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智能照明..
智能led应急灯泡原理

智能led应急灯泡原理
智能LED应急灯泡是一种具有自动监测和应急功能的照明设备。
它内置了可充电电池,并通过智能电路控制实现普通照明和应急照明模式的切换。
智能LED应急灯泡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充电:智能LED应急灯泡通过插座供电进行充电。
当电网正常供电时,灯泡中的充电电路将电能转化为直流电并储存在内置的充电电池中。
同时,充电电路会监测电池的电量,一旦电量低于一定水平,会自动启动充电过程。
2. 监测:智能LED应急灯泡内部有一个智能电路,它能实时监测电网的状态。
当电网出现故障导致停电时,智能电路会立即察觉到并自动切换到应急模式。
3. 应急照明:一旦进入应急模式,智能LED应急灯泡会自动点亮LED灯珠,提供紧急照明。
LED灯珠具有高亮度、低功耗和长寿命等特点,能够在停电情况下持续较长时间的照明。
4. 智能控制:智能LED应急灯泡还可以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更多功能。
例如,可以通过智能手机APP或遥控器来调节灯光亮度、切换灯光模式和设置定时开关等。
总之,智能LED应急灯泡通过内置的充电电池和智能电路,实现了在停电情况下自动切换到应急照明模式的功能。
同时,它还可以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更多功能的定制和调节。
基于WiFi的智能LED照明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WiFi的智能LED照明控制系统设计概述本文档旨在介绍一个基于WiFi的智能LED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该系统能够实现远程控制和调节LED灯光的亮度和颜色,提供便捷和个性化的照明体验。
系统组成该系统主要由以下组成部分构成:1. LED灯具:使用可调节亮度和色温的LED灯具,提供灯光控制的基础。
2. WiFi模块:用于与用户的智能设备进行通信,接收用户指令并传输给LED灯具。
3. 服务器:负责处理用户指令并将其传输给正确的LED灯具,同时管理灯具的状态和配置信息。
系统功能该系统具备以下主要功能:1. 远程控制:用户可以通过连接到WiFi网络的智能设备,远程控制LED灯具的开关、亮度和颜色。
2. 调光调色: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通过调整LED灯具的亮度和色温,获得适合不同场景的照明效果。
3. 定时任务:用户可以设置定时任务,例如定时开关灯、定时调整亮度等,实现智能化的照明管理。
系统设计以下是该系统的设计概述:1. 用户界面:为了方便用户操作,该系统需要提供一个用户友好的界面,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脑进行操作。
2. 通信协议:系统使用WiFi作为通信方式,用户通过连接到同一WiFi网络的智能设备与LED灯具进行通信。
3. 数据传输:用户指令通过WiFi模块传输到服务器,服务器根据指令类型进行相应处理,并将结果传输回LED灯具。
4. 灯具控制:LED灯具接收到服务器传输的指令后,根据指令进行相应的开关、亮度和颜色调节。
5. 状态管理:服务器负责管理灯具的状态和配置信息,并提供灯具管理接口供用户查询和操作。
优势和应用场景该系统的设计具有以下优势:1. 灵活便捷:用户可以通过智能设备随时随地控制LED灯具,为用户提供便捷的灯光控制体验。
2. 个性化照明: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调整LED灯具的亮度和颜色,获得个性化的照明效果。
3. 能源节约:LED灯具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可以帮助用户减少能源消耗。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LED照明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LED照明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智能LED照明控制系统是基于51单片机的一种照明系统,通过智能化的控制方式,能够实现对LED照明的精确控制和管理。
本文将从系统设计的需求、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三个方面对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LED照明控制系统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通过需求分析,我们确定了智能LED照明控制系统的功能。
该系统需要能够根据光照条件自动调整LED的亮度,在不同的时间段实现定时开关机,同时具备手动控制功能。
此外,还要提供远程控制功能,通过手机或者电脑进行远程监控和控制。
接下来是硬件设计部分。
我们首先确定了基于51单片机的核心控制模块,并根据系统需求设计了相应的电路板。
核心控制模块主要负责控制LED的亮度,采用PWM控制方式,能够实现精确的亮度调节。
同时,该模块还需要实现定时开关机功能,通过计时器定时开启或关闭LED。
另外,为了实现远程控制功能,我们还设计了无线通信模块,利用无线网络实现用户对照明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软件设计是整个系统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首先,我们需要编写程序来控制核心控制模块,实现LED灯的亮度调节和定时开关机功能。
其次,需要开发相应的用户界面和远程控制程序,为用户提供友好的控制界面,同时实现用户对照明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在软件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利用51单片机的功能和特性,通过编写高效的程序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
最后,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我们还需要对系统进行测试和调试。
通过模拟不同的使用场景和异常情况,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同时,还需要进行性能优化和故障排除,保证系统在长时间运行中不会出现问题。
