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同步练习-第3单元 第15课 生物繁殖新技术|青岛版(六年制)

合集下载

最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生物繁殖新技术

最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生物繁殖新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细胞培养过程
灭菌设备:高压蒸气灭菌锅 用于各种仪器的灭菌消毒。
接种设备:无菌超净工作台 用于培养材料的消毒及接种。
电炉
推车
酒精灯
封口膜
接种器具
灭菌器
培养瓶
3.培养设备—带日光灯的培养架。
显微镜包括解剖镜,生物显微镜,倒置显微 镜等。如茎尖的分离则需要解借助解剖镜。
资料一
杂交水稻
中国将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一位“种”了一辈子 水稻的“农民”科学家——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 隆 平 ︓ 中 国 最 著 名 的 农 民
1976至1987年间,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植 面积累计达到11亿亩,增产稻谷1000亿公 斤。1979年,杂交水稻作为我国第一个农 业技术专利转让 美国。
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美国、 俄罗斯成功地进行了 “太空育种” 研究。 美、俄的太空育种实验主要是为 了解决长期飞行中航天员的食物 供应和维持座舱环境的问题。 我国的太空育种是为了解决地球 上人类生活问题。中国太空育种 品种之多、范围之广、成就之大 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无法相比的。

1.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是 ,它于1996年 7月5日出生于 国罗斯林研究所。科学家 认为它的诞生标志着 的来临。 2.人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时,可以 并进 行 。 3.下列属于克隆技术的是( )。 A.绵羊“多利” B.杂交水稻 C.人工 授粉 4.有人说克隆技术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决 不会带来幸福。你觉初, 以全国年种植2亿亩“超级稻”、亩均 增产100千克计算,每年能增产200亿 千克粮食,相当于目前一个中等产粮 省的全年总产量。
这意味着如果中国适合种植杂交水稻 的水田都种上了“超级稻”,至少可 增产数千亿公斤,多养活几亿人口。

青岛小学科学五下《15.生物繁殖新技术》word教案(2)

青岛小学科学五下《15.生物繁殖新技术》word教案(2)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课设计生物生殖新技术[教材剖析]生物生殖新技术不单拥有巨大的科学理论研究价值,更有着无穷美好的应用远景。

作为一门前瞻性极强的高新科学技术,有必需尽早揭开神奇面纱,让孩子们尽可能地早接触、多认识,真实地让孩子走进科学,让科学走进学生的视线,成为他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构成部分的目标。

本课是在学生在认识植物生殖、生命形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延长,指引学生认识生命个体、知道科学技术研究的现状,认识科学发展的一些前沿信息。

教材中共安排了三个活动:活动1:沟通动物克隆技术的有关资料。

教科书展现了学生沟通资料时的活动场景,在于指引学生从自己比较熟习的资料信息谈起。

在这个活动中教材还供给了两个资料卡——经过小羊多利的出生及死亡,见告学生克隆生物的一般培养过程和克隆技术的现状。

活动2: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是福音仍是灾害?教材做了正反双方面的看法举例,有助于学生从正、反双方面认识克隆技术,培养学生辨证地对待事物,进而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基础。

活动3:沟通植物生殖新技术的资料。

教科书展现的仍是学生沟通资料的活动场景图。

[教课目的]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有目的地查找有关资料,经过不一样门路认识有关克隆技术的有关信息。

可以对资料进行办理和挑选,并能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分类。

知识与技术:认识生物生殖新技术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信息情况,关注与生物生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学买卖识到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

