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材料成型原理试卷及答案
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期末考试题与答案

二者相比,驱动力不同,结晶后的组织不同,再结晶后的组织细小,均匀,二次再结晶后的组织由少量的非常粗大的组织。 二者性能不同,再结晶后的组织力学性能均匀,强度较高。二次再结晶的组织降低了材料的强度、塑性,使力学性能下降。相同
、
、
、
。
8、金属结晶时非均匀形核比均匀形核的形核功
更
,力学性能更
。
,比均匀形核的临界晶核半径
。非均匀形核结晶后得到的组织
9、复合材料按照复合效果分为
和
,按照基体类型分为
、
、和
,其
中
中加入增强体的作用主要是增韧,C/Al 表示
。
10、恒压条件下相律表示为
。
二、名词解释(每个 4 分,共 16 分)
得分
()
10.再结晶和回复过程的驱动力相同。
()
三、名词解释(每个 3 分,18 分)
得分 评卷人
择优取向 结构起伏
-6-
流线 致密度 枝晶偏析 固溶体有序化 四、简答(共 22 分)
得分 评卷人
1.再结晶过程的驱动力是什么,为什么它不是相变?(4 分) 2.在下列位错环上标出各个段的位错性质。(4 分)
的形核功小。
4.金属结晶过程中过冷度越
,实际结晶温度越
,结晶后的组织越
。
5.金属铸锭的组织通常由
、
和
组成,铸锭中通常存在的缺陷主要
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等。
6.铁碳合金中的基本相主要有
、
、
,其中
起强化相的作用。
重庆理工大学材料成型技术基础试题

重庆理工大学材料成型技术基础试题(9)班级学号姓名考试科目材料成型技术基础卷共页一、概念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铸件的缩孔和缩松2、金属冷变形3、金属的可锻性4、低压铸造5、摩擦焊二、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低压铸造的工作原理与压铸的不同在于()。
2、金属型铸造采用金属材料制作铸型,为保证铸件质量需要在工艺上常采取的措施包括:()、()、()、()。
3、球墨铸铁的强度和塑性比灰铸铁(),铸造性能比灰铸铁()。
4、铸造应力的种类有()()和()。
5、预锻模膛与终锻模膛不同在于()。
6、按组织变化特性,焊接热影响区可分为()、()、()。
7、埋弧焊可用的焊接电流比手弧焊大得多,所以埋弧焊效率比手弧焊的()。
三、判断题(在错误处划线并在线下面改正,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1、化学成分是影响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唯一因素。
()2、铸件的最小壁厚主要是依据合金流动性来确定的。
()3、钢锭经过扎制形成的纤维组织(流线)可以用热处理来消除。
()4、当合金的化学成分和铸件的结构一定时,浇注温度是控制合金充型能力的因素之一。
()5、熔模铸造和压力铸造均可铸造出形状复杂的薄壁铸件。
这是保持一定工作温度的铸型提高了合金充型能力所致。
()6、金属经过冷塑变形后,金属的刚性明显下降。
()7、焊接结构钢构件时,选用焊条的原则是使焊缝金属与母材金属的强度相等。
()8、钎焊的焊接温度低,故钎焊只能用来焊接熔点低的金属材料。
()9、与低碳钢相比,中碳钢含碳量较高。
具有较高的强度,故可焊接较好。
()10、气体保护焊的保护气体完全可以代替焊条药皮的作用。
()四、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对零件图上不要求加工的孔、槽,可铸出尺寸为():A.30~50B.15~20C.12~15D.无论大小2、机器造型工艺特点为():A.环芯两箱造型B.模板两箱造型C.无芯三箱造型D.无箱造型3、大口径的煤气管道多用球墨铸铁,使用()法。
材料成形原理经典试题及答案

《材料成形基础》试卷(A)卷考试时间:120 分钟考试方式:半开卷学院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 润湿角是衡量界面张力的标志,润湿角Ɵ≥90°,表面液体不能润湿固体;2.晶体结晶时,有时会以枝晶生长方式进行,此时固液界面前液体中的温度梯度为负。
3.灰铸铁凝固时,其收缩量远小于白口铁或钢,其原因在于碳的石墨化膨胀作用。