综上所述,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LED照明控制系统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从系统需求、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虑。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严谨的测试,能够设计出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智能LED照明控制系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照明体验。
智能灯泡的原理

智能灯泡的原理智能灯泡是一种与传统灯泡相比具有更智能化功能的照明设备。
它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自动调节亮度、颜色和色温。
本文将深入探讨智能灯泡的原理,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解析其工作原理。
1. 硬件原理智能灯泡的硬件部分主要包括照明元件、驱动电路和通信模块。
1.1 照明元件智能灯泡采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作为照明元件。
相比传统白炽灯泡,LED灯泡具有更高的能效和更长的寿命。
LED灯泡通过半导体材料的电子能级跃迁产生可见光,其亮度和颜色可以根据电流大小和频率进行调节。
1.2 驱动电路智能灯泡的驱动电路负责控制LED的亮度和颜色。
它通常由电源模块、调光芯片和功率驱动器组成。
电源模块负责将市电(AC)转换为适合LED工作的直流电(DC),同时提供所需的电流和电压。
调光芯片是智能灯泡实现调光功能的关键部件,它能够调节电流和频率,从而控制LED的亮度。
功率驱动器负责将调光芯片产生的调光信号转换为对LED的实际驱动电流。
1.3 通信模块智能灯泡通常配备了无线通信模块,如Wi-Fi、蓝牙或 Zigbee,以实现远程控制和与其他智能设备的互联。
通信模块可以与智能手机、智能音箱或智能家居系统进行互联,用户可以通过这些设备对智能灯泡进行远程控制、调节亮度和切换颜色。
2. 软件原理智能灯泡的软件部分主要包括控制算法和用户界面。
2.1 控制算法智能灯泡的控制算法负责根据用户的需求,控制LED的亮度、色温和颜色。
常见的算法包括脉宽调制(PWM)和调频调光(PDM)。
PWM是一种通过控制电流和频率来改变LED亮度的技术。
它通过快速开关电流,在人眼无法察觉的频率上调节LED的亮度。
调光芯片内部的PWM控制电路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决定LED的亮度级别。
PDM是一种通过改变每个时间段内的电流占空比来控制LED亮度的技术。
它可以实现较高的调光精度和更平滑的亮度变化,但需要更高的计算和处理能力。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简介

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是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高照明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和自主决策能力。人工智能技术包 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它们可以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决策和控制 。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照明系统的自适应性,使其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场景自动调节亮度和开关状态,提高能源利 用效率和用户体验。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对故障进行预测和预警,减少维护成本和停机时间。
05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未来展望
个性化定制
总结词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定制,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详细描述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将具备更强大的定制功能。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调整照明效果、色温、亮度等参数,创造出独特的照
明环境。
智能化升级
总结词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将不断升级,实现更高级 的智能化功能。
舒适宜人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场景需求和环境因素自动调节灯光色温和亮度,营造出舒适的光环境,有 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能够实现个性化的照明需求,满足不同人群对光环境的偏好和需求,提高照明环 境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远程控制和定时开关功能,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调节灯光,提高生活便利性和 舒适度。
节能降耗
提升城市形象
通过智能化的灯光设计,提升城市夜 景的视觉效果,展现城市魅力。
通过智能调节灯光亮度,有效降低公 共照明的能耗,节约能源成本。
户外照明
景观打造
户外照明通过灯光效果打 造独特的城市夜景,提升 城市形象。
交通安全
为道路、桥梁等提供适当 的照明,提高夜间行车的 安全性。
LED智能照明简介

LED智能照明简介
目录
一、LED智能照明 二、可控硅及其他调光方式 三、主要智能控制类型 四、ZigBee,DALI,DMX512,APP,WIFI
智能照明
利用(计算机、无线通讯数据传输、扩频电力载波通讯技术、 计算机智能化信息处理及节能型电器控制等技术)组成的分布式无
线遥测、遥控、遥讯控制系统,来实现对照明设备的智能化控制。
式可寻址灯光接口协议,它定义了照明电器与系统设备控制器 (如感应器、网关等)之间的数字通信方式。
2.
