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之剖视图(PPT31页)
合集下载
工程制图——剖视图.ppt

斜剖视图示意图
用不平行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剖切平面剖开机件称为斜剖。
练习题
1.分析并指出剖视图中的错误画法。
(1)
方槽处不应 (2) 有剖面线
同一机件剖 面线应一致
请点击解答显示其内容
练习
2.补齐剖视图中的漏线。()(2)题(3)
请点击解答显示其内容
练习题
3.画出反映下列各立体内、外结构的剖视图。
请点击鼠标左键显示后面内容
剖视图概述
3.剖视图的标注: A A
A A 展开
(1)剖切面:
剖切平面
剖切柱面 A
A
A
A
(2)剖切符号:表示剖切面位置的符号(长5mm,粗1.5b)。
(3)剖面符号:即剖面线(表示机件的材料类别);金属材
注意:
料剖面线为45斜向且间距相等的细实线。
①剖面线应画在剖切到的实体处,以区别剖切处的空腔部分; ②同一机件的各剖视图中的剖面线,其斜向和间距应保持一致。
阶梯剖
4.组合剖切平面
复合剖
5.不 平 行 任 何 基 本 投 影 面 的 剖 切 平 面 斜剖
请点击鼠标左键显示后面内容
剖视图的画法
1. 全剖视图的画法 2. 半剖视图的画法 3. 局部剖视图的画法 4. 旋转剖视图的画法 5. 阶梯剖视图的画法 6. 复合剖视图的画法 7. 斜剖视图的画法
请点击相应部分显示其内容
轮船正招式成商立局,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几乎都是
在列强排挤中艰难求生。
2.航空
(1)起步:1918年,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
研制 。
(2)发展水:上1飞918机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
绘制剖视图与剖面图PPT课件

第37页/共58页
图14-14
第38页/共58页
(3)开启
正交模式,充 分利用对象捕 捉与对象追踪 功能绘制内部 轮廓线及俯视 图中的圆柱凸 台,完成主视 图与俯视图的 绘制,如图 14-15所示。 其命令行操作 如下:
第39页/共58页
图14-15
第40页/共58页
图14-16
第41页/共58页
当实体模型的
内剖形状层次
较多,用一个
剖切平面不能
全部显示出来
时,可以用一
组互相平行的
A
剖切平面依次 A
A
将其切开,这
样所得的剖视
图即是阶梯剖
第21页/共58页
图1中同时使 用斜剖、旋 转剖和阶梯 剖进行表达 的剖视图即 是复合剖视 图。局部剖 与旋转剖的 复合剖视图 如图14-8
第30页/共58页
上机实战
• 绘制局部剖视图 • 绘制轴的移出剖面图
第31页/共58页
本课上机实战将通过两个实例分别绘制局部剖 视图与移出剖面图,读者在练习过程中应参照课 堂讲解中所提出的绘制原则,掌握剖视图与剖面 图的绘制方法,区分剖视图与剖面图的不同之处。
第32页/共58页
绘制局部剖视图
本实例将绘 制如图14-11所 示座体模型的局 部剖视图,绘制 结果如图14-12 所示。通过本例 的练习,读者将 了解并掌握剖视 图的基本绘制过 程与方法。
在表达物体内部结构时采用虚线,而物体的内部 结构也比较复杂时,视图中就会出现许多与其他轮 廓线交错重叠的虚线,从而影响图形的清晰,不利 于看图,而且在标注尺寸时也不方便。为了解决这 个问题,国家标准《机械制图》中规定了剖视图的 表达方法。
第6页/共58页
工程制图PPT资料_剖视图

32
几个相交剖切平面
A—A
半剖视图
A
A
A
33
画图应注意的问题
A A-A A-A
A
A
正确
★ 应按“先剖切后旋转”的方法绘制剖视图。
34
画图应注意的问题
A-A A-A
A
A A
A
A A
★ 当剖切后产生不完整要素时,该部分按不剖绘制。
35
例1
A—A
局部剖视图
B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
B—B
A
A
A
36
例2
