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外国文学史认知
外国文学史上的知识点总结

外国文学史上的知识点总结外国文学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作品。
通过对外国文学史上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外国文学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以及现代文学等方面,逐步探讨外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知识点。
1. 古希腊罗马文学古希腊罗马文学是西方文学的开端,对于后世的文学发展影响深远。
其中,希腊文学以史诗为代表,如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罗马文学则以诗歌、散文和戏剧为主要形式,代表作有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和塞尼加的悲剧作品。
2. 中世纪文学中世纪文学时期,基督教的影响开始在文学作品中显现。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通常与宗教信仰和骑士精神相关。
其中,《道歌》是一部重要的中世纪史诗,描绘了亚瑟王及其骑士的传奇故事。
此外,中世纪文学还包括了许多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
3.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文化的重要阶段,也是文学艺术迅速发展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重视个体的创造力和人文主义思想。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作家,他的戏剧作品《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至今仍被广泛演出。
4. 现代文学现代文学是指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文学作品。
这个时期,人们对传统文学形式进行了颠覆和创新,涌现出了许多颇具影响力的作家和作品。
例如,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雾都孤儿》以及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都被誉为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5. 当代文学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当代文学呈现出多元和包容的特点。
在当代文学作品中,人们开始关注社会问题、个体经验和身份认同等议题。
例如,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亲爱的》深刻探讨了种族和性别等议题。
以上所列举的知识点只是外国文学史上的冰山一角。
通过深入学习和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我们将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艺术,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外国文学史 读后感 - 2

在人类灿烂的文明史中,文学可以说是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外国文学则是其中颇为耀眼的一个组成部分。
只有能够较为完整地了解了人类创造的全部文化,只有对全世界优秀的文化进行有效的接纳,吸收,才能够造福于本民族的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要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学,也要带有批判精神积极学习外国文学,在这如今这个文化大熔炉的地球村里,促进不同民族,不过国家文学艺术方面的交流。
学习外国文学其实也是我们进一步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其文学艺术的发展,一定会受到其他民族文学艺术的影响,所以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学的精华,是民族文艺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一个重要保证。
外国文学中,欧美文学是很重要的一个分支。
欧美有着很深的文化渊源,尽管它们各国有自己的特征,我们还是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
整个课程很全面地给我们介绍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文学传统,但是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最喜欢的还是希腊神话。
外国文学史知识点总结

外国文学史知识点总结外国文学的发展历程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展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文化与思想的璀璨光芒。
从古代文明的萌芽到现代主义的创新,每一个时期都留下了独特而珍贵的文学遗产。
古代文学部分,古希腊文学是西方文学的源头之一。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以宏大的叙事和生动的人物塑造展现了古希腊的英雄时代。
古希腊悲剧如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等,探讨了命运、人性和道德等深刻的主题。