DALI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单个灯具具有独立地址,通过DALI系统 软件可对单灯或任意的灯组进行精确的调光及开关控制。
DALI技术参数
1. 2. DALI电压 9.5 V~22.5 V, 系统电流 最高250 mA, 数据传输速度 1200 bps, 最大电缆长度 300m. DALI接口初期主要用于荧光灯镇流器调光,现在LED也采用了 DALI接口调光。
ZigBee与蓝牙,WIFI比较
ZigBee 数据传输 传输范围 能耗 网络节点数 主要优势 低(最多250Kb/s) 10-75M 极低 256(最多可达65536) 低功耗,低成本,响应速度快, 可靠,大规模组网能力
Bluetooth (4.0改善了能耗)
中(可达1Mb/s) 10M 中等 8(最多可达8+255) 中间
小小的便签不一样的感觉led智能照明简介目录一led智能照明二可控硅及其他调光方式三主要智能控制类型四zigbeedalidmx512appwifi智能照明利用计算机无线通讯数据传输扩频电力载波通讯技术计算机智能化信息处理及节能型电器控制等技术组成的分布式无遥遥线遥测遥控遥讯控制系统来实现对照明设备的智能化控制
智能照明产品及应用方案

智能照明产品及应用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智能照明产品的应用不断得到推广和普及。
智能照明产品致力于提供更为舒适、便捷和节能的照明体验,同时也为用户带来更多的智能化功能和便利性。
以下是智能照明产品及应用方案的介绍。
一、智能照明产品1.智能LED灯泡智能LED灯泡是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智能照明产品之一、它采用LED技术,具有可调光、可调色温和远程控制等智能化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APP或遥控器来控制灯泡的亮度和色温,实现不同场景下的灯光需求。
此外,智能LED灯泡还支持定时开关、语音控制和情景模式等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照明体验。
2.智能照明面板智能照明面板是一种可自由组合的照明产品,它由多个LED灯块组成,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地安装和排列。
智能照明面板具有可调光、可调色温和智能控制等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APP或遥控器来控制面板的亮度和色温,创建不同的光线效果和视觉效果。
此外,智能照明面板还支持音乐同步和定时模式等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照明体验。
3.智能照明控制器智能照明控制器是一种可连接和控制多个照明设备的智能化设备。
它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或蓝牙技术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智能音箱等设备进行连接,实现对照明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用户可以通过智能照明控制器来调整灯光的亮度、色温和色彩,并设置定时开关和情景模式等功能,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照明效果。
二、智能照明应用方案1.家庭照明智能照明产品可以应用于家庭照明中,为用户提供更为舒适和个性化的照明体验。