A A A A A
3
9.2.2
剖视图的画法及标注
确定剖切平面的位置 剖切平面应通过内部孔、槽等结构的对称面或 轴线,且使其平行或垂直于某一投影面,以便使剖切后的孔、槽的投影反 映实形。 画剖开的机件部分的投影 应画出剖起平面与机件实体相交的断面轮 廓线的投影,还必须画出剖切平面后面的部分的投影。 在剖面区域内画上剖面符号
剖切方式:(1)全剖视图(2)半剖视图(3)局部剖视图
几个相交剖切平面 (剖切面可以是投影面平行面或垂直面)
适用条件:机件具有旋转轴,机件内部结构又处于几个相交平面位置。 画法:先剖切,后旋转,再投影。 剖切方式:(1)全剖视图(2)半剖视图(3)局部剖视图
21
单一剖切平面(剖切面为投影面平行面)
17
局部剖视图的形成和画法
投影方向
投影方向
18
局部剖视图中内、外形之间分界线的画法
错误
正确
波浪线不要与图形中其它图线重合,也不要画在其它 图线的延长线上; 波浪线只能画在机件表面的实体部分,不得穿越孔或 槽(应断开),也不超出图形之外。
工程制图课件 13第7章剖视图

不一致 互相不平行
╳
╳
╳
╳
剖面线粗细 剖面线太密 剖面线画得 剖面线伸出
不一致
太粗
剖面区域
剖面线
通常,剖面线画成与水平呈45º的等距细实线,在特殊 情况下可以采用其它角度。
如果剖面线画成与水平呈45º,将与图形的主要轮廓线 平行或垂直(也可以是近似),也可以采用30º、 60º、 或者其它角度。
LOGO
第13讲
剖视图
目录
1 剖视图的基本概念 2 剖视图的画法 3 肋板在剖视图中的规定画法 4 全剖视和半剖视图
产品形状结构的表达要求
在生产实际中,当机件的形状和结构比较复杂时,如果仍用前 面所讲的两视图或三视图,就难于把它们的内外形状准确、完整、 清晰地表达出来。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国家标准规定了视图、剖视 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和其它规定画法,本章着重介 绍一些常用的表示方法。
剖视都是假想的,因此每个剖视图都是独立的,其它视 图都不受其它剖视图的影响,可以画成完整的视图,也 可以画成剖视图。
剖视图的画法—按照定义画
确定剖切平面的位置。
A
A
剖视图的画法—按照定义画
画出剖面区域。
A
A
剖视图的画法—按照定义画
画出剖切面之后的可见棱线、交线和外形轮廓。
A
A
剖视图的画法—按照定义画
错误
错误
正确
剖视图的标注
剖切平面应当在剖视图的相邻视图中标注。 在这个视图中,采用短粗的线段(粗细为1~1.5b ,长
度为5~10mm )表示剖切平面的积聚性投影的位置。 短粗线段不得与图形轮廓向接触。 画在短粗线段一端的箭头表达观察视线的方向。 写在箭头旁的大写字母表达剖切平面的名称。 在剖视图的正上方,采用与剖切平面名称相同的大写字
╳
╳
╳
╳
剖面线粗细 剖面线太密 剖面线画得 剖面线伸出
不一致
太粗
剖面区域
剖面线
通常,剖面线画成与水平呈45º的等距细实线,在特殊 情况下可以采用其它角度。
如果剖面线画成与水平呈45º,将与图形的主要轮廓线 平行或垂直(也可以是近似),也可以采用30º、 60º、 或者其它角度。
LOGO
第13讲
剖视图
目录
1 剖视图的基本概念 2 剖视图的画法 3 肋板在剖视图中的规定画法 4 全剖视和半剖视图
产品形状结构的表达要求
在生产实际中,当机件的形状和结构比较复杂时,如果仍用前 面所讲的两视图或三视图,就难于把它们的内外形状准确、完整、 清晰地表达出来。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国家标准规定了视图、剖视 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和其它规定画法,本章着重介 绍一些常用的表示方法。
剖视都是假想的,因此每个剖视图都是独立的,其它视 图都不受其它剖视图的影响,可以画成完整的视图,也 可以画成剖视图。
剖视图的画法—按照定义画
确定剖切平面的位置。
A
A
剖视图的画法—按照定义画
画出剖面区域。
A
A
剖视图的画法—按照定义画
画出剖切面之后的可见棱线、交线和外形轮廓。
