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填土地基处理与造价分析
大面积杂填土地基处理方式研究

大面积杂填土地基处理方式研究作者:刘凯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9年第5期【摘要】随着工程建设项目的逐渐增多,建筑垃圾的产生量日益增大,大面积杂填土地基的分布范围更广。
本文对冲击碾压法、强夯法和挤密渣土桩法这3 种常用的大面积杂填土地基处理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每种处理方式的适用性,为大面积杂填土地基处理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面积杂填土;地基处理;冲击碾压;强夯;挤密渣土桩杂填土是指土和其他材料的混合料,若对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进行填埋处理,则会产生典型的杂填土。
杂填土具有组成成分复杂、各向异性、孔隙率大、密实度低等不良特性,若处理不当则会引起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对结构安全、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1]。
如何处理杂填土地基是当今土木工程领域的一项难题。
若待建工程坐落于少量杂填土地基上,则根据地质情况换填素土或级配碎石等即可;若待建工程坐落于大面积杂填土地基上,换填法的经济性较差,因为其包含弃土、填土双重费用。
冲击碾压法、强夯法和挤密渣土桩法是目前3 种代表性的处理大面积杂填土地基的方法。
本文从多角度分析了该3 种处理方法的适用性。
1、冲击碾压法冲击碾压法是利用冲击式压路机对地基进行碾压处理,装载机带动巨大的非圆形冲击轮,依靠冲击轮的重力及惯性力对地面进行重击,达到压实土体的效果。
影响冲击碾压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机械冲击势能、碾压遍数、牵引速度、土的弹性模量及粘聚力[2]。
冲击碾压法对地基土的有效加固深度约为3.0m ~ 4.0m,常用机械冲击势能为15kJ ~ 25kJ,若分层回填土后采用冲击碾压法进行地基处理,则分层厚度约为0.6m ~ 1.5m,每层压实遍数为20 ~ 40[3]。
冲击碾压法适用于处理大面积填土地基,地基土可为粉土、粉质黏土、粉煤灰等级配良好的土,以及无腐蚀性、性能稳定、质地坚硬的杂填土等。
冲击碾压法正式施工前,宜做试验段选择冲击碾压参数,参数的选择要以处理后的地基土达到设计要求为准,试验段结束后再进行正式的冲击碾压施工作业。
沿海地区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案及其造价分析

沿海地区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案及其造价分析摘要:在电力建筑工程的建设中,沿海电力工程比较常见,所以经常会遇到软弱地基需要进行特殊处理,这是在沿海工程中作为建设投资的首要部分,本文主要是针对沿海地区软弱地基不同的地基处理方式,提出不同处理方案工程造价的一个对比分析,考虑工程安全性与使用寿命的同时择优选择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案,以便于在以后的沿海工程地基处理方案选择中起到一个经济价值参考作用,这样可以降低成本的投入,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提高企业效益。
关键词:软弱地基;地基处理;工程造价;造价分析名词解释:软弱地基: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
这种地基是一种不良的地基,它的稳定性非常的差、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沉降量很大,容易出现液化。
地基处理:为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人工处理地基的方法.工程造价:指工程价格.即为建成一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设备市场、技术劳务市场,以及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和建设工程总价格。
1 引言:在我国沿海附近地区,地表下埋藏有深厚的第四纪松软覆盖层,主要有三角洲相沉积、滨海相沉积、湖相沉积和黄泛冲积沉积等等。
在这些不同成因形成的地层中,其接近地表部分有厚度不等的淤泥质软土。
在沿海地区建筑设计中,设计难度及工程造价远远高于普通地区的工程,原因是沿海地区软弱地基的处理变的越来越重要,因为软弱地基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合理的、有针对性的软弱地基处理和上部结构设计,只有对存在软土地基的沿海场地地质详细勘察,查清场地地形、地貌以及水文地质情况,精心设计,反复研究,根据不同的工程性质和地质特征,比对方案,采取最佳处置办法,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轻和消除软弱地基对上部结构的不利影响,确保工程质量,减少工程造价。
