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试题

炎症试题
炎症试题

一、A型选择题

1 下列哪一类炎症的红、肿、痛、热、功能障碍都表现得较明显

A.体表的急性炎症

B.体表的慢性炎症

C.内脏的急性炎症

D.内脏的慢性炎症

E.体表及内脏的急性炎症

2 急性炎症时局部组织肿胀,主要原因是

A.动脉充血

B.静脉阻塞

C.富于蛋白的液体渗出

D.组织增生

E.以上都不是

3 腹腔积液患者腹水检查比重1.018、利凡他试验(+)、红细胞200/ml、淋巴细胞82%、细菌(—),首先应考虑

A.肝硬化腹水

B.血性腹水

C.渗出性腹腔积液

D.乳糜性腹水

E.化脓性腹膜积液

4 关于浆液性炎症哪一项是错误的

A.皮肤二度烧伤时出现的水疱

B.结核性胸膜炎时的胸腔积液

C.风湿性心包炎时心包积液

D.高热时口唇附近出现的疱疹

E.亚急性重症肝炎时腹腔积液

5 在慢性炎症组织中,哪种细胞最多见

A.中性白细胞

B.嗜酸性白细胞

C.淋巴细胞

D.肥大细胞

E.嗜碱性白细胞

6 在急性炎症早期哪种细胞多见

A.中性白细胞

B.嗜酸性白细胞

C.单核巨噬细胞

D.淋巴细胞

E.浆细胞

7 在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炎症组织内哪种细胞多见

A.中性白细胞

B.嗜酸性白细胞

C.单核巨噬细胞

D.淋巴细胞

E.浆细胞

8 急性炎症疼痛是由于

A.液体渗出压力作用

B.组织胺的作用

C.5-羟色胺的作用

D.激肽类的作用

E.以上都有

9 细菌性痢疾属于下列哪一种炎症

A.纤维素性炎

C.浆液性炎

C.化脓性炎

D.出血性炎

E.卡他性炎

10 下列哪一种疾病是以变质为主的炎症

A.大叶性肺炎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肾小球肾炎

D.结核性胸膜炎

E.病毒性肝炎

11 以大量中性白细胞渗出为主的炎症,是

A.假膜性炎

B.浆液性炎

C.化脓性炎

D.卡他性炎

E.出血性炎

12 炎症时中性白细胞游出是由于

A.血管壁通透性增强

B.血管内皮破坏

C.毛细血管基底膜破坏

D.血管内静水压增高

E.以上都不是

13 假膜性炎症是指

A.浆膜发生的纤维素性炎

B.浆膜发生的化脓性炎症

C.粘膜发生的纤维素性炎

D.粘膜发生的化脓性炎

E.粘膜发生的坏死性炎

14 下列哪项与炎症时的渗出无关?

A.血管内流体静压升高

B.组织内渗透压增加

C.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D.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

E.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15 炎症时血管反应的最早变化

A.静脉性充血

B.动脉性充血

C.细动脉短暂痉挛

D.血栓形成

E.血流停滞

16 炎症早期导致液体渗出的原因

A.淋巴液引流不畅

B.血管内流体静压升高

C.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

D.毛细血管基底膜损伤

E.微血管内皮细胞间连接分离(裂隙扩大)

17 炎症时渗出的纤维素是指下列哪种成份

A.纤维组织

B.纤维蛋白

C.纤维细胞

D.纤维蛋白原

E.胶原纤维

18 被称为过敏毒素的炎症介质是

A.补体系统的C3a、 C5a

B.缓激肽、舒血管肽

C.组织胺、 5–羟色胺

D.前列腺素

E.酸性和中性蛋白酶

19 使血管壁通透性增高,作用最显著的炎症介质是

A.组织胺、 5–羟色胺

B.激肽类

C.前列腺素

D.补体系统

E.淋巴因子

20 组织胺、激肽类炎症介质对血管的作用是

A.小血管收缩,血管通透性增加

B.小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

C.小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降低

D.小血管收缩,血管通透性升高

E.均无以上作用

2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肉芽肿性病变?

