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2015-2016学年初二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试卷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试卷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试卷说明:本卷共8页,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A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 、人感觉到最舒适的温度是37℃C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70mmD 、50米跑的成绩约是4s2、小沈阳在2009年春晚表演小品“不差钱”时模仿歌手刀郎的声音,观众感觉很像。
从物理学角度看,小沈阳主要是模仿了刀郎歌声中的()A 、音色B 、音调C 、响度D 、音速3、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A 、市区内禁止汽车鸣喇叭B 、市区内种草植树C 、厂房里工人带上耳塞D 、机动车的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B 、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 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主要是改变响度C 、道路两旁的隔音墙,这是在声源处D 、B 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实施减弱噪声在医学中的应用5、“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下图中四个图是小严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 C、D 、 6、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
用这支温度计先后去测量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那么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A 、38℃,39℃B 、39℃,40℃C 、38℃,40℃D 、39℃,39℃7、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 —t 图像如右图所示。
有图像可知( )A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 、经过6 s,甲在乙前面1.2 m 处C 、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D 、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1分)8、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它的符号是,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 。
9、俗语“震耳欲聋”、“声音刺耳”、“闻其声知其人”分别反映了声音的特征,这些特征依次是:、、。
北京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冻豆腐内部有许多小孔,做菜时这些小孔饱含汤和佐料因而味道鲜美这些小孔的成因是()A.豆腐自身冻缩而成B.外界的冰雪扎进豆腐里而成C.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再熔化成水形成的D.豆腐自身膨胀而成2.用一支水银温度计测量放在24℃房间里的一盆热水的温度时,当温度计的水银上升经过“29℃”这一刻度时,温度计的读数表示的是()A.房间里的温度B.热水的温度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D.无法判断3.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物理知识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春季,农民伯伯用地膜覆盖农田育苗——降低液体温度减慢蒸发B.夏季,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冰减少,手感到凉——熔化吸热C.秋季,东北街道的树枝上挂着一层霜——霜是非晶体D.冬季,戴着眼镜从室外走进室内,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4.下列自然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冬天有时没见雪化成水,但雪却不见了是熔化现象B.夏天清晨,植物上常有露水,是液化现象C.冬天户外的人嘴里不断呼出白气是汽化现象D.深秋的早晨,有时地面上会有一层霜,是升华现象5.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短,拨动时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B.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C.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消除噪声的产生D.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6.如图,7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高度不同的水,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则可以发出哨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敲击瓶子时,从左到右,音调越来越低B.敲击瓶子时,声音是由瓶中空气振动产生的C.用嘴吹气时,声音是由瓶子中的水振动产生的D.用嘴吹气时,从左到右,音调越来越低7.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速度总是340m/sB.用超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能传递能量C.市区内禁鸣喇叭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更大8.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从有效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是属于()A.控制噪声源B.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C.保护受噪声影响者D.控制噪声的音调和音色9.为响应“绿色出行”的号召,三个好朋友决定选择不同的低碳环保方式出行。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物理期中试题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物理期中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共26分。
其中1~10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11、12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3分,漏选得2分,错选、多选得0分。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添在下面的表格中)1.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乒乓球的直径约为10cm B.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0kgC.学生用椅子高80Cm D.辽宁某些地区夏季的气温最高可达35℃左右2.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一一汽化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3. 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A、人呼出的水蒸气B、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细小水珠C、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细小水珠D、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4.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
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C.先凝华后升华 D.先升华后凝华5.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
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 B.汽化 C.熔化 D.凝固6.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A.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 B.湿裤子晾干C.冬天窗玻璃上有冰花 D.钢水浇铸得到钢件7.. 如图所示,将烧杯中的水加热到沸腾后再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水A.一定沸腾 B.一定不沸腾C.下部沸腾,上部不沸腾D.开始不沸腾,过一会儿也沸腾了8.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体积越大,其密度越小B. 物体的质量越大,其密度越大C.根据ρ=m/V可知,ρ与m成正比,ρ与V成反比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特性,与其质量和体积无关9.鸡尾酒是由几种不同颜色的酒调配而成的,经调配后不同颜色是酒界面分明,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酒具有不同的A.质量B.体积C.温度 D密度10.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铅笔芯,用去一半后,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物理量是它的A.质量B.体积C.长度D.密度11.下列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C.用扫帚把积水摊开 D.给盛水的饮料瓶加盖12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冷冻室里,过一段时间,水全部结成冰.则水结冰后A.质量变大B.质量不变C.密度变小 D.体积变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13. 摄氏温标是这样规定的: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_______ 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____ 规定为100摄氏度。