古罗马文学继承了古希腊文学的传统,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是其代表作。
中世纪文学在基督教的影响下呈现出独特的风貌。
宗教文学占据重要地位,如《圣经》。
此外,英雄史诗如法国的《罗兰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理想。
骑士文学中的骑士精神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市民文学则以其世俗性和生动性展现了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文艺复兴时期是外国文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人文主义思想成为主流,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意大利的薄伽丘创作了《十日谈》,以生动的故事批判了封建礼教和宗教禁欲主义。
英国的莎士比亚是这一时期的文学巨匠,他的戏剧作品包括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展现了丰富的人性和复杂的社会现实。
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创作了《堂吉诃德》,通过主人公的荒诞经历讽刺了骑士制度和社会的黑暗。
17 世纪的古典主义文学强调理性和规范。
法国是古典主义文学的中心,莫里哀的喜剧作品如《伪君子》《吝啬鬼》等,以幽默讽刺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的种种弊端。
18 世纪的启蒙文学倡导自由、平等和理性。
英国的笛福创作了《鲁滨逊漂流记》,展现了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
法国的伏尔泰、卢梭等思想家的作品也具有重要影响。
19 世纪是外国文学的黄金时代,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等流派交相辉映。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情感和想象,英国的拜伦、雪莱,法国的雨果等是代表作家。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读后感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读后感篇一郑克鲁外国文学史读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郑克鲁的《外国文学史》,这感觉,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门。
说实话,一开始翻开这本书,我心里还犯嘀咕:“这能有意思吗?”可没想到,读着读着,我就被深深吸引了。
书里那些外国文学的故事和人物,就像是一群活蹦乱跳的小精灵,在我眼前欢快地跳跃。
比如说,古希腊神话里的众神,他们可不是那种高高在上、完美无瑕的存在,而是有着各种各样的小脾气和小心思,像极了我们身边的人。
也许这就是外国文学的魅力所在,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
还有那些著名的作家,像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啥的,以前觉得他们的名字高高在上,遥不可及。
但通过这本书,我感觉好像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们创作时的喜怒哀乐。
我不禁在想,他们在写下那些经典作品的时候,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有时候抓耳挠腮,有时候灵感爆棚呢?不过,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有过疑惑。
比如说,有些作品的背景和文化我理解起来真的有点吃力,我就在想,是不是我太笨了?还是说这些东西本来就很难懂?但转念一想,也许这就是探索知识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对吧?总之,读郑克鲁的《外国文学史》,这一路有惊喜,有困惑,有思考,但真的挺好!篇二郑克鲁外国文学史读后感哎呀妈呀,郑克鲁的《外国文学史》可把我给“折腾”得够呛,但也让我爽翻啦!你能想象吗?当我翻开这本书,就像一头扎进了一个超级大的迷宫。
里面的文学作品和作家,多得让我眼花缭乱。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个没头苍蝇,到处乱撞。
比如说,那些复杂的文学流派,什么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刚开始我真是傻傻分不清。
我就想啊,这些流派咋就不能简单点,非得搞得这么复杂?可再仔细琢磨琢磨,也许正是因为它们的复杂多样,才让外国文学的世界变得如此丰富多彩。
书里提到的那些经典作品,有的让我感动得稀里哗啦,有的却让我看得云里雾里。
像《巴黎圣母院》,卡西莫多对爱斯梅拉达的那种深情,简直让我哭成了泪人儿。
我的外国文学史作文

我的外国文学史作文《外国文学中的人性百态》我一直觉得外国文学就像一个装满了各种稀奇古怪玩意儿的大盒子,每次打开都有新的惊喜。
记得第一次接触《巴黎圣母院》的时候,我简直惊掉了下巴。
那时候我坐在我那小书桌前,周围堆满了乱七八糟的书和小零食。
刚翻开《巴黎圣母院》,就感觉自己被吸进了中世纪的巴黎。
开篇描写巴黎圣母院的那些文字啊,就像一个特唠叨但又特细致的导游在跟你讲这个建筑的所有小秘密。
我眼前仿佛就看到了那古老的建筑,阴森又宏伟,每一块石头都像是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里面的人物更是让我印象深刻。
卡西莫多,那家伙长得奇丑无比,但是心地善良得像个小天使。
他对爱斯梅拉达的感情,纯真得不得了。
爱斯梅拉达呢,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美丽又倔强,在那个黑暗的世界里拼命散发着自己的光芒。
而弗罗洛这个反派,他的虚伪和贪婪让人恨得牙痒痒。