A
A
剖视图的画法—按照定义画
错误
错误
正确
剖视图的标注
剖切平面应当在剖视图的相邻视图中标注。 在这个视图中,采用短粗的线段(粗细为1~1.5b ,长
度为5~10mm )表示剖切平面的积聚性投影的位置。 短粗线段不得与图形轮廓向接触。 画在短粗线段一端的箭头表达观察视线的方向。 写在箭头旁的大写字母表达剖切平面的名称。 在剖视图的正上方,采用与剖切平面名称相同的大写字
工程制图之剖视图的常见错误(ppt 31页)行业)PPT文档33页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工程制图之剖视图的常见错误(ppt 31页) 行业)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工程制图之剖视图的常见错误(ppt 31页) 行业)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剖视图课件

分类
适用情况
注意事项
剖视图: 主要
用于表 达机件 的内部 结构形 状
全剖视图
半剖视图
局部剖视 图
用于表达机件 的整个内形(剖 切面完全切开机 件)
用于表达机件 有对称平面的外 形与内形(以对 称中心线分界)
用于表达机件 的局部内形和保 留机件的局部外 形(局部剖切)
用单一剖切面、几个平行的剖
切平面、几个相交的剖切面剖切 都可获得这三种剖视图。
视图 剖视图 断面图 其他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 综合运用举例
问题:当机件的内部形状较复杂时,视图上将出现许多虚 线,不便于看图和标注尺寸。
解决办法? 采用剖视图
剖视图
剖视图的概念 画剖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剖切面种类 剖视图的种类
剖视图的概念
假想用一剖切面(平面或柱面)剖开机件, 移去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将其余部分向 投影面投射所得的图形称为剖视图(简称剖视)。
(3)用单一剖切柱面(其轴线垂直于基本投影面) 剖切。
2.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
用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切机件。
动画
不完整要素
在剖视图中,一般不 应出现不完整的孔、槽等 要素。
剖出不完整要素
当两个要素在图形上具 有公共对称线或轴线时,可 各画一半。
剖视图标注
粗短画 在剖切平面的起、迄和转折处画出粗短画
• 想象哪部分被剖切到?哪些部分投射时可看到?
• 在剖面区域内画上剖面符号,标注剖视图名称。
画剖视图应注意的问题:
1.剖面区域: 在剖视图中,剖切面与机件接触的部分
称为剖面区域。剖面区域内要画出剖面符号。不同的材 料用不同的剖面符号表示。
各种材料的剖面符号(摘录)
2.剖切假想性
工程制图剖视图ppt课件

先旋转到平行于投影面
A
线应省略。
的位置后再进行投影
请点击鼠标左键显示后面内容
12
剖视图画法 多个平行剖切平面
阶梯剖
表达不同位置处的各种孔.槽等结构的内部形状。
画图要点:
AA
不画剖面
⑴在各剖切面起始、转折、终
的分界线。
止处应注明剖切符号、箭头
和字母,并在阶梯剖视图上
方注明相应大写字母。 ⑵ 阶梯剖视图中各剖面分界处不
单一剖 + 旋转剖 复合剖常见形式有:
AA
旋转剖 + 阶梯剖
先将孔旋转 到平行于投 影面的位置 后再求投影。
不画剖面 的分界线。
A
A
请点击鼠标左键显示后面内容
14
剖视图画法 单一剖切平面
斜剖
用来表达机件上倾斜部分的内部结构。
画图要点:
AA
⑴ 必须标注剖切符号、箭
头和大写字母,并在斜
视图上方标注相应大写
A
略,以保持图形清晰。
请点击鼠标左键显示后面内容
9
剖视图画法 单一剖切平面
半剖 用来表达内.外形都较复杂且基本对称的机件。
画图要点:
⑴ 剖切面应选在机件的 对称中心平面处;
⑵ 用剖切符号及箭头和
对称中心线不 A
可画成粗实线!