同时,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必定的认识。

意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面性。

[教课过程]课前活动学生利用上网、阅览室查阅等方式采集有关克隆技术方面的资料。

讲堂活动一、创建情境:出示制作的孙悟空拔猴毛克隆猴的课件。

讲话:你们知道孙悟空是如何变出了千千千万个小猴子来的吗?你知道此刻世界上有没有和孙悟空变小猴子同样的生物生殖新技术呢?生物有哪些新的生殖技术?[用课件从学生特别熟习的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克隆猴”的故事谈起,惹起克隆技术的看法并进行沟通,学生既不会感觉陌生,又兴趣盎然。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15生物繁殖新技术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15生物繁殖新技术
: 中 国 最 著 名 的 农 民
中国将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一位“ 中国将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一位“种”了一辈子 水稻的“农民”科学家——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世界“ 水稻的“农民”科学家 世界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为什么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为什么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答:袁隆平是中国研究 杂交水稻的创始人, 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也 是世界利用水稻杂交优 势的第一人。 势的第一人。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有什么意义? 答: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被誉为 中国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 还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明,还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它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 题。而且解决了世界性的饥荒 问题。 问题。
观察周围的植物: 观察周围的植物 它们都是怎样延续后代的? 它们都是怎样延续后代的?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15 生物繁殖新技术
克隆羊—多莉 克隆羊 多莉
1997年,英国科 年 学家宣布克隆羊多 莉诞生。 莉诞生。这是一只 没有父亲的羊羔, 没有父亲的羊羔, 它是由一只母羊的 细胞培育而来。 细胞培育而来。
简单叙述克隆羊的过程。 简单叙述克隆羊的过程。
答:1、从甲羊的身上取下一个细 、 取出细胞核。 胞,取出细胞核。 2、从乙羊的卵巢中取出一个未受 、 精卵细胞,除去细胞核。 精卵细胞,除去细胞核。 3、将细胞核和无核细胞融合,形 、将细胞核和无核细胞融合, 成胚胎细胞,再植入丙羊的子宫内, 成胚胎细胞,再植入丙羊的子宫内, 发育成小绵羊“多利” 发育成小绵羊“多利”。

青岛小学科学五下《15.生物繁殖新技术》word教案 (3)

青岛小学科学五下《15.生物繁殖新技术》word教案 (3)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生物的生长和繁殖15. 生物繁殖新技术课题:生物繁殖新技术教学任务分析:克隆,是的音译,意为生物体通过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简称为"无性繁殖"。

上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克隆羊多利的出生,克隆技术也逐渐的广为人知了。

本课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教材以“孙悟空拔猴毛变猴子”这个问题入手,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克隆技术,并初步感受到克隆技术对人类的独特贡献。

克隆技术是随着小羊多利的诞生才逐渐广为人知的,可以说多利是克隆明星。

虽然很多学生已从科普书等途径早认识了多利,但是多利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学生大多还了解得不够。

第二部分,组织学生交流对克隆技术的体会和感受。

第三部分,让学生简单了解生物繁殖新技术的发展史。

《科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够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本课插独特的教学内容正好非常适合向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渗透,为此我们在让学生了解了克隆技术之后,设计了让学生交流对克隆技术的感受这一环节。

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建议教师事先收集一些关于克隆技术以及克隆人的资料,在课堂上分发给学生作为参考,以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特的对克隆技术的态度价值观。

学生分析:关于“克隆”,学生或多或少应该听说过一些,但更深入的内容,恐怕学生并不知道,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一定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本课中通过对克隆羊多利是怎样诞生的问题的探讨,不但要使学生知道克隆是怎么回事,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还要让学生认识到克隆技术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体会到科学、技术、社会三者是紧密相关的。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会通过多种途径,迅速查阅资料;●引导学生对克隆人问题进行比较、评价。