他一边披着宗教的外衣,装着高尚,一边又干着各种见不得人的勾当,就像我们生活中那些表面一套背面一套的人。
从《巴黎圣母院》里,我看到了人性的复杂。
既有序幕卡西莫多受到的歧视和不公,也有爱斯梅拉达给予他的温暖和信任。
这就像我们的生活,有时候我们会遇到那些不把我们当回事儿的人,但也总会有那么几个暖心的家伙出现。
我在想啊,如果我生活在那个时代,说不定我就跟卡西莫多成了朋友,虽然他长得不咋地,但是凭他那颗善良的心就够了。
这本书就像是一面镜子,我在里面看到了人性的美丑善恶,而这些东西在每个时代都存在,只不过换了不同的外衣。
这外国文学啊,还真是越看越有味道。
《外国文学中的冒险之旅》说起外国文学里的冒险,我立马就想到《鲁滨逊漂流记》。
那可是我小时候的“户外生存课本”呢。
我记得那是个暑假,我在爷爷家的老房子里发现了这本书。
爷爷家的老房子特别有感觉,天花板上还有那种老式的吊扇,慢悠悠地转着。
我就躺在那张嘎吱嘎吱响的老床上,开始了鲁滨逊的冒险之旅。
鲁滨逊这哥们,那可真是个狠人啊。
一个人被扔到那个荒岛上,四周都是茫茫大海,啥啥都没有,就像我们把你扔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手机也没有信号,那种绝望我光想想都后背发凉。
外国文学学习心得学习外国史文学心得

外国文学学习心得学习外国史文学心得外国文学学习心得_学习外国史文学心得通过学习外国的文学史,从他们的发展史到近代史,西方社会的发展使社会悲剧诞生,大都取材于社会丑陋于人类美好愿望的对立,这也从侧面表现了西方社会发展到近现代产生的对人类自身的批判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外国文学学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外国文学学习心得篇1在没接触外国文学时,还真没有意识到原来外国文学的范围那么地广,除了中国以外的文学都称为外国文学。
不难想象,这是一个多么辽阔的领域呀!单中国的文学就有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就这两样就让我头疼了,如今来来个外国文学,它可是从希腊神话开始,一直到当代,并且贯穿几大洲,几乎全世界的外文学都要涉及一下。
所以没上课之前,对这门课还挺恐惧的。
原因有三:一事要学的东西太多,怕吃不消;二是从来都没看完过一本外国的书,自身内功不够;三是通病,老师如何?好不好说?怀着一颗不安的心走进了外国文学课堂,习惯性找了一个靠后的位置坐下,翻着课本,找找有什么好玩一点东西。
老师一上来真是给我们一惊,先说课题纪律:上课不能吃东西,玩手机,不能穿拖鞋,迟到扣分。
几点要求下来,心里不禁泛起了小波动,暗想,这年死啦!光纪律就这样,真不懂以后还会有什么要求?殊不知,一节课下来,对老师的恐惧消除了。
老师其实很好说的,谈笑风趣,讲的东西也不乏味,还挺有意思的,或许是新接触的原因吧!老师课堂延伸的东西,很有意思,也很值得学习!经常介绍书籍给我们,记得很清楚一次,老师给女生们介绍四本女性必读书,我四个男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想问老师有没有我们男性的书刊?老师也常介绍书本以外的电影,说是他喜欢的,但也有一些我不喜欢。
当然了,这是因人而异,个人风格所造成。
像《红樱桃》我就不喜欢,故事倒不错,可能那个年代离我们太远了,心灵上、情感上没有共鸣。
打消了客观的因素后,剩下的就是自己的事了。
每次听老师讲课,把故事情节连起来讲,感觉写得很不错,表现也很到位,自我觉得比起中国的小说还要好看。
外国文学史的心得体会

外国文学史的心得体会外国文学史的心得体会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
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外国文学史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外国文学史的心得体会1“美丽的灵魂可以赋予一个并不好看的身躯以美感,正如丑恶的灵魂会在一个非常漂亮的躯体上打下某种特殊的不由得使人厌恶的烙印一样。
”这是《外国名言一千句》摘录的莱辛的一句话。
读后,我细细品味着这一句名言的含义,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外貌美的人,他的灵魂不一定很美;相反,外表丑陋的人,他的灵魂不一定不美。
可见,我们看一个人美不美,不应该看他的外貌,而应该看他的内心。
以前,我看这个人的美不美总看他的外表美不美。
如果这个人长相好,又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话,我就会伸出大拇指赞美他说:“这个人长得真美。
”相反如果这个人长相不好,又穿着破烂的话,我就会讥讽他说:“这个人长相真丑。
”当我读了这个名言之后,我后悔极了,这不应该这样看待人。
外貌美的人,心灵不一定美;外贸丑的人,心灵不一定很肮脏。
不是么,在我国历史的长河里,不知有多少人,他们虽然外表不美,但心灵却很美。
在古代,齐国不时有一个叫无盐的女子,她虽然外貌丑陋,但内心却很美。
她为了国家的兴旺,曾经单人匹马,不顾个人安危,求见专制的齐王。
对齐王提出了义正言词的批评,齐王不仅采纳了无盐的正确意见,而且还立即向她求婚,并立她为后,以后还史册留名。
当代的雷锋、徐振超、抗震救灾的农民四兄弟等,它们的外表并不超人,但他们的心灵美、行为美却超出了一般人,因此日它们才成为了时代的楷模。
也有这样一些人,她虽然外表美,心灵却很肮脏。
清朝不时有个叫那拉氏的女子吗?她虽然是皇宫里很漂亮的女子,但是她多的权位以后,不但没有把国家治理好,反而还卖国求荣,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从这句话里,可见她的心灵多么肮脏。
外国文学史理解

理解一、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二、古罗马文学是古希腊和后世欧洲文学之间的桥梁三、“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的奴隶伊索所作,故称《伊索寓言》。
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整理的,所收篇目三百余篇。
其中绝大部分是古希腊的民间口头创作,有些故事还可能来自非洲、亚洲等地。