A.结核结节

B.结节病

C.猫抓病

D.麻风病

E.脓肿

22 纤维素性炎症见于

A.急性肝炎

B.急性阑尾炎

C.急性扁桃体炎

D.大叶性肺炎

E.中毒性痢疾

23 判断组织是否有炎症的主要依据是

A.组织细胞有变性坏死

B.组织有充血水肿

C.病变处有增生变化

D.病变处有炎细胞浸润

E.病变处有肉芽组织形成

24 急性炎症时,炎区首先出现的变化是

A.血流缓慢,轴流变宽

B.白细胞附壁

C.白细胞游出

D.白细胞吞噬

E.白细胞粘集

25 炎症的防御反应主要表现在炎症的局部病灶有

A.增生性变化

B.血管扩张充血

C.炎细胞浸润

D.肉芽组织形成

E.纤维化

26 感染性肉芽肿的特征性细胞成分是

A.单核巨噬细胞及中性白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及浆细胞

C.郎罕氏巨细胞及类上皮细胞

D.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

E.异物巨细胞及淋巴细胞

27 炎症的本质是

A. 以损伤为主的反应

B. 出现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

C. 以防御为主的病理过程

D. 局部组织发生变质、渗出、增生

E. 以上都不是

28 炎症过程中最早发生的血管变化是

A. 小动脉缓慢

B. 小静脉扩张血流加快

C. 血管通透性增加

D. 毛细血管扩张血流淤滞

E. 小动脉短暂痉挛血流减少

29 炎症介质的主要作用是

A. 局部氢离子浓度升高

B. 组织分解代谢增强

C. 细胞酶系统障碍

D. 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E. 组织间液渗透压增高

30 下述炎症改变中最有防御意义的是

A. 白细胞渗出

B. 分解代谢增强

C. 局部酸中毒

D. 分子浓度增高

E. 炎症介质形成

31 炎症灶中巨噬细胞的主要作用是

A. 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

B. 释放血管活性胺

C. 形成浆细胞

D. 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

E. 吞噬较大的病原体和组织碎片

32 炎症时局部疼痛的主要因素是

A. 细胞增生压迫神经末梢

B. 渗出物压迫及炎性介质的刺激

C. 局部充血及血流量增多

D. 组织分解代谢增强

E. 局部组织变性、坏死

33 从腹腔取出的液体具有如下特征:高比重,静置时凝固,混浊呈黄色,含纤维蛋白原,是下列哪中原因引起

A. 门静脉高压

B. 右心衰竭

C. 腹膜炎

D. 饥饿或蛋白丧失

E. 以上都不是

34 急性炎症反应中出血的机制是

A. 血管通透性化学介质的释放

B. 白细胞释放溶酶体成分

C. 纤维蛋白溶解

D. 血管壁的损害

E. 淋巴因子的产生

35 肉芽肿性炎的主要炎症细胞是

A. 中性白细胞

B. 巨噬细胞

C. 嗜酸性白细胞

D. 淋巴细胞及浆细胞

E. 肉芽组织中的纤维母细胞

36 炎症的基本病变是

A. 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

B. 组织的炎性充血和水肿

C. 变质、渗出、增生

D. 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E. 周围血液中白细胞增多和体温升高

37 下列有关炎症的理解,哪项不正确?

A. 血管反应是炎症的中心环节

B. 对机体损伤的任何因素均可作为致炎因子

C. 炎症对机体有利,又有潜在危害性

D. 凡是炎症都应该运用抗菌素抗炎

E. 炎症既有局部反应,又有全身反应

38 炎症内白细胞游出的主要部位是:

A. 细静脉

B. 毛细血管

C. 细动脉

D. 淋巴管

E. 细动脉及小动脉

39 急性炎症早期组织中最多的是哪种炎细胞浸润?A浆细胞

B淋巴细胞

C嗜酸性白细胞

D中性白细胞

E巨噬细胞

40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最常引起:

A.蜂窝织炎

B.脓肿

C.纤维素性炎

D.假膜性炎

E. 出血性炎

41 病毒感染的病灶内最常见的细胞是:

A中性白细胞

B嗜酸性白细胞

C淋巴细胞

D浆细胞

E肥大细胞

42 下列哪种因素与炎症渗出液无关?

A血管通透性增高

B液体比重高

C液体静置时凝固

D液体内含纤维蛋白原

E液体内含细胞数少

43 下列变化在炎症发生发展中,最早发生的是:A纤维素渗出

B浆液渗出

C白细胞游出

D血管充血

E白细胞吞噬

44 急性菌痢的假膜成分应除外以下哪项?

