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专利技术共23页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专利与知识产权分析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专利与知识产权分析引言: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兴的建筑方式,通过在工厂中进行预制和装配,然后将构件运到现场进行组装。
这种方法能够提高施工速度、减少浪费及环境影响,并具有良好的质量控制。
在这个领域中,专利与知识产权对于促进技术创新和保护创新成果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专利与知识产权现状,并探讨其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一.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专利概况A. 专利数量评估B. 主要技术领域涉及范围C. 强势企业及其相关专利随着装配式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该领域涌现出了大量具有创新性的技术解决方案。
根据对相关数据库和专利申请信息的调研,目前已有大量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专利存在。
其中包括国内外上百家企业提交或拥有的专利申请。
这些专利涵盖了从构件制造到装配施工的方方面面,包括新材料的应用、结构设计的优化以及施工过程的改进等。
在主要技术领域上,装配式建筑专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
首先是构件制造技术,如采用新型材料或工艺进行模块化生产。
其次是连接方式和组装工艺,包括创新的连接元件以及快速、高效的组装方法。
此外,还涉及到施工设备和设施的发展,如自动化装配线和智能化施工设备等。
一些强势企业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表现出色,并且拥有大量相关专利。
以国内企业为例,公司A在构件制造方面具有多项核心专利,该公司通过研发出适合装配式建筑需求的新材料,并建立起完善的生产体系。
另外, 公司B在连接方式和组装工艺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获得了多项重要专利。
二.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机制A. 专利保护B. 商标保护C. 版权保护在装配式建筑领域,专利是一种主要的知识产权保护手段。
通过申请和获得专利,企业可以在法律的保护下享有其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竞争优势。
专利提供了一种独占权,其他公司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无法复制该技术。
因此,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专利保护对于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商标也是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
【CN210067215U】一种装配式建筑【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500465.1(22)申请日 2019.04.12(73)专利权人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19号(72)发明人 王凌云 赵钿 潘悦 陈敬思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代理人 尚素丽(51)Int.Cl.E04C 2/52(2006.01)E04B 9/30(2006.01)E04B 1/00(2006.01)E04F 15/024(2006.01)E04B 2/74(2006.01)E04B 2/82(2006.01)E04B 1/61(2006.01)(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装配式建筑(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包括装配式墙板装配式墙体构件内部设置有供电管线通过的预留通道,预留通道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至房屋的屋顶和地面,分别与位于屋顶的上部管线通道以及位于地面的下部管线通道相连通,预留通道长度方向上布置有延伸至装配式墙体构件外部的用电点位接口;标准吊顶,安装于装配式墙板上,标准吊顶包括:接插件,吊顶;标准地面模块,包括:地脚,设置在基面上;水平连接杆,与地脚固定连接,沿水平设置;标准模块,为预制一体标准模块,固定安装在水平连接杆上,是地面的主体。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装配式建筑其施工周期,以及施工效率仍旧无法满足装配式建筑的需要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附图8页CN 210067215 U 2020.02.14C N 210067215U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10067215 U1.一种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式墙板(9),包括:多个装配式墙体构件(1),所述装配式墙体构件(1)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供电管线通过的预留通道(2),所述预留通道(2)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至房屋的屋顶和地面,分别与位于所述屋顶的上部管线通道(3)以及位于所述地面的下部管线通道(4)相连通,所述预留通道(2)长度方向上布置有延伸至所述装配式墙体构件(1)外部的至少一个用电点位接口(5);标准吊顶,安装于所述装配式墙板(9)上,所述标准吊顶包括:接插件(6),预制在所述装配式墙板(9)上,具有接插部;吊顶(7),具有与所述接插部插接的安装端(10);标准地面模块,包括:地脚(11),设置在基面(12)上,其高度可以调节;水平连接杆(13),与所述地脚(11)固定连接,沿水平设置;标准模块(14),为预制一体标准模块(14),固定安装在所述水平连接杆(13)上,是地面的主体。
装配式建筑[实用新型专利]
