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层中水汽

合集下载

大气层含水量对天气变化的影响分析

大气层含水量对天气变化的影响分析

大气层含水量对天气变化的影响分析天气变化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它给我们的衣食住行带来了很多挑战。

而大气层含水量作为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天气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大气层含水量的影响机制、天气变化与大气层含水量的关系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大气层含水量的影响机制。

大气层含水量主要通过水汽的蒸发和降水的过程来调节。

当气温升高时,水面上的水分会蒸发成水汽,使大气层含水量增加;而当温度下降时,水汽会凝结成云、雨水等形式,从而降低大气层含水量。

此外,风的影响也十分重要。

风的吹动会带走大气层中的水汽,使大气层含水量减少。

因此,大气层含水量的变化与气温、降水以及风速有着密切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看看天气变化与大气层含水量的关系。

天气的变化有时会伴随着大气层含水量的变化。

例如,当大气层含水量较高时,气温升高,天空阴云密布,通常会出现降水现象;而当大气层含水量较低时,气温较低,天空晴朗无云,降水几率较小。

此外,大气层含水量的变化还会影响到气温的变化。

较高的大气层含水量会导致大气层的温度增加,从而使地面温度上升;而较低的大气层含水量则会导致温度下降。

因此,天气变化与大气层含水量密切相关,大气层含水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天气的变化。

此外,大气层含水量的变化对生态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

大气层含水量的增加会导致降水增加,进而改变地表水资源分布格局和土壤湿度。

这对作物生长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在降水增加的地区,农作物的生长条件会改善,但同时也容易导致水浸灾害的发生。

而大气层含水量的减少则会使地表水资源减少,导致区域干旱等问题。

在干旱的地区,植被容易受到影响,生态环境逐渐退化。

因此,大气层含水量的变化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大气层含水量作为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天气变化以及生态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了解大气层含水量的影响机制、掌握天气变化与大气层含水量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天气变化,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管理生态环境。

大气科学中的水汽物理学研究

大气科学中的水汽物理学研究

大气科学中的水汽物理学研究大气科学是一门关于地球大气的研究学科,它涉及到大气层中的各种气体和气溶胶,以及气氛动学、大气辐射和气象学等方面的知识。

其中,水汽物理学是大气科学中一个焦点研究领域,它涉及到水蒸气在大气层中的产生、输送和沉降等过程。

水汽在大气层中的含量很少,通常只占空气体积的一部分,但它却对大气层中的很多过程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水汽是大气层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它能够吸收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从而导致大气温度升高。

另外,水汽也是云和降水的重要物质来源,它在大气层中的分布和变化对气候、气象和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汽物理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水汽在大气层中的分布、沉降和分解过程,水汽吸收和辐射过程,水汽与其他气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下面将重点介绍水汽物理学中的几个研究方向:1.水汽输送和沉降水汽在大气中的输送和沉降是大气科学和气象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水汽的输送是指水汽从低层大气向高层大气或者由高层大气向低层大气的水平和垂直运动过程,这些运动过程可以是对流、传输、扩散和辐射等不同机制的组合。

水汽的沉降是指水汽由高层大气向低层大气运动,最终落到地表上,形成降水、露、霜等形式。

研究水汽输送和沉降的物理机制和规律,对气象和环境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水汽吸收和辐射水汽具有较强的吸收和发射电磁波的能力,特别是在红外区域,其吸收和辐射比例十分显著。

研究水汽的吸收和辐射特性,对于气候变化、大气温室效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研究水汽的吸收和辐射机制,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大气层中的其他物质的光学特性。

3.水汽与其他气体的相互作用水汽和其他气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大气物理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它涉及到大气层中各种气态成分之间的交换和相互作用。

通过研究水汽和其他气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以深入理解大气层中各种气体之间的物理机制和变化规律,为建立精准的大气物理模型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随着大气科学的不断发展,水汽物理学的研究领域也日渐拓宽。

