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凤歌的“新武侠”奇迹
步非烟作品全集 24部

步非烟作品全集 24部06-06华音流韶·紫诏天音一场幻境之旅一段人世间最虔诚的跋涉只为追随轮回转世间的惊鸿一瞥这是一片风景瑰丽的山水世界,也是一个血雨腥风的热血江湖。
四天令,意味着多年前所埋葬的一座巨大的宝藏。
而只有将四天令集于一手,才能成为打开宝藏的钥匙。
于是,原本平静的江湖渐起波澜。
而吉娜,一个与这华丽诡奇的梦境格格不入、一个单纯的只想寻找到八年前那双与自己纠缠一生的眼睛的山林的孩子,带着她的梦想,进入风起云涌的江湖,邂逅惊才绝艳的侠客,探06-06华音流韶·风月连城相思来到蒙汉交境处的村落天授村,找到了藏身古井中的日曜,但交手时却不慎被其所伤,内力被暂时封印。
这口古井被沉溺道术的嘉靖皇帝视为圣泉,派爱女永乐公主前往此地祭天。
不料公主行迹被蒙古骑兵得知,前来劫掠。
永乐公主大惊之下,也藏身井底。
相思不忍蒙古骑兵屠杀村民,于是与永乐公主交换衣服与身份,现身古井外。
不久前,被奉为武林砥柱的武当三老莫名陨命,陈尸少林寺门口。
武林盟主杨逸之出面主持大局,验尸时发现,除了06-06华音流韶·海之妖白银之城中,卓王孙与杨逸之定下生死之约,决战藏边冈仁波吉峰顶。
次年暮春,卓王孙携相思与步小鸾浮舟海上,前往藏边赴约。
在大威天朝号上,卓王孙一行邂逅了同样前去赴约的杨逸之,两人心照不宣,结伴同行。
另外几位江湖人士也以各种理由,登上了大威天朝号。
茫茫大海上风云变幻,六桩极为残忍、但也极精巧的杀人血案,以古印度神秘的祭祀“六支天祭”为张本,相继展开。
每一个人都身处危险之中,每一个人又都行踪诡秘,疑云重重06-06华音流韶·彼岸天都蒙古国国师、苍白少年重劫以非天之族最后王裔自居,一心要重建起永恒不灭的都城,为此,他不惜发动战争,将世界化为劫灰。
三月之内,长城以北浸染鲜血。
与大明公主交换身份的相思也被重劫俘获,作为战利品献给蒙古大汗俺答。
在塞上,相思与重劫打赌,各自用三个月的时间,建立一座真正永恒的城池。
梁羽生

从1954年开始,到1984年“封刀”,30年间,梁羽生共创作武侠小说35部,160册,1000万字。除武侠外, 梁羽生还写散文、评论、随笔、棋话,笔名有陈鲁、冯瑜宁、李夫人等,著有《中国历史新话》《文艺新谈》 《古今漫话》等。梁羽生先生于1987年移居澳大利亚,数年后归信基督教。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也曾受聘为 深圳市楹联学会的名誉会长。2006年12月回香港参加天地图书出版公司30周年活动时就曾突然中风,手脚活动 不便。及后一直在陈秉达疗养院中疗养。在患病2年多后,梁羽生先生于2009年1月22日在悉尼逝世,享年85岁。
1943年 十九岁;冬季,中学毕业,到良丰租房自修,准备报考广西大学。
1944年 二十岁;5月,湘桂战役失利。7月(疑),因战况变化,被迫返回家中。9月中旬,简又文、饶宗 颐等人来到蒙山避难。不久,拜简又文为师。10月,桂林沦陷。
1945年 二十一岁;月15日,日寇入据蒙山县城;16日,陈家上下同简又文等人,出发前往六排山暂避, 次日清晨抵达目的地;住约半月,返回。4月,日寇血洗文圩镇;16日,众人出发前往鹏汉村暂避,次日晚七时 抵达。几天后日军及汉奸全部退出蒙山。6月1日,蒙山全县治安恢复,众人返回陈家。8月8日,日本宣布无条件 投降。9月26日,随简又文返回广东。不久,考入岭南大学化学系。
梁氏前期作品中侠义的宣扬还是比较成功的。尽管梁氏过于沿用左派“史论”,把侠义理解为农民阶级对地 主阶级的阶级斗争,但天山七剑驰骋草原反抗异族的侵略,玉罗刹岳明柯等人反抗魏忠贤的鹰犬,营救忠良,尤 其张丹枫的大侠之风,南霁云段圭璋在安史之乱为国死难的豪杰之气,真正把侠义与时代责任联系起来,开拓了 武侠的境界。
