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变动会计
物价变动会计

对经济发展的严重影响
第十章 物价变动会计
物价变动会计的产生
01
物价变动会计的基础理论资本维持的观点资本维持与收益的确定
02
物价变动会计的基本模式
03
第十章 物价变动会计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概述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特点按一般物价水平对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财务报表进行重新表述需要计算确定货币性项目的购买力损益通货膨胀时期通货紧缩时期
02.
划分货币性项目与非货币性项目
现行成本会计的会计处理程序
第十章 物价变动会计
按现行成本调整非货币性项目金额
现行成本的确定
财务报表项目的调整确定持有损益按现行成本重编财务报表
第十章 物价变动会计
01
02
现行成本会计的会计处理综合举例
现行成本会计的评价
第十章 物价变动会计
可以比较客观地分析、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增强了财务信息的客观性和有用性
01
对实物资产的计价比较合理,可以维护企业的产权资本和实际生产经营能力
02
能够提供较真实的经营收益,便于揭示企业的实物资本保持情况
03
现行成本会计的优点
第十章 物价变动会计
没有考虑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
应用成本较高,加大了审计工作的难度和成本
应用现行成本会计有一定的难度,资产的现行成本难以准确确定
现行成本会计的缺点
1
物价变动对传统财务报表的影响有哪些方面?试举例说明。
什么是货币性项目购买力损益?在物价上升时如何判断货币性项目最终给企业带来的是收益还是损失?
物价变动会计的基础理论是什么?在该理论下如何计算企业的真实收益?
你对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会计处理程序有什么看法?如何改进和完善该种模式?
物价变动会计的主要模式概述(PPT40页)

(二)按一般物价指数将历史成本财 务报表中各项目的名义货币额调整为 不变币值货币额 调整的对象。 调整的依据。 调整的四个步骤。 调整的计算公式。
1、资产负债表各项目金额的调整 并不是表中所有项目的金额都
需要调整。就货币性项目而言,只 调整年初数,调整的系数为“年末 物价指数/年初物价指数”;
为什么要计算货币性项目净额上的购买 力损益?
货币性项目净额上的购买力损益的两种 计算方法及举例。
计算货币性项目净额上的购买力损益的 具体方法(以上述第二种方法为前提):
1、基本思路; 2、计算公式的推导; 3、具体步骤; 4、以前述光华公司的数据为例,
说明其具体计算方法。
(四)重编不变币值财务报表
物价变动会计的主要模式概述(PPT40页)培训课件培 训讲义 培训pp t教程 管理课 件教程p pt
物价变动会计的主要模式概述(PPT40页)培训课件培 训讲义 培训pp t教程 管理课 件教程p pt
销货成本的现行成本主要取决于存 货价格的变动,因而,销货成本项目的 调整,可根据各类已售存货的物价指数 分别进行换算,从而确定其现行成本, 本例中已给定了销货成本的现行成本数 据,可将其直接作为调整后的现行成本。
对于非货币性项目,全部都需要 调整,调整的系数为“年末物价指 数/购置时日物价指数”。至于留存 收益的调整,可采用简化方法:即 在已调整的资产、负债和普通股金 额(包括未作调整的年末货币性项 目金额)的基础上,用余额法倒算, 其计算公式为“资产总额 —负债总 额—普通股=留存收益”。
2、收益及留存收益表各项目金额的
根据前面(二)、(三)两 个基本程序的调整和计算结果,
就可以重编不变币值财务报表了。
会计经验:物价变动会计理论基础

物价变动会计理论基础
物价变动会计理论基础
物价变动会计产生的外在条件是物价持续地大幅变动,内在动因是来自资本保全和确定收益的要求。
在会计期内,企业的收入首先要保全资本,若有剩余,才是资本的回报,即利润。
(一)资本的概念
资本是所有者投入企业用于生产经营的货币和各种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资本反映了企业净资产的规模和企业拥有的一定生产经营能力,也表示所有者投入企业一定数量的货币购买力。
受物价变动的影响,不同时期相等货币的购买力不同,不同时期同一资产的价格不同,为使所耗资产得到维护,资本分为财务(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
按照财务资本的概念,资本是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货币数量或购买力。
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以货币表示的财务资本数额随着反映购买力水平变动的一般物价指数变动相应变动。
按照实物资本的概念,资本如同营运能力,被看做以每日生产量等为基础的企业生产能力,以与其相当的实物量表示,在物价变动情况下,实物资本的变动随企业拥有的具体实物个别物价水平变动而变动并计量。
物价变动会计

