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发展工作交流发言材料

合集下载

文化旅游发展交流发言材料

文化旅游发展交流发言材料

文化旅游发展交流发言材料尊敬的主持人、各位嘉宾,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文化旅游发展的话题。

文化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文化交流、增进人民友谊的重要途径之一。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文化旅游发展的观点和态度。

首先,文化旅游是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通过旅游,我们有机会亲身体验并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遗产,比如古建筑、传统工艺品、民俗风情等等。

这种交流可以增进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有助于缩小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融合。

其次,文化旅游可以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心。

通过文化旅游,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感受自己民族的独特魅力。

这种体验让我们更加自豪和自信,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我们。

同时,文化旅游也能够激发人们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文化旅游还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旅游业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而文化旅游又是其中具有独特竞争力的一部分。

通过文化旅游,我们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消费,并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经济的增长和就业机会的提供。

同时,文化旅游也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餐饮、住宿、交通等,形成全方位的经济效益。

在文化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保护和传承好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也是我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根基。

我们应该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努力做到既让游客能够充分欣赏和体验,又不破坏文化遗产的原貌和价值。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文化遗产的传承,通过教育和培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传统的工艺技艺,以保留和发展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最后,文化旅游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日益紧密。

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旅游经验,推动国际旅游市场的互通有无。

同时,通过合作项目和交流活动,我们也可以加深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关系,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

文化旅游工作交流发言稿

文化旅游工作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文化旅游工作。

近年来,我国文化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此,我代表文化旅游部门,就如何做好文化旅游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加强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1. 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

我们要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如民俗文化、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等。

2. 强化文物保护。

加大对文物资源的保护力度,确保文物安全,发挥文物在文化旅游中的重要作用。

3. 创新发展模式。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文化旅游产品,提高游客体验感,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二、提升文化旅游服务水平1. 加强人才培养。

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文化旅游人才队伍,提高文化旅游服务水平。

2. 优化旅游环境。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舒适、便捷的旅游环境。

3. 推广文化旅游品牌。

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旅游活动,提升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1. 促进文化与旅游、体育、农业、工业等产业融合发展。

挖掘各产业间的关联性,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品。

2. 加强区域合作。

发挥区域优势,推动区域文化旅游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3. 拓展国际市场。

加大文化旅游对外宣传力度,提升我国文化旅游的国际影响力。

四、加强文化旅游市场监管1. 严格规范文化旅游市场秩序。

加强对文化旅游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维护游客合法权益。

2. 完善文化旅游法规体系。

建立健全文化旅游法规制度,为文化旅游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 提高文化旅游企业自律意识。

引导文化旅游企业遵守法律法规,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总之,文化旅游工作任重道远。

我们要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充分发挥文化旅游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实现文化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此,我衷心希望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共同努力,为推动我国文化旅游事业繁荣发展贡献力量!谢谢大家!。

文化旅游经验交流发言稿

文化旅游经验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们县在文化旅游发展方面的经验。

近年来,我们县紧紧围绕“文旅兴县”发展战略,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现代旅游产业为主线,积极创新,真抓实干,取得了显著成效。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加强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我们县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等资源,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一是加大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和修复力度,如对文笔塔、周王庙民族陈列馆等人文景观的保护与修缮;二是深入挖掘瑶族民俗文化,盘活新合瑶族婚俗、八岩瑶牯圩等非遗项目,用文化彰显瑶乡魅力;三是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如建成瑶韵柿乡风景道、翠峰山公园滨水步道等,实现旅游点公路交通的零换乘和无缝衔接。

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我们县充分发挥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优势,打造了一批特色文化旅游产品。

一是举办节庆活动,如恭城西岭瑶族民俗文化节,以节为媒,促进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二是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举办山河表里五彩潼关、风起黄河筝约潼关等系列乡村特色节庆文化活动,提升旅游品牌效应;三是加快发展文旅“新业态”,如潼关黄金、潼关软籽石榴等特色农产品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

三、创新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我们县充分利用新媒体、短视频等平台,拓宽文化旅游宣传渠道。

一是加强线上线下宣传,通过“两微一端”、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宣传我县文化旅游资源;二是举办文化旅游活动,邀请专家学者、知名人士来我县考察交流,提升我县文化旅游知名度;三是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共同打造区域文化旅游品牌。

四、强化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我们县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举办培训班、引进高层次人才等方式,提升文化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一是加强文化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二是引进文化旅游高层次人才,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三是鼓励文化旅游企业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形成一支高素质的文化旅游人才队伍。

文旅研讨交流发言稿范文

文旅研讨交流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参加文旅研讨交流会议,与大家共同探讨文旅产业发展的问题。