大气层中的水汽输送与降水分布模拟

大气层中的水汽输送与降水分布模拟

大气层中的水汽输送与降水分布模拟大气层中的水汽输送和降水分布是地球上水循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模拟大气中的水汽输送和降水分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天气变化,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本文将探讨大气层中的水汽输送机制以及使用模拟方法预测降水分布的实践。

第一部分:大气层中的水汽输送机制大气层中的水汽输送主要由两个过程组成:蒸发和降水。

蒸发是指地表和水体表面的水分受热而转化为水蒸气,由风或气流将水蒸气带到不同地区。

降水则是指水蒸气冷却凝结形成水滴或冰晶,并经过重力作用下落到地面。

由于大气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受到地理、气候和季节等因素的影响,水汽输送和降水分布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例如,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水汽蒸发量大,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而中纬度地区由于气候较为温和,降水分布相对均匀。

同时,大气中的水汽输送受到大气环流、地形和地表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降水带和降水极值区。

第二部分:降水分布模拟的方法和应用为了更准确地预测降水分布,气象学家和科学家们使用数值模型对大气层中的水汽输送和降水分布进行模拟。

数值模型通过建立大气层的方程组和物理参数,运用计算机算法模拟大气层的运动和变化。

一种常用的降水分布模拟方法是通过数值天气预报模型。

这些模型使用局地气象观测数据作为初始条件,根据数值方程组和物理参数计算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大气层状态,并进一步模拟地表降水量和分布。

这种方法已经在气象预报和天气灾害预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另一种降水分布模拟方法是通过区域气候模型。

这些模型以大气层中的水汽输送为基础,根据地理、气候和地表特征等参数,模拟出地区的降水分布。

区域气候模型可以更好地考虑地理和地表特征对降水的影响,对于研究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管理等方面有很大的意义。

第三部分:模拟降水分布的挑战和展望尽管降水分布模拟在气象科学和气候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大气层的运动和变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需要准确的初始条件和物理参数才能进行准确的模拟。

大气层的组成认识大气层的重要性

大气层的组成认识大气层的重要性

大气层的组成认识大气层的重要性大气层的组成与认识大气层的重要性大气层是地球周围的气体包围层,对地球和其上的生物系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大气层的组成成分,探讨大气层的重要性,并分析其对我们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一、大气层的组成大气层主要由以下几种气体组成:1. 氮气:占据大气层的78%,是最主要的组成成分;2. 氧气:占据大气层的21%,对生命的存在至关重要;3. 氧化氮:包括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等,是空气质量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4. 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之一,直接影响地球的气候;5. 水汽:水蒸气的存在使得水循环得以进行;6. 稀有气体:如氩气、氦气、氪气等。

这些气体组成了地球上可呼吸的大气层,为地球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认识大气层的重要性1. 维持生物生存:大气层中的氧气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呼吸的重要来源,没有大气层的保护,地球将无法维持生物的存在;2. 调节气候: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和水循环等作用调节着地球的温度和气候,使地球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3. 屏蔽紫外线:大气层中的臭氧层能够屏蔽掉太阳的紫外线,防止它们直接照射到地球表面,保护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4. 保护地球不受小行星撞击:大气层的阻力可以消耗来自太空的小行星和陨石的动能,减少它们对地球的撞击影响;5. 传播声音:大气层中的空气能够传播声波,使得声音可以在地球上传播;6. 提供空气运动能源:大气层中的气候系统和风力是可再生的能源来源,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动力。

三、大气层的影响与挑战1. 气候变化: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增加导致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给人类和生物系统带来挑战;2. 空气污染:大气层中的臭氧破坏物质、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等的排放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3. 臭氧空洞: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受人类活动的干扰而出现臭氧空洞,加剧紫外线辐射,对生物造成危害。

针对这些挑战,国际社会积极采取措施,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强环境保护和空气质量监测等,以保护大气层和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