A. 大量纤维

B. 中性粒细胞及脓细胞

C. 坏死的粘膜组织

D. 大量纤维蛋白

E. 细菌

45 炎性肉芽肿内的细胞成分不包括

A. 上皮细胞

B. 淋巴细胞

C. 巨噬细胞

D. 多核巨细胞

E. 纤维母细胞

46 急性炎症的重要形态学标志是

A. 炎区内有巨噬细胞聚集

B. 炎区内有中性粒细胞浸润

C. 炎区内有纤维母细胞增生

D. 炎区内有静脉扩张、充血

E. 炎区内有水肿液

47 有关蜂窝织炎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常发生于疏松组织内

B. 常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C. 透明质酸酶和链激酶溶解组织的结果

D. 病灶内有局限的中性粒细胞聚集

E. 痊愈后一般不留痕迹

48 渗出性炎症中最轻的类型是

A. 浆液性炎

B. 卡他性炎

C. 纤维素性炎

D. 蜂窝织炎

E. 出血性炎

二、X型选择题

1 炎症病灶中纤维蛋白的有利作用是

A.引起血液凝固

B.有利于阻遏细菌扩散

C.有利于白细胞发挥吞噬作用

D.有利于组织增生E.发生机化,引起组织粘连

2 渗出液的特点是

A.蛋白质含量高(2.5g%以上)

B.混浊能自凝

C.比重在1.018以上

D.细胞数目较多(>500个/mm3)