这就要求地基处理方案设计应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环境保护的原则,当然地基处理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减小地基的沉降量,采用地基处理方案,可提高地基承载力30%~50%,相应减少地基的沉降量。
浅谈城市道路中杂填土层的处理方法

浅谈城市道路中杂填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周清摘要: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在建设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和弃方土体,给城市周边弃土场的再利用和再开发带来工程建设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笔者总结了近几年来所遇到的杂填土地基处理经验,将杂填土地基从空间分布上划分为三类,并根据每一类的不同情况对其处理方法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以期对类似工况的城市交通设施建设提供参考经验1 引言随着新昆明跨越式发展的进程,几年来*市上马了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城市道路建设、轨道交通建设和城中村改造等,这一过程中必定伴随着“大拆大建”和大量的土方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数量巨大的建筑垃圾和工程建设中不能直接使用的弃方土体,这类土体一方面消化于房屋基坑开挖后的部分回填,绝大部分则被丢弃于各弃土场,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这些弃土场又被重新开发、利用,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样杂填土地基就给建设开发带来一系列的困难,例如:地基承载力低、均匀性差、地基压缩性高等。
若对其不进行应相应处理,日后建设于这类场地之上的建筑物将会产生不均匀沉降、房屋开裂、道路沉陷等一系列的工程问题。
2 定义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7-2002)[1]中规定,软弱地基指主要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杂填土地基属软弱地基中的一种。
文献[2]对于杂填土和杂填土地基作出了如下描述:杂填土是人类活动而任意堆填的建筑垃圾、工业废料或生活垃圾等。
杂填土的成因不规律,组成的物质杂乱,颗粒尺寸悬殊,颗粒间孔隙大小不一;回填前地貌高低起伏,形成填土高低不一;回填时间前后不一,取样不易、勘察工作困难,通畅无法提出地基承载力值。
3 工程性质通过对相关文献[2] [3] [4] [5]的研究,对杂填土地基所具有的一些工程性质总结如下:(1)不均匀性:杂填土地基由各种弃方土体,包括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及各种工程的弃方土料,成分复杂,回填方法,回填时间和厚度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所以不均匀性是其最大的特点。
杂填土作为路基填筑材料的处置及利用方法

4 1浅 层处 理法 . 浅层 处理 法是 常用 的方法 , 它包 括表层 压 实法 、
利用重锤 自由下落时 的冲击能来 夯实地基, 使 其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壳层。适用于处理离 地下水 位 01m 以上稍 湿 的杂 填 土 、 性 土 、 陷性 . 8 粘 湿
【 内容摘要 】 分析 了杂填土的组成特 点、 评价和分析方法, 了城 市杂填土的浅层处理 法、 阐述 桩基 处理
法和 全部换 填 法等常 用的 几类土基 处理 方 法。
【 关键词 】 路基材料
杂填土 处理方法
良好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 的,其作为路基填料必须 满足路基填料强度( B ) C R 的最小值要求 , 见表 1 。且
一 + - + - + - + - + - - + -— — 一 — 一 —
+
图1 I 类人工填土
图2 I 类人工填 土
图 3 I类粉质粘土 I
全部 换填 的方 法 , 土方 量 比较大 , 无形 中大大增 加 了工程 造价 , 以一般不 提倡 使用 , 所 但是 对 于个别 工 程规模 比较 小 的城市支 路来说 ,杂填 土 的种 类 一 般 都是建 筑垃 圾和 生活垃 圾 的混合 物 。有机 质大 多
土桩 , 度 3~1 m 桩 的截 面 、边 长 ( 直 径 ).2~ 长 0, 或 01 015 .4 m。短桩 处理 与其 他方 法相 比 ,可避 免 大量 土