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APP或遥控器来控制灯光的亮度、色温和色彩,实现不同场景下的照明需求。
例如,在起床时可以设置柔和的暖光,在工作时可以设置明亮的白光,而在休息时可以设置柔和的彩光,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
2.商业照明智能照明产品可以应用于商业照明中,为商店、办公楼和酒店等场所提供更为高效和智能化的照明解决方案。
led感应灯原理

led感应灯原理
LED感应灯是一种智能照明设备,其原理基于光电效应和人
体红外感应技术。
LED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发光二极管,它能够将电能转
化为光能。
当电流通过LED芯片时,LED会发出可见光。
LED灯具具有能效高、寿命长和亮度可调节等优点。
感应灯还集成了人体红外感应技术,该技术利用红外线来感知人体的存在。
人体发出的红外线信号经过感应器接收到,并传递给控制电路。
当控制电路检测到红外线信号超过预设阈值时,将会触发LED灯的亮灭。
具体来说,感应灯的控制电路会根据预设的设定参数来判断人体是否存在。
这些参数包括感应灵敏度、感应范围和感应延时等。
当有人接近灯具时,感应器会检测到人体发出的红外线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接收到信号后,会发出指令来控制LED灯的亮灭。
当控制电路判断人体存在时,LED灯会被触发亮起;当控制
电路判断人体不存在时,LED灯会自动熄灭。
这种LED感应灯的原理使得灯具能够实现更为智能化的照明。
感应灯能够根据人体的存在与否自动调节照明状态,避免了人为操作的麻烦。
而LED作为光源,其高能效和长寿命也使得
感应灯具有较低的能耗和维护成本。
总的来说,LED感应灯的原理是通过感应人体发出的红外线信号来触发LED灯的亮灭,从而实现智能化的照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LED智能灯具与控制器的标准与检测
LED智能灯具的定义: 硬件结构: 通讯接口 环境照度、 人体占用 等传感器 微处理器 外部传感器接口 定时器 典型功能: 1. 通过控制接口或通讯接口对LED进行即时的调光(调色)控制或照明场景调用。 2. 通过与环境传感器(如环境照度、人体占用等)连接实现全自动LED照明控制。 3. 通过内部(或外部)定时器的设置进行LED功率的自动定时调节,实现LED亮度 的定时控制或LED生命周期的光衰补偿。 4. 对于组网的多个灯具,支持独立地址、分组或广播等多种寻址控制方式,多种 照明场景、调光曲线(线性\对数)、输出功率范围等参数可编程预设。典型的 LED智能驱动器:具DALI接口的LED驱动器。 5. 可侦测及反馈LED灯具内部的工作状态,如电压、电流、温度、色温等。 LED驱动 LED光源
测试DALI指令的分类
依据IEC62386-102-2009( 数字可寻址照明接口 第102部分:通用要求 驱动控制装 置)所列明的测试流程对以下8类DALI系列指令(共约270多条指令)作逐一测试:
序 1 2 3 4 5 测试DALI指令的类别 一般配置指令 电弧功率参数设置指令 系统参数设置指令 存储器存取指令 电弧功率控制指令
LED智能照明所必须具备的要素:
要素1:能充分体现LED光源的优势和特点。 例如:高效节能;灯光软启动、动态显示、具精确及深度调光;色温调节等。 要素2:具智能化控制的功能。 基本功能:以简便快捷的操作方式,实现满足需求和舒适性的照明控制。 例如:通过墙壁控制面板或无线遥控器,实现“一键式”的照明场景切换,不