2015-2016年北京市171中八年级年物理期中试卷及解析答案

2015-2016学年北京市171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0分)1.(2分)夏天,加在饮料里的冰块逐渐消失,其物态变化是()A.升华B.凝华C.熔化D.凝固2.(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D.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3.(2分)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雨滴落在地面上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B.“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C.市区内“禁鸣喇叭”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快4.(2分)用数量相同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物体,效果()A.水好B.冰好C.一样好D.不一定5.(2分)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A.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B.把湿衣服晒在室外通风外C.把新鲜的柑橘装入塑料袋D.酒精灯不用时要加盖子6.(2分)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吸热的是()A.熔化、液化B.凝固、熔化C.汽化、升华D.凝华、汽化7.(2分)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冬天,树枝上形成“雾凇”B.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C.春天,草叶上形成“冰挂”D.冬天,窗玻璃上形成“冰花”8.(2分)科学家研发出“激光橡皮”,专门用来去除白纸上的黑色碳粉字迹。
在激光照射下,纸上的碳粉直接转化为碳蒸气,字迹消失。
关于碳粉转化为碳蒸气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升华、吸热B.汽化、吸热C.熔化、放热D.凝华、放热9.(2分)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A.春天里冰雪消融B.夏天的早晨花草上有露水C.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D.初冬的早晨霜打枝头10.(2分)如图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墙上的影子B.森林中的光线C.水中山的倒影D.铅笔好像折断了11.(2分)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成倒立的虚像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大C.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七种不同颜色光混合而成的D.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2.(2分)小军同学对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理解正确的是()A.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B.平静的水面上有桥和树的倒影﹣﹣光的直线传播C.汽车后视镜﹣﹣凸透镜D.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折断了﹣﹣光的折射现象13.(2分)潜在水中的人从水中观看岸上的路灯,他看到的灯跟灯的实际位置相比较()A.高一些B.低一些C.不变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4.(2分)如图是好莱坞大片《盗梦空间》里所谓“镜子时刻”的场景。
北京市 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0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A. 米B. 秒C. 米/秒D. 牛顿2.下列的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500gB. 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5kgC. 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dmD. 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约为3m3.学校物理实验室里,直接用来测量物体受力大小的仪器是()A. 秒表B. 弹簧测力计C. 天平D. 刻度尺4.宇航员坐在飞行的宇宙飞船上,我们说:“宇航员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考物是()A. 宇宙飞船B. 太阳C. 地球D. 织女星5.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A. 响度不同B. 音调不同C. 音色不同D. 节奏不同6.某支蜡烛点燃一段时间后,还剩下半支,则下列正确的是()A. 其质量减半,但密度未改变B. 其密度减半,因为质量减半C. 质量和密度均减半了D. 密度改变了,因为质量和体积都改变了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B. 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 测量时应避免产生错误8.下列的物体运动,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在空中自由下落的石块B. 投出去的手榴弹C. 直升飞机速度大小不变竖直上升D.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9.三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有100g的盐水、酒精和水,比较它们的液面,液面最高的是()A. 盐水B. 酒精C. 水D. 无法判断10.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滴水的密度小于一桶水的密度B. 因为铝的密度小于铁的密度,所以铝比铁轻C. 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固体的密度D.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11.看下表中四种物质的密度,一个刚好能装下800g水的玻璃瓶,可以装下800g的()盐水花生油酒精 D. 汽油12. A 、B 两个实心球,A 球质量是B 球质量的4倍,A 球体积是B 球的2倍,那么A球的密度是B 球密度的( )A. 2倍B. 1倍C. 12倍D. 14倍13. 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有体积相同有水,把质量相同的铜块、铁块、铝块分别放在三个杯子中,且浸没在水中,那么水面最高的是( ) A. 放铜块的杯子 B. 放铁块的杯子 C. 放铝块的杯子 D. 三个杯子水面一样高 14. 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如图所示的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不平行,为了把年画贴正,则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A. 换用质量大的重锤B. 上下移动年画的位置C. 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D. 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的长边平行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 15.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刻度尺零刻线被磨损,不能利用刻线清晰完整的位置进行测量B. 正确操作用量筒测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水面的凹液面最低处相平C.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加减砝码必须用洗干净的手去拿D. 如果错误操作实验仪器,就会产生实验误差 1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B. 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不变C. 将一张纸叠成飞机,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D. 1kg 的铁比1kg 的棉花质量大17. 如图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A.鱼线的拉力使鱼竿发生形变B.瓶对海绵的压力使海绵发生形变C. 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不受力D. 