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王浩

合集下载

通用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通用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通用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对数据采集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许多领域中,如工业控制、医学和环境监测等,需要采集多个传感器的数据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因此,设计和实现一个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2. 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设计和实现一种通用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硬件设计:确定硬件模块的类型和数量,设计电路板的电路图和布板图,选择合适的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外部存储器等。

(2)软件设计:开发数据采集系统的控制软件,包括实时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和显示。

为了提高效率和可靠性,需要使用高效的数据处理算法和数据压缩技术。

(3)系统集成:将硬件和软件集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调试和测试系统以确保其性能和稳定性。

3. 研究目的和意义该系统可以应用于工业控制、医学和环境监测等领域中的数据采集和处理。

该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多通道数据采集:可同时采集多个传感器的数据。

(2)易于扩展和配置: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灵活地添加或删除硬件模块。

(3)高效可靠:采用高效的数据处理算法和数据压缩技术,提供高质量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服务。

(4)简便易用:采用用户友好的界面,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管理。

4.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以下方法:(1)文献调研: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2)硬件设计:根据需求和文献调研结果,选择合适的硬件模块和组件,设计电路板的电路图和布板图。

(3)软件设计:开发系统的控制软件,包括实时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和显示。

(4)系统集成:将硬件和软件集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5. 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获得以下成果:(1)设计一种通用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可以采集多个传感器的数据并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处理服务。

(2)实现数据采集系统的控制软件,包括实时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和显示。

(3)进行系统测试和调试,确保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2024年基于嵌入式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设计》范文

《2024年基于嵌入式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设计》范文

《基于嵌入式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嵌入式系统在工业、医疗、军事、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作为嵌入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对于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嵌入式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包括其设计原理、系统架构、关键技术及实现方法。

二、系统设计原理基于嵌入式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原理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部分。

硬件设计主要涉及传感器、嵌入式处理器、存储器等设备的选择和配置;软件设计则包括操作系统、数据采集程序、数据处理与分析程序等。

在硬件设计方面,系统需要选用合适的传感器来获取所需的数据,同时需要选用性能稳定的嵌入式处理器和足够的存储器来保证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数据存储需求。

在软件设计方面,需要选用适合嵌入式系统的操作系统,并编写相应的数据采集程序和数据处理与分析程序,以实现对多通道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

三、系统架构基于嵌入式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架构主要包括传感器模块、嵌入式处理器模块、存储器模块、通信模块和上位机模块。

传感器模块负责获取所需的数据,嵌入式处理器模块负责处理传感器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分析,存储器模块用于存储处理后的数据,通信模块负责将数据传输至上位机或远程服务器,上位机模块则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嵌入式系统的数据,并进行可视化展示和进一步的分析。

四、关键技术1. 传感器技术:选用合适的传感器是保证数据采集准确性的关键。

传感器的选择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包括测量范围、精度、响应速度等方面的考虑。

2. 嵌入式处理器技术:嵌入式处理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数据处理能力。

因此,需要选用性能稳定、功耗低的嵌入式处理器。

3.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程序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滤波、降噪、统计分析等。

这需要运用相关的算法和技术,以保证数据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

《2024年基于单片机和LabVIEW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范文

《2024年基于单片机和LabVIEW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范文

《基于单片机和LabVIEW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篇一一、引言在现代化工业和科技应用中,数据采集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为了满足多路数据的高效、准确采集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和LabVIEW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该系统设计旨在实现多通道、高精度的数据采集,为工业自动化、科研实验等领域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

二、系统设计概述本系统设计以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结合LabVIEW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显示。

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以及LabVIEW上位机显示模块。

通过各模块的协同工作,实现多路数据的实时采集和监控。

三、硬件设计1. 单片机选型及配置系统采用高性能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具有高速运算、低功耗等特点。