③“合计折旧”项目
年初数为0 年末数=14 000×160/100
=22 400(元) ④“固定资产净值”项目
根据调整后旳“固定资产原价” 项目和“合计折旧”项目分别 计算求得。
年初数=1 344 000-0 =1 344 000(元)
年末数=1 344 000-22 400= 1 321 600(元)
定不变,但其购置力发生变动旳项目。
⒉非货币性项目 非货币性项目是指在一般物价水平变动时,其金额或
价格是伴随一般物价水平旳上涨而提升,伴随一般物价水平 旳下降而降低旳资产、负债或业主权益项目。
但购置力不变。
通货膨胀对会计影响旳规则
持有情况
变动类型
货币性资产 项目金额不变,购置力下跌 。
非货币性资产 项目金额变动,购置力不变 。
置力损净益5货0 0币00性元。项目购置
50 000
力损失
(四)按一般购置力重编会计报表
一般购置力会计模式中旳最终一种环节就 是按稳值货币重新编制会计报表。在实际应 用中,一般是在按历史成本资料编制旳会计 报表基础上进行调整,以消除一般物价水平 变动旳影响。
例:某企业200X年12月31日以历史成本资料为基础编制旳资产
⒉ 实物资本维护,实物资本保全观念
实物资本维护是指维护企业资本所拥有旳 生产经营能力旳规模。
实物资本旳维护又可分为名义货币资本维 护和购置力资本维护。
名义货币旳实物资本维护: 期末生产经营能力-期初名义货币旳生产
经营能力
购置力旳实物资本维护: 期末生产经营能力-期初稳值货币旳生产
经营能力
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如表
资产负债表
(历史成本)
单位:元
项目
物价变动会计

货币性资产(调整后金额-调整前金额) 正数——损失 负数——收益
按照资本保全理论,企业确认的收益必须 以保证资本完整无损为前提。即企业的资产流 入,只有超过所需补偿资本的数额,才可视为 收益。
(一)资本保全理论是物价变动会计的 理论基础
物价持续大幅度地变动,是产生物 价变动会计的外在条件;而资本保全和 真实确认收益的要求,才是物价变动会 计产生的内在动因。
(二)财务资本、实物资本及其保全
2、类型: 个别物价变动 一般物价水平变动
个别物价变动指某一特定、具体的商 品在同一市场的不同时期的价格变化;
一般物价水平变动是以全部商品的价格 为对象,从综合的角度看一个国家或地区 商品价格的变动情况,通常以一般物价指 数(我国用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总指数)衡 量。
3、二者关系
两者的联系:个别物价的普遍涨跌会导致一般 物价水平的涨跌(虽然个别商品的价格变动幅度也 可能与一般物价水平升降的幅度有一定差异),因 此一般物价水平变动以个别物价变动为基础;但反 过来又对个别物价变动施加影响。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与传统的历史成本 会计区别不大。
(1)日常的会计核算方面,不需要进行 特殊的或单独的会计处理。
(2)由于货币计量单位的改变,期末需 要按一般物价指数对历史成本/名义货币 单位下的会计报表数据进行调整,以消 除物价变动的影响。
二、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 主要是在期末根据一般物价变动指数和传统会 计报表数据,重新编制一般物价水平的报表。 其基本程序主要包括:
第2章物价变动会计

价格的变化或者货币购买力的变化成为物价变动。
物价变动会计是利用一定的物价资料,对企业传统的会计报表和会计模
式作出调整修正,以反映或消除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所采用的会计程
序和方法。
二、物价变动与物价指数
(一)物价变动 物价反映商品或劳务在市场上的交换价值,物价
变动就是商品或劳务价格的上涨或下跌。物价变动会 计则是研究物价变动较大、对会计影响较大的情况。 造成物价变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会计的目标是为使用者提供供其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然而物价
的大幅度变动,动摇了会计的计量属性。会计信息的失真,严重影响
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进而影响会计目标的实现。
(二)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1.会计报表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 成果
以通货膨胀为例,主要表现在:(1)低估了非货 币性资产的价值。(2)没有反映货币性资产的购买力 变动损失和货币性负债的购买力变动收益。通货膨胀 时期,企业固定金额的货币性资产所代表的商品或劳 务的数量会直接减少,从而产生货币购买力损失;相 反,用贬值的货币偿还原欠的相同金额的负债,会产 生货币购买力收益。(3)高估收益。虽然历史成本原 则强调收入与费用的配比,但由于以现时价格计量收 入,以历史成本计量费用,此时成本并未真正得到回 收,结果必然高估企业收益。
以名义货币单位表达资本保全概念时,利润表示 本期内名义货币的增加。本期持有资产的价格提高, 通常被视为持有利得,但是,在通过交易方式处理资 产以前,持有利得不能被确认为利润。名义货币单位 实质上是按历史成本来确认本期利润的,即本期实现 的收入与资产取得时的历史成本相配比,只要本期收 入大于资产的减少额,即可确认为利润。
4.由于会计报表提供企业虚假的盈利能力和偿债 能力,据此作出的决策会导致严重的失误。
物价变动会计的三种方法的比较