球拍对球的用力改变球的运动方向1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切正在发音的物体都在振动B. 利用回声可以测海洋的深度C. 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D. 声音在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快19.小阳同学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密度(常温常压下),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物质密度/kg•m-3物质密度/kg•m-3水 1.0×103冰0.9×103酒精0.8×103铝 2.7×103水银13.6×103铜8.9×103A. 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B. 体积相同的铝块和冰块,铝块质量是冰块的3倍C. 若质量相等,则实心铝块的体积一定大于实心铜块的体积D. 把200g酒精倒掉100g,剩下酒精的密度为0.4×103kg/m3三、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0分)20.如图所示,被测物体重______ N.21.如图木块C的长度为______ cm22.噪声令人心烦意乱,是四大污染之一,如图所示,请分析:“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______ 减弱噪声;“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______ 减弱噪声;“工厂里工人戴耳罩”是在______ 减弱噪声.23.力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2016届初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2016届初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北京市西城区普通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期中物理试题班姓名学号得分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28分。
) 1.在月球上宇航员之间不能直接交谈是由于( ) A.人的生活条件发生了变化,人的发声器官不能正常发出声音 B.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人的听觉器官受到影响 C.月球上没有空气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D.由于穿着宇航服,直接交谈不方便 2.下列关于声的说法中是正确的是()A.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C.声音在各种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一样的 D. 声音不能在固体物质中传播 3.如图1所示的光学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4.在学习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知识后,四位同学画出小丑玩偶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如图2所示。
四幅图画中的物、像关系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是( )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由远处向凸透镜焦点靠近的过程中,小丽观察并记录了像在光屏上的变化情况,其中错误的是( ) A.像不断变大 B.像始终是实像 C.像始终是倒立的 D.像先变小后变大 6.夏天打开冰箱时,在冰箱门附近会出现“白气”,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 A.升华 B.汽化 C.液化 D.熔化 7.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太阳下,冰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A.冰的温度上升,水的温度不变 B.水的温度上升,冰的温度不变 C.冰、水的温度都不变 D.冰、水的温度都上升 8.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 A.用电吹风机吹头发 B.给墨水瓶加盖 C.用地膜覆盖农田 D.把新鲜的苹果装入塑料袋 9.人工降雨的方法之一,是利用飞机向云层里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
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的物态变化顺序是 A.干冰升华,水蒸气先凝华后熔化 B.干冰汽化,水蒸气先凝固后熔化 C.干冰升华,水蒸气先凝华后液化 D.干冰汽化,水蒸气先凝固后液化 10.下列物体中,质量最接近50g的是() A.一个中学生 B.一个大头针 C.一个鸡蛋 D.一只老母鸡 11.水银的密度为13.6×lO3kg/m3,它表示的意思是() A.1m3水银的密度是13.6×103kg B.1m3水银的质量是13.6×103kg/m3 C.1m3水银的质量是13.6×103kg D.1kg水银的体积是13.6×103m3 12.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密度之比ρ甲∶ρ乙=2∶5,质量之比m甲∶m 乙=1∶2,那么甲乙两球的体积之比V甲∶V乙为:() A.1∶5 B.5∶1 C.4∶5 D.5∶4 13.一定质量的封闭气体被压缩后,它的质量、体积和密度的变化是() A.质量不变,体积缩小,密度增大 B.质量减小,体积减小,密度不变 C.质量增大,体积减小,密度增大 D.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不变 14.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装满了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分别放入三个杯子里,则杯子里溢出水最多的是()(ρ铜=8.9×103kg/m3 ,ρ铁=7.9×103kg/m3 ,ρ铝= 2.7×103kg/m3) A.放铜块的杯子 B.放铁块的杯子 C.放铝块的杯子 D.溢出的水一样多二、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
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 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 .全新的2B 铅笔长约18cmC .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D .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2.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 .站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C .站在地球上的人认为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D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 3.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tsv可知,物体的( ) A .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 .以上说法都对4.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左图所示,右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 .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一定比在液体中快6.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 调“3(mi)”和“1(dou)”这两个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音调一定不同 B .响度一定不同C .音色一定不同D .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7.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 ) A. 音调 B. 频率 C. 响度 D. 音调及响度8.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 A.冰全部熔化 B.冰有少部分熔化 C.水有少部分凝固 D.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 9.如下图所示,表示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10.春天河里的冰块会慢慢地变成水,冰变成水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 ) A .熔化 B .汽化 C .液化 D .升华 11.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第26题图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12.下列做法不能使水的蒸发加快的是( )A .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B .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C .把粮食拿到向阳的地方晒D .把水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冷藏柜里 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用久了的电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 .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 .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D .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的人会感到冷,这是水蒸发吸热的缘故14. 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之比是2∶3 所用的时间之比是3∶2 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 4∶9 B. 9∶4 C. 1∶1 D. 2∶3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5.单位换算:12nm= m 2h15min = s 108km/h= m/s16. 2011年11月3日1时23分,“神舟八号”到达“天宫一号”30米停泊点,开始以0.2m/s 的相对速度向“天宫一号”缓缓靠拢对接。