![装配式建筑[实用新型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98d28429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6c.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769782.X(22)申请日 2019.10.18(73)专利权人 广东玖米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5号之三9楼(72)发明人 林雄强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律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14代理人 王伟(51)Int.Cl.E04B 1/32(2006.01)E04B 1/66(2006.01)E04B 1/78(2006.01)(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54)实用新型名称装配式建筑(57)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包括外框结构和位于外框结构内的内框结构,内框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内拉弯门框、间隔布置于两个内拉弯门框之间的多根内主梁、及连接于两个内拉弯门框之间的多根辅梁,内主梁和辅梁配合形成第一穹形屋面,第一穹形屋面的顶部设有屋顶斜面骨架,外框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外拉弯门框、及连接于两个外拉弯门框之间并呈穹形的拉弯主梁,拉弯主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外拉弯门框可拆卸连接,外拉弯门框从门框脚到门框头之间连接有多根间隔布置的拉弯主梁,两个外拉弯门框之间布置有多根与外拉弯门框平行布置并呈穹形的支撑梁,拉弯主梁和支撑梁配合形成第二穹形屋面,第二穹形屋面外罩于第一穹形屋面上。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附图10页CN 210976082 U 2020.07.10C N 210976082U1.一种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结构和位于所述外框结构内的内框结构,所述内框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内拉弯门框、平行间隔布置于两个所述内拉弯门框之间并呈穹形的多根内主梁、及连接于两个所述内拉弯门框之间的多根辅梁,每根所述辅梁均与所有所述内主梁可拆卸连接、并与每根所述内主梁垂直布置,所述内主梁和所述辅梁配合形成第一穹形屋面,所述第一穹形屋面的顶部设有屋顶斜面骨架,所述外框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外拉弯门框、及连接于两个所述外拉弯门框之间并呈穹形的拉弯主梁,所述拉弯主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外拉弯门框可拆卸连接,所述外拉弯门框从门框脚到门框头之间连接有多根间隔布置的所述拉弯主梁,两个所述外拉弯门框之间布置有多根与所述外拉弯门框平行布置并呈穹形的支撑梁,两个所述内拉弯门框的正上方分别设置有一根所述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与对应的所述内拉弯门框可拆卸连接,每根所述支撑梁均与所有所述拉弯主梁可拆卸连接、并与每根所述拉弯主梁垂直布置,所述拉弯主梁和所述支撑梁配合形成第二穹形屋面,所述第二穹形屋面外罩于整个所述第一穹形屋面。
装配式建筑施工核心技术的国内外专利分析结果汇报

装配式建筑施工核心技术的国内外专利分析结果汇报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建筑质量和环保意识的提高认识,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逐渐受到关注。
为了系统地了解国内外在装配式建筑施工核心技术方面的研发情况,本次报告基于对相关专利进行分析,旨在总结目前装配式建筑领域的专利趋势、主要技术路径和创新焦点。
二、全球装配式建筑专利概况1. 专利数量根据我们收集和分析的数据,全球范围内与装配式建筑施工相关的专利数量呈稳步增长趋势。
从2010年至今,这一趋势持续上升,并且在最近几年得到进一步加速。
2. 申请专利最多的国家/地区我们对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和典型发展中国家进行了特别关注。
结果显示,中国是申请与装配式建筑施工相关专利最多的国家/地区。
其次是美国、日本和欧洲部分国家。
3. 最激进公司通过分析专利申请排名,我们发现,许多世界知名建筑企业和科技公司在装配式建筑领域展现出积极的创新态势。
例如,在中国市场上,中国建筑集团、中国南方建筑集团等公司都以其专利数量居于前列。
三、国内外核心技术路径1. 模块化设计与制造模块化设计与制造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核心技术路径之一。
相关专利表明,在此领域,国内外企业纷纷提出了各种模块化设计和制造方法,如使用标准化构件、可快速组装的墙板等。
2. 自动化施工工艺自动化施工是实现高效装配式建筑的重要手段之一。
不同国家和地区采用的技术和设备存在差异。
在中国,机器人施工技术和3D打印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3. 节能环保解决方案在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背景下,节能环保是装配式建筑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相关专利揭示了各种应对方案,如太阳能利用、雨水收集和再利用等,国内外企业在该领域都进行了积极探索。
四、主要创新焦点1. 设计优化与多功能性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优化和多功能性是当前专利申请中较为突出的创新焦点。
不同国家的企业通过改良结构和材料,实现建筑更好的适应性,并提供更多的使用功能。
2. 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高质量和施工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专利技术解读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专利技术解读随着现代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模式,正逐渐受到业界和市场的关注。
装配式建筑相比于传统施工方法,具有施工速度快、构造精确、质量可控等优势。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专利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解读一些与装配式建筑施工相关的专利技术。
一、墙体拼接连接专利技术1. 接口密封技术:在装配式墙体拼接过程中,为了确保结构牢固和防水性能,需要使用密封材料来填充接缝。
相关专利技术可以提供更加高效和可靠的接口密封方案,例如采用聚氨酯泡沫胶条填充接口,并结合自锚固螺栓进行增强连接。
2. 键槽连接技术:为了增强拼接墙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在专利技术中引入了键槽连接设计。
通过在墙板边缘开设相应的凸起和凹槽,在拼接过程中实现墙板的互锁连接,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和墙体的整体稳定性。
二、结构混凝土柱和梁系统专利技术1. 预制处理技术:预制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
相关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模具、浇筑和养护等工艺控制,确保预制构件具有所需的强度、尺寸和表面质量。
例如,采用特殊的模具设计,使得混凝土预制构件表面能够形成细腻平整的纹理。
2. 快速连接技术:为了提高柱和梁之间的连接效率,在专利技术中引入了快速连接方案。
比如采用传统钢筋焊接方法进行连接时,容易出现焊点强度不均匀或者产生裂缝等问题。
而相关专利技术通过使用特殊连接件(如螺栓、夹具等)来实现快速固定,并且能够提高连接强度和可靠性。
三、楼层间板结构专利技术1. 施工工艺改进:在装配式楼层间板结构施工过程中,降低施工工序、提高施工效率是关键。
相关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改善楼层间板制造工艺,设计出更加轻量化、节能环保的产品。