4. 孕育和变质处理是控制金属(或合金)铸态组织的主要方法,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孕育主要影响生核过程,而变质则主要改变晶体生长方式。
5.液态金属成形过程中在固相线附近产生的裂纹称为热裂纹,而在室温附近产生的裂纹称为冷裂纹。
6.铸造合金从浇注温度冷却到室温一般要经历液态收缩、固态收缩和凝固收缩三个收缩阶段。
7.焊缝中的宏观偏析可分为层状偏析和区域偏析。
8.液态金属成形过程中在附近产生的裂纹称为热裂纹,而在附近产生的裂纹成为冷裂纹。
9.铸件凝固方式有逐层凝固、体积凝固、中间凝固,其中逐层凝固方式容易产生集中性缩孔,一般采用同时凝固原则可以消除;体积凝固方式易产生分散性缩松,采用顺序凝固原则可以消除此缺陷。
10.金属塑性加工就是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加工方法。
11.塑性反映了材料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可以用最大变形程度来表示。
1.12.塑性变形时,由于外力所作的功转化为热能,从而使物体的温度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度效应。
2.13.在完全不产生回复和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塑性变形称为冷变形。
14.多晶体塑性变形时,除了晶内的滑移和产生,还包括晶界的滑动和转动。
3.15.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
4.16.物体在变形时,如果只在一个平面内产生变形,在这个平面称为塑性流平面。
17.细晶超塑性时要求其组织超细化、等轴化和稳定化。
18.轧制时,变形区可以分为后滑区、中性区和前滑区三个区域。
19.棒材挤压变形时,其变形过程分为填充和挤压两个阶段。
20.冲裁件的切断面由圆角带、光亮带、断裂带三个部分组成。
重庆理工大学材料成型技术基础试题范文

重庆理工大学材料成型技术基础试题(9)班级学号姓名考试科目材料成型技术基础卷共页一、概念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铸件的缩孔和缩松2、金属冷变形3、金属的可锻性4、低压铸造5、摩擦焊二、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低压铸造的工作原理与压铸的不同在于()。
2、金属型铸造采用金属材料制作铸型,为保证铸件质量需要在工艺上常采取的措施包括:()、()、()、()。
3、球墨铸铁的强度和塑性比灰铸铁(),铸造性能比灰铸铁()。
4、铸造应力的种类有()()和()。
5、预锻模膛与终锻模膛不同在于()。
6、按组织变化特性,焊接热影响区可分为()、()、()。
7、埋弧焊可用的焊接电流比手弧焊大得多,所以埋弧焊效率比手弧焊的()。
三、判断题(在错误处划线并在线下面改正,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1、化学成分是影响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唯一因素。
()2、铸件的最小壁厚主要是依据合金流动性来确定的。
()3、钢锭经过扎制形成的纤维组织(流线)可以用热处理来消除。
()4、当合金的化学成分和铸件的结构一定时,浇注温度是控制合金充型能力的因素之一。
()5、熔模铸造和压力铸造均可铸造出形状复杂的薄壁铸件。
这是保持一定工作温度的铸型提高了合金充型能力所致。
()6、金属经过冷塑变形后,金属的刚性明显下降。
()7、焊接结构钢构件时,选用焊条的原则是使焊缝金属与母材金属的强度相等。
()8、钎焊的焊接温度低,故钎焊只能用来焊接熔点低的金属材料。
()9、与低碳钢相比,中碳钢含碳量较高。
具有较高的强度,故可焊接较好。
()10、气体保护焊的保护气体完全可以代替焊条药皮的作用。
()四、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对零件图上不要求加工的孔、槽,可铸出尺寸为():A.30~50B.15~20C.12~15D.无论大小2、机器造型工艺特点为():A.环芯两箱造型B.模板两箱造型C.无芯三箱造型D.无箱造型3、大口径的煤气管道多用球墨铸铁,使用()法。