影视作品
参考资料:
荣誉成就
荣誉
成就
2004年12月2日获得香港岭南大学颁发的荣誉博士学位。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鼻祖,2004年获香港岭南大 学颁发荣誉文学梁羽生在悉尼荣获澳大利亚华人文化团体联合会颁发的“澳华文化界终生成就奖”。
武侠控在哪里?让这10本小说带你体会瑰丽疏阔、悲欢喜怒的乱世江湖

武侠控在哪里?让这10本小说带你体会瑰丽疏阔、悲欢喜怒的乱世江湖“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金庸豪气的侠客,波澜壮阔的江湖,利落干脆的人物性格,都是属于武侠小说的魅力。
今天,就让小K带你走进武侠的世界,经典武侠与新武侠,总有一本适合你!经典武侠回顾01《天龙八部》金庸编辑推荐:★《金庸作品全集》入选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
★第四次中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金庸名列读者最喜爱的作家首位。
★“金庸的出现,是当代文化的一个奇迹。
他是一座高原,同时又是高原上突出的高峰……金庸小说的情节结构,是非常具有创造性的。
我敢说,在古往今来的小说结构上,金庸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冯其庸★金庸先生的作品以大历史为背景,视野广阔。
由于他的成功,奠定了武侠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池田大作内容推荐:本书是1978年版《天龙八部》,一书以北宋、辽、西夏、大理并立的历史为宏大背景,将儒释道、琴棋书画等中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其中,书中人物繁多,个性鲜明,情节离奇,尽显芸芸众生百态。
丐帮帮主乔峰与大理国王子段誉、少林弟子虚竹结为兄弟。
他身为大宋武林第一大帮帮主,发现自己竟是契丹人,虽受尽中原武林人士唾弃而不肯以怨报怨;他身为辽国南院大王,却甘愿背上叛族罪名,最终以悲壮的自杀来阻止辽国发兵攻宋,不愧为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作者简介:金庸原名查良镛,香港知名的新闻工作者和社会活动家,也是近代中国文学的重要作者之一。
以「金庸」为笔名的小说创作,可谓全球华语社会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
生于1924年,浙江海宁人。
毕生专业致力新闻工作,长达三十余年。
查良镛阅历丰富,文思敏捷,创作概括小说、政论、散文、译述和剧本。
其中以开创武侠写作新页最为特出,既有古典小说的精采传统,又能自出一格,豪情侠义跃然纸上。
不仅风靡全球华语社会,也有英语、日语等多国语言译本。
小说也多次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广播剧、舞台剧和电脑游戏软体。
02《多情剑客无情剑》古龙编辑推荐:《多情剑客无情剑》是古龙武侠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小李飞刀”系列的第一部。
梁羽生武侠作品全集(共34本)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无论是狂风暴雨,或是激流险滩。
实在是有些读不下去了,只看完了其中三本,后面的感觉不看也罢。