那么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1水循环的过程
水循环是多环节的自然过程,全球性的水循环涉及蒸发、大气水分输送、地表水和地下水循环以及多种形式的水量贮蓄降水、蒸发和径流是水循环过程的三个最主要环节,这三者构成的水循环途径决定着全球的水量平衡,也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总量。

蒸发是水循环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由蒸发产生的水汽进入大气并随大气活动而运动。

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一部分还来自大陆表面的蒸散发。

大气层中水汽的循环是蒸发-凝结—降水—蒸发的周而复始的过程。

海洋上空的水汽可被输送到陆地上空凝结降水,称为外来水汽降水;大陆上空的水汽直接凝结降水,称内部水汽降水。

一地总降水量与外来水汽降水量的比值称该地的水分循环系数。

全球的大气水分交换的周期为10天。

在水循环中水汽输送是最活跃的环节之一。

2水循环的作用
①水是所有营养物质的介质,营养物质的循环和水循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②水对物质是很好的溶剂,在生态系统中起着能量传递和利用的作用;
③水是地质变化的动因之一,一个地方矿质元素的流失,而另一个地方矿质元素的沉积往往要通过水循环来完成。

大气层中的水汽循环奥秘

大气层中的水汽循环奥秘

大气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维持系统之一,同时也是一个复杂而神秘的系统。

人们对于大气层和其中发生的各种变化的研究已经进行了数百年,但我们仍然只能勉强理解其中的奥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大气层中的水汽循环,这是大气层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过程之一。

2.水的循环过程水在大气层中以各种形式存在,包括水蒸气、云、雨、霜、雪等。

水的循环过程主要包括蒸发、凝结、降雨和蒸散四个阶段。

2.1.蒸发蒸发是指水从地表或水体表面蒸发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

太阳能是引起蒸发的主要原因,它提供了足够的能量使得水分子从液态转变为气态。

蒸发发生在陆地、海洋、湖泊、河流和植被表面等各种场所。

2.2.凝结凝结是指水蒸气转变成云、霜、雾或雨的过程。

当水蒸气在空气中冷却到饱和点时,就会形成云或雾;当水蒸气冷却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凝结成霜;当水蒸气冷却到足够低的温度时,就会形成雨或雪。

2.3.降雨降雨是指水从云层落下到地面的过程。

当云层中的水滴变得足够大,重力就会使它们落向地面,这就是降雨。

2.4.蒸散蒸散是指水从植物表面蒸发的过程。

植物根部吸收地下水分,将其转化为植物体内的水分,然后通过叶子表面蒸发出去,形成水蒸气。

这些水蒸气最终会重新进入大气层中的水循环过程。

3.大气层中的水汽循环作用大气层中的水汽循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于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气候和水循环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3.1.生态系统大气层中的水汽循环是地球上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为植物提供了水分,帮助它们生长和繁殖。

同时,降雨也为动物提供了水分和食物,维持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3.2.气候大气层中的水汽循环对于地球上的气候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太阳能是引起蒸发的主要原因,而蒸发又是将能量从低纬度地区转移到高纬度地区的重要途径之一。

这种能量转移导致了大气层中的温度分布不均,进而引起了气候的变化。

3.3.水循环大气层中的水汽循环是地球上水循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将水从海洋、湖泊和河流中蒸发出去,然后通过凝结和降雨的方式回到地面,供应植物和动物使用。

大气层的成分和结构

大气层的成分和结构

大气层的成分和结构大气层是地球上层次最高的气体层,由各种气体组成,这些气体的比例和密度随高度变化而不同。

它的厚度约为1000公里,由地球表面向上延伸至约1000公里的高度处,分为多个区域。

本文将介绍大气层的成分和结构。

一、大气层的成分大气层主要由氮气、氧气、氩气、水汽、二氧化碳等组成。

其中,氮气和氧气是最主要的两种气体,分别占据了大气层近98%和近1%的比例。

这两种气体最大的贡献是维持生命的呼吸过程。

氩气占据了人类呼吸过程中的0.93%。

所以说,这三种气体构成了大气层的大部分。

其他在大气层中存在的气体则占据很小的比例,但它们也为大气层的生态系统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二氧化碳是其中最重要的气体之一,是地球上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能够吸收太阳光照射地表后的热量,并发挥作用,保持地球上的温度。

