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三下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语文园地三》是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册教材突出语言环境的构建、意义篇章的拼接以及学科能力的提升。

通过这些教育内容的呈现,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语言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提高语文成绩和未来学业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教材篇章内容,掌握里的文化知识和生活常识。

(2)学会使用语言工具,如拼音、词语、句子等,进行纯熟的积累和运用。

(3)学会阅读理解,识别篇章结构和意义,抓住关键词语来参透文章。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综合语言能力。

(2)锻炼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提高综合素质。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爱阅读的习惯和兴趣,拓宽学习视野。

(2)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信,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

(3)激发学生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帮助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公民意识的人。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运用各种情境,让学生在生活场景中理解和巩固知识。

2.问答互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现场答题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探究和思考能力。

3.多媒体教学法:利用PPT、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突出情感鲜活生动、形象感性表达。

四、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10min)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或播放优美的音乐,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并引入本节教学内容,为学生了解这节课程做出相关介绍。

2.新课讲解(20min)(1)课件展示教材内容。

(2)解说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掌握重要知识。

(3)引发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

3.教师引导(10min)教师给出学习任务,指导学生进行独立阅读,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

同时,教师要在教育作业中安排有针对性的任务,让学生巩固所学,并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学生发言互动(15min)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与集体分享观点和谈论学术问题,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园地三》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园地三》部编版
3.注重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多发言、多讨论,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4.针对课程难点,采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最后,我会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不断优化教学策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语文课堂中收获满满。
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部编版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阅读与鉴赏: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通过阅读体会文本的情感,提高文学鉴赏水平,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表达与交流:训练学生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发展口语交际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3.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传承意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过程中学会自我监督和评价。
教学难点与重点紧密结合课本内容,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突出核心知识,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掌握语文础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难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理解透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同学们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但我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较为被动,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深入。因此,我考虑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强对学生阅读理解的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课文的主旨。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的环节,大家对于课文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观点,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语言组织能力较弱,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总结环节,我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了简要回顾,大家对于课文的核心内容都有较好的理解。然而,我也意识到,对于难点的讲解可能还需要更加细致和生动,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第3单元 语文园地3三【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第3单元 语文园地3三【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了解一句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2.学会观察,在日常生活中多识字。

3.仿照本组课文内的句子或段落仿写句子。

4.了解和背诵日积月累中的知识。

教学重点:了解一句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难点:仿照本组课文内的句子或段落仿写句子。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这个模块,一起来交流学习。

二、交流平台1.本单元课文有很多段落,是围绕一个意思写如课文第11课《赵州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为了写清楚“赵州桥非常美观”,详细介绍了桥面石栏上精美的图案,把各种姿态的龙写得活灵活现。

三、识字加油站生活中,你见过这些标牌吗?税务局、防疫站、咖啡馆、学生公寓、废品收购站、农贸市场。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识字。

电脑屏幕上出现:新湖南路小学、人民医院、锦绣川风景区、电影院、超市等标牌,提醒和巩固学生要从日产生活中学习识字。

四、词句段运用对照流程图阅读下面这一段话,照样子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如剪纸、捏泥人、拼装玩具、编花绳。

剪碎或切断→浸→铺→晒→揭电脑屏幕上出现剪纸一段话,学生照样子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首先,老师把剪纸准备的材料:剪刀、彩色纸拿出来,做了剪纸的示范。

老师先把粉红色的纸剪成正方形,把纸对着角折三次;再用剪刀顺着纸顶端边上剪成锯齿形,或半圆形;然后,在折叠的边上剪成波浪形,或花草,或鸟兽;最后,展开来就是一朵栩栩如生的花。

剪→折→剪→展开 五、日积月累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雅人四艺:琴棋书画 花中君子:梅兰竹菊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通过讲解和背诵,让学生们感知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年级下册期末质量监控(笔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 班级___________ 座位号………………………装…………订…………线…………内…………不…………要…………答…………题………………………一、积累运用。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案)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交流“围绕一个意思把这段话写清楚。

”2.识字加油站,学习在生活中识字,认识标牌上的字。

3.词句段运用,学会用连续的动词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练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4.读读背背有关传统文化的词语,帮助小学生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

了解词语意思。

2.学会在生活中识字。

【教学难点】1.学会写手工活动,用上连续的动词。

2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把段落写清楚。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板书:语文园地)二、交流平台板块一:交流平台课文中很多段落,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

