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农业机械市场分析

合集下载

2024年全球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快

2024年全球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快
收入。
2024年全球农业 机械化趋势
全球农业机械化普 及率逐年提高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 化程度较高,发展 中国家相对较低
亚洲、非洲、拉丁 美洲等地区农业机 械化发展迅速
农业机械化在提高农业 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 本、提高农产品质量等 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精准农业:利用大数据、物联 网等技术实现精准种植、养殖 和管理
建立农业机械化研发中心,推动技术创新 加强农业机械化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推广智能化、自动化农业机械,提高生产效率 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农业机械化发展 提高农业机械化设备的质量和性能 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完善农业机械化配套服务体系,提供维修、保养、培训等服务
智能化:利用物联网 、大数据等技术,实 现农业机械化的智能 化和精细化管理
智能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智能化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农业机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智能化农业机械在全球农业机械化进程中的作用
农业机械化对全球 粮食安全的影响
农业机械化可以改善农业生产 条件,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农业机械化可以提高农业生 产效率,减少劳动力成本
智能农机:实现自动化、智 能化的农业机械
无人农业:通过无人机、机器 人等设备实现无人化农业生产
生物技术:利用基因编辑、生 物工程等手段提高农作物产量
和品质
节能减排:采用节 能技术,降低能耗 和排放
绿色环保:使用环 保材料和工艺,减 少对环境的污染
可持续发展:采用 可持续的生产方式 和技术,保护生态 环境
建立国际合作机制,促进各国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 加强国际组织在农业机械化领域的作用,推动全球农业机械化进程 加强国际投资和贸易,促进全球农业机械化市场的发展 加强国际教育和培训,提高全球农业机械化人才的素质和技能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生产高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随着国内外农业技术和产业结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为了进一步探讨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本文将从国内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农业机械化现状在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2018年农业机械化率达到70.9%。

其中,粮食作物的机械化率已经超过80%,果蔬、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机械化率也在逐年提高。

农业机械化的高效率和快速推广,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的生产力发展。

从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将会有以下几个方向:(1)智能化的机械化系统,即利用机器人、传感器、控制系统等高科技手段提高农机的精准性和通用性;(2)更加适应特色农业产业的需求,例如:多样化、小型化、模块化的设备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使用;(3)整合力度加大,强调一体化解决方案,以满足农业生产中的需求和问题;(4)人性化设计,更加注重农民的生产需求和体验,在保障农业生产效益的前提下降低对人体的消耗和伤害;(5)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加强与电商平台、合作社等组织机构的合作,满足农业机械化的需求,同时为青壮年返乡创业提供机会。

西方发达国家在农业机械化推广方面较为成熟,具有一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在欧美等地,农业机械化的水平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粮食、蔬菜、水果、畜牧业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国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智能化和高效性。

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国外在农业机械化方面注重多方面的应用,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土耕、肥料投入、作物保护、收获等一系列环节。

未来,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将会趋向以下方面:(1)加强智能化的技术应用,解决一系列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瓶颈。

(2)发展一体化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模式,以进一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和效率。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1. 引言1.1 农业机械化的定义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机械设备和技术来完成农业生产的一种现代化生产方式。

它通过使用各种农业机械设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减少了农业生产的成本,同时还能保护农作物和土壤,改善生态环境。

农业机械化包括种植、耕作、施肥、喷药、收割等各个环节,涵盖了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已成为各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机械化的定义是随着农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和完善的。

它不仅仅是单纯的使用机械设备,更是一种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革新。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够为农民创造更好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

农业机械化在当今世界各国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2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引言农业机械化是指利用农业生产中的各种机械设备和技术装备,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机械化作业。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机械化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在国内,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机械设备种类日益丰富,机械化作业覆盖面积不断扩大。

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之一,特别是在粮食生产、种植作物和畜禽养殖方面,机械化作业已经普遍应用。

国内农业机械化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设备更新换代不及时、机械化水平不够高等。

而在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机械化作业率较高。

各种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发达国家还注重农机装备的科技创新和绿色环保,推动了农业机械化不断向智能化、节能化、环保化方向发展。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农业机械化将不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分析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以探讨农业生产中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情况。

2024年农业机械总动力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农业机械总动力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农业机械总动力市场规模分析引言农业机械总动力是指驱动农业机械工作的能量来源,包括内燃机、电动机、人力等。

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业机械总动力市场规模也逐渐扩大。

本文将对农业机械总动力市场规模进行详细分析。

市场规模农业机械总动力市场规模是指在特定时间内,农业机械总动力的产量或销售额。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农业机械总动力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分析1. 动力类型分布农业机械总动力类型多样,主要分为内燃机动力、电动机动力和人力动力。