二、大气层的结构大气层的结构可以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每个层次有独特的特征和作用。

1. 对流层:对流层的高度约为0-10公里,气压越来越低,温度越来越低,氧气和氮气是主要成分。

对流层中自然界的气候现象如气旋、台风、龙卷风等都发生在这个层次。

2. 平流层:平流层高度约为10-50公里,主要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在这个层次中,风向基本不变,风速较慢,许多现代化的无人机、流星采样等都发生在这个层次中。

3. 中间层:中间层高度约为50-85公里,这个层次的特征是在其中存在大量的夜光。

中间层主要含有稀有气体、水汽和臭氧等物质。

其中,臭氧主要的贡献是屏蔽了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保护了地球生物。

4. 热层:热层高度约为85-600公里,这个层次的最主要特征是异常高温,温度可以高达1800摄氏度以上。

热层主要由大气分子的电离产物组成。

5. 外层:外层高度约在600公里以上。

这里的大气非常稀薄,因此这一层是宇宙空间的开始。

外层主要是由高能带电粒子和气体组成。

总之,大气层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不仅提供了我们所需要的氧气和其他气体,还保护了我们免受来自太空的伤害。

大气层中的水循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过程

大气层中的水循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过程

1.引言地球上的水循环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过程。

在大气层中,水以不同形式存在并不断进行循环,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生存所需的水资源。

本文将探讨大气层中的水循环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和环境。

2.水循环的基本过程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它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地表径流等过程。

首先,太阳能使得地表水蒸发,形成水蒸气。

这些水蒸气在大气层中冷却后凝结成云,并随后形成降水,如雨水、雪等。

降水之后,一部分水直接返回海洋或湖泊,但另一部分会渗透进入地下水层,供给植物和动物使用。

此外,地表径流也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降水后未被渗透的水流入河流、湖泊和海洋。

3.大气层中水循环的重要性3.1.保持地球的水资源平衡大气层中的水循环是维持地球上水资源平衡的关键。

通过蒸发和降水,地球上的水分得到重新分配,确保各地区都能够获得足够的水资源。

这对于农业、工业和人类生活非常重要。

3.2.调节地球的温度大气层中的水循环还参与调节地球的温度。

在太阳能照射下,水蒸气吸收热量并上升,形成云层。

当云层移动到其他地区时,降水释放出热量,使得该地区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

这种温度调节有助于维持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3.3.影响降水模式大气层中的水循环也影响着降水模式。

不同地区的降水量和降水类型取决于大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和气候条件。

例如,沿海地区由于海洋水汽的蒸发,通常拥有更高的降水量。

而内陆地区则可能受到山脉的阻挡,导致降水相对较少。

了解降水模式对于农业、水资源管理和气候预测都非常重要。

4.大气层中水循环的影响4.1.农业大气层中的水循环对农业至关重要。

适量的降水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它为植物提供了水分和养分。

同时,从地下水层获取的水也是农业灌溉的重要来源。

水循环的异常变化,如干旱或洪涝,可能会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到粮食供应和农民的生计。

4.2.水资源管理大气层中的水循环对水资源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层中水汽、水滴、冰晶等到悬浮物质,使日、月、星、辰在天空中出现多种色彩和许多光学现象,观察它的变化,可以预测未来天气。

“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

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如果大气中水汽过多,则阳光中一些波长较短的青光、蓝光、紫光被大气散射掉,只有红光、橙光、黄光穿透大气,天空染上红橙色,开成朝霞。