例如:1.(课件出示2)“《赵州桥》的第3自然段,为了写清楚‘赵州桥非常美【设计意图:出示交流内容,通过例句观’,详细介绍了桥面石栏上精美的图案,把各种姿态的龙写得活灵活现。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段话进行交流,探究《赵州桥》一文的第3自然段,围绕一个什么意思写的?(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预设:赵州桥非常美观。

(板书: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写。

)2.(课件出示3)“再如《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3自然段,写了各种各样的店铺,还写了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清楚地写出了‘画上集市的热闹。

’”读了这段话,你认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第3自然段是围绕什么意思来写的呢?(是围绕“画上集市的热闹。

”这个意思写的。

)3.教师小结:要想把一段话写清楚,一定要围绕一个意思写。

只有这样,整篇文章条理才清楚了,思路才理顺了。

(二)识字加油站板块二:识字加油站1.(课件出示5)的分析,学习围绕一个中心写片段的方法。

】【设计意图:认识标牌上的字,其实就是教会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自主识字,功夫在课外。

】2.指名拼读生字,齐读标牌上的词语,指名领读。

注意读准翘舌音“税”,整体认读音节“疫阅”。

3.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

参考答案:shuì wù jú fánɡ yì zhàn税务局防疫站kā fēi ɡuǎn yuè lǎn shì咖啡馆阅览室fèi pǐn shōu ɡòu zhàn nónɡ mào shì chǎnɡ废品收购站农贸市场3.你从这些标牌上,你知道这个部门是做什么的吗?税务局:主管税收工作的直属机构。

语文园地三(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三(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三(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园地三的内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课内所学的词语、成语、句子结构等方面的知识。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深入学习,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课文中的新词语、成语,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2. 分析课文中的句子结构,理解其表达方式。

3. 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理解其作用和效果。

4.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深入学习,理解课文的主旨和内涵。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词语、成语的理解和运用,句子结构的分析,修辞手法的理解。

2. 教学难点:对课文主旨和内涵的理解,对修辞手法的深入理解。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文朗读录音。

2. 学具: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课文的背景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词语学习:通过PPT展示课文中的新词语,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其意义和用法。

3. 成语学习:通过PPT展示课文中的成语,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其意义和用法。

4. 句子结构分析:通过PPT展示课文中的句子,引导学生分析其结构,理解其表达方式。

5. 修辞手法学习:通过PPT展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其作用和效果。

6. 课文内容深入学习:通过PPT展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和内涵。

板书设计1. 词语、成语:通过板书展示课文中的新词语和成语,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其意义和用法。

2. 句子结构:通过板书展示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引导学生分析其结构,理解其表达方式。

3. 修辞手法:通过板书展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其作用和效果。

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写一篇关于课文内容的读后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课后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了课文内容。

2.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优秀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优秀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2.学会观察,在日常生活中多识字,掌握生字新词,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一、回顾知识,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一共学习了哪几篇课文?(2)回顾要素。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什么?(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2.交流平台。

(1)课文中哪些段落是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2)自读课文,寻找案例。

(3)反馈交流。

预设1:《赵州桥》第3自然段写了赵州桥的美观。

第一句话既总结了前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赵州桥的坚固,又提示大家这个自然段要讲的是赵州桥的美观。

课件出示《赵州桥》的第3自然段。

课件出示: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师:赵州桥的美观体现在哪些地方?预设2:为了写清楚赵州桥的美观,作者详细介绍了桥面石栏上精美的图案,把各种姿态的龙写得活灵活现。

预设3:《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3自然段描写人物的词语“形态各异”,用得特别好,具体写了这几种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

课件出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第3自然段。

课件出示: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

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

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①写了各种各样的店铺,还写了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清楚地写出了“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②抓住一个瞬间的精彩把它写具体,那么文章就如画一样,活起来了。

部编版三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

部编版三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

部编版三年级下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识认并书写下列生字:孩子、猴子、饿、稻子、花瓶、电影院。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能够掌握生字、生词的含义。

3.通过课前思考、课内互动及课后练习,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拼写和书写;2.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教学难点1.课文的理解和把握;2.生字和生词的记忆和应用。

教学准备1.教师备好授课教案及课件;2.学生备好课本。

教学过程1. 教师引入(5分钟)•教师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话题,并引导学生进行预习。

•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觉得长大后,你最想拥有什么?2. 生字词学习(15分钟)•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认读生字、生词,例如:孩子、猴子、饿、稻子、花瓶、电影院,并要求学生识认、书写这些生字。

•教师可借助课件或者黑板对生字进行展示,让学生通过观察来更好地记忆。

3. 课文学习(30分钟)•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朗读课文,并通过幻灯片或者黑板展示课文,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并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讨论。