总的来说不及金庸古龙,不是每本都好。
有书叫《行者玄奘》。塞外奇侠,七剑下山,冰魄寒光有天女。哈哈。
精彩摘录
笑看云霄飘一羽,曾经沧海慨平生
弱水萍飘,莲台叶聚,卅年心事凭谁诉?剑光刀影烛摇红,禅心未许沾泥絮!绛草凝珠,昙花隔雾,江湖儿
简介
第3章龙虎斗京华
02
第5章塞外
奇侠传
04
06
第7章江湖
三女侠
第9章萍踪
侠影录
01
第4章草莽
龙蛇传
05
03
第6章七剑
下天山
第8章白发
魔女传
3
第10章冰川天
女传
1
4
第11章还剑奇
情录
第12章散花女
侠
第13章女帝奇
英传
2
5
第14章联剑风
云录
3
第15章云海玉
弓缘
1
4
第16章冰魄寒
光剑
第17章大唐游
雷
第35章幻剑灵
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5
第36章武当一
剑
作者介绍
这是《梁羽生武侠作品全集(共34本)》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女缘多误,前尘回首不胜情,龙争虎斗京华暮。
——调寄《踏莎行》
但见星河耿耿,明月在天;寒蛩哀鸣,夜凉如水。
那时正是凉秋九月,塞外草衰,漠漠荒原,遥接天际。
其实佛家最上乘的教义是要‘入地狱以救众生’,试问不辞任何艰苦也要普渡众生,照一些略识皮毛的人看
新武侠,还革不了金庸的命

问。 题
金庸在 17 后 出生的一代新人,他们所依 附的写作斗 92
这写者多中大 文’ 批 作 大 是 国 陆“革
年写完 Ⅸ 鹿鼎记》 台与前辈完全不 同,网络 时代 的写 作让佰 之后 , 从此封笔。 们的作品带有更多与读者互念也有了很大变化 ,“ 如果 侠 作 品 中 的 人 金庸所面临的是后殖民时代对 民族压迫和 物,早已超 出了 人性禁锢 的反抗 。其 作品的支柱是哲学主
写作天赋和努力,都会被笼罩在金庸的阴影 的情节 可以千变万化 ,但是这个套路却
,
_ _
;里无从脱身。北京大学 中文 系教授孔庆东 有推陈 出新。而这 也是武侠作品失去许客
骱旭
还记得 自己 在上世纪 8 年代刚刚接触 到金 新生代读者的缘 由。 0
i 庸武侠小说时的景象,“ 读完后,感觉很绝
修 遵 E 侠客 以 抗自 罗 》 的 是对 己
个人的追问,对
新武 侠 的作者 们 显然意 识 到 了这一
限来遥地。 。逍天问
j Ⅸ 的 曼荼罗》 、王晴川
函
—
所 武 文 创 点 在 们 作 中这 武 味 豆 有 侠 学 , 他 的 品 , 种“侠 ”
J 1 作者来说 ,他们 多地被一些现代性的元素所替 代,甚至在
皂 众人的关注。这一波大潮发端于上
“ 金庸 时代”的空档一直持续 了 3 后 0
)年代末, 0 近年来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叉 近两年 ,大陆出版的有关武侠题材
武侠的后金庸时代
对 于武侠迷来说 ,能停 留在金庸 时代
全世界的华人读者创 制出一个 自成体 系的
多年,尽管无人能够超越金庸所树立的高
i 波从 20 02年开始注意到,除了港台 他们大多有着较高的学历,许多作者甚至毕 过往。尽管其后来者也有如古龙这样另辟蹊 莛 文学作者外 ,在大陆也存在一批武 业于理工科,这为他们的作品带来了更多样 径 、巍然成家的人物 ,但无论怎样,武侠文 爱好者。他们 自发地写作,先是发 的知识背景。韩云波将这个现象称之为 “ 大 学写作的衰落却是不争的事实 习 络上,进而进入纸质媒体,一点一 陆新武侠”的崛起。
古龙武侠小说创作的新突破

古龙武侠小说创作的新突破古龙是一代奇才怪侠,与金庸、梁羽生三足鼎立、三分江湖。
自1960年武侠小说处女作《苍穹神剑》后开始大量创作,至1984年遗作《猎鹰·赌局》的发表,共著有71部,总计2 000万字以上。