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A . 白雪B . 发亮的钻石C . 莹火虫D . 月亮2. (2分)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婷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婷“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A . 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B . 路旁的树木C . 迎面走来的行人D . 从旁边超越的汽车3. (2分)(2017·桓台模拟)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进行防空警报演练时,为了使警报声传得更远,应该提高警报声的响度B .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中传播C . 利用B超进行健康查体,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D . 跳广场舞时要将音响的音量调小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4. (2分)(2017·龙华模拟) 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 . 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C .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D . 日光灯的额定电压为40V5. (2分)“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
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B . “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C . “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D . “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6. (2分)(2020·扬州) 夏天可以通过洒水或放置冰块来降低温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洒水降温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B . 洒水降温利用了水蒸发吸热C . 冰块熔化时从周围物体吸收温度D . 冰块熔化过程中温度和内能都不变7. (2分) (2019八上·南通期中) 小明房间的窗户是朝南的,白天,小明在房间窗户前照镜子,为了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面容,镜子的反射面应该朝()A . 东B . 南C . 西D . 北8. (2分)(2016·凉山) 下列对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 在海河的水中可看到拱桥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B . 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是光沿直线传播现象C . 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是光的折射现象D . 雨后天晴,天空出现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9. (2分) (2017八上·德惠期末) 德惠的冬季,往往会出现美丽的雾凇景观,晶莹的雾凇一簇簇,美如仙境.雾淞是()现象.A . 液化B . 汽化C . 升华D . 凝华10. (2分) (2019八上·江门月考)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 .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 .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 .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二、填空题 (共7题;共8分)11. (2分) (2020八上·沭阳月考) 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物理期中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理共38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0分)1.夏天,加在饮料里的冰块逐渐消失,其物态变化是A.升华B.凝华C.熔化D.凝固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D.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3.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雨滴落在地面上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B.“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C.市区内“禁鸣喇叭”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快4.用质量相同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物体,效果A.水好B.冰好C.一样好D.不确定5.下列实例中,能够蒸发变快的是A.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B.把湿衣服晒在室外通风处C.把新鲜的柑橘装入塑料袋D.酒精灯不用时要加盖子6.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吸热的是A.熔化、液化B.凝固、熔化C.汽化、升华D.凝华、液化7.图1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B.C.D.8.科学家研发出“激光橡皮”,专门用来去除白纸上的黑色碳粉字迹,在激光照射下,纸上的碳粉直接转化为碳蒸气,字迹消失.关于碳粉转化为碳蒸气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升华、吸热B.汽化、吸热C.溶化、放热D.凝华、放热9.在图2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B.C.D.10.如图3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B.C.D.11.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成倒立的虚像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大C.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七种不同颜色光混合而成的D.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2.小军同学对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理解正确的是A.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B.平静的水面上有桥和树的倒影——光的直线传播C.汽车后视镜——凸透镜D.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折断了——光的折射现象13.潜在水中的人从水中观看岸上的路灯,他看到的灯跟灯的实际位置相比较A.高一些B.低一些C.不变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4.如图4是好莱坞大片《盗梦空间》里所谓“镜子时刻”的场景.像这样多次反复成像所需要的平面镜至少A.1块B.2块C.3块D.4块15.下表列出了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水银金铜钢钨1064108315153410熔点(℃)39沸点(℃)3572500236027505900 A.金块在钢水中不会熔化B.因为钨丝的沸点比较高,所以电灯里的灯丝是用钨丝制成的C.表中所列出的金属,沸点都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D.在零下40℃时,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