红霞出现表示西方的云雨将要移来,所以,“朝霞不出门”。

到了晚上,看到晚霞,表明云雨已移到东方,天气将转晴,所以“暮霞行千里”。

谚语“日出胭脂红,无雨也有风”,、“日出红云,劝君莫远行”、“太阳照黄光,明日风雨狂”等也是这个道理。

“太阳正午现一现,以后三天不见面”,指前两天和当天上午阴雨,中午出现太阳,没有多久天气又转阴雨,预示天气将会连续阴雨一、看云识天气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

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早晨东云长,有雨不过晌。

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

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

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

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

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

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

老云结了驾,不阴也要下。

云吃雾有雨,雾吃云好天。

云吃火有雨,火吃云晴天。

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

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

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

西北恶云长,冰雹在后晌。

暴热黑云起,雹子要落地。

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黑黄云滚翻,冰雹在眼前。

黑黄云滚翻,将要下冰蛋。

满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脱。

二、看风识天气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

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

半夜东风起,明日好天气。

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

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

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

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

南风若过三,不下就阴天。

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

晌午不止风,刮到点上灯。

无风现长浪,不久风必狂。

无风起横浪,三天台风降。

大风怕日落,久雨起风晴。

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

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

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

春天刮风多,秋天下雨多。

三、看天象识天气天空灰布悬,大雨必连绵。

天上拉海纤,下雨不过三。

四周天不亮,必定有风浪。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

日落黄澄澄,明日刮大风。

日出太阳黄,午后风必狂。

星星水汪汪,下雨有希望。

星星眨眨眼,出门要带伞。

日月有风圈,无雨也风颠。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风大夜无露,阴天夜无霜。

大雾不过三,过三阴雨天。

雾露在山腰,有雨今明朝。

久晴大雾阴,久雨大雾晴。

雷声连成片,雨下沟河漫。

先雷后刮风,有雨也不凶。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闷雷拉磨声,雹子必定生。

阴雨亮一亮,还要下一丈。

四、看物象识天气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

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

海雀向上飞,有风不等黑。

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

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

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

腰酸疮疤痒,有雨在半晌。

枣花多主旱,梨花多主涝。

晴天不见山,下雨三五天。

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来。

海水起黄沫,大风不久过(以上转自广西玉林市气象局)看云测天谚语1、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2、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3、早看东南,晚看西北4、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5、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日落红云升,来日是晴天6、日落云里走,地雨半夜后7、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8、乌龙打坝,不阴就下。

9、云在东,雨不凶;云在南,河水满10、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11、天上棉絮云,地上有雨淋12、天上堡塔云,地下雨淋淋13、云交云雨淋淋14、西北黄云现,冰雹到跟前15、屏山出云,不用问神16、晚上西北暗,有雨还有闪;晚若西北明,来日天气晴17、鱼鳞云,不雨也风颠18、西北来云无好货,不是风灾就下雹19、黑云是风头,白云是雨兆20、云结亲,雨更猛观风测天谚语1、四季东风下,只怕东风刮不大2、春东夏西秋不论3、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秋起东风马牛不相及秋不论,冬起东风雪边天4、开门风,闭门雨5、东风下雨东风晴,再刮东风就不灵6、南风刮到底,北风来还礼7、东风急,雨打壁8、南风腰中硬,北风头上尖9、早刮东风不雨,涝刮西风不晴10、南风转东风,三天不落空11、雨后西南风,三天不落空12、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井底干13、西风随日落止,不止刮倒树14、西北风开天锁15、西南转西北,还得半个月16、南风不过三,过三不雨就阴天17、风乱转,不用算18、东风湿,西风十,北风寒,南风暖19、顶风上云,不雨就阴20、急风行雷电声光测天谚语1、早雷下大雨,下雨不过晌2、雷打天顶不雨不大,雷打云边大雨降3、响雷雨不凶,闷雷下满坑4、急雷快晴,闷雷难晴,5、昙天西北闪,有雨没多远6、雷声像拉磨,狂风夹冰雹7、春雷十日阴,春雷十日寒8、露水闪,来日晴9、东闪空,西闪雨,南闪火门开,北闪连夜来(民间天气谚语收集)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云盖住山顶,叫“山戴帽”。