知识与技能●认识克隆技术;及其这一技术在世界及我国这一领域的科研信息状况;●了解克隆技术可能带给我们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心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反对克隆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15课《生物繁殖新技术》学习任务单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15课《生物繁殖新技术》学习任务单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15课《生物繁殖新技术》
学 习 任 务 单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生物的生长与繁殖》第十五课《生物繁殖新技术》
2.达成目标:
1、会通过多种途径,迅速查阅资料;
2、认识克隆技术,了解克隆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3、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4、收集有关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历程,培养坚克隆技术,并发挥想象写一篇《假如我会克隆》的科技小作文。
3.课前预习
自由收集一些关于克隆和杂交等生物繁殖技术的资料。
二、个人学习任务
通过观看教学录像,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整理、观察、分析搜集到的有关克隆羊多利产生的过程,试着自己把这一过程描述出来。
2、通过自己收集的资料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克隆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并且充分认识到克隆人是违背伦理道德的。
3、认识植物繁殖新技术,并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植物繁殖的传统方法,认识植物克隆的优越性。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生物的生长和繁殖15生物繁殖新技术教案青岛版六三制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生物的生长和繁殖15生物繁殖新技术教案青岛版六三制
3、师引导并小结:克隆人是违背人类伦理道德的,无论克隆技术多么发达,克隆出来的人只能是同一形体的简单复制,他永远不可能具备克隆本体的道德认识和思想智慧,克隆人并无科学研究价值。
三、自由活动——“生物繁殖新技术畅想会”
了解了克隆方面的新技术,你一定会有好多想法,说给大家听,好吗?
根据课堂上掌握到的信息选定自己喜欢的话题,充分展开相象的翅膀,畅所欲言。
1、除了克隆小羊外,人类还在其他领域也进行了克隆的研究,你们知道多少呢?
2、学生汇报交流。
3、课件展示:介绍克隆技术的发展史。
(1)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克隆在植物繁殖新技术领域的运用。
(2)介绍袁隆平院士的巨大贡献。
[让学生自主学习,把自己获得的资料展示给大家,进一步了解克隆技术在植物领域的应用。运用课件重点让学生知道袁隆平院士的巨大贡献。]
学法指导
自主收集材料 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制作一套电脑网页课件、复印一些有关克隆技术、反对克隆人的资料。
学生也可自由收集一些关于克隆的资料。
授课时数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动态
修改
一、创设情境:
出示制作的孙悟空拔猴毛克隆猴的课件。
1、谈话:你们知道孙悟空是怎样变出了千千万万个小猴子来的吗?
2、你知道现在世界上有没有和孙悟空变小猴子一样的生物繁殖新技术呢?
3、生物有哪些新的繁殖技术?
[用课件从学生非常熟悉的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克隆猴”的故事谈起,引起克隆技术的概念并进行交流,学生既不会感到陌生,又兴趣盎然。]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交流动物克隆技术的有关材料
1、你知道什么是克隆技术吗?
(1)小组交流搜集到的有关克隆的资料信息。
小组长要协调好本组的同学,要每个同学都有交流发言的机会。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生物繁殖新技术》教案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生物繁殖新技术》教案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生物繁殖新技术》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生物繁殖新技术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信息状况,关注与生物繁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够有目的地查找相关资料,通过不同途径了解有关克隆技术的相关信息。

2.能够对资料进行处理和筛选,并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

同时,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了解。

2.意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面性。

教学重点了解生物繁殖新技术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信息状况,关注与生物繁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

教学难点能够对资料进行处理和筛选,并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活动教学法课前准备课外书刊、报纸,《西游记》片段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与学生谈话,创设学习情景,展示《西游记》孙悟空拔猴毛变出多个孙悟空的片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本次学习活动内容。

二、新课学习(一)探究新知活动一:交流动物克隆技术的有关材料你知道什么是克隆技术吗?(1)小组交流搜集到的有关克隆的资料信息。

小组长要协调好本组的同学,要每个同学都有交流发言的机会。

(2)全班交流。

(3)适时补充教科书中的两个资料卡。

通过分组和和全班交流的形式,让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学生既能有自己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又能在集体交流的基础上,倾听别人的发言,使学生愿意与人合作交流,从而培养学生会通过多种渠道、手段搜集信息、交流信息和综合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

活动二: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史——克隆技术在植物繁殖方面的应用。

1.除了克隆小羊外,人类还在其他领域也进行了克隆的研究,你们知道多少呢?2.学生汇报交流。

3.课件展示:介绍克隆技术的发展史。

(1)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克隆在植物繁殖新技术领域的运用。

(2)介绍袁隆平院士的巨大贡献。

让学生自主学习,把自己获得的资料展示给大家,进一步了解克隆技术在植物领域的应用。

五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第三单元 生物的生长与繁殖青岛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一课一练第三单元 生物的生长与繁殖青岛版

