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活动课

合集下载

情绪调节主题班会教案

情绪调节主题班会教案

情绪调节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的:帮助学生了解情绪调节的重要性,学会有效的情绪管理方式。

二、活动准备:
1. 主持人:一名老师
2. 时间:60分钟
3. 材料:PPT、图片、视频素材等
三、活动流程:
1. 活动开场(5分钟)
- 主持人简单介绍活动目的和流程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2. 什么是情绪调节?(15分钟)
- 主持人通过PPT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情绪调节的定义和重要性
- 展示相关图片、视频,引发学生对情绪调节的思考
3. 情绪管理技巧分享(20分钟)
- 主持人结合案例,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运动等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情绪管理经验
4. 分组讨论(15分钟)
-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调节情绪
-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5. 活动总结(5分钟)
- 主持人对本次活动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情绪调节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将学到的技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活动评估:
1. 学生参与度:通过学生的讨论表现、提问等来评估
2. 学生反馈:可以在活动结束后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便改进活动内容
通过这次情绪调节主题班会教案的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情绪调节的重要性,学会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面对情绪困扰时找到适合自己的调节方式,健康、快乐地成长。

小学心理活动课教案调节情绪

小学心理活动课教案调节情绪

小学心理活动课教案调节情绪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及特点,认识到情绪对生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心理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情绪的类型及特点2. 情绪对生活的影响3. 调节情绪的方法4. 实践演练:情绪调节技巧5. 总结与反思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情绪的类型、特点及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情绪案例,引导学生认识情绪调节的重要性。

3. 实践演练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情绪调节的方法,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情绪调节技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情绪类型、特点、影响及调节方法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 情绪卡片:用于让学生识别不同情绪。

3. 实践演练道具:如表情贴纸、心情日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情绪案例,引发学生对情绪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情绪的类型及特点:介绍喜、怒、哀、惧等基本情绪,讲解情绪的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

3. 分析情绪对生活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情绪对生活的重要性,以及情绪调节的必要性。

4. 教授调节情绪的方法:讲解呼吸调整法、心理置换法、积极思考法等情绪调节方法。

5. 实践演练:让学生分组练习情绪调节技巧,分享感受和心得。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制定自己的情绪调节计划。

7. 课后作业:布置心情日记,让学生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和调节方法。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情绪调节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践演练中的表现,检查他们是否掌握了情绪调节的方法。

3. 心情日记: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分析他们的情绪变化和调节效果。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心理专家:邀请心理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情绪调节的了解。

2. 组织心理健康活动:举办心理健康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小学心理活动课教案调节情绪

小学心理活动课教案调节情绪

小学心理活动课教案——调节情绪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及特点2. 培养学生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3. 引导学生学会简单的情绪调节方法4. 增强学生的情绪自我管理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情绪的类型及特点,情绪调节方法的学习2. 教学难点:情绪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PPT,情绪卡片,小组讨论指南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心理活动教室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引入情绪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2. 情绪类型及特点:介绍情绪的基本类型(如快乐、悲伤、愤怒、恐惧等),并通过例子让学生理解不同情绪的表现和影响3. 情绪调节方法:介绍一些简单的情绪调节方法(如深呼吸、冥想、倾诉等),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这些方法的效果4. 情绪自我管理: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学习如何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表达自己的情绪,并讨论如何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的心态5. 总结与反馈: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并对自己的情绪调节方法进行反馈和改进五、作业与延伸1. 家庭作业:让学生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尝试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情绪调节,并和家长分享自己的情绪管理经验2. 延伸活动:开展情绪主题的游戏或活动,如情绪角色扮演、情绪画报等,以增强学生对情绪的理解和调节能力六、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讨论和实践活动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延伸活动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对情绪调节方法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情绪日记:鼓励学生每天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以及在遇到情绪波动时的应对策略。

2. 情绪管理小组:组建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情绪管理经验和方法,互相学习和支持。

八、教学注意事项2. 营造安全氛围:确保学生在讨论和分享时感到舒适和安全,鼓励他们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九、教学资源1. 情绪卡片:准备不同情绪的卡片,用于让学生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做最好的自己(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案)情绪管理技巧分享

做最好的自己(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案)情绪管理技巧分享

1. 让学生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情绪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识别和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情绪管理技巧,提高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

4.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动力。

二、教学内容1. 情绪的定义和分类2. 情绪对个人行为的影响3. 情绪管理的重要性4. 情绪管理技巧分享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情绪管理的思考。

2. 情绪的定义和分类:介绍情绪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情绪。

3. 情绪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分析情绪对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4. 情绪管理技巧分享:介绍几种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心理暗示、情绪宣泄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情绪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校园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情绪管理技巧的应用,分享彼此的经验。

4. 实践练习法:让学生现场练习情绪管理技巧,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他们对情绪管理的认识和兴趣。