根据市场调查和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主要以内燃机动力为主,其占据农业机械总动力市场规模的大部分份额。

电动机和人力动力虽然市场份额较小,但呈逐渐增长的趋势。

2. 地区分布农业机械总动力市场规模在全国范围内分布不均。

经济发达省份和农业资源丰富地区的市场规模较大,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业资源匮乏地区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但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业机械总动力市场规模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增长的趋势。

3. 影响因素农业机械总动力市场规模受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农业发展水平,农业发展水平越高,农业机械总动力市场规模越大。

其次是经济状况,经济状况好的地区农民购买农业机械总动力的能力更强,市场规模也更大。

同时,政府对农业机械总动力市场的政策支持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4. 市场前景未来农业机械总动力市场规模有望继续增长。

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总动力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同时,政府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力度也将继续加大,为农业机械总动力市场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结论农业机械总动力市场规模是一个持续增长的市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未来农业机械总动力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扩大,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农业机械市场分析

农业机械市场分析

农业机械市场分析引言概述:农业机械市场是指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的交易市场。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机械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市场竞争、市场趋势、市场前景和市场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1.1 农业机械市场的概况农业机械市场是指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类机械设备的交易市场。

这些机械设备包括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喷灌设备等。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机械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农业机械市场规模在过去五年内年均增长率超过10%。

1.2 市场需求的主要驱动因素农业机械市场的需求主要受到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劳动力短缺和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驱动。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传统的人力劳动已经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农民转向使用机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农业机械市场还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等。

1.3 市场竞争格局农业机械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者包括国内外知名农机创造商和代理商。

国内农机创造商具有价格优势和售后服务网络,但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品质方面仍需提升。

国外农机创造商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品质方面具有优势,但价格相对较高。

二、市场竞争:2.1 农业机械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农业机械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外知名农机创造商和代理商。

国内农机创造商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面临国外农机创造商的竞争。

国外农机创造商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品质方面具有优势,但价格相对较高。

2.2 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包括产品品质、价格、售后服务和市场推广等。

在农业机械市场中,产品品质是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价格也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

此外,售后服务和市场推广也对市场竞争力起到重要作用。

2.3 市场竞争策略农业机械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竞争策略来提升市场份额。

一方面,企业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企业需要优化价格策略,提供有竞争力的价格,同时加强售后服务和市场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2023年农用机械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农用机械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农用机械行业市场环境分析农用机械行业市场环境分析农用机械是指在农业生产中用于耕作、种植、收割、灌溉、运输等方面的机器、设备及配套设施的总称。

当前,随着国家农业政策的不断改善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用机械行业市场前景广阔,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一、市场竞争环境农用机械市场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两大板块:一是国内本土企业之间的竞争,如三一重工、中联重科、蓝岛等;二是国际品牌的竞争,如约翰迪尔、卡特彼勒、申花等。

这些企业都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品牌效应,对农用机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要求也非常高,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二、政策环境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农业政策,促进了农用机械行业的发展。

例如,“农村三化”、“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政策的出台,使得农业机械的智能化、节能化、多样化发展趋势愈加明显。

同时,政府也出台了很多有关农业机械的优惠政策,如补贴政策、N+1政策、购买补助、税收优惠等,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产品的竞争力。

三、市场需求环境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外流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业机械化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农业机械智能化、高效化、专业化的巨大需求。

另外,环保、安全等新兴需求也赋予了农用机械更为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提高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促进了农业机械工业的向优质化方向发展。

四、环保方面近年来,环保方面的政策要求日益严格,然而,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农用机械,普遍存在排放不达标、噪音污染等问题。

因此,使得环保型农业机械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异常强劲,环保因素已经成为衡量农业机械产品的标准之一。

总之,随着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加上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将会对农业机械市场产生巨大的需求,农用机械行业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然而,市场需求的不断提高、技术进步和政策趋势变化也不断给企业运营带来新的挑战,要做好市场分析和需求判断,进一步提升技术品质和服务水平。

2024年玉米农业机械收割机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玉米农业机械收割机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玉米农业机械收割机市场分析现状引言随着全球农业机械行业的不断发展,农民对高效、节能的农业机械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

玉米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农民对玉米农业机械收割机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对玉米农业机械收割机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玉米农业机械收割机市场概述玉米农业机械收割机市场是农业机械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细分市场。