珠海出版社剔除疑伪作后整理出版了68部。
古龙因酒色过度于49岁早夭,他像一颗流星,虽转瞬即逝却极尽光华。
“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是台湾作家乔奇写给古龙的挽联,除了对英才夭亡的叹惋,也体现出古龙所塑造经典人物的深入人心。
古龙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列为“台湾武侠四大家”之一,但他创作的真正成熟期及独特风格的诞生期则是在70年代之后。
其创作历程大致可分三个阶段:(一)早期(1960一1964)作品有《苍穹神剑》、《失魂引》、《剑毒梅香》、《孤星传》、《游侠录》、《日异星邪》等。
古龙开始写作武侠小说源于为当时的“三剑客”诸葛青云,卧龙生,司马翎捉刀代笔,这时的他还处在自创门派的探索阶段。
古龙才华极高,有很多奇思妙想,可最初时难免有胡编乱造之嫌,有时故事写至一半兴尽还会找人代笔续写。
这时期的作品内容奇特,情节诡异却荒诞不经,很是粗糙,并不成熟,与他中后期的作品在技术上、思想上都相去甚远。
(二)中期(1965一1968)作品有《绝代双骄》、《武林外史》、《浣花洗剑录》、《大旗英雄传》等。
古龙力推创新变革,尝试多种创作手法,作品虽不似后期那般境界高深,回味悠长,但也开始显露大家风范。
《绝代双骄》和《铁血传奇》奠定了他在台湾武侠界的地位,是其创作的里程碑。
这期间,金庸、梁羽生等人的香港优秀武侠小说流入台湾,古龙也依据此写了一些模仿性作品,如《大旗英雄传》是以金庸描写英雄成长的写作思路为基础的,结尾也有些类于《飞狐外传》,作品有力度且中规中矩,但处理不够细腻,没有特别精彩的篇章。
(三)后期(1969一1984)作品有《多情剑客无情剑》、《楚留香传奇》、《陆小凤传奇》、《七种武器》、《萧十一郎》、《欢乐英雄》、《天涯明月刀》、《流星蝴蝶剑》等。
梁羽生作品集

梁羽生作品集介绍梁羽生(原名梁秋生),祖籍广东,是中国现代作家、武侠小说家、电影编剧。
梁羽生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情节吸引了一大批的忠实粉丝。
本文档将介绍梁羽生的一些著名作品。
1.《神雕侠侣》《神雕侠侣》是梁羽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小说讲述了男主角杨过与女主角小龙女之间的爱情故事。
小说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扣人心弦的情节吸引了大量的读者。
该小说被多次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深受观众的喜爱。
2.《射雕英雄传》《射雕英雄传》也是梁羽生的经典之作。
该小说以北宋末年为背景,讲述了郭靖、黄蓉与江南七怪一同抗击辽国侵略的故事。
小说中融入了大量的历史元素和武侠精神,展现了中国武侠文化的独特魅力。
和《神雕侠侣》一样,该小说也被多次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
3.《笑傲江湖》《笑傲江湖》是梁羽生另一部广受好评的作品。
小说以江湖为背景,讲述了主角令狐冲在江湖中的传奇经历。
该小说以其轻松幽默的笔调和独特的人物设定深受读者喜爱。
同样地,该小说也被改编成了多部电影和电视剧。
4.《陆小凤系列》《陆小凤系列》是梁羽生的另一系列作品,也是武侠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该系列小说以主角陆小凤的冒险故事为主线,讲述了江湖中的复杂人物关系和周旋。