2. 练习反馈:收集学生在实践练习中的反馈,评价他们掌握情绪管理技巧的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评价他们的学习效果。

4. 长期观察:观察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情绪表现,评价情绪管理技巧对他们产生的影响。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PPT,内容包括情绪管理的定义、分类、影响以及技巧等。

2. 准备校园故事案例,用于引导学生思考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3. 准备情绪管理技巧的实践练习材料,如心理暗示卡、情绪宣泄道具等。

4. 准备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七、教学资源1. PPT课件:展示情绪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校园故事案例:用于引导学生思考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3. 情绪管理技巧实践练习材料: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

情绪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教案

情绪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教案

情绪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教案引言:情绪管理是维护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

而在学校中,开展情绪心理辅导活动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设计一节富有创意与互动性的情绪心理辅导活动课,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并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I. 活动背景1. 描述学校及班级特点/整体情况2. 引述相关研究或统计数据表明情绪管理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II. 教育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并认识其影响力2. 提供工具和策略来帮助学生积极处理负面情绪3. 培养学生成为积极、适应性社交交往者4. 促进学生内省和自我反思能力III. 活动内容及步骤A. 活动准备:1. 制作实物道具:大幅增加对感官刺激的使用(如颜色、图像等),以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可视化效果。

2. 确定课堂布置:营造开放、包容和舒适的环境,考虑体验性动手的空间安排,并配备音乐或自然声音。

3. 编制学生参与活动所需材料,如工作表、讨论问题等。

B. 活动步骤:1. 活动导入:a. 利用触发情绪的短视频片段、图片或音频来引起学生兴趣。

例如:播放一段具有情感冲击力的视频片段,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心中浮现的情绪给出反应。

b.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情绪”,并组织小组讨论以促进他们对情绪的个人理解。

2. 学习与认知:a. 提供可视化教具,如色彩卡片或相关图表等,帮助学生区分不同种类的情绪,并了解每种情绪对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b. 进行配对游戏:请学生将某些常见情绪与相应面部表情进行匹配,并讨论相应情感背后可能潜藏着哪些需要。

3. 经验分享:a. 鼓励学生分享个人体验,与同伴共同探讨在某种情绪面前自己是如何应对的,并引导他们思考能否找到更健康和积极的方式。

b. 观看短片或提供相关案例故事,以展现成功管理恶劣情绪并从中受益的实例。

4. 实践活动:a. 分组活动:要求学生根据给定情景创造一个情感鲜明且有趣互动性的场景表演,旨在呈现正向沟通交流技巧。

培养情绪管理、自控力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案

培养情绪管理、自控力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案

培养情绪管理、自控力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案介绍本教案旨在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和自控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通过一系列互动活动和讨论,学生将研究情绪管理的基本原则,并掌握一些自控力的技巧和策略。

教学目标- 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对个人幸福的影响。

- 学会识别和理解不同的情绪,以及情绪对行为和思维的影响。

- 掌握调节情绪的基本技巧,如深呼吸、积极思考和自我关注。

- 增强自控力,学会推迟满足和克制冲动。

教学活动活动一:情绪认知- 学生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展示,认识不同的情绪并描述对应的感受和行为表现。

- 学生之间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常遇到的情绪,并探讨可能的原因和应对方法。

活动二:情绪调节技巧- 引导学生进行放松训练,例如深呼吸和肌肉放松练。

-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帮助他们转变消极情绪并培养正向心态。

- 教授学生如何关注自己的情绪和需要,并学会应对负面情绪的积极方法。

活动三:自控力训练- 学生进行课堂游戏,例如拓展注意力和推迟满足的练。

- 引导学生思考冲动行为的后果,并讨论如何通过自我控制来避免不良后果。

- 鼓励学生制定个人目标,并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实现目标并增强自控力。

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反应,评估他们对情绪管理和自控力的理解。

- 通过小组讨论的成果和学生的书面反馈,评估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 定期进行课堂测验,检验学生对情绪管理和自控力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扩展活动-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的情绪管理和自控力技巧,并分享他们的体验和成果。

- 组织情绪管理和自控力的实践活动,例如冥想、运动和艺术疗法。

- 邀请专业心理辅导师或心理健康专家进行讲座或座谈,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情绪管理和自控力的理解。

情绪管理心理健康班会教案

情绪管理心理健康班会教案

情绪管理心理健康班会教案情绪管理心理健康班会教案1一、设计理念:现实和未来都要求人们从小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这些都与人的心理品质有关。

可以说,如果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就很难适应21世纪的激烈竞争。

另外,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也使得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设计此次活动,旨在让学生懂得不但要有强健的.体魄,有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更要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活动目标:1、让学生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挫折,人人都不可避免。

2、初步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

3、每个人都应该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用勇于挑战自我的勇气和毅力战胜挫折,取得成功。