3. LED光源与传统光源在智能控制技术有何不同?
LED调光范围宽,调光分辨率精细:因此控制系统宜使用数字传输技术,且控制深度和 精细度可以做得很高,因而可更好地实现节能及光环境调控。例如可实现LED亮度调节 范围0.1%-100%,调节精度达1/1000。 LED光源响应时间短,易于实现动态显示:在需要实现动态显示的照明应用场合,宜使 用高速数字传输技术。例如通过DMX512总线实现户外建筑外墙的动态装饰照明。 LED光源体积小,易于实现灯具个性化,并能构成大规模的点光源照明或显示:因此在 特定应用场合控制系统的处理数据容量及处理能力要求高。例如大型户外建筑外墙的动 态装饰照明往往需要以高性能PC作为中央控制器,且使用光纤作为骨干通讯电缆。 LED光源色彩丰富,易于实现色温或颜色控制:因此需要控制系统具备色温或颜色控制 的手段和处理能力。例如通过DALI总线实现室内照明的色温调节控制。 综述:相对于传统光源,LED光源的控制系统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升其数据处理能力,包 括:数据处理容量、处理速度、处理方式及处理手段等方面。
2
送第三方检测 机构作功能性 验证及检测
通过标准所属 的国际组织或 授权单位完成 标准兼容性检 测及认证
仅需一次性支付检测费用。 能获取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结果 证书,检测结果对外有一定的说服力。
开放式的标准都有相应国际性组织负责 管理及推广应用,用户可以通过这些国 际组织或授权单位完成需要的测试,并 能获得产品进入市场所需的国际认证和 标志。
LED智能照明专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1 2 3 4 5
什么是LED智能照明? LED智能照明的技术发展现状 LED光源与传统光源在智能控制技术有何不同 LED智能灯具与控制器的标准与检测 LED智能照明未来发展方向及市场潜力
CONTENTS
1. 什么是LED智能照明?
LED智能照明的目的:
1)满足个性化、舒适的照明需求;2)实现二次节能,节省照明用电及维护成本;3)实现更 便捷的照明控制和管理。
2. LED智能照明的技术发展现状——系统总线接口与标准
控制方 式 代表性 接口标准 KNX/EIB 欧洲安装总 线 协议类 别
应用
主要用于楼宇自动化管理,控制的设备包括: 照 明 , 、遮光 主要应用于大型商业、公共建筑的室内照明 及楼 宇自动化系统。
中山大学(古镇)半导体照明技术研究中心简介
研究中心专注于半导体(LED)照明领域的各项技术研发,并为LED照
明应用领域的企业提供相关的技术方案、设计验证及人才培养等服务。
作为一个面向企业的科技服务平台,我们热忱欢迎广大的技术方案 提供商和LED照明厂商前来进行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LED照明应用领 域的技术创新及科技进步。
2. LED智能照明的技术发展现状——控制技术模式 模式二:
优点: 使用数字信号通信的方式实现调光,可实现精准调光,且调光范围宽。 控制功能深入到驱动器内部,可最大限度地发挥LED的特性及节能作用。 能实现单回路供电LED灯具的色温调节。 缺点: 有线接口方式的智能系统需要增加布线,改造成本高。 无论有线或无线接口的LED智能驱动器均需要增加微处理器及通信接口电路,
CAN /RS485
封闭式
2. LED智能照明的技术发展现状——系统总线接口与标准
控制方 式 代表性 接口标准 ZLL Zigbee Light Link 协议类 别 应用 是一种专门针对LED照明控制而制 定的 ZigBee 标准,使用该标准的 照明产品能够相互兼容运作,并与 用户家中已有的其它 ZigBee 标准 共存。 最新的4.0版本涵盖了传统蓝牙、高 速蓝牙和低功耗蓝牙三种模式,因 此可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数据交换、 医疗、工业控制、设备控制等领域。 照明控制特点 优点:开放性照明控制协议; 低功耗,灯具可组网控制。 缺点:不能直接接入手机等智 能终端,通讯距离相对较短。 优点:方便接入手机、手提电 脑等智能移动终端;低功耗。 缺点:无统一的照明控制协议, 不适宜多灯组网控制。 优点:方便接入手机、手提电 脑等智能移动终端及互联网。 缺点:无统一的照明控制协议, 功耗高,成本高。