第三单元㊀生物的生长与繁殖10.种子发芽了一㊁填空题1.小明将一种非常名贵的花的种子种在自家的后花园,为了使种子发芽生长,除了合适的温度外,小明还要给种子㊀㊀㊀㊀㊂2.橘子树普遍生长在我国的南方,因为㊀㊀㊀㊀橘子种子不能够在北方发芽成长㊂二㊁判断题1.野葡萄的果实很好吃,人或动物吃了以后吐出的种子会发芽生长,这是人或动物无意中给它传播种子㊂(㊀㊀)2.不管什么植物的种子,都有胚根和胚芽㊂(㊀㊀)3.种子的传播方式与它们的形态㊁结构㊁特征没有关系㊂(㊀㊀)三㊁选择题1.种子发芽非必需条件是(㊀㊀)㊂A.水分㊀㊀㊀㊀㊀B.适宜温度㊀㊀㊀C.土壤㊀㊀㊀㊀㊀D.空气2.秋天,蒲公英的 孩子 像一把把降落伞一样飘离妈妈㊂第二年春天,蒲公英的孩子们便生长成为一颗颗蒲公英,蒲公英利用(㊀㊀)传播种子㊂A.风力B.水力C.动物的携带D.自身的力量四㊁问答题为了探究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㊂春天,小明将一粒种子种在装有干燥土壤的甲杯中,另外两粒分别种在装湿润土壤的乙㊁丙两只杯中,小明将甲乙两只杯子放在有阳光的窗台上,丙杯放在冰箱里,最终只有乙杯子里的种子发芽㊂比较甲㊁乙两只杯子能得出什么结论比较乙㊁丙两只杯子能得出什么结论?第三单元㊀生物的生长与繁殖11.种㊀辣㊀椒一㊁填空题1.辣椒播种前5天,应用温度为㊀㊀㊀的温水浸泡种子,置于室温下㊀㊀㊀小时㊂2.浸泡种子期间,应经常翻动种子,以利㊀㊀㊀㊀;水分不足时应㊀㊀㊀㊀种子㊂当种子有80%露白时,即可播种㊂3.辣椒所食用的部位是㊀㊀㊀㊀㊂二㊁判断题1.播种前最好进行催芽,然后播于苗床,应注意疏播㊂(㊀㊀)2.辣椒是一种非常容易成活的物种,所以不用精心照料㊂(㊀㊀)3.我们要选出颗粒饱满的种子种植㊂(㊀㊀)12.植物的花一㊁填空题1.一天,小明在公园里玩耍,不经意在路边摘了一朵樱花,他发现一个完整的樱花是由㊀㊀㊀㊀㊁㊀㊀㊀㊀㊁㊀㊀㊀㊀㊁㊀㊀㊀㊀四部分组成的㊂2.金针菜的食用部位是㊀㊀㊀㊀㊂二㊁判断题1.有些植物的花能散发香气吸引昆虫㊂(㊀㊀)2.小麦是不开花的㊂(㊀㊀)3.世界上所有花的结构都是相同的㊂(㊀㊀)三㊁选择题1.油菜普遍种在我国的江南,到了春天,整个江南开满油菜花,成为一幅美丽的图画,油菜花中不包括(㊀㊀)㊂A.花柄B.花萼C.花瓣D.花托2.用镊子解剖白菜花时,用大拇指和食指控制镊子的松紧,镊子要夹住被撕部分的(㊀㊀)㊂A.上部B.中部C.基部D.边缘3.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㊀㊀)㊂A.萼片㊁花瓣㊁雄蕊㊁雌蕊B.萼片㊁花瓣㊁雌蕊㊁雄蕊C.萼片㊁雄蕊㊁雌蕊㊁花瓣D.萼片㊁雄蕊㊁花瓣㊁雌蕊四㊁问答题怎样将一朵花制成标本?第三单元㊀生物的生长与繁殖13.果实是怎样形成的一㊁填空题1.我们经常所吃的脆而甜的苹果是由苹果花的㊀㊀㊀㊀生长而成的㊂2.梨有着非常高的药用价值,我们可以用煮熟的梨治疗㊀㊀㊀㊀㊂3.我们经常吃果实的㊀㊀㊀㊀部位㊂二㊁判断题1.我们经常食用的南瓜㊁西瓜籽㊁豌豆荚都有果皮和种子,所以都是果实㊂(㊀㊀)2.果皮肥厚多肉的果实,称为干果;果实干瘪无肉的果实,称为肉果㊂(㊀㊀)3.植物只要开花,就都能结出果实㊂(㊀㊀)三㊁选择题1.对 无花果 说法正确的是(㊀㊀)㊂A.无花果不开花,便结出果实B.无花果开花,但花朵很小,不容易被人看见C.无花果就是一种果实的名称2.水稻的生长过程,正确的是(㊀㊀)㊂A.发芽㊁出苗㊁拔节孕穗㊁分蘖㊁抽穗㊁结实B.发芽㊁出苗㊁分蘖㊁拔节孕穗㊁抽穗㊁结实C.发芽㊁出苗㊁拔节孕穗㊁抽穗㊁分蘖㊁结实3.成熟后会弹射果实的植物是(㊀㊀)A.蒲公英B.蚕豆C.苹果D.香蕉四㊁问答题南橘北枳 出自‘晏子春秋“,其原本实际意思是南方之橘移植淮河之北就会变成枳,而两种果实味道也完全不一样,其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14.植物的 分身术一㊁填空题1.剪一根苹果枝条,将其培栽在土壤里,第二年枝条发芽成活了,苹果树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㊀㊀㊀㊀㊂2.袁隆平是我国著名的 杂交水稻之父 ,他培育的水稻繁殖方式是㊀㊀㊀㊀㊂二㊁判断题1.李登海号称我国 杂交玉米之父 ㊂(㊀㊀)2.小新使用用豌豆花繁殖豌豆后代㊂(㊀㊀)3.袁隆平的培育出来的水稻,只要条件合适,亩产量可比普通水稻多出几千斤,甚至至上万斤,所以叫做超级杂交水稻㊂(㊀㊀)三㊁选择题1.植物不可以靠(㊀㊀)繁殖A.根B.茎C.叶D.花2.下列植物用根繁殖的是(㊀㊀)㊂A.秋海棠B.甘薯C.月季D.马铃薯3.植物用茎和根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㊀㊀)㊂A.