三、活动准备:1、课件(名言、图片、音乐等)。

2、心理小测试题。

心理专家的牌子夹3、学生带好笔。

学生奖品4、相应材料(4*55)5、小花50朵,大花1朵四、活动过程:(一)快乐篇(学生绘画,背景音乐一)导入,揭题。

1、师:同学们,万物滋润,百花盛开,听,大自然中花开的声音,多么美妙,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你的桌上也有一朵这样的花。

学生拿起老师为他们各自准备的一朵含苞欲放的花。

(老师拿起花)师:这朵美丽的小花就代表你自己,花是美丽的,你同样是美丽的。

(老师放下花)人人都说生命如花,让我们来观赏一下花开的情景。

2、(点击课件,快乐篇):大屏幕上出现一朵、多朵开得绚烂无比的花(要有花开过程的动感美)师(手指画面):花儿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开得是如此美丽。

生命如花,你手中那朵美丽的小花仿佛就是你自己。

(点击课件,返回到主界面) 师:人就像花儿一样,并非一路全是阳光和雨露,难免要经历“虫害”“风雨”,那如何让我们这一朵朵小花在风雨后绽放得更美丽呢?3、揭示主题:风雨后,花儿绽放得更美丽(教师口述课题,贴大花)师:把我们的心交给这句话,和老师一起慷慨激昂地说,……(教师手指课题)情绪管理心理健康班会教案2设计理念:我们都知道,与人友好相处的人际关系小窍门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处理得当,和和气气;处理不当,心里产生怨恨。

情绪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案例

情绪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案例

情绪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案例引言: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常常面临着种种压力与困惑,情绪问题也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

情绪心理辅导活动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可以帮助个体认识和处理自身情绪,并提高应对能力。

本文将设计一节针对中学生群体进行的情绪心理辅导活动课,旨在通过参与活动来帮助他们增强情绪管理能力,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I. 了解学生的需求和背景首先,在开展任何辅导活动之前,了解目标群体的特点、需求和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我所设计的情境,这堂辅导课主要针对初中二年级学生群体,并根据班级总计40名学生分为10个小组。

在为期90分钟的活动中,我们将以小组形式进行互动探讨。

II. 活动内容和目标设定1. 活动一:认识不同类型的情绪(15分钟)a) 设计一个“表达卡片游戏”,每位学生从卡片中选择一张,并通过绘画、描述或自我陈述的方式表达所选情绪。

b) 引导学生就表达的情绪进行讨论,互相分享与倾听。

2. 活动二:情绪管理策略(30分钟)a) 分组让学生自由讨论并列举对不同情绪的常见应对策略。

b) 组内小组合作,在提供的材料和资料基础上,为所列不同情绪制定更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

c) 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将所制定的最佳策略介绍给全班并进行交流。

3. 活动三:情感释放和放松(30分钟)a) 引导学生试验五种简单而有效的情感释放活动,如写日记、做运动、听音乐等,并帮助他们认识到这些活动对舒缓负面情绪的重要性。

b) 教授简单易行的放松技巧,例如深呼吸和冥想。

III. 巩固与反馈为了巩固学生在本次辅导课中所得到的收获和理解程度,以及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评估,我们设立了以下形式:1. 反馈讨论:通过小组形式,学生互相分享课程中最重要的收获和理解。

2. 家庭作业:鼓励学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自己日常生活中,并在一周后进行反馈报告和自我评估。