方 的开挖 ,加工 制作周 期较 短 ,沉桩 效率 较 高 ,施 工方便 ,从 而节 约建设 资金 。
2 疏桩基 础 )
内土 工试 验成果 , 沉积 年代 、 因类 型及 工 程性质 按 成
杂填土地基的评价与利用及处理前应完成工作探析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2012年9月第27期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作者简介:雷北京(1962—),男,汉族,宁夏银川人,1985年毕业于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专科,1995通过高等教育工民建本科自考,高级工程师,现主要从事地基检测、勘察及施工等方面的工作。
0引言杂填土的形成原因复杂多变,很不规律;杂填土的组成物质杂乱无章,土体颗粒尺寸大小悬殊,颗粒间孔隙大小不一,土层厚度变化很大;另外,杂填土回填时间长短不一,土体固结的程度也不相同。
由于以上原因,通常很难准确地确定杂填土地基承载力。
杂填土的主要特性是强度低、压缩性高和均匀性差。
在同一建筑场地的临近位置,杂填土地基的承载力和压缩性也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变化。
因此,杂填土一般未经处理不宜作为持力层,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
1杂填土地基的利用1.1对于堆填年限比较长,已经基本完成自重压密的、土层比较均匀、地基比较密实的素填土、冲填土和由碎砖瓦等房渣土组成的建筑垃圾以及由性能稳定的工业垃圾组成的杂填土,在经过勘察和地基评价后,可以作为一般性建筑物的天然地基,但应采取技术保障措施加强建筑物对杂填土地基沉降的适应能力。
具体的建筑和结构技术措施如下:(1)建筑物平面布局和体型应力求简洁,避免建筑物由于不均匀沉降、扭曲变形及地基应力的叠加而产生附加应力。
(2)采取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片筏基础等基础底面积大、整体刚度好的基础形式作为建筑物的基础。
(3)适当采取措施加强建筑物上部结构的刚度和强度。
例如增设圈梁以加强建筑物上层结构的整体性和空间刚度,提高与建筑物基础共同工作的能力,加强整体刚度来调整地基不均匀变形从而减少地基的沉降量。
1.2对于严重不均匀的杂填土地基,应该根据杂填土的厚度、承载力和压缩性等影响因素对地基进行分区、分层评价。
在确保地基满足承载力的前提下,对地基变形量进行计算,如果发现地基变形计算值超过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时,应该通过调整基础面积和埋深等方法,将地基变形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杂填土 地基处理

杂填土地基处理杂填土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而杂填土地基处理则是地基处理中的一种常见方法。
本文将就杂填土地基处理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定义、施工方法、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
一、杂填土地基处理的定义杂填土地基处理是指在地基处理过程中,将不同类型的土壤混合填充到地基中,以改善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杂填土通常由黏土、砂土、砾石等不同颗粒大小和性质的土壤混合而成。
二、杂填土地基处理的施工方法1. 土壤调查:在进行杂填土地基处理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土壤调查,了解地下土壤的类型、分布和性质,以确定合适的杂填土配比。
2. 土壤改良:根据土壤调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改良方法,如加入适量的石灰、水泥等掺合材料,以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杂填土施工:将经过改良的土壤与原土进行混合,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填充,逐层夯实,直至达到设计标高。
三、杂填土地基处理的优缺点1. 优点:a. 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减少地基沉降。
b. 节约成本,利用现有土壤资源,减少对外部材料的依赖。
c. 适用范围广,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地基处理。
2. 缺点:a. 杂填土的性质较为复杂,施工难度较大。
b. 杂填土的质量难以控制,需要严格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检测。
c. 对施工工期要求较高,需要充分考虑施工进度和工期安排。
四、杂填土地基处理的适用范围杂填土地基处理适用于以下情况:1. 地基土质较差,承载能力不足。