材料成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材料成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材料成型中,哪种方法属于压力加工?A. 铸造B. 锻造C. 焊接D. 热处理2.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主要发生在哪个阶段?A. 弹性阶段B. 屈服阶段C. 强化阶段D. 断裂阶段3. 材料成型中的铸造工艺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A. 砂型铸造B. 金属模铸造C. 压力铸造D. 所有以上4. 焊接过程中,焊缝金属的熔合线是什么?A. 焊缝与母材的接合面B. 焊接接头的中心线C. 焊缝的起始点D. 焊缝的结束点5. 材料成型中,金属的塑性变形对材料性能有何影响?A. 强度降低B. 塑性降低C. 强度和塑性均提高D. 强度和塑性均降低6. 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工艺主要包括哪些?A. 退火B. 正火C. 淬火D. 所有以上7. 锻造工艺中,自由锻造和模锻的区别是什么?A. 自由锻造不需要模具B. 模锻不需要模具C. 自由锻造需要模具D. 模锻不需要压力机8. 材料成型中,哪种焊接方法适用于铝及铝合金的焊接?A. 电弧焊B. 气体保护焊C. 激光焊D. 电阻焊9. 材料成型中,金属材料的冷加工和热加工有何区别?A. 冷加工温度低于材料的再结晶温度B. 热加工温度高于材料的再结晶温度C. 冷加工和热加工温度相同D. 冷加工和热加工没有区别10. 材料成型中,金属材料的塑性加工有哪些优点?A. 提高材料的强度B. 改善材料的塑性C. 改善材料的韧性D. 所有以上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材料成型中的锻造工艺及其特点。
2. 描述焊接过程中的焊接缺陷及其预防措施。
3. 阐述材料成型中金属材料的热处理目的及其基本类型。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假设有一块长为100mm,宽为50mm,厚为10mm的钢板,需要通过锻造工艺将其锻造成一圆柱体,圆柱体的直径为40mm,求锻造后圆柱体的高度。
2. 某焊接件需要进行热处理以消除焊接应力,已知焊接件的尺寸为长200mm,宽100mm,高50mm,材料为Q235,求热处理的工艺参数(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方式)。
材料成形原理样卷02

s
,材料屈服极限 s
200
Mpa, OB 与 OX 的夹角为 45,
CD 与 OX 的夹角也为 45,试求 (1)E 点的平均应力和最大主应力; (2)正压力 p 与 E 点平均应力的关系及正压力 p;
第 4 页 共 5 页
息
姓名
4、 (6%)与热处理相比,焊接过程有哪些特点? 5、 (6%)形成成分过冷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6、 (6%)试分析晶粒大小对金属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影响。 7、 (5%)已知灰铸铁在砂型中的凝固系数 k 0 . 72 ( cm / min ) ,试用折算厚度法 求边长 10cm 的铸件的凝固时间 t。 8、 (5%)试根据下图分析纯金属、共晶成分合金和结晶温度范围很窄的合金停 止流动机理。
第 1 页 共 5 页
2、 低碳钢焊接热影响区中的 具有明显的化学成分不均匀性, 导致组织、 性能不均匀, 影响焊接接头的强度、韧性,是焊热影响区性能最差的区域。 A、熔合区; B、过热区; C、相变重结晶区; D、不完全重结晶区; 3、以下 工艺措施不利于解决 Al-Mg 合金铸造过程中出现的“浇不足”缺陷。 B、预热铸型 D、加大充型压; 。 A、使用大蓄热系数的铸型; C、提高浇注温度; 4、非均质形核与均质形核相比
A、临界晶核半径更小 B、临界晶核体积更小 C、临界过冷度更大 D、[A 和 B] 5、以下 表示均匀应力场的滑移线场。
A、
B、
C、 6、液态金属充型能力计算公式 l
D、
2 gH A 1 k H c1 (T 浇 T k ) 表明 P T L T型
。