单片机配置包括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存储器等,以满足系统运行需求。

2.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数据采集模块负责从传感器中获取数据。

本系统采用多路复用技术,实现多个传感器数据的并行采集。

同时,采用高精度ADC(模数转换器)对传感器数据进行转换,以保证数据精度。

3. 数据传输模块设计数据传输模块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单片机。

本系统采用串口通信或SPI通信等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以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四、软件设计1. 单片机程序设计单片机程序采用C语言编写,实现对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等功能。

程序采用中断方式接收数据,避免因主程序繁忙而导致的漏采现象。

2. LabVIEW上位机程序设计LabVIEW是一种基于图形化编程的语言,适用于数据采集系统的上位机程序设计。

本系统采用LabVIEW编写上位机程序,实现对数据的实时显示、存储和分析等功能。

同时,LabVIEW程序还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监控。

五、系统实现及测试1. 系统实现根据硬件和软件设计,完成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的搭建和调试。

通过实际测试,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系统测试对系统进行实际测试,包括多路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实时性以及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

基于FPGA的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实现

基于FPGA的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实现
Key Words: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Sonar; Synchronous Acquisition; SOPC; FIR Filters ; Distributed Algorithm
II
基于 FPGA 的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实现
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
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南民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
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
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2) In order to ensure synchronization of signal acquisition, a data acquisition driver module for synchronization control was designed. Using a strategy of joint control and multi-channel synchronous-drive, we design the IP core on FPGA, and the intact information of phase and amplitude are capture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IP core could achieve high-precision synchronization, and is easy to migrate.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 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 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 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 由本人承担。

《2024年基于LabVIEW并行通信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研究》范文

《2024年基于LabVIEW并行通信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研究》范文

《基于LabVIEW并行通信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研究》篇一一、引言在现代工业和科学研究领域,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在实现高效率、高精度的数据处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中,基于LabVIEW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因其实时性强、编程简便和灵活性高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LabVIEW并行通信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二、系统设计2.1 硬件设计本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通信模块等。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实时获取传感器或设备的原始数据;信号处理模块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通信模块则负责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至上位机进行进一步处理。

2.2 软件设计软件部分采用LabVIEW作为开发平台,通过编写虚拟仪器(VI)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和通信功能。

LabVIEW具有强大的图形化编程能力,可以方便地实现数据的实时监控和远程控制。

三、并行通信技术3.1 并行通信原理并行通信是指多个数据位同时进行传输的通信方式,具有传输速度快、实时性强的优点。

本系统采用基于多线程技术的并行通信方案,通过将数据采集、信号处理和通信等任务分配给不同的线程,实现并行处理,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3.2 并行通信实现在LabVIEW中,通过使用多线程技术和生产者-消费者模式,可以实现并行通信。

具体而言,将数据采集、信号处理和通信等任务分配给不同的线程,并使用队列等数据结构实现线程间的数据交换。

此外,还需要对线程的优先级、同步等问题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控制,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数据采集与处理4.1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本系统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传感器或设备获取原始数据后,需要进行滤波、去噪等预处理操作,以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在LabVIEW中,可以使用NI DAQmx等函数库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和监控。

4.2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本系统的核心环节。

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特征提取、统计分析等操作,可以获得更加有用的信息。

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数据的迅速增长,对于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旨在通过多个输入通道同时采集、传输和处理多组数据,以满足大规模数据采集和处理的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 系统需求分析在设计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之前,首先要明确系统的需求。

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目标,我们需要确定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1.1 数据采集范围:确定需要采集的数据范围,包括数据类型、数据量和采集频率等。

这将直接影响系统的硬件选择和设计参数。

1.2 数据传输和存储要求:确定数据传输和存储的方式和要求。

例如,是否需要实时传输数据,是否需要数据缓存和压缩等。

1.3 系统的实时性要求:确定系统对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实时性要求。

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可以确定系统对数据延迟和响应时间的要求。

1.4 系统的可扩展性: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以满足未来可能的扩展需求。

这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可扩展性。

2. 系统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进行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

2.1 硬件设计根据需求分析中确定的数据采集范围和要求,我们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进行数据采集。

