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药材市场常见伪品情况及识别要点

合集下载

中药产品常见掺假使假收件和鉴别方法

中药产品常见掺假使假收件和鉴别方法

用白芍的根茎部分染色加工成川乌、草乌。
9
2015年广东省继续教育课程-中医中药
广东省执业药师注册中心
2.染色掺杂:在正品中掺入染色后的其他杂质。 红花中掺入用金橙Ⅱ染成红色的建筑材料 蒲黄、黄连中掺入用金胺O染成黄色的碳酸钙粉末 人工牛黄中掺入用金胺O、金橙Ⅱ等几种染料混合染色 的碳酸钙、硅酸盐粉末。
2015年广东省继续教育课程-中医中药
广东省执业药师注册中心
三、造成中药掺杂使假的几个原因
1.药材价格高低不等是主动掺入的一个原因 2.药材栽培过程中种子混杂或栽培用地轮作是造成混乱的又一 原因 3.收购把关不严是造成掺伪混乱的重要原因 4.包装材料互用也是造成掺伪的一个原因
5.运输混乱是造成药材混杂的一大因素
2015年广东省继续教育课程-中医中药
广东省执业药师注册中心
青黛 青黛为爵床科植物马蓝、蓼科植物蓼蓝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或茎 叶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团块或颗粒。 掺杂成分多为石灰。
正品青黛 性状 火试: 取本品少量 用火灼烧 水试: 取本品少量 撒与盛水的烧杯中 深蓝色粉末,质轻易飞扬 紫红色烟雾发生,熔烬后灰呈 灰黑色或棕褐色的粉末。 掺杂 灰蓝色,略带灰白色, 质较重,嚼之有沙石感 时间短,熔烬后灰呈黄 土色。
中药产品中常见的掺杂 使假手段与鉴别方法
学习目标:
1.掌握中药饮片常见的掺伪使假手段;中药掺杂使假的危
害;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常见的非法添加类型。
2.熟悉常用中药饮片的掺伪使假手段与鉴别要点。
3.了解造成中药掺杂使假的几个原因;中成药及保健食品 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危害;对非法添加的应对措施。
一.中药饮片常见的掺伪使假手段
2015年广东省继续教育课程-中医中药

最新常见中药材和中药饮片造假、掺假现象及鉴别方法

最新常见中药材和中药饮片造假、掺假现象及鉴别方法

四、中药鉴定
1. 抓住主要鉴别特征,特别是独有特征。 2. 关注市场信息。
基原鉴定 以弄清药材的源,确定其品种是否正 确。 鉴定内容包括学名,种属及种类。 (原广东使用的韭菜子是葱子。) 性状鉴定 传统的经验鉴定法。 显微鉴定 利用显微镜观察中药的组织,细胞, 内 含物等特征进行鉴定。 理化鉴定 利用中药材所含化学成分的某些物理 或 化学反应来鉴定中药材的真伪和含量。 色谱鉴定
内容
当前常见的中药材与和中药饮片造 假、掺假现象 如何鉴别和防范
一、中药材是特殊商品
既是药品、也是农副产品 市场不稳定性、多变性 受政治、经济、自然和人为等各种因素影响 受药品法约束
二、中药市场应该关注
1.名贵药材(掺假制假) 2.资源紧缺(野生品种) 3.当年失收(大小年、自然灾害) 4.库存不足 5.人为炒作 6.疫情出现 7.青黄不接
五、常见的制假、掺假手

1. 以假充真:倒模冬虫夏草、参薯、地瓜充山药。虎刺充巴戟。菊三
七 充白术。鬼臼充龙胆。千穗菊充菟丝子》》》
2. 掺杂加重量:
冬虫夏草→加蛋清、细泥土、水泥粉、吸水剂、铁粉、铅等。 菊花→加淀粉、细沙。 红花→加细沙、染色。 西红花→加花辨细丝染色。 猪苓→浸泡白矾水。 海龙、海马→腹中加料〔细沙、蛋黄〕 党参→加硫酸镁 乌梢蛇→腹中夹杂。蕲蛇夹层夹杂蛇。 青天葵→掺泥沙揉搓成团 猫爪草→掺泥粒。 柏子仁→掺沙粒、米粒。 川芎→掺胶质切片。 金银花→加细沙、盐水。 海金沙→加淀粉、细沙。 蒲黄→加细沙
品名 虫体
子座
气味 显微
冬虫夏草
亚香棒虫草
深黄色,环纹明显3条 灰黄色,环纹不明显, 一组,足4对明显突出 中部足4对不太突出,
自虫体头部正顶端长 出 自虫体头部上面或侧边 长出,有时有分枝