物价变动会计的三种方法的比较北方交通大学 杨志姝一、产生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受供求影响而上下波动成为一种必然的经济现象,而持续剧烈的物价变动,反过来又影响社会经济,进而严重影响到会计本身。
建立在币值稳定假设基础之上的原始成本—名义货币会计模式,是与金属货币流通相适应的,因此纸币流通从根本上动摇了币值稳定的假设,原始成本会计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
从理论上看,在物价剧烈变动时期,币值稳定假设已不再存在,配比原则失效,这就使得资产计价失真,利润计量不准确,使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大为降低。
从实践方面看,在物价显著变动时期,按历史成本记录的各项业务在会计期末必然又与其变动后的价格有所区别。
在这种条件下,不同时点的货币购买力是不一样的,而不同购买力的货币简单加总是没有意义的。
这就造成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降低,为此产生了物价变动会计。
二、内容物价变动会计,是利用一定物价资料,对企业会计报表和传统会计模式作出调整修正,以反映或消除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所采取的会计程序和方法,从而保证财务报表的使用者,能够注意到物价变动对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等财务信息的影响。
概括地说,物价变动会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财务会计理论,也对财务会计理论具有相当的修正和补充作用。
针对理论问题,会计界提出了许多不同见解,但究其理论基础都源于资本保全理论。
资本保全分两种,一种是财务资本保全,它满足于资本货币数量的一致,也就是说在不考虑本期所有者分配的情况下,期末净资产的财务金额大于期初净资产的财务金额,就算实现利润。
另一种是实体资产保全,它抛开了资本的数量形式,而从实际价值考察会计主体的资本在实际价值上是否保持不变,即在不考虑本期所有者分配的情况下,企业的期末实物生产能力(或者经营能力)必须大于期初实物生产能力(或者经营能力),才算实现利润。
资本保全理论作为物价变动会计的基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不同的会计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以下三种主要的会计模式:①反映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影响的会计模式—原始成本Π稳值会计模式(也叫一般物价水平会计);②反映个别物价变动影响的会计模式—现行成本Π名义币值会计模式(简称现行成本会计);③反映物价变动全面影响的会计模式—现行成本Π稳值货币会计模式(也叫现行成本与一般物价水平相结合的会计)一般物价水平法是指按一般物价指数将会计报表中各项数值加以调整,从而消除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的影响,按货币的现时购买力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物价变动会计的基本模式

03
换算为当前币值后,增强了同一企业不同期间的财务 报表之间和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之间的可比性。
33
对不变购买力 模式的评价
不变购买力模式的主要缺 陷
1 它实际上是假定通货膨胀对所有企业及 所有各类资产都具有同等的影响,实际 情况当然不是这样。
2 不变购买力模式所报告的货币性项目净额 上的购买力损益,很难说它能反映经营管 理的成绩;如果是购买力利得的话,并不 意味着它能为股利分派准备什么资金保证。
6
历史成本/ 不变购买力 模式的基本
设想
不变购买力模式的基本设 想是,按一般物价水平的 变动来调整以历史成本为 基础的财务报表,确定货 币性项目净额上的购买力 损益,重编以不变购买力
7
重编不变购买 力财务报表的
程序
[例1]设迪凡有限公司于19×2 年1月1日开业。按历史成本编制 01 的19×4年度收益及留存收益表如 表6-2,19×4年12月31日资产 负债表如表6-3。
从改造会计计量结构的不同设想来说,主要有三种会计 处理模式。即:
1. 历史成本/不变购买力模式; 2. 现行成本/名义购买力模式; 3. 现行成本/不变购买力模式。
第一节 历史成 本/不变购买
力模式
4
历史成本/不 变购买力模式 的基本设想
历史成本/不变购买力(historical
0
cost/constant purchasing power)会计模式简称不变购买力会
02
按以下几个步骤重编以不变购买力 (年末美元)为基础的财务报表。
8
重编不变购买 力财务报表的
程序
9
重编不变购买 力财务报表的
程序
10
重编不变购买 力财务报表的 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