为仪器软菜单按键。
以下同。
7.2 电子校准按Ecal键,选择Cal kit,选择ⅹⅹⅹ(具体见校准件型号),再选择Calibrate,通道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即可。
8 文件的保存和调用设置8.1 文件保存按Se/Recall键,选择Save State,选择File Dialog,然后,输入应保存的文件名称,按Enter保存。
8.2 文件调用按Se/Recall键,选择Recall State,选择File Dialog,然后,输入应调用的文件名,按Enter调用。
9 仪器的基本设置9.1 频率设置按Start键和Stop键,分别为起点频率和终止频率。
9.2 设置界面按Display键,再通过方向键(或滚轴)选择Num of Traces,点Enter键,再选择2,再选择Allocate Traces,选择(可根据自己习惯定义)的界面形式。
9.3 设置通道E5071B有两个端口、两个通道(CHAN1,CHAN2),两个通道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的通道,分别为:S11—前向反射通道;S21—前向传输通道;S12—反向传输通道;S22—反向反射通道。
按Trace Prev键,选择Tr1;再按Meas选择S11或S22;再按Format键,选择SWR;Scale键,选择Divisions,设置为10;选择Scale/Div,设置为180m;再选择Reference Position,设置为0 Div;再选择Reference Value ,设置为1。
按Trace Prev键,选择Tr2;按Meas键,选择S21;再按Format,选择Log Mag;再按Division ,设置为10;再选择Scale/Div ,设置为10dB/Div;再选择Reference Position ,设置为10Div 。
注:设置S11、S22步骤时,按SWR 、回波损耗测试选Log Mag 、时延测试选GropDelay 等。
9.4 设置中频带宽按IF Bandwidth ,一般设置为30kHz 。
9.5 设置Marker 点按Marker 键,选择Marker 1、Marker 2、Marker 3 、Marker 4分别设置要求的频点,E5071B 可设置9个频点。
9.6 常用键的使用10 使用实例仪器显示:显示ANT 端口驻波比;显示BTS 端口驻波比;、S21显示滤波器插损(带内)、带外抑制(带外)。
通道设置:S11、S22按SWR ; S12、S21按LogMag ; 其余设置见“9 仪器的基本设置”。
10.2 有源模块介绍仪器显示: 显示ANT 端口驻波比;显示BTS 端口驻波比;S21显示增益(带内)、带外抑制(带外)。
通道设置:S11、S22按SWR ; S21 按LogMag ;其余设置见“9 仪器的基本设置”。
10.3 时延的测量仪器显示: 显示ANT 端口驻波比;显示BTS 端口驻波比;显示时延。
通道设置:S21按GropDelay ;其余设置见“9 仪器的基本设置”。
10.4 史密斯圆图的测量仪器显示: 显示史密斯圆图; 显示史密斯圆图;史密斯圆图。
通道设置:S11(S22、S21)按Smith ;其余设置见“9 仪器的基本设置”。
11 按键翻译11.1 ACTIVE CH/TRACE BLOCK (活动通道/轨迹区)Channel Prev :选择前一个通道; Channel Next :选择下一个通道; Trace Prev :选择前一个轨迹;Trace Next:选择下一个轨迹。
11.2 RESPONSE&ENTRY(响应和输入区)Channel Max:将当前选中的Channel最大化显示;Trace Max:将当前选中的Trace最大化显示;Entry off:关闭当前选中的窗口;Back space:退格键;Focus :在已打开的所有窗口之间进行切换。
11.3 Measurement(s参数的测量)S11:Port1接收Port2发射;S21:Port1接收Port2发射;S12:Port2接收Port1发射;S22:Port2接收Port1发射。
11.4 Format(格式设置)Log Mag:Y轴以对数形式显示振幅,X轴显示频率;Phase:Y轴以对数形式显示相位,X轴显示频率;Group Delay:Y轴以对数形式显示教学群时延,X轴显示频率;Smirh:史密斯圆图的格式设置;Polar:极性图的格式设置;Lin May:Y轴以线性形式显示振幅,X轴显示频率;SWR:Y轴显示驻波比,X轴显示频率;Real:Y轴显示实部,X轴显示频率;Imaging:Y轴显示虚部,X轴显示频率;Expand Phase:Y轴显示扩展相位,X轴显示频率;Positive Phase:Y轴显示正相位,X轴显示频率;Return:返回。
11.5 SCALE(屏幕显示尺寸)Auto scale:自动调整尺寸;Auto scale all:设置所有为自动尺寸;Divisions:设置一屏所显示的行格子数,必须为偶数个;Scale/div:每格所表示的数值;Reference position:设定参考线所在的格子数;Reference value:参考线所在格子数的值;Maker→reference:将当前的活动Make点的值设置为参考线;Electrical delay:将当前的活动轨迹设一个延时;Phase offsef:测试相位时添加相位偏移;Return:返回。
11.6 Display(显示设置)Allocate channels:设置每个程序中充许显示的通道数;Num of Traces:充许每个通道中混合显示的轨道数;Allocate traces:充许每个通道中单独显示的轨道数;Display:单独通道显示设置;Data:只显示当前活动波形;Mem:只显示被记入内存中的波形;Data & Mem:同时显示活动波形和记忆波形;Off:关闭任何数据波形;Canndl:取消。
Data→Mem:将活动数据波形写入内存作为记忆波形;Data/math:把当前数据波形与记忆波形进行计算作为新的活动波形;Off:关闭波形之间的运算;Data/Mem:活动数据波形与记忆波形进行除运算;Data*Mem:活动数据波形与记忆波形进行乘运算;Data-Mem:活动数据波形与记忆波形进行减运算;Data+Mem:活动数据波形与记忆波形进行加运算;Cancel: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