常见中药材掺假现象及鉴定方法

常见中药材掺假现象及鉴定方法

中药材在我国药具制剂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受到
掺假企图和盈利动机的腐蚀,中药药材掺假行为时有发生,它不仅影
响了患者健康,也影响了中药药材的市场形象,同时也会直接导致中
药药材价格的暴涨。

鉴定中药材掺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外观鉴定。

根据物质的形状、色泽、气味、尺寸进行比较,从外
观内容上鉴别真伪,以外观的变化为客观的依据,经过研究发现,市
面上有大量的不同品种的中药材,许多品名相同的药物不具备完全相
同的外观特征,仅依靠这种方法并不能充分确定药物的真伪。

二、熔点鉴定。

根据药物的不同熔点,也可以区分药物的真伪,因为
不同药物具有明显不同的熔点,当掺假时,会改变药物原有的熔点,
从而改变其性质。

所以测定其溶解性、气味和熔点特性,也是一种法宝。

三、核磁共振结构鉴定。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可以测定不同中药材的
分子结构,可以从分子结构上区分药物的真伪,它可以反映药物结构,具有检测方法快速、灵敏度高、杯系刽约准、无损伤刚性等特点,可
以很好的进行中药材掺假的检测。

四、离子浓度测定法。

中药中含有多种有关成分,不同中药材其成分
构成、离子浓度也不完全一致,根据离子浓度的不同,也可以有效的
区分中药材的真伪,避免掺假的发生。

综上所述,以上鉴定的方法,都是比较可靠的检验标准,在实验室落
实检测的同时,还需要细心的挑选,避免掺假中药材的购买,更要随时关注市场行情,定期向供应商提出检测要求,确保购买到正宗中药材,保障患者身体健康。

常用中药材的真伪鉴别

常用中药材的真伪鉴别

青黛:取0.5g加水10ml,振摇后放置片刻,水层不得显深蓝色,以此检查是否含有水溶性色素。
01
儿茶:其水浸出液用火柴杆沾之,使轻微着色,待火柴杆干后,再浸入浓盐酸中,立即取出,于火焰附近加热后,杆上发生深红色,以此检查儿茶素。
02
芦荟:芦荟的1∶100水溶液2ml,加等量饱和溴水,即有四溴芦荟混合甙的黄色沉淀生成。
石菖蒲与伪品水菖蒲
12菟丝子与伪品
正品为旋花科菟丝子的干燥成熟种子,伪品有“大粒菟丝子”,与正品比较其表面呈棕褐色,光滑,种子较大,且指甲按之即破(正品质坚硬难按破),加热蒸煮后无卷旋状的白丝露出(正品有“吐丝“)。
13海金沙与伪品
正品海金沙为其成熟干燥孢子,黄棕色,质轻光滑,浮于水面,无泥沙杂质,引燃时爆响为佳。而伪品则为掺杂黄泥沙细粉、滑石粉及火硝类海金沙,质重,手捻之有滑溜感,着火有爆鸣及闪光,入水有大量黄色沉淀。
掺羧甲基纤维素钠蜂蜜 鉴别时取此蜜50g加水100ml稀释,再取此液2ml加水至10ml摇匀,加铬变酸试液0.5ml水溶,加热10分钟,显紫红色者为掺入品。
掺海藻酸钠蜂蜜 鉴别时取此蜜适量放在手心中试之有黏滑感,纯蜂蜜则有黏滞感。理化鉴别:取此蜜10ml加水至100ml摇匀,以试剂调ph值为酸性,可见蜜中有胶状沉淀析出;或取上面检液1ml的氧化钙试剂,见有蓝绿色凝胶沉淀,即为掺入品。
大黄与混充品山大黄
正品为茜草科巴戟天干燥根。伪品羊角藤根,与正品比较其表面具深陷横纹(正品具纵皱纹),断面皮部薄而木质部大(正品皮部厚,紫色或谈紫色)。
巴戟天与伪品羊角藤根
正品为天南星科石菖蒲的根茎。伪品水菖蒲与正品的主要区别为根茎较组,常少分枝,且节间疏,其断面呈海绵样(正品质硬,断面纤维性)。