4. LED智能灯具与控制器的标准与检测
举例2:DALI灯具与控制器的国际认证方案 目的:需要获得DALI国际认证及标识。 前提:加入DALI标准的国际组织。 认证流程:
向DALI国际组织(ZVEI-德 国电子电气制造商协会)提 交入会申请书
获得DALI的标准测试软件及使 用许可证 在指定的测试仪器 (Probitlab/14000欧元)执 行DALI兼容性测试 测试通过后,获得DALI国际商 标之使用权
整体灯具成本高。
2. LED智能照明的技术发展现状——应用与普及
广场、庭院景观照明
户外照明
LED智能照明 的应用场合 室内照明
LED
楼宇外墙装饰照明 路灯照明
商业照明(酒店、商场、写字楼等) 公共建筑室内照明(学校、医院、场馆等)
家居室内照明
智 能 照 明 普 及 率
户外照明 商业、公共照明 家居室内照明
LED智能灯具或控制器的检测方案 1. 确定检测的目的:仅需要功能验证;或需要获取国际认证。 2. 确定或了解检测的项目、测试条件、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
3. 依照检测目的选取以下三种检测途径之一:
检测途径 1 用户自检 优点 用户通过亲自参与检测平台的搭建,并 参与具体的测试过程,能深入了解自身 产品性能,有助于产品的研制和改善。 缺点 检测结果对外说服力弱; 不能获得国际认证标志。
途径:用户自检 或送第三方检测机构
方案: (1)DALI驱动器的功能性检测 被测设备 (DALI驱动器+LED光源) DALI-USB适配器 光学及电参数检测设备
电脑及检测软件
检测设备 LED驱动器DALI功能的简易测试平台搭建
4. LED智能灯具与控制器的标准与检测
DALI指令测试方法
激活:输出测试指令 测试:查询指令执行结果 及LED的工作状态
6
7 8
物理地址分配指令
随机地址分配指令 查询和保留指令
4. LED智能灯具与控制器的标准与检测
(2)DALI照明控制器的功能性检测 电脑及检测软件 DALI-USB适配器 被测设备 (DALI照明控制器)
检测设备
DALI照明控制器的简易测试平台搭建
测试方法
控制指令测试: 配置指令测试: 激活DALI照明控制器: 输出DALI指令 DALI照明控制器 测试:PC端监测控制器发出的DALI指令 测试:1)PC端发出用于配置的DALI指令。 2)PC端查询配置指令的执行情况。
LED智能照明
中山大学(古镇)半导体照明技术研究中心简介
中山大学(古镇)半导体照明技术研究中心是中山大学和古镇镇政府
共同组建起来的一个产学研合作平台。
研究中心位于古镇灯饰大厦A座11楼,面积达1000平方米,邻近镇政 府办公大楼,地处古镇镇的行政及商业中心,非常便利于当地企业与研究 中心的交流与合作。
仅可同时实现多个光源的开关切换,而且可以实现深度调光及精确的色温调节。
附加功能:1)结合传感器(如照度、人体移动感应器)的使用,实现自动化的光环境控制。 2)结合现场总线技术或互联网技术,实现多光源的组网及控制。
2. LED智能照明的技术发展现状——控制技术模式 技术模式一:
优点: 容易兼容传统光源的照明控制器或控制系统。 灯具通常采用切相、1-10V、PWM或DMX512的方式进行调光。其中采用切相方式 调光无需专门的控制信号线,无需改动原有的布线,改造成本低。 LED驱动器无需智能处理器,整体灯具成本低。 缺点: 若使用切相方式调光,会在线路上产生严重的谐波干扰,难以实现精准调光。由于 是通过改变LED的电流值来控制亮度,LED的荧光粉在微功率时色温漂移严重。 若使用1-10V、PWM或DMX512的方式进行调光,则控制系统或布线会比较复杂。
开放式
无线
Bluetooth 蓝牙
封闭式
WiFi
封闭式
主要应用于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 (如 PDA 、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 式互相连接,实现数据、图像、语 音等多媒体信息的高速传输交换, 并支持互联网接入。
比较
有线方式:技术成熟、应用稳定、受控灯具节点成本低,但有布线成本。 无线方式:技术及标准仍有待成熟、规范及广泛的应用验证,应用时不稳定因素多,受控 灯具节点成本高,但没有布线成本,升级换代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