云层挡住山腰,可见山顶,叫“云拦腰”。

当阴雨天气来临时,云层比较低,云底盖住山顶。

云层越厚,云罩山越低,表明空气中的水汽越多,这就越容易形成雨天。

但是,如果山戴帽了,云层不增厚;或者在雨后出现的云抬高的“山戴帽”,就不是有雨的预兆。

所以有“有雨山戴帽,快晴帽抬高”的说法。

拦腰的云,一般都是由于夜间冷却生成的地方性云。

云层不厚,当太阳升高后,云也就消散了,所以“云拦腰”未来是晴天。

乌头风白头雨“乌头”与“白头”是指两种云的云顶颜色来说的。

“乌头”是浓积云的一种,“白头”是积雨云的一种。

这两种云常在夏天出现。

“乌头”云,云底平,顶部隆起,主要是由水滴组成,云中小水滴吸收和散射了部分太阳光,使云底和云顶显得浓黑。

“白头”云顶部凸起,由于空气对流旺盛,垂直发展很快,云越来越伸高,云顶扩散,发展非常旺盛,不久就占据了大部分天空,云顶是冰晶结构,所以呈白色。

这两种云比较,“乌头”云不如“白头”云发展旺盛,因此一般下雨不大或不下雨,只刮一阵风,所以叫“乌头风”。

但如果“乌头”云发展旺盛,逐渐变成“白头”云,便造成较强烈的雷雨,所以叫“白头雨”。

早虹雨晚虹晴虹出现的位置,与太阳所在方向相反。

上午太阳在东,虹在西边。

下午太阳在西边,虹在东。

因天气系统运动的规律,是自向东移动,西边出现虹。

表明西边的雷雨区会移来,本地将有雨,东边有虹,表明雨区在东,它会东移出,就不会影响本地。

所以也叫“东虹日头,西虹雨”。

鱼鳞天无雨风也颠在蔚蓝色的天空,有时可看到排列整齐而又紧密的白色小云片,好似鱼鳞,在气象学上叫卷积云。

卷积云一般出现在五千米以上的高空,形成后只能维持几分钟到一个多小时。

出现这种云,表明地上空有低压槽移近。

影响地面的天气,一般多靠高空的大气运动。

因此卷积云出现,是晴天向阴雨天气移换的时候。

“鱼鳞天,无雨风也颠”,就是风雨的预兆,一般一两天内就会有风雨。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夏天,烈日当空,地面受到强烈的日光照射,使局部地区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并夹带大量的水汽上升,水汽升到天空变冷便凝结成云。

这种云叫做地方性的对流云,它的范围不大,又是移动的。

对流发展旺盛,便形成带电的雷雨云。

这种云在远处打雷下雨,我们就只能听到雷声。

在近处也只下场阵雨,一下子过去,雨过天晴,所以“有雨不多”。

也称“未雨先雷,有雨不大”。

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在春夏季节的傍晚,天空的西边,有象石山耸立的乌云迎接日,日落进云里就看不见了,群众叫“乌云接落日”。