A、矩形截面比园形截面充型性能差; B、金属浇注温度与停止流动温度的差值越小,充型性能越好; C、液相线温度与铸型的初始温度的差值越大,充型性能越好; D、液态金属的结晶潜热越大,充型性能越差; 7、以下 不是超塑性拉伸的特点。 A、大伸长率 B、缩颈 C、低流动应力、易成形 D、对应变速率的敏感性
重庆理工大学材料成形技术基础模拟试题三含答案

重庆理工大学模拟试题三一、概念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铸件的化学偏析2、铸造应力3、金属的可锻性4、注射过程5、焊接热影响区二填空(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15分)1、合金的流动性大小常用()来衡量,流动性不好时铸件可能产生()和缺陷。
2、流动性不好时铸件可能产生()和缺陷。
3、低压铸造的工作原理与压铸的不同在于( )。
4、球墨铸铁的强度和塑性比灰铸铁(),铸造性能比灰铸铁()。
5、应用最广泛而又最基本的铸造方法是( )铸造,此外还有( )铸造。
6、最小阻力定律是( )。
7、锻造时,对金属进行加热的已的是使金属的( )升高,( )降低,从而有利于锻造。
8、对金属塑性变形影响最明显的是( )。
9、按照焊接过程的特点焊接方法可分为三大类分别为()、()和()。
三、判断题(在错误处划线并在线下面改正,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1、砂型形铸造时,当铸件的设计壁厚小于规定的最小壁厚时,铸件产生浇不足,冷隔缺陷。
()2、压铸件同其它铸件一样也可以进行热处理。
()3、加工硬化的产生是由于金属在塑性变形过程中晶格产生畸变,导致金属塑性,韧性下降,所以任何情况下,出现加工硬化都不好,必须完全消除()4、利用模具使薄板胚料变形成开口空心零件的工序叫翻边。
()5、焊前预热能够使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性能和母材一样。
()6、为了使模锻件易从模膛中取出,锻件上应设计出拔模斜度。
()7、当过热度相同时,亚共晶铸铁的流动性随着含碳量的增多而降低。
()8、用碳当量只能粗略地估算钢材的焊接性。
实际工作中,还应根据情况通过实验来确定钢的焊接性,为制定合理的工艺提供依据。
()9、若材料的塑性好,可以用机械矫正法或火焰加热矫正法矫正焊接变形()10、粘接能部分代替焊接,铆接和螺栓连接。
()四、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l 得分评卷人l1、灰铸铁适合于制造床身、机架、底座等结构,除了其铸造、切削加工性优良外,还因为其( )。
材料成型原理试卷

材料成型原理试卷
材料成型原理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工艺,将原料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的过程。
在工程领域中,材料成型原理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到材料的加工工艺、成型设备、原料性能等多个方面。
本试卷将围绕材料成型原理展开,考察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一、选择题。
1.材料成型原理的基本原理是()。
A.加热原理。
B.压缩原理。
C.变形原理。
D.化学原理。
2.在材料成型原理中,成型设备是指()。
A.冲床。
B.注塑机。
C.挤压机。
D.以上都是。
3.材料成型原理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生产效率。
B.改善材料性能。
C.降低成本。
D.以上都是。
二、填空题。
4.材料成型原理中,塑性变形是指材料在()条件下发生的变形。
5.在材料成型原理中,粉末冶金是一种常见的()成型方法。
6.成型温度对材料成型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材料的()越好。
三、简答题。
7.简述材料成型原理中的压力作用对材料的影响。
8.举例说明材料成型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综合题。
9.某工厂使用注塑机进行塑料制品的生产,试分析注塑机在材料成型原理中的作用和影响。