•根据课文内容,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或活动,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例如:问学生你最喜欢哪一个角色,让他们进行角色扮演,或者让学生进行课文的演说等。

4. 总结(5分钟)•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并回顾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对本节课作出积极评价,肯定学生的发言和表现,并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作业1.默写本节课中所学的生字。

2.试着用本节课所学的生词,在作文中进行运用,可以附加适当的图片。

参考资料无。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含综合性学习园地三)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含综合性学习园地三)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含综合性学习园地三)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含综合性学习园地三)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诗歌《唱支山歌给党听》。

2. 能够准确朗读课文《鸟的早晨》。

3. 能够正确书写字词:鸟、裹、羽毛、鸣唱。

4. 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汉字,写一段短文。

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3. 词语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教学准备:1. 诗歌《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复印件和PPT。

2. 课文《鸟的早晨》的复印件和PPT。

3. 黑板、彩色粉笔、教学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唱支山歌给党听》的音频。

2. 引导学生听歌,并观察歌词中出现的汉字。

3. 与学生互动,询问他们观察到了哪些字。

二、学习新课(25分钟)1. 教师播放《鸟的早晨》的音频。

2. 同学们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3. 教师解释生词和难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互相帮助纠正发音和语调错误。

三、课文理解(15分钟)1. 教师提问,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检查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 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小鸟为什么不敢唱?- 小鸟是怎样度过早晨的?2. 学生分小组,讨论问题并向全班汇报。

四、词语学习(15分钟)1. 教师出示词卡,学生快速朗读词语,熟悉发音和形状。

2. 学生根据发音和字形,猜测词语的意思,并和同学交流验证。

3. 教师板书词语,讲解其意思和用法。

4. 学生齐读、分组朗读,巩固词语的记忆和理解。

五、拓展延伸(15分钟)1. 学生小组合作,使用课文中的词语,编写一段短文。

2.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短文,其他同学给予评论和改进意见。

3. 教师进行点评,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六、综合性学习园地三(15分钟)1. 教师出示综合性学习园地三的活动卡片。

2. 学生将活动表格填写完整,讨论并识记答案。

3. 教师与学生共同检查答案,解释和讲解正确的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交流平台,交流“围绕一个意思把这段话写清楚。


2.识字加油站,学习在生活中识字,认识标牌上的字。

3.词句段运用,学会用连续的动词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练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4.读读背背有关传统文化的词语,帮助小学生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

了解词语意思。

2.学会在生活中识字。

【教学难点】
1.学会写手工活动,用上连续的动词。

2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把段落写清楚。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板书:语文园地)
二、交流平台
板块一:交流平台
课文中很多段落,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

例如:
1.(课件出示2)
“《赵州桥》的第3自然段,为了写清楚‘赵州桥非常美观’,详细介绍了桥面石栏上精美的图案,把各种姿态的龙写
得活灵活现。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段话进行交流,探究《赵州桥》一文的第3自然段,围绕一个什么意思写的?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预设:赵州桥非常美观。

(板书: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写。


2.(课件出示3)
“再如《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3自然段,写了各种各样的店铺,还写了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清楚地写出了‘画【设计意图:出示交流内容,通过例句的分析,学习围绕一个中心写片段的方法。


上集市的热闹。

’”
读了这段话,你认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第3自然段是围绕什么意思来写的呢?
(是围绕“画上集市的热闹。

”这个意思写的。


3.教师小结:要想把一段话写清楚,一定要围绕一个意思写。

只有这样,整篇文章条理才清楚了,思路才理顺了。

(二)识字加油站
板块二: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5)
2.指名拼读生字,齐读标牌上的词语,指名领读。

注意读准翘舌音“税”,整体认读音节“疫阅”。

3.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

参考答案:
shuì wù jú fánɡ yì zhàn
税务局防疫站
kā fēi ɡuǎn yuè lǎn shì
咖啡馆阅览室
fèi pǐn shōu ɡòu zhàn nónɡ mào shì chǎnɡ
废品收购站农贸市场
3.你从这些标牌上,你知道这个部门是做什么的吗?
税务局:主管税收工作的直属机构。

防疫站:为防治疾病,研究保护和增强人类健康而设立的预防医疗机构。

咖啡馆:喝咖啡的场所。

阅览室:是图书馆的服务设施。

图书馆为读者在馆内使用【设计意图:认识标牌上的字,其实就是教会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自主识字,功夫在课外。


文献而提供的专门场所。

废品收购站:指主要从事废品回收的回收中心
农贸市场:农贸市场是农副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双方直接进行买卖活动的场所。