2. 地基存在较大的沉降和变形问题。
3. 地基存在较大的不均匀沉降现象。
4. 地基存在较大的差异沉降现象。
杂填土地基处理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混合不同类型的土壤来改善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它具有一定的优点和缺点,适用范围广泛。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杂填土地基处理方法,并加强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以确保地基处理效果的达到设计要求。
道路路基深杂填土处理方法的探讨

DOI:10.16767/ki.10-1213/tu.2018.04.112道路路基深杂填土处理方法的探讨田晔大连市城市交通设计研究院摘要: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施工建设可选择的技术工艺也更多,可以面对不同的水文条件以及地质环境时,来选择最为合适的施工方案,提高处理结果的可靠性。
其中杂填土施工技术复杂性较高,其承载性能低且取样困难,为达到设计的工程标准,必须要综合多项因素来进行分析,并选择可行性高的方法处理杂填土场地,提高道路路基施工质量。
本文基于杂填土特点,对道路路基深杂填土处理方法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道路路基;杂填土;承载力;道路工程1引言道路路基施工过程中,很多情况下会遇到深杂填土的情况,特别是大面积的回填区域,这种情况更为明显。
基于杂填土性能,简单观察就可确定其无法满足路基工程施工要求,想要保证路基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承载力,必须要针对杂填土问题进行处理,选择科学可行的方法施工,降低杂填土对路基结构性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2杂填土自身特点对于很多城市来讲,在持续发展过程中,会选择将城市垃圾运输到边缘部位进行填埋处理,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但是在持续发展中,城市面积不断扩张,为满足交通运输要求,需要建立新的道路工程,这样就存在可能会遇到杂填土区域;另外一方面,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总体规划的要求,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前几年沿海城市一般都乐于进行围填海施工项目[1],造成大面积的杂填土区域。
但是因为杂填土自身性能无法满足道路工程施工要求,就必须要采取可靠措施处理,以免对路基性能产生影响。
其中,城市垃圾包括动植物残骸、食物残渣、木料、纺织品、石块以及金属等,垃圾土成分非常复杂,且含有大量有机物,具有压缩性大、承载力低特点,不能直接进行道路路基施工[2]。
对杂填土特点进行分析:(1)性质不均。
场地杂填土物质来源比较复杂,并且组分之间差异性大,会对场地杂填土性质产生影响,均匀性与密度比较小,且不同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无法采用基础的路基施工方法处理。
深厚杂填土地基的处理措施

深厚杂填土地基的处理措施
田福凯
【期刊名称】《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年(卷),期】2012(000)005
【摘要】水利枢纽修建在深厚杂填土地基上,规范上没有涉及,工程中也无先例可循.客观介绍了北方某大型河流上深厚杂填土地基的处理措施和修建橡胶坝的设计方案,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总页数】3页(P72-74)
【作者】田福凯
【作者单位】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天津3002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553
【相关文献】
1.深厚杂填土区灌注桩及地基加固关键施工技术 [J], 孟召虎; 胡志文; 袁科明; 柳满庆; 王永奇; 张勤雄; 李艳
2.强夯法处理深厚杂填土及湿陷性黄土地基实例分析 [J], 马晓平
3.柱锤冲扩桩+CFG桩联合处置深厚垃圾杂填土地基的效果分析 [J], 孟庆龙;刘明华;杨光昌
4.某深厚杂填土地基基础方案选型及应用 [J], 鲁晓旭;王晓庆
5.深厚建筑垃圾杂填土地基高压旋喷桩加固实例 [J], 朱德良;王文军;谢新宇;郑凌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填土地基处理与造价分析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往未被利用的荒地或垃圾堆放场地正逐渐被建筑场所利用。
如何在技术上、工程造价上合理的利用杂填土地基,已经得到等多的岩土工程技术人员重视。
本文通过沈阳市皇姑区某建筑场区填土地基进行处理实例,介绍如何选择杂填土地基处理方法和工程造价分析。