E.澄清不能自凝

3 炎症过程中,液体渗出的原因主要是

A.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B.血管内流体静压升高

C.局部组织内渗透压升高

D.淋巴循环障碍

E.炎症引起血管破损

4 属于化脓性病变是

A.嗜酸性脓肿

B.阿米巴脓肿

C.疖和痈

D.肺脓肿

E.大叶性肺炎

5 蜂窝织炎之所以不局限是由于

A.发生于疏松组织

B.组织内血管丰富渗出明显

C.细菌分泌透明质酸酶

D.无肉芽组织包裹

E.大量嗜酸性白细胞浸润

6 下列病变中哪些是属于感染性肉芽肿

A.结核结节

B.麻风肉芽肿

C.梅毒树胶肿

D.何杰金氏肉芽肿

E.矽结节

7 在急性炎症中,中性粒细胞的主要活动和作用是

A.附壁

B.穿出血管作阿米巴样运动

C.传递信息,参与免疫反应

D.吞噬作用

E.阳性趋化作用

8 纤维素性炎常发生于

A.浆膜

B.肝

C.肺

D.粘膜

E.脾

9 巨噬细胞的作用有

A.释放蛋白溶解酶

B.吞噬原虫及异物

C.形成多核巨细胞

D.形成浆细胞

E.形成脓细胞

10 急性炎症反应的特征性改变

A.炎性充血

B.炎性出血

C.炎性渗出

D.炎性浸润

E.炎性增生

11 炎性渗出对局部炎症反应的意义在于

A.稀释和带走有害物质

B.提供补体、抗体及营养物

C.形成纤维蛋白网架有利于恢复

D.可能引起组织粘连

E.可能加重血循环障碍

12 中性白细胞赖以杀菌的主要物质是

A.补体成分

B.免疫球蛋白

C.氧活性产物

D.阳离子蛋白

E.溶酶体酶

13 可组成肉芽肿病变的细胞成分主要有

A.单核巨噬细胞

B.中性白细胞

C.淋巴细胞

D.类上皮细胞

E.成纤维细胞

14 属于浆液性炎的病变有

A.喉炎引起的声带水肿

B.病毒引起的粘膜疱疹

C.血吸虫肝病引起的腹腔积液

D.有水泡形成的Ⅱ度烫伤

E.结核病引起的胸腔积液

15 假膜性炎常见于

A.大叶性肺炎

B.小叶性肺炎

C.菌痢

D.白喉

E.风湿性心包炎

16 不属于肉芽肿性炎的疾病有

A.麻风

B.原发性肺结核

C.消化性溃疡

D.链球菌感染

E.阿米巴病

17 炎症时局部组织代谢的特点

A. 分解代谢亢进

B. 酸性代谢产物堆积

C. 局部氢离子浓度升高

D. 炎症介质释放

E. 合成代谢增强

18 炎症的渗出因素主要是

A. 血管内流体静压升高

B. 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C. 组织渗透压升高

D. 血管内渗透压升高

E.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19 炎症反应的化学介质有

A. 组织胺

B. 5–羟色胺

C. 激肽类

D. 前列腺素

E. 补体系统

20 急性炎症不完全消退的原因可能是

A. 血液供应不足

B. 不容性异物存在

C. 营养不良

D. 发热

E. 老年人

21 在组织中异物引起的改变是

A. 单核细胞、纤维母细胞和朗汉斯巨细胞的出现

B. 毛细血管芽、纤维母细胞和胶原纤维形成

C. 中性白细胞浸润,坏死组织和胶原形成

D. 单核细胞、纤维母细胞、淋巴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的出现

E. 形成异物肉芽肿

22 慢性炎症的特征是组织中出现

A. 淋巴细胞

B. 单核细胞

C. 纤维母细胞

D. 中性白细胞

E. 浆细胞

23 由血浆产生的炎症介质包括

A. 激肽系统

B. 补体系统

C. 凝血系统

D. 纤溶系统

E. 组织胺

24 炎症灶内的巨噬细胞在不同的致炎因子作用下可转变成

A. 上皮样细胞

B. 泡沫细胞

C. 朗汉斯巨细胞

D. 伤寒细胞

E. 异物性多核巨细胞

25 参与免疫反应的炎细胞是

A. 中性粒细胞

B. 巨噬细胞

C. 嗜酸性粒细胞

D. 淋巴细胞

E. 浆细胞

26 下列哪些疾病属于渗出性炎症

A. 大叶性肺炎

B. 肾盂肾炎

C. 乙型脑炎

D. 阿米巴肝脓肿

E.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三、填空题

1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炎症局部临床表现为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 。

2 举出几种常见的炎症介质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④_____________。

3 液体渗出的机理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中性白细胞常见于①________炎症和②________炎症。

5 巨噬细胞常见于①________炎症、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感染。

6 淋巴细胞、浆细胞常见于①_______炎症。

7 嗜酸性粒细胞常见于①_______________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炎性增生的细胞成分主要是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等。

9 炎症的全身表现有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纤维素性炎以渗出物中含有大量①___________为特点。

11 发生在粘膜的纤维素性炎,又称①____________。

12 假膜的组成成分包括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13 蜂窝织炎常发生于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14 在肉芽肿性炎时,巨噬细胞可转化为①____________细胞和②____________细胞。

15 一般来说,炎症的基本病变早期以①____________和②____________为主,而后期以③____________为主。

16 在组织内局限性化脓性炎称①____________,组织内弥漫性化脓性炎则称②______________。

17 在炎区内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常见于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等疾病。

18 急性炎症时,白细胞经血管内渗出到炎症灶内发挥作用往往经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19 根据病因大致可将肉芽肿分为①__________________和②__________________二大类。

20 炎症时渗出液的特征为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和⑤____________。

21 你所了解的传染病中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变质性炎,

③____________和④____________属于纤维素性炎,⑤____________属于化脓性炎,⑥____________属于增生性炎。

22 炎症时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主要有①_____________和②____________二种炎细胞。

23 作为一种以防御为主的局部反应的炎症过程,其核心是①____________反应,从而带来

②___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_渗出性变化。

24 急性炎症结局可归纳为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_。

25 炎症蔓延和扩散主要通过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_三种方式。

26 炎症时,局部液体渗出的最主要原因和机理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白细胞的浸润与②_____________ 有关.

27 能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的炎症介质有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

28 纤维素性炎好发于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29 炎症病灶中炎细胞吞噬和杀伤细菌的步骤为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30 引起蜂窝织炎的病原菌常为①________________,该病变常发生的部位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 ,浸润的炎细胞是③______________,引起坏死的程度④____________,全身中毒症状⑤____________ 。

31 炎性水肿指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炎性积液指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脓肿形成中,脓液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②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脓肿膜由③____________ 组成,它的作用为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3 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可以演变为哪些具有病理诊断意义的细胞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 等。

34 下列细胞均可释放炎症介质,中性白细胞释放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肥大细胞释放②____________ ,致敏淋巴细胞释放③____________ 。

四、名词解释

1 变质 (alteration)

2 渗出 (exudation)

3 窦道 (sinus)

4 化脓 (suppuration)

5 趋化作用 (chemotaxis)

6 炎性息肉 (inflammatory polyp)

7 假膜性炎 (pseudomembranous inflammation)

8 炎细胞浸润(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ion)

9 脓肿(abscess)

10 蜂窝织炎 (phlegmonous inflammation)

11 绒毛心 (cor villosum)

12 溃疡 (ulcer)

13 瘘管 (fistula)

14 炎症介质 (inflammatory mediator)

15 炎性假瘤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16 肉芽肿性炎 (granulomatous inflammation)

17 脓毒血症

(pyemia)

18 化脓性炎 (purulent inflammation)

五、简答题

1 指头化脓性炎症为何伴有剧烈的疼痛?