三、词句段运用
板块二:词句段运用
(课件出示9)
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这个题是仿照例子,用上连续动词,介绍一次手工活动。

2.说一说,小组交流,读读句子,选择什么手工活动介绍。

3.小组代表发言:(板书:连续动词)
首先,将乒乓球放在布中央,反向包裹,用线紧紧扎起来,
布娃娃的头和身子就已经有了雏形。

布包裹的乒乓球做为布娃
娃的头,用水彩笔在一侧画上布娃娃的眼睛、鼻子和嘴巴,并
涂上两个。

顶部用黑色的上头发,当然,头发的造型可以自由
发挥,想画成怎样的造型,它就是怎样的造型。

接下来在布的
两侧用剪刀剪两个洞,用剩余的布卷出两个胳膊,分别安装在
剪好的两个洞内,并用针线缝制好。

然后,用剪刀将白纸剪上
两只手,用胶带将手分别粘在两只胳膊下端。

最后,再用剩余
的布卷两条腿,用线缝好后,安装在身体的后侧,自然下垂即
可。

(二)(课件出示10)
1.学
生自
由读,
指名【设计意图:词句段的设计其实就是对“围绕一个意思”写片段的运用与实践,还有用连动词语写句子的能力。


读,师生评议。

2.说一说下面的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特点?小组交流,代表展示,师生评议。

这两段话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每个片段都是围绕一个
意思写的。

第一段围绕“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
写的。

第二段是围绕“桥面两侧是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
案。

”写的。

3.仿照上面的文段,写一段话,围绕一个意思去写。

(课件出示12)示例:深秋季节,绚烂的菊花开了,五颜六色,有的是淡绿色,清雅美丽,有的是深紫色,摇曳多姿,
有的是桔黄色,灿烂夺目。

四、日积月累
板块三:日积月累
1.出示词语,学习词语。

(课件出示12)
2.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

3.以上词语都是有关什么的成语?(都是传统文化的成语)
(板书:传统文化的词语)
后边的词语是对前面的解释。

4.它们的内容大体分别是什么?(课件出示10)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是说“毛笔、墨汁、白纸、砚台”是书写的工具,被称为“文房四宝”。

雅人四好:琴棋书画,指琴瑟、围棋、书法、绘画色彩四
种技艺是高雅之人所喜欢的。

【设计意图:积累和理解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词语,让学生爱传统文化、乐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积累词语的能力。


花中君子:梅兰竹菊,是说“梅花、兰花、翠竹、菊花”
高洁、儒雅是花中的四君子。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
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

合称中医上的四种诊断方法。

5.自由朗读,积累背诵。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交流关于段落中心句的知识,学
会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学会仿照例子写句子,学会围绕一个中
心写一段话,学会写连动句,学习一些传统文化的词语。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税(shuì suì ) 疫(yìì ) 咖啡(kā)(fēi)
废(fiè fèi) 贸(mào nào) 阅(yùe yuè)
2.围绕一个意思,写一下秋天的景色。

3. 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注意用上恰当的动词。

早晨,我来到学校,()教室,()书包,()课本,开始()。

4.连线
中医四诊琴棋书画
雅人四好梅兰竹菊
花中君子笔墨纸砚
文房四宝望闻问切
参考答案
1.税(shuì) 疫(yì) 咖(kā) 啡(fēi)
废(fèi) 贸(mào)阅(yuè)
2.秋天的校园仍旧光彩宜人。

树依旧是那么绿;花儿好象不知道深秋已经来了,依旧竟香开放,依旧用它那芳香吸引着只只蜜蜂;蝴蝶依旧在校园里翩翩起舞,依旧用它那美丽的身影吸引着同学们的目光。

3.早晨,我来到学校,(走进)教室,(放下)书包,(拿出)课本,开
始(读书)。

4.连线
中医四诊琴棋书画
雅人四好梅兰竹菊
花中君子笔墨纸砚
文房四宝望闻问切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围绕一个中心意思
连续动词
传统文化的词语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生动有趣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同时,关注了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范围,
学生在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之后能够举一反三,获得更多的知识,增强主动学习语文的意识。

不足之处:由于是训练课,一定尽力让学生自己先尝试,老师不要做过多指导。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这个语文园地有4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
积月累。

交流平台版块交流关于段落中心句的知识,学会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学会仿照例子写句子,学会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话,学会写连动句,学习积累一些传统文化的词语。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中国传统文化知多少:
四书:《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尚书》《》《》《春秋》
四史:《》《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五岳:北岳恒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东岳泰山南岳衡山岁寒三友:松竹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