几种常见中药混伪品的鉴别

几种常见中药混伪品的鉴别

几种常见中药混伪品的鉴别为了杜绝中药中的混伪品出现,保证中药的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该文将选用几种常见的中药的鉴别来进行一一阐述,希望通过此文的介绍可以为以后中药的质量检验等提供一种方法和依据。

标签:常见中药;混伪品;鉴别在现代这个飞速发展的市场上,各种仿冒伪劣产品的出现已经不足为奇。

但是在中药行业,却不允许混伪品的出现,因为关乎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为了加强中药的管理,杜绝混伪品的出现,保证购买和使用的中药都是真实有效的,该文就将常见的中药与混伪品的鉴别方法在此进行阐述,希望可以为以后中药的鉴别使用提供参考。

1 乌梢蛇的鉴别乌梢蛇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可以治疗一些疑难杂症,譬如说白癜风、牛皮癣等,主要作用是祛风。

乌梢蛇这种中药来源于一种叫做“乌梢蛇”的动物的干燥体。

所以比较罕见,价格比较高。

对于这样一种价格相对比较高的中药,混伪品就比较多。

如何辨别真品乌梢蛇和混伪品就是采购中药时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真品乌梢蛇有4个特征需要注意,第一看颜色:正品乌梢蛇的颜色是黑褐色。

第二看形状:正品乌梢蛇脊部高耸。

第三看背鳞行数,一般正品乌梢蛇的背鳞行数都是偶数巷。

第四看背中央,正品乌梢蛇背中央有两行起棱比较强。

乌梢蛇的混伪品一般都是其他蛇科动物的干燥体来替代,但是只要掌握了以上4点,在采购的时候符合以上4点要求的就是正品乌梢蛇。

2 金银白花蛇的鉴别金银白花蛇的药效跟乌梢蛇几乎相似,主要作用也是祛风、通络,止痉。

金银白花蛇是一种幼体银环蛇去掉内脏后的干燥体。

通过在市场上的调查,可以发现一般金银白花蛇的混伪品都是一种叫做赤链蛇的干燥幼体。

赤链蛇之所以能在很多时候混淆人们而代替金银白花蛇,是因为它俩的外形极其相似。

但是依然有所不同,在选购药品的时候,要注意,赤链蛇相比较金银白花蛇来说,身体尾部白色环带多。

中间的黑色鳞片比较少,只有2~4枚。

第二点是脊麟不像金银白花蛇一样呈六角形扩大。

最后一点是,赤链蛇的尾下鳞是双行。

只要注意到以上3点,就可以保证能够选购到正品的金银白花蛇。

常见中药材伪劣品的性状鉴别

常见中药材伪劣品的性状鉴别

常见中药材伪劣品的性状鉴别中药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

笔者几年来在中药采购、加工炮制等工作中,经常发现其假冒伪劣品,现就其性状方面的鉴别简单介绍如下。

1 天麻与伪品正品为兰科天麻的块茎。

常见伪品有马铃薯、大丽菊、紫菜莉的根和块根。

伪品经加工后外形很相似,但其两端不具有正品天麻的疤痕,外皮有点状横环纹及特殊的气味。

部分劣品则在天麻的空腔内填充铁钉等杂品,增加重量'或将天麻整块水煮,提取部分有效成分后,保持外形不变,以劣充优。

2 川贝母与伪品正品有松贝、青贝、炉贝。

常见伪品有2种:一是百合科一轮贝母的鳞茎.呈圆锥形,一侧有一条浅纵沟(正品元浅沟);断面角质样,味谈(正品断面富粉性,味微苦)。

二是百合科东贝母的鳞茎,取其小粒,本品由一枚大鳞叶和小鳞叶抱合而成(正品两枚鳞片大小悬殊,称“怀中抱月”);鳞茎盘外凸.顶端钝圆,微裂或不裂(正品底圆平、顶尖闭口),且味苦(正品味微苦)。