例如,采用高强度混凝土材料和钢筋网增强结构,不仅可以降低自重,还能够提高楼层间板的抗震性能。
2. 接缝处理技术:在楼层间板的拼接过程中,需要对接缝进行处理以确保整体结构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相关专利技术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比如采用特殊密封胶条填充接缝、设计嵌入式螺栓连接等方法,使得楼层间板能够具有更好的承载力和抗拉强度。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专利技术项目介绍共25页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卢梭
了解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专利技术应用

了解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专利技术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专利技术应用是现代建筑行业中的一项重要趋势。
随着人们对建筑安全、质量和效率的需求不断提高,传统的施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采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成为一种新兴的选择。
在这个过程中,专利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提升建筑质量、节省施工时间,并降低项目成本。
下面将介绍一些应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专利技术。
一、结构连接专利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结构连接是一个至关重要和复杂的环节。
通过合理运用专利技术,可以使得结构连接更加牢固和安全。
1. 金属搭接连接系统金属搭接连接系统是一种常见且可靠的结构连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广泛采用。
通过特殊设计以及专利技术支持,金属搭接连接系统能够实现高强度和刚性,并且方便快捷地完成组件之间的拼装。
2. 钢结构组合节点钢结构组合节点是用于连接钢结构构件的重要部分。
通过应用专利技术,可以实现节点的快速连接和拆卸,提高施工效率。
同时,优化节点设计可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性。
3. 功能性连接件功能性连接件是一种能够满足特殊需求的结构连接元件,例如防震耐火、隔音减振等。
在装配式建筑领域,这类专利技术被广泛应用,以增强建筑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
二、节能环保专利技术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节能环保专利技术是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降低能源消耗而研发的创新解决方案。
1. 绿色建材绿色建材是指具有环境友好、耐久、有效节能等特点的建筑材料。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绿色建材可以降低室内有害物质释放和空气污染,并且可循环回收使用。
2. 高效隔热系统在冬季保温和夏季隔热方面,采用高效隔热系统具有明显的优势。
通过专利技术支持,隔热材料和设计可以实现更好的保温效果,降低供暖和空调负荷,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3. 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实现能源可再生的一种方式。
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光伏发电系统的专利技术可以将建筑物转化为一个微型的清洁能源站点,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结构[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结构[实用新型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dba3b52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c.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1288363.X(22)申请日 2018.08.10(73)专利权人 薛鹏静地址 054000 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泉北大街天厦综合楼专利权人 李琳琳 周广平 孟令飞(72)发明人 薛鹏静 李琳琳 周广平 孟令飞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跃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9代理人 谷岳(51)Int.Cl.E04B 1/61(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结构(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建筑技术技术领域的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结构,包括墙板,所述墙板的左侧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左侧中央均匀安装限位块,所述卡块的左侧顶部和底部均匀开设有安装槽,且两组安装槽内均安装密封条,所述墙板的右侧开设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左侧均匀开设有与限位块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卡块和墙板的右侧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墙板上均匀开设有通孔,该新型装配式建筑结构,通过将卡块安装到卡槽内,方便将两组墙板连接,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提高其稳固性,且安装速度快,成本较低,同时设置有限位块和限位槽,进一步提高相邻墙板之间的紧固性,还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均匀填充有消音棉,提高墙板的隔音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CN 208701922 U 2019.04.05C N 208701922U1.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结构,包括墙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1)的左侧安装有卡块(2),所述卡块(2)的左侧中央均匀安装限位块(3),所述卡块(2)的左侧顶部和底部均匀开设有安装槽,且两组安装槽内均安装密封条(8),所述墙板(1)的右侧开设有与卡块(2)相匹配的卡槽(4),所述卡槽(4)的左侧均匀开设有与限位块(3)相匹配的限位槽(5),所述卡块(2)和墙板(1)的右侧均开设有螺纹孔(6),所述墙板(1)上均匀开设有通孔(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