共8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6.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孩子们很容易辨别出爸爸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爸爸声音的音调不同B.蒙上双眼仅凭声音也能大致确定声源的方位是由于“双耳效应”C.文明城市要求植树种草,树木和花草既能美化城市也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D.古代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大地传声比空气快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蒸发和沸腾是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B.只有达到100℃,水才能沸腾C.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荽吸热D.凝华是个放热过程18.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5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烛馅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B.烛焰位于c点吋,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C.烛焰位于b点时,屏上出现的正立实像D.烛焰位于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C.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D.人离平面镜越远,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就越小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2分)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0.在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有三处堪称奇观的声学建筑;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
如图6所示,当游客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________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音响效果。
21.一束光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30度,则反射角为________度。
22.使气体液化的办法有两种:一是降低温度,二是________________。
23.常用液体温度计利用液体________________原理制成。
24.某同学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从距平面镜2 m处跳到了距平面镜1 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他自己有________m。
25.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Km/s。
26.在教室的不同位置都能看见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照射在黑板上的字发生________(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的缘故。
27.如果你在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了一位同学的眼睛,那么,这位同学也一定会通过这面镜子看到你的眼睛。
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________。
28.光线垂直照到镜面上时,反射角是________度。
29.观察圆形鱼缸中的鱼,看起来比真实的鱼要大,这是因为圆形的鱼缸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看到的是鱼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
四、作图:实验探究题(第30、31、32题每题2分,第33到42题每空均1分,第43题3分,共40分)30.如图7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
31.如图8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32.(1)请在图9中画出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OB。
(2)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入射光线及法线已画出,请在图10中作出这条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
33.在图11方框内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35.墨墨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音调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具体数据如下表:编号材料长度粗细松紧甲钢丝10 cm20.2 mm紧乙钢丝10 cm20.1 mm紧丙钢丝 5 cm20.1 mm紧丁钢丝 5 cm20.1 mm松(1)用同样的力拨动甲和乙两根钢丝,发现拨动乙钢丝时发出的声音刺耳尖锐,这说明它的________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钢丝音调的高低与长度是否有关,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________和________两根钢丝。
(3)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丙和丁两根钢丝,是为了研究________________。
36.如图13是某种晶体的凝固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这种晶体的凝固点是________℃,其凝固过程共经历了________min,在第30 min时,该晶体处于________态。
37.小军同学用一酒精灯加热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是根据测量结果画出的图象,请你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要完成这个实验,已准备有烧杯、酒精灯、铁架台、计时器,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
(2)由图14可知冰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__℃,且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而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8.小华在探宄水的沸腾特点实验中:(1)如图15甲所示,操作错误的是温度计的玻璃泡________。
(2)他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5乙所示,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选填“A”、“B”或“C”)。
(3)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请写出一种可行的办法:________。
39.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小明设计了如图16所示的实验,其中M是一块小的平面镜。
(1)把纸板F向前折或向后折如图乙所示,在纸板F上________(“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比较两角的大小可得反射角________入射角。
(3)通过实验得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在法线的________(“同侧”或“两侧”)40.如图17所示,小文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垂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进行观察。
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___的关系。
(3)对着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B.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C.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4)移去后面的蜡烛,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4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条件”的实验中,放在透镜左边的蜡烛在某次实验时的成像情况如图18所示,利用凸透镜的这一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4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1图所示,让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cm。
(2)如2图所示,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清晰地烛焰像。
(3)如3图所示,烛焰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地像,此像是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如果此时撤去光屏,人眼在如图所示的位置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烛焰的实像。
(4)在图3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果蜡烛向左移动5 cm,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地像,光屏应该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43.(3分)小林做“碘的升华”实验时,用酒精灯直接对放有少量固态碘的碘升华管加热,如图19所示。
发现碘升华管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小林认为碘从固态变成了气态,是升华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