3. 数字反馈:设计一个简短的问卷调查,在匿名性的基础上了解学生对这节辅导课的整体感受和对改进的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个人只要不笑,就必定是在生气吗?
回答:好像不对,人在心情平静甚至有高兴事时,也有可能不笑。
人不可能有那么多烦恼,而只要不烦恼就笑,笑肌就会累僵了。所以人们
经常是不笑的。
主管与常人没有什么不同之处,所以也会经常不笑。
(2)即使主管不笑是在生气,就一定是针对我吗?
回答:不一定。主管还有其他手下,且有许多其他事情需要操心,
第一部分 认识情绪
情绪: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需要被满足 需要不被满足
积极情绪 消极情绪
第一部分 认识情绪
快乐
恐惧
悲哀 愤怒
第二部分 不良情绪及危害
不良情绪
过于强烈或过于持久地影响我们正常工作 和生活的情绪反应。
第二部分 不良情绪及危害
第二部分 不良情绪及危害
第二部分 不良情绪及危害
中医认为:喜伤心
比如工作、家事等。他即使不高兴,也不一定是因为我做错了什么事,
有可能是工作不顺心,家务繁重,或在外受了售货员的气,都有可能的。
(3)即使主管不笑是因为生我的气,就一定很惨了吗?
回答:也不一定。人不可能不出错、如果做错了事,主管不高兴, 也是
人之常情,他也不会因为我做错一次就认为我是个没能力的职员。
返回
第三部分 情绪的调控
故事二:荒岛上的鞋子推销员
两个鞋子推销员到一个荒岛上,发现荒岛上的人 都不穿鞋。 一个感到非常失望,因为他认为这个岛上的人 都不愿穿鞋,要成功推销是没有希望的。 另一个感到非常兴奋,因为他认为这个岛上 的人还没有鞋子穿,成功推销的希望极大。
同一件事,不同的人 却产生完全不同的 情绪,为什么?
A 绝对化要求 B 过分概括化 C 糟糕至极
第三部分 情绪的调控
合理情 绪疗法
(ABCDE 模型)
ABC分析
与不合理信念辩 论
建立理性的想法 和恰当的情绪
第三部分 情绪的调控
案例分析
案例:每次看见主管严肃的样子, 就非常恐慌,担心自己有什么事做错 了。只要主管没有笑容,就感到焦虑, 有压力,非常不舒服。一旦主管笑了, 才感到好些。但笑容一消失,一切的 焦虑和烦恼又回来了,每天这样,非 常苦恼。
第三部分 情绪的调控
情绪ABC理论
A:诱发事件
activating events
B:信念
beliefs
C:情绪和行为
consequences
第三部分 情绪的调控
事件1:你刚从外面回来,老远就能听到宿舍里笑声不 断,可当你刚进宿舍,笑声便戛然而止。 事件2:甲乙丙三个人站在路边闲聊,此时,一位同部 门同事经过他们身边时, “呸”地吐了一口痰便一声不 吭地走了。
(1)非此即彼 (2)以偏概全 (3)心理过滤 (4)贬损积极的东西 (5)仓促下结论
(6)夸大或缩小 (7)情绪推理 (8)应该陈述 (9)乱贴标签 (10)责任化
返回
第三部分 情绪的调控
ABC分析:
A(诱发事件):领导经常不笑,都是严肃的面孔。 B(信念、想法):
(1)听别人说主管只要没有不顺心的事就必然满面笑容,一个人只要不笑, 就肯定在生气。
第四部分 情绪的表达
第四部分 情绪的表达
解决心情,才能解决事情。 情绪表达有助于舒缓压力, 并能增进彼此间了解。 情绪表达不是宣泄。
第四部分 情绪的表达
情绪表达方法
总结:选择正确的情绪表达方法,你会发现每个人其实都很好沟通, 情绪困扰将会远离我们!
总结
情 绪 管 理
第三部分 情绪的调控
不合理信念的具体表现形式(选自《伯恩斯新情绪疗法》)
思伤脾 恐伤肾 怒伤肝 虑伤胃
不良情绪的累积很危险!
第三部分 情绪的调控
心理宣泄:
大哭、倾诉、写 日记
情绪调控常用方法
……
注意转移:
看电影、运动, 听音乐
自我安慰
第三部分 情绪的调控
两则故事
故事一
A和B一起走在路上,碰到他们领导,但对方没有跟他们打招呼 便径直过去了。 A认为:“可能领导在想别的什么事,没注意到我们。”于是觉得 无所谓,也很快忘记这件事。 B心中想:“是不是上次项目他不满意,就故意不理我们了, 哎,下一步可能就要故意找我的岔子了。”于是便忧心忡忡, 以致无法静下心来做好自己的工作。
第一部分 认识情绪
传情绪
游戏规则: 1.从成员中抽出6-7人进行“传情绪”游戏,
其他人在旁作为观众。 2. “传表情”的组员一行直排向前望,
不可以回头。 3.主持人将写有表情的字条,让最后一位
组员抽取一张,并准备好后以任何方法 传达字条的内容,不可发出声音。 4.表情传到最前面一位组员时,请对照选项 选出正确的答案。
第三部分 情绪的调控
情绪的好坏完全由你决定!
第三部分 情绪的调控 不合理信念的识别
绝对化要求
不合理信念式
第三部分 情绪的调控
指出下列存在哪些不合理信念
你正在忙于手中的工作,领导走过来喋喋不休地抱怨你做事太慢, 下述想法涌进了你的头脑:“我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从来就没做对过 什么事,实在干不下去了。我像牛一样工作,得到的就是这样的回报! 混蛋!”这种想法让你伤心恼火。指出其中的不合理信念()
(2)我决不能做错事,只要做一点错事,就会惹主管生气。 (3)主管对下属非常严格,只要我出一点毛病,他就一定会板起面孔生气。
而主管一旦不高兴,也很可能是我惹的,我肯定会惨了。 C(情绪和行为):每日紧张焦虑,唯恐做错什么事,很难受。
返回
第三部分 情绪的调控
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D(辩论):在B(1)(2)(3)中所列的观念符合逻辑吗?请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