关键词:杂填土地基处理工程造价
1问题的提出
杂填土是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废弃的垃圾土。
主要包括建筑垃圾土、生活垃圾土和工业垃圾。
杂填土的主要特点是无规划堆积,松散,固结性差,成分复杂,表现在压缩性和强度差异明显,不能作为建筑物天然地基,通常需要进行地基处理。
杂填土地基处理方法较多,一般常用的处理方法为换填垫层法、强夯法、振冲法、砂石桩法、夯实水泥桩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等方法,采用何种处理方法处理杂填土地基,达到技术上合理、工程造价最低,本人结合工程实例谈谈一点体会,同类工程借鉴。
2建筑物和岩土工程条件
本工程位于沈阳市西北,位于城区边缘。
拟建物为沈哈高速公路办公大厅和停车场,场区东西长200m,南北宽150m。
面积30000m2,设计要求地基承载力达到120kpa。
经勘察该场区上部均为杂填土①,厚度4.0~9.50m,杂填土主要成分为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有大小不等的水泥预制板、砖头瓦块,生活垃圾多半为煤灰渣等,勘查资料给出场区内杂填土承载力特征值为50kpa;下部为砂砾层②,厚度大于20m,承载力特征值大于300kpa。
地下水位为4.78m。
3地基处理方案选择
本场区拟建物为多层楼房和停车场,设计地基承载力为120kpa。
根据建筑物荷载和主体结构,本场区地基基础持力层有2层可供利用,即杂填土①和杂填土下部的砂砾层②。
经方案对比,由于建筑物荷载相对较小,采用砂砾层②作为基础持力层,基础选用桩基费用较大,不宜采用,选择杂填土作为基础持力层,经人工处理使杂填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50kpa,提高到到设计要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20kpa。
采用何种方法对杂填土进行处理,根据沈阳城区现有的机械设备能力,选择了换垫层法、强夯法和砂石桩法,从技术上和工程造价上进行了如下对比分析。
3.1杂填土地基处理及造价比较
3.1.1方案1—换垫层法和强夯法
换垫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
杂填土由于沉积时间较短,未经过固结压缩,空隙较大,属于不均地基土层范畴。
换垫层法一般适应浅基础。
按场区岩土工程勘查报告提供的成果,本场区杂填土厚度一般为4.50-9.50m,根据场区岩土工程条件,靠近多层楼场区杂填土厚度4.00m-5.5m,平均厚度4.95m,占地面积1250m2;停车场位置杂填土厚度5.50-9.50m,平均厚度7.50m,占地面积28750m2。
根据场区岩土工程条件,多层楼房建筑场区杂填土填埋厚度相对较薄,可考虑粗砂换填,停车场部位考虑重锤强夯处理。
3.1.2方案2—强夯法
强夯是采用400kN的重锤,从很高处(8~20m)自由落下,产生冲击能使土体中出现冲击波产生的应力,致使土中孔隙被压缩,土体局部液化,夯实点周围产生裂隙,形成良好排水通道,土体迅速固结,也就是对预选择的地基土进行强力夯实的方法。
根据沈阳城区强夯经验,选择单击夯击能6000KN.m,夯击变数2遍,第一遍夯点间距按夯锤直径的3倍考虑,第二遍夯点间距位于第一遍夯击点之间。
采用3000 KN.m满夯2遍。
3.1.3方案3—砂石桩法
砂石桩法就是利用震动沉管或锤击沉管冲积成孔,根据沉管和挤密情况填砂石量、提升高度和速度,达到地基土处理的目的。
砂石桩按等边三角形布置,桩孔之间的距离为0.87m,桩孔直径350mm,采用振动沉管桩机成孔填砂。
4工程造价分析
4.1工程量预计
方案1中考虑综合楼部位因杂填土厚度较薄,适合换垫层法处理地基土,停车部位杂填土较厚,采用强夯法处理地基土。
方案2中夯实面积为全场区,未考虑外延面积。
方案3中桩长按场区面积加权厚度7.40m考虑,砂石充盈系数1.20考虑。
4.2工程造价分析
弃土外运包括装卸和外运,强夯满夯2遍计费,工程造价估算以沈阳市城区市场价格为准。
各施工方案造价对比详见下表。
从估算结果看强夯法处理杂填土费用最低,估算为300万元,砂石桩法处理费用是564万元,比强夯法处理费用高出264万元。
各方案工程量估算和造价对比表
5结论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建(构)筑物正不断向城区外围拓展,会涉及较多的杂填土地基。
一般情况下杂填土固结时间段,空隙大,不能做天然基础持力层,为此必须进行人工地基处理。
经上述对比分析,换垫层法适合浅基础,在建筑物荷载不大,杂填土厚度较薄的情况下选择此种方法。
由于建筑物荷载设计要求不大,地下水位埋藏有较深,采用强夯法处理杂填土较为适宜。
砂石桩法从技术上虽为合理,但工程造价加上比较昂贵,不宜采用。
采用何种方法处理杂填土地基,一般情况下要根据建筑物结构、设计承载力要求、从地基变形和强度上考虑对杂填土地基的利用。
对杂填土地基的处理,要考虑杂填土物料的性质、杂填土堆积厚度、地下水埋藏条件等,处理后的杂填土地基或复合地基必须满足上部结构对基础沉降和强度要求,切不可盲目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