3 西洋参与混充品生晒参正品为五加科西洋参的根。

混充品生晒参与正品外观相似,若将两者切去芦头、芦碗和须根,更难辨认。

其主要区别为:生晒参横纹组并且硫浅连续(正品横向环纹细密,较光滑,连续),且纵皱纹明显(正品纵皱纹细密),但须根上有不明显细小沈状突起(正品须根上元沈状突起)。

4 川芎与伪品川芎正品为伞形科川芎根茎。

伪品川芎,民间多与茶叶泡水治头痛,与正品比较其外形较瘦小(正品外形组状),顶端疤痕突出,赂成行排列(正品顶端的疤痕凹陷),且香气较弱(正品有特异浓郁香气)。

5 三棱与伪品黑三棱正品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块茎.商品名称“荆三棱”。

伪品“黑三棱”,为莎草科植物荆三棱块茎,鉴别要点为:黑三棱表面黑褐色或带有残存黑色外皮(正品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其质轻泡如软木(正品质坚实,极难折断),且口尝无麻舌感(正品嚼之有麻辣感)。

6 土茯苓与伪品金刚刺蔸正品为百合科光叶菝葜的根茎。

伪品为百合科菝葜的根茎,其区别为:伪品表面紫棕色,具有粗大疙瘩状刺(正品表面黄棕色,无疙瘩状刺),断面红棕色,无粉性而显纤维性(正品饮片类白色或红棕色,对光可见小亮点,显粉性,润湿后有粘滑感),且味微苦(正品味谈而涩)o7 大黄与混充品山大黄正品大黄为蓼科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常见伪劣中药的鉴别

常见伪劣中药的鉴别

常见伪劣中药的鉴别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药的治疗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选购中药时,也避免不了伪劣中药的出现。

这些伪劣中药不仅在治疗作用上存在问题,还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因此,对常见伪劣中药的鉴别就显得尤其重要。

接下来,将对常见伪劣中药的鉴别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一、寻找正规的途径在购买中药时,首先就需要选择正规的途径,如大型中药店、医院中药房等,以避免买到伪劣药品。

此外,还可以选择通过正规渠道的中药制品,如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以确保安全有效。

二、对药材的鉴别1、色泽:真正的中药品种颜色鲜艳,而伪造的药材则往往色泽较暗,不饱满,甚至有杂色。

2、外形:中药药材通常形态规整饱满,而伪造的则形态往往不匀称,不饱满,甚至有变形。

3、气味:真正的中药药材通常有清香,而伪造的则往往气味不佳,甚至有异味。

4、质地:中药药材质地较硬,弹性较好,而伪造的则往往松软无力,不易拉丝。

三、对药物的鉴别1、包装:正规的药品通常会在包装上印有相关的标志,如中草药名称、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而伪造的则往往不具备标志或标志极为简陋。

2、外观:正规的中成药通常外观整洁,药粉均匀,而伪造的则常常外观较脆弱,药粉不均匀。

3、口感:正规中成药口感一般较为甜润,伪造的则往往口感不佳,有苦涩味。

4、药效:正规的中成药在使用后有一定的效果和治疗效果,而伪造的则往往没有治疗效果或效果甚微。

四、其他鉴别方法1、化学鉴别: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对药品中的成份进行分析,以判断其是否为正常中药。

2、功能鉴别:通过药品的主治功效进行鉴别,以判断其是否具备真正的中药功效。

总之,在选购中药时,需要认真鉴别药材和药品,寻找正规的途径,以确保选购到的是真正的中药。

同时,在使用中药时,也要注意正确使用、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如何辨别市场上常见的假冒当归

如何辨别市场上常见的假冒当归

如何辨别市场上常见的假冒当归市场上假冒农产品的问题一直存在,当归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也常常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的目标。