2 简述渗出液的防御作用。

3 何谓肉芽肿性炎?简述其基本组织结构,由哪些原因引起?

4 说明变质、渗出、增生三者在炎症中的辨证关系。

六、论述题

1 试举例说明常见的变质性炎、渗出性炎和增生性炎各有何特点。

2 根据局部组织的镜下改变,你能否确定病变组织:①是否为炎症?②是什么类型的炎症?③病程如何?④可能由何种原因引起?

3 试比较漏出液和渗出液之区别。

4 何谓化脓性炎?比较脓肿与蜂窝织炎之区别。

5 试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的变化及其意义。

6 夏天,三位实习医生处理五个手指Ⅱ度烫伤的患者时,清创后分别采用不同方法:甲医生将患者五个手指分别包扎;乙医生将五指合并包扎;丙医生则不包扎。试从炎症角度评述这三种不同的方法。

答案:

一、A型选择题

1 答案:A

2 答案:C

3 答案:C

4 答案:E

5 答案:C

6 答案:A

7 答案:B

8 答案:E

9 答案:A

10 答案:E

11 答案:C

12 答案:E

13 答案:C

14 答案:D

15 答案:C

16 答案:E

17 答案:D

18 答案:A

19 答案:B

20 答案:B

21 答案:E

22 答案:D

23 答案:D

24 答案:A

25 答案:C

26 答案:C

27 答案:C

28 答案:E

29 答案:D

30 答案:A

31 答案:E

32 答案:B

33 答案:C

34 答案:D

35 答案:B

36 答案:C

37 答案:D

38 答案:A

39 答案:D

40 答案:B

41 答案:C

42 答案:E

43 答案:D

44 答案:A

45 答案:A

46 答案:B

47 答案:D

48 答案:A

二、X型选择题

1 BC

2 ABCD

3 ABC

4 CD

5 AC

6 ABC

7 ABDE

8 ACD

9 BC

10 ACD

11 ABC

12 CDE

13 ACDE

14 ABDE

15 CD

16 CDE

17 ABCD

18 ABC

19 ABCDE

20 ABCE

21 DE

22 ABCE

23 ABCD

24 ABCDE

25 BDE

26 ABE

三、填空题

1 ①变质②渗出③增生④红⑤肿⑥热⑦痛⑧功能障碍

2 ①血管活性胺(组织胺、5-羟色胺)②缓激肽③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前列腺素、白三烯)④溶酶体成分

3 ①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②血管内流体静压增高③局部组织渗透压增高

4 ①急性②化脓性

5 ①慢性②急性炎症后期③病毒及寄生虫感染

6 ①慢性

7 ①寄生虫病②变态反应性疾病

8 ①血管内皮细胞②纤维母细胞③巨噬细胞

9 ①发热②血液中白细胞变化③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④实质细胞变性、坏死和功能障碍

10 ①纤维素

11 ①假膜性炎

12 ①渗出的纤维素②白细胞③坏死的粘膜上皮

13 ①皮下②肌肉③阑尾

14 ①类上皮②多核巨

15 ①变质②渗出③增生

16 ①脓肿②蜂窝织炎

17 ①变态反应性疾病②寄生虫感染

18 ①靠边、附壁、游出②趋化③吞噬

19 ①感染性肉芽肿②异物性肉芽肿

20 ①富含蛋白质②比重高③能自凝④细胞数高⑤浑浊

21 ①病毒性肝炎②流行性乙型脑炎(或阿米巴病)③白喉④菌痢⑤疖、痈

⑥伤寒(或急性肾小球肾炎)