在此,我代表我们团队,就文旅产业发展中的几点思考与大家分享。

一、文旅产业发展的背景与现状近年来,我国文旅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

国家高度重视文旅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文旅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目前,我国文旅产业已经形成了以旅游、文化、体育、休闲等多个领域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竞争力逐步提升。

二、文旅产业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1. 机遇(1)政策支持: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关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等,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市场需求: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3)产业融合: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为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2. 挑战(1)同质化竞争:部分地区文旅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难以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2)资源浪费:部分地区文旅产业发展过度依赖门票经济,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3)生态环境破坏:文旅产业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不容忽视。

三、文旅产业发展中的思考与建议1. 强化顶层设计,优化产业布局(1)明确产业发展方向,突出区域特色,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文旅品牌。

(2)加强区域协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文旅产业协同发展。

2. 创新产品供给,提升产业竞争力(1)开发多样化、特色化的文旅产品,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2)加强文旅产品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3. 重视人才培养,提高产业素质(1)加强文旅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2)加强行业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4. 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1)严格执行环保法规,加强生态环境监管。

文旅发展专题研讨发言材料

文旅发展专题研讨发言材料

文旅发展专题研讨发言材料各位领导、专家、嘉宾,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在这次文旅发展专题研讨会上发言。

文化旅游作为一个日益受到重视的领域,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今天,我想重点分享一下文旅发展中的几点思考。

首先,要树立全局意识。

文旅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旅游、文化、经济等众多领域。

因此,我们需要树立全局意识,实施“大旅游”战略,整合资源、优化布局,推动文旅发展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只有统筹规划、协同作战,才能够实现文旅发展的可持续性。

其次,要强化文化内涵。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也是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需要挖掘和传承历史文化资源,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品质,打造独特的文化旅游体验。

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文化素养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满意的旅游体验。

再次,要注重创新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变化,传统的文旅发展方式已经面临诸多挑战。

我们需要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探索创新的文旅模式,提高旅游产品的智能化和个性化水平。

此外,还可以与其他产业合作,创造更多价值链的延伸,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文旅品牌。

最后,要强化市场导向。

市场需求是推动文旅发展的主要动力。

我们要注重市场研究,了解游客需求和市场潜力,不断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

同时,还要加强文旅营销力度,提升目的地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推动文旅消费的持续增长。

总之,文旅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机遇的领域。

只有在全局意识的引领下,强化文化内涵、注重创新发展,以及市场导向的导向下,我们才能够实现文旅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高质量发展。

谢谢大家!。

文化旅游工作交流发言材料

文化旅游工作交流发言材料

文化旅游工作交流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很荣幸今天能有机会与大家交流关于文化旅游工作的经验和心得。

我是×××,来自×××市文化旅游局。

以下是我对文化旅游工作的一些看法。

首先,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地方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文化旅游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还可以推动当地经济的繁荣。

在文化旅游工作中,我们需要重点挖掘和利用本地的文化资源,扬长避短,突出特色,打造以文化为核心的旅游产品。

其次,文化旅游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传统的旅游形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我们需要结合时代特点和市场需求,推出具有创意和互动性的旅游产品。

例如,可以组织文化节庆活动、开展文化体验活动、建设文化主题公园等,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其中。

再次,在文化旅游工作中,与各方面的合作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与相关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

此外,国际交流与合作也是提升文化旅游水平的重要途径。

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吸引更多国际游客到访。

最后,文化旅游工作也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往往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降低环境破坏,保护好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培养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和环保意识,让大家共同参与到文化旅游事业的建设中来。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和心得体会。

文化旅游是一个广阔而有希望的领域,我们有责任和使命去推动其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让我们共同努力,打造一个更美好的文化旅游未来!谢谢大家!。

文旅研讨交流发言稿

文旅研讨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文旅研讨交流会议,共同探讨文旅产业的发展趋势、交流经验,共谋发展大计。

在此,我非常荣幸能代表我国文旅行业,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

首先,我想谈谈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旅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文旅产业不仅能够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文旅产业的规划和建设。

其次,关于文旅产业发展的方向,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深化文旅融合发展。

我们要充分发挥文旅产业的优势,推动文化与旅游、体育、农业、工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产业跨界融合、创新升级。

二、加强文旅产品创新。

要紧跟市场需求,不断丰富文旅产品种类,提升产品品质,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文旅产品。

三、提升文旅服务质量。

我们要注重提升文旅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强化服务意识,为游客提供优质、便捷的旅游服务。

四、加强文旅品牌建设。

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旅品牌,提升我国文旅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推动文旅产业国际化。

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文旅市场竞争,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文旅产业走向世界。

最后,关于如何实现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有以下几点建议:一、政府要加大对文旅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企业要注重提升自身竞争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社会要营造良好的文旅产业发展氛围,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文旅活动,提升全民文旅素养。