常用的硬件设备包括传感器、模拟信号采集卡和数字信号处理器等。

2.2 传感器选择根据需要采集的数据类型,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

不同的传感器适用于不同的数据类型,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传感器等。

2.3 采集卡设计针对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特点,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模拟信号采集卡进行数据采集。

采集卡应具备多个输入通道,并能够同时采集多个通道的数据。

2.4 数字信号处理器设计针对采集到的模拟信号数据,我们需要进行数字信号处理。

选择合适的数字信号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如滤波、采样和转换等。

2.5 软件设计针对系统的需求和硬件的设计,我们需要进行软件设计,以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

一种基于FPGA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一种基于FPGA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一种基于FPGA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场景的日益多样化,对于数据采集系统的需求也愈发增长。

在许多应用领域中,需要同时采集多个通道的数据,并实时进行处理和分析。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一种基于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重点介绍这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在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系统的性能指标和需求,以便为后续的设计和实施提供指导。

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同时采集多个通道的信号,并将其传输给后续的处理单元或存储单元。

因此,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采样率:系统需要能够支持高速的数据采集,以确保采集到的数据具有足够的准确性和精度。

因此,系统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采样率,并选择适当的硬件资源来满足性能需求。

2.通道数:系统需要支持同时采集多个通道的数据。

这涉及到选择适当的输入接口和数据传输协议,并设计合理的硬件电路来实现这一功能。

4.实时性: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需要能够实时地采集和传输数据,以满足实时处理和分析的需求。

为了实现实时性,可以利用FPGA的并行计算和高速数据交换的能力,通过合理设计硬件电路和流水线,来提高系统的处理速度。

基于以上需求和考虑因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设计并实现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1. 确定输入接口和传输协议:根据系统的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适当的输入接口和数据传输协议。

例如,如果需要采集模拟信号,则可以选择适当的模数转换器(ADC)作为输入接口;如果需要高速数据传输,则可以选择PCIe或Ethernet等传输协议。

2.硬件电路设计:设计合理的硬件电路来实现多通道数据采集功能。

这涉及到选择适合的FPGA芯片,并设计模数转换电路、数据缓冲区和数据传输电路等。

3. 编程和配置: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和编程语言,对FPGA进行编程和配置。

可以选择使用相关的开发工具和设计语言,如VHDL(VHSIC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或Verilog等。

《2024年基于嵌入式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设计》范文

《2024年基于嵌入式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设计》范文

《基于嵌入式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嵌入式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特别是在数据采集领域,基于嵌入式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因其高效、稳定和灵活的特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嵌入式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包括其设计背景、目的和意义。

二、设计背景与目的随着工业自动化、物联网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需求日益增长。

传统的数据采集系统往往存在效率低下、稳定性差、灵活性不足等问题。

因此,设计一种基于嵌入式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旨在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稳定性和灵活性,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三、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硬件部分主要包括嵌入式处理器、多通道数据采集模块、存储模块、通信接口等。

嵌入式处理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运行系统软件,控制数据采集和处理等操作。

多通道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同时采集多个通道的数据,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采集到的数据,以便后续分析和处理。

通信接口用于与上位机或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2. 软件设计软件部分主要包括操作系统、驱动程序、数据采集程序、数据分析与处理程序等。

操作系统负责管理系统的软硬件资源,提供多任务处理和实时性能。

驱动程序用于控制硬件设备的运行和数据处理。

数据采集程序负责从多通道数据采集模块中获取数据。

数据分析与处理程序用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

四、系统实现1. 数据采集多通道数据采集模块同时采集多个通道的数据,通过嵌入式处理器的控制,将数据传输到存储模块中。

数据采集的速率和精度取决于硬件设备的性能和软件算法的优化。

2. 数据分析与处理数据分析与处理程序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信号处理、特征提取等操作,得到数据的特征和规律,为后续的决策和控制提供依据。

3. 通信与传输系统通过通信接口与上位机或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传输的数据可以是原始数据,也可以是经过处理和分析后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72009年第01期,第42卷 通 信 技 术 Vol.42,No.01,2009总第205期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No.205,Totally收稿日期:2008-06-26。