大写字母注明剖切位
置和观察方向并在半
剖视图上方加注相应
大写字母“× ×”。
(3)剖面符号:即剖面线(表示机件的材料类别);金属材
注意:
料剖面线为45斜向且间距相等的细实线。
①剖面线应画在剖切到的实体处,以区别剖切处的空腔部分; ②同一机件的各剖视图中的剖面线,其斜向和间距应保持一致。
请点击鼠标左键显示后面内容
机械制图 剖视图ppt课件

优点:既表达了机件的内部形状,又保留了外部形状。适用于
内外部形状都比较复杂的对称机可件编辑。课件PPT
43
半剖视图的标注方法与全剖视图相同。 A -A
A
A
可编辑课件PPT
44
可编辑课件PPT
45
• 例1 把主视图、俯视图改为半剖视图
A
A
A-A
可编辑课件PPT
46
画半剖视图时注意:
1)只有当物体对称时,才能在与对称面垂直的投影面上 作半剖视图。但当机件形状基本对称,且不对称部分已 在其他视图中表达清楚时,也可画成半剖视图。
A-A
A
A
A
A
A
A
必须进行标注
可编辑课件PPT
70
应注意的问题:
(1)必须在相应视图上进行标注(名称、剖切位置、投 影方向)。
AA
A A
A
A
可编辑课件PPT
71
(2)因为剖切平面是假想的,所以剖切平面转 折处不存在轮廓线,也不能在轮廓线处转折。
AA
转折处不 应画线
A A
A
A
可编辑课件PPT
72
AA
可编辑课件PPT
32
三、 剖视图的种类
按剖切平面剖开机件的 范围不同,可分为全剖视 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 图。
可编辑课件PPT
33
1.全剖视图 用剖切面完全地剖开物体所得的剖视图。 适用范围: 外形较简单,内形较复 杂,而图形又不对称时。
可编辑课件PPT
34
可编辑课件PPT
35
剖视图的画法
可编辑课件PPT
A
B
13
注意波浪线的画法: 波浪线作为断裂分界线时,不应超过断裂机件的轮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能移动或变更。
2.1.3三视图的对应影规律 俯视(产生H面投影) 三视图间的位置关系
主视图(V面) 左视图(W面)
俯视图(H面)
左视(产生W面投影) 主视(产生V面投影) 直观图
W位置关系
俯视图(H面)在主视图(V面)的正下方;
左视图(W面)在主视图(V面)的正右方,这
种位置关系,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变动的。
空间点的位置和直角坐标
空间点的位置,可由 直角坐标值来确定, 一般采用下列的书写 形式:A(x,y,z)。
点到各投影面的 距离,为相应的坐标 数值X,Y,Z 。
Α—空间点A; a —点A的水平(H)投影; a′ —点A的正面(V)投影; a″ —点A的侧面(W)投影。
V面不动
投影面展开
V
Z
V
a
a′ A
2.1.2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2.1.2三面投影体系及三视图的形成
一般只用一个方向的投影来表达形体是不确定的,通常须将
形体向几个方向投影,才能完整清晰地表达出形体的形状和结构。
2.12.2.3三.1面三投面影投体影系体及系三及视三图视的图形的成形成
设立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平面,构成三面投影体系。这
H面(俯视图)——反映了形体的左、右、前、后方位关系; W面(左视图)——反映了形体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
例1:
例1:
例2:
例2:
例3:
例3:
例4:
例4:
例5:
例5:
2·2 点的投影
点、直线、平面是构成形体的基本几何元素
A
点
线
面
B
D
C
2.23.1点.1的.1三点面投的影 三
aX
Oax=12、Oaz=15、OaYH=OaYW=10, X
三个平面将空间分为八个分角,(GB4458.1–84)规定:采用 第一角投影法,
三面投影体系
2.12.2.3三.1面三投面影投体影系体及系三及视三图视的图形的成形成
设立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平面,构成三面投影体系。这
三个平面将空间分为八个分角,(GB4458.1–84)规定:采用 第一角投影法,
第一分角
投影体 A
C
正投影
B
a
c
b 投影面
A
C
B
a
c
b 投影面
投影体 斜投影
正投影法
投影斜特投性影法