四、媒体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加大对文旅产业的宣传力度,提升文旅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总之,文旅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我们要携手共进,努力推动我国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最后,祝愿本次研讨交流会议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文化旅游发展工作交流发言材料

文化旅游发展工作交流发言材料

文化旅游发展工作交流发言材料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参加今天的交流会,我将谈一下文化旅游发展工作的一些经验与思考。

文化旅游发展是当前旅游业的热门话题,也是各地区各国家共同关注的焦点。

文化旅游的本质就是将旅游与文化相结合,通过游览各种具有历史、艺术、民俗等特色的景点,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文化旅游不仅可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遗产。

首先,我认为文化旅游发展需要注重资源整合和开发。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资源,但是有些资源可能因为宣传不足或者缺乏开发而得不到充分利用。

因此,我们要加强与文化部门以及相关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工作。

通过开展专题研究,了解和发掘具有潜力的文化资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和设计文化旅游产品,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其次,文化旅游发展也需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独特财富,它体现了历史的积淀和人民的智慧。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传统文化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和冲击。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举办文化节庆活动、开展非遗传承项目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来,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同时,我认为文化旅游发展还需要注重文化旅游产品的创新和提升。

旅游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旅游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因此,我们要积极创新,开发出更具特色和创意的文化旅游产品,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可以通过开发文化旅游线路、举办文化主题活动等方式,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旅游选择,增加他们的留存率和信任度。

最后,我认为文化旅游发展工作还需要加强宣传推广。

宣传推广是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环节,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可文化旅游的价值,才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其中。

因此,我们要利用现代化的宣传手段,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展示文化旅游的魅力和特色。

可以开展文化旅游的宣传活动,组织专题讲座和培训班,提高社会对文化旅游的关注度和支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旅游发展工作交流发言材料
一、基本情况
盐津,自秦开“五尺道”以来,即成为“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咽喉西蜀,锁钥南滇”之称。

境内人文资源丰富、自然景观雄奇。

人文资源有:豆沙关唐袁兹摩崖、秦开五尺道、隋古城堡、夷都山乌蒙王遗址、僰人悬棺、东汉岩墓群等历史人文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劳作民歌“打鼓草”、古朴独特的草龙、独具匠心的牛灯、扣人心弦的高杆狮舞、气壮山河的关河号子等民俗文化资源;自然旅游资源有:雄镇滇川的石门关、巍峨俊美的老黎山、百态千姿的长胜溶洞、飞流直下的三股水瀑布、古树参天的大佛山、延绵百里的方竹等奇观绝景。

近年来,盐津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大力提升旅游的思想文化内涵,使文化繁荣和旅游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中国·桢楠之乡”、“云南旅游强县”、“云南省生态文明县”等称号。

2021年,全县共接待游客509.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5.66亿元。

二、主要做法
(一)抓规划促融合。

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区位优势,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景区景点具体规划,按照“规划引领、优化布局”的工作思路,编制完成《盐津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盐津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盐津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长期发展目标确定了“两核引爆、一带延伸、四片联动、一环串联”的文化旅游发展布局,近三年目标确定了豆沙特色小镇、牛寨田园综合体和黄草美食小镇项目。

统筹编制完善豆沙关
5A级景区、落雁龙塘峡谷湿地4A级景区、夷都山乌蒙迷城景区、安农村农文旅兼容示范项目等专项规划,形成了县、乡、村较为完善的旅游规划体系。

(二)抓项目促融合。

按照工作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成果化的“四化”管理要求。

结合盐津县育好“黑凤凰”、养好“致富牛”、种好“摇钱竹”的三大富民产业发展,加上沿河沿路种植槐花,竹子套种槐花等项目,最终实现半县槐花满县香,在产业发展中讲好文化故事,做好全域旅游面上的工作。

围绕“两核引爆”,用“第一景区”的理念重点打造水田新区和豆沙关旅游特色小镇;围绕“一带延伸”,以乌蒙峡国家地质公园为引领,以大佛山、夷都山文化体验带作为补充进行整体打造进行延展;围绕“四片联动”,以特色集镇、特色村庄,并结合优势产业和人文资源进行联动打造,用“乡村驿站”的理念打造农村;围绕“一环串联”,用“景观长廊”的理念打造主干线,着力提升全县景区品质;在景观节点打造中挖掘好文化资源,全面做好全域旅游点上的工作。

通过推进豆沙关景区、水淹池花乡酒谷、云药花乡小镇、盐碘温泉旅游度假中心、牛寨安家村“农文旅兼容”示范项目、落雁万亩农业主题公园、兴隆万亩茶花等骨架支撑性景区建设。