《伊索寓言》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
在艺术上善用拟人或对比手法,形象生动,比喻恰当,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学色彩。
它对后来的拉封丹、莱辛、克雷洛夫等作家产生了很大影响。
四、《埃涅阿斯纪》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思想内容:史诗通过主人公的经历证明罗马人是神的后裔,颂扬了帝国的神圣和先王建国的艰辛。
通过他游地狱的情节,歌颂了凯撒和吴大维的功绩,肯定了罗马帝国统治世界的使命,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艺术特色:1.作为第一部文人史诗,埃尽管在某些方面与荷马史诗有很大的相似性,如整体布局和结构安排上的模仿,大量的比喻、重复、对比手法的运用等。
2.就本质而言,埃更像一首民族史诗,有着成熟的思想和更沉重的历史感。
3.史诗塑造了爱涅阿斯这一民族英雄和理想君王的美好形象。
4.史诗具有乐观勇武、严肃而哀婉的艺术风格,音律谨严,语言简练,尤其是对人物心理的细腻描写,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成就。
五、希腊神话的内容和艺术价值:思想内容: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
神的故事包括神的产生、神的谱系、神的创造(天地开辟,人类起源,万物初生)等。
英雄传说:起源于祖先崇拜,它是古希腊人对远古历史和对自然界斗争的一种艺术回顾。
希腊神话中还有艺术价值: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1希腊一切文学艺术作品,大多以神话为题材。
2希腊文学中没一部完整的神话。
散见于希腊的各种文学作品中,因此希腊的文学作品保留了希腊神话。
3希腊神话的地位和影响是无可比拟的,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相当的高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文学史认知
在东方辽阔的土地上,长江与黄河两大水系孕育与滋养了华夏文明,那绵绵长达五千年的厚重沉浸在每一个华夏子孙的灵魂里。
而在遥远的西方,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在那漫漫爱琴海的沿岸孕育滋养,并在广阔的大地上发展。
与古老的东方文明交相辉映,并不断交融。
一起谱写了人类历史上的华美而壮列的篇章。
外国文学其起源于古希腊文学,历经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悲剧时期的繁荣,后又被古罗马所继承与发展,但此后的六七百年的时间里,文明处于中世纪神权的重压之下,发展缓慢。
直到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又从新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并传播到世界各地,东方的近现代文学也明显受到西方的影响。
简单来说外国文学尤其是18世纪之前的文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古代文学时期,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第二个阶段是中世纪文学的沉寂与缓慢发展。
第三个阶段是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复兴的是什么,简单的讲是古代文学的复兴,实质重新发现了人的崇高价值,目的是摆脱中世纪文学的枷锁。
第四个阶段是18世纪的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的第二次思想革命运动——启蒙运动。
希腊文学是欧洲乃至整个西方的文学起源,而希腊神话是希腊最早的文学形式,又是欧洲文学的源头。
它源于民间的口头文学,散见于古希腊各种文献中。
希腊神话是古希腊人认识世界最原始的思想表达形式。
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内容,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
与中国神话相比,希腊神话发展得比较完善,它是人类童年时代的正常反映。
它影响深远,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
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荷马史诗。
希腊文学在雅典全盛时期达到了高峰,涌现出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和著名的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
希腊文学随着希腊等城邦的衰落而走向没落,但并未消亡,崛起的罗马政权继承与发展了希腊的文明,古罗马人在政治与军事中超越并征服了希腊,但在文化上被希腊征服,我们可以在罗马文明的身上清晰的看到希腊文明的印记。
罗马文学经历了共和时期的奠基,黄金时期的繁荣,白银时期的延续。
欧洲的文学逐步的发展起来,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到了中世纪的文学发展时期。
欧洲中世纪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使得封建地主阶级与农奴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封建地主阶级的文化形态与农民阶级文化形态的对立,是中世纪欧洲新质文化和文学性质的决定性的因素。
同时,欧洲中世纪文学也是欧洲多种文明与文化结合的产物。
欧洲多种蛮族文化的融合,欧洲本土文化与希伯来文化的融合,基督教文化与世俗文化融合构成了中世纪的主体。
欧洲中世纪的文学深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盛行,骑士文学与市民文学的出现是中世纪文学的特点。