为了能够准确辨别市场上常见的假冒当归,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辨别方法和技巧,以帮助消费者购买到正宗的当归产品。

一、外观辨别1. 颜色:正宗的当归通常呈现红褐色,表面光滑,而假冒的当归则可能出现颜色过鲜艳或过暗的情况。

2. 触感:正宗的当归质地柔韧,手感溶于口中。

而假冒的当归可能较硬,或者质地粗糙。

3. 气味:正宗的当归具有特殊的香气,闻起来能够辨别出一种草药的味道。

假冒的当归可能没有这种香味,或者有着刺激性气味。

二、化学成分鉴别1. 挥发油测试:正宗的当归挥发油含量较高,可以通过化学测试来检测挥发油的含量,以判断其真伪。

2. 黄酮含量测定:当归中的黄酮成分对其药效有重要影响,正宗的当归所含黄酮成分较为丰富,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来检测黄酮含量。

三、药理特性鉴别1. 血液循环效应:正宗的当归具有调节血液循环的作用,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当归提取物对小鼠血液流动情况的影响,以辨别其药理特性。

2. 抗氧化效应:当归具有抗氧化的能力,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检测当归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辨别其真伪。

四、市场渠道和品牌信誉1. 选择信誉好的品牌:市场上有许多受欢迎的当归品牌,其产品质量有保证,可以多听取朋友、专业人士或医生的推荐,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

2.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尽量选择正规药店或有资质的网络平台购买当归产品,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

总结:市场上常见的假冒当归产品给消费者挑选带来了困难,但通过外观辨别、化学成分鉴别、药理特性鉴别以及选择信誉品牌和正规渠道购买等方法,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辨别市场上的假冒当归,保证购买到正宗的当归药材,同时也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前要做好足够的调查和了解,增加自己的消费安全意识。

同时,政府和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管,打击假冒当归等伪劣商品的产生,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中药材市场常见伪品情况及识别要点
中药材市场上伪品有三个来源:常见伪品(即用其它品种冒充)、严重掺伪品及伪制品。

现结合现场监督检查和在检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将目前中药材市场常见伪品情况及外观识别要点简述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1 常见伪品
1.1 柴胡常见伪品
1.1.1 锥叶柴胡主要特点:色黑,丛生纤维状的地上残基,头部多分枝,具明显的败油气。