相继建成豆沙关3A级国家旅游景区1处及南丝路特色小镇1个,花乡酒谷3A级景区1个,牛寨安家村“农文旅兼容”示范项目和落雁万亩农业主题公园乡村振兴示范项目2个,省级旅游特色村2个(豆沙万古、中和上村),省级民族特色旅游村寨1处(兴隆大坪),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1处(滩头生基),三星级旅游酒店1个,二星级旅游酒店2个,县级旅游定点接待单位11家,旅游要素企业43家,旅游分社1家,旅行社门市部3家。

(三)抓资本促融合。

全县旅游发展在一张蓝图描绘,多项规划融合,项目全面布局下。

为解决政府建设资金不足,通过引进社会资本投入,政府配置资源辅
助,出台优惠政策帮助,分节点分项目引进社会资本逐一推进项目建设。

目前正在与昭通航旅集团进行合作将豆沙关提挡升级。

(四)抓产品促融合。

深入挖掘全县历史文化特色和文旅产业特色,实施“旅游+”“文化+”战略,推动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着力于文创产品打造。

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打造金丽剪纸、王青烙画创意产品,编排《背山的女人》《关河船工号子》《雄关倩影》等一批反映盐津特色舞台艺术作品,深受观众喜欢。

其中《背山的女人》获省群众文化“彩云奖”并在省内巡回演出,《背山的女人》《关河船工号子》还参加CCTV-3大型群众文艺展示栏目《群英汇》展演。

二是着力于活动品牌打造。

结合传统节日和法定节假日,积极打造盐津文化旅游活动品牌。

先后组织开展“五尺道杯”全国象棋公开赛、山地自行车越野赛、庙坝油菜花文化旅游节、牛寨玫瑰花文化旅游节、兴隆茶花文化旅游节、豆沙美食文化节等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动,盐津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得到有效提升。

三是着力于特色产品开发。

立足于盐津产业发展优势,积极打造茶叶、乌骨鸡、竹笋、白酒、石门三粑等文化旅游商品,召开旅游商品推介认定会议,认定旅游商品11种。

着眼于盐津特色饮食文化,举办盐津厨艺大赛,评选出花生豆花、清炖乌骨鸡、酸菜米豆汤等“盐津十大名菜”。

(五)抓服务促融合。

协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为居民服务和为游客服务,发挥好综合效益,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一是统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在景区景点,加大停车场、游客接待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广场、旅游厕所、书店(书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做到在建设中增加文化内涵、彰显地方特色,有效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截至目前,建成景区停车场4个、游客接待服务中心1个(在建4个)、旅游厕所24个、书店32个、豆沙乡愁书院1个,文化
活动广场20余个。

二是统筹公共服务功能设置。

开通“盐津旅游”微信公众号、“盐津全域旅游”微博公众号。

加快智慧旅游建设步伐,大力宣传推介“一部手机游云南”APP服务平台,上线百度地图APP旅游厕所24个,旅游特色商品店4家。

(六)抓管理促融合。

县委政府按照“三个一”工作法,在全县一盘棋布局,一根指挥棒指挥下,选派86名副科级以上的优秀年轻干部驻村指挥。

坚持以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为契机,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培育监管工作一体部署、一体推进。

一是推动市场执法队伍整合。

深入推动《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贯彻落实,整合成立盐津县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全面落实文化文物、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旅游市场领域的行政执法职能。

二是推动市场主体联合。

鼓励文化机构和旅游企业对接合作,支持文化和旅游跨业企业做优做强,推动形成一批以文化和旅游为主业、以融合发展为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

三推动市场监管融合。

加大融合发展新业态的关注、引导,不断更新监管理念。

建设信用体系,上传涉旅企业诚信评价500余家,畅通文化和旅游市场“12315”举报电话,积极开展重大案件评选、举报投诉受理、证件管理等工作,切实做到文化市场和旅游市场一并考虑、一并研究。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文旅服务基础薄弱。

全县旅游公路数量不足、等级不高,通达条件较差,在建旅游公路推进缓慢;停车场、旅游厕所、标示牌匾等配套设施严重不足。

缺乏游客接待服务中心,景区免费WIFI覆盖不足,大数据平台建设迟缓,缺乏旅游信息公共服务网上咨询平台,旅游公共服务不健全。

二是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对传统文化挖掘不够,文化活动缺乏必要的学术引导,舞台化、表演化、拼装化、肤浅化的文化现象盛行,导致游客缺少对民俗文化价值进一步探究的兴致。

三是文旅融合程度较低。

对各旅游景区景点文化内涵的挖掘还不够,还没有形成以各文化类型为主导的旅游线路。

文化旅游产品缺乏多样化、多层次,特别是较高层次文化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