种子繁殖B.营养繁殖C.出芽繁殖D.分裂繁殖四㊁问答题大自然是非常奇妙的,它自身的活动对生命具有很大的杀伤力和破坏力,如洪水,它所经过的地方田地淹没㊁庄家淹死;但是它也能够给所去的地方带来生机和生命:所退去的地方,有大量肥沃的土壤,能给植物提供足够的养分;而它所到之处所携带并遗留下的新种子,给当地增添了新的生命㊂请从植物繁殖的角度分析洪水对于新生命的意义㊂第三单元㊀生物的生长与繁殖15.生物繁殖新技术教材分析一㊁填空题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是㊀㊀㊀㊀,它于1996年7月5日出生于㊀㊀㊀㊀国罗斯林研究所㊂科学家认为它的诞生标志着㊀㊀㊀㊀的来临㊂二㊁判断题1.试管婴儿就是在试管里发育而成的婴儿㊂(㊀㊀)2.有了克隆技术后,不管什么疑难杂症都可以轻易而举地治愈㊂(㊀㊀)3.所有的植物必须在土壤里才能生长㊂(㊀㊀)三㊁选择题1.对克隆出的动物与原来的个体说法的正确的是(㊀㊀)㊂A.两者样子几乎相同,因为它们有相同的基因B.两者几乎相同,因为它们是 母女关系C.原来的个体必须是雄性D.原来的个体必须是雌性2.王老师想将一根桃树枝条培育成小树苗,通过下哪种方式能使枝条长成桃树个体(㊀㊀)㊂A.将枝条放在清水里B.将枝条放在其所需营养元素的营养液里C.将枝条插在干燥的土壤里D.将枝条剥皮后放在其所需营养元素的营养液里3.2003年,世界上第一个克隆动物多利因患有严重的肺病而死亡,这说明(㊀㊀)㊂A.到目前为止,克隆技术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B.克隆出来的动物有很大的缺陷,克隆技术将永远无法解决C.多利的死亡只是克隆技术的一个案例,其余的动物都非常健康,因此克隆技术一点缺陷也没有四㊁问答题到目前为止,严重的心脏病㊁肾病患者能够长时间延续生命的唯一办法只有器官移植,但是器官捐献者非常稀少,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心脏病和肾病患者得不到器官移植而死亡,克隆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一困难带来了希望㊂请简单的谈谈克隆技术在医学上的作用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15.生物繁殖新技术
一.填空
1.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是(),它于1996年7月5日出生于()国罗斯林研究所。

科学家认为它的诞生标志着()新时代的来临。

2.()院士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也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在国际上被誉为(“ ”)。

3.人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时,可以()并进行()。

二.判断
1.有了克隆技术后,不管什么疑难杂症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治愈。

()
2.所有的植物都必须在土壤里才能生存。

()
3.杂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

()
4.植物克隆技术能够使一片树叶变成一片森林。

()
5.克隆技术的问世既能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带来害处。

()
三、选择
下列属于克隆技术的是()。

绵羊“多利” B.杂交水稻C.人工授粉
四、简答题
1.要提高嫁接的成活率,从技术原理方面说明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2、春季,在用杨枝条进行扦插繁殖时,把枝条上所有的芽去掉,这样是否影响成活?为什么?
3、
上图是植物的某种繁殖方式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植物的这种繁殖方式叫,其特点是、。

(2)甲、乙这两种操作方法依次称为、。

(3)图中A、B称为,C、D称为。

(4)试举出2-3个采用这种繁殖方式的植物名称:、、。

五、拓展题
马铃薯通常是用它的块茎来繁殖的,农民在种植马铃薯时,先把块茎用草木灰肥沾一下,然后再埋入土壤里,请想一下农民这样做
的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