随着农业机械技术的不断进步,玉米农业机械收割机的功能和性能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玉米农业机械收割机市场主要包括轴流式玉米收割机、旋转式玉米收割机和搭载收割机等。

玉米农业机械收割机市场需求分析1.提高效率:农民希望能够通过使用玉米农业机械收割机来提高玉米收割的效率。

快速、高效的收割成为了他们选择玉米农业机械收割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2.降低劳动强度:使用玉米农业机械收割机可以减轻劳动负担,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对于农民来说,这是一种重要的优势。

3.适应多样化需求:现代农民对玉米农业机械收割机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

他们希望能够根据不同的种植条件和收割要求选择合适的收割机型。

玉米农业机械收割机市场竞争分析1.市场竞争格局:玉米农业机械收割机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着多家知名农业机械企业,如约翰迪尔、卡特彼勒和新荣丰等。

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和服务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2.产品创新: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优势,各家企业纷纷加大研发力度,推出更加先进、高效的玉米农业机械收割机产品。

产品创新成为企业取胜的关键。

3.市场份额争夺:企业之间通过品牌宣传、市场推广等手段争夺市场份额。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需要通过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来吸引客户,提高市场份额。

玉米农业机械收割机市场发展趋势分析1.智能化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玉米农业机械收割机将更加智能化。

自动驾驶、智能控制等技术的应用将提高玉米农业机械收割机的操作便捷性和精准度。

2.可持续发展: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农业机械化作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节约劳动力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广泛关注。

农业机械化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运用农业机械设备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一种生产方式。

本文将对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国内农业机械化现状: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

农业机械广泛应用于耕种、收割、灌溉和运输等环节,为农民解决了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

农业机械状况不断改善。

农具升级换代,传统农具逐渐被机械化设备替代。

早期农业生产中的手动种植改为机械化播种,手工耕种改为拖拉机耕种等,使得农业劳动力得到有效释放。

农机产品种类不断增多。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农机产品的种类逐年增加。

不仅有传统的农机设备,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还有新型农机产品,如智能化的播种机、喷灌机、无人驾驶农机等,不断丰富了农机产品的选择。

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农机服务站建设和农机合作社发展,为农民提供农机设备租赁和农业机械服务等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农机设备的利用率和服务水平。

国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国内相比,国外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进展迅速,产品技术水平较高,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农业机械化产业体系。

发达国家农机化水平高。

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农机设备广泛应用于全程农业生产,从耕种到收割都有相应的农机设备可供选择。

农业机械化率高于我国,农业生产效率较高。

农机设备技术先进。

发达国家农机设备技术水平先进,产品性能优越。

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在农机设备中广泛应用,提高了农机设备的精确度和作业效率,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

农机产业规模大。

发达国家农机产业规模较大,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机企业。

这些企业制造的农机设备出口中国以外的国家,推动了其国内外农机械化的发展。

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未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农业机械智能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农业机械市场分析自从人类文明开始以来,土地耕种就是全人类的一项基础工作。

但如今各国在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作物品种上却有很大不同。

在很多发达国家,由于小型农场已经转变为农业公司,因此只有不到5%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这主要是由资本投资、技术进步、集约型农业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造成的。

北美、西欧和某些太平洋沿岸地区农业收入充足,而且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在贷款时有足够保障和资金支持。

而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地区情况则正好相反,农业收入仍然很低、资金匮乏,很多地方还在使用手工犁进行生产。

具有讽刺和悲剧意味的是,如果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生产率能够提高的话,这些国家将从中受益不少,但是现在却拿不出进行资本设备投资的资金。

但是,目前这种情形正在发生积极改变,不少国家的经济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

因此,尽管发达国家在全球农业机械市场上仍占据了较大份额,但是在2005~2010年间,美国、日本和西欧的市场增长速度将放缓(年均增长1.0%~2.3%)。

而亚太、拉美、非洲/中东和东欧四大区域的增长将明显提速,其中亚太地区将实现年均增长7.9%、拉美地区6.2%、非洲/中东地区5.5%、东欧地区5.8%。

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将是中国,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1%。

需求和供给某一地区或国家农业生产比重较大并不意味着会成为农业机械的大市场。

这一现象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常见,这些国家用人力和役畜进行农业生产已有几个世纪的历史。

实际上,全球农业产值最大的5个国家中,有4个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农业机械使用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其中,印度的农机化差距最大,该国6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但农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仅为20%。