22 ①中性白细胞②巨噬细胞

23 ①血管②血浆成分③白细胞

24 ①痊愈②迁延不愈③蔓延扩散

25 ①局部蔓延②淋巴道播散③血道播散

26 ①血管壁通透性增高②趋化作用

27 ①血管活性胺②前列腺素③缓激肽

28 ①粘膜②浆膜③肺

29 ①识别粘着②包围吞噬③杀伤与降解

30 ①溶血性链球菌②皮下组织、肌肉、阑尾③中性白细胞④不明显⑤明显

31 ①血液中液体和蛋白成分渗出,组织间隙含液量增多②炎性渗出的液体积聚在浆

膜腔

32 ①变性坏死的中性白细胞(脓细胞)②液化坏死组织残屑③肉芽组织④吸收脓液,限制扩散

33 ①多核巨细胞(郎罕氏巨细胞、异物巨细胞)②伤寒细胞③类上皮细胞

④泡沫细胞

34 ①溶酶体成份(中性、酸性蛋白酶)②组织胺③淋巴因子

四、名词解释

1 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称为变质。(3分)

2 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蛋白质和白细胞(1.5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或体表及粘膜表面的过程,(1.5分)称为渗出。

3 深部组织的脓肿,(1分)向体表一侧穿破,(1分)形成一条仅有一端开口的通道,(1分)称为窦道。

4 在化脓性炎症病灶中,坏死组织被中性白细胞所释放的或由组织崩解所产生的溶蛋白酶(2分)所溶解、液化的过程(1分)称化脓。

5 白细胞游出血管后,(1分)主动向某些化学刺激物所在部位作单一定向的移动,(2分)称为趋化作用。

6 在致炎因子的长期刺激下,(1分)局部粘膜上皮和腺体过度增生,(1分)形成突出于粘膜表面的带蒂肿块,(1分)称为炎性息肉。

7发生在粘膜的纤维素性炎,(1分)渗出的纤维素、白细胞和坏死的粘膜上皮混合在一起,形成灰白色的膜状物(2分)即假膜,称为假膜性炎。

8 各种白细胞由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内的现象,称为炎细胞浸润。(3分)

9 化脓性炎症呈局限性分布,(1.5分)并伴有脓腔形成者,(1.5分)称为脓肿。

10 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1分)常发生于疏松结缔组织,(1分)以大量中性白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1分)称为蜂窝织炎。

11 心包的纤维素性炎,(1分)由于心脏的不断搏动,导致渗出在心外膜上的纤维素形成无数绒毛状物,覆盖在心脏表面,(2分)称为绒毛心。

12 由于皮肤或粘膜坏死、崩解脱落,(1.5分)可形成局部缺损,(1.5分)称为溃疡。

13 深部组织的脓肿,(1分)一端向体表或体腔穿破,另一端开口于自然管道,(1分)形成两端开口的排脓通道,(1分)称为瘘管。

14 一组在致炎因子作用下,由局部组织或血浆产生和释放的,(1.5分)在炎症过程中起主要介导作用的化学物质,(1.5分)称为炎症介质。

15 炎性增生的组织形成一个境界清楚的肿瘤样团块,(1分)肉眼和X线上与真性肿瘤很相似,(1分)称为炎性假瘤。它有多种细胞成分增生,并伴有纤维化,常发生于眼眶、肺。(1分)

16 炎症局部主要由巨噬细胞增生构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为特征的增生性炎症,称为肉芽肿性炎。(3分)

17 化脓菌进入血液后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素,(1分)引起寒战、高热、皮肤粘膜出血点等全身中毒症状,(1分)并在机体多个脏器内形成多个脓肿,(1分)称为脓毒血症。

18 以中性白细胞大量渗出为特征,(1.5分)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者,

(1.5分)称为化脓性炎。

五、简答题

1手指皮肤与指骨之间有许多纤维索将软组织分割成许多密闭的小腔,腔中富含神经末梢,(2分)发生化脓性炎时脓液不易向四周扩散,小腔中压力增高压迫神经末梢,引起剧烈疼痛。(3分)

2 渗出液的作用:⑴稀释毒素;(1分)⑵带来营养物质和抗体、补体等抗菌物质,并带走炎症灶内的有害物质和代谢产物;(1分)⑶将渗出物中的病原体和毒素引流到局部淋巴结,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1分)⑷渗出的纤维蛋白原在凝血因子作用下形成纤维素,纤维素交叉成网架可限制病原体扩散,并有利于吞噬细胞在局部捕捉、吞噬病原体;炎症后期,纤维素网架可作为修复的支架,有利于组织愈合。(2分)

3 肉芽肿性炎指炎症局部以巨噬细胞增生为主构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为特征的增生性炎症。(2分)基本结构:一般肉芽肿中央为坏死组织或异物,外围包绕巨噬细胞、类上皮细胞及多核巨细胞,最外层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及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和胶原纤维。(2分)原因:感染性(结核、麻风)及异物性(木刺、外科缝线)。(1分)