该系列小说以其精细的情节和细腻的描写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喜爱。
5.《绝代双骄》《绝代双骄》是梁羽生的一部脍炙人口的爱情武侠小说。
小说讲述了男主角段誉与女主角王语嫣之间的爱情故事。
小说以其浪漫唯美的描写和动人心弦的情节吸引了很多读者的关注。
6.《书剑恩仇录》《书剑恩仇录》是梁羽生的一部长篇武侠小说,也是武侠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明末为背景,讲述了主角郭铁匠在江湖中的冒险故事。
小说融入了大量的历史元素和武术技巧,极大地提升了故事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7.《倚天屠龙记》《倚天屠龙记》是梁羽生的一部长篇武侠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以宋朝为背景,以主角张无忌的成长历程为主线,讲述了武林中各种势力之间的斗争和恩怨。
梁羽生作品集

03
梁羽生武侠小说中的英雄人物
梁羽生武侠小说中的正义英雄
正义英雄是武侠小说的主要人物
• 梁羽生的作品中有大量的正义英雄形象,如张丹枫、云蕾等 • 这些正义英雄,具有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是武林中的楷模
正义英雄的成长,往往经历了艰难的挑战和考验
• 通过正义英雄的成长历程,梁羽生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正义的力量 • 作品中的正义英雄,既是故事情节的主角,也是作者对人性的赞美
CREATE TOGETHER
DOCS
DOCS SMART CREATE
梁羽生作品集赏析
01
梁羽生及其作品概述
梁羽生生平简介
梁羽生(1924-2009),原名陈文统,中国著名武 侠小说家
• 广西桂林人,生于北京 • 曾就读于广州岭南大学 • 1949年移居香港,后成为香港著名 报人
梁羽生被誉为“武侠泰斗”,与金庸、 古龙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的三大宗师
梁羽生武侠小说中的江湖情怀
江湖情怀是武侠小说的精神内核
• 梁羽生的作品中有大量的江湖情怀描写,如英雄豪杰的 担当、侠义精神的传承等 • 这些江湖情怀,构成了武侠小说的灵魂,提升了作品的 艺术价值
江湖情怀的传承,体现了武侠精神的传承
• 通过江湖情怀的描写,梁羽生展现了武侠精神的传承和 发扬 • 作品中的江湖情怀,既是故事情节的支撑,也是作者对 武侠精神的追求
05
梁羽生武侠小说的艺术特色
梁羽生武侠小说的叙 事技巧
• 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在叙事技巧上有很高的成就 • 如运用多角度叙事、倒叙、闪回等手法,使故事情节更加跌宕 起伏,引人入胜 • 如运用悬念、巧合等手法,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张刺激,吸引读 者的阅读兴趣
梁羽生武侠小说的人 物塑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才子凤歌的“新武侠”奇迹
他曾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痴,儿时的图书馆伴随奉节老城永沉江底。
弱冠之年他离乡求学,却违背了父亲从政的期望,一不小心成为了写书、编书之人……故事导读
凤歌是谁?他生在三峡长在三峡,其长篇武侠小说《昆仑》卖了80万套,29岁就被读
书界称为金庸后大陆武侠小说的领军人物。