10.以你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材料成型原理,谈谈你对材料成型工艺的理解和认识。
以上就是本次材料成型原理试卷的所有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认真作答。
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理工大学考试试卷
材料成型原理(金属塑性成形部分) A 卷 共 7 页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 16 分)
1. 塑性成形中的三种摩擦状态分别是: 、 、 。
2. 物体的变形分为两部分:1) , 2) 。
其中,引起 变化与球应力张量有关,引起 变化与偏应力张量有关。
3. 就大多数金属而言,其总的趋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塑性 。
4. 钢冷挤压前,需要对坯料表面进行 润滑处理。
5. 在 平面的正应力称主应力。
该平面特点 ,主应力的方向与主剪应力方向的夹角为 或 。
剪应力在 平面为极值,该剪应力称为: 。
6. 根据变形体的连续性,变形体的速度间断线两侧的法向速度分量必须 。
二、下列各小题均有多个答案,选择最适合的一个填于横线上(每空1分,共13分)
一般而言,接触面越光滑,摩擦阻力会越小,可是当两个接触表面非常光滑时,摩擦阻力反而提高,这一现象可以用哪个摩擦机理解释 。
A、表面凹凸学说; B、粘着理论; C、分子吸附学说
计算塑性成形中的摩擦力时,常用以下三种摩擦条件,在热塑性变形时,常采用哪个 。
A、库伦摩擦条件; B、摩擦力不变条件; C、最大摩擦条件 下列哪个不是塑性变形时应力—应变关系的特点 。
A、应力与应变之间没有一般的单值关系; B、全量应变与应力的主轴重合 C 、应力与应变成非线性关系
4. 下面关于粗糙平砧间圆柱体镦粗变形说法正确的是 。
A、I 区为难变形区; B 、II 区为小变形区; C 、III 区为大变形区 5. 下列哪个不是动可容速度场必须满足的条件 。
A、体积不变条件; B、变形体连续性条件; C、速度边界条件; D 、力边界条件
6. 韧性金属材料屈服时, 准则较符合实际的。
A、密席斯; B、屈雷斯加; C密席斯与屈雷斯加; 7. 塑性变形之前不产生弹性变形(或者忽略弹性变形)的材料叫做 。
A、理想弹性材料; B、理想刚塑性材料; C、塑性材料; 8. 硫元素的存在使得碳钢易于产生 。
A、热脆性; B、冷脆性; C、兰脆性; 9. 应力状态中的 应力,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塑性。
A、拉应力; B、压应力; C、拉应力与压应力; 10. 根据下面的应力应变张量,判断出单元体的变形状态。
⎥⎥⎥⎦⎤⎢⎢⎢⎣⎡=80001000010ij σ ⎥⎥⎥⎦⎤⎢⎢⎢⎣⎡--=4-0001-2027-ij σ ⎥⎥
⎥⎦⎤
⎢⎢⎢⎣⎡=10000000020-ij σ
( ) ( ) ( )
A 、平面应力状态;
B 、平面应变状态;
C 、单向应力状态;
D 、体应力状态 11. 已知一滑移线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 点和B 点的ω角相等,均为45°;
B 、如果已知B 、
C 、
D 、
E 四点中任意点的平均应力,可以求解其他三点的平均应力; C 、D 点和E 点ω角相等,均为-25°
三、简答题(共5 分)
1.什么是最小阻力定律(5分) 四、计算题(共 21 分)
图所示的圆柱体镦粗,其半径为re ,高度为h ,圆柱体受轴向压应力 Z ,而镦粗变形接触表面上的摩擦力τ=0.2S
(S为流动应力), ze 为锻件外端(r=re )处的垂直应力。
证明 (1)接触表面上的正应力为:()ze
e z r r h στ
σ+-=2;
(2)求接触表面上的单位流动压力p。
(8分)
2.如图所示的一尖角为60°(π/3)的冲头在外力作用下插入具有相同角度的缺口的刚塑性体中,接触表面上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其接触面上的单位压力为p ,其中AD 与AB 边之间的夹角为15°(π/12),试用
滑移线法求载荷p 。
(提示:
12A B A O C O C π
ωωωωωω=
-=∆=-=∆B ) (8分)
3. 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物体内某点的应力张量为