4变质属于损伤过程,如乙型脑炎神经细胞的变性、坏死,病毒性肝炎肝细胞的变性、坏死,能产生和释放炎症介质诱导炎症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加速血管渗出反应;(3分)渗出属于抗损伤的防御过程,渗出液中有抗体、补体等发挥防御作用。但渗出液积聚过多会压迫血管,使相应组织缺血、缺氧而加重组织变质损伤;(4分)增生属于抗损伤过程,可加速损伤组织修复,但组织过度增生又可损害脏器的功能并使组织缺氧而加重组织的变质损伤。(3分)

六、论述题

1 变质性炎:以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为特点,主要累及肝、心、肾、脑等实质脏器,呈急性经过,如急性病毒性肝炎、白喉中毒性心肌炎、乙脑及阿米巴原虫感染等。(3分)? 渗出性炎:按渗出成分不同,可分为⑴浆液性炎:以血浆渗出为特征,好发于疏松结缔组织、粘膜、浆膜等处,如结核性胸膜炎。⑵纤维素性炎:以大量纤维素渗出为特征,多见于粘膜、浆膜和肺,如大叶性肺炎;发生在粘膜的纤维素性炎,由于纤维素渗出在粘膜表面与坏死粘膜上皮混合可形成膜样物,又称假膜性炎,如白喉、菌痢。⑶化脓性炎:以大量中性白细胞渗出为特征,多由化脓菌引起,有不同程度的组织液化坏死和脓液形成;组织内局限性化脓形成脓腔者称脓肿,如疖、痈;弥漫性化脓则称为蜂窝织炎,有大量中性白细胞广泛浸润于组织间隙,组织坏死不明显,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如急性阑尾炎等。(4分)增生性炎:是在致炎因子和某些组织崩解产物刺激下,引起炎区内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纤维母细胞增生可伴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多见于慢性炎症,如慢性胆囊炎;也可见于炎症初期,如急性肾小球肾炎。(3分)

2 ①主要依据组织内有否炎细胞浸润;(2分)②主要根据变质、渗出、增生三种基本病变,以哪一种为主要病变;若以渗出为主,则要观察渗出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从而区分为浆液性、纤维素性或化脓性炎等。(2分)③主要观察炎细胞的种类及组织增生程度,如中性白细胞渗出多为急性炎症早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见于慢性炎症;另外,若有大量胶原增生及疤痕形成则多为慢性炎症。(3分)④主要根据炎细胞种类来判断,如出现变性坏死的中性白细胞(脓细胞)往往提示由化脓菌感染引起,出现嗜酸性白细胞则可能为变态反应性疾病或寄生虫感染;而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出现常提示病毒感染等。(3分)

3 渗出液漏出液———(1分)

蛋白含量高低(2分)

细胞数>500个/mm3 <100个/mm3(1分)

外观混浊澄清(2分)

比重高>1.018 低<1.018 (1分)

凝固性能自凝不能自凝(2分)

利凡他试验+-

4 化脓性炎是由化脓菌引起的,以大量中性白细胞渗出为特征,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的炎症。(2分)

脓肿蜂窝组织炎

原因金葡菌感染溶血性链球菌感染(1分)

炎症范围局限性弥漫性(3分)

组织坏死程度重轻(1分)

脓肿膜有无(2分)

脓腔形成有无

5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种类和数量上,这些变化常能反映不同的感染因素、感染的程度和机体的抵抗力。(4分)如化脓菌感染引起急性炎症时,机体的正常反应是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增加并以中性白细胞为主;(3分)又如当某些病毒感染时,血液中白细胞总数无明显变化,但淋巴细胞的比例增加。(3分)所以,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的变化对于临床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6 丙医生的方法最好。因为Ⅱ度烫伤属于浆液性炎,有大量浆液渗出,又因为是在夏天,暴露的方法能较快散热,使渗出的水分蒸发,保持创面干燥而易于结痂。当然,这种方法应在无菌环境中进行。(4分)甲、乙医生采用包扎疗法,虽可保护创面,防止污染,但有碍于创面的散热和渗出液的蒸发;并且甲医生分开包扎,如包得过紧可影响末梢循环,不利于修复;(3分)乙医生将五指并拢包扎,增加了感染机会,同时炎性渗出物不易被吸收,易造成粘连和机化。(3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