在上述四国中,多数基础型的农业个体收入有限,甚至连最低端的机械设备也买不起。

但是这些国家的农业部门团体正在兴起,一些本国的设备制造商已经在市场上立足。

印度的MahindraMahindra公司是这些企业的佼佼者,其目前是全球第四大拖拉机制造商,并且有可能在2010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拖拉机制造商。

2005~2010年,全球农业机械需求量将实现年均4.8%的增长,到2010年市场总额将达到890亿美元。

受美国市场疲软影响,这一时期的增速将比2000~2005年的增速有所减缓。

2005~2010年,希望有利的经济条件能够促使发展中地区农民和农业生产收入增长,从而使农业机械的需求实现增长。

在亚太、拉美、东欧、非洲/中东地区,使用先进设备和技术帮助农场提高生产效率的潜力很大。

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和小型农场的结盟将会促进对新产品和自动化投资的增长。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许多小型农场将会选择低价和二手设备,而这必然会使新设备的销售受阻。

2005年,全球农业机械市场需求总额702亿美元,除西欧和日本在农业机械进出口贸易上实现顺差外(西欧顺差21亿美元,日本顺差8亿美元),其他地区均为逆差。

全球最大的农业机械生产国有美国、中国、德国和意大利,每个国家2005年的出货总额都超过了45亿美元。

排名其后的是印度、法国、巴西、加拿大、韩国和英国,每个国家2005年的出货总额也超过了15亿美元。

主要发达国家的制造商都有一个巨大和多变的国内市场,都拥有技术、管理和营销等专业技能,并做好了进入资本和劳动力市场的准备。

但是制造商们都在发展中国家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并且/或者与当地制造商建立伙伴关系。

亚太和拉美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成本都对投资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北美地区美国占据了这一地区农业机械市场85%的份额,而加拿大不管是从人均还是从GDP占有率来看都是一个具有潜力的市场。

墨西哥2005年市场总额为7亿美元,爷具有相当的市场潜力。

美国农业以多种农作物生产和家畜养殖为特征,并对商品价格和农业收入较为敏感,拥有成熟的农业机械市场。

收获机械和其他机械在2000~2005年间销售良好,但预计未来数年内将出现显著减缓。

美国主要设备制造商有AGCO、DeereCompany、Caterpillar和其他大中型企业,这些企业在本土拥有尖端的产品线并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子公司。

西欧地区西欧具有传统的工业设备生产实力,目前这一地区是世界第三大农业机械市场,并在农业机械进出口贸易中拥有较大顺差。

西欧主要设备制造商有CNHGlobal(意大利)、CLAAS(德国)和SameDeutz-Fahr (意大利)。

巨大的国内市场份额、强大的工程技术实力以及强烈的地区间竞争都对多种类先进农业机械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与美国和日本的商家一样,西欧制造商都具有尖端的产品设计和广阔的产品门类。

同美国一样,西欧国家政府传统上都给予了农民强劲支持,因而其国内农业机械市场不断壮大。

2005年西欧农业机械市场需求中,法国占25%、德国占20%、意大利和英国分别占18%和7%。

除意大利农业机械进出口贸易为逆差外,其余国家均为顺差。

法国是继美国和中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农业机械市场。

小麦、黑麦、燕麦、土豆、乳制品和葡萄酒生产在法国农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世界第二大食品出口国。

德国CLAAS公司在法国拥有子公司,并且拥有RenaultAgriculture公司80%的股权。

GroupExelIndustries是一家生产喷雾器的法国企业,其产品在法国同类产品市场中占比达到50%。

亚太地区2005年,全球最大的农业机械需求来自亚太地区,总额约为240亿美元。

但是从单位美元农业产值需求和人均需求来看,这一地区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农业仍是许多国家的支柱产业,在GDP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与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亚洲国家的农业部门将从工业化进程中受益更多。

目前,亚太地区农业机械市场需求中,中国占48%、日本占17%、印度占13%、韩国占8%、澳大利亚和中国台湾分别占4.5%和2%。

尽管其他国家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也依靠农业,但贫困、官僚政治、低投资额和不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却成为了其购买农业机械的绊脚石。

尽管如此,已有当地和外国制造商在建厂和发展营销网络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总体而言,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印度和韩国的经济前景相当看好。