他曾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痴,儿时的图书馆伴随奉节老城永沉江底。
弱冠之年他
离乡求学,却违背了父亲从政的期望,一不小心成为了写书、编书之人。
他彷徨过茫然过,深深体味到一个漂泊的文化人“白居不易”。
他恃才东出夔门,潜心创
作三年终得《昆仑》,自此一鸣惊人。
2月4日上午,凤歌履约来到重庆磁器口古镇。
踩着石板路,穿行在低矮陈旧的民宅间,凤歌的步伐时而迟疑,时而灵异。
这是他第一次来到磁器口,也是为数不多的几次途经重庆城。
“一条仿古的街道,门挨门窗挤窗,每一个伸出的头颅都是在兜售商品,古人见了也会觉
得滑稽,其实却很魔幻很动漫。
”在一家临江的茶楼落座,凤歌说了一点感想,“我不是一个
现实主义的人,不善于观察生活。
写武侠小说原是为了娱乐,没想到会成功。
从自己想写,
变成为合同必须写,这两年我真正感到有些疲累。
”
白帝城边一介书痴
图书馆里的守望者
2006年12月,凤歌凭借《昆仑》一书荣获武侠图书界最高奖项———今古传奇武侠文
学奖一等奖。
多家媒体评论,这基本确立了他作为大陆新武侠小说领军人物的地位。
凤歌真名叫向麒钢,1977年8月出生于奉节县老城。
凤歌的家靠近老城的码头,下一百
多级石阶就到长江边。
此处江面很窄,江水湍急。
两岸连绵的山峰直插云端,险峻而神秘。
这里就是李太白“朝辞白帝彩云间”的发轫地,也是“夔门天下雄”的瞿塘峡起点。
“我是独子,虽然现在1.83米的个子,但小时体弱多病,同学都喊我病殃殃,还因为生
病修学一年。
”凤歌推了推眼镜,他说,自己小学五年级就近视300度,现已超过800度。
对于孩提时的生活,凤歌只能在记忆里寻找。
县图书馆是他最爱去的地方,上小学时他
就在那里读完了四大名著。
“县里去图书馆的人很少,周末经常就我一人。
因实在冷清,有一
天突然通知我图书馆关闭了,要我去还借阅的书。
”
凤歌后来将读书的阵地转移到租书摊。
每天放学后,他都到书摊看一两个钟头的书。
冬
天寒风刺骨,小手冻得红肿皲裂。
妈妈心疼地为他打了一双毛线手套,但他嫌妨碍翻书页,
经常不戴。
后来将书租回家看,为了节省租金赶时间,经常等父母睡觉后,偷偷点起蜡烛看书,近视眼的度数就这样越来越深。
“什么叫如饥似渴,我直到现在,都只能在读书中体会。
”凤歌有些腼腆地笑笑,“不管是什么书,哪怕是世界上最深奥、最枯燥的书,我只要看上十分钟,就能进入状态。
”
上了四川大学,凤歌的阅读更如鱼得水,同学们送给他一个绰号:“图书馆最后的守望者”。
他读完了诸子百家、各类史记和近百部世界文学名著。
“最喜欢的书是《红楼梦》和
《追忆似水年华》,起码读了十几遍。
”
放弃公务员当记者
处女作是科幻小说
1997年,凤歌从奉节中学毕业后,考进四川大学学习行政管理。
选择这个专业,凤歌说,纯属遵从父命。
父亲兢兢业业一辈子,连续当了四届县劳动局局长,后又被评为全国劳模,是奉节有史以来仅有的两个全国劳模之一。
父亲希望凤歌将来能像他一样,做一个踏实工作的公务员。
“父命不可违,但学了四年的行政管理,我才发现自己不是块从政的料。
”花了大量时间阅读各类书籍,凤歌的视野和胸襟已逐渐开阔。
2001年大学毕业,凤歌拒绝了父母要他回老家做公务员的安排,决定留在成都找工作。
几番周折,他干上了记者。
在等待报到的过程中,凤歌创作了自己的第一篇科幻小说《洗礼》。
“当时仅仅是好玩,一边打电脑游戏,一边想写点文字,也不知道能不能写完。
”小说大约3万字,初稿花了10天时间。
凤歌先将小说贴到科幻论坛上,接着又将小说投到了《科幻世界》杂志社,就再没理会,继续玩他的《星际》、《帝国》、《仙剑》和《龙珠》等拿手游戏。
两个月后,《科幻世界》刊登了他的处女作《洗礼》。
上班半年后,国家整顿行业性报刊,凤歌所在的报社岌岌可危,人心涣散。