作者简介:王 浩(1982-),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电路设计及D S P 技术;刘文怡(1970-),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测控系统、信息识别、数据记录,以及相关软件技术;韩志军(1983-),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电路设计。

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王 浩, 刘文怡, 韩志军(中北大学 电子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 太原 030051)【摘 要】设计了一种基于DSP 与CPLD 的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系统分为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模块和DSP 数据处理模块。

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可实现相关信号同时测量,进行相关分析后,得到信号间的相关信息的要求,而数据处理模块可满足数据处理,实现相关算法等功能。

实验中DSP 内嵌数据压缩算法的试验结论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与处理的要求,性能安全,可靠。

【关键词】DSP ;CPLD ;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中图分类号】TN9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802(2009)01-0297-03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ulti-channel Synchronous Data Acquisition SystemWANG Hao , LIU Wen-yi ,HAN Zhi-jun(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Electronic Measurement Technology,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Taiyuan Shaanxi 030051, China)【Abstract 】Multi-channel synchronous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based on DSP and CPLD is designed. The system is constituted by multi-channel synchronous data acquisition module and DSP data processing module.Multi-channel synchronous data acquisition module can realize simulatneous test of the related signal and receive the related information after being analyzed. Data processing module can implements data processing and the related functions of the algorithm. The experiment on the data compression algorithm embedded in DSP indicated that this system can satisfy multichannel synchronous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requirements,and its performance is secure and reliable.【Key words 】DSP ;CPLD ;multi-channel synchronous data acquisition ;data processing0 引言在现代信号处理系统中,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各行各业。

文中设计实现了基于DSP 与CPLD 的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其中,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可实现在实际应用中要求对一些相关信号同时进行测量,进行相关分析后,得到信号间的相关信息的要求,而处理模块可满足数据处理,在其系统框架内实现其算法等功能。

文章设计的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通过程序控制,接口设计,DSP 初始化,DSP 的算法实现具有功能模块化、接口标准化、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应用灵活多变的特点。

1 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模块组成及原理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模块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模拟信号通过SIN 和AGND 输入,经调理后,通过CPLD 对采样保持器的S/H 控制进行多路同步采样保持,通过CPLD 对模拟开关的SEL 控制进行路选通,这时,XCR3256控制AD 进行单路16位量化采集,然后将采集数据写入到FIFO 缓冲器中。

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模块的程序控制采用Verilog HDL 语言,VerilogHDL 是用于逻辑设计的硬件描述语言,并且已成为IEEE 标准[1]。

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模块的程序算法,全系统复位时模拟开关复位,采样保持器复位,AD复位。

计数循环控制包括采样率计数循环控制,模拟开关选路计数循环控制,采样保持器采样保持计数循环控制,帧计数,帧标志计数循环控制。

采样率计数循环是控制单通道采样率,和总采样率的嵌套循环中最内层的循环控制。

采样保持器采样(S/H=1)保持(S/H=0)一次,模拟开关计数循环控制模拟开关依次选通多路,选通后的单路信号进行AD 转换,转换后采集数据写入先进先出缓存器FIFO中。

考虑到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原因,数据以帧格式写入FIFO,写入一帧被采集数据的同时,通过帧计数,帧标志计数循环控制,写入一定字节长度的帧标志和帧计数。

其中一帧数据的大小,帧计数,帧标志字节长度可根据DSP算法要求或其它具体情况而定。

2 DSP数据处理模块组成及原理2.1D S P数据处理模块的工作流程本设计中采用TI公司推出的TMS320C67xx系列浮点DSP中最新的一种芯片TMS320C6713。

DSPTMS320C6713处理模块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上电以后,首先初始化DSP 的CSL函数库,然后初始化PLL、GPIO及相关中断寄存器,等待中断信号的来临。