1.1.2 弯茎还阳参主要特点:地上茎分枝多,主根下部无分枝,断面不显纤维性,木部不为同心环状,而为放射状,苦味重。

不具油室,而具乳汁管细胞,木质部呈分支排列。

1.2 防己常见伪品微花藤。

主要特点:断面粉性或具明显的棕黄色木射线,皮部黄白色,具较多点状棕色小点(石细胞),导管呈蜂窝状。

1.3 牛蒡子常见伪品
1.3.1 大鳍蓟主要特点:果实中棱两侧具横纹。

1.3.2 木香子主要特点:较正品大约2mm。

1.4 苍耳子常见伪品
1.4.1 刺果甘草主要特点:扁纺锤形,具长针状刺。

1.4.2 东北苍耳主要特点:色深,体大,刺大,带钩。

1.5 刀豆常见伪品常春油麻藤。

主要特点:体大,呈类方圆形,种脐包于种子的一半以上。

1.6 青葙子常见伪品刺藜主要特点:边缘有棱,中心微凹,棕色。

1.7 娑罗子常见伪品厚果鸡血藤。

主要特点:种子圆肾形,种皮表面具光,常不规则破裂而剥落,有毒。

1.8 菟丝子常见伪品
1.8.1 金灯藤主要特点体大,表面具光泽,光滑。

1.8.2 粟主要特点多呈不规则球缺状,浸泡易膨胀,不吐丝。

1.9 葶苈子常见伪品菥冥。

主要特点:表面深褐色,具明显的U形纹。

1.10 凌霄花常见伪品泡桐花。

主要特点:密被柔毛,花冠基部多弯曲,内部有深色斑点,具不规则缩纹。

1.11 槐花常见伪品洋槐花。

主要特点:花色较浅,呈类白色,二体雄蕊。

1.12 番泻叶常见伪品罗布麻叶。

主要特点:叶多较长,叶缘具细齿,主脉突出。

1.13 皂角刺常见伪品
1.13.1 野皂角刺主要特点:主刺具一对或一个短分枝,枝条表面具纵纹。

1.13.2 日本皂角刺主要特点:常呈扁圆柱形。

1.13.3 酸枣刺主要特点:茎分枝处具一对托叶刺,刺短小。

1.14 白附子片常见伪品木薯。

片主要特点:断面中心具木心,可见浅黄色的点呈放射状排列,边缘有筋脉环纹。

1.15 附子常见伪品
1.15.1 白附片主要特点:呈不规则三角形,木部三角形,并可见纵向筋脉纹理。

1.15.2 马铃薯片主要特点:呈不规则厚片状,不具筋脉纹理,具马铃薯味。

1.16 蛤蟆油常见伪品中华大蟾酴的输卵管。

主要特点:大多为肠形,水泡后膨胀不明显。

1.17 玳瑁常见伪品
1.17.1 海龟主要特点:盾片薄,斑点呈块状。

1.17.2 缅甸陆龟主要特点:具生长纹,中间有疣状突起。

1.18 冬虫夏草常见伪品
1.18.1 亚香棒虫草主要特点:灰黑色,子座有分枝。

1.18.2 香棒虫草主要特点:虫体扁,短粗,体部环节密。

2 严重掺伪品
2.1 白及掺知母碎片。

识别要点:表面多皱缩状,具圆盘状凹陷的茎痕及须根痕。

2.2 蔓荆子掺黄荆子。

识别要点:倒圆锥形,个小,萼片多紧抱果实。

2.3 金银花掺入大量增重物质。

识别要点:质地明显变硬,体重明显增加,气味变异。

2.4 柏子仁掺炒过的碎大米。

2.5 八角茴香掺水增重。

2.6 山茱萸常掺入大量果核增重。

2.7 蒲黄掺入蒲黄的茎杆粉末或掺入淀粉和染料。

2.8 佛手丝掺入佛手瓜丝。

2.9 牡丹皮掺入芍药根去心加工品。

2.10 海马腹中掺入水泥增重。

2.11 鸡内金和穿山甲掺入无机盐、矾等增重。

2.12 乌梢蛇腹中掺入其它蛇或木条、木钉等。

3 伪制品
3.1 西红花伪制品:纸浆染色加工品。

3.2 延胡索仿制品:薯蓣珠芽(即“山药豆”):断面显黑色。

3.3 冬虫夏草伪制品:以面粉、石膏、黄花菜等为原料人为加工而成或用其它动物虫体粘贴上黄花菜伪制而成。

3.4 丝瓜络伪制品:经加工处理后的鞋底下脚料。

识别要点:呈扁片状,手摸有塑料的感觉。

3.5 牛黄伪制品:以木工染料或其它化工原料加工而成。

识别要点:断面环纹多不自然。

3.6 黄柏丝用提取过的代替。

识别要点:味不苦。

3.7 沉香用含其它物醇溶性成分的溶液浸泡后再晒干。

(目的:提高浸出物的量)。

识别要点:表面黑褐色,色泽较均匀,少见黑褐色树脂与黄白色木部相间的斑纹,香气较淡。

4 讨论
目前中药材市场伪品情况仍较常见,尤其以第2、3种情况为多,掺伪和伪制的品种也在随着市场及价格行情不断变化更新,且制假手段层出不穷,越来越隐蔽、高明,有从最原始的制假方式向以次充好、钻标准的空子方向发展的趋势,需引起大家的警惕和重视。

按以上识别要点,在外观检查时若发现有可疑情况,可结合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法加以确认。

一些伪品及掺伪、伪制品与正品相比较不仅疗效有较大的差异或没有疗效,有的甚至有毒,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我们广大的药学工作者要共同努力,加强学习和信息交流,提高识别伪品的能力,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

(致谢:本文得到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张继老师的指导,在此深表感谢。


作者单位:443003湖北宜昌,宜昌市药品检验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