拉美地区这一地区主要的农业机械市场是巴西和阿根廷,两国在2005年地区市场份额中分别占比49%和27%。

巴西在农业机械生产上占据主导地位,2005年出口总额20亿美元,顺差达到5亿美元。

巴西是拉美地区唯一一个在农业机械进出口贸易上实现顺差的国家,其产品除销往邻国外,还远销到澳大利亚和意大利。

大多数主要制造商都在巴西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当然当地企业同样不可小觑。

有些大企业在当地拥有多条组装生产线,如DeereCompany公司在巴西的第三家工厂已经建成。

在发展中国家中,阿根廷是对使用农业机械热情最高的国家之一,其本国产品难以满足农民需求。

其他有能力生产农业机械的国家还有智利、秘鲁和委内瑞拉,但也仅限于产品配件及简单工具等低端产品的生产。

东欧地区这一地区的市场规模与拉美地区相当,预计市场需求将从2005年的30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41亿美元。

但是东欧地区5.3%年均增长率低于其他发展中地区,这主要是由于西方投资者对这一地区,尤其是俄罗斯的经济和政治环境有所担忧。

东欧地区最大的两个农业机械市场是俄罗斯和波兰,此外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乌克兰的市场也具有吸引力。

2005年,俄罗斯在地区市场份额中占比27%。

俄国内拥有众多可用耕地,可种植多种农作物和养殖多种家畜,因此其先进农业机械市场潜力巨大。

尽管目前俄罗斯农业机械产值(约6.5亿美元)仍难以达到1991年苏联解体之前的水平,但当地和外国制造商已对相关领域,特别是播种设备进行了大量投资。

波兰在地区市场份额中占比12%,目前波国内新的农业机械制造厂数量快速增长,这些工厂中既有如ZakladyUrsus(拖拉机主要制造商)公司的本土企业,也有来自西欧和美国的企业。

非洲/中东这一地区是仅次于亚太地区的世界第二大人口稠密地区,包含了约70个国家。

尽管有些国家相对实现了工业化,有些国家是拥有石油的富裕君主制国家,但是多数国家仍非常贫穷,并且人口增长迅猛。

这一地区最大的两个农业机械市场是土耳其和南非,分别占市场需求的21%和17%。

尽管土耳其以工业化为发展重点,但农业部门在土经济中仍占有重要地位,该国农业活动仍以小型和乡村农场经营为主。

土耳其农业机械市场总额为5亿美元,设备多为本国企业所生产。

南非农业机械市场总额为4亿美元,该国农业机械进出口贸易逆差明显,美国、英国和日本的企业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尽管农业在这一地区多数国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及资金缺乏是阻碍制造商设备销售的主要难题。

这一地区农业机械基本依靠进口。

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拥有设备制造厂,其中以色列的Netafim是一家主要的灌溉设备制造商。

自從人類文明開始以來,土地耕種就是全人類的一項基礎工作。

但如今各國在農業生產方式和農作物品種上卻有很大不同。

在很多發達國傢,由於小型農場已經轉變為農業公司,因此隻有不到5%的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這主要是由資本投資、技術進步、集約型農業和更高的勞動生產率造成的。

北美、西歐和某些太平洋沿岸地區農業收入充足,而且農民購買農業機械在貸款時有足夠保障和資金支持。

而在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地區情況則正好相反,農業收入仍然很低、資金匱乏,很多地方還在使用手工犁進行生產。

具有諷刺和悲劇意味的是,如果欠發達地區的農業生產率能夠提高的話,這些國傢將從中受益不少,但是現在卻拿不出進行資本設備投資的資金。

但是,目前這種情形正在發生積極改變,不少國傢的經濟都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增長。

因此,盡管發達國傢在全球農業機械市場上仍占據瞭較大份額,但是在2005~2010年間,美國、日本和西歐的市場增長速度將放緩(年均增長1.0%~2.3%)。

而亞太、拉美、非洲/中東和東歐四大區域的增長將明顯提速,其中亞太地區將實現年均增長7.9%、拉美地區6.2%、非洲/中東地區5.5%、東歐地區5.8%。

全球增長最快的市場將是中國,年均增長率將達到11%。

需求和供給某一地區或國傢農業生產比重較大並不意味著會成為農業機械的大市場。

這一現象在發展中國傢尤其常見,這些國傢用人力和役畜進行農業生產已有幾個世紀的歷史。

實際上,全球農業產值最大的5個國傢中,有4個國傢(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農業機械使用率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其中,印度的農機化差距最大,該國60%的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但農業在GDP中所占比重僅為20%。

在上述四國中,多數基礎型的農業個體收入有限,甚至連最低端的機械設備也買不起。

但是這些國傢的農業部門團體正在興起,一些本國的設備制造商已經在市場上立足。

印度的MahindraMahindra公司是這些企業的佼佼者,其目前是全球第四大拖拉機制造商,並且有可能在2010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拖拉機制造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