采集模块中CPLD控制AD转换写FIFO,FIFO半满时,通过HF信号通知CPLD,CPLD对DSPTMS320C6713产生一个中断信号,这里我们使用5号中断,通知DSP将这一帧长度数据读入到内存(SDRAM)中,DSP处理过的数据写入DSP内软FIFO,判断写外部接口满足条件后,软FIFO内数据可通过422,LVDS等接口输出。

2.2外围接口及存储器接口设计外围接口及存储器接口设计(如图3),DSP的ARE 连接FIFO的RCLK读取FIFO中的数据,EMIF的CE2连接FIFO输出使能引脚#OE,将FIFO映射到CE2地址空间(从0xA1000000开始)。

D S P访问片外存储器时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external memory interfaces,EMIF),C6000系列DSP 的EMIF具有很强的接口能力。

EMIF的时钟输出给SDRAM提供时钟信号;CE0片选线接入#CS,使得SDRAM映射到CE0地址空间(从0x80000000开始);行地址有效信号SDRAS、列地址有效SDCAS和写使能信号SDWE以及数据线和字节有效位皆对应连接。

SDRAM根据#CS、#RAS、#CAS、#WE四根控制线来控制读写,确定当前的内部命令。

图3 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模块结构EMIF的数据总线低16位与Flash的数据线相连,20位地址线相连,用于程序启动,地址范围为0x90000000-图1 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模块的硬件结构2980x90100000,正好1MByte的寻址空间,EMIF的CE1连入片选引脚#CE,将Flash映射到CE1地址空间(从0x90000000开始),#OE和#WE引脚分别连入输出使能信号和写使能信号。

2.3 DSP的Bootloader通常,我们会把DSP的程序和常量放置在片内RAM和片外的SDRAM中,但是由于RAM掉电后数据会丢失,所以在工业级应用中这种方式显然是不合适的。

而如果把程序和常量放在片外的ROM或Flash中,并使程序在其中运行,其运行效率将会很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用引导技术,在芯片RESET上电后将ROM或Flash中的程序或数据搬移到RAM中,并在RAM中运行程序。

这种引导操作被称为Bootloader,引导程序被称为Bootloader程序[2]。

本次设计即利用Flashburn烧写FLASH, Flashburn通过. cdd文件来储存其配置信息。

一个.cdd文件包括两个部分。

一部分主要是需要烧写进Flash的数据文件、格式转换命令文件和逻辑地址,另一部分为适合于目标系统硬件配置的FBTC文件。

配置好Conversion Cmd,File To Burn,Target System 中的FBTC Program File Flash文件,即可烧写FLASH,烧写结束后,再次上电,DSP就自动地把程序从Flash中搬运到片上RAM中,开始运行,从而实现了Flash的引导过程。

2.4 DSP复位电路的实现DSP复位电路具有监视系统运行并在系统发生故障,程序跑飞或死机时再次进行复位的能力。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电路提供一个用于监视系统运行的监视线,当系统正常运行时,应在规定时间内给监视线提供一个高低电平发生变化的信号,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这个信号不发生变化,自动复位电路就认为系统运行不正常并重新对系统进行复位[3] 。

根据上述原理,利用CPLD编写看门狗程序,通过检测DSP 的GP9的电平是否发生变化来监视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首先DSP初始化GPIO,使能GP9,并将GP9初始化为输出,编写一void test_out(GP_NUM,VAL)函数,此函数功能是通过设定GP_NUM及VAL的值来确定GPVAL,例如:test_out (9,0),即将G P9输出低电平,t e s t_o u t(9,1)即将GP9输出高电平,在DSP程序内多处调用test_out(9,0),test_out(9,1),使GP9高低电平变化能够准确反映DSP 是否正常工作。

CPLD中看门狗程序不断检测GP9信号是否发生高低电平变化,若等待一定时间后GP9信号无变化则CPLD 复位DSP,若GP9不断有高低电平输出,则认为DSP工作正常,CPLD复位DSP功能不被触发。

3 实现情况本次论文设计的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在项目应用中内嵌数据压缩算法,实验结论表明,本系统能够满足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与处理的要求,性能安全,可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