对记者业务还没有熟悉,大学毕业才进入职场就遇到这样的问题,凤歌自然感到茫然。
唯一的消解,就是写作。
创作《洗礼》的过程,让凤歌认识到了自己的弱势。
“写科幻小说太累,需要大量的科技素养作铺垫,而我是学文科的,这方面自然是缺陷。
”但是,创作《洗礼》也让他发现了自己的长处———善于讲故事。
于是,他开始扬长避短地创作武侠小说。
一部《昆仑》洛阳纸贵
百万字挣回一套房
记者做不下去了,凤歌只好到成都一家出版公司做编辑。
期间,奉节老城拆迁,家人移
民新城,百废待兴,父母催促他几次回家乡发展。
“那时我隐隐见到了一线曙光,大脑里有了一个庞大的武侠小说构思,那就是百万字的《昆仑》。
”
在成都打拼期间,凤歌一直是租房住。
父母每次出差来探望,见他辗转漂流,居无定所,自然十分忧虑。
靠写书挣钱,能在成都买套新房吗?那时,不仅父母不相信,凤歌心里也没
有底。
2002年,凤歌开始创作第一部武侠小说———《昆仑前传-铁血天骄》,以金庸《神雕
侠侣》中提及的“钓鱼城之战”为背景展开,“纯粹为了娱乐、搞笑,以游戏的态度开始写作。
”因此,写作的进度非常缓慢,“高兴了写一点,传到网上,不高兴了就不写。
对小说中的故事也无整体概念,想到什么写什么。
”这样持续了三四个月,《铁血天骄》完成,有十几万字。
但《铁血天骄》在网上的反响出奇火爆,引起了武汉《今古传奇》杂志的关注。
在应邀
参加了该杂志组织的“华山论剑”笔会后,2003年2月《今古传奇(武侠版)》正式向他伸出
了橄榄枝,希望他过去做编辑。
1个月后,凤歌带着他未完成的《昆仑》,还有他的新房梦,第一次走出夔门。
2005年初,110万字的《昆仑》开始在《今古传奇(武侠版)》连载,到年底结束时,
每期杂志的发行量增长了约15万册,几乎翻番。
同年10月,全套6册的《昆仑》在北京出版,截至去年底,总印数达80万套。
《昆仑》甫一问世,便洛阳纸贵,凤歌被“凤迷”们尊称
为“凤大”,书中主角梁萧的生死悬念成为网上讨论的热烈话题,还有不少女读者为书中缠绵
悱恻的爱情潸然泪下。
一部《昆仑》,凤歌共耗时三年。
“有70多万字是在成都写的,后30多万字在武汉完成。
我一般是晚上10点开始动笔,一直写到凌晨三四点钟,每天平均写两三千字,”他不嗜烟酒,每晚全靠两杯咖啡提神。
靠《昆仑》的稿费和版税收入,前年凤歌在成都二环附近购置了一套新房,价值40余万。
今年初,他又从杂志副主编升职为主编。
“新房钥匙刚拿到手,但人在武汉供职却无法去住,暂时作为投资了。
”
“山海经”系列不写了
最想写中国的《魔戒》
记者:有人说你是先模仿金庸,并把突破金庸作为目标。
凤歌:一开始模仿金庸没错,金庸对我影响很大,因为他是唯一让武侠融入主流文化的武侠作家。
而我写武侠小说的初衷,就是因为崇拜金庸先生。
但是我们现在首倡“新武侠”,绝不是要“革金庸武侠的命”。
金庸先生每部书都有创新,并不断吸收当时的流行元素,这恰恰是我们要学习的。
记者:你认为读者喜欢《昆仑》的原因是什么?
凤歌:《昆仑》写了一个大数学家梁萧的一生传奇。
他是一个智慧型的武林高手,也许读者感到新鲜,其他的我就不好多说吧。
记者:你的新书《沧海》销量怎样,下一步是否准备把“山海经”写完?
凤歌:《沧海》现在写了60万字,剩余30万字计划4月前交稿。
《沧海》第一部19万字,上月刚出版发行,但势头不及当时的《昆仑》。
《沧海》中我做了大胆的新探索,还不知道读者是否认可。
写《沧海》和写《昆仑》的状态不同,是签了合同按书商的计划写,这种写作状态我还需要适应。
原计划写一个“山海经”系列,但现在可能要放弃写“经”了。
我想学习调整一段时间,现在的武侠还没有跳出“言情武侠”的套路,趁自己还年轻没有完全定型,想做一些更新的尝试,或者写出中国的《魔戒》、《达芬奇密码》才是我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