这种乌云,是指浓积云或积雨云,这种情况大部是由高低空低气压系统造成的。

它的移动规律一般是自西向东的,所以会影响本地。

因此它移动速度的快慢不同,大都较慢,要明天才下雨,所以叫“不落今日落明日”。

[气象谚语集锦]天象1、久雨刮南风天气将转晴2、云绞云雨淋淋3、朝起红霞晚落雨晚起红霞晒死鱼4、天有铁砧云地下雨淋淋5、直雷雨小横雷雨大6、南闪四边打北闪有雨来7、月亮撑红伞有大雨8、月亮撑蓝伞多风去9、日落射脚三天内雨落10、西北天开锁午后见太阳11、星光含水雨将临12、久晴天射线不久有雨见13、对时雨连几天14、朝有棉絮云下午雷雨鸣15、风静又闷热雷雨必强烈物象16、燕子低飞天将雨17、燕子窝垫草多雨水多18、群雁南飞天将冷群雁北飞天将暖19、蚂蚁搬家天将雨20、大榕树冬不落叶兆春寒21、猪衔草寒潮到22、狗泡水天将雨23、鸡晒翅天将雨24、蜜蜂迟归雨来风吹25、蚯蚓封洞有大雨26.日暖夜寒,东海也乾。

2.风吵有雨。

3.缸穿裙,大雨淋;盐出水,铁出汗,雨水不少见。

4.星星眨眼,下雨不远;星星闪烁,风力变强。

5.雷打惊蛰前,四十九日不见天。

6.十雾九晴天。

7.早雾晴,晚雾阴。

8.朝霞雨,晚霞晴。

9.好中秋,好晚稻。

10.东虹日出,西虹雨;晨虹有雨,晚虹晴。

11.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到月半。

12.将下雨:春看海口,冬看山头。

13.春雾曝死鬼,夏雾做大水。

14.早晨地罩雾,尽管洗衣裤。

15.木棉树开花,雨季要提前。

16.未吃五月节粽,破裘不敢放。

17.晚上看见月亮、星星,明天会是大太阳。

18.将下雨:蝉停止鸣叫、乌鸦在天空中叫、白天乌鸦抢窝、麻雀成群在屋檐下、蝙蝠成群在角落、蟑螂特别多、蜻蜓低飞、燕子低飞、蚱蜢在地上跳、蛇钻出洞来、蚂蚁回巢、蜘蛛停在网中心不动、牛羊找乾地躺下来、鸟兽成群结队、水中的鱼无缘无故一直跳、多飞机云、乌云。

鱼鳞天(鲱鱼鳞),不雨也疯癫。

雨蛙呱呱叫,下雨必来到。

行云方向相反、云层厚,要下雨。

早晨天发红,海上警渔翁。

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

明天有雨落,今晚蚊子恶。

蚂蚁成群爬上墙,雨水淋湿大屋梁。

19.将放晴:蜘蛛离巢重筑新巢、春天吹北风、金龟子飞进笼里、蚂蚁出穴觅食、既出太阳又下雨、公鸡登高报晓、海鸟向大海飞去、鸟雀高飞、鸽子傍晚咕咕叫。

黄昏天发红,渔翁笑声隆。

天上鱼鳞斑,地上晒谷不用翻。

蜘蛛张了网,必定大太阳。

鸡在高处鸣,雨止天要晴。

20.蜜蜂低飞,有雷雨。

21.打雷,梅雨终结。

22.饭粒黏碗、山腰有卷云,天气晴。

23.候鸟早飞来之年,雪较多。

24.正月冷死猪(寒死龟),二月冷死牛,三月冷死播田夫。

25.四月初八晴,瓜果好收成。

26.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飘飘晴;六月十九,无风水也吼。

27.六月大风台,七月作水灾。

28.九月九港风。

29.雾紧靠山顶往上飘、烟往上飘时晴天,横散时下雨。

30.天气变坏:水沟臭臭的、海水起大浪(起风)。

31.雨来雪,不停歇。

32.雷打天顶,有雨不狠;雷打天边,大雨连天。

33.早晚冷,中午热,下雨半个月。

34.有雨山戴帽,无雨河起罩。

35.雨不歇:顶看初三,下看十八。

36.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种。

37.大雨无雨,明年旱。

38.立春落雨至清明。

39.雾气升山顶,将有倾盆大雨;雾气散大地,无风且无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