投能射准线确互、相完平整行地且表垂达直出于形投体影的面形状和结构,且 作投图射简线便互,相度平量行性且较倾好斜,于故投广影泛面用于工程图。 立体感较差。
正投影应用—正轴测图
斜投影应用—斜轴测图
多面正投影应用—组合体
面投影
过空间点A的投射线
P
与投影面P的交点即为点A
在P面上的投影。
A
a
P
B1 B2
B
b
点在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 不能确定点的空间位置。
解决办法
采用多面投影。
2.2.1点的三面的投影
投影面与投影轴
Z V
V面与H面的交线—OX轴 H面与W面的交线—OY轴
O
V面与W面的交线—OZ轴 X
Y
2.2.1点的三面投影
画工程图样
2.21..11.中1中心心投投影影法法
投射中心
投射线
投影体
A
C
B
a
c
b 投影面
投影
A
C
B
物体位置改变, 投影大小也改变
a
c
b 投影面
投影特性
中心投影法得到的投影一般不反映形体的 真实大小。
度量性较差,作图复杂。
投射线垂直 于投影面
2.12.2.1平.2行平投行影投法影法
投射线倾斜 于投影面
X
aX
a H
aZ
W
a″ O
aY Y
X
ax
a
H
Z
az
a″ W
O
YW
ay
ay
YH
H面向下旋转90°
W面向右旋转90°
点的三面投影规律:
Z
a'
aZ Z
a''
V X
a′
A aX
ZA
aZ
W
a″
O
XA
XA
aX X
YA
ZA
YA
O
aYW Y W
Ha
aY
a
Y
aYH YH
Aa″=aay= a az=ax0=xA——A点到W面的距离
• 透视投影图
• 透视投影图 简称透视图, 是按中心投影 绘制的, 这种 图形象逼真, 常用作建筑设 计方案比较、 展览。其缺点 是作图复杂, 度量性差。
• 标高投影图
• 标高投影是一种带数字标记的单面正投影, 如图所示的小山丘的标高投影图,这种图的 优点是能表达形状复杂的不规则形体,常用 来表达地形面,其缺点是缺乏立体感。
2.2.1实形性
2.22正.投投影影的基基础本性质
2.2正投影的基本性质
A
E
BC
当空间直线或平面平行于投
影面时,其投影反映D直线的实
长或平面的实形,这种投影性
质称a 为全等性。
b
e
c
H
d
2.22正.投投影影的基基础本性质
2.1投影的形成与常用的投影方法
积聚性
A
E
C 影面当时直,线B其或投平影面积垂D聚直为于一投
点或一条直线,这种投影
性质称为积聚性。
c a(b) d
H
e
2.22正.投投影影的基基础本性质
2.1投影的形成与常用的投影方法
类似性
A
E
当空间直C线或平面倾斜于投
影面时,其B 投影仍为直线或与 之类似的平面图形,D其投影的
长度变短或面积变小,这种投
影a性质称为类似性。d bc
H
e
2.3.三视2.图投的影形基成础及投影规律
Aa′=aax= a az=ay0=yA——A点到V面的距离
Aa =aax= a ay=az0=zA——A点到H面的距离
aa⊥OX轴; aa⊥OZ轴;
a到OX轴的距离= a到OZ轴的距离
例1:已知A点的坐标值A(12,10,15),求作A点的
三面投影图。
步骤:
Z
a'
aZ
a''
作投影轴;
量取:
工程制图之剖视图(PPT31页)
2.1 投影的形成及常用的投影方法 2.2 点的投影 2.3 直线的投影 2.4 平面的投影
工程制图之剖视图(PPT31页)
2.投影基础
2.1投影的形成与常用的投影方法
画透视图
画斜轴测图
中心投影法
投影方法
斜投影法
画标高图 及正轴测图
平行投影法
单面投影
正投影法
多面投影
三视三图视间图的间对的应对关应系关系
宽
高
高
长
宽
长
宽
宽
直观图
总体三等
局部三等
V面、H面(主、俯视图)——长对正。
V面、W面(主、左视图)——高平齐。 H面、W面(俯、左视图)——宽相等。
形体形与体视与图视的图方的位方关位系关系
上
上
左
右后
前
下
下
后
左
右
前
直观图
三视图的方位关系
V面(主视图)——反映了形体的上、下、左、右方位关系;
2.1.3三面投影体系及三视图的形成 三视图的形成
直观图
展开投影面
三视三图视的图形的成形成
V
Z
W
(主视图)
(左视图)
X
0
YW
(俯视图)
H
YH
展开后的三视图
三视图
在三投影面体系中摆放形体时,应使形体的多数表面(或
主要表面)平行或垂直于投影面(即形体正放)。
形体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位置一经选定,在投影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