⎪⎪
⎪⎭⎫ ⎝⎛-=01001-001010-00
1ij σMPa 。
1)画出该点的应力单元体;
镦粗方向
2)求出该点的应力不变量,主应力、最大剪应力、应力偏张量及球张量。
(5分)
答案
一、填空题
1. 塑性成形中的三种摩擦状态分别是:干摩擦、流体摩擦、边界摩擦。
2. 物体的变形分为两部分:1)体积变化和, 2) 形状变化。
其中,体积变化与球应力张量有关,形状变化与偏应力张量有关。
3. 就大多数金属而言,其总的趋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塑性增加。
4. 钢冷挤压前,需要对坯料表面进行磷化、皂化润滑处理。
5. 在主平面的正应力称主应力。
该平面特点τ=0,主应力的方向与主剪应力方向的夹角为 90°或 45°。
剪应力在主剪平面为极值,该剪应力称为:主剪应力。
6. 根据变形体的连续性,变形体的速度间断线两侧的法向速度分量必须相等。
二、下列各小题均有多个答案,选择最适合的一个填于横线上
1. C;
2. C;
3. B;
4. A;
5. D;
6. A;
7. B;
8. A;
9. B;10. D、B、A;11. B
三、简答题
1. 答:最小阻力定律: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如果金属质点有向几个方向移动的可能时,则金属各质点将向阻力最小的方向移动。
最小阻力定律符合力学的一般原则,它是塑性成形加工中最基本的规律之一。
四、计算题
1. (1)证明:圆柱体镦粗时,如果锻件性能和接触表面状态没有方向性,则内
部的应力应变状态对称于圆柱体轴线(z 轴),即在同一水平截面上,各点的应力应变状态与ϕ坐标无关,仅与r 坐标有关。
因此是一个典型的圆柱体坐标轴对称问题。
分析它的一个分离单元体的静力平衡条件,得
02
sin
22)()(=⋅⋅+⋅-++-⋅ϕ
σϕτϕσσϕσϕd dr h dr rd d dr r h d rd h k r r r 由于d ϕ 很小,忽略高阶微分,整理得:
02=-++r
h dr d r r ϕ
σστσ对于均匀变形,ϕσσ=r 上式即为:02=+
h
dr
d r
τ
σ 由近似屈服准则:z r s r z d d σσσσσ===-,2K 代入上式得:02=+h
dr d z τ
σ
C
r h
dr
h
d z z +-=-
=τ
στσ22
边界条件: 当r=r e 时,ze
z
σ
σ
=,代入上式可以得到:e ze r h
C τ
σ2+
=因此,()
ze r e
r h z στσ+-=2(2
2. 解:(1)OD 边界上,
p
xy
O -===
-
-
=30
12
4
6
2
στπ
π
π
π
ω根据变形情况,31σσ>由屈服准则: K 231=-σσ
p
K K
p mO -=+=+-=)(2
1
2311σσσσ
(2)CD 边界上,
(3)K K
mC xy C
-=+=
-===)(2
1
20
3131σσσστσω
(3)由于12
A B A O C O C π
ωωωωωω=
-=∆=-=∆B 可以得出:
6
12
1212O C π
π
π
π
ωω=
+
=
+
=(4)沿着α族的一条滑移线(OABC )ξ为常数,
C mC O K K ωσξωσ22mO -==-)6
(2k )()12(
2k )(π
ξπ--==--K p K )6
2()6(2π
π+=+=K K K p 3. 解:1)点的应力单元体如下图
2) ⎪⎪⎪
⎭
⎫ ⎝⎛-=01001-001010-00
1ij σ MPa
该点的应力不变量:=1J z y x σσσ++=10 MPa
=2J 2
2
2
xy xz yz y x z x z y τττσσσσσσ---++= -200 MPa
=3J 321σσσ=2
2
2
2xy z xz y yz x xz yz xy z y x τστστστττσσσ---+=0 MPa ;
主应力:由应力特征方程02001023=--σσσσ1=20 MPa ,σ2=0 MPa ,σ3= -10 MPa ; 最大剪应力τmax =±
2
3
1σσ-=±15 MPa
应力偏张量及球张量:
⎪⎪⎪⎪⎪
⎪⎭⎫
⎝⎛-=302001-030
4010-0302'ij σ MPa ;⎪
⎪
⎪⎪⎪⎪⎭⎫ ⎝
⎛=301000301000301m j i σδ 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