中世纪的教会文学在欧洲中世纪欧洲文学史上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教会对中世纪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世纪的历史、文化与基督教息息相关。
在中世纪开始的时候,基督教已经确立了它的地位。
中世纪最初的几百年,教会组织得到巨大发展。
西罗马帝国衰亡后日耳曼民族的君主们没有能力管理被他们夺到的国家,基督教教会担负起许多社会职责,在蛮族带来的日益加深的混乱状态中建立并维持了秩序。
教会在未开化的日耳曼民族中传播基督教文化,引导野蛮的民族走向文明。
中世纪的文学是从希腊罗马古典文学到文艺复兴文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中世纪文学非常丰富,它所
取得的成就为文艺复兴文学的产生提供了充分、必要的条件。
中世纪基督教文学的内容是宣传、阐释基督教教义。
它的基本倾向是宣扬来世思想,倡导禁欲主义,歌颂基督教美德。
后期作品吸收了一些异教或世俗的因素。
寓意、梦幻、象征是常用的手法,适于表现基督的崇高,天国的神秘。
中世纪基督教文学的影响巨大而深远。
基督教文学是传播教义的重要媒介。
它所传播的基督教观念渗透在西方文化之中,影响了当时及后世西方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
基督教精神也植根于西方文学之中,从但丁、莎士比亚、弥尔顿到雨果、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艾略特,基督教观念充溢于他们的作品。
基督教文学的表现形式既影响当时的世俗文学,也为后世西方文学不断借鉴和套用。
骑士文学与城市市民文学也对后世的欧洲文学产生影响,这是因为欧洲的封建社会实行的是典型的等级制度,骑士阶级逐渐演变与形成并在13 世纪达到了鼎盛时期。
骑士制度出现后,出现了反应骑士阶级思想感情的文学。
主要体裁是骑士抒情诗与骑士传奇。
骑士文学中的浪漫情调、离奇故事、丰富想象被后世作家,尤其浪漫主义作家所吸收借鉴。
骑士叙事作品的故事结构形式、人物描写的手法对欧洲长篇小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在同一时期,城市文学随着工商业中心城市的兴起而兴起,它源于现实,充满了小市民们乐观向上的精神。
在欧洲法国的城市文学成就最高,长篇叙事诗在城市文学中取得的成就最高。
从14世纪起,以但丁为先兆,西欧社会开始进入文艺复兴时期。
这是欧洲历史一个伟大转折时期,它延续到17世纪初,以莎士比亚的巨笔写下的著作标志它终结的光辉一页。
文艺复兴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在思想文化领域所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
从13世纪末14世纪初,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了封建社会的内部,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封建主义逐渐成为资本主义的束缚。
为使资本主义得到更好的发展,资产阶级要求不仅用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还需要一种新的文化体系来反对封建和宗教的精神束缚。
它们从根本上促成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主流思想。
意大利是人文主义文学出现最早的地方,但丁的作品已经预示人文主义的倾向。
14世纪,佛罗伦萨出现了人文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物彼特拉克和薄伽丘。
人文主义文学发展的中期,在法国,意大利和英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人文主义在16世纪下半叶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莎士比亚是这一时期最伟大的文学家。
17世纪的文学经过文艺复兴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古典主义文学,巴罗克文学和清教徒文学在这一时期异常的繁荣。
在这一时期,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的斗争进入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的动荡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相对统一安定的社会生活,人心思定,遵循理性与秩序的思想占了上风。
古典主义文学形成和繁荣于法国,并逐渐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在法国,国王成为了文学的庇护人,为古典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与此同时,讲求富丽繁复风格的巴洛克文学与反应17世纪资产阶级人生观讲求勤俭节约清教徒文学交相辉映。
莫里哀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作家。
社会的动荡时期就是文学的繁荣时期,18世纪的欧洲封建主义逐渐向资
本主义进行过渡,各种思想文化等新旧力量相互冲撞。
18世纪的欧洲封建主义更加的腐朽,为了保持封建贵族阶级的特权,封建主义剥夺更加的严厉,与资产阶级和一般大众的矛盾更加尖锐,因而推翻封建主义成为历史的要求,在文化领域欧洲产生了启蒙运动的思想文化革新运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理性逐渐回归这也反应到文化领域。
卢梭与歌德是这一时期杰出的作家。
欧洲的文学是丰富多彩的,它每一个时期的文学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